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朱重八虽然定下了这样的计策,但是如何的去实施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

    那就是如何让他从这种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脱身,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这样说吧,朱重八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而导致他现在的这种事业受到影响。

    他还是希望他这样的事业可以发展壮大。

    当然啦,那就是在他建立大明朝之前,如果朱重八最终建立大明王朝之后,那对于僧人,他肯定会采取限制措施的。

    毕竟僧人嘛,如果多起来的话,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那都是非常不一样的。

    所以说,在这之前,寺庙不受任何影响,在此之后,那就会受到一些限制,毕竟这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朱重八已经想好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那就是说,他想找一个替身替他在皇觉寺这边化身为如净大师,他本人呢,就悄悄离去,看起来这样的安排也是说得清楚的。

    但是有件事儿,朱重八也在想,如果那个如净大师,被发现的不是他本人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而且对于这个替身之人,朱重八,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因为他这个想法也是刚刚有的。

    不可能提前安排这些事情的,所以说这次替身事情的安排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没有进入实施阶段。

    史书上记载,朱重八这一步之所以去投军,是因为汤和给朱重八写信,让他去投军,然后这封信被人看到了。

    有人要举报他们,而且这个时候,这封信好像就是皇觉寺方丈还没有看到。

    如果方丈看到了,就会想办法抓住朱重八。

    最后实在没办法,朱重八为了躲避,只好是远走他乡,去投军了。

    至正十二年正式来到了,这一年是朱重八投身郭子兴部下为兵的这一年。

    “如净大师!如今大师!这里有你一封信,我记得你的俗名是叫朱重八的,这封信没有人看到,我也没有看,你看一下吧!”

    这是皇觉寺内负责收发书信的一个僧人,其实平时朱重八的信件也是很多的。

    到那些信件都是写的是如净大师,因为法号是寺院的通用名字,对于俗家姓名,有的时候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忘记的。

    但是这位和尚是特别的用心,所以说他记住了这一点。

    这次就把这封信送给了朱重八,本来朱重八还正在想这件事呢?

    那就就是历史上汤和会给他写信的,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信会不会来呢?

    没有想道,这封信真的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皇觉寺。

    看了这封信,看看汤和写的字,朱重八他心里还在感叹啊,这世界还是比较的符合历史的规定呢,该来的时候,那也是一件都不会耽误的。

    但是呢,现在的情况和那个时候有点不一样。

    那就是现在朱重八是皇觉寺分院的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历史上的那个朱重八却是在皇觉寺活不下去了。

    这样的事情,就是朱重八现在的这种地位,如果他再化身成为一个小兵的话,可以想想他的身价相差多少,对于朱重八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可以这样讲,这样急剧的变化,有很多人是受不了,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变化。

    从一个万人之上的角色,突然变成了很多人之下,只有他自己当兵。

    这个时候没有人抬举他,正视他,可见这个压力是多大。

    不过对于这样的压力,朱重八想的很少。

    因为毕竟这些事情。都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有这个借口来脱身,而不影响未来的大业。

    其实朱重八,为了这一天已经安排很久了。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都没有参与这些事情的决策了,都是由小春他们拿主意,他事后连问都不问。

    因为这就是朱重八为这一步的发展而做的准备。

    就是他突然几个月不在的话,估计也没有什么影响的,大朱重八相大家交代一下。

    对的,朱重八这个时候想起了一个理由。

    那就是他可以说,自己是去游山玩水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交通,那这个是非常的不好的,那那些旅游景点当然也没有什么的。

    车辆,索道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要旅行需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的,可见这样的旅行是多么的耗费精力。

    当然呢,正因为耗费很多的时间,所以说这才是一个正好理由嘛!

    朱重八觉得这个理由,没有任何的阴谋在里面,就是个阳谋!

    就是啊!朱重八就是希望去旅游啊,想游遍天下嘛,而且还有这个理由非常好,比较让人接受。

    朱重八决心下来了,他把小春儿,二河,达子三个人叫了过来,毕竟有些事情是徐阳安排一下的。

    “这样的啊,小春我告诉你们,我准备去旅游一段时间,就是说你们三位有些事情你们就商量着办,根本不用来问我,而且我以后有可能就想好好的去爬爬山,去看看大好风景而已,所以说我如果有机会回来,一切如常。”

    说到这里,朱重八停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如果我要不回来的话,你们也不要让这个事业失败好不好啊?”

    这是朱重八的安排,他当然是不会说出来自己不管的话了。

    小春他们对朱重八那是非常的敬佩的。

    其实朱重八还是挺会鼓励自己的,那就是说,自己真的太厉害了。

    本来想到替身的事情,就等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那现在呢,简单问题回归简单,但效果并不简单,这样才是智慧的象征。

    至正十二年年闰三月,朱重八终于收拾行装,悄悄地离开了皇觉寺本部。

    他是在半夜中离开的,非常的轻,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朱重八已经离去了。

    朱重八是离开皇觉寺之后,对于护国寺,有栖霞寺那边他就不再管了。

    因为他已经安排好了,现在朱重八这边他都不管,那个栖霞寺,他当然也更不会去管了。。

    这一天朱重八正在往前走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在叫他。

    因为朱重八这个时候,还是僧人打扮了,而且是穿的是开始最旧的那些僧衣。



    朱重八虽然听见别人似乎在叫他,但是这一次,朱重八没有回头。

    因为这人叫的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师父,可以是任何人。

    可是后面那个人竟然追上来了,“师父请留步!”

    没办法,朱重八只好停下来了,因为这里已经离皇觉寺很远很远了,应该没有人认出来他的。

    “阿弥陀佛!施主请问你有何事啊?”朱重八双手合十,打量着这位来人。

    在朱重八眼里,这位看起来真的是没有任何精神的。

    “是这样的,我想去当僧人,想问问如何去皇觉寺?”

    朱重八一听,真的是吃惊非小。

    这里离皇觉寺那可是有很远的距离的,这里怎么可能有人知道皇觉寺呢?

    “这位施主,是这样的,我是路过的僧人,请问你说的是什么地方的皇觉寺呢?”

    朱重八这个时候,突然问道。

    “噢,原来是远方来的师父,不是我们这边皇觉寺的师父啊,那就不好意思了,我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等这位远去之后,朱重八在想这件事情,那就是他的那些皇觉寺分院,竟然这样厉害了。

    要按照原来朱重八的做法,他肯定去看看,但是此刻朱重八却是一点那样的想法都没有了。

    毕竟,对于朱重八来说,他做僧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要时刻盯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因为这次朱重八是去投军的,而且还要去濠州城州投奔郭子兴。

    本来朱重八,对于皇觉寺附近,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因为朱重八这次为了躲避那些他认识的,熟悉的僧人,没想到他竟然迷失方向了,走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朱重八这个时候,对于那些皇觉寺分院的的事情已经不太关心了。

    但是听到这么这样的好消息,朱重八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这样的话,他也放心了。

    看来皇觉寺分院的发展,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二而出现什么异常的地方,这是朱重八乐于见到的事情。

    这样以来,朱重八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他下一阶段的事业了。

    朱重八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向人询问好濠州城的方向,朱重八就向濠州城出发了。

    对于未来的这些事情,朱重八有一些是很清楚的,毕竟历史上还是有记载的。

    但是更多的事情,还是他不知道的,他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去把那些相爱的事情都做好。

    这件事就是朱重八的宿命,他必须往前走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新的希望。

    在这一路上,朱重八又见到了那种悲惨的景象。

    而且看到了元朝的那些军队和那些义军在不断的交锋,这种场面真的是非常的时空见惯。

    看来大元朝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了。

    虽然朱重八是大元朝的终结者,未来的大明朝的开创者。

    但是呢,这个时候,他可是还是一个僧人的身份,这场斗争暂时还和他没有关系。

    但是很快这一切都会和朱重八发生关系的,那位大帅,那么这一切就慢慢的,和朱重八发生了关系。

    因为此刻的朱重八,为了体验当初那个朱重八的那种烦恼,那种痛苦,没有带一两银子,朱重八在路上一切都靠化缘,这样一来,他的速度当然是很慢的。

    但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人去地行仙,不怕慢,就怕站,越来越近了,这一天他正在走在一个小山附近。

    他突然觉察出来前面出现了一大群的人,不过离他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安全,朱重八躲了起来。

    只不过他是仓促之间躲避的,只要有人找的话,还是很容易被找到的。

    朱重八刚刚躲起来,那帮人就已经走近了。

    从树丛中,朱重八向外望去,原来这就是一头戴红巾的人,这难道就是红巾军吗?

    朱重八心里说,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

    但是,谨慎的性格,让朱重八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树丛中继续等待。

    “大人,我们已经走这么远了,那些红匪反贼不会追上来了吧!”

    “他们肯定不会追上来的,我们这就是一个大套子,已经把濠州城围起来了,他们要是敢出来的话,出来多少杀多少?”

    他们的对话,朱重八听的非常清楚,朱重八心说,幸好他没有出来,要是出来的话,肯定坏大事了,原来这是一群假冒红巾军的大元朝廷的军队。

    看来历史上注定要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发生了,一点意外都没有。

    朱重八继续在这书丛里面倾听。

    “大人,元帅真的是好计策,竟然想出来这样的办法!”

    “那是啊!我们元帅那是最厉害的,当然了,这一切,都是需要城里的耳目来配合的,我们在濠州城里有很多耳目的,要不然的话,我们是没办法做这么周密的安排的。”

    “大人,我们还要在这边待多久,我们什么时候回到大部队里面去呢?”

    “应该很快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呢,我们等大帅发信号,因为大帅准备很快对濠州城进行合围,一举收复濠州城。”

    他们之间的对话,朱重八在暗处听得清清楚楚的。

    这是个重要的军事机密呀,如果他有机会把这些机密送入濠州城的话。

    那么对郭子兴大帅他们来说,那可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啊。

    让他们马上发起攻击,在元朝大军合围之前,对元军进行攻击。

    这样的话,就可以破了元朝这个计划。

    所以说,此刻朱重八心急如焚,他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个消息送出去。

    但是这帮军人如果不走的话,他也没办法的,毕竟他是一个僧人,他们这至少是几十号人,或者是上百人,他根本无法抵挡的。

    这可怎么办呢?濠州城还有元军那么多的耳目,所谓耳目不就是间细吗??

    郭子兴大帅他们有这么奸细在身边,你想想看,那他们以后的行动还怎么能够保密呢?

    军事计划最重要就保密,所以说这件事,朱重八觉得他一定要送消息到濠州城内。



    朱重八虽然此刻他是非常着急的,但是呢,他并没有乱了方寸。

    因为这朱重八很清楚,只有他冷静面对才有可能处理这件事。

    如果他乱了方寸,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这件事,他是做不好的,甚至会起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虽然这个时候情况很危急,但是朱重八在推算一件事。

    他们这帮人之所以化妆成红巾军的模样在这边,那也说明元朝大军还没有准备好。

    想想看,如果他们准备好的话,他们还需要这么偷偷摸摸的行动吗?

    也就是说,现在元朝的主力大军离这边还是有很远的距离,也就是说时间上还是足够的。

    只要这帮人不在这边待很长时间。那么朱重八还是可以把消息送出去的。

    还有就是他们现在肯定是非常警惕的时候,等他们睡着了,朱重八照样可以从其他地方逃跑去送信的。

    朱重八拿定主意之后,他就暗暗的把身体沉下去了,他尽量不发出任何一点声音。

    因为这个时候,树林里也有风在吹着。

    风吹过后,那些树叶在沙沙响。

    所以说,没有人往这个方向注意朱重八的存在,他们接下来就不再讲什么军情了,而是在说起了他们特有那种笑话。

    这帮人就这样嘻嘻哈哈笑了起来,但是呢,他们却没有离去的这种意思。

    朱重八想他要想一个办法尽快离开呀,虽然时间是足够的,但是朱重八还是离开的越早越好。

    因为朱重八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些官军,有的时候为了邀功,就去杀一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或者是僧人什么的。

    在他们眼里,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僧人,根本不是人,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所以说如果朱重八现在贸然出去的话,肯定就会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成为他们领赏的首级。

    这样的事情,朱重八一定不会去做的,他一定会想一个万全的办法。

    如果他想不到合适办法,那么他就在这样等下去,等到天黑,等他们睡着了,朱重八就有办法离开了。

    因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朱重八能做的,便是等待,等待时机的反转,等待对他有利的情况的出现。

    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这样的警惕下去。

    等到他们精力耗尽,昏昏欲睡的时候,那就是朱重八可以行动的时候。

    再说了,朱重八虽然现在手无寸铁,但是他也是一个习武的僧人呢。

    他跟着少林武僧,还有其他地方的武僧,还有那些武术高手,多次比武较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手段。

    如果说是少量的这种兵士的话,比如说,七八个人的话,那朱重八还是真的不放在眼里的。

    但是这么多人,几十号人,或者是几百号人,他可是要放在眼里的,毕竟他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啊?

    再说了,他的主要的优势在于他的谋略,在于他脑子,而不是他的武功。

    所以说,朱重八就是在等待,等待对他有利的实际情况的到来。

    真是天随人愿!

    这个时候,从远处跑了一匹马。

    马上坐着一位穿着元朝服饰的传令兵的模样的人。

    虽然朱重八不认识元朝的兵士穿什么样子的衣服,但是和这个红巾军不一样的装饰的,那肯定就大元的装饰。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只见那个传令兵跳下马来,给这帮领头人说道,“陈将军,大帅有令,马上回营,有重要作战任务。”

    这位领头的竟然是一个姓陈的将军,只听这位陈将军说道,“末将听令!马上回营!兄弟们我们回去了!”

    就这样,这一帮元朝的兵士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但是朱重八却没有立刻出来,因为他怕这是一个局。

    他就怕有人在骗躲在暗处的人出来,毕竟他们就是这种手段来消灭红巾军的那些战士,还有老百姓的。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长时间,这帮人又迅速的回到了原地,然后一看,这里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既没有脚印也没有其他东西。

    作为领头的陈将军,“这次真是晦气啊,你说这个地方竟然没有一个人,你看一个老百姓也没有,一般情况下,我们这样一说,他们有很多人都会跑出来的,你看这次竟然没有一个人,看来这里的人真的被我们杀绝了,好了,兄弟们,我们真该走了,这边真的是没有什么油水了,我们去其他地方吧。”

    朱重八这次,等这帮人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

    这才慢慢从树林中起身,为了安全,也没有沿着他们的路,而是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虽然朱重八这样走,可能会绕道一段时间,但是这样走,还是比较安全的。

    毕竟对于现在的朱重八来说安,全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他还没有到达濠州城,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人砍下脑袋,那说实话,是没有人可怜朱重八的,相反这个时候就会有人笑话朱重八就这么没了。

    有的时候历史就这么残酷,因为他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而改变他应有的航向。

    就这样,朱重八又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走到了离濠州城大约几百米的地方,因为已经从远处看到濠州两个大字了。

    也许是朱重八觉得太兴奋的缘故吧,他竟然大声喊了一声,“濠洲城,我来了!”

    这个时候,突然从两边又冒出一伙儿身穿红巾军服饰的兵士。

    这个时候朱重八心说,完了,刚脱龙潭,又入虎穴,这帮人还是元朝大军的那帮人吗?

    “这位和尚,你是来干什么的?”

    朱重八听了这位领头人的话,觉得这个问法,似乎还有可能不是元朝的兵士。

    因为如果是元朝的兵士的话,肯定直接把他抓走,或者直接就砍头了,有这么多废话吗??

    朱重八不慌不忙,非常沉着的说的,“我是来投军的,我要见郭大帅,我有要事,要告诉郭大帅!”

    “什么?你一个小小和尚竟然想见我们郭大帅,你肯定是奸细,来人抓起来!”



    朱重八一听,要是他不做些什么的话,肯定会被抓起来的。

    “你们是义军还是官军?我听说义军都是通情达理,为老百姓办事的,只有官军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抓老百姓。”

    朱重八这话说的不多,但是很有分量。

    本来这位领头的,的确想用朱重八的脑袋去换一些赏银的。

    不过朱重八的一番话,竟然让他产生了一丝迟疑。

    他之所以参加义军,也是因为家里过不下去了,所谓的官逼民反。

    如果他只是单凭猜测就把一个好人杀掉的话,他内心会受到谴责的。

    “把这个奸细带回城内,让孙大帅亲自发落!”

    听了这话,朱重八知道自己这条小名命是保住了。

    只要能见到郭大帅,那么朱重八当然有办法,解脱这一次牢狱之灾的。

    对于这些当兵的,甚至是这些所谓的将军,朱重八是没有办法以理服人的。

    毕竟他们关心的事情还太少,除了赏银,就是自己的官位。

    而郭大帅却不是这样,据朱重八原来看过的,那些对于郭子兴郭大帅的介绍。

    郭子兴郭大帅是一个读书人,定远人,元末群雄之一,也是没有办法,才揭竿而起的,因为他读书的多,然后就被众位兄弟奉为大帅。

    如果没有郭子兴郭大帅,朱元璋以后能否崛起那就说一个未知数了。

    郭子兴是朱重八生命中的贵人,听到这些人说让郭子兴发落自己,朱重八心里真的是太高兴了。

    在朱重八看过的关于这件事的那些介绍,就是说因为朱重八因本人相貌奇特,才被郭子兴所释放,并且任命为自己身边的十夫长。

    不过朱重八对于这种说法,总是有些怀疑,毕竟在这乱世,哪有以貌取人之说呢?

    他才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在朱重八来,如果郭子兴到时候能释放他,并且而且还器重他。

    肯定不是因为他的相貌问题,而是因为他的才干,因为他真的不是奸细。

    朱重八,在想着自身的条件,自己练过武,身体强壮,识文断字,而且他的老乡汤和就在郭子兴郭大帅帐下听用,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所以当这帮义军把朱重八绑起来的时候,朱重八并不惊慌,因为他知道,郭子兴大元帅只要见到他,肯定会把他释放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竟然想起了毛遂自荐的那个典故。

    郭子兴是他生命中的贵人,那么他要好好的把握即将到来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让郭大帅记住自己。

    而且朱重八也知道,他不平凡的一生即将拉开序幕了。

    所谓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那么在郭子兴账下听用的这段时间,便是朱重八,这一生伟大事业的开端。

    现在朱重八在没有见到郭子兴之前,他还叫朱重八。

    后来他之所以改名朱元璋,也是因为郭子兴给他改的名字,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有的时候,这话你不得不信。

    所谓朱元璋,就是诛灭大元的那块儿宝玉的意思,充分展示了郭子兴郭大帅对朱重八的深切信任和爱护。

    原来朱重八作为游僧的时候,也在这周围的这几个省份,进行了很长的游历,濠州城这里他也来过,所以说,对于这里,他并不陌生。

    不过当初朱重八来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大元的统治区域,但现在已经成为义军攻占的地盘。

    所以说,这一点是不一样的,朱重八跟随着前面的义军,在后面观察着这座城市内部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的地方。

    朱重八在原来皇觉寺看了一本关于望气的书,就是所谓的气运。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虚无缥缈,但是你不得不信。

    大街上那些老百姓看起来,真的是比在元朝统治的时候,面色好多了,至少他们不觉得那样的无助,对未来那么的悲观失望,他们对新生活还是充满着希望的。

    这样的民众才是义军所依靠的最坚实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些民众的支持,义军想要成功,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而已。

    首先第一点,大元朝实施的歧视汉人,歧视南人,这种政策就是最大的不公。

    所有的汉人,对这一点都有刻骨铭心的仇恨。

    所以说一旦有义军号召,他们便揭竿而起,跟随这些义军统领,去推翻大元的统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

    “你们这些人回来干什么?不是让你们在外面巡查可疑人物吗?”

    领头的一看,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郭子兴郭大帅。

    领头的将军马上对郭子兴郭大帅说道,“郭大帅,属下抓住了一名可疑的僧人,他说来找郭大帅的,我怀疑他是奸细,就把他绑来,请大帅亲自发落!”

    郭子兴一听,还有这样的事情,本来郭子兴是很忙的,根本不会过问这样的小事情,毕竟一个人来投军,这样的事情,下面人就可以处理了。

    但是这一次郭子兴却是一反常态,亲自处理了这件事。

    “人在哪里?把他带到这里来,让本帅亲自看看此人,到底是奸细,还是真正来投奔我们义军的!”郭子兴的话,听起来非常的有底气,毕竟他是首领,有这样的气度。

    就这样朱重八就被那些义军推推搡搡的推到了郭子兴的面前。

    郭子兴一看,朱重八竟然是一个和尚打扮,这个时候郭子兴,就对朱重八马上就有了六分的好感。

    因为郭子兴也是信佛之人,对于僧人本来就有好感。

    “你叫什么名字?你来我们这里有何贵干?听说你要见本帅?”

    朱重八这个时候,心里真的是非常的激动。。

    因为面前就是他的贵人,郭子兴郭大帅,他的命运就因为这个人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朱重八,思索了片刻,然后就不卑不亢的说道,“我是朱重八,原来是皇觉寺的僧人,后来我的发小汤和给我来信,让我来投奔郭子兴郭大帅,于是前来投奔,在路上我还得到一个消息,特来禀明大帅!”



    朱重八说起话来非常的有条理,而且非常的稳重,没有一丝惊慌的神情。

    还有最重要的是朱重八说句话来文绉绉的,这一点儿特别符合郭子兴郭大帅的口味。

    因为郭子兴郭大帅乃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当然喜欢说那些读书人说的话了。

    而且朱重八提到了这个汤和乃至他手下的得力干将,那汤和的介绍就是朱重八最好的背书。

    那就是说,朱重八绝对不是奸细了,对于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证明了这。

    于是郭子兴郭大帅笑着说道,“既然你是汤和的老乡,那么你绝对不是奸细了,来人!松绑!”

    郭子兴郭大帅,这是第一次见到朱重八,朱重八此刻,生的真是非常的雄伟。

    因为朱重八,这几年管理这么多的事情,自然而然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势。

    这一点让郭子兴郭大帅非常的赏识,因为他也学过一些相人之学的。

    有些相貌奇特之人,必有非常大的本事,属于内藏乾坤。

    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大部分人不信,但是呢,郭子兴郭大帅却对这一点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说这一点,朱重八又占了天大的便宜,要是换了另外一个人,比如说孙德涯的话,那么朱重八估计一定会被当做一个奸细,被砍掉脑袋,哪里还有什么后来的大明的开国之君呢?

    这样说吧,朱重八乃是千里马,但是呢,郭子兴郭大帅更是难得的伯乐,如果没有郭子兴郭大帅,那么就没有未来的朱元璋。

    因为郭子兴郭大帅对朱重八,好感非常的强烈,所以就和朱重八攀谈起来了。

    “你说你叫朱重八,这个名字好奇怪啊,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看人家就叫汤和。”

    “郭大帅,你不知道我们这穷苦人是没有权利起名字的,只能是按排行,因为我在家里排行老八,于是就起名朱重八。”

    听到朱重八的话,郭子兴郭大帅他心里又有了一丝怜悯,是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你为什么做了和尚呢?”郭子兴郭大帅问道。

    “郭大帅实不相瞒,我们那边凡是过不下去的,为了活命,一般都会去当僧人的,我也是这样子。”

    也许是郭子兴郭大帅对于这样的事情听了很多了。

    在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并没有再问这方面的问题,而是又问了其他问题。

    “朱重八,那你在寺院中有没有学习一些本事呢,比如说识文断字,还有练武之类的本事。”郭子兴郭大帅边说边仔细地观察着朱重八。

    “禀报郭大帅,我在皇觉寺跟着方丈学习了很多的知识,而且跟着懂武术的武僧也练习了武艺,所以说现在,我也算是有一定的文武双全的本事吧!”朱重八,说到这里,还是不卑不亢,还是那样沉稳。

    “对了,朱重八,如果我现在说你是奸细,然后把你杀掉,你会如何呢?你会害怕吗?”

    郭子兴郭大帅说这话的时候,面带微笑。

    听了郭大帅的话,朱重八根本没有任何迟疑,马上就说道,“大帅您是义气千秋的人物,做事情都是要分清是非曲直的,郭大帅肯定不会做出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杀死的事情,当然了,郭大帅如果真这样做的话,朱重八也不会有任何的害怕,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吗?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郭子兴郭大帅虽然现在手下有几千人之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认字的乌合之众。

    他非常缺少那些识文断字的,而且真正有本事的人。

    所以说,朱重八的这番言论,让郭子兴非常的赞赏,然后当即就说道,“朱重八,我任命你为十夫长,跟随在本帅身边,你可愿意?”

    “朱重八,愿为大帅,孝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朱重八还是了一些拜年的话,毕竟这些话,有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此刻朱重八也是这样想的。

    听了朱重八的话,郭子兴郭大帅非常的高兴,虽然他也知道这是套话,但是这些套话要分什么人说,这句话朱重八说出来,他就觉得那么好听,他就喜欢听。

    于是朱重八的牢狱之灾免除了,而且他的新生活真的开始了,从此之后他就跟着郭子兴郭大帅开始了他义军的生涯。

    因为他初来乍到,对一些事情还不是很了解,于是郭子兴郭大帅就命令汤和给朱重八讲一些军队的规矩。

    汤和一见到朱重八来了,那心中真的是高兴了,因为原来他们就是共患难的兄弟,现在兄弟见面,那心里真的是非常的舒服,非常的开心。

    “大哥,你终于来了!”这是汤和说的话。

    “重八,我们都很想念你啊!”这个时候徐达也过来了。

    原来徐达也跟着,郭子兴郭大帅,帐下听用,现在徐达和汤和都是千夫长,那都是郭大帅手下,赫赫有名有名的大将。

    朱重八听到徐达叫他重八,心里非常的不悦,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初次重逢,还不能发火。

    这个时候汤和说道,“走,我们一起去给大哥接风洗尘,我们喝酒去!”

    于是朱重八,汤和,还有徐达三个人到了一家酒馆,他们找了一张桌子,三个人坐下。

    这个时候,汤和和徐达坐的是上位,而朱重八却坐的是下位。

    朱重八,看着二位很长时间没说话。

    这个时候汤和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于是就问道,“大哥我们哪里做的不对啊,请你指出来!”

    “我说你们两个,还认不认我这个大哥啊?”

    “那是当然了,重八,你永远是我大哥!”徐达说道。

    “我先说说你吧,徐达,你见我的面你不叫我大哥,你竟然叫我重八,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对不起大哥,我错了,我再也不这样说了,请大哥原谅!”徐达立刻站起身来。

    这个时候,朱重八又看着汤和,“既然你们都认我为大哥,那么你还坐在上位,算是怎么回事呢?给我站起来!”



    “对不起,大哥,我错了!请大哥坐上位。”汤和恭恭敬敬的站起来,然后站在一旁,垂手而立。

    朱重八非常自然的就坐在了那个上位。

    然后他看着,汤和和徐达两个人,“不管你们是什么样的身份?在我面前,你们都是兄弟,你们现在是千夫长,而我只是十夫长,但我仍然是你们的大哥。”

    “那是自然,重八哥永远是我们的大哥!”汤和说道。

    “重八哥,原来是我不对,请原谅,以后兄弟不会这样对待大哥了!”徐达也是像汤和一样,站在朱重八旁边。

    朱重八,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虽然汤和和徐达都是好兄弟,但是如果朱重八他不再事先立好规矩的话,那么未来他们两个就很难驾驭。

    所以说,此刻朱重八才这样做,都是为未来打预防针的。

    毕竟他们兄弟几个人,还有更多的兄弟,更多人在一起,那当然要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不然的话他们是成不了大事的。

    所以朱重八已经进入了现在他的这个角色当中了。

    在他看来,他已经是这支义军的首领了,所以说,他朱重八就是这样的霸气。

    等到朱重八坐下之后,徐达和汤和这才坐下。

    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可以进行兄弟之间的谈话了。

    本来如果朱重八不这样的话,那么估计汤和和徐达就会开朱重八的玩笑了。

    而去问朱重八,在皇觉寺当和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他们会哈哈一笑!

    但是因为朱重八做了这样的立威动作,徐达和汤和不敢开朱重八的玩笑了。

    这个时候三兄弟这才开怀痛饮起来。

    此刻的朱重八,虽然头上还是没有头发,但是呢,他已经算是还俗了。

    所以这个时候,才可以饮酒,如果他还是僧人的话,那这件事他是坚决不会做的,毕竟饮酒是触犯当和尚的戒律的。

    还俗之后的朱重八,如同一只小鸟飞上了无尽天空,在朱重八看来,他有充分的可发挥的自由空间。

    “徐达,汤和,你们俩都和我讲讲你,们是怎么做到千夫长的?还有就是,你们觉得郭子兴郭大帅怎么样啊?”

    如果说朱重八在没有饮酒之前,都已经可以立威的话,那么在这里喝了几口酒之后,朱重八的话,更加的多了起来。

    朱重八都是以上位者的身份来询问徐达和汤和的经历。

    徐达和汤河当然不会对朱重八有什么隐瞒的,毕竟他们是兄弟。

    他们之所以认朱重八为他们的大哥,那就是原来当他们想吃肉时候。

    朱重八领着大家一起上山杀了地主刘德家的那头牛,然后大家吃了一顿饱饭。

    还有就是在他们这么小的时候,他们做游戏,每次朱重八都是做皇帝,对于徐达和汤和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一点。

    还有就是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朱重八主动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

    而没有牵扯到他任何一个兄弟,朱重八这样的为人,也是让人特别感动的。

    “大哥是这样的,我这些年呢,其实过得也不怎么好,我原来帮着我的亲戚家做些事情,重八哥,我们还见过面的吧,因为我亲戚家生意真的不好,于是我就离开了,正好郭大帅这边招兵买马,然后我就过来了,立过几次大功,就被郭大帅任命为千夫长。”徐达抢先向朱重八讲述他之前的经历。

    朱重八在十分认真的倾听,但是他没有说什么。

    其实汤和的经历,已经在信里面跟他说了一些。

    他其实这次名义上是问他们两个,实际上就是问问徐达的经历。

    汤和那是多么聪明啊,当然明白朱重八的意思,因为他做的事情,朱重八已经知道了。

    这二位都是未来朱重八非常依靠的重要的兄弟,而且他们在一起会共事很长的时间。

    可以这样讲,他们这辈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一起的。

    “看来你们过得还是挺不错的嘛!”朱重八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

    对于未来要发生什么事情,朱重八心里还是有一定的预知的。

    虽然这些事情,他知道的不是多么清楚,但是呢,就这些预感已经够了。

    因为朱重八现在是胆大心细,而且还知道未来的一些大事的发展方向。

    那样的话,他更能把握这种趋势,然后可以用最小代价来得到最大的成果。

    “我说二位兄弟啊,我们以后可能会长时间共事,这样子,以后你们二位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向我说一下,我觉得能做的话,你们再去做,这个可以接受吗?”

    朱重八,说起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他的两位兄弟的安全。

    毕竟如果有些事情是非常危险的话,就让他们兄弟俩不去做,做的话,加倍小心。

    虽然他们两位是非常的厉害,也是非常的有福气的。

    但是朱重八也怕出现任何意外,毕竟,意外是无处不在的嘛。

    如果他二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么对于朱重八的未来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毕竟朱重八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他们二位去完成的。

    当然了,这些事情朱重八现在不会告诉他们的,因为告诉他们的话,估计他们心里也会有别的想法。

    对的,即使朱重八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因为他们觉得朱重八说的,真的是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这次见了两个兄弟,又喝了这么多酒,朱重八心里真的是非常高兴。

    不说别的,就这种还俗,朱重八已经是非常的满意了

    现在朱重八就是这样,有些事情他觉得是可以的,那么他就这样做。

    如果是不可以的话,他坚决不那样做,因为保证安全是前提。

    只有在安全的这种情况下,他都会做起来,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肯定不会做的。。

    毕竟朱重八他们未来的路,还是挺长远的,所以说不能因小失大。

    对于未来,朱重八是非常期待的,这样说吧,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朱重八说了很多的话,对于朱重八的话,徐达和汤和二人都是言听计从的。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听朱重八的话。

    虽然说他们以前和朱重八,在小的时候真的是非常要好。

    但是那只是过去的事情了,但这个时候。他们就感觉到朱重八身上是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们。

    或者说,就是这种东西,让他们一定要听朱重八的话,是的,这种感觉非常特殊。

    怎么讲啊?在他们两个看来,虽然朱重八现在只是刚刚来参加义军,就被任命为十夫长。

    但是呢,他们却一点都不敢小看朱重八。

    而且在他们看来,朱重八并不是什么是十夫长,而是一个和他们的大元帅一样,甚至比郭子兴郭大元帅都厉害的一位。

    所以说,这个感觉两个人都有的,虽然两个人还没有什么交流,但是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因为兄弟们想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这次兄弟见面之后,他们就各去办各自的事情了。

    毕竟他们现在还是在郭子兴大帅帐下听令的,他们必须听别人的命令,才能做事情。

    朱重八,对于现在的状况,真的是非常满意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现在他是有点受苦的,但是朱重八一点都不在乎。

    因为在朱重八看来,这才是他终生的事业,这样的苦难,受一点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在朱重八看来,这不是所谓的苦难,这是一种享受。

    想想看,如果你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都看的是非常清楚。

    然后你一件件,一桩桩把这些问题都解决,达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那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

    那感觉肯定是非常的不错,因为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或者说,就是你的计划,圆满达到了,这种感觉。

    这其实也成了未来朱重八做事的一种方式,那就是所有事情都在事前进行策划,经过周密的准备,然后在没有完全把握之前,绝对不乱动。

    在实力足够之后,一定要抓住机会,马上出击,打掉敌人,完成自己的实力积累。

    可以这样讲,朱重八之所以能够在最后一统天下,虽然和他那些大将谋,士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重八个人的那种判断,这才是最根本的。

    因为朱重八的判断,那是对事情最根本发展方向的一种判断,那是最关键的判断,而那些谋士,大将只是执行朱重八的判断。

    所以说朱重八不会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他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自己身上,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现在只是朱重八从军的开始,但是呢,他从一开始就要想起这些事情。

    一开始在为这些事情做出完全的准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一步步地实现他最终的目标。

    也就是说朱重八,在开始的时候,已经立下了最终的目标。

    不过呢,他没有表现出来,没有和任何人说,只是随着他目标一步步的实现,一步的成为现实,他才把一些目标告诉了他的兄弟和其他人。

    也就是说,朱重八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本人,在于他有那一颗包容的心。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因为他知道他想成大事,他想一统天下,那么他就要不断积累,需要积累各种东西,最主要就是积累人心。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中间充满着很多的风险和困难。

    朱重八,一点都不会觉得害怕或者恐惧,反而他觉得这正是他的用武之地。

    这些事情正是朱重八所擅长的事情,这些事情他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

    哎呀,酒啊,真的是非常好喝,因为朱重八,做和尚的这些年来,真的是滴酒未沾,它是一个模范和尚。

    这次喝酒之后,朱重八觉得自己身上飘飘然的。

    但是朱重八告诫自己,以后还是要少喝酒,毕竟喝酒还是非常误事的。

    他可是三军之大帅,他的头脑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而不能迷糊,更不能乱了方寸。

    未来的他,肯定会遇到很多种危险的状况的发生,所以说在各种情况下,朱重八都要保持心情的平静和头脑的冷静。

    这是朱重八,投奔义军第一天,他就想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未来朱重八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朱重八,以后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步步,慢慢的实现了他的最终目标。

    这个时候,朱重八听到有士兵给他传令说,郭子兴郭大帅要朱重八,过去商量一些事情。

    朱重八当然不会迟疑,因为这是大好机会啊,因为现在他的名字还是朱重八,他马上也会有一个新名字,那就是朱元璋。

    那肯定是郭子兴郭大帅赐予朱重八这个名字的。

    上一次因为是初次见面,郭大帅当然不会给朱重八改名字的。

    那么这次朱重八和他见面之后,估计他就会给朱重八改名字了。

    因为这件事,对朱重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其实事情就是这样,好多事情都是相联系的,因为这改名字之后,朱重八会更加得到郭子兴更多的信任。

    然后呢,他会把他养女马姑娘嫁给朱重八为妻,这样的话,朱重八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马姑娘对于朱重八的未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她是朱重八唯一的皇后。

    想起这些事情,朱重八也特别激动,这些关系到他未来这几十年生活的一些大事,都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就要决定下来了。

    这生活真的是充满了一些不可思议之处,也就是说从开始,就预示着最后的结果。

    这个时候,朱重八相信了以前人说的那些话,那就是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对朱重八来说,这个何止是成功的一半呢,简直就是成功的前提啊!

    也就是说,这些事情,都一一实现,朱重八才有可能得到后面的成功。。

    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来到了郭子兴郭大帅的府上。

    不管怎么说,朱重八这次好好表现,展示出他的独特的才能。



    郭大帅一看朱重八来了,非常的高兴,“重八坐吧!不要拘谨,就把这里当做自己家。”

    郭子兴的话让朱重八感到非常的温暖。

    朱重八对郭子兴深施一礼,“多谢大帅!”

    郭子兴之所以找朱重八过来商量事情,是因为朱重八还是识文断字的。

    郭子兴本身也是以文人自居的,在他手下这些人之中,朱重八也算是他的一个知音吧,至少比那些大老粗说起话来舒服一些。

    “不必多礼!这次叫你来,的确是有事情,最近元廷在调兵遣将,似乎有大动作,我却还看不出他们究竟想干什么?”郭子兴郭大帅想到这里,眉头紧锁起来。

    朱重八一看郭子兴这样发愁,“大帅不必发愁,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在重八看来,元廷似乎在合围濠州城!”

    朱重八的话让郭子兴郭大帅眼前一亮,“重八你说的对,原来我觉得元廷只是想进攻濠州城而已,但是从调度上看,又不像如此,现在看来是要围城啊!”

    也许是想明白了元廷究竟想干什么,郭子兴郭大帅非常的开怀,“对了,重八,你觉得这样的形势,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是郭子兴郭大帅在向朱重八问计呢?

    对于这一个问题,朱重八不但怠慢,他没有立刻回话,他在心里面思考这件事。

    朱重八是设身处地思考的,他首先把自己当做元廷的统兵大帅,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还有就是把自己作为义军的统帅,如何应对这件事。

    朱重八这样思考,其实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才能得出来符合事实的计策来。

    朱重八经过前思后想,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义军朝着元廷兵力的薄弱处,发起攻击的话,那么元廷必然会派兵来救。

    这样的话,就打乱了元廷合围濠州城的计划,那就可以使濠州城转危为安。

    朱重八站起身来,“禀大帅,重八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元廷的军力的薄弱之处,发起突然攻击,给元廷局部以毁灭性打击,俗话说的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打就狠狠打,打出我们义军的威风来,让元廷胆寒!”

    郭子兴郭大帅听了朱重八的计策之后,没有立即说话,他也在思考。

    朱重八这个技策是否能够实施,实施之后,成功的概率有多大?还有就是如果朱重八这个计策失败的话,会给濠州城带来多大的损害,这些事情,他都要想明白的。

    郭子兴用兵都是非常谨慎的,这样的策略让他发展的很快。

    郭子兴想了很长时间,最终郭子兴得出来的结论就是,朱重八这个策略,如果是成功的话,那么对于濠州城来说,那真的是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这样说,一举解决了元廷围困濠州城这一局面,话又说回来了,即使失败的话,也至少可以打乱元廷的部署,为义军争取时间。

    “重八,你这一策略我觉得是可行的,不过你觉得派谁去可以呢?派徐达去可以吗?”

    这次朱重八没有思考就说话了,“徐达去当然是可以的,启禀大帅:重八想请命,跟随徐达一起出征!”

    “好!非常好!重八,我准许你,随徐达一起出征,我现在就下命令,马上让徐达和你立刻出征!”

    初中吧,这个时候马上又拱手相,郭志军郭大帅说道,“大帅不可这样下命令!”

    郭子兴非常奇怪,他又仔细的看了朱重八一次,“重八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啊?献计策的是你,请命出征的也是你,那你现在为什么不让我下命令呢?”

    朱重八马上说道,“大帅!重八有下情回禀!”

    “好,你有话就快点说,全部说出来,不要有任何的隐瞒!”郭子兴郭大帅似乎有点儿生气了。

    “是这样,重八在来濠州城的路上,见到了一对元廷的军队,他们竟然穿着我们义军的衣服,就在我们豪车城周围活动,我在暗处听他们说,在濠州城里面,有他们很多的奸细,所以说,对于我们濠州城的动向,他们是知道很多的!”

    朱重八,说到这里,暂时停了一会儿,因为他觉得,他话说到这种程度了,郭子兴郭大帅肯定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郭子兴听了朱重八这个理由之后,他在屋里面,来回转了几圈,然后想着最近应该发生了那些事情。

    因为好多的义军兄弟莫名其妙的消失或者是逃走,本来郭子兴认为是因为其他的事情,现在看,这肯定是因为那奸细散布谣言,才造成了这种结果。

    “朱重八听令,我现在给你写道命令,你带着这道命令去找徐达,然后你们带领两千兵马,出城迎敌!你们在外的这段时间,所有的行动全部由自己来决定,不必请令给我来定夺,一定注意安全!”

    “得令!”

    朱重八,非常高兴,因为郭子兴郭大帅接受了他的建议,然后又准了他去参加这次军事行动,朱重八,真的是非常高兴。

    因为他现在虽然参加了义军,他最缺少的就是军功,只有军功才可以让他继续走下去,走得更远,如果没有任何的尺寸之功,那么在义军队伍里,他是活不长的。

    因为义军这里是军队,军队有残酷的法则,那就是说你只有不停的积累军功,那么你才能在这个军队里面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如果你只是想着做一个小兵,你想想看,小兵是什么,在战争中,那些军人,特别是那些小兵都是来充当炮灰的。

    所以说,虽然现在朱重八是所谓的十夫长,但是这个官衔真的太低了。那只是比小兵强一点点而已,充其量就是一个大兵。。

    朱重八着郭子兴郭大帅的手令去找了徐达,徐达仔细一看,这的确是郭大帅的手令。

    然后立刻点了两千义军士兵和朱重八一起出城。其实这一次,郭子兴郭大帅这个命令,还是非常的模糊的。



    这道命令给了徐达和朱重八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比如一般的军令,那都要限定作战的时间,还有作战的地点,何时发起冲锋,什么时候可以回来,这都有具体的策略。

    但是郭子兴郭大帅的这个命令却是非常的模糊,只是让朱重八他们出城迎敌,但却没有说明在哪里迎敌。

    就是说,朱重八和徐达他们有充分的自由,来决定在哪里来打击元廷军队,何时退出,这些都是由徐达和朱重八说了算了,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

    等到徐达和朱重八他们带领义军士兵出城之后,这个时候,徐达说话了,“大哥,你看现在我们已经是出城了,这个时候,这些义军士兵都听我们的话,你说,是按照我的命令打呀,还是按照你的命令打呀!”

    朱重八一听,然后眉头一皱,大声说道,“咱俩谁是大哥呀?我是大哥呀,虽然现在军中,你是千夫长,但是现在我是你大哥,你要听我的!出了事情,我来承担!”

    朱重八说话还是那样的霸气。

    在朱重八面前,徐达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没办法,谁让朱重八的气场这么强呢!

    因为朱重八只要认定的事情,他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

    “好,大哥,那这一战就听你的,你说什么时候打,我们就什么时候打!”

    自从朱重八离开濠州城之后,过了很长时间,奸细才得到这个消息,然后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了。

    这个时候,朱重八和徐达已经走到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了。

    因为没有朱重八和徐达他们具体的位置信息,所以说这个消息,对于元廷的那些领兵将领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虽然朱重八他们的兵力没有多少,只有两千义军战士。

    但是元廷他们可是有很多的薄弱之处的,如果这些薄弱之处,被这两千人来攻击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损失惨重的。

    这对于他们整个的围城计划,那真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他们又联系那些奸细,想叫询问朱重八他们的具体的位置信息,得到的结论就是没有任何具体的信息,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这样一来,元廷的那些领兵的大将们就开始胡乱部署起来。

    因为他们的薄弱点儿实在太多了,所以说他们就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重新的排兵布阵。

    但是呢,因为他们的薄弱之处太多了,一时之间也难以完全兼顾,这样以来,元廷军队的部署就出现了重大的混乱。

    朱重八和徐达离开濠州城之后,然后就在一片群山之中,进行了埋伏。

    因为这个地方在朱重八和徐达看来是易守难攻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做埋伏。

    如果元廷的士兵来了之后,那么他们肯定可以先发制人的。

    因为这边的守敌已经被朱重八和徐达的义军全部剿灭了,因为这边的元廷守军就太少了,这也是一个最薄弱之处。

    朱重八他们取得这样的小型胜利之后,并没有去攻击其他的薄弱之处,而是在这个地方进行埋伏,等待元廷的援军过来。

    因为这样做,就是典型的以逸待劳,可以让义军的士气保持高度的状态,还有就是体力保持到一个非常好的程度。

    毕竟打仗就是这样,如果说你没有体力的话,那么你肯定是没有办法坚持那么久的。

    刚才朱重八和徐达刚刚来到这片山地的时候,这里面可是有大约是四五百人的元廷的军队。

    但是因为朱重八他们行动非常迅速,用了很短时间,就把这些军队给完全吃光了。

    可以这样讲,因为朱重八他们这个行动太过于迅速,而且朱重八给这些义军士兵的下的命令也非常的别致,那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让敌人逃走。

    朱重八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也是和他在皇觉寺这些年的积累收获是分不开的。

    要不然的话,他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还有就是刚才在对这些小股的元廷守军进行围攻的时候,朱重八是最身先士卒的一个,他冲锋在前。

    而且因为朱重八武艺超群,所以说,他的攻击力是非常强的。

    因为他带头攻击,所以说,这种情绪感染了下面的义军兄弟,于是他们非常快的就拿下了这一股元廷守敌,取了一个大胜利。

    对于义军来说,像这样干净利落的胜利那是很少的,所以说这个胜利是对义军士气的鼓舞,那是非常强大的。

    说实话,因为这些天来,有奸细散布元廷大军就要来了,要把濠州城围的水泄不通,要把这些人全部饿死。

    这些谣言已经在义军士兵中间传开了,对士气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好多义军士兵竟然都逃走了,然后逃走之后,也没有逃脱元廷的魔爪,然后就被这周围这些元廷士兵给杀死了。

    说一说,如果这件事,郭子兴郭大帅他们这些领兵将领还不处理的话,那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的。

    那就是说,他们的义军会慢慢的被元廷的这些军队给吃掉的。

    这样说吧,元廷的这些军队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战斗力都是很强大的。

    虽然说经过这些年,他们也许战斗力下降了,但是呢,原有的战力还是有的,所以说对他们不能小瞧。

    其实元廷就是缺少合适的领兵大将而已,如果有杰出将领的话,说实话,像郭子兴他们这些义军对于元廷这些正规军来说,他们都是乌合之众。

    毕竟郭子兴他们起兵,原来他们都不是军人,都是有各种行业的人来组成义军的。

    训练还是缺乏的,他们凭着就是一股信念,那就是要活下去,为自己争取好生活,所以才会这样做的。

    但是战争有战争自己的法则,有的时候,热情并不是全部,还是需要谋略,需要各种条件配合。

    比如说,最基本的就是需要有一个好将领。

    一个非常好的将领是非常难得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朱重八就是一个典型的将才,或者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这一点也许就是朱重八最大的优势吧!



    这是朱重八第一次参加义军,第一次领着这两千多的义军士兵参加作战。

    这么多第一次,都在第一天发生了。

    虽然是第一次,但是朱重八表现的非常的沉稳,非常的老练。

    对于朱重八来说,这好像不是第一次,这好像是他的丰富的军事生涯中,一个小小的而已。

    因为刚才他们这两千人包围了那一小股的元廷军队,是因为他们是突然袭击的。

    那一小股元廷的军队并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才被朱重八的这支义军分队全部吃掉的。

    虽然结果是朱重八把他们全部吃掉的,但是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凶险的。

    因为朱重八看到了元廷的那些军队还是训练有素的。

    说实话,徐达带过来的这些义军,在这方面,根本比不上人家元廷的军队,因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

    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心里,那可是有非常大的隐忧了。

    那就是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大用呢。

    刚才围攻的时候,如果不是朱重八,身先士卒,还有徐达,也是非常英勇的话,那他们包围那几百人的元廷军队,那他要花费很大力气的。

    看来啊,这样的义军部队,需要好好整顿一番,现在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劲了。

    朱重八不愧是领兵的天才将领,他在很短时间里,就发现了这些问题。

    不过呢,因为他们刚才取得了胜利,所以说,现在士气还是可以的,暂时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哪一天他们打了败仗的话,那这些情绪的影响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个领袖,不但需要看的长远一些,更要能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对未来是有多么大的伤害,都要有所权衡,然后能够做出改变,这才是一个合格领导者需要做的事情。

    其实在朱重八看来,一个合格的士兵,第一就是要有勇气,就是要勇敢,一定要不怕死,这是第一要务,这是非常必不可少的一点。

    想想看,一个士兵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一看到对方的人比自己的人多,对方的那些装备武器都比自己这边先进,然后立马就跑掉的话,那么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前途?

    但是呢?仅仅拥有勇敢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要讲究策略,还有就是身体素质要好,要会武功。

    不要求你的武功有多强,但是你至少能够使用一种武器,可以使用的非常的熟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打仗这方面也更是如此。

    这个看法说明朱重八真的是非常的用心,对于他现在这个义军事业,他真的太用心了,他竟然在开始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么多问题。

    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的难以把握。

    在朱重八看来,因为他是从外面来到这里的。

    所以说,他现在可以以旁观者清的心态,看出一些毛病,然后建议郭大帅迅速改进。

    如果时间长了,就是想改,那真的是改不了。

    现在的朱重八,只是接触了徐达,汤和,还有郭子兴郭大帅,这些人而已,对于其他的人,朱重八还没有和他们发生什么交集。

    但是朱重八清楚一些事情,那就是他和其他的人,肯定会发生一些交集的。

    也就是说,未来会发生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朱重八都要沉着应对,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朱重八他们长远利益的抉择,这一点非常重要。

    原来朱重八知道一点,就是现在郭子兴郭大帅,还有这个濠州省的其他的几位首领,他们是充满着矛盾的。

    但是呢,他们现在的矛盾还处于不公开的状态。

    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外面这即将要围困濠州城的那些元廷的军军。

    这样说吧,元廷的那些军队,在濠州城外一天,那么郭子兴他们几位大帅的矛盾就不会爆发。

    因为他们要同仇敌忾,抵御外面的敌人。

    但是呢,如果哪一天,这城外的元廷部队被打败,或者人家撤走的话,那样的话。那郭子兴他们的内部矛盾肯定会爆发出来的。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说这件事儿是百分百会发生的。

    所以说对于这种情况,朱重八要做好充分的预案。

    要说这朱重八,也不知道是幸运或者是所谓的那种不幸,咋说呢?

    朱重八,一参加义军,就进入了众多矛盾的漩涡当中,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是朱重八做好准备没有?

    但是呢,这样事情不管朱重八有没有做好准备,那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的,因为这是矛盾的必然。

    你想想看濠州城这么小的弹丸之地,就有这么多的首领,都互相称做大帅,他们要是不产生矛盾,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有些事情是必然发生的,不过呢,因为朱重八是初来乍到,他对这些事情具体的还不了解,那他就走一步说一步了。

    不管怎么说,对于未来,朱重八要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把所有的这种事情的依靠放在自己身上。

    让自己能够决策一件事情,而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要靠别人,那不是朱重八想做的事情。

    “大哥,你说这个元廷的军队什么时候会来呢?你看我们在这等这么久了,他们还会出现?他们不会来了吧!”

    这个时候徐达对朱重八说道。

    朱重八目视远方,思忖了片刻,然后他还是坚持他的看法,不过朱重八的话还是留有余地的。

    “那就是我们再看看,如果等一会儿他们还不来的话,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朱重八说这样的话,证明他还是比较灵活的,那就是说他既讲究原则,然后呢,又不放弃灵活性。

    这样才是非常积极,非常正确的思维方法。

    想想看,因为战场这个地方,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

    决策也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还有其他的情况变化而做出改变。

    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有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满盘皆输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看到远处有烟尘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