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 全文阅读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txt下载

    秦,咸阳城。

    滔滔的渭水穿流于宫殿群之间,就象是银河亘空,十分壮观。

    整个咸阳城,离宫别馆,亭台楼阁,千家万户,连绵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各宫之间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

    一身破布旧衫的李阳,望着前方这座浩然苍桑的咸阳城,眼神迷离。

    “始皇,嬴政!”

    “恐怕如今这世上能够救你的人,也就只有我了!”

    李阳原本是一个21世纪的普通大学生,可是就在半年前,在给父亲买药的路上,因一场交通意外,结果莫名来到了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国。

    经过打听,李阳知道如今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

    这时的赳赳老秦,早已横扫了东方六国,实现了大统一。

    这时的秦国,已经实施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按照历史进程,今年秦始皇嬴政会第五次东巡,届时将于沙丘暴卒,接而就会发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沙丘之变”。

    宦官赵高会胁迫左相李斯合谋篡改始皇的传位诏书,矫诏处死扶苏,改立胡亥为秦二世。

    胡亥夺位后,不久秦国便会灭亡。

    …………

    想到接下来的历史进程,来到这个世界的李阳,一度不知该何去何从。

    秦国马上就要亡了,投秦是没有出路的。

    所以他一直在迷茫是抱项羽大腿,还是抱刘邦的大腿。

    然后像小说里那些主角一样,凭借着两千多年的先进知识,在这个世界能够狂拽炫酷吊炸天,吊打当今大佬,建立一番不世之功。

    然而,然并卵……

    就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天,结果他就被抓去做了苦徭……修长城。

    史上最悲催倒霉的穿越者,莫过于这厮!

    苦徭一干就是大半年,李阳那是欲哭无泪,饱受催残……

    “我,太难了!”

    李阳绝望的几度都想自杀了。

    谁能想到,在这古代竟是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怪不得小说里的主角都是穿越到唐宋元明清,没有谁会穿到秦朝来,因为这里他妈的谁来谁死!

    哪怕你有一身治国之术,那也是一个多情空余恨,不好意思,这个地方还没有科举,你丫的一个庶民更不可能有机会见着皇帝老儿。

    穿越者过来无非两个结果,要么饿死,要么被抓去做苦徭。

    然而,就在李阳对未来感到无尽的绝望之时,始皇嬴政对天下各州县颁布了一纸“寻医令”,这引起了天下的骚动。

    是的,始皇病了。

    而且貌似还病得不轻。

    因为如若不是病得很严重,又怎么可能会向天下颁布寻医令呢?要知道宫中自有一众太医,皆是名医呀。

    李阳听闻此事之后,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在历史上,秦始皇本来就是要在今年病死于东巡的路上。

    史书上就有记载,秦始皇久咳不愈,而且加上东巡路途奔波劳累,所以当行至一个叫沙丘的地方时,便一命呜乎了。

    而且,后世的医生们还分析过,认为秦始皇应该是死于肺炎。

    “肺炎?”

    一想及此,李阳顿时一拍大腿:“卧槽,老子身上不就正好有两盒抗生素吗!”

    是的,他穿越之前为父亲买的药,也与他一起带到了这个世界。

    而那两盒药,正好就是可以治肺炎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胶囊。

    这事对于做了半年苦徭的李阳来说,无疑是他逃离“苦海”的大好机会!

    只要能治好秦始皇的病,老子还用修个屁的长城啊!

    而且不仅不用继续做苦徭,甚至说不定还能封官受爵。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跑去看了一眼那纸寻医令。

    只见寻医令上写的病症,果真和肺炎的病症是一模一样。

    而且,寻医令上还有写着:

    “有能治愈寡人之疾病者,财物、官爵,任君取之。”

    看完寻医令的李阳,更是激动不已!

    不仅更加确定了始皇嬴政得的是肺炎,而且很显然,如果谁若是治愈了他的病,好处那是大大的。

    呃,

    其实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老子喜欢给人看病!

    于是李阳很干脆的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寻医令”揭了下来。

    此事自然很快就一级级往上报了,最后报到了长城营地的负责人,秦国名将蒙恬和监军扶苏的耳中。

    能治父皇的病?

    扶苏公子自然大喜,立即遣人护送李阳前往咸阳。

    经过月余连续赶路,如今终于来到了这咸阳城外。

    李阳很想知道,这回会不会赌对?

    赌对了,好处自然不用多说。

    但,万一赌错了,如果秦始皇得的不是肺炎,治不好,嬴政会不会一刀砍了自己呀?

    轻轻摇了摇脑袋,李阳收起了这些杂念。

    如今已是没有了退路,只能搏一把了。

    看了一眼前方的城门,李阳在几名士兵的护送下,大步朝前方的咸阳城走了进去……

    …………

    咸阳宫,麒麟殿。

    是始皇嬴政上朝议事的地方。

    始皇嬴政时年四十九岁,长的是高大威猛,相貌奇伟,端坐于大殿上方,尽显王者霸气。

    不过,此时在嬴政那威猛的面容之上,却带着几分病色和忧色。

    他预感到自己命数将至了。

    近来,不仅患上重疾,而且还怪事频发。

    先是在去年出现了一起陨石事件。

    流星划过天际,坠落在东郡,化为玄石。石头上几个大字清晰可见,“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事相当诡异,字的内容还和他嬴政有关。

    其二,玉璧事件。

    陨石事件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玉璧事件”。

    去年深秋之际,秦国使者正策马飞奔在华阴县平坦的驰道上,突然有一人拦住去路,将一块玉璧塞入使者怀中,使者正待询问缘由,来人扔下一句话“今年祖龙死”,便跑得无影无踪。

    使者仔细琢磨来人的话,顿感脊背发凉,冷汗直冒。这不就是说始皇要驾崩吗?使者马不停蹄地赶回咸阳宫,携玉璧将情况报告了嬴政。

    嬴政仔细端详这块玉璧,似曾相识,经身旁的赵高提醒,他才恍然记起,这不正是他早年外出巡游时,掉到江里的那块玉璧吗?

    这也太过巧合了吧,数年前掉到江里的东西,居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还附带赠送了这么一句“今年祖龙死”的咒语。

    这可把嬴政吓得不轻。

    其三,则是日前,天上居然出现了“荧惑守心”的天文怪象。

    “荧惑守心”会对帝王不利,认为轻者皇帝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三件怪事,犹如三个诅咒!

    死,嬴政其实并不惧,当年十年征战,若是怕死,何来的横扫六国乎?

    而且,从炎黄到大秦,哪个帝王能长生不死了?

    这一点,嬴政不是不知道。

    嬴政不是畏死,而是还不“敢”死,不能死。

    他是真的觉得时间不够!

    不够完成对“全天下”的法制化建设!

    在全天下推行“秦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人,一辈子,很难做到。

    何况,眼下六国初平,又需北御匈奴,南攻百越,内忧外患,社稷维艰。

    所以嬴政不敢死,他想尽可能长寿,来完成他心中的这个伟大计划。

    可惜,最近接二连三的诡异事件,这三个诅咒,加上又患上重病,这些都似乎在预示着自己即将死去。

    嬴政心里担忧啊,不甘心啊!

    而且,那位老神仙徐福当初也曾替他算过一卦,亦言今年他将有一劫数,危矣。

    不过,徐福离去之时,倒曾宽慰过他,言上苍会念秦国之不易,届时定将遣吉星降世,此人将会是他嬴政的贵人,不仅可救他嬴政的命,且还能助他嬴政完成法治强国之大业。

    “只是……这位吉星贵人又在何处呢?”

    嬴政想到于此,心中不由哀叹了一声。

    ……………………………

    PS:这是一本YY回到秦朝改革开放的“爽文”,非正统历史文,请忽视细节,莫要过于考究,谢谢。

    “太史令,前有陨石、玉璧怪事,今岁又现荧惑守心之天文怪象,你可有化解之策了?咳咳咳……”

    话才说完一句,嬴政便咳至面色一阵泛白,同时将目光望向了殿中的太史令。

    太史令,是朝中专门负责掌管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推步测算、祭祀之事的大臣。

    如今老神仙徐福一去不返,了无音信,徐福口中那位能救自己的“贵人”也久未出现,眼下也只能寄期望于朝中的这位太史令了。

    太史令王陵,颤颤巍巍道:“陛下,天象有异,吾皇又身患重疾,为保安稳,臣建议迁都为宜啊!”

    “迁都?谈何容易!”

    嬴政想都未想,便摇头道:“除此,可还有它法?”

    “如若陛下不愿迁都,那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东巡以避祸了。”

    太史令王陵思虑片刻,禀道。

    “咳咳!众卿以为如何?”

    嬴政剧烈的咳了两下,望向众人。

    “为陛下安危计,臣等赞同东巡!”

    殿中一众文武大臣,纷纷附议。

    “好吧,既如此,赵高,你这便替朕安排东巡事宜吧!”

    嬴政点点头,随即吩咐道。

    “诺!”

    赵高行礼,领命。

    “散了吧!咳咳咳……”

    如今太史令想出了避祸之策,嬴政也略微轻松了些,起身正欲散朝,这时有一宫门突然进殿来报。

    “报!宫外来报,有人揭了寻医令,欲觐见陛下!”

    嬴政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自从寻医令颁布以始,便有大批所谓的“名医”前来替他治病,可是均是些无用的庸医,喝药无数,毫无疗效。

    于是大怒之下,他便杀了几个庸医。

    也因此,自那以后,这大半个月的时间,竟是再无一人敢来碰运气了。

    没想到啊,今日倒是还有人敢来……

    嬴政沉吟了片刻,便道:“将此人唤入殿来!”

    “诺!”

    宫门立即领命朝殿外赶去……

    与此同时,殿中的满朝文武大臣也低声议论了起来。

    他们心中也都十分的好奇。

    这次胆敢手持寻医令前来问诊的人,到底是真有本事呢,还是又是一个来试运气的呀?

    …………

    “庶民李阳,拜见陛下!”

    不多时,李阳随着宫人,来到了麒麟殿,终于见到了历史上那位名震千古的始皇帝。

    看着那高坐于大殿龙椅之上的秦始皇,心里也不免感到一丝紧张。特别是大殿两旁的玄黑甲士,更是让整个大殿充满着一股肃杀之气,让人畏惧。

    “先生手持朕的寻医令,不知师从何位名医?”

    半个月都无人敢来治病,嬴政原本还想着,今日来的这位名医或许真的会有些本事。

    结果,一看到来人,居然是一个毛都未长齐的小子。

    无数行医数十载的老名医都束手无策,眼前这个年不足二十的小子,会有办法?

    嬴政,顿时失望透顶。

    不过本着对方是来给自己治病的,嬴政问话之中倒也带着几分礼遇。

    当然,满朝的文武大臣也是不认为李阳能有本事治好嬴政的顽疾。

    甚至有些大臣看向李阳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怜悯之色了。

    很显然,这小子将步之前那几位庸医的后尘了!

    李阳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在众人的眼中,已然是一个“死人”了,此时还一本正经的回道:“回陛下,在下无师,也非医者!”

    “哗~”

    李阳这话,顿时引得大殿之内的众人,一片哗然!

    “什么!不……不是医者?”

    满朝文武大臣下巴掉了一地,有些大臣更是一个没站稳,差点一个趔趄栽到地上去。

    吃惊、诧异、不敢置信!

    冒充医者,手持寻医令,来给始皇看病?

    此时,人人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之前那几个原本还有些怜悯李阳的大臣们,此时那是一点也不同情他了。

    此子,该杀!

    这辈子,还从未见过如此猖狂之徒,竟然连秦始皇都敢戏弄。

    这人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那就是一个大傻逼!

    这种狂徒,就是杀他三百回,都不带冤的。

    “大胆狂徒,竟敢戏耍陛下!”

    “来人,快把此狂贼给我拿下!”

    立时,站在嬴政身旁的中车府令赵高,便是扯着尖锐的嗓子一声喝令。

    顿时,就有数名玄黑甲士得令,一把就将李阳给反手控制住了。

    李阳那是吓了一跳,急道:“陛下,我话还未说完啊……”

    其实,他之所以如此大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他实在是不想冒充医生,虽然或许这次能医好嬴政,但是以后呢?

    万一下次嬴政这逼再犯别的病,自己就束手无策了,到时岂不凉凉了?

    所以,为了从长远考虑,自一开始,李阳心里就已做想好了一番送药的说词。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

    这他妈的,自己居然连话都还没来得及讲,就会被抓起来。

    这没人权的封建社会,真是日了狗了!

    嬴政原本也是大为动怒,想直接将此子砍了,可是他心里确实也想听听这个家伙到底还能说些什么,于是便朝禁卫兵士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暂且退下。

    “朕容你细说,但若是说不出一个可以不杀你的理由,尔今日定当人头落地!”

    嬴政平淡的一句话,却是给人一种不容质疑的威压。

    被禁军松开的李阳,终于是略微松了口气。

    整了整衣装,然后朗声道:“陛下,在下虽不是医者,但在下却是来给陛下送药的。”

    说话的同时,他还不慌不忙的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葫芦,如捧至宝一般,托在了掌中。

    “给朕送药?”

    嬴政一愣,看了一眼李阳手中托着的那个葫芦,问道:“葫芦中的是何药?”

    李阳一脸神气的道:“此乃仙药也!”

    “什么?”

    “仙药!”

    “那葫芦里装的竟然是仙药?”

    此话一出,再次引得大殿之内一片哗然!

    众人顿时纷纷惊疑,目光无不是望向了李阳手中的那个葫芦。

    而后世那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之典故,便是出自至于此。用于形容神秘、难以捉模,也用来比喻不知道对方的意图。

    “仙药?你真有仙药!”嬴政眉头猛地一皱。

    “在下自然不敢欺骗陛下。”

    看到嬴政听闻“仙药”二字,立时精神一振的模样,李阳心中大喜,知道这招果然奏效了。

    “看来史书果然诚不欺我,这秦始皇真的痴迷仙药!”

    赵高道:“陛下,我观此人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他若有仙药,岂会有人信?陛下切莫听他的巧言令色!”

    李阳也不生气,笑了笑,道:“在下虽是凡人,但此确实是灵丹之妙药,可医陛下之疾。”

    “你之仙药,是从何处而来?”

    嬴政皱眉问道。

    “半月前,一白须老者所赠。”

    “那白须老者,鹤发童颜,乃似一仙人。他赠我一葫芦,言葫芦中皆是仙药,让我赠与陛下,说可医陛下之疾。”

    对于编故事,李阳那是张口就来。

    至于他们会不会信?

    笑话,此时的古人那么迷信。

    要编个神仙故事糊弄他们,那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何况,连徐福那种“找仙草、寻仙人、炼仙丹”的把戏,都能骗得让秦始皇嬴政给立成国家项目,然后要款拨款,要人给人,,而李阳可是实打实的有药在手,还真就一点都不担心嬴政不信。

    “噢?竟有如此奇事!”

    嬴政直呼神奇,一脸痴迷陶醉之状,就好像自己已经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了一般。

    “是的,在下亦感神奇。”

    李阳点点头,心里却乐开了花。

    他知道,今日之事成功已然是八九不离十了。

    “那位仙翁如今所在何处?”

    嬴政从故事当中回过神来后,急忙问道。

    “唉,那位仙人将葫芦交与我手中之后,我打量了一眼那葫芦,结果一抬头,他便转眼不见踪影了,若非不是这个葫芦还尚在我手中的话,在下都会以为那是一个梦。也正是如此,所以在下知道,当天遇到的白须老翁,定是一位仙人了。”

    李阳叹息了一声道。

    既然编故事,那自然就得编全套,不能留下什么漏洞可以去查寻的。

    嬴政听完,沉吟了片刻。

    对于李阳所述之奇事,他倒是有几分相信。

    因为前不久发生的“玉璧事件”,也同样是有一个人,突然出现,拦住了他的一位使者,将玉璧交给使者后,然后便转瞬不见踪影了。

    只不过不同的是,玉璧事件是说他嬴政将亡,而今日之事,则是仙翁赠药来救他嬴政的。

    想到于此,嬴政心中不免激动了起来,迫不及待的道:“赵高,快将仙药呈来给寡人!”

    “诺!”

    赵高领命,赶紧端着一个托盘将葫芦接了过去,然后恭恭敬敬地呈到了嬴政的手上。

    嬴政迫不及待的接过葫芦,先是在手中打量了两眼葫芦的外观,见十分的普通,然后便直接拔开了葫芦嘴塞,一倒,滴溜一声,几粒阿莫西林胶囊就从葫芦里滚落了出来。

    看着手中那几粒滑落出来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胶囊,嬴政的眼珠子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

    因为这些药丸实在是太特别了!

    长长的一粒粒,一半白,一半蓝,形状颜色奇特不说,表面的色泽还无比的光亮,其是由何种药材所炼制的,更是难以辩识。

    这是一种他这辈子都从未见过的丹药。

    同时,他也能肯定,这绝对不是一般医者能够做出来的药丸。

    莫非……这真是仙丹?

    嬴政心中诧异无比,因为如果这不是神仙炼制出来的话,他实在是想不出这世上怎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药丸。

    “神奇!神奇啊!这药丸似乎果真不是世上之物啊!”

    越看越激动,最后嬴政竟是激动的赞叹了起来,随即兴奋道:“赵高,快将此丹药呈给众人看看!”

    其实,殿中的满朝文武大臣,早就无比好奇了。

    仙丹?

    这世上真的会有仙丹吗?

    他们心里都不怎么相信。

    不过,待到赵高小心的端着托盘将阿莫西林胶囊递到他们眼前时,虽然他们心中存疑,但是见到胶囊之后,却还是被这后世之物给吸引住了。

    因为这种药丸,确实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甚至它的形状和颜色,完全打破了他们对仙丹的认知想像。

    是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仙丹会是这种形状,这种颜色。

    “众卿,你们可有人见过此物?”

    嬴政问道。

    “臣等未曾见过!”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摇头回道。

    左丞相李斯紧锁着眉头,摇着脑袋道:“陛下,此物形异,色奇,依臣看,绝非是用寻常方法炼制出来的。至于其究竟用何种药石所制,臣学浅,完全是看不出来。”

    李阳嘴角微翘,心想你们能见过才怪呢。

    这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胶囊可是来至两千多年以后的东西,特别是胶囊的外衣,就连李阳那个世界的人,如果不看说明书的话,都有许多人不知道胶囊的外衣究竟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又何况这个时代的古人。

    这虽是一粒小小的胶囊,但却也算得上是后世生物科学技术的一个结晶!

    “既然不是凡世之物,那想必定是仙药了!哈哈哈……”

    嬴政龙颜大悦,放声大笑了起来。

    他不得不高兴,不得不激动啊。

    寻找仙药十数载,如今仙药真的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而且,这时他又想起了徐福之前宽慰他的话,上苍念秦之不易,定遣吉星下凡,救其命,助其完成法治强国之大业……

    今天发生的一切,可不就是印证了这一点么?

    上苍助寡人!上苍助寡人之秦国也!

    想到这里,嬴政又是一声长笑,接着抬头看向李阳,道:“小先生,此药既是你献与朕的,你可敢试尝一次?”

    嬴政虽然已经觉得手中之药可能就是上苍赐给他的仙药了,但这并不代表他完全放下了疑心。

    毕竟如今这天下想要他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不得不防。

    没有人能保证,眼下这个人究竟是他嬴政的贵人,还是六国王室余孽派来毒杀他的敌人。

    所以,即使李阳的故事讲的再神奇,他也不可能会如此轻易就服用的。

    李阳自然没意见,而且他也不会傻到说不试,他要是不试,那便代表自己之前在说谎,后果可不就得砍脑袋了?

    “能尝仙药,是在下之福气,岂会不愿。”

    李阳干脆做出一副惊喜之色,如蒙赐大恩一般,赶紧过去从托盘中取上一粒,当着嬴政的面,一下就塞入了口中,就这样咽了下去。

    吃了药,自然就得等了。

    众人皆是好奇的想知道结果,是会毒死呢?还是会毒死呢?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李阳却依旧生龙活虎,毫无异状。

    这时,自有太医前来把脉诊断。

    “太医,如何?”

    嬴政问道。

    太医把完脉,赶紧道:“回禀陛下,未有中毒之象。”

    “好!”

    嬴政一声叫好,指着李阳道:“若是此仙药真将朕之疾治愈,朕定当重赏!”

    “谢陛下!”

    李阳笑了笑,接着提醒道:“陛下,那位仙人曾有言,此药一日三次,一次一粒,记得按时吃药噢!”

    散朝之后,李阳觐献仙药之事,就成了一个特大新闻,当日迅速的传遍了咸阳城。

    一时之间,上到朝中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人不议,无人不谈。

    不过,没有人知道这所谓的仙药,究竟是不是真的仙药。

    也没有人知道,这仙药究竟能不能治愈始皇的病。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仙药的结果。

    朝中大臣们在期待着,嬴政自己也在期待,就连李阳也同样是在期待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胶囊的效果。

    李阳心里非常清楚,对于肺炎这种由病菌感染的疾病来说,抗生素是有奇效的。

    特别是这古代的人,以往没用过任何的抗生素,根本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所以不会造成耐药性及药性变差的问题,如此,抗生素的功效反而还会更加的显著。

    唯一的不确定性,那就是嬴政的疾病到底是不是病菌感染了。

    如果不是病菌感染的话,他就真的功败垂成了。

    不过,李阳心中除了期待阿莫西林的效果之外,他心里还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

    如果自己真的利用后世的抗生素,治好了嬴政的疾病,那是不是等于嬴政今年就不会死了?

    如果嬴政不死,甚好还能继续活个十年八年的,那这天下又该会是什么模样呢?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李阳就按奈不住一阵胡思乱想了……

    嬴政不死,秦国的朝廷就不会生乱。

    秦廷不乱,那刘邦、项羽还能蹦哒么?

    李阳可是记得非常清楚,项羽、刘邦他们之所以能亡秦,是因为当时秦廷自己生乱了。

    胡亥夺位,为了稳固帝位,不仅残害手足,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二十余人,而且还陷害大臣,杀了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等一干朝中的文武重臣。

    随后,赵高又将胡亥逼死,立子婴为秦三世。

    如此,秦廷算是彻底大乱。

    当时的秦廷,到底乱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

    据史料记载,项羽、刘邦大军攻打中原时,当时派驻南方百越之地,由赵佗指挥的五十万精锐大军,甚至都没有北上平乱,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秦国灭亡。

    而据史书考究,当时的项羽、刘邦他们,一共也只有不到三十万的起义军,而且还都是农民。

    而秦廷派驻南方的五十万大军,却是一支当初横扫六国的精锐之师,若是这支精锐之师班师回朝平乱的话,毫无疑问,项羽、刘邦他们根本就只有灰飞烟灭的结局。

    也就是说,只要嬴政不死,刘邦、项羽便没有改天换地的机会。

    刘邦成不了事,那就意味着后面不会有汉朝。

    没有汉朝,就没有三国,没有三国,就没有……

    卧槽!

    李阳细细一推敲,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只蝴蝶的翅膀似乎扇的有点重啊,中国历史都将可能因为自己觐献了一盒阿莫西林而改写。

    而且,要是自己再给嬴政递上一个地球仪的话,依着嬴政那王霸之气的性子,那……

    李阳想到此处,已是不敢再让自己继续往下想了。

    毕竟眼下的自己,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的事情,以后有的是时间去琢磨。

    李阳收起心中杂念,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此时的他,被安排在咸阳城最为豪华高档的酒楼。吃喝用度一切花费,皆是有官府买单,这也算是嬴政特意对他的一种前期恩赏吧。

    这座酒楼,名字也大气,叫天下居。

    店内装饰华丽,器物菜品也极其讲究,往来的食客、下榻之宾,也皆是衣着华贵,显然能来此消费的都是非富即贵之人。

    不过,虽然这天下居是咸阳城最高档的酒楼,但是对于“见过世面”的李阳来说,也不过如此。

    最好的菜,也不过就是鸡肉、鱼肉、羊肉。

    李阳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什么没吃过?

    无论是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还是海里游的,什么山珍海味都有。

    特别是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江西人,这个时候的菜都没有辣椒可放,那就更是索然无味了。

    而这个时候的酒,也都是发酵酒,度数超低,只有十几度,喝起来还不如后世的啤酒。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它是农夫山泉嘛,也是可以,因为这酒……有点甜。

    “公子一副食之索然无味之状,不知是这菜不合公子味口,还是这酒不合公子味口?”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女子轻柔的询问声,突然从包厢外传了进来。

    李阳抬头一看,只见一位女子出现在了包厢的门口。

    这是个大美女,甚至是一个能让李阳看了都心动的女子。

    她年约二十,身姿俏美,细耳碧环,洁白如雪的娇靥晶莹如玉,轻衫白裙,端庄纯净,让人见了心情安宁。

    李阳十分诧异,这种端庄纯净气质的美女,真的很少见到,尤其是在他原来那个世界,更是少有。

    见是美女主动询问,李阳便回道:“菜味寡,酒也淡,自然食之索然无味。”

    “哦?”

    美女一愣,满脸诧异,随即好奇道:“菜不合口,或许有之,但公子居然亦觉这酒也不美,这倒是让我有些好奇了,难道公子喝过比这更好的美酒?”

    李阳点点头:“算是喝过吧!”

    “哦?天下真有比我天下居更好的酒,巴宓倒真是没有想到。”

    巴宓一脸诧异,脸上带着几分不信。

    “巴宓?这天下居难道是巴氏的产业?”

    李阳听到这个名字,不由一愣。

    李阳记得历史上秦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富商,也是姓这个姓氏,此人名叫巴清。

    巴清,也叫寡妇清,相传她是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也是秦国最有钱的女人。

    寡妇清生于秦惠文王设置巴郡之后到秦朝初期,丈夫死后,清守贞操便没有再嫁。

    据史籍记载,寡妇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数世,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

    她曾凭借财力而保一方平安,并对国家修筑万里长城给予过资助,而且还是秦始皇陵里大量水银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连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为“贞妇”。

    其后,秦始皇强迫六国豪强贵富共12万户迁到国都咸阳,以便于帝国的监视和控制,寡妇清亦在此之列,不久后寡妇清便死于咸阳。

    难不成,这天下居,就是寡妇清她们巴氏的产业?

    细细一想,这倒真有可能,因为这天下居是咸阳城最高档的酒楼,能经营起这种酒楼的人,自然不会是寻常普通商人。

    “正是巴家在经营此馆!”

    果然,巴宓点了点头,接着笑着问道:“公子,是在何处喝过比天下居更好的酒?”

    李阳道:“此美酒,不在秦国之境。不过要做到天下之最,哪这般容易。宓儿姑娘既然说这酒是秦国最好的酒,那能在秦国各郡县畅销,已是不错了。”

    巴宓苦笑了一下,道:“公子谬赞了,虽然我天下居名头再响,那也无法将酒楼开遍整个秦境啊,又何来的全国畅销。”

    李阳一愣,好奇道:“既然你们家的酒是秦国之最,为何一定要在自家的酒楼里卖,而不是贩卖到各商铺酒楼中去呢?”

    巴宓却像看傻子似的看着李阳,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天下居的酒再好,那也只有在天下居才有人认识,若是离开这天下居,谁人又会识你这锺中盛的便是天下居的美酒?”

    李阳一听,恍然大悟。

    这时他才记起来,这个时候的商业,根本就还没有所谓的品牌概念。

    商品没有品牌概念,就没有商标,没有商标,自然离开了酒楼,不没有人认识你这货物究竟是次是好了。

    想到这里,李阳一笑,道:“这有何难,只用一法,我便能让你天下之人,皆识你天下居的美酒!”

    巴宓看了李阳一眼,她现在是真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好生吹牛,满口大话了。

    要让这酒,天下行销,无人不识,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心中不信,巴宓笑道:“如果公子真的有办法,能让人一眼辩识出天下居的美酒,莫说别的,我天下居将行销酒水的所获之利,分公子两成都没问题。”

    “哈哈,这可是你说的。”

    李阳很高兴,这算是意外的收获么。

    “公子真有办法?”

    看到李阳那自信的样子,巴宓有些摸不准了。

    李阳笑道:“办法很简单,我问你,如果在烧制这些酒器的时候,在酒器上烧制出‘天下居’三个字,这锺酒岂不就人人能识得了?”

    “锺上烧制‘天下居’的名字?”

    巴宓听完这话,一愣。

    嘴中念叨了几声,接着很快,整个人都是一震!

    这句话就像是一把铁锤一样,一下打破了她脑中以往的商业禁锢。

    身为大商人的她,立即就意识到,李阳的办法到底是有多么的精妙了。

    震惊、激动……

    一时之间,巴宓心中的惊喜,那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甚至,她已经看到了天下居美酒畅销全国的大好前景了。

    天下居的美酒,因为人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所以原本就价高利大。她这酒楼的利润,一成的利润来于房客,一成利润来于菜食,而另外的八成利润却是全部来于酒水。

    只不过,天下居的美酒虽然有如此大的利润,但是却无法行销全国。

    而如今,有了李阳所讲的办法,美酒销往全国,已然是毫无问题了。

    说实话,巴宓甚至都不敢想象,天下居酒水一但行销全国,将会带来多大的利润了。

    越想激动,越想越兴奋。

    眼前的这个公子,哪里是什么爱夸口之人呀,人家分明就是一个人才!

    不,他不只是人才,完全就是一位商业天才!

    想到这里,巴宓无比佩服看向李阳,赞道:“公子计策实在是太精妙了,让人听完之后,有一种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之感。计策虽是简单,但是世人却很难想到,公子真是太厉害了!”

    得到美女的如此称赞,李阳也很高兴,笑了笑,道:“此策名曰‘品牌’,到时候有空我还可以给你设计个商标,嘿嘿。”

    “品牌?商标?”

    对于李阳又蹦出来的两个新词,巴宓又是一阵犯蒙。

    李阳道:“品牌就是招牌的意思,就和你‘天下居’的名字一样,承载着人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它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而商标,则是产品的一个标志。比如将标志烧制在酒器上,以后人们见到这个标志,便知此酒是天下居品牌的美酒了。哈哈……”

    巴宓初听还不觉得如何,但是在脑中细细领会一下之后,顿时又觉此二法十分之精妙。

    不由对李阳更是佩服不已,直赞他是一个商业上的神人,对经商之道,超越了常人!

    到了最后,她看向李阳的眼神都带着浓浓的崇拜了。

    对于对方会为此惊叹的样子,李阳倒不感意外。因为我国最早的品牌商标,到北宋时期才有。

    当时,济南有家针铺店,以白兔为商标,所以此店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像鲜明突出。图画的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这件历史文物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所以,在秦时,品牌商标都不能算是代表智和知识的慧结晶,如果连这个都不能让秦时的商人惊叹,那对于秦时商人来说,什么才算有价值的智慧?

    不过,巴宓倒真是一个说话算数之人,当天就立了契约,直接把天下居的股份给了李阳两成。

    就这样,李阳仅凭一席话,直接转身就变成了天下居的股东。

    当然,李阳也知道,巴家产业众多,比起巴家的盐铁矿产,天下居也只不过是巴家产业里的九牛中的一毛。从九牛身上的一毛里面,拿出两成买这么一个好主意,人家自然不会皱一下眉头。

    是夜。

    咸阳城,巴府。

    巴府之阔气,仆从不下百余。

    在巴府的议事厅内,巴家的掌舵人巴适,此时正拍手叫好。

    “妙!实在是太绝妙了!能想出如此绝妙之策,此人绝对有大才也!还有所谓对‘品牌’和‘商标’的见解,眼光更是独到!此子,非常人!”

    身为秦国最大的商人,巴适一听李阳这个主意,立刻就想到了它的绝妙之处。

    酒瓶上烧制出天下居的商标,以后只需要开少量的门店,便可以将美酒销往全国各地酒馆。只要有天下居的商标在,各地酒馆的老板会买帐,食客也会买帐。

    当然,哪怕就算有人仿冒,那也没关系,因为天下居美酒本来就天下最美,味道是别人仿冒不了的,食客如果在谁家酒馆喝了味道劣等的天下居美酒,自然会不认帐,试问,又有哪个开酒馆的会冒砸自家酒馆招牌的风险,去批发假酒呢,他们最终自然都会到天下居的门店去批发正品美酒。

    总之,这个主意太精妙了。

    端坐于下方的巴宓,看到兄长赞不绝口,不由得意道:“兄长,此人是不是十分厉害,我没有骗你吧?你现在还觉得我给他天下居的两成利是犯傻吗?”

    巴适嘿嘿的笑了起来:“是哥误会你了,这条计策能带来的价值,远不止天下居两成利可以比拟。而且,不仅不多,哥现在还觉得给少了。”

    “啊?给少了?”巴宓以为自己听错了。

    巴适道:“当然给少了,应该给他至少五成!”

    “五成?”巴宓翻了个白眼,道:“兄长,你刚才还骂我犯傻来着,我看你这才真是犯傻了吧!虽然我们巴家产业众多,天下居只是其一,但把天下居一半都让给人家,兄长却也好是大方呀。”

    巴适笑了笑,道:“妹子,这你就不懂了。如今听你详述之后,哥可以断言,此人身怀大才,且眼界更非常人所能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谁啊?”

    “什么他是谁?他名叫李阳啊。”巴宓翻了个白眼道。

    可是,巴适却摇了摇头:“不,他不仅仅只是李阳,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给始皇赠仙药之人。”

    “就因这……你就要多给他三成利?”

    巴宓不解道。

    “当然!”

    巴适一脸本当如此的表情,解释道:“此人所献之药,若是真的治好了陛下的病,那么对陛下来说,此人就是上天选派来助他的贵人。若是普通人救了始皇,封个官儿,赏点钱也就这样了。可是此人不同啊,此人有大才,加上又有陛下恩宠,他的前途岂可限量?”

    巴宓有似乎听懂了,道:“兄长是说他以后能成为秦国的重臣?”

    “如果他真身怀大才,定是不难。”

    巴适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继续道:“如果我们能一早牢牢的和他绑在一起,日后也算有个好靠山,巴家便可保无忧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转而多出了几分忧心忡忡的神情。

    他不得不为巴家的前程着想啊。

    如今的巴家,虽然是秦国首富,但那又如何呢?

    商人无权,地位低下,从巴蜀被强迫迁到这咸阳城后,更是完全的成了被权贵鱼肉的对象。

    不仅所有家资,均要上报给朝廷。而且,还要每受盘剥。

    始皇修长城,管你要钱,你给是不给?

    始皇修驰道,管你要钱,你给是不给?

    始皇修皇陵,管你要钱,你又给是不给?

    巴家不得不给,不给就得去做苦徭,不给就得被抄家。

    这十来年间,捐出的钱财早已不计其数了,就拿修皇陵来说,巴家光是捐的水银就达万吨之巨!

    巴家以其说是秦国的首富,倒不如说是长在天子脚下的一茬韭菜,天子想割就割。之所以没将你一次给连根给铲掉,那完全是因为还想留你再长新苗。

    这还只是皇帝的盘剥,除此之外,还有各方权贵们,那也是个个如同恶狼,都要喝血。

    想到自家空有万数家资,却无力自保,巴适就一阵忧心。

    他,太难了!

    不过,今日他意识到,巴家日后若想自保,李阳这个人或许是个机会!

    此人不仅是给始皇献药之人,而且还有大才,有皇帝恩宠,它日定能位极人臣。

    这时,巴宓略有担忧的道:“兄长,万一他没治好始皇的病,莫说成为重臣,估计性命都会难保了!”

    巴适一笑:“若是献药失败,便是欺君,当斩。我们就算是答应了分他五成利,他也一分带不走,于我不亏,不是吗?”

    巴宓顿时哑口,撇撇嘴道:“兄长,真是精于算计!”

    巴适却是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背手大笑了起来。

    …………

    与此同时。

    住在咸阳宫中的嬴政,此时也是喜笑颜开。

    今日他是真的龙颜大悦,甚至这一年来都从没有像今日这般高兴过。

    因为他身患的顽疾,大有好转了。

    是的,自从今日早朝拿到李阳献的仙药后,嬴政便早中晚各服了一粒,而到了如今晚上,这才一天时间,他的咳嗽便止了。

    不仅咳嗽止了,就连烧也退了。

    犯病两月有余的他,如今顿感全身舒坦,这怎能不叫他喜出望外?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也用药无数,可是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病情还越来越严重。可是今天却是才一天时间,病情就有了如此逆转之势,这简直令他感到不敢置信。

    为了确认自己的病,到底好了几分,他还特意去传了太医过来。

    那太医赶替嬴政把完脉之后,也是一脸的诧异,直呼神奇。

    “神了!真是神了,陛下!”

    太医惊呼的叫道,一脸不可思议的摇着脑袋。

    “如何?”

    嬴政赶紧问道。

    太医道:“陛下的病竟然一天时间便是大大的好转了!而且,一天时间,便有如此大的逆转,臣是闻所未闻,那药简直神奇。”

    听完太医的诊断,嬴政更是大喜,当下叹道:“仙药,果然神效也!”

    “陛下圣明,一般药石,定是无如此神效的!”太医啧啧称奇,同时亦是直叹:“原来这世上真的存在仙药,看来吾等以前真是太过武断了!”

    嬴政颇有同感的点点头,道:“看来那位李先生果真没有欺骗寡人,此人有大功!”

    其实,这也不怪连太医都相信李阳觐献的会是仙药,因为这个年代医学技术原本就十分的落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据史书记载,嬴政之所以会得肺炎,其实是因为风寒感冒而引起的。

    想想,这个年代连风寒感冒都能久治不愈,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之低下了。

    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胶囊,可是后世的抗生素,细菌感染等炎症的速效药,加上嬴政从未用过抗生素,不存在抗生素的耐药性,所以自然收到的疗效就会更加的显著了。

    “陛下,依臣看,陛下只要再服三四天,疾病定能痊愈了!”太医推断道。

    嬴政点点头,脸上满是喜色。

    这对他来说,不仅仅只是病好转那么简单,而是还意味着上苍在护佑他嬴政,护佑他秦国。

    他甚至已经觉得,这个李阳或许就是上苍派下来助他的那个贵人了。

    要不然,这仙药怎么不交到秦国的使者手中,偏偏是交到李阳的手中?

    思沉片刻,嬴政叫道:“来人!”

    “陛下何事?”

    “替朕查一查李阳这个人,查的越详细越好!”

    “诺!”

    四日后。

    这天一大早,李阳就被一阵喜鹊的叫声给吵醒了。

    看着窗台外的喜鹊,李阳知道今天定是会有喜事临头!

    因为昨晚宫里有人来传召了,说是嬴政重病被他的药医好了,所以今日皇帝召见,想来必是要恩赏于他。

    心中无比高兴,同时也很期待。

    也不知道嬴政这货会给自己赏个什么官儿?

    洗嗽一番,正欲出门去觐见皇帝的时候,巴宓却找来了,而来意竟是愿再赠“天下居”的三成利给他。

    正所谓,天上不会有白掉的馅饼,李阳对此自然感到十分的诧异。

    巴宓解释道:“我兄长得知公子是世上难寻的商业奇才,为了想让公子日后多为‘天下居’出谋划策,为此兄长愿与公子共享‘天下居’之利,还望公子能够成全。”

    “哦?”

    李阳一愣,这个理由倒是让他颇感意外。

    没想到啊,这巴家的人到挺会慧眼识珠的,这么快就看出本公子的商业才能了。

    嗯,不错,算你们不瞎!

    李阳这厮倒是挺会自我感觉良好,对巴宓的理由也很是受用,于是没羞没躁的就把巴宓手中的契约收下了。

    …………

    咸阳宫,麒麟殿。

    今日嬴政份外高兴,因为太医诊断,他的顽疾已是痊愈了。

    如今端坐在这龙椅上,自然是喜上眉梢,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谁说寡人将亡了?

    特别是那陨石预言、玉璧警示、天现凶象的三大诅咒,如今也都在仙药面前,通通化解。

    殿中的文武百官,其实进殿之前就已经从宦官口中听说了此事,说李阳献的仙药具有神奇之效,陛下的疾病转眼痊愈。

    原本文武百官心里还有些不敢相信,心想这世上怎么可能真的会有仙药?所以皆是认为宦官之言有夸大之嫌。

    可如今众人看到嬴政精气十足,神采奕奕,这下算是彻底的相信了。

    一个个惊诧不已,直呼神奇!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李阳觐献的药居然真的能治好嬴政的病。

    震惊归震惊,如今嬴政病情好转了,一众臣子自然得道贺了。

    顿时,满朝的文武大臣便齐声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龙体得以安康,真是上苍佑我皇上,上苍佑我大秦啊!”

    声音震天,响彻大殿。

    意思也很明了,他们把这一切的功劳归于上苍,而非李阳。

    不过,这话放在平时,嬴政倒也一笑而过,但这次却是不同,听见众人齐呼,却是更加的相信李阳或许真是上天派来的吉星了。

    嬴政心中无比高兴,当即豪气干云的道:“众卿言之有理!上苍佑我大秦,天运在我大秦,那位李先生也定是上苍派来给朕的吉星也!”

    殿中文武大臣,一听这话,心中皆是猛然一震。

    陛下居然把李阳,比喻成是上天派下来的吉星?

    吉星是什么?

    吉星代表能带来吉兆的星辰。

    或句话说,吉星,就是能带来一切美好和吉祥。逢凶可化吉,逢难可逆转,总之就是能带来所有的好运。

    而如今,陛下居然把李阳比喻成他的吉星,那还得了?

    这小子要一飞冲天了呀!

    顿时,无数人都开始感到眼红了,甚至嫉妒那个小子了。

    不过,他们心里亦是明白,得赶紧找机会去与那小子交好交好才行。

    因为那小子,马上就要成为嬴政跟前的大红人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此,有些人不免心里就莫名的生出敌意来了。而对李阳生出敌意来的人,自然就是目前得宠的人了。

    比如赵高,比如李斯……

    他们花了无数心血,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在皇帝面前得宠了,如今突然就被一个献药的小子给盖过去了,你说他们心里能不生恨么?

    可怜的李阳,这官都还没做呢,就因为皇帝老儿的一句话,就莫明其妙的在朝中树敌了。

    这也得亏他不知道,要不然非气晕不可。

    就在众人各有所思之时,宫门报道:“李先生觐见!”

    顿时,文武百官,纷纷齐刷刷的望向了殿外。

    很快,一个青年便快步走了进来……

    “李阳,拜见吾皇!”

    李阳来到殿中,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先生不必多礼!”

    嬴政龙颜大悦,随即豪气干云的道:“你这次献药有功,救寡人于危难之间,寡人这次召你进殿,便是要重赏于你的。说吧,你是要寡人赏你官呢,还是赐你爵?先生尽可直言!”

    朝中文武大臣,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只要李阳说是要官,嬴政肯定就会重用他,所以大家皆是纷纷朝李阳望去。

    对李阳来说,这个选择毫无疑问,自然是要选官了。

    秦国的二十级爵位,在统一六国后,经过了改制,如今除了最上面的两个侯爵可以分封食邑之外,其它的爵位都只不过是食俸之爵。

    分封食邑,是指有自己的封地,封邑一般为县,大者数县,小则一两县,所以侯爵是非常牛逼的。

    而侯爵以下者,皆俸禄,则是以实物的形式发放。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

    俸禄发放的时间以年为单位计,所以也叫岁俸。其记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

    李阳心里知道,单单只是给嬴政献药之功,是绝对无法封侯的。

    既然只是食俸之爵,李阳自然瞧不上眼,要知道如今的他,可是有着天下居五成股分的大股东呢。

    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凭着后世的知识,靠经商要想大富一点也不难。

    所以,如今能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官了!

    其实,前一世的李阳就特别喜欢看《大秦帝国》的电视剧,最为崇拜的就是商鞅和张仪,立新变革、指点江山,以一人之力,便可使天下局势乾坤扭转,这是何等的豪迈壮气。

    曾几何时,李阳也常遥想,自己能成为像商君那样的人,能为国家变革图强,保人民之权,树强国之威。

    只不过,这对于以前那个世界的李阳来说,这些只能是想想,连公务员都不是的他,连个屁都不是,莫说身入朝中,指点江山,甚至连当个基层的村干部都无缘。

    可是,这次不同了。

    上天给了他一次天大的机缘,不仅让他真的来到了向往以久的悠悠大秦,而且还让他治好了始皇嬴政的病,更重要的是,他比这时候的人多出了两千多年的知识。

    这可是自己一展前世之理想的绝佳时机啊!

    前有嬴政提供的大秦这个平台,后有两千年的现代知识,自己何愁不能做一个像商鞅那样的利国富民的伟人呢?

    特别是做为一个穿越者,李阳深知这个民族的苦难之重。

    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每次的朝代更迭,外族侵略,华夏儿女无不是饱受荼毒,华夏大地更是满目疮痍,整个民族是多灾多难。

    “既然上天给了我这个机会,那就让我来做一个社会进步的变革者吧!”

    做为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这是他内心真正的声音。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而要想一展心中的这个抱负,首要条件就是先得在这朝堂上立住脚根。

    想到于此,李阳掷地有声的道:“在下心忧陛下之不易,心忧大秦之不易,愿留陛下身边,为我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说的好啊!”

    嬴政一听这话,那是连声叫好,甚至整个人都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激动不已。

    这是他第一次听人说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誓死忠言,当下不由感动道:“先生一颗愿为大秦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热血忠心,当真是可感天,可感月,亦让寡人心中感动啊。若是我大秦人人皆如先生这般有一颗热血忠心,何愁我大秦不兴!”

    殿中的一众文武大臣,此时全都惊呆了。

    这家伙……也太会拍马屁了吧!

    身为臣子的他们,拍马屁的见得多了,天天都有人在拍马屁,别人拍自己的,自己拍嬴政的。

    可是像这个家伙这么会拍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你拍就拍吧,而且还拍的那么溜,拍得那么溜也就罢了,你居然还拍得是荡去回肠,慷慨激昂,拍得连陛下都感动的一塌糊涂,这特么就真的让人望尘莫及了!

    此时,所有望向李阳的那些人眼神里,都只有三个字:“牛逼啊!”

    不过,这群文武大臣们佩服的同时,心里也有点不高兴了。

    你拍就拍吧,可是你不能拍完了马屁,结果却搞得好像满朝文武当中,就只有你一个人才是忠臣,其他人却搞得好像都变成了奸臣似的,这就有点缺德了。

    大家纷纷在心里问候了一遍李阳祖上十八代的女性,然后只好诚惶诚恐的一齐表起了忠心:“臣等皆愿为我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好好,众卿皆有此心,寡人心甚慰啊!”

    嬴政龙颜大悦。

    再说李阳,自己无心盗用诸葛亮的一句话,居然会把嬴政感动的一匹,这到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这时,嬴政转头望向了他,一脸和谒的问道:“先生既然愿意留在朝堂替寡人分忧,那不知先生欲居何职,一展胸中抱负?”

    李阳一愣,这什么意思?

    这难道是让我自己随便选么?

    不仅李阳愣了,底下的满朝文武全都傻眼了。

    陛下这难不成……真把他当吉星了?要不然,怎么可能大秦官制,任君取之呢。

    所有人都震惊不已,万一这小子想当丞相,岂不是冯相或李相就得让位了?

    就在这时,左丞相李斯便站了出来,谏道:“陛下,李先生这次献药有功,爵位金钱,或可任他取之。但大秦官职,乃事关江山社稷,却是万万不能随意由他任选啊。臣以为,当因才施任!”

    “下臣也觉得李相所言极是,陛下还是任才为用更为妥当!”赵高也如是说。

    “嗯,李相说的也不无道理。”

    嬴政听后点点头,然后转头问道:“敢问先生所学,是为哪家?“

    这个问题倒是一时真的难住李阳了。

    所谓所学哪家,意思就是学派之意。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极多,比较著名的就是儒、墨、道、法、兵、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十大学派。

    比如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即是法家学派。

    又比如张仪,则是纵横家,熟外交谋略。

    而像李斯,则是师从荀子,学的是儒学里面的“帝王之术”,也为权术。

    李阳倒是真不知道自己算是哪家哪派,因为作为后世的现代大学生,这十大学派几乎都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这十大学派,自己又几乎都有了解,毕竟身为一个键盘侠,自然是什么都懂点,甚至对这个时代的几大学派治世的缺陷那都是一门清。

    这时,李斯道:“李先生,陛下问你话呢。先生久思不语,难道是先生一无所学?”

    “这倒不是,只是在下所学略杂,不知道该如何回禀陛下而已。”

    李阳为难的笑了笑。

    “哦?那本相倒想听听,先生年纪轻轻,到底学了几大学说。”李斯轻笑一声,语气当中透着几分嘲讽之意。

    嬴政也很好奇,问道:“先生快讲,难不成先生还不仅一家之学?”

    李阳想了又想,最后只好回道:“回陛下,在下之杂,诸子百家都晓一二。”

    “嘎!”

    此话一出,下巴惊落一地!

    …………………………

    PS:新人新书,万望各位能多多支持,希望喜欢的朋友能记得投一下推荐票,听说这个对新人新书比较重要。当然,初来乍到,我不是太懂这个,其实我对数据也不是很在乎,但是若是能看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觉得自己码字会更有动力。老壶在此谢过,我会加油码字的,希望不让大家失望。

    (PS:此章重新修改了一下。)

    一下子,整个大殿当中,一片寂静……

    李阳的这番话,实在是来的太过突兀,令人是猝不及防,以至于所有人都像看神经病似的看向李阳。

    一个无名之辈,居然也敢自称通晓百家?

    这怕不是一个疯子吧!

    当然,这个世上也不是说就没有通晓百家的,比如名扬天下的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他便是精通百家学问,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

    可是眼前的这个无名之辈,他也敢跟鬼谷子比?

    这简直就是轻狂!

    众人都下意识的抬头去看嬴政的面色,心里面想,这李阳胆大包天,说出如此疯言,这下看来陛下是不可能重用他了。

    果然,只见嬴政也是脸上的笑意刹时淡去,极为的不悦。

    李斯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李阳竟会说出这样自大的狂言,一时也是惊呆了。

    随后冷哼一声,一脸蔑视的道:“先生居然自称集大成于一身,倒是让我等十分吃惊啊。只是先生可知,这世上敢自称通晓百家学说之人,或许也只有鬼谷子一人吧!哪怕是商君,他也只敢言精法家一门,敢问先生,你安有勇气竟与鬼谷子相提并论?”

    “对,自大如斯,见所未见,你何来的勇气!”

    “还有,你老师是谁,世上难不成还有能教出与鬼谷子相提并论的大能?”

    顿时,满朝大臣纷纷指着李阳斥问了起来。

    见到满朝文武大臣那义愤填膺的样子,李阳无奈的摇头道:“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可是……罢了,罢了!不瞒诸位,其实在下的老师便是那位赐仙药的白须老翁!”

    “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傻眼。

    大家其实心里都不相信,世上会存在神仙,但是嬴政深信此道啊。

    如今,若是反驳李阳的话,就等于反驳那位仙翁的存在,同时也是在反驳治愈嬴政重病的并非仙药。

    当初,徐福手无仙药,众臣都没人敢去点破,如今李阳已用“仙药”救了嬴政的命,就更是没有谁有那胆子敢说神仙不存在的话了。

    谁说,谁就死!

    也正因为此,所有人都顿时被怼的哑口无言了。

    听闻此言,嬴政也坐不住了,惊的从龙椅上站起来了,一脸的吃惊道:“什么?先生的老师是那位仙人!”

    原本他还有些失望,以为李阳是一个自大轻狂之人,不像是上天派给秦国的吉星贤臣。可是如今看来,自己真是大错特错了!

    想到于此,嬴政激动的道:“先生,你既然是仙人的高徒,为何不早说呢?”

    李阳苦笑:“陛下,其实在下之所以有意隐瞒,实则是因为师父有言在先,叫在下最好不要对外言及此事。不过……哎,算了,既然已经说了,那在下就实言相告吧。”

    “其实,我十年前便得遇那位仙翁了,他带我去了一座无名之山,传我治世之学,叫我日后辅佐陛下。山中无日月,一学便是十载,就在不久前,仙翁说陛下有难,便赐了我仙药,命我下山助陛下解难。可是……没成想,出山之后便被抓去做了苦徭,多番辗转,这才顺利的将恩师所赐之药献给陛下。”

    李阳一副被迫无奈的模样,一口谎言那说的是脸不红心不跳,倒还真能唬住人。

    没办法,是你们逼本屌吹牛逼的!

    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如果不吹牛逼的话,估计嬴政也不会重用自己。

    万一嬴政随便给他一个闲职,莫说一展胸中抱负了,估计这世界的任何事情自己都会无力改变。

    世界还会是以前的那个世界。

    历史的进程还是会继续如以往的历史。

    大秦的暴政之下,不管嬴政死不死,天下终将会大乱。

    介时,天下苍生,必是如以往的历史一般,生灵涂炭。

    既然自己弃了刘邦和项羽的大腿,选择了大秦,那自然就得想办法让自己得到嬴政的重用,乃至以后让自己来变革图强,而要想让嬴政看重自己,总得有一个理由吧?

    所以,面对沉迷神仙的嬴政,自己冒充神仙的弟子,自然就再好不过了。

    果然,嬴政听完李阳的一通牛逼之后,两眼放光,已是把李阳当成了仙人的弟子了。同时急忙问道:“先生,你的恩师可还在山中?如否将仙人请来?朕欲与他把手巡视天下!”

    李阳摇头道:“回禀陛下,恩师说他任务已成,已是回天庭复命去了。”

    “任务?”

    嬴政一愣,眉头一皱。

    “是的,恩师从天下凡,是为救世苍生。其实,两百年前他也曾下到凡界,传一弟子,乃为助天选之人争霸四方,统一山河。如今,山河统一,恩师说争霸之法不再可为,故再次下凡传一治世之法于世,而这治世之法,便是传给了在下。”李阳一本正经的回道。

    “哦?你的师兄是……”

    “实不相瞒,恩师两百年前的那位弟子,实则正是鬼谷子师兄。说起来,那商鞅、张仪,按辈皆是在下的师侄。”

    李阳没羞没躁的把谎话圆完,嘿嘿的笑了笑,心中也在想,本屌会不会把这牛逼吹得太过头了?

    其实,他这牛逼吹得哪是过了头呀?

    简直就是吹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这也得亏李阳是一个厚颜无耻之徒,要不然一般人还真没勇气敢说商鞅和张仪都是他的师侄。

    “原来先生的师兄居然就是鬼谷子!”

    “呼……”

    嬴政闻言,哗的一声,起身就走了下去,几步来到了李阳面前,竟是深深一揖:“先生之身份怎不早言,寡人若有怠慢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陛下言重了,在下惶恐!”

    见到嬴政居然跑下来道歉,这倒是让李阳有些不知所措,赶紧也行了一礼。

    其实,他这也算是第一个能让秦始皇如此礼待的人了。

    “先生,寡人等先生已久矣!”

    嬴政一步上前,一把握住李阳的手,激动的面色通红。

    李阳眉头一皱:“陛下此话何意?”

    嬴政激动道:“实不相瞒,一年前寡人还未患病之时,徐福便替寡人算过一卦,言寡人今年将有大劫,届时上天会遣吉星降世,来救寡人。果不其然,等来了先生,献仙药,救寡人于危难。如今,再听你身世来意,这一切可不皆如卦中所言么?”

    李阳直接傻眼。

    原来自己的出现,居然会阴差阳错的正好应了他的卦象?

    李阳感到一阵匪夷所思,自己的出现,不会真的是老天的安排吧?

    此话,让殿中的满朝文武,也是吃惊不小。

    此时,就算是对李阳再有怀疑的人,也不敢再有任何的质疑了。

    前有仙药治愈始皇的重病,现在又有卦象为兆,谁他妈还敢站出来质疑李阳吹牛逼了呀?

    质疑李阳,如今岂不就等于是质疑始皇,质疑卦象,乃至是质疑天意了。

    顿时,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心里都知道,李阳要被受到重用了。

    再说李阳,虽然觉得卦象之事匪夷所思,但心里却也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就更加的圆了他之前编的那些谎言了,于是赶紧道:“看来,这冥冥之中,确有天意安排!”

    “先生说的不错,此真乃天意也!”

    嬴政点点头,转而看向李阳,笑道:“如今寡人有先生相助,大秦何愁不能千秋万代!”

    李阳知道,大事已成,自己得到重用是板上钉钉了,于是连忙说道:“愿为我大秦,倾力而为!”

    “好!”

    嬴政哈哈大笑,然后转身回到皇位上,道:“先生之前曾言,你与鬼谷子二人同师,却所学有别,不知先生此话何意?”

    听闻此话,殿中满朝文武,皆是一齐朝李阳看去。

    大家都很想听听,这位敢自称与鬼谷子齐名平辈的人,到底学得是什么谋国之术。

    此时,李阳也不由正色了起来,因为这个话题直接关乎着秦国的两种治国理念。

    这十余年间,秦国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可以说,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李阳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大秦不抓紧时间变革的话,很快天下就将大乱。

    而且,历史上的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是在明年发生。

    而要改变这一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变革,废暴政,让百姓休养生息。

    不过,要还百姓休养生息,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

    因为没有人能劝嬴政,放弃那些国家工程。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这可是嬴政这辈子一心想在实现的事情,谁去阻拦,谁便是与他作对。

    莫说臣子劝谏,就是他儿子劝谏都没落到好。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发配边关,其实就是因为他所实行的政治主见与始皇的治理相矛盾,扶苏认为当以仁治国,加上他又不懂的隐忍,多次顶撞始皇的威严,以致在一次直面指责始皇焚书坑儒的错误性时,被秦始皇一怒之下发配边陲的。

    连自己儿子劝谏,都会被发配边陲,试问,这天下又还有谁敢去逆始皇的龙鳞呢?

    对李阳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不过,虽是难题,但却必须得想办法去解决。

    想到于此,李阳小心的道:“师兄鬼谷子,所学多为争霸之术,而在下所学为治世之术。争霸之术,善谋略,重战伐,以吞并天下为目地。而治世之术,善施政,重民生,以天下繁荣富强为目地。此,二者之大别!”

    站在一旁的李斯,心里已是冷笑,这家伙,大胆哪,善施政,重民生,这岂不是在主张以儒家的仁义之学治国么?这可是与陛下的治理相悖,他这真是不怕死啊!

    不仅李斯如此想,在朝的文武大臣此时都异样的眼神看向李阳。

    每个人都知道,始皇最恨儒士,甚至为此,在前不久一口气杀了以扶苏老师淳于越为首的四百多名儒士,甚至还下令焚尽天下诗书,可见始皇恨儒家学说之深。

    果然,嬴政听闻顿时不喜,眉头微蹙:“先生之言,难不成是说要让秦国,弃法从仁?”

    李阳连忙道:“陛下误会了,在下所言之治世之术,并非是弃法从仁。不仅不弃法,反而要加强和完善律法,达到依法治国之目的。”

    嬴政一愣:“哦?这么说来,先生亦觉大秦律法,于国之重要?”

    李阳点点头,毫不质疑的道:“法,乃我大秦立国之本。自商鞅变法,这才有了国力壮大,实现了富国强兵,可以说,正是因为大秦有律法,这才奠定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基石。”

    “好,说的好!”

    嬴政大笑几声,然后叹道:“可惜啊,想我大秦之法,乃是富国强兵之法,天下却有人,对我秦律极尽诋毁,称秦律为暴律,称寡人之秦为暴秦!先生,你说这是为何啊?”

    李阳赶紧道:“陛下,这便是在下之前所言及的,争霸之术,与治世之术的症结之所在了!”

    “是何症结?先生快讲!”嬴政催道。

    李阳一本正经的道:“正所谓,上马打仗,下马治国。争霸之术是为战,治国之术是为安。商鞅之法,为战时之法,法重律严,才可规军纪,增战力,以图争霸天下。但是,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百姓渴望安宁,若以战时治军严法来治理百姓,则太过严苛,是故才会被人称之为暴律。”

    “商鞅之法,轻罪重罚,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死刑斩首者亦不计其数。如此下去,民不能安,国又少民,于国不利。若是轻罪轻罚,重罪重罚,一人犯法,独罚一人,如此律法依在,而守法之民又可得安,岂不乐哉?”

    李阳可是记得很清楚,陈胜与吴广之所以会揭竿而起,就是因为下雨误期,而误期依秦法则当死,所以他们才被逼无路,率领约九百名役夫在蕲县大泽乡起事,是为大泽之变。

    当时许多郡县的仕绅杀死郡守、县令,以响应陈胜,然后星火之源,瞬间燎原。

    嬴政没有说话,而是沉思了起来。

    这时,李斯却站出来质疑道:“这律法不严,何人会惧,天下岂不更乱?”

    李阳反驳道:“治世之律法,一为保护守法之民,二为惩罚犯法之徒。若是我们这大殿中的百官是为一伍,其中一人犯法,而我等百官皆要连坐,那我等守法的百官白白守法,还有何意义?长此下去,何人又会守法?无人守法,这便是天下生乱之根源。”

    “所以,治世之律法,要的不仅是惩戒犯法之徒一种目地,还要起到让百姓争做守法良民之目地。当天下百姓都明白,只要遵纪守法,便可保安稳太平,如此天下又有几人不会好好守法呢?这乱,这又何处来呢?”

    李阳一番对律法的见解,说的是正气凛然,慷慨激昂。

    作为大秦暴政的推手,李斯竟是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李阳这套理论了。

    因为他突然间发现,李阳所说的这番理论,似乎才是法治的精髓。

    当然,嬴政也和李斯一样,初听不以为意,甚至也是觉得律法不严,不足以慑乱民。可是现在……他居然发现李阳说的这套理论,不仅极有道理,而且还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