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朱重八看着苏半城,想着一句老话,利令智昏,一个人在他最在意的地方总是会犯简单的,不可想象的错误的。

    苏半城做为一代成功的商人,他的脑子里可不是浆糊,而是非常的管用的,但是他对沈万三真的是太恨了,所以才会让朱重八这么容易就得手。

    朱重八双手抱拳对着苏半城说道:“多谢苏老爷了,我先告辞了。”

    苏半城安排人把他的那辆最豪华的马车借给朱重八使用了,为了保护马车的安全,又派了很多人在旁边保护,让他的管家带队。

    等到朱重八坐上马车上走远了,苏半城才有点品出其中的滋味了,他做的实在是太冲动了。但是他没有反悔,毕竟经商的人守信是第一原则。

    朱重八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容易的就达到他的目的。按他原来的设想,他准备了很多套方案,他万万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就能达到他的目的了。

    这辆马车里面真的是太舒服了,朱重八上了马车以后,才知道里面是多么的夸张。

    朱重八他们来的时候乘坐的那辆马车和这辆马车是根本没有办法比的。

    本来朱重八是想用最好的语言来表述的,但是,他发现所有的已知的语言都无法准确的说明这一点。

    只能委婉的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朱重八在马车上面不舍得离开了。

    朱重八透过马车的窗户,看到了他二哥所在的那个饭店,他这才让车夫把车停下来,他快步的走下了马车,他把他二哥给接出来。

    他二哥这时还在饭店里面坐着呢!刚才朱重八离开的时候,并没有说去做什么事,他二哥无处可去,于是他就呆在了饭店。

    对于外面发生的事,他二哥是一无所知的,朱重八这次也想给他二哥一个惊喜的。

    “二哥,咱们走吧!我找到马车了。”朱重八说完就先出了饭店。

    他二哥这时根本没有想是什么样的车子。刚才苏半城的车队从这里经过时,他二哥也是亲眼目睹的。

    对于苏半城的车在饭店门口停着,他二哥没有想其它的。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现在要乘坐的马车就是苏半城这一辆。

    “重八,你说的马车在哪里啊?什么时候过来啊!”他二哥说道。

    朱重八这时没有说什么,他直接上了车,他想在马车上再给他二哥做一些解释的,但是他二哥看他上了车,却没有跟上去。

    他二哥就是站在原地,呆呆的站在原地。

    朱重八无奈只得说道,“二哥快上来!”

    因为要是朱重八再不说的话,那旁边看热闹的人群就会把他二哥哥哥给挤到一边上去的。

    他二哥也是像做梦一样的,上了马车。

    在马车上,朱重八和他二哥讲述着他刚才的经历。

    这下子,整个的苏州城都轰动了,人们纷纷出来看这辆马车,他们都听说了,在苏半城的那辆马车上,竟然下来了一个男孩子。

    人们都是十分的爱八卦的,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版本就出来了,有的说,那是苏半城的私生子,要不然苏半城是不会这么大方的。

    有的说,这苏半城这次是又发大财了。所以又在街上在转一圈。

    朱重八和他二哥两兄弟,已经在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猜测声中离开了苏州城。

    这一路上,不论这辆马车走到哪里,都是人们目光的焦点所在。

    这辆马车不但是豪华,而且速度也是很快的,最后到凤阳的时候,用的时间还不到上次时间的一半。

    终于到了朱重八的那个小村子,这辆马车进村子的时候,在村边玩耍的小孩子们就跟在了这辆马车的后面。

    朱重八原来记得他家好像就是在村子的东边的,可是到了东边一看,没有看到原来的小院子,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院子。

    他先从马车上跳下来了,那些小孩子们看到是朱重八下来了,好多和朱重八在一起玩耍的小孩子大喊起来了,“皇上回来了!皇上回来了!”

    有些小孩子更是跪在地上就喊起来了,“万岁万万岁!”

    朱重八这时也想过过瘾了,“平身!你们先去一边玩去吧!我还有事。”

    “遵旨!”然后他们都跑到一边去玩了。

    小孩子们都是爱玩的,他们只是当做一和游戏罢了。

    朱重八和他二哥一起进了他们这个焕然一新的家里。当他们都下车

    这个时候,他家里是没有人的,其它的人都去干活了,虽然现在朱重八他家的情况是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他的亲人们还是去劳动了,因为这是他们做佃户的习惯了。

    他二哥这次真的像是换了一个人了,“重八,我去叫爹娘回来!你在家里吧!”

    朱重八这会在想事情,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现在看来,他原来所设想的事情都是达到了原来的期望了。现在他的家里真的是破貌换新颜了。

    这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朱重八他自己也迷糊了,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呢?

    他怎么知道那么多的知识呢?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朱重八突然想起了这些事情。

    他到底是谁?他是原来的朱重八吗?越想他越觉的头痛,他就进了屋里面,找了一张大床,直接就躺下了。

    这次外出,发生了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事,比如说那次的生死危机,要不是朱重八沉稳的处理,那么现在估计情况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了。

    当时朱重八是不敢崩溃的,要是他崩溃的话,他兄弟两个肯定是会出事的。他的镇定是被逼出来的。

    朱重八走的时候是很犹豫的,在面临选择之前,他都会举棋不定的。

    除非没有办法,他也会得过且过的,越想这些问题,朱重八的头越痛,后来他竟然晕过去了。

    也许是他最近太累的缘故吧!也许现在的朱重八是睡着了,等他睡醒的时候会知道他是谁吗?

    他二哥把他爹娘都叫回家了,“重八,你在吗?”

他二哥的喊声没有人回应,进屋一看,朱重八已经在屋里面睡着了。

    他老爹,他娘,还有他二哥都在非常的慈爱的看着熟睡中的朱重八。

    朱重八他娘还给他盖了一下被子,朱重八最近真的是太拼了,因为他的努力,他们家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变了样。

    他娘真的是很满意的,朱重八是她最小的孩子,本来应该在家里好好被宠着的,但是,他们家人多,没办法,只能在幼小的时候,就出去给地主放牛养家了。

    庄稼人都是很纯朴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想法,只是想填饱肚子,再往上只是想穿的好一点,住的好一点,仅此而已,但是就是这样的愿望也成了奢望。

    他二哥现在对朱重八那真的是心服口福,虽然朱重八比他小,但是比他勇敢,比他能干多了。

    以前他觉的多了这个弟弟以后,家里更加的揭不开锅了,对他这个最小的弟弟是有意见的,但是现在他改变看法了。以后他一定会对这个最小的弟弟多照顾一些。

    现在他们家成了整个村子羡慕的对象了,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干起活来都更有劲了。朱重八的老爹和他大哥正在计划多挣些钱,可以买些土地回来,这样子心里就有底了。

    朱重八现在昏睡中,他好像觉的整个人浑身都是轻飘飘的,到了一个从来都没有过的地方,现在他的脑子里面是很乱的,他现在的状态真的是太奇怪了。

    他好像在一个大学校园里,这学校的校园真的是很大,有很多的房子,很多的人,这些人穿的衣服是那么的好看,五颜六色的,还有很多漂亮的姑娘。

    “我是朱重八还是朱建华,我到底是谁呢?”他在问自己。

    后来又一次的来到了他的一个家里,看到了他的老爹,老娘还有几个哥哥,还有姐姐们,我还是朱重八。

    然后,朱重八睁开了眼睛,这次他是完全明白了,他是现在的学生朱建华,穿越到了元朝末年成了十岁的朱重八,原来知道一些事情,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现在他是完全的清楚了。

    可能上次穿越过来的时候,太过匆忙了,所以,记忆有些混乱,但是以后他不会再那样了。

    对于他在穿越以后做的这些事情,朱重八现在觉的还真的是太胆大了,幸好他的运气好,没有出什么事,要是任何一个环节出事了,他现在估计就没有了。

    朱重八现在心想,要是他真的这个时候,没有了,那么这接下来的历史会怎么发展呢?

    幸好现在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

    朱重八从床上起来了,刚才他睡在这里的时候,是没有盖被子的,但是现在却是有被子的,这是他的家人给他盖的。

    现在的他继承了朱建华所有的记忆,和这个朱重八原来所有的记忆,现在已经是完完全全的融合了。

    朱重八又看了一下他自己的小手和小脚,他现在不觉得不习惯了。觉的本来就是这样的。

    原来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他对这周围的一切还是有根陌生的感觉的,现在他觉的是这么的亲切。

    朱重八走出了房间,到了院子里面,他老爹和他二哥正在说话,他二哥把朱重八在外面这几天的传奇经历都给他老爹说了。

    他老爹听了以后,一直都是在笑,有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孩子,他爹真的是太满意,太高兴了。

    想起了当年朱重八出生后,他差点把朱重八扔掉,想想就有点后怕,要是当年把朱重八扔了,那还有今天的事吗?他老爹一边听着他二儿子说,一边想着以前的往事。

    像他家现在的这个样子,是朱五四以前想到不敢想的事,但是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爹,二哥你们在讲什么呢?”朱重八说道。

    “重八,你醒了,最近你真的是太辛苦了,看把你累的。”他老爹朱五四说道。

    “没事的,爹,二哥我去看看娘。”

    他现在知道以后他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但是原来的朱建华却是一个什么事都怕麻烦的人,朱建华从来不当班干部,他怕得罪人,但是现在他成了朱重八,以后要做皇帝,这可怎么办啊?

    朱重八又想了想他现在家人的历史上悲惨的结局,一想起来就有点伤心。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改变这个宿命,他想让他的爹妈多享享福。

    虽然历史是这样,但是他来了,这历史就要变,因为他就是朱重八。

    朱重八的娘现在厨房里在做饭,还没有到烧火的时候,朱重八到了厨房里,和他娘说话去了。

    母亲是最辛苦的,要是没有母亲,就没有他,所以朱重八对母亲是非常的孝顺的,当然他也孝顺他的父亲。

    一会功夫,他娘已经把菜都切好了,该烧火了,这次朱重八是十分顺利的把火给引着了,因为现在的朱重八已经恢复了原来那个朱重八的全部的记忆。

    他和他娘在开心的说着话,他娘听了朱重八说的话以后,感觉她原来的那个重八孩子又回来了。她也是挺高兴的。

    朱重八也是的,对他的这个娘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隔阂。

    这就是亲情啊!朱重八感觉到了亲情的可贵。很快的饭菜都做好了,他们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朱重八想着如何用他身上的这些借来的银票来做本金来做生意的事情。

    现在朱重八对沈万三的印象是挺好的,他想等他当皇帝以后对沈万三就不再处罚了。

    毕竟现在这一笔钱是帮了朱重八的大忙了,朱重八从小就是一个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人,这一点朱建华也是一样的。

    原来记忆的融合没有那么顺利,现在终于好了。朱重八现在已经是完全自如的生活了。他并不确定他能都改变这既定的历史事实,但是凡事只有试下才知道究竟是可以还是不可以了。

    “二哥,你的短工不用去打了,咱们就一起做生意吧!”朱重八对着他二哥说道。

“太好了,重八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绝对是你的好帮手。”他二哥说道。

    “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先出去玩了。”朱重八说完以后就跑出来家门。

    毕竟他现在还是十岁的孩子,玩的天性还是非常的大的。虽然他对穿越过来的记忆都是记得很清楚的,但是他还是想去外面玩。

    朱重八长大以后,要做很多事的,现在他还是小孩子,那就好好的去玩一下吧!

    他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做皇帝的游戏,当然朱重八从来就是孩子头,他就是皇帝。

    现在大元的庙堂之上的皇帝是元顺帝,这一点朱重八是十分的清楚的,今年是元顺帝至元四年,他在心里想,不知道那个元朝的元顺帝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不管他在做什么,朱重八心想,我先过一把皇帝的瘾,他在村子里面一边跑,一边喊,很快的一帮小孩子们都跟着他到了村边的田野上。

    这片田野是在一个小山下面,朱重八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常在这边玩耍的。

    “重八哥,今天我们玩什么游戏啊?”一个头上扎着一个冲天炮的小孩子问道。

    还没有等朱重八说什么,另外一个小孩子就说了,“当然是玩庙堂的游戏,重八哥就是皇帝。”

    这些小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就开始做游戏了。

    朱重八也是非常喜欢做这个游戏的,在他的印象中,他是经常和小朋友们玩这种游戏的。

    在元朝的庙堂之上,这个时候,元顺帝正在和群臣商议着国家的大事。

    今年出现了很多的大事,首先是黄河决口了,淹没了山东,河南,徐州等十五州县,其次是奉圣州,宣德府,京师大地震。

    大元皇帝顺帝和群臣们是忙的焦头烂额。争论不休,最后才议定要征发十五万人治理黄河。

    这一年起,农民起义已经开始出现了苗头了。

    朱建华在学校学习历史的时候,只是学习的是历史大事,黄河决口这事他是知道的。地震这事,他不知道。

    当小伙伴们们把朱重八又送到皇帝的位置的时候,他在心里暗暗的感叹,其实想做一个好皇帝真的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在这么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就是这元朝错误的把人分成四等人的民族歧视,都是元朝失败的地方。

    朱重八心说,要是让他现在就去京师去当皇帝的话,把这些不对的地方都改掉,或者元朝就不会忙了。

    那个元顺帝会让朱重八做皇帝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这只是朱重八的一厢情愿而已。

    “重八哥,你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请接受百官朝拜。”一个小孩子说道,这时这个小孩子做的是太监。

    “万岁万岁万万岁!”下面的小孩子都跪倒了。

    在朱重八的记忆里,这样的场景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小孩子们是经常玩游戏的。

    “平身!”朱重八声音洪亮的喊道。

    “谢皇上。”其它的小孩子一起喊道。

    这时徐达说道,“皇上,我们想吃肉,你赏我们一些肉吃吧!你们家最近吃了好多肉了,也让我们吃点吧!”

    朱重八听了这话以后,马上就说道,“我记得就在前几天咱们一起吃过肉的,你们都忘记了吗?”

    徐达不好意思的说道,“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了,又想吃了。”

    “其实想吃肉也不难,只要你们以后都听我的话,给我混,大家都是有肉吃的。”朱重八说道。

    “我们都想跟着重八哥混的,快给我们肉吃吧!”这些小孩子说道。

    朱重八看着这些小孩子,年龄有大有小,这里面的好多人,以后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

    有句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他们这些人,也是这样的,他们的命运有很多都是已经注定了,比如他们是注定跟着朱重八混的。

    “以后大家跟着我,都会有肉吃的,但是谁要是背叛我,我是要杀头的。”朱重八说道。

    这些小孩子听了朱重八的话以后,有好多不太理解,“重八哥,你真的会杀我的头吗?太残忍了吧!我不想和你玩了。”

    “不想玩的,赶紧滚蛋!以后都不许过来玩。”朱重八大声的说道。

    虽然那个小孩子说了这样的话,但是他一步也没有动,还是在这里玩。

    “我这是丑话说到前面,并不是一定要杀你的头,我们现在不是在玩游戏吗?”朱重八说道。

    京师的元顺帝这时在皇宫里面是转来转去,他在哀叹,这皇帝真的不好当啊!

    朱重八也是在山坡上哀叹,这皇上不好当啊!特别是这些家乡人,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简直让人都气死了。

    但是在乱世,还是需要依靠这些乡里乡亲的,要是没有这些儿时的伙伴,要想把江山大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事。

    那些小孩子们不知道朱重八现在是在想这些事情的,他们以为朱重八在想办法让他们吃肉呢!

    “重八哥,要是这次你再让我吃上一次肉,我永远就听你的。”一个小孩子说道。

    “好的,一会我们就去吃肉去,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朱重八说道。

    “终于有肉吃了,太好了。”

    “不要高兴的太早,等吃到肉再说。”有一个小孩子说道。

    朱重八一看,这个人在以后的战争开始的时候是忠臣,但是在大明建立以后,却是很快的就贪污腐化了,后来被朱元璋给杀了。

    “走!现在我们去吃牛肉。”朱重八在前面走着,他现在身上还有好几千两银票呢,带他们去吃一顿肉,也花不了几个钱。

    朱重八也想尝尝这个时候的熟牛肉是怎么味道,这是他的美食梦想。

    他们这一帮小孩子一起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家饭店,现在这家饭店,里面有几个少数民族在吃饭。

    “店家,来二十斤熟牛肉,都给切开,快点上,我们饿坏了。”朱重八说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朱重八现在就是要过好在这里的每一天。

朱重八的一番话,让其它的小孩子都很吃惊,中间有一个小孩说道,“重八哥,你有钱吗?要是没钱的话,怎么办啊?”

    “放心吧!我有办法的。”朱重八心说,我这里可是有好几千两银票呢!就是把这个小饭店买下来,估计也用不了几个钱。

    那几个小孩子的窃窃私语让旁边的那几个色目人看到了,对着店家说了一下。

    店家对那个色目人是又点头又哈腰的。

    然后店家朝着朱重八这些小孩子走过来了。

    店家一看,这些小孩,除了一位穿的还算干净整洁以外,其它的都是非常的脏的,这一下子店家就气坏了。

    “你们这几个娃娃,真的是太大胆了,想来这里吃霸王餐,真是想的太美了!”店家大吼道。

    这下子这些小孩子都吓坏了,都悄悄的往门口退了,还有人拉着朱重八往门外走。

    朱重八是纹丝没有动,他并没有生气,他现在生气也没什么用,一个大人会怕一个小孩子生气吗?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我们什么时候说吃饭不给钱了?你哪只耳朵听见了?”朱重八很沉稳的说道。

    店家指着那几个色目人说道,“他们是比我高贵的人,他们是不会骗我的。”店家说道。

    朱重八这时才想起来在元朝是实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是二等人,汉人和南人是最底层的人。

    如果蒙古人杀死一个汉人,只需要赔偿一头驴的钱就行了,甚至有些地方什么都不用赔想起了这些,朱重八的心真的是很痛。

    这店家看着就是一个汉人,但是他却是自甘堕落,说色目人是高贵的人,那言下之意,他就是低贱的人了。

    这样的事情必须改变,朱重八在心里暗暗的下了决心。

    “他们说什么了?”朱重八看着店家问道。

    “他们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就是来吃霸王餐的。”店家说道。

    朱重八又想起了那句老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上次遇到一个拉车的,这次就遇到一个开店的,真的是太幸运了。

    “你怎么这么确定啊!他们吃饭你能收到钱吗?你看看他们现在就走了?你收钱了吗?”朱重八指着那些色目人说道。

    店家这时蔫了,“没有,这些大爷一般都是不会给钱的。”

    “那你去找他们凶去啊!”

    “我不敢!”店家说道。

    “你除了欺负我们小孩子,还会做什么啊!”朱重八说道。

    那几个色目人这时还回头看了看店家,店家是一句话都不敢问,他们是扬长而去。

    店家这时想哭,但是他又不能哭出来。

    朱重八本来想再说一下这店家的,但看他那个熊样,见到他们这些汉人小孩,就很凶,见了那些色目人,就跟小绵羊一样。

    “快上牛肉吧!我们有钱的。”说着朱重八拿出来了一张十两的银票,放到了桌子上。

    店家一看顿时眉开眼笑的,“几位小爷,请稍等,马上上牛肉,顺便送几个小菜给几位小爷。”

    这店家脸变的比什么都快,朱重八也是非常的无语了,这真是典型的势利眼,见钱眼开。

    朱重八的那些小伙伴这时候都又回来了,这时大家对朱重八的看法那真的是大不一样了。

    “重八哥,你真行,我真的是服你了。”

    “不论以后你干什么,我们都会跟着你的。”

    听了这话,朱重八心里当然是很舒服的,但是他却说道,“这没什么的。”

    这时候,店家把切好的牛肉都给端上来了。

    这群小孩子家里都是差不多的,平时基本上是吃不上肉的,这会见了这么多的牛肉,眼睛都快变绿了。

    朱重八最近几天肉没少吃,他觉的没什么的,“大家都快点吃吧!不够的话,就再上一些。今天管够。”

    “谢谢重八哥,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头了,我们都听你的话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

    人要是想有威信,必须做出来一些让人信服的事情来的。

    朱重八刚才的镇定勇敢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现,让这群小孩子都信服了。

    这群小孩子里面有常遇春等后来的大明开国功臣。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的他们还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呢。

    现在只有朱重八一个人知道这些的,他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的。

    现在的朱重八可是现代社会的大学生穿越而来的。

    朱重八看着这帮小伙伴们吃牛肉吃的这么香,他也有了一点食欲了,他也吃了一点,这一尝,味道还是不错的。

    就这样,朱重八后来又加了两次牛肉,大家这才吃饱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看,真的是一点都不假。

    这群孩子之所以这么能吃,是平时太穷的缘故了,他们的家庭和朱重八原来的家庭条件差不多的。

    朱重八站起身来,到后面给店家结账去了,他想顺便再教训一下那个店家。店家一看是朱重八,这次真的是眉开眼笑,仿佛朱重八就是他亲爹一样。

    “小爷,你吃好了吗?要是不够,我再加。”店家说道。

    “现在差不多了,不用加了,你算下有多少钱,我给你结账。”朱重八说道。

    “一共二十两银子。”店家说道。

    朱重八这次没有说什么,直接就把钱付了,他觉的这店家这次不会黑他了。

    结帐以后,朱重八对店家说,“你也是汉人,以后对汉人好一点,那些色目人,蒙古人根本不会把你当人看的。”

    “是啊!就是这样的。但是又什么办法啊!没有办法啊!我以后对汉人同胞好一些,但是,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机会了。”店家哀叹道。

    朱重八这次没有说话,他看着这店家,这时他突然觉的这店家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不论怎么说,就不能对汉人不好,只要对汉人不好,店家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是现在朱重八的想法。

    朱重八再次回到了他们那一张桌子上了,这时候,只见这桌子上真的是太干净了。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句话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观楚汉战场时说的一句话,千年以来,流传甚广。

    朱重八不知怎么就突然想到了这句话,在朱建华所在的现代,有位伟人,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意思很明确,只是武夫而已。

    这时他二哥的话打断了朱重八的思绪,“重八,快起床吧!现在都快午时了,咱爹娘都上地干活了,大哥去贩盐了。”

    朱重八睁开了眼睛,真的是天光大亮了,“我怎么睡到这里了?”他想了半天都没有记起昨天的事。

    “昨天你回来的时候,喝醉了,是几个小孩子把你扶回来的,真没想到你还会喝酒,还能喝醉。”他二哥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有没有说什么醉话?”朱重八问道。

    “说了,说什么你以后是皇帝,让大家跟着你享福,还有什么我就没记住了。”他二哥想了想说道。

    “大家听了有人信吗?”朱重八问道。

    “谁信啊!没人信!对了,有几个小孩还是很相信的,但是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还有重八你还小,不能这样喝酒的。”他二哥说道。

    “我知道的,以后不会了,但是我一点都记不起来了,算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朱重八说完又摸了摸他身上的银票,还好都在的。

    “重八,你说下一步怎么办,二哥全听你的。”他二哥现在对朱重八那是太相信了。

    朱重八想了一下,历史上记载的那些事,就对他二哥说道,“二哥,你去打听一下,黄河有没有发大水,还有就是看看京师有没有发生地震,你要问商人,或者就是朝廷当官的。”

    “好的,我马上就去。”他二哥说完就要走。

    朱重八叫住了他二哥,给他二哥了二十两银票,“这是活动经费。”

    他二哥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一下子愣住了。

    “二哥,这年头办事要是不给别人好处的话,别人肯定不会给你办好的,你赶紧去吧!把钱放好,先找钱庄把银票给兑换成银子,便宜行事。”朱重八解释道。

    他二哥听的很仔细,这些事都是他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他不知道朱重八是怎么知道的,但是他没有多问,这是他兄弟重八交代给他的第一件事,他一定把他办好。

    朱重八在想着上次沈万三给他讲的那些生意经,的确是经验之谈啊!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人怎么用,要是不会用,听了也是白听。

    这做生意就需要帮手,特别是朱重八,现在年龄太小,只能做幕后军师,面上的事情还是要靠大人们去办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起来了,到外面洗了一把脸,漱了漱口,这年头是没有牙膏牙刷的,他只好入乡随俗了。

    外面的空气特别的好,看在这空气的面子上,朱重八对已经发生的事不再抱怨了。他只要把以后要做的事做好就行了。

    有句话叫历史的宿命,说的是不论人怎么努力,都不能避免要发生的悲惨的事情,朱重八现在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打破这个宿命。

    他娘给他留的饭,在锅里放着,还有些温热,这让朱重八感到了非常的温暖。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朱重八是好长时间都没有去地主家喂牛了,也不知道那些牛长的怎么样了?

    原来朱重八太自信了,所以给地主写了一张等同于卖身契的保证书,当时朱重八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想起来,觉的当时真的是太大意了。要是真出什么意外,他不是赔大了。

    朱重八急急忙忙的吃过了饭,然后就去了地主刘福家里,管家正好看到了朱重八,“重八,你回来了?这才几天,你就吃胖了,看来最近油水没少吃啊!”

    朱重八笑了笑说道,“是吗?可能最近没去放牛,休息的不错吧!我来看看牛怎么样了?”

    “牛长的很不错,老爷说了再过几天就把这批牛全都卖了,再养一批。”管家说道。

    “这样啊!那就好。我就放心了,养牛场我就不去了,还有就是以后我就不来喂牛了。”朱重八说道。

    管家一听,并不觉的奇怪,“我也知道你很快就会这样说的,要是我也会这样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的。”朱重八眨了一下眼睛。

    “我就喜欢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既然你要走了,有一个东西我就给你了。”管家说完拿出来了一张纸。

    朱重八一看,这正是那张他写的那张保证书,后面还画了三个圈。他正担心这件事呢,看到以后就非常的激动,但是朱重八却什么都没有说。

    “这张纸,老爷让我保管,说实话,我也跟着你粘了不少光。你以后要是有空的话,多来看看我就行了。”说到这里,管家有点动情了。

    朱重八对这个管家的形象也是很深的,这个管家是他穿越过来以后,见到的第一个人,所以,朱重八对这个管家的印象是非常的深的。

    “我会的。”说着就接过了那张他写的保证书,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这字据上的圈都是朱重八亲手画的。

    接过来以后,朱重八非常的开心,他这一次到这里来一下子办成了两件事,一是和管家说了他以后不来喂牛了,还有就是收回了那张他画了几个圆圈的字据,消除了未来的隐患,真的是心想事成。

    朱重八高高兴兴的回到了他自己的家里面,这下太好了,一下子就成了一个自由人,朱重八喂牛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

    他想,下面他这个朱重八要办的事,是历史让所没有记载的,那就是朱重八经商的事。

    他在家里等了好久,他二哥才从县城回来,一看他二哥累的样子,真的是很心疼的,他二哥把他打听到的消息给朱重八说了一下。

    朱重八听了以后,顿时是心花怒放,他觉的时机到了。

人做一件事要想成功的话,一般要天时,地利,人和都要俱备的,但是这三者之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朱重八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俱备的。虽然今年黄河发大水对受灾的地方的人们是很不幸的,但是对于商人来说却是商机来了。

    黄河水淹没了很多的良田和很多人的家园,好多人流离失所,好多粮食肯定也是被淹没了。

    朱重八是这样计划的,他从江南进粮食过来,然后运到北方去,他不求暴利,只求薄利多销,这样的话,他即能赚到钱,也是积德。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重八想,这次他除了让他二哥帮忙以外,还有其它的兄弟,在他的家族里面,从重一到重七都是可以信任的力量。

    朱重八是这样考虑的,除了他大哥以外,其它的都是可以考虑的。他让他大哥继续贩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他大哥可以在家里帮帮父母。

    他们去贩运粮食的话,都是要离家很长时间的,家里不留一个人是不行的。

    现在这只是朱重八的想法而已,具体他们同不同意,现在还不知道。

    朱重八在心里其实还有一个备用计划,那就是要是他这些亲兄弟不同意的话,他还准备启用汤和。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朱重八是不会这么做的。

    因为汤和在朱重八参加义军的时候,是起过很大的作用的。朱重八不想现在就改变这已经是既定的史实太多。

    因为现在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这里的。朱重八他也是需要考虑全面一些的。

    在气象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说是一只蝴蝶在一个地方,偶然的煽动了一下翅膀,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在另外一个地方引起了一场大的风暴。

    现在元朝的统治虽然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现在还是可以苟延残喘好长时间的。现在的农民其义只是个别的现象,很少见到的,这样的起义只能被扑灭。

    这是朱重八知道的历史事实,现在的朱重八经商的这一段,这是历史上没有记载的。

    历史上朱重八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很多的都被饿死和得瘟疫死掉了。朱重八现在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要把他的兄弟们去外地经商。

    有机会的话,尽快把他的父母也接到外面去住,只要远离了这里,那就有逃脱那场瘟疫的可能性,那又是一种生活的模样。

    “二哥,你说我要是让我的那些哥哥们跟我一起去贩运粮食的话,他们会去吗?”朱重八问他二哥。

    他二哥想了想说,“要是我们家的这几个亲兄弟,那没说的,毕竟我们是一个娘的。但是大伯家的那几个就难说了,毕竟我们又远了。”

    朱重八想了一下,觉的他二哥说的有道理,“二哥,你把兄弟们都叫过来,我有话给他们说。”

    他二哥是很快的就出去叫那些兄弟去了,现在朱重八他二哥对朱重八那真的是言听计从,他对朱重八说的话是非常的相信的,对朱重八让他做的事,那肯定是不打折扣的。

    这就是所谓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朱重八趁他二哥去叫人的这一会时间,他又把他的思绪理了一下。做什么事情都是未思胜先思败。

    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做什么事其实都是不容易的。特别是这贩运粮食,长途跋涉,变数很多的。

    如果在途中发生什么不测,那样的话怎么办?因为现在世道已经开始不太平了,经商其实已经是很危险的事了。

    虽然现在的大元对商人还是很关照的,但是最好还是不出事情为好。出了事情以后再补救的话,那就不好了。

    朱重八现在真的是想了很多的事情,真的可以说是深谋远虑了。

    现在的朱重八那可是既聪明又有知识,他的这些知识都是来自于以后人们的认识,究竟和现在大元的具体情况有几分相同,现在朱重八还不能肯定。

    有一点,朱重八现在已经看出来不一样了,那就是朱重八原来他家过的生活比历史上记载的要差多了。

    要不是最近朱重八的一番努力,现在肯定还是那样的生活的。

    这一段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时间,给了现在的朱重八很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正在这个时候,他大哥回来了,“重八,听说你要去贩运粮食,要不我也和你一起去干吧!”

    朱重八看了一下他这位大哥,这个大哥真的是很好的,既能吃苦,又很聪明,要是他跟着朱重八的话,朱重八会省很多心的。

    但是朱重八一想到他们的爹娘,就说道,“大哥,其实你很能干的,比如贩盐,我只是给你说了一下,提供了一些本钱,你看你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有你这样的大哥真的是很棒的,但是我们的爹娘现在需要有人在家里照顾他们的。”

    他大哥听了朱重八说的话,考虑了一会,就低下了头。

    停了一会,朱重八接着说道,“贩运粮食,要长途跋涉,要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家的。还有就是我们做这样的生意也是风险很大的,要是你也去的话,一旦我们失败了,至少大哥你这里还有一个退路不是,要是你也去了,那样的话,那真的是一点退路都没有了。你说是吗?”

    “是这样的,重八,大哥真的是很佩服你的,你想事情真的是太周到了。重八,大哥发现你最近变化很大的,不过你这样子,大哥是很高兴的,这样的重八,说明你长大了。”他大哥说道。

    听着他大哥说的话,朱重八心里真的是很温暖。

    他二哥这会也回来了,只不过他的表情很不好,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不顺利了。

    “重八,咱们自家兄弟一起干吧!大伯家的那几个兄弟对你不太相信,他们说等等看,要是我们好好的,他们以后再参加。”他二哥垂头丧气的说道。

朱重八听了他二哥的话,没有说什么,这是他所想到的,“没事的,咱们自己干也可以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确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朱重八在心里说,像他大伯家的情况和现在朱重八家相比,那真的相差太大了,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竟然也这样,朱重八真的是想不通。

    这件事朱重八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理,那就是如何贩运粮食的问题。

    他现在的资本其实是运不了多少粮食的。朱重八对这个是很清楚的。

    突然朱重八想起了一件事,原来朱建华在大学上学时,曾经看过《辍耕录》里面有一篇《朱张》,朱张两家门庭盛时,“弟侄甥婿皆大官,田园宅馆遍天下。”他们就是经营粮运起家的暴发户。

    虽然成吉思汗反对饮酒,认为饮酒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元朝时各族官民都是喜欢饮酒的。

    特别是汉人集中的中原地区地域广阔,人烟稠密,粮食酒的需求量很大。

    朱重八想了上面的事情以后,他决定先供这些酿酒所需要的粮食,因为酿酒所需要的粮食,一是多,二是价格比普通人吃的粮食价格高一些。

    朱重八的第一个打算就是从江南运一些粮食到中原去贩卖。

    那个《朱张》中记载的有一个大户也是姓朱的,朱重八心说,什么时候去见见那个朱家大户。

    “二哥,我想好了,你,我还有三哥,我们一起去,让大哥在家里照顾好咱们的父母。”朱重八说道。

    “重八,二哥完全听你的,你说怎么做,咱就怎么做。”他二哥说道。

    “二哥,你先给我三哥讲讲情况吧!我想是尽快就要出发,以防夜长梦多。”朱重八坚定的说道。

    看着朱重八那坚定的表情,他二哥也是信心大增的。他二哥是二话没说就去给他三弟去讲道理去了。

    他二哥在他三弟年前,那真的是非常的骄傲的,他先给他三弟讲了一下上次他们下江南的一些见闻。

    特别是朱重八的精彩表现,当然他没有讲他自己表现不好的事。

    朱重八他二哥每天过的日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早就想出去看看了,有句话说的很好,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他二哥还没怎么说呢,他三哥就已经打定了注意,一定要跟他们一起去外面闯闯了。

    朱重八这时也是在想具体的事情如何做的问题。现在他是有一点小后悔的,那就是当初沈万三说给他一个能干的管家的时候,他断然拒绝了。

    要是当时不拒绝的话,现在他就不用这么费心思了,但是他只是稍微的后悔了一会而已,很快的他就恢复了正常的表现了。

    还是那句话,不能让别人看透他是怎么想的,这是最重要的事。

    虽然朱重八从来都没有经商的经验,但是他是很善于学习的。沈万三那天给他讲的那些经商经验的总结,他已经理解了,而且深深的记在了心里面。

    这次只不过是学以致用而已,而且在江南经商的好手还是有很多的,虽然没有沈万三那么富可敌国,但是也是小有名气的。

    这些人的手下也是朱重八可以争取的对象,主要是沈万三的名头太大了。朱重八怕要是处处都依靠着沈万三的人,那么对将来他的行动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现在的朱重八真的是深谋远虑,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朱重八心说,既然这次穿越到这里,一定要活出精彩。

    在出发之前,朱重八又去找他娘了,他娘这个时候,又下地干活了。

    朱重八找到了他娘干活的那块地,在地里和他娘说着话,“娘,我还要出去,你在家里就少干些活,我挣钱回来,就不让你干活了。”

    他娘听了朱重八的话以后,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同时他也为他的孩子们的安全担心,毕竟现在天下不是很太平,“重八,你们兄弟几个在外面一定要多亲多近,有什么事要齐心协力,不能只顾自己,你记住了吗?”

    朱重八非常痛快的回答,“记住了!娘,你放心吧!娘,我给你二十两银票,你要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吧!”

    “你做生意不用吗?还是你自己用吧!娘这里,还过的下去。”他娘说道。

    朱重八心说,这世上真的是只有妈妈好啊!他娘宁愿她自己很紧张,也不愿意用他儿子的银子,“娘,你一定要拿着,要是你不要的话,我也不出去做生意了。”

    最后朱重八他娘终于接下了那张银票,朱重八又去地主刘富家里面去了。他不是去找去管家,这次他是去找汤和的,汤和在朱重八走了以后,仍旧在那里给地主家喂牛。

    这次朱重八一出去,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所以,和汤和交代一下。

    到了地主刘福家的养牛场,朱重八感到是非常的亲切的,毕竟他在这里已经是很多年了。

    有好多事情他是都不会忘记的,朱重八到了以后,正好看到汤和在喂牛,“汤和,还在这里忙着吗?”

    “是啊!自从你走了以后,我就在这里忙,还不错,有几个小孩子帮我的,你这是要做什么啊?”汤和看着朱重八奇怪的表情说道。

    “我要出去经商了,先给你说下,可能有很长时间都不回来了,这次和你道个别,以后有机会再相见吧!”朱重八说道。

    汤和看着朱重八,他真的是看不懂朱重八在做什么,但是他觉的朱重八是不会错的,要是朱重八需要他的话,他是二话不说就会去的。

    但是朱重八不说的话,他也不先提的。

    只听见朱重八说道,“我要是回来就会来看你的,你要多多保重。”

    “我知道的,你也是啊!在外面要注意身体,更要注意安全,据说现在外面都不太平了。”汤和说道。

    看着汤和,朱重八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汤和是他绝对可以信赖的兄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所做的一句诗。可见当时江南已是富庶之地了。

    朱重八亲兄弟三人一起踏上了江南之路,这次他不会去苏州了,这次他去的正是扬州,这时的扬州是很厉害的,先为扬州大都督府,后改为扬州路总管府。

    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五州,繁华的很。

    这里在二十年后,会被朱元璋占领,朱重八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的水运发达,用马车运粮食,短途可以,长途贩运粮食,必须走水路。

    走水路运输的费用最低,这是毋庸置疑的。

    朱重八三兄弟到了扬州以后,他是直奔交易市场而来。

    这里虽然是朱重八第一次来,但是他对这里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的熟悉的,当然这些都是朱建华对历史地理感兴趣的结果。

    朱重八的二哥和三哥这时候已经是看花了眼,特别是他三哥,那更是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很快的,三兄弟就到了交易市场,为了便于运输,这交易市场就在码头附近。

    只见这市场,真的是繁荣的很!人头攒动,货物众多,这京杭大运河是可以直通大都的。

    朱重八这次就想去大都看看,他想亲眼看看这元大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原来再史书上看到的太简略了。

    其实后人知道的关于元大都繁华的描述,都是通过一个叫马可波罗的外国人写的游记才知道的。

    朱重八的二哥和三哥这时是一个在朱重八的左边,一个在右边,把朱重八护在中心。

    这时候,朱重八的注意力全在交易市场上的那些货物身上,看了这些货物以后,朱重八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原来他只是想着贩运粮食,贩运食盐,其它的都没有想过,现在看来这可做生意的货物真的是太多了。

    看来时常出来看看是非常有好处的,朱重八看每种货物都是非常仔细的,虽然很多都可以做生意,但是最大宗的货物运输还是粮食。

    到了一个新地方,最重要的事就是看和听,看别人怎么做,做什么,听别人怎么说。

    朱重八带着他两个哥哥,到了交易市场旁边的一个很大的饭馆,为什么选这里,就是因为这里够大。

    一般大的商人是不会去小馆子里面的,人都是要面子的,何况是商人。

    这次出来,朱重八三兄弟穿的都是很崭新的衣服,他们三人看起来就是像年轻的富家子弟一样。

    他们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里的视野是非常的开阔的,在他们旁边的桌子上已经坐满了人。

    朱重八让他二哥和三哥点菜,他在仔细的听旁边的人讲话,来这里吃饭的,非富即贵,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来这里的。

    还别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旁边那一桌的人正在交谈。

    “李大哥,你上次运到大都的粮食,赚了多少银子啊?”

    “不多,也就是两千两银子。”

    “怎么赚这么多啊?往年不是没有这么多吗?”

    “今年不一样了,要是今年再运货过去的话,肯定更好,但是我家里有事,走不开,真的是仰天长叹啊!”

    “明年再运粮食过去不是一样吗?”

    “不一样的,市场行情都是在变化的,今年江南丰收,粮价便宜,而且这时大运河也是非常的通畅,明年的情况谁知道啊?”说到这里,两个人再说的话,朱重八再也听不到了。

    这就够了。这听来的消息让朱重八相当的兴奋。看来他这个时候来这里真的是非常正确的。

    为了保证这消息的正确,朱重八在吃完饭以后,又去市场里面看了一下粮食的行市,真的是一家比一家便宜。

    今年江南是风调雨顺,所以,粮食的产量是很高的。家家户户又没有那么大的仓库来放粮食,在交了田租,留足了口粮,种子以后,还是有很多粮食剩余,所以是迫切是需要交易的。

    而大都今年却是非常的缺粮,本来大都附近的粮食产量就不多,去年以来,大都官民饮酒之风盛行,好多的粮食都被酿酒了。

    粮食酿成酒以后价格是翻了几番,所以最近是粮价飞涨。但是好多对长途贩运粮食还是有顾虑的,所以今年北上的粮食和往年相比是差不多的。

    朱重八在多方打探以后,决定做一票大的,虽然他现在身上只有五千两左右的银票,但是他要想办法运输五万两的粮食到大都。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非常时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朱重八在交易市场和很多商户交谈,他在等待消息,一个让这些交易商不再淡定的消息。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对朱重八来说就是这样的,朱重八做生意是完完全全的借鸡生蛋,银子是借沈万三的,粮食是这些商户的。

    但是朱重八却是有他们这些人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决心和决断。一旦朱重八想做什么,他就会集中全力来做这件事。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朱重八以后的军事征战也是这样的思路。

    这时的朱重八的心思全在贩运粮食上面,每当朱重八想好了一个办法,他就告诉他的二哥和三哥,让他们去办理。

    他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只能躲在幕后,这样一来,效率不是很高,但是没有办法,朱重八只能这样做。

    历史上的朱重八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的,所以现在的这个朱重八也是一样的,他只是在出谋划策,和商人谈判的是他的两个哥哥。

    后来终于达成了协议,有一家交易商同意了朱重八的条件,那就是先让朱重八交了五千两的定金。

    他们这一家把货物运到大都,在粮食上岸前付清其余的银子。

    这一次朱重八真的是非常的厉害的,如果他这次的交易完成的话,他至少可以赚到五万两的白银。

    朱重八和他的两个哥哥,一起坐船往大都而去。

因为朱重八运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一共是七条大船,这样的船是专门的运粮船。也叫平底船,这种船是低平,头方,身宽,体大。

    在元朝,粮食的单位为石,一石大约是现在的一百二十五斤。这几条运粮船,每条运粮是两千四百石。

    因为朱重八出的价格不低,所以,运费是包含在总价里面的。

    据元史记载,在元朝末年每年经漕运海运进大都的粮食大约三百三十万石,每年都在这个数字上下有所浮动。

    对比一下数字,可见朱重八运的粮食真的是不少,这么多的粮食突然运进大都,肯定对大都的粮价有所影响的。

    当然元史所记载的都是官家所运粮食,商人所运的应该不在官家统计数字之内。

    朱建华在上学的时候,曾经做过几次船的,但是那时他坐的船都是小船,和现在朱重八所坐的船不一样。

    朱重八这一次之所以运这么多的粮食,也在于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那些粮商之所以赊粮给朱重八,主要的原因就在这于粮食太多了,实在没有地方放了,下面马上就是江南的梅雨季节了,如果粮食进了水,那就全完了。

    他们商定,只有在朱重八付清所有粮款以后,才能把粮食从船上运到岸边,否则,定金不退还。

    朱重八敢于这样大胆的做,也是他胆子比较大的原因,要是现代那个朱建华肯定是不会这样做的。

    现在的朱重八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人了,原来的朱重八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文化,而朱建华的穿越,补起了这个短板,所以,假以时日,这个朱重八的成就肯定会超越原来那个朱重八的。

    大运河真的是黄金水道,这往来的船可真的是多,船的速度非常的平稳,朱重八三兄弟是住在一个船舱里。

    在外人看来,是朱重八的二哥,三哥在照顾着朱重八,他只是一个小孩,谁都想不到的是,朱重八才是实际上的决策人。

    这运粮实际上是大有讲究的,如果不是朱重八和他们这些粮商谈好的这些条件,这些事情都是要朱重八考虑的,那他不就太累了嘛!

    现在这种状况,朱重八在路上可以当一万个心,即使出了什么问题,他也不用负什么责任的,大不了那五千两银票不要了,仅此而已。

    对于那些银票,朱重八是一点都不心疼的,那些都是借来的,想到这里,朱重八又想到了沈万三,估计这会沈万三早就把他给忘了,人家沈万三一天挣的银子,估计只有沈万三自己知道有多少。

    这大运河上往来的商船,说不定有很多都是人家沈万三家的。这些都是朱重八的想法。

    再说现在这个时候的沈万三,他正在周庄家里喝茶,突然打了一个喷嚏,沈万三心说,这是谁在说他呢?

    说实话,沈万三真的是把朱重八已经忘记了,人家沈万三之所以被成为沈大善人,那可不是浪得虚名,沈万三一年施舍出去的钱至少有上万两之多。

    给朱重八的那些银票他沈万三真的是不在乎的。

    “重八,你能告诉二哥,这些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吗?不会这些都是听说书先生说的吧!”他二哥又问道。

    朱重八听了他二哥的话以后,“这些都是听了周庄沈万三的话以后,我想出来的。”

    他二哥一听朱重八这么说,顿时不再说话了,他当时真的只顾着害怕了,其它的什么都没有记在心里的。

    因为这运粮船要在大运河上走很长的时间,所以船上都是带着干粮的。话又说回来了,这运粮船是不用考虑缺粮食的问题的,要是在运粮船上还挨饿的话,那真的是说不过去了。

    对于大运河的历史,朱重八还是知道一些的,据说隋炀帝为了到江南看琼花,特意让人开挖的大运河。

    隋朝因为修建这条运河而亡国,但是后来的朝代都是因这条运河而获益很多的。有诗人做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朱重八是一直在看大运河上来往的船只,感慨颇多。

    没想到他朱建华竟然真的成了朱重八,按照历史所记载的只言片语,现在这个时候的朱重八那真的是苦不堪言。

    但是现在的朱重八却是决心改掉这个宿命。现在看来一切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他没有盲目乐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是朱重八他不怕事,有事了他也不会退缩,不就是这一辈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运河沿岸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这运河是流水,按照风水所说,有水就有财,所以,好多的房子也是依水路而建的。

    这元朝的空气质量真的是好的没法说,这个时期没有什么污染,喝水都是可以直接喝的。要是没有什么动乱的话,这样的生活还是挺养人的。

    朱重八在想着他以后的打算,这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以后就让他的二哥,三哥做这样的生意了,他以后就不再出来了。

    朱重八在想着以后他要做什么事的问题,经商不是他所长,也不是他所愿,而是没有办法才这样做的。

    他可不想成为什么富商巨贾,只要不让全家饿死就行了,朱重八的愿望就是这样的朴素。

    朱重八想着未来要发生的事,他是有很深的忧虑的,也不知道他这么做能不能有用处。

    现在的他的力量真的是太弱小了,朱重八不觉得又看了一下他的小手小脚,他现在年龄太小了。

    真想让这时间的年轮过的快一些,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时间还是会不紧不慢的一直这样下去的。

    朱重八看着他的两个哥哥,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意他们能不能做下去。

    走一步看一步吧!朱重八又把他的眼光放到了大运河上,这时突然在后面的船上传来了女子的歌声。

    这歌声是如此的好听,让人听了以后,永远都忘不掉。

朱重八一下子就被这歌声吸引住了,说来也真的,自从他朱建华穿越过来以后,和他说过话的异性只有他的老娘和他两个姐姐。

    因为现在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也没有什么姑娘注意到他。当然他也没有想过这样的事。

    朱重八再一看他的两个哥哥,早就出了船舱,到了船头去看热闹去了。

    这个时候,歌声突然变了,声音变悲伤了,歌声中有一句词是行路难,朱重八听的是真真切切,真的是如泣如诉。

    这歌声传来的那艘船这时已经行驶到了朱重八乘坐的这艘船的旁边了,看来这船是想超过去的。

    但是好久都没有超过去,只是在旁边和朱重八乘坐的这艘船是并行在一起。朱重八突然有了警觉,难道这船是想搞事情?

    朱重八乘坐的这艘船是运粮船,因为运的粮食太多,吃水很深,根本是走不快的,而传来歌声这条船是轻装简行的,所以,这条船要是想找事情的话,朱重八他们是怎么都跑不掉的。

    这事情变化的太快,朱重八现在根本来不及通知他的两位哥哥,他那两个哥哥还在船头看热闹呢!也不知道他那两个哥哥,能不能看出来一点什么东西出来?

    又过了一会,这旁边的这条船终于离开了。朱重八这时才长出了一口气,他在心里想,这可不要出什么事情,要不然的话,那可不好办了。

    这次可以说是一场虚惊了,朱重八现在真的是太敏感了,没办法啊!现在的他真的是经不起一点风雨波折的,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行路难啊!

    朱重八现在的想法就是想让他一家人过上不再挨饿的生活,仅此而已,其它的什么想法暂时都是没有的。

    这次来大都贩运粮食,其实也是在冒险,其实他也不想来冒险的,只不过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

    朱重八在他心里默念着,快点到大都吧!不要在这里这样慢慢走了。他这样的想法要是让船老大听到的话,那肯定是会笑掉大牙的。

    因为从这里到大都,那路程是很远的,开始这一段航程,还算是非常的快的,但是接下来的那一段,真的是很难走啊!

    朱重八只能在船上老老实实的呆着,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这时觉的刚才那个小船所唱的行路难是为他所唱的吗?朱重八现在体会真的是很深的,这时候他的两个哥哥下来了。

    “重八,刚才我们看的很清楚,那个唱歌的女孩真的是很漂亮,只是就停了一会就走了,现在已经是看不见了,咱们这船走的也太慢了吧!这样下去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大都啊!”他二哥也有点着急了。

    朱重八听了以后没有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船上的经验他是一点都没有。他的两个哥哥也是标准的旱鸭子。

    看来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难度,朱重八这时在想以后的事了。他觉的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会思考。

    虽然他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他对这个元朝的事有所了解,但是那些都是记在史书上的。

    和现在的现实还是大不相同的,朱重八现在觉的在这里生活下去多么的不容易啊!

    这歌声行路难的感染力实在是太强了,让朱重八感触颇深。还有就是他来到这个大元朝,不知道有没有办法再回去?

    但是现在他很清楚的,那根本没有任何希望了,他只有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坚持下去了。

    “重八,船老大说等到了前面一个港口,要暂时停一下,在那里补充一下生活物质。”他三哥说道。

    他三哥这次是第一次和朱重八一起出来,开始的那一两天不太适应以后,现在是已经是都熟悉了。

    朱重八发现他这个三哥是比他二哥聪明一些的,看来这个生意要是让他三哥负责的话,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了。

    他二哥人太老实,太老实的人不会变化,做生意就是要变化,要善于审时度势,这样的话,才能在这商场中有立足之地。

    难啊!真的是难!看来这一路上这船是会停很多次的,朱重八这会才知道这贩运粮食这问题不是一般的小问题。

    能挣这个钱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他这会真的有点后悔了,跑这么远的路到底是为什么?是不是决策太随意了。现在的他只有十岁啊!

    运粮船在下一个港口是全部停下了,他们船上的人要下来补充一下食物。

    朱重八和他两个哥哥也一起下了船。

    这个港口,虽然没有他们来的时候的那个扬州港那么热闹,但是还是很热闹的。

    朱重八带着他两个哥哥找了一个饭馆吃了一顿好饭。然后这才到了船的旁边,在这里看着船,在他乘坐的这艘大船后面,有很多的船在后面一字排开,真的是太气派了。

    朱重八想,下次他要是再做什么事情的话,一定要三思而行。

    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没有人约束他了,朱重八有点任性了。

    下一次他不这样做了,因为像这路途很远的路,有很多的变化的,这样的话,真不知道会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

    朱重八这一会想了很多的事情,当然这些事只有他一个知道的,他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二哥和三哥。

    还是他自己一个人在想这些事情好一点,因为有些事情只能是他自己来做的。

    不知不觉,朱重八已经在这京杭大运河上行驶了一个多月了,之所以用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前面有一段的航道不太好走,又耽误了很长的时间。

    听船老大说,最多有几天的功夫就会达到大都了,听了这话以后,朱重八是非常的高兴的。

    这次在大运河上待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朱重八所没有想到的事情。

    让他欣慰的是,终于是快要到达元大都了。这元大都,这可是他一直想来的地方啊!不管有多难,他都是要坚定信心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