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飞越泡沫时代 > 全文阅读
飞越泡沫时代txt下载

    渡边万由美想到岩桥慎一要是听到她那么说可能会有的反应,心里又觉得好笑,又有些不是滋味。

    明明母亲没有问,她却主动告诉渡边美佐,“今天晚上,我跟岩桥一起吃的晚饭。”

    渡边万由美突然这么说,渡边美佐下意识看了她一眼,却并不意外,只是淡然的应了一声,“是吗?”顿了顿,才又道:“你跟岩桥相处的倒是挺不错。”

    “DREAMS  COME  TRUE马上要出道,现在正是各种大事小情挤到一起的时候。”主动说起岩桥慎一的人是渡边万由美,可她却说不下去,有些生硬的转到了工作上面。

    她甚至不知道,或者说忘记了突然跟母亲说起岩桥慎一的原因是什么。

    这时,登纪江过来替渡边万由美送茶饮。

    渡边美佐觉察到女儿的情绪,替她打了个圆场,“他的乐队潜力无限,真令人期待。”不咸不淡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渡边万由美没做声,也配合着捧起了茶杯。

    ……

    岩桥慎一送了渡边万由美回家以后,哪儿都没再去,直接回了家。舒舒服服的休息放松了一晚,第二天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上午打电话预约,午后三点钟,他前往华纳先锋,和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见面。

    新单曲发行了不太久,森高千里仍处在密集的打歌宣传期,整天奔波在各个电视台、广播局之间,还在商场之类的地方开办小型event,不管是高大上的宣传,还是看上去有点寒酸的见面会,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多管齐下。

    已经红了的歌手还另当别论,仍要打知名度积攒人气的歌手,宣传的时候什么事都能干。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不管做了以后收效如何,都有一用的必要。

    而她在台前忙个没完的时候,幕后负责她的人,为了能够利用起新单曲发行以后这段顺理成章的宣传期,只会更加忙碌。

    《17岁》发行以后,GENZO和华纳先锋签的合约里,还有一张没有投入制作,仍处在前期筹备阶段的单曲。今天岩桥慎一特意跑一趟唱片公司,执行制作人还以为他是来商谈新单曲的事,结果聊了两句,却还是为了这张已经发行的《17岁》。

    和GENZO签的是制作合约,按说单曲完成以后就跟岩桥慎一没什么关系了,但是,他想着借森高千里打响自己的招牌,因而格外上心,而华纳先锋那边,因为森高千里如今的形象和路线规划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并且颇见成效,所以,也就尊重他的看法。

    这时,执行制作人也大大方方的和他聊起了这张单曲。

    “单曲的销售状况不错,反馈过来的评价,现在总体也以好评和中等评价居多,有线放送反馈的点播量也可以。”

    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告诉岩桥慎一,“按现在这个情况的话,一定是比上一张单曲的表现要好的。看销售走势的反馈,库房里的存货全部销出去不成问题,应该还能再进行订单的追加。”

    执行制作人说到这,对他说了句:“岩桥桑,这一步可算是又走对了。”

    “虽说如此,但是还不太够,不是吗?”岩桥慎一说出了执行制作人心中所想的话。

    没错,这样的高投入,光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小小走红一把,总觉得还是差了口气,有点不甘心。执行制作人的心中想法被他给说出来,脸上浮现出笑容,“确实是差了点火候。”

    “这张单曲算是张打开知名度的翻身之作,在前一张单曲积累了一定人气的情况下,思考要如何让更多人知道森高。”

    执行制作人实话实说,“决定要选择翻唱名曲的时候,也是有着这样的考量。制作期和宣传期,公司的投入也非常大。超越上一张单曲,这是被视作理所应当的事,并不值得夸耀。”

    虽然现在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及格线,但是,对急着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恐怕不会认为只要超过六十分的及格线就足够。

    “要说打开知名度,也未必只能靠音乐番组宣传。”岩桥慎一把话题引上自己的来意。

    执行制作人看向他,“岩桥桑的意思是?”

    “其实,是偶然看到了一份关于森高桑这张单曲的乐评。”岩桥慎一把自己过来之前,特意去便利店买的那本《MUSIC  LIFE》拿出来,交过去。

    执行制作人接过杂志,看了一眼封面,露出了然的神情,“是佐藤良平桑的乐评吧。”

    “您已经看过了吗?”岩桥慎一倒是不意外。

    执行制作人低下头,把杂志翻到刊登了那份乐评的页数,“毕竟是唱片公司,关注音乐杂志,收集乐评人的文章也是工作的一环。总不能旗下的歌手挨了骂也不知道。”

    最后一句显然是玩笑话,虽然不怎么好笑。

    “佐藤桑是《MUSIC  LIFE》的签约乐评人,风格一贯如此,算是他的个人特色。不过,就这篇乐评来说,未免显得有些无理取闹。”执行制作人评价道,“佐藤桑这次批判的并非是森高,而是时代——要我说,这种文章就应该刊登到综合杂志上面才对。”

    岩桥慎一笑了笑,“所言极是。”对上执行制作人“你拿这本杂志来的理由是?”的眼神,不紧不慢的说:“本来应该刊登到综合杂志上的文章放进了音乐杂志,照这样说的话,音乐宣传也未必要局限在音乐相关的东西上面了。”

    “嗯?”执行制作人有点被绕晕了。

    “现在这个时代,既有佐藤桑这样忧心忡忡的人,也有因为这是黄金时代而欢呼雀跃的人。相比之下,果然还是欢呼雀跃的人要更多一些吧。”岩桥慎一说。

    执行制作人的语气理所当然,“哪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呢?就算有,那也是未来,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要我说,佐藤桑就是在博眼球罢了。”

    那倒未必。

    只要佐藤良平不是那种一边写着这种文章一边疯狂炒股买地的人,那么这位老兄看事情意外的透彻。

    但执行制作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的想法,才代表了大众的想法。



    岩桥慎一心里这么想,脸上倒是一点不露,把话题转了回去,“虽然是有点跑题的乐评,但是,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

    “佐藤桑通过音乐联想到了时代,反过来说的话,也可以认为,森高桑的这支单曲,就拥有这么一种能够将音乐和时代联结起来的魅力。”

    “啊。”

    执行制作人听到岩桥慎一这个说法,神情缓和,若有所思。

    时代这东西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说,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变长,也开始注重保养,即使是中年妇女也注重打扮。

    审美多元化,对美人的定义变宽,注重保养,美女的保质期变长,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过三十岁,就开始进入皮肤松弛,肌肉流失,身材走样的状态。

    同样是时代的发展,女性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附庸的状态,会去念大学,去当上班族,在大都市过精致生活,在专业的领域发光发热,各种职业当中都涌入想要打拼一番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她们的选择变多,面前的路也变宽了。

    这样的时代背景带来了什么呢?

    体现在娱乐业当中的,是女演员的戏路宽了,大龄女演员的境遇跟过去也不同了。

    从前的女演员有点吃青春饭的意思,不管多么红,一过三十,演主角的机会就变少,三十五一过,就开始演配角,在戏里当妻子、当母亲。

    但是现今这个时代,她们也可以重回主角的位置,既可以凭借保养得当的美貌——并且还是年轻女演员所不具备的岁月沉淀下来的美——担任主角,也可以因为出演的是职业女性而成为主角。

    不仅如此,长相气质俱佳,同时又有着生活阅历的积淀,这样的中年女演员,也会成为女性憧憬的对象,甚至可以说,她们在戏里恰如其分的扮演了当代女性所向往的生活。

    中年女演员从容出镜,继续作为绝对主角发光发热,五十岁照样可以把人迷倒。那么,这样的现状,能说成是撕碎了女演员过去那种花期短暂的秩序吗?

    当然不能。要是这么想,那就是十足的无理取闹了。

    音乐的流行也是如此。

    既然提到了“时代”,远到五六十年代,欧米音乐对曰本的影响,再到七八十年代,偶像们大杀四方,没有无缘无故的流行。

    “音乐或许不仅仅是用来听,同时也可以传达、表现、寄托。从这点来说的话,这支单曲就拥有别的曲子所不能有的特质,胜过许多普通的曲子。”岩桥慎一说。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考虑放大这种‘时代感’进行宣传呢?”岩桥慎一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这支单曲当中,佐藤桑看到的是淳朴的旧时代被撕碎。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旧时代的东西,在这个新时代重新焕发了跟这个时代合拍的生机,这样不是很棒吗?”

    “唔。”

    执行制作人听得有点入迷,心甘情愿被岩桥慎一带进他的思路当中。

    “我可不是想要毁掉南国少女的淳朴才提议翻唱《17岁》,大家都是想要打造一个让身处现在这个黄金时代的人觉得刚刚好的少女,带着这样的想法在努力。”

    “十七年前的《17岁》是南国来的淳朴十七岁,十七年后的《17岁》,则是身在大都市,处在黄金时代当中,自信轻佻,活泼可爱的十七岁。”

    岩桥慎一说到这,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来,“佐藤桑可以在音乐杂志里借着音乐大谈特谈时代,别人也可以在综合杂志、甚至是综合电视节目里大谈特谈时代的时候用音乐来举例,用这首《17岁》来做文章。”

    南沙织的时代,是个奋进向上的时代,十七岁也是带着向上的劲头儿的十七岁。

    但是,森高千里的时代,却是个停止了奋斗,来到山顶尽情享乐,享受奋斗成果的时代,十七岁变成了尽情挥霍、及时行乐的十七岁。

    但不管是哪样的十七岁,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最美好的年纪。

    “七十年代的《17岁》和八十年代的《17岁》,这样不同的两种风格,不正是时代发展的绝佳体现?”岩桥慎一说,“现在的曰本人,不会因为时代发展了觉得不爽的。”

    正相反,现在尽情挥霍的曰本人,一旦受到引导,认为森高千里的《17岁》是现今时代的绝佳体现,那么以他们那种一朝发达就否决过去的个性,还有现在极度膨胀的作风,就会对这个版本的《17岁》大力推崇,以此证明这是正确的——

    这首歌是时代发展的绝佳体现是正确的,他们此时的生活作风也是正确的。

    “厉害啊,岩桥桑。”执行制作人听完他的打算,顿时刮目相看。

    “竟然连这样的东西都想得到吗?”执行制作人感慨连连。这家伙真是什么空子都能钻,什么力都能借,给他一颗豆子他就能把会下金蛋的母鸡给抱回来。

    面对执行制作人的反应,岩桥慎一反而露出谦虚的微笑,“只是为宣传这座天平上面填了一块小小的砝码而已,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两说呢。”

    “不,就算你这么说,我除了‘很厉害’之外什么形容的词都想不到。”执行制作人正色道,“关于这个想法,我会好好向上反馈,进行会议商讨,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的。”

    世界上没有抽不到空奖的抽奖转盘,也就没有百发百中的点子。

    尤其对明星的宣传来说,没有公司会傻到吊死在一棵树上,都是多方发力。所以,即使是非常自信的点子,也要做好无法正中红心的准备,然后再去付诸行动。

    但是,同样的,点子想出来,不管做了以后收效能有多少分,只要可行,那就要全力以赴去运作。

    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收下了这个别具一格的宣传策略,对接下来要如何运作跃跃欲试。岩桥慎一此行的目的达成,也心满意足。

    正题说完,既然见了面,执行制作人和音乐制作人碰到一起,难免又聊上几句关于森高千里新单曲的事。



    (两章合一章)

    翻唱是为了打开知名度,正因如此,翻唱之后,就一定要再跟上一张合适的新单曲,如此才能将通过翻唱收集来的关注度,转化为实打实的人气。

    这一点,是两个制作人,乃至于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之间的默契。

    没有单独做的企划,考虑第一步的时候,就要一并考虑到往后的至少三步,所以,在《17岁》制作之前,关于《17岁》之后要怎样做,就已经开始考虑。

    而到了现在,则是要把这种考虑慢慢变现的阶段。正因如此,对于岩桥慎一接下来要准备怎样的新单曲,执行制作人才感到好奇。

    选曲会也好,制作前的团队会议也好,一定会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但在那之前,执行制作人还是想进行这么一次非正式的沟通,也好对他要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心中有数。

    可以用翻唱来打开局面,但是不能给自己贴上一个翻唱的标签。有众多翻唱一发屋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不能翻完了以后查无此人。

    《17岁》无疑是借了南沙织的东风,但是,好就好在,这又是一支和南沙织的原曲完全不同的翻唱,甚至是一种再创作,而不像是另外一些翻唱者,仅仅把原曲买回来重新和化。

    尽管借着南沙织的名气,大众接触这支单曲的时候,首先带着的也是旧有的对南沙织《17岁》的印象,但是,真正听的时候,这支新的《17岁》呈现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更多感受到的是现在欧陆舞曲的流行。

    这样一来,就削弱了南沙织对森高千里的影响,更方便她接下来的发展。

    ……

    “具体的主题还要再进行商讨,但是,有可以确定的地方,首先曲风是不会变化的。”岩桥慎一说,“现在是欧陆舞曲还能再热下去的阶段。”

    这不是一阵突然刮起来的风,而是早有酝酿,并且还有坚实的时代背景作为支撑,仍旧有着广阔空间的流行。这一步走对了以后,下一步的目标,应当是走一条贴合流行、同时又有森高千里自己风格的路。

    “我们借南沙织的招牌来吸引观众,但是又采用全新的编排,放大和南沙织之间的差异,将观众原本放在‘南沙织’身上的注意力吸引到‘欧陆舞曲风’上面来。”

    这张翻唱单曲的精妙之处也就在这里,虽然借用了前辈大物的名气,内里的核心却一直都在紧扣现在的流行。

    “但是,不能安于现状。要弄清楚一点,是森高桑演绎了某种风格的歌曲,而不是因为某种风格的歌曲正流行才一直让她唱。”岩桥慎一指出重点。

    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两样,都是在说森高千里唱欧陆舞曲这件事,但实际上区别很大。要把她区别于单纯赶流行的歌手,为她染上属于她自己的颜色。

    “我们的森高桑条件得天独厚,拥有相当的才能。”森高千里人不在,夸起她来的时候反而更加方便。

    “确实,她不是一般的‘偶像’。”说到这,执行制作人苦笑一下。

    就是因为认定她并不是一般的偶像,最开始才选择了那样一条不伦不类的实力派路子,到头来惨兮兮,不得不中途放弃,引入岩桥慎一这个外援。

    “所以接下来,也可以适当的开始展示、运用她的才能了。”岩桥慎一说,“之前演唱会上她的架子鼓表演收获的好评不少,这个信号不错。”

    他最开始就清楚一点,虽然让她放弃了当实力派,但是从来没想过浪费森高千里的才能。

    “下一张单曲也是这样,首先借着欧陆舞曲风的招牌稳住观众,然后再在无形当中加入我们想要为森高桑立起来的风格路线,让观众潜移默化的接受。”

    “如果一下子推倒一面墙,就会招来麻烦,但是,不动声色地一块砖接一块砖的替换,最后仍会达成我们的目的。”

    这种手法,可以说是无形当中把观众耍得团团转了。

    身为幕后人士,一方面要非常尊重观众,那才是衣食父母。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去捉弄观众。

    观众就像是进了恐怖屋的客人,一边被吓到哇哇大叫,一边又享受那种被吓到哇哇大叫的感觉。不让客人害怕的恐怖屋是失败的恐怖屋,不把观众耍得团团转的企划不是好企划。

    森高千里的执行制作人听岩桥慎一说着他的打算,又是佩服,又有那么一点觉得他“有点贼”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要是按照这个计划来,也让人安心了不少。

    对计划心中有数,接下来就要看选曲会要怎么开,准备什么样的曲子了。

    等到森高千里的宣传期进入后半段,选曲的事就要准备个七七八八,行程一旦松下来,可以无缝衔接到新单曲的制作当中。

    但在那之前,首先还是要把他匆匆而来,带过来的这个点子给拿到台面上来。

    ……

    岩桥慎一丢下一个让执行制作人大呼厉害的点子,后续要如何去操作,又如何去打点,这些都是华纳先锋以及森高千里的事务所要去做的事。

    他只管出主意,不用考虑要如何去实现它,这种点了炮仗就跑,但仍能把人给吓一跳的感觉,着实是美滋滋。

    执行制作人把他的点子在之后的会议上拿出来,团队里的人,包括坐镇的公司董事,都让岩桥慎一这个宣传的主意给惊了一把。

    怎么就能想到把宣传放到这上面来呢?

    这样的点子,乍一听有点不切实际,但仔细想一想,又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不提的话还好,一旦这么说出来,摆在台面上讨论,就让人没有办法再移开视线。

    时代这个词听着既严肃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和人息息相关的,时代造就人,人也造就时代。既然如此,借时代感来宣传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样的宣传手法固然厉害,同样的,执行起来也不是件易事,因为这等于是把手伸到了音乐的领域之外,要去打点和疏通的,都是之前不怎么接触的那些人。

    但是,要进行这样的一次宣传虽然困难,这个点子的光芒却又显得那么耀眼,让人不去一试就觉得不甘心。

    森高千里的新单曲销售状况不错,但是离红起来还差那么一把火。这种仿佛再往前一点就能成功突破的感觉,使得她背后的唱片公司和事务所也跟着变得大胆了。

    于是,一场唱片公司和事务所的负责人都到场的商讨会之后,双方达成共识,赌上这一把,为森高千里的宣传推广之路再添上这一把火。

    ……

    负责了这份宣传工作的人,是森高千里事务所的统筹经纪人山内建一。

    他中等身材,相貌温和无害,像个普通上班族。虽说相貌平平,不过正是利用这种看上去不太聪明的长相,让商谈的对方不知不觉间放下警惕,进而被他给达成目的。

    对于岩桥慎一给出的这个主意,山内建一先是觉得别出心裁,随即感到麻烦上身。

    在山内建一看来,把打歌宣传大张旗鼓的跟“时代”扯到一起,想得出这种办法的岩桥慎一够大胆的。他不反对这个提议,但是对于会收到多少成效,并不报以过度的乐观。

    对他来说,这次无非是接到任务,然后完成任务而已。

    接到任务,山内建一首先把岩桥慎一那番关于“时代”的高论给整理出来,方便在之后进行说服的时候使用。

    准备好了道具,接下来就是开会选出适合去争取的目标。

    这样的宣传方式,跟上歌谣节目打歌不是一回事,有个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一次只能争取一个,只能用一次,万万不能出现那种突然间被复数的综合类媒体给点到的情形。要不然的话,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是事务所和唱片公司在后边动了手脚。

    要给观众一种自然不刻意的感觉,是这支单曲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了这种时代感进而发表感想,而不是事务所的人主动找上门去做了什么PY交易。

    这就像是章推,一边是大神看了觉得不错主动给的,另一边是这样那样以后换来的。

    ……

    从事经纪人这类工作,最基本的一件事就是去和业界打交道,这是一份需要不停低下头去软磨硬泡的工作,谈不上舒适,或许应该说是无比辛苦才对。

    本来就不轻松,这次接到的任务更是刁钻特别,本质上虽然还是拜访,是软磨硬泡,但是对象却变了,为此,大概要付出比平时多三倍的努力。

    经过多方的周旋和联络,最终取得了进一步商谈可能的,是为多家综合类杂志供稿的评论家川畑吉一郎。

    川畑吉一郎名气极大,十个佐藤良平捆起来都比不上他的影响力。

    打歌打到评论家这里,这种做法前所未闻,能够敲开川畑吉一郎家的大门,还是看在南沙织的面子——川畑吉一郎本人是南沙织的粉丝,并且在听了森高千里的翻唱以后觉得还不错。

    但是,光凭这一点,并不足以打动川畑吉一郎同意见山内建一。

    山内建一也有些意思,他并不是那种凭着一股傻劲儿往前闯,只会弯腰鞠躬说“拜托了!”的人,而是会动动脑筋,思考把话怎么说才能让对方感兴趣。

    之所以能够成功拜访川畑吉一郎,是因为他自己主动提到了一个不错的话题,“今年是南沙织桑出道十七周年,也是这首《17岁》发行十七周年。”

    在这个如此巧合特殊的年份上,森高千里以新时代的方式和流行重新演绎了这首歌,而在这十七年间,社会变迁,进入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高速状态。

    在这十七年间,发生过许多大事件,并非一帆风顺,曰本人的内心也在不断变化,而现在,则迈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川畑吉一郎光是听到这个话题,脑中就先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四处奔波,想方设法,当终于说动川畑吉一郎的时候,如释重负的山内建一回到事务所,忍不住在心里想,这次的宣传如果不能收获到足够的、跟他的努力相匹配的效果,那他真想去跟出了这个主意的岩桥慎一打一架!

    ……

    两周后,《周刊现代》社会版刊登了评论家川畑吉一郎的特别企划稿件:《永远青春,永远美好的十七岁》。

    川畑吉一郎在文章当中,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写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两次石油危机下,不景气时期从偶像身上获得支持的大众,写到了左翅青年的失败使得后来的年轻人们失去了那种积极的行动力。

    当然,绝对不会漏写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川畑吉一郎和忧心忡忡的佐藤良平不一样,他对现在的时代充满乐观。

    这首《17岁》只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开头以南沙织出道十七周年为话引子,到了最后,则用了森高千里的新版《17岁》收尾。

    “我近来听到了名为森高千里的歌手翻唱的南沙织桑的《17岁》。十七年过后,还有人能够重新演绎这首歌,着实是件令人感动的事。”

    “但比起感动,我对相隔了十七年的两个《17岁》那截然不同的风格感触更深。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即使跳着快节奏的舞也不会掉拍子的时代。”

    “而森高千里的《17》岁,加深了我对这件事的印象。”

    ……

    《周刊现代》是发行量稳居综合类杂志前三名的超级畅销杂志,远远不是《MUSIC  LIFE》这样算不上是顶尖的音乐杂志可以相提并论的。

    杂志发行后,同一时刻,有站在书报摊前看着这份杂志的人、有坐在家里悠闲翻阅杂志的人、有休息时间看杂志来打发时间的上班族、有做完家事以后无聊翻看杂志的主妇,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

    一部分读者看过文章以后不放在心上,但仍有另一部分读者,一方面被勾起对南沙织以及过去时代的怀念,另一方面,则又被勾起对森高千里的好奇。

    南沙织的《17岁》家喻户晓,森高千里的《17岁》又是什么样子呢?



    发行量逼近五十万份的综合类杂志,这样一篇文章,带来的宣传效应无疑是巨大的。

    即使刨去对这个版块毫无兴趣的读者、对音乐毫不关注的读者、看过以后毫无反应的读者……等等等等,最后余下的对森高千里产生好奇,并且愿意付诸行动、亲自去满足这份好奇心的读者,能有这五十万当中的十分之一,都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这算是个前所未有的大广告了。

    森高千里是谁?怎么能打动川畑吉一郎,为他带来这篇文章的灵感,得到他如此的称赞?

    元祖偶像南沙织是美好的,永远留在人们青春记忆当中的,这一点是不需多说的“事实”,因而,川畑吉一郎不管如何赞美南沙织,又或者因为南沙织得到灵感,对大众来说,都有那么一丝理所当然的意味。

    那样的南沙织,谁又能不喜欢呢?

    但是森高千里就不一样了。这个名字显得那样陌生,她翻唱了永远的偶像南沙织的名曲,本来翻唱名曲就很大胆了,但是,那位川畑吉一郎竟然那样赞美她,甚至可以说是从她那里收获了灵感。

    她到底有什么魅力、又有怎样的魔力?

    她真的像是川畑吉一郎文章当中所写的那样好吗?又或者仅仅只是川畑吉一郎一时的感性而已?

    通讯公司的职员中川信吾心中就有着这样的疑问。

    中川信吾今年二十四岁,这是他在公司里工作的第二年。

    他家是群马县再普通不过的那种工薪阶层,家里除了父母和他之外,还有一个比他大六岁的哥哥,一个小四岁的妹妹。

    哥哥头脑好,体育也好,在学校里是所谓的风云儿。相比之下,他这个弟弟的,成绩虽然中等往上也挺不错,但就是比不上哥哥的游刃有余,体育也一般般,因而最讨厌上体育课。

    小的时候,五个人的大家庭,全靠父亲一人养家,经济条件不宽裕,中川信吾还要穿哥哥穿过的衣服。哥哥身体强壮,他的衣服穿到中川信吾身上显得空空荡荡,仿佛在告诉外人,中川信吾比不上他的哥哥。

    样样优秀的哥哥,一方面令中川信吾非常尊敬,另一方面,不合身的衣服、以及生活中种种的小事,也让中川信吾心里常有一种不服气,想着怎样都好,何时能赢哥哥一次呢?

    成绩优秀的哥哥,后来考上的东京的大学,但是,临近就职时,正逢石油危机余波未散,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即使是这样优秀的哥哥,为了一份合适的工作也要拼尽全力。

    中川信吾在群马老家,从父母那里听来关于哥哥就职的事,一边因为哥哥吃了瘪有一点暗暗的、卑鄙的爽快,一边又为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而高兴。

    但是,爽快和高兴的背后,则是深深的恐惧——连哥哥都这么艰难,等到他就职的时候要怎么办才好?

    可是,等到中川信吾也去了东京念大学,世道不知不觉,悄然发生了变化。等到他临近就职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不景气的时代被完美避开,遍地黄金的时代在他面前展开。不必自己费心去找工作,反而有复数的企业找上门来好吃好喝招待,只为和他签下就职意向书。

    兄弟两个现在都在东京,中川信吾有时到哥哥家里吃饭,说起现在的情形,哥哥总是笑着说他运气好。

    运气好吗?中川信吾不否认。但运气不也正是实力的一部分?

    相扑比赛时,弱小的选手也许能够成功挑战比自己强壮几倍的选手,这样神奇的逆转,不就正是相扑最大的魅力?每当出现这样的战况时,观众都要大声欢呼。

    天时地利人和,中川信吾相信,站在这个高起点,逆转的人生,就从这里开始。

    在一众对他伸手的企业里,他选中了现在的公司,入职的同时,就分期付款先买了车子,租了在东京过着潇洒的生活。公司时不时组织游艇宴会,他和同事们跟公司的派遣职员联谊,一起去跳迪斯科。

    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一个夜晚都是彩色的。

    中川信吾对这个让他找回了自信的时代充满感谢,被川畑吉一郎对时代的描写所打动,正因为如此,心中对森高千里的好奇就更深。

    好奇就要付诸行动、这是曰本人的行动力比什么时候都高的时代。

    南沙织当红的时候,他还是小学生。在电视里看到她穿着MINI裙又唱又跳的样子,打从心底觉得南沙织又漂亮又可爱,令人憧憬。

    而即将升入高中的哥哥,则是真正的南沙织粉丝,会去攒钱买她的磁带,兄弟两个共用同一个房间,哥哥把南沙织的海报贴在自己那边的墙上。

    现在对森高千里的好奇心当中,是否也有着对哥哥的不服输呢?

    看了川畑吉一郎文章的当天,中川信吾就去唱片店,找到了森高千里的这张《17岁》。回到家以后,把唱片放进唱机里。

    富有节奏感的前奏响起的时候,中川信吾心想,真是亲切!

    是亲切,而不是怀念。这个编曲方式让人找不到一丝一毫跟十七年前的《17岁》有关联的地方,而是紧跟着时下的流行,丝毫没有过时、老土、怀旧之类的感觉。

    前奏过后,森高千里的声音出来了。

    旋律仍是熟悉的旋律,但是,在全新的编曲下,似乎变成了一首新的歌。中川信吾甚至不觉得这是在听一支十七年前的老歌,而是仿佛在听一首刚刚出现的新歌。

    但是,在这首“新歌”当中,却又微妙的有着过去的影子。

    听着这样的《17岁》,他能够理解,为什么川畑吉一郎能有那样的感慨。这是前所未有的时代,只有这样的时代,才能让《17岁》重新焕发这样的光彩。

    哥哥喜欢的南沙织已经过时了,现在是跳着快节奏的舞也不会掉拍子的时代。

    还像从前那样的话,迟早会被抛弃。

    中川信吾听着这首歌,仿佛看到那个终于从跟哥哥的较劲儿当中走出来,迈向现在这个广阔世界的自己。

    森高千里的《17岁》,才是他心中的《17岁》。



    大学毕业,就职时遇上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世道不景气,要四处低头才能有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等到经济回暖,广场协议签订后,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虽然其他行业热火朝天,但是他工作的大型机械制造公司,却又受到时代的冲击,前途越来越灰暗。

    弟弟中川信吾在众多机会面前挑花了眼的时候,哥哥中川大吾的日子却谈不上顺利。

    大学毕业后一起入职了现在这家公司的同学,一起出去喝酒的时候,偶尔会抱怨上一句:“怎么能一点好事都遇不到呢?”

    对中川大吾和他的同学来说,他们的运气确实谈不上很好。

    现在潇洒度日的弟弟,说起现在这个时代的时候,神采飞扬当中,还带着一丝松了口气的庆幸。每到这时,中川大吾都笑着说他“运气很好”。

    信吾运气好吗?当然很好。

    但是,中川大吾也丝毫没有羡慕弟弟的感觉,即使现在的生活暂时有些困难,他也没有那种羡慕嫉妒别人的人生的想法。

    不仅如此,从小到大,他也都知道弟弟信吾心中的挣扎。

    信吾身为次子,对前面的兄长既尊敬,又想要去挑战,视他为肩膀,有时又把他看作敌人,性格纤细的信吾,面对中川大吾的时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在中川大吾的觉察当中。

    而对于现在潇洒度日,终于放下了心中挣扎的信吾,中川大吾一边为弟弟高兴,一边也为他担忧。

    不管怎么说,在他眼中,这样的生活状态,像是始终踩在云层之上。虽然飘飘然的感觉不错,但也说不好几时会掉下来。

    老派的中川大吾坚信应该脚踏实地过日子,这种想法在弟弟信吾看来,大概是老旧过时的,但是,比起踩在云层上的生活,中川大吾还是觉得脚踏实地的日子更安心。

    可即使如此,时代也的确朝着一个令他想都没想过的方向发展着,即使是内心坚定的中川大吾,也时不时的感受到一种无所适从。

    身处这样的时代,到底应该怎样去生活才对呢?

    午休的时候,中川大吾在公司的书报架那里拿了本《周刊现代》,这是他每周必看的杂志,在公司内部,这本杂志也很受欢迎。

    一篇篇翻过去,感兴趣的就认真看完,不感兴趣的就草草翻过,就这样,翻到了川畑吉一郎撰写的那篇《永远青春,永远美好的十七岁》。

    “今年是南沙织桑出道十七周年。十七年前,我听到南国来的少女唱着《17岁》,感觉到一个时代的到来。”

    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吸引了中川大吾。不为别的,他学生时代,曾是南沙织的忠实粉丝。

    南沙织引退十年,还能有知名的评论家在文章里提到她,中川大吾一面怀念,一面认真看下去,想知道川畑吉一郎都写了些什么。

    虽然开头写了南沙织,不过南沙织在文章当中类似于话引子,川畑吉一郎的笔触很快转到了对时代的探讨上面。中川大吾不奇怪、或者说理所当然才对,毕竟这是《周刊现代》的社会版,而不是音乐杂志的乐评。

    川畑吉一郎86小说写到的时代,有中川大吾切身经历过的时代,因而读起来感触格外真实。当然,也有中川大吾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比如川畑吉一郎写到的左翅青年们那一节。

    “左翅青年们失败以后,学校也从之前的校园纷争当中吸取经验,管理制度也随之改变,变得更加完善。

    “学生们追求自由的空间被压缩,只好老老实实服从学校的体制。双重的打击,使得以后的学生们身上,失去了那种希望与热情,以及积极的行动力。”

    但是,中川大吾心想,虽然他没有当过左翅青年,但是左翅青年们失败以后带来的后续影响,却也切实的影响到了他这个后来的学生——重新改革后的学校管理制度,刚刚好用来管理他这个后来的学生。

    从这点来说的话,时代的确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东西,有因就有果。

    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是过去的因结出的果,还是为未来的果种下的因?中川大吾想道。

    能够引人思考的文章,那就是好文章。

    要是这样的话,能够引人思考的歌曲,也是好歌曲了。当看到文章结尾,川畑吉一郎提到的森高千里的时候,中川大吾心中,首先冒出来的是这样的想法。

    随即才想到另一件事:南沙织的那首名曲也被翻唱了吗?还做了全新的改编?

    下了班,中川大吾回家之前,先去了一趟唱片店,想买一张森高千里的《17岁》听听看。

    走进一家小唱片店,报上这张单曲的名字,结果却被告知已经售罄。

    “卖完了吗?”中川大吾下意识确认了一遍。

    年轻的店员面带歉意,“是的,本来进货量就不太大……这几天的销售状况突然变得很好,小店的进货已经售完,补货的请求已经送去唱片公司了。”

    中川大吾走出店里,叹了口气,本来打算避开这个时间的闹市,看来还是非得去一趟繁华地段的大唱片店不可了。

    突然间增加的销售量,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人,也像他这样,看到了杂志以后,才想要去买一张,听听看到底是怎样的一张单曲?

    中川大吾更加好奇了。他来到涩谷,走进TOWER唱片店。

    带着这张唱片回了家,中川大吾把唱片放进唱机,静静听着森高千里的演绎。还是熟悉的旋律,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了。

    跟记忆中的《17岁》不一样了。

    中川大吾听完了唱片,想到些什么,走到书架前,找到南沙织的那张《17岁》。作为忠实粉丝,即使快到三十岁,他仍旧保留着对南沙织的美好回忆。

    把南沙织的《17岁》也放进唱机,熟悉的、同时又令人怀念的音乐响起,一种时代感扑面而来。

    这是和森高千里完全不同的《17岁》,中川大吾回想着川畑吉一郎在文章当中的话,内心不知为何,充满了感动。

    重新改编了的单曲,让中川大吾看到了旧曲子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的光芒。



    (补更)

    听完了南沙织的《17岁》以后,中川大吾又把森高千里的《17岁》放进唱机。

    音乐响起时,过去的南沙织、现在的森高千里,少年时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在这一刻,慢慢重叠在了一起。

    改编了的《17岁》,虽然几乎找不到从前《17岁》的影子。但是,中川大吾并没有那种自己的回忆被冒犯了的感觉,反而对旧的曲子能在如今重新焕发光芒感到高兴。

    做出适当的改变,适应这个时代,被这个时代重新接受。他相信,会有更多喜欢这个新版本的《17岁》的听众。

    中川大吾又想到现在潇洒度日的信吾,心中多了一点对弟弟的理解,不再只是觉得他运气好,也不再一味地为他这种生活方式担忧。

    说到底,总说弟弟运气好,认为他的生活方式不可取,这样的他,内心难道没有对弟弟的嫉妒和轻视吗?

    但是,时代是不可逆转的。

    他所出生的时代和信吾出生的时代,虽然仅仅只隔了六年,但是,如今的世界瞬息万变,三年就是一道代沟,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对时代不同的选择,他应当去尊重这种差异,也应该去理解信吾。

    那么他自己呢?身处这个时代,应该怎样去生活呢?

    这个问题,在听着森高千里的歌的时候,猝不及防又出现在他脑海之中。

    这一次,他似乎有了个答案。

    《17岁》就是《17岁》,即使是改编了的《17岁》,虽然乍看之下变了,但实际上骨架仍旧是从前那副骨架,只是变得更加贴合了现在而已。

    只要核心不变,《17岁》仍然是《17岁》。

    人大概也是这样,只要本心不变,自己也就永远都是自己。

    中川大吾心想,自己是否也应该去进行某些改变呢?

    他想起自己的所在的机械制造公司,正准备和某个家电厂商合作,成立新的企划室,共同进行游戏机的研发和制作。

    现在是游戏机越来越流行的时代,今后游戏机肯定还会更加风靡……

    时代。

    中川大吾心中又一次冒出这个词,并且做出决定。

    他要去申请调职,加入这次的新企划。

    ……

    星期六,中川信吾和约会对象,公司的派遣女职员黑木花一起开车去湘南玩。坐进车里,黑木花从手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信吾桑,能放这个来听吗?”

    中川信吾瞄了一眼磁带,不禁失笑,这不是森高千里的《17岁》吗?

    “前几天朋友借给我的,我觉得一定要在兜风的时候听听看。”黑木花皱起鼻子笑了笑,“这首歌真时髦。”

    中川信吾接过磁带,故意道:“是吗?但这可是十七年前的老歌啊。”

    “能把老歌变得这么时髦,不是很了不起吗?”黑木花说,“我听了这歌,都要变成这位森高桑的粉丝了,真厉害。”

    “确实不简单。”中川信吾随意打量磁带的背面,看着唱片公司华纳先锋的标识。

    想到华纳先锋,第一反应就是中森明菜。她是公司现在最顶级的歌手了。中川信吾不禁想到被自己收进书架的那张森高千里的《17岁》,就是被安排和中森明菜的唱片放到一起的。

    然后,他的目光落到制作公司那里,公司的名字是GENZO。

    “行啊,就放这个来听吧。”中川信吾答应着,把磁带拿出来。

    接着,那已经被他听过了许多遍的富有节奏感的前奏,在车厢里响起来。

    这一天,托黑木花的福,中川信吾又将这首《17岁》听了好几遍。黑木花好像特别喜欢这首歌,还说什么“可惜没有带手提录音机,要不然就带到海边去听。”

    中川信吾说她,“要是那样,会被人白眼的吧?”

    黑木花听了这话,又露出那种皱起鼻子的笑容,高高兴兴,奔向海滨大道。

    “空无一人的大海”

    “想要确认两人的爱情,因此逃离你的臂弯”

    “奔跑在耀眼的海水边”

    中川信吾用鼻音哼唱着跑了调的这首《17岁》,脚步轻快地走向黑木花。他想起自己的群马老家。群马是内陆县,四周被其他的县紧紧包围,也没有大海。

    哥哥大吾有辆二手摩托车,暑假的时候,他坐在哥哥的摩托车后座,跟着哥哥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去榛名湖,摩托车上挂着小录音机,歌声飞扬。

    哥哥会如何看待这首新版本的《17岁》呢?

    中川信吾忽然意识到,即使想着已经甩开了哥哥的阴影,但是过去的记忆仍旧鲜明存在着。虽然说着哥哥喜欢的南沙织已经过时,再继续守旧就会被抛弃,但是,这支《17岁》不正是脱胎于旧的流行吗?

    中川信吾觉得自己似乎也懂得了哥哥的某些想法,也体谅了他总是笑着说“你运气好”的心情。暗地里总是跟哥哥较劲儿,可难道不是因为他总是盯着哥哥的身影吗?

    ……

    中川大吾一直独居,从湘南回来,周末,中川信吾去哥哥那里,意外发现了森高千里的那张《17岁》。

    “这阵子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这张唱片。”中川信吾玩笑道。

    中川大吾回了一句:“这支曲子编的很不错,没想到,过去的东西,原来稍微变一变,就又能跟上流行,变成这么时髦的东西。”

    “有句话怎么说呢?金子不管做成什么都是金子。”中川信吾说。

    中川大吾听了这话,一怔,什么也没再说,中川信吾也没有说什么。兄弟两个仍旧是场普通的聚餐,聊的话题也和过去没什么两样。

    但是,哥哥却不再那样温吞,弟弟也不再锋芒毕露。

    新的《17岁》和旧的《17岁》,中川大吾和中川信吾,却在这一刻达成了微妙的“和解”。

    ……

    随着《周刊现代》发行,川畑吉一郎的文章唤醒了这些对《17岁》带有某种情怀的人,这些人未必能带来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但是,这却是温和的火苗。

    这火苗常燃不熄,从看过了《周刊现代》的读者那里,又烧到对这篇文章一无所知的人那里,最终越烧越旺,燃出谁也不能忽视的热量。

    终于,这张单曲的走势,也如同注入了什么力量一般,向着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行着。



    (补更)

    “这是森高千里上周的销售反馈。”

    事务所周一的例会上,一件件事情被汇报过去以后,终于来到了森高千里的部分。山内建一竖起耳朵,等着听成果如何。

    销售情况由唱片公司那边统计,再同步传到事务所这边。同一时刻,大概华纳先锋的会议上也在说同样的事。

    山内建一自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了说服川畑吉一郎那里的任务以后,就对森高千里的发展情况格外上心,好奇岩桥慎一给的这个宣传策略,收效到底如何。

    “上周的销售情况,CD、LP、卡带等等,合计共销出了一万九千张,创下了发行以来最佳的单周成绩,并且登上了ORICON榜单的第十四位。除此之外,还有唱片店出现了缺货的情况,否则的话,成绩应该还要更好一些。”

    “另外,根据有线放送协会的反馈,森高桑的这支单曲点播量激增,尤其在学校广播和商店街店铺当中的播送次数,呈现相当瞩目的上升势头,而在广播节目的点播量也颇为亮眼。”

    “现在,根据华纳先锋那边接到的来自唱片销售方的反馈,森高千里的新单曲销售后劲极佳,多家唱片店已经递上补货追加的请求。”

    负责森高千里的直属经纪人一条又一条,说出来的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山内建一在旁边听着,心情也跟着变得越来越舒畅。

    还好,先前的努力没有白费!……也用不着真的去对那个岩桥慎一挥拳头了。

    这时,森高千里的直属经纪人又提到一件事,“关于唱片店补货追加的请求,华纳先锋那边有一个想法。”

    ……

    第一批出货的五万张唱片即将宣告售罄,华纳先锋接到了来自唱片销售方为数不少的订单追加请求,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安排了印刷厂进行唱片的压制。

    现在这情形,森高千里要火上一把铁板钉钉,华纳先锋感觉到这股即将起来的势头,比起立即补货,却打算先控制出货量,少量进行补货追加,再适当吊一吊大众的胃口。

    下午,华纳先锋内部,也在进行有关森高千里的会议,出席的有公司董事,还有负责森高千里的团队。

    现在是谁也看得出来的近在眼前的好势头,整个会议室的气氛都和过去不一样,虽然还是紧张严肃,却又有那么一点兴奋。

    “好奇却又买不到唱片,大众就会考虑广播点播这样的手段。这样一来,实则是自发又加入到了帮助森高宣传的阵容当中来了。而舞曲风格天生自带一个特性,那就是旋律和节奏非常容易记忆,光是在被动去听的过程当中,就会记住这首歌。”

    “当然,不能让大众等太久,要在酝酿到合适的阶段的时候,一口气把压制好的唱片投放出去,把森高的唱片销量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能在排行榜上拥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又要另当别论了。”执行制作人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合适的阶段。”董事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说道:“那么就要重点关注广播的点播率了,然后抓住时机——”他打了个手势,“好球!”

    敲定了新一步的宣传策略,又确定了一个接下来对唱片行出货的数字,这场会议差不多也就到此结束。

    正事说完,董事才感慨了一句,“GENZO的岩桥桑不能小瞧啊。”

    这个有点奇怪的宣传策略,竟然收到了如此强烈的效果,甚至胜过了唱片公司和事务所为她精心准备的那些以森高千里本人为绝对主角的宣传方式。

    “确实。”执行制作人点头,“刚听到岩桥桑这么说的时候,还觉得有点为难,但是现在看来,实在太了不起了。岩桥桑似乎很擅长去捕捉这样好像有点偏门的机会。”

    仔细回想一下的话,岩桥慎一制作音乐节的时候,在明明情势不佳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大张旗鼓的扩大阵容,就知道这个人行事既大胆又叫人出其不意,不是那种传统的幕后人士。

    华纳先锋曾经协助过NAONのYAON,对这一点大概要比其他人更加清楚。

    “能长久的和他保持合作关系、哪怕不合作了,也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最好。”

    “这位岩桥桑,就是那种令人期待,又不会令人期待落空的人,值得我们去交好他。”岩桥慎一并不在这里,董事反而更加不吝惜赞美之词。

    “说起来,这次原本是想请岩桥桑也来参加今天的会议的。”执行制作人说,“毕竟是他的主意,想请他也听一听自己的成果,或许还能从他那里听到什么有趣的主意。”

    “不过,打电话到GENZO去,说是岩桥桑有工作上的事,去了国外,好像要一周左右。”执行制作人随口说起这个情报。

    原本就是闲话聊起岩桥慎一,现在,在座的人也不过一听,没有再深入下去。之后会议结束,众人继续各司其职。

    ……

    Help!

    I  need  somebody,

    Help!

    如果这次的腐国行给全程跟拍,过后剪成什么纪录片的话,岩桥慎一希望作为开场白的是披头士的《Help!》,没有特殊理由,单纯觉得有气势。

    虽然他们去的不是利物浦而是伦敦,而离有人给拍纪录片也还差很远,但是,能出来公费旅游一趟,这种感觉还是挺爽的。

    留下了那个让华纳先锋惊讶,让山内建一头疼,让数不清的人受到指引转而去关注森高千里和她的新单曲的点子以后,岩桥慎一没有亲身去体会这种气氛,就和美和酱、中村兄,以及CBS索尼和U-MIZ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开始了这次为期一周的公费旅游。

    按说U-MIZ这边派不派人都可以,不过渡边万由美还是让先前参加过签约商谈的栗岛绅司随行帮忙打点,按她的话来说,出趟外景,事务所没经纪人跟着不像话。

    既然这样,也就在这次的随行大军里又添了一员。

    临行前,岩桥慎一跟渡边万由美吃饭,说完正事,闲聊的时候,和她开玩笑,“按说出国一趟,该给你带什么礼物的,不过,要是你的话,我也买不到什么能让你觉得不错的东西吧?”

    “我有那么不近人情吗?”渡边万由美听了他的话,露出个微妙的表情。



    “哪儿的话。”岩桥慎一拒不承认。

    “是说你见多识广,品味又好,我这点挑选礼物的小伎俩恐怕入不了你的眼。”他把话说出口,忽然又觉得很有意思。

    教他怎么给人挑选礼物的,还不是渡边万由美吗?

    这话的意思,像是在说本领高强的师父,却教出来了个靠不住的徒弟。出趟国不光不给人家买礼物,还暗戳戳的说人家教徒无方,过分了啊。

    渡边万由美没听出话里歪打正着的好笑之处,还揪住他刚才的话不放,“这种说法,好像我是什么很难打发的人似的。”

    “哈哈!”岩桥慎一笑道,“就是这里,这个不依不饶的地方最难打发了。”

    渡边万由美被反杀了一把,不慌不忙,奋起直追,像是对这个游戏乐在其中,问道:“那你想怎么打发我?”

    她倒是不介意“打发”这个词。

    “这个嘛。”岩桥慎一想了想,反过来问道:“那么,如果这次去伦敦的人是你,会带什么礼物给我?”

    “嗯……”渡边万由美下意识以眼神打量他,似乎真的在认真思考应该送他什么东西合适。不过,她又怎么会意识不到岩桥慎一的狡猾?

    “嗯?”岩桥慎一等着她。

    “等真的去伦敦的时候再说吧。”渡边万由美冲他眨眨眼睛,没有上他的套。

    这样的渡边万由美,看上去显得有点孩子气,但是一点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感觉,平静而又自然。

    “既然这样的话,”岩桥慎一也冲她眨眨眼,原封不动的回敬道:“那我也等到去了伦敦以后再说好了。”

    渡边万由美为他的狡猾觉得好笑,又觉得有些可爱。低下头,用喝茶来平复自己。

    ……

    饭桌上的气氛挺不错,两人说东说西,从公事再到普通的闲聊,把一顿出国前的聚餐吃得有滋有味。

    吃完饭,从店里出来,岩桥慎一撑开雨伞。

    梅雨季到来前后,白天阴天,到了夜里,又下起蒙蒙的小雨。细雨无声,被濡湿了的街道却在霓虹灯光的映照下,反射着冰冷的光。

    “拜托了。”渡边万由美说了一句,走到岩桥慎一撑开的雨伞下。

    虽说如此,雨伞其实是渡边万由美车里的,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这种细雨朦胧的天气。

    从这儿到停车场有段距离,两人慢慢走着。刚才吃饭的时候,面对面畅所欲言,现在同在一把伞下,气氛却安静得很,谁也没开口。

    岩桥慎一专心看着前方,渡边万由美倒也并非是因为无话可说,但是,却微妙的不想开口,也并不讨厌这种沉默的气氛。

    比起见面就能畅所欲言,她反而觉得,能保持这种令人安心的沉默,是一种和能够畅所欲言不相上下的珍贵状态。

    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令她更加不愿打破现在的氛围,在岩桥慎一所不能知道的时候,悄悄地享受这份沉默。

    真想离他更近一些……

    心中冒出这样的想法,却让渡边万由美下意识拉开了一点和他的距离。

    “万由美桑想淋雨吗?”岩桥慎一感觉到不对劲儿,偏过头去看了看她,问道。

    “哎?”渡边万由美一怔。

    “我还以为你想来一次雨中漫步什么的。”岩桥慎一半开玩笑。

    渡边万由美莞尔一笑,“怎么可能。又不是一到下雨天就兴奋个没完的小孩子。”

    “这种漫长的梅雨季,就算小孩子也会嫌烦吧?要不了几天,连玩具都要长毛了。”岩桥慎一说着,往她那边靠近一点,又把她暴露在雨伞外面的肩膀给遮住了。

    像是个马上就过去了的小插曲,接下来两人谁都没有再说话。渡边万由美这次老老实实,和他肩膀挨着肩膀,呼吸着潮湿朦胧的空气,又浸入到那种享受沉默的状态当中。

    ……

    直到坐进车里,岩桥慎一才嘀咕了一句:“伦敦好像一年到头都阴雨连绵的。”

    “选在这时节去算好的了。”渡边万由美答道,操纵车子,从停车位里开出来。

    岩桥慎一点头,“也是,就当是提前演练了。……说来,CBS索尼那边,给了我们三个什么‘伦敦旅游手册’的东西来看,要我们选出想要去的地方,然后作为决定外景拍摄地点的参考。”

    录音的时候,乐队的自主权就已经很大了,连拍外景的细节都能做到这种程度,称得上是良好遵守了跟签约商谈时承诺过的尊重乐队想法的承诺。

    “美和酱最喜欢做这种事,拿到手以后,比小学生做暑假观察作业还要认真。”岩桥慎一吐了个令人吐槽不能的槽。

    旅游手册拿到手,只有美和酱一个人摩拳擦掌,就差连旅游计划都给制定出来。

    “你选了哪里?”渡边万由美问。

    “阿比路的斑马线?”岩桥慎一故意答道。

    渡边万由美听了,说他,“真没情趣。”

    “哈哈!”被她给这么评价,可要比听到什么笑话都要好笑得多。

    ……

    当然,本次的拍摄行程当中,并没有阿比路的斑马线,后期制作也不是在大名鼎鼎的阿比路的录音室进行的,而是委托了同在伦敦的录音室power  plant  studio。

    出发之前,心里觉得期待又兴奋,等到真的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漫长飞行,心里那点悠闲玩耍公费旅游的小算盘早就不知道扔哪儿去了。

    连精力最旺盛的美和酱都是一副“……”的无言状态,看上去真像是只失去了法力的小狐狸。

    说归说,嘴上说着什么公费旅游,其实到地方就是干活的。为期一周的伦敦行,行程安排比在东京的时候还要忙碌紧凑,跟悠闲玩耍这个词不怎么沾边儿。

    真要掰扯一下的话,这次来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完成出道专辑的后期制作,出外景拍摄算是买一瓶可乐送一包火腿肠大促销当中的那包火腿肠。

    至于自由活动,顶多也就是火腿肠里边附带的那包干燥剂。

    无聊的旅途,除了打瞌睡就是胡思乱想,岩桥慎一坐着无聊,想起去给米米CLUB伴舞的那一次,乐队演出的曲目当中,有一首叫《浪漫飞行》的。

    这首歌里面所描述的,就是坐飞机旅行。



    说走就走,坐上飞机环游世界,不管你在哪里,都能追上你的脚步,只要拎上行李箱,立刻就能到你所在的地方去见你。

    这样的飞行,的确无愧于“浪漫”一词。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说走就走的状态,还是有些遥远,尤其是盛产社畜的曰本,上班族天天戴着脚镣,想一甩手把请假条拍到上司桌上说走就走,怕不是在想peach。

    这样的歌曲能够诞生在石井龙也的米米CLUB手中,也是必然的事。这支以富家子弟为主力军的乐队,石井龙也这样生活潇洒的公子哥儿,自然能说来就来上一场《浪漫飞行》。

    而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向往那种说走就走的状态,但毕竟难以切身体会。即使出行,优先选择的也是更加经济的交通工具。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随着这个名为黄金时代实为泡沫时代的时期到来,兜里有钱的曰本人越来越多,航空业也在这一阶段大力发展。

    就算受限于时间不能来一趟出国旅行,来一趟冲绳两天一夜游去潜潜水倒是没问题,又或者飞到北海道去滑个雪打个高尔夫也不是不可以。舍得付机票,双休日都能去旅行。

    更不要说那些年轻时髦,动不动来一次奢华拜金的海外蜜月旅行——然后出了成田机场就性格不合离婚(误)——的人。

    这也没办法,俗话说得好,旅行后分手的概率极高。

    比起两年前,现在的阶段听到这支《浪漫飞行》,曰本人的感触恐怕也会大不相同。从前或许还有那种“虽然很好但怎么可能”的想法,现在就只会大呼“就是这样!”。

    从这点来说的话,同样是时代的一种体现。

    这支《浪漫飞行》,米米CLUB主流出道以后,将它收进了专辑当中,当时并没有什么反响。

    但是现在,岩桥慎一觉得,把这支歌拿出来发一次的话,跟两年前发,情形肯定不一样。因为曰本人比起那时,已经有了“浪漫”和“飞行”的余裕。

    ……

    别人的事管多了那就叫咸吃萝卜淡操心,岩桥慎一闲得无聊随便想想,想着想着又迷迷糊糊睡了一觉,在来到极限之前,总算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到的时候是下午,伦敦这边有负责接应的工作人员,接上头以后,先去往下榻的酒店,乐队的三个人先歇着,一道来的工作人员就没那么舒服,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当天晚上聚了一次餐,权当开工前的动员大会,第二天,工作人员去准备外景拍摄的事,乐队则前往录音室,开始此行最重要的工作。

    中村正人还在青山学院大学念书的时候,所学的专业是英文系,后来觉得学业没意思,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于是退学转行去当了专业的音乐人。

    动不动就为了梦想退学,可以,这很曰本。

    而高中毕业以后就从北海道老家到东京来的美和酱,与其说是考不上大学,不如说是觉得比起读大学,到东京来唱歌实现梦想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为了圆歌手梦放弃升学,可以,这也很曰本。

    不过,从小就受到西洋音乐熏陶的她,最喜欢的科目一向是英语,为了能更加理解听过的歌曲当中的真意,跟喜欢的歌手完成心灵的沟通,早早就是个整天英文词典不离手的孩子。在让音乐老师头疼翻白眼的时候,还是英语老师心中的优等生。

    一家欢乐一家愁就是这样吧,学生对老师也是很公平的(什么?)

    再加上一个能用话术把琼杰特说服去参加音乐节的岩桥慎一,虽然乐队的名字时不时就被别人给念成“朵力木兹康姆秃噜”,乐队的三个人,英语水准倒是都还能拿得出手。

    英语过关,这样一来,即使转换了个国家,转换了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沟通不良,即使跟歪果制作人和乐手们在录音室里共事,也能从容应对,曰方随行的翻译人员,大部分时间里只需要待机,偶尔在旁边打个辅助就万事大吉。

    话说回来,关于这个念出来一大长串的“朵力木兹康姆秃噜”的乐队名,乐队的执行制作人芦田觉得念起来有点费劲儿,特别建议给乐队起个略缩名当昵称,方便以后粉丝挂在嘴上。

    对组合起名这件事来说,朗朗上口这件事是很重要的。

    不能矫正粉丝用片假名来和制英语的习惯,就只能自己去习惯片假名的乐队名。

    这事也没办法,想当年……就现在身处的年代来说,倒也不必想当年,兔国学英语的时候,也有过用汉语拼音来汉制英语的阶段。好肚油肚三块肉,油水大了干什么都有劲儿。

    想来想去,三个人耗时三分钟,一个人一分钟,最终决定的略缩名就叫“朵力康姆”,没有什么理由,单纯就是顺口而已。

    芦田制作人念了两遍,立刻通过。

    打铁自身硬,话是这么说不错,但是打出来的铁不一定被拿去做什么。朵力康姆就朵力康姆吧,观众怎么顺口就怎么来。

    ……总比叫“木兹秃噜”好上个三十倍。

    不能反抗的现实只能接受,并且想方设法让它更容易被接受。

    晚上还泡在录音室里跟歪果制作人和乐手沟通专辑制作的事,隔天一大早,天还不亮就要准备今天的外景拍摄,头昏脑涨的听凭工作人员摆布。不管是他们三个,随行的工作人员,又或者是在伦敦这边雇佣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行程满满,忙得团团转。

    忙归忙,换了个新国家,待在新环境里,入眼见到的,都是新鲜东西。

    都不用出去怎么观光,刚来的时候,往酒店阳台上站一站,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跟曰本完全不同的景色。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连一条普通的大马路,都能给看出情调来。

    这种新鲜感虽然一天比一天淡,到底缓解了工作的辛苦。因为这样,也就不觉得工作繁琐无聊,权当是一边观光一边干活了。

    就是这么肤浅却又自得其乐的三个人。



    (补更)

    乐队对外的领头人是中村正人,对外的门面则毫无疑问是美和酱。因而,在制作唱片封面的时候,她是毫无疑问的不动center,唱片内页里她也一定是出镜最多的。

    相机重点关照她,这次来拍外景,为她准备的服装也是最多的。

    但既然是三人组,不是她和她的两个没有姓名的小伙伴,那就不可能只关照她一个人。中村兄也好,岩桥慎一这个乐队对外的吉祥物也好,都要拥有自己的位置。

    尽管拍摄之前,化妆师要往美和酱跟中村兄脸上使劲儿招呼粉底,而不用露脸的长颈鹿男岩桥慎一乐得清闲万事大吉,还给化妆师省下了工作量。

    但是,在正式拍摄的时候,要如何为不露脸的岩桥慎一拍出合适的照片,就要好好费一下团队的小小灰色脑细胞了。

    乐队里有一个戴头套的成员,这样的乐队,在拍摄唱片封面和内页的时候,就要讲求一点策略,可以拍让人觉得可爱的照片,但是尽量不要拍出那种让人觉得滑稽的照片。

    被当成了搞笑艺人的话那就糟了。

    这一点,是在最开始就列入考量当中,作为一个标准来对待的。

    既然要定标准,首先要确定那根线在哪里。在乐队这件事上,那条线应该就是“KIRIN君可以露出到什么程度”。

    登台的时候是戴着面具来活动的,但是,动态和静态的平面照不是一码事,动起来的时候如果不全部把脸遮住就会暴露,但是,拍照片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某些手法了。

    经过讨论之后,得出来的标准就是,可以摘下头套,但是不露正脸,背影可以大大方方给观众看,反正岩桥慎一不是什么光凭背影就能给人认出来的大明星。

    要是这样的话,在拍照的时候,方式就变得灵活丰富了一些。

    因而,在这几天的拍摄当中,岩桥慎一也时不时出镜,不过往往都背对着镜头。虽然没有戴头套,但是为了表现他就是长颈鹿男,会适当的运用一下道具。

    比如说,团队特意去买来了一个只有十五厘米高的塑胶制长颈鹿,在拍摄一组照片的时候,将这只塑胶制长颈鹿放在了他的右肩上。

    当然,也不是在拍摄当中一概不戴头套,在三人同时出镜的时候,岩桥慎一往往会把头套好好戴上,这时就能拍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照片。

    比如说,三人同时扒住墙角把头往外探出去,美和酱和中村正人都只露出头顶的部分,长颈鹿男却因为目标过大,耳朵和路由器都露了出来。

    对拍下的这样的画面,美和酱笑称是:伪装失败。

    这倒是。

    要是三个人一起去做什么需要偷偷摸摸的事,那长颈鹿男就是那个拖后腿的“猪队友”了。

    ……

    来到伦敦的第五天,这一天的拍摄工作,是从伦敦动物园开始的。

    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里,各路野生动物都能见到,长颈鹿自然也可以。

    提议到伦敦动物园来拍摄的人实际上是美和酱,还在东京的时候,她把CBS索尼发的旅游手册拿回去读过以后,反馈回来的想要去拍摄的地点当中,伦敦动物园赫然在列。

    不仅给了个想去的地方的建议,美和酱甚至还附赠了一个小灵感给CBS索尼的团队。

    当初,旭山动物园的长颈鹿头套给了她灵感,也让岩桥慎一成了乐队的吉祥物,这次,美和酱又从动物园上面得到灵感,想出了一个怎么给岩桥慎一拍照的点子。

    她本人对摄影一窍不通,只能比划着大概说一说自己脑海当中的想法,这架势,跟她在录音室里比划着要求做出什么感觉的曲子的样子有得一拼。

    不仅如此,还特意配上一张她亲手绘制的图画,上面用令人感动的画技画出了一个背对着相机,戴着长颈鹿头套跟长颈鹿对视的人,还特别配上了一行解说词:和KIRIN君对视的KIRIN君。

    这个感人的画技,又和她用折线图来表现歌曲调子的做法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经验果真是相通的。

    总之,画糙主意不糙,这个点子不仅岩桥慎一和中村兄都觉得有意思,CBS索尼这边负责的人也觉得有趣,因而,伦敦动物园也就成为了这次外景拍摄的取景地之一。

    拿到了拍摄申请,进园以后,岩桥慎一又把长颈鹿头套给戴上。

    虽然扮演的是长颈鹿男,不过,实际看到真的长颈鹿,其实还是第一次。真要说起来,岩桥慎一是属于那种不喜欢去动物园的人,也未必是不喜欢,但总归对观赏动物园里的动物没什么兴趣就是了。

    透过长颈鹿头套,看着面前的真长颈鹿,首先想到的是——脖子可真长、块头还真大啊。岩桥慎一有点无聊的在心里感慨道。

    对面的真长颈鹿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家伙,警惕的观察起了他。

    然后,拍摄就开始了。

    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岩桥慎一尝试摆出各种姿势,工作人员则想方设法,让真长颈鹿的注意力一直在岩桥慎一那里。

    同在现场的美和酱跟中村正人一旁旁观,都是看热闹的表情。

    能够把岩桥慎一这样的人号令得团团转的,大概也就是摄影师了吧。中村正人想到这儿,看着被摄影师要求这么做那么做的岩桥慎一,觉得很好笑。

    美和酱则在心里期待,等到拍完了以后,要好好取笑岩桥慎一。他那样的人露出无奈的表情时,显得格外的有意思。

    岩桥慎一拍完照片,摘下头套,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两个队友幸灾乐祸的表情,顿时无语。不管什么时候,看热闹的队友总是不缺的。

    罪魁祸首美和酱笑嘻嘻的跑到他身边,“辛苦了,慎一君~”

    ……要是你能不笑的这么坏心眼,那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岩桥慎一默默想到。

    头套被U-MIZ派来跟随的经纪人栗岛绅司接过去,美和酱看着岩桥慎一被头套压塌了的头发,虽然幸灾乐祸的笑容还挂在脸上,却又伸出手,替他把头发给整了整。

    这动作做的一气呵成自然无比,一看就知道是熟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