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小说 > 超级科技强国 > 全文阅读
超级科技强国txt下载

    第三百章 恰克图空战(大空战 中)

    库伦,对苏作战空军指挥中心。

    这个位于库伦空军基地的作战中心,是西伯利亚方向,国防军空军对苏作战的最前指,空军副司令员刘亚洲正在与空军参谋长阮必应商讨着近期的敌情。

    “老阮,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东北和***人的空战吗?”

    刘亚洲端着手中的老茶缸,茶缸外壁上一个偌大的红色斑驳五星,由于长期地使用,红漆都被磨掉了一些,使得五星显得有些斑驳。

    红色五星下方有一段小字,仔细看还能认清是‘1933年对日空战纪念’。

    “当然记得,那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场大空战,鬼子临死反扑,但奈何飞机太落后。被逼上绝路的鬼子,甚至驾驶着双翼木制飞机,妄图反抗到底,结果,我们最终的战果极其辉煌,以不到二十架飞机的代价,击落近十倍的日机。

    当年,你还干着空军副参谋长的活,我还是个大校参谋呢,哈哈。”

    阮必应低头望了望自己的新茶壶,感慨道,“可惜啊,我当年那茶盅,被我那婆娘搬家搞丢了,唉,可惜了。”

    “你呀,等这二战打完,再拿一个纪念杯子,好好保存,保管你能用到你孙子那一辈儿。”刘亚洲笑着调侃道。

    “说真的,老刘,这次苏联人从莫斯科战区抽调那么多先进战机,甚至连美国人都可能插手,你心里究竟怎么想的?”阮必应问道。

    刘亚洲:“还能怎么想?委员长都亲自打来电话了,这说明了大本营对这次空战的高度重视。战争刚开始,为了接下来的战斗能更顺利,自然需要一战而定乾坤,至少要把苏联人的空军撵到贝尔加湖的北边去。”

    “贝尔加湖,还是不如它原来的名字,北海好听。”阮必应的年纪并不大,在西南时期走来的将领,如今也不过四十出头,军旅生涯耽误了成家大事,如今家里的小崽子才上中学,“我家里那小王八蛋,临走前问我去哪。老子告诉他,这一趟是去北海,等老子们这辈把北海打回来了,以后那就是孩子们的内湖,是他们避暑的圣地,是他们荡舟钓鱼的大湖。”

    刘亚洲闻言,却是不由微微出神,望着窗外那正陆续起飞降落的战机,也跟着说道:“是啊,北海,多好听的名字。苏武牧羊,北海湖边拄杖高歌,可惜,千年来,都是毛子的地盘。”

    “快了,最近小规模的空战爆发了不少,为了迷惑苏联人,我们都是采取二代机出战,虽然战果和伤亡都不大,但却成功地迷惑了他们。小心谨慎的苏联人,也应该试探够了,我估计最迟还有半个月,一场不下于大不列颠上空的大规模空战就要爆发。”阮必应肯定地说道。

    “希望这次空战能够开个好头,日后决战的时候也能占个先机。”

    刚刚结束的战况讨论会上,此次对苏空战的指战员们,集体听取了关于苏联人在西伯利亚上空的最新动作。

    苏联人虽然秘密集中了1000多架新式飞机,近2000架老式飞机,但在西伯利亚上空的行动却非常保守,除了在中国机群空袭苏军或者苏联城市时,苏联人会拼死作战外,他们在对中***队的日常例行轰炸时,都是一触即走。

    为了应对很注定将要爆发的大空战,中国国防军不但将雷达站建在了占领土地上,还在恰克图等多个中小城市附近,修建野战机场。前线十几个机场,总共能动用的飞机达到2500架,其中战斗机的数量1500余架。

    在数量上,暂时比苏联人稍差,但在质量上,即便是苏联人刚装备部队不到一年的拉—5和拉—7,在面对国防军歼—2战斗机时,也处于下风。

    “呜呜呜……”

    忽然,战斗警报再次拉响,一名参谋迅速地跑到刘亚洲和阮必应身边,报告道,“副司令员,参谋长,三分钟前我们收到恰克图前线发回来的敌情,雷达发现约有300架苏军飞机正在向恰克图方向飞来,大约200架战斗机,100余架轰炸机。

    恰克图机场已经紧急起飞了50架飞机,并且呼叫支援。”

    “命令驻a03机场144、145战斗机团,a04机场146战斗机团、147战斗机团,a07机场148、149战斗机团,立即起飞作战,第13航空师师长李晨任行动指挥,务必对来犯苏联飞机予以坚决击落,确保恰克图的安全。”

    刘亚洲二人在作战地图面前稍稍交流了一下意见,刘亚洲便快速地下达了命令,这次没有动用库伦空军基地的机群,而是动用了部署在恰克图附近几个野战机场的第13航空师。

    国防军空军的最新编制,航空师分为战斗机师,轰炸机师,攻击机师。一个师下辖六个航空团,整个师的飞机数量在150-220架之间,三大机种航空师,飞机数量有较大差异。

    听到苏联人数百架飞机来犯的那一刻,刘亚洲和阮必应都没有感到什么畏惧,反而心里一颤,意识到开胃菜来了。三百多架飞机,说多不多,但如果被击落个七七八八,苏联人也会觉得肉疼。

    ……

    “师长,刘副司令员的命令。”

    恰克图附近的某机场,早已下令飞行员就位,随时准备起飞的第13战斗机航空师师长李晨,终于等来了刘亚洲的出击命令。

    核对完了命令后,李晨大声下令道,“第13战斗机航空师,立即起飞作战,目标,侵犯恰克图的苏联空军。兄弟们,这次不用蹑手蹑脚地打,只管狠狠地揍。”

    说完,他提着飞行员头盔,迫不及待地冲向了停机坪,虽然他乘坐的那架改装双座型歼—3战斗机不在第一批起飞序位上,但他依然早早地登机,配合前舱飞行员做好起飞准备。

    经年的训练,战时更是一丝不苟,李晨所在的战斗机起飞后,几个野战机场的飞机基本集合完毕,一个由180多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已经基本成形。机群虽然是大编队,但依然是由若干个五机编队组成,两组长僚机,一架小队长机,在前面的一些零敲碎打中,飞行员们发现,由于飞机性能的差距,这种歼—2和歼—3五机编制的作战小队,能够给予苏联空军极大的威胁。

    良好的机动性,快速的爬升,出众的速度,优秀的盘旋能力,强大的火力,一个五机编队,往往能击落两倍甚至是更多的苏联飞机。

    苏联人的飞机,一头钻进这种五机编队组成的火力网,往往都没有还手之力,而如果是大股机群试图包围中国飞机,中国的战斗机又会采取快速爬高,脱离战斗,然后再以优势高度,下冲寻找战机。

    李晨所在的歼—3式战斗机居于机群中后的位置,在他不远处就是第13航空师临时配发的一架空中雷达预警机。

    “雷达预警机注意搜索敌机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数量,有发现立即报告。”李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机群作战的空中指挥事务,不时地切换指挥频道,熟练地指挥着这个庞大的战斗机师做好战斗准备。

    由于时间仓促,雷达站的预警时间有限,机群甚至来不及全体爬升到优势高度,李晨审时度势,急忙命令机群边缘和前方速度最快的部分飞机,快速爬高,抢占优势空战高度。

    剩下的130多架飞机,逐渐散开,以一个布满长空的散队向苏联人的来犯方向飞去。其余的飞机,则在苏联飞机极少能够占据的高度,向前平飞。

    “发现敌机,数量超过五十,无法准确辨认,距离15公里,高度4200米,速度超过400公里,正在快速接近。”

    雷达预警机频道中,传来李晨最期待的消息。

    “很好,准备作战,第149团主要攻击敌人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其他机群以小队和中队为作战单位,自由接敌,寻找战机。不要放过苏联人。这次给我狠狠地打。”

    李晨大声下令道,由于国防军的地面部队,正在恰克图与乌兰乌德之间的地带作战,作为物资周转站,新的空军驻扎地,恰克图越来越成为苏联人的眼中钉,从派遣小股机群,偷偷摸摸地前来,发现无论如何都躲不过中国人的侦察后,便派出了今天的中等规模机群,企图打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晨很清楚,自己一方能占优,拥有先进雷达是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拥有先进雷达的事实,很早就被其他国家所知晓,只是中国这个独裁式的国家,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哪怕是如今,或许直到这一次空袭失败,被中国提前发现的消息传回去后,苏联人才能确认,中国已经将先进雷达布置到了前线,正如英国人把雷达布置在英吉利海峡中的小岛上一样,德国人一起飞,英国人就发现了。

    与此同时,没有雷达的苏联人,依然在按照既定计划,一路无阻地朝恰克图飞来。

    直到最前面的战斗机驾驶员,凭借肉眼看到了第一架钻出云朵的中国飞机时,他不由惊呼道:“发现一架中国飞机。”

    然而,下一刻,就在他刚刚扔掉副油箱,准备以飞机最大马力冲上去时,又见到了第二架,第三架:“不,两架,三架,四架……”

    再下一刻,这名还很年轻的苏联飞行员,就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清一色中国战斗机从云海中钻出来,犹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冲入苏联人的机群。

    不断闪烁地机炮炮弹,和拉长光鞭一样的航空机枪射击,顿时将苏联偷袭机群的美梦打碎了。

    许多飞行员依然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反应如此迅速,不过下一刻,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思考了,因为,中国人的战斗机正在乘机狠狠地揍苏军的轰炸机队伍。

    刚一照面,一架架的轰炸机就被中国战斗机威力强大的机炮炮弹,打成了火球,凌空爆炸。

    “为了布尔什维克,为了伟大的苏联,让我们和帝国主义中国不惧牺牲地战斗去吧。”

    苏军机群指挥官在通信频道中喊完后,自己也驾驶着飞机,朝中国扑面而来的战斗机群迎去。

    -------

    状态奇臭无比,抱歉,这章写的不甚满意,希望明天周末能一口气爆发下。

    第三百零一章 贝尔加湖上空的中苏空中决战 上

    恰克图上空爆发的空战,是中苏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虽然双方出动的飞机总计远不到一千架,但却揭开了中苏大空战的序幕。

    因为雷达侦测到了苏军机群的偷袭,恰克图的驻军也进入了高度戒备中。经历了一场战火,这座城市的一半成为了废墟,另外一半则保存较好。

    在先头部队继续进攻时,这里刚刚进驻了第二装甲集团军的一个师和第七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师。整个西伯利亚战线,由于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太快,在偌大的西伯利亚,苏军的防御兵力过于薄弱,短时间无法形成大兵团,就无力抵挡中国装甲军团的进攻。在茫茫的西伯利亚雪原上,最前面的部队正在朝北海(贝尔加湖)——乌兰乌德一带进军。

    一开始,部队以特级战备开始准备进行要地防空,一门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被布置在楼顶或者废墟间,连第二装甲集团军第三装甲师的自行防空火炮都进入了射击掩体,准备对付苏联人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轰炸。士兵们更是进入废墟和掩体、临时挖出来的下水道,准备防空。

    结果,苏联人的机群虽然一度逼近到了恰克图的视线距离,但却最终没有突破由180多架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组成的强大拦阻力量,就连躲避的士兵们,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远处天空不时有一架架飞机拉着长长的黑烟,坠毁。

    一处教堂的大厅里,正令人惊奇地停着三辆坦克,原来为了防空,坦克师的坦克只好临时分散进入这些完好的建筑中。士兵们可不信什么教,直接架开了神父,开着坦克撞开了教堂的大门,将坦克停在了教堂中间。

    士兵们无事可做,在那里轮流使用车长的望远镜,观察起天空的空战来。

    “三点钟方向,又被打下来一架,副连长,快看看,是谁的飞机。”

    士兵们分成好几堆,挤在军官的旁边,抢着要看望远镜。屋中军衔最高的是一名副连长,此时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刚刚坠机的方向,镜头中,一架比战斗机大不少的轰炸机,正旋转中快速掉下去,“又是苏联人的轰炸机,被打成了燃烧的火鸡。”

    “汉生,你这情况怎么样?连长让我过来看看。”

    “谭政委,你怎么来了。”陈汉生放下望远镜,回头看到装甲二连的连政委,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那架坠下的飞机,不由笑道,“这不带着兄弟们看看苏联人的热闹呢。”

    陈汉生是二连的副连长,负责指挥六辆坦克,教堂里停了三辆,还有三辆停在院子里,用伪装布遮盖着,士兵们倒是都进了屋。

    “你这个装甲指挥学院的高材生,这么快就能和士兵们打成一片,不容易啊。”谭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指着远处的天空,还能看到不少纠缠在一起的飞机,显然空战远未结束,“情况怎么样?我刚才在地下指挥所,差点错过了好戏。”

    陈汉生向谭政委示意,指了指坦克上的粉笔‘正’字,高兴地说道,“兄弟们数下来的,就不下15架苏联飞机了,有的被打的凌空爆炸,有的是一头栽下来。”

    “呃?战果这么好?我们的飞机呢,掉下来多少?”谭政委虽然一早就知道国防军的装备相比苏军,优势是很大的,但还是不免担心。

    “有两架飞机摇摇摆摆地,刚刚从上空飞回机场方向去了。受创很严重,但没想到还能坚持摇摆着飞回去。”

    望着那激烈的空战场面,陈汉生微微有些感触,倒也谈不上遗憾。他今年不过二十三四岁,最初的梦想本来是去当个飞行员,结果因为父亲,也是此次***方面军指挥官陈军上将的威逼,最终还是加入了装甲兵部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从装甲指挥学院毕业,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技术过硬,表现出色,被顺利任命为副连长。

    战争开始后,作为车长的他,凭借突破边境防线时所指挥坦克的勇敢冲锋,很快被任命为指挥六辆坦克的实权副连长。

    “那我可得在外面多看一会儿,弥补一下,哈哈。正好军务忙完了。”谭政委也不客气,直接一屁股坐在坦克襟板上方,接过陈汉生递给他的望远镜,看起远方空中的空战来。

    看了一会儿,谭政委倒吸了一口冷气,放下望远镜,说道,“汉生,你有没有发现,空军的打法很凶残,很彪悍啊。”

    “是啊,政委,你看,九点钟方向的那两架追逐的战机,明显是我们的飞机在追击苏军的战机。凭借着优势速度和转弯能力,无论那位苏军飞行员如何机动,都无法逃脱,最迟还有几秒,就会有胜负。”

    陈汉生凭借肉眼,已经看了一会儿刚刚出现的这一对厮杀飞机,国防军飞行员的精湛飞行技术,丝毫不比他引以为傲的坦克驾驶技术档次低,反而高得多。

    教堂所在的地势比较高,刚好能看到比较广泛的空域,而这场发生在恰克图视线距离内的空战,显然已经是正常空战的尾声。

    苏军的机群无论如何也没能突破国防军空军的***,一路绞杀,笨拙的轰炸机和强击机纷纷被击落,而苏军的战斗机也强不了多少,在中国飞机盯住轰炸机或者强击机的时候,它们还能尾随偷袭一下,但当中国飞机射出了机炮或者机枪子弹击中了目标后,一个大角度的空战机动动作,迅速就变被动为主动,死死咬住屁股后面想要偷袭的家伙,然后干净利落地将它打的凌空爆炸。

    “连长有说什么时候开拔吗?政委。”陈汉生望着打的非常精彩的天空,不由回头望着停在教堂里的三辆坦克,好战之心油然而生。

    “应该快了,或许等不到这场空战结束。”谭政委望向西伯利亚的腹地方向,空军在争夺制空权,那么陆军的使命,就是去占领,再占领。

    ……

    “委员长,恰克图空战的战果统计出来了。”

    茅云先将刚刚收到的一份报告交给张蜀生,随手关上了门。

    张蜀生打开文件,开始翻看起这场中等规模的空战来。

    苏联人在恰克图以北的偌大贝尔加湖地区,仅剩下乌兰乌德的机场驻有大批飞机,张蜀生之所以关心恰克图的空战,实际上是为了接下来进攻乌兰乌德。

    虽然西伯利亚方向的进攻主力是第二装甲集团军,而作为坦克的杀手,不论是轰炸机还是强击机,苏联人都从德国人身上,学会了一套很有杀伤力的消灭坦克战术。

    不论是原本的历史上还是现在,苏联人和德国人都在做着同一件事,一边派出数千辆坦克疯狂进攻和反击,一边又派出数百上千架,反复轰炸这些装甲部队。

    这种轰炸非常有效,在防空力量明显不足的苏德两军,一旦装甲部队被敌军机群发现,那就会损失惨重。

    如苏联和德国人,一场战役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的伤亡,被俘数字,被炸毁几百辆,甚至是几千辆坦克,完全不会感觉心痛。

    他们只会要求战斗胜利,反正后方有源源不断的新兵,即便没有了高素质的新兵,还有遍布各地的农夫们可以武装起来送上战场。

    所以,他们可以为了胜利,忽视这些伤亡,但张蜀生却不行。

    之所以中苏战争,没有如同德国人闪电战那样,一味追求速度疯狂推进,就是为了在既获得巨大战果的同时,又能减小伤亡。

    如果苏联人没有德国人和***人牵制,这个想法只能是梦想,但如今,苏联人自顾不暇,即便认识到中国的进攻是亡国灭种之危,但同样无法倾国之力来反击。

    这样,中国依靠强大的陆军,快速推进,就能既获得巨大的战果,又能以较小的伤亡取得胜利。

    相比国防军,苏联人的武器确实不先进,甚至有些武器还因为巨大的战争损耗,而显得老旧。

    但是,苏联人聚集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庞大空军,对国防军的步兵部队和装甲部队确实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哪怕国防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将自行防空高射炮装备到了营级,野战防空更是演练重点,但张蜀生依然没有信心能够依靠地面防空火力,对付苏联人可能来袭的数百架,甚至是上千架飞机。

    装甲部队在广袤的地区进攻、行军时,苏军的空军很难抓住机会,但一旦国防军需要汇集在一起,拿下贝尔加的门户乌兰乌德时,就极可能遭遇到集群式的轰炸。

    那时候,第二装甲集团军,很可能面临重大伤亡。

    解决飞机的最佳武器永远不是地面防空火力,而是比敌人更先进,数量更多的飞机。

    所以,整个西伯利亚大空战计划,张蜀生是分两步布局的。

    如果苏联人忍受不住国防军空军的步步紧逼,甚至是在乌兰乌德遭到全面轰炸,而不得不主动出击,那么是最好的。

    而如果苏联人步步后退,不肯空中决战,那国防军空军就只能一片一片的空域推过去了。

    用绝对的空中优势,把不肯决战的苏联空军,赶到贝尔加湖以北。

    “击落188架敌机,击伤70多架敌机,能够安然逃逸的苏军飞机不足100架,这次的战果还是非常大的。”

    当张蜀生仔细看完了这份战果报告后,他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个人:斯大林。

    不知道为什么,他敢肯定,当这份恰克图空战的战报送到斯大林面前时,这位从未遭受过如此巨大落差的空中失败的统帅,一定会下令加快西伯利亚空军的南下。

    那个时候,无论是张蜀生还是斯大林,无论是国防军还是苏联红军,都迫切需要一场大规模的空战,来决定西伯利亚的走势。

    苏联败,西伯利亚将被浩浩荡荡的中***队彻底占领。中国空军败,苏联人就能够守住半壁西伯利亚。

    “德英之前的缓慢添油战术,或许也会在西伯利亚上空上演。那将是恢弘的一场大空战。”

    — —— ——

    (抱歉,这几天发生了一点私事,一直静不下心来写。老婆怀孕了,既想爆发多赚点奶粉钱存着,又恰好进入极度低迷期,越想写,越是一头泥淖渣,希望下一章贝尔加湖上空的空战写完,能够好一些……)

    第三百零二章 贝尔加湖上空的中苏空中决战 中

    伊洛夫小镇,斯大林的战时行宫,这个隐藏在茫茫林海中的小镇,虽然离莫斯科只有不到两百公里,但却被苏联红军重兵环卫,在这里,布尔什维克最高领导人依然领导着大部分的苏联国土。

    虽然,如今苏联的欧洲部分正在欧洲纳粹军团的铁蹄下呻-吟,而远东则是遍地的黄军装鬼子,西伯利亚本来是最安全的地方,但中国人出兵后,不但成为了主战场之一,还成为了随时可能被折断的苏联脊梁。

    “梅列茨科夫同志,难道我们的备战速度不能再快一些吗?就像东线战场这样,在最快的时间里,像给予德国人一样,给予中国人一次沉痛,代表了布尔什维克最强大力量的反击。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就要去就认战区最高指挥官,我希望你能配合一下他的工作。”

    行宫中,斯大林正期待地对自己的总参谋长梅列茨科夫元帅说道。

    梅列茨科夫心里感到为难万分,如果直接告诉斯大林同志,短时间调派现有规模的军队已经是极限了,那么一定会触怒这位领袖。作为最高领袖,斯大林同志向来只关心结果。至于华西列夫斯基,他倒是很看好,苏德战场上的名将,成功地打退过德国人多次的大规模战略进攻,是一名具备丰富大战场指挥经验的元帅。

    “斯大林同志,我们已经再次下令催促西伯利亚军区加快备战速度,我上午和西伯利亚军区的指挥员库尔久莫夫将军通了电话,他向我保证,目前已经组织了三个集团军,其他几个军区也正在按照计划调配军队支援西伯利亚军区。”

    总参谋长梅列茨科夫说出来的情况,看起来一切顺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西伯利亚的几个红旗独立集团军都被歼灭,直接导致近30万红军从编制中消失,尤其让人震惊的是,这部分部队,真正被中国人消灭或者打死打伤的最多只有一半,剩下的则是就地扔掉武器,回当地的农庄去了。

    他不敢肯定斯大林不知道这个情况,也许西伯利亚军区或者情报部门的人隐瞒了这个发生在遥远西伯利亚的事件,但作为总参谋长,他却能从这里面意识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从多方面的情报和西伯利亚军区交上来的报告来看,中国人的进攻非常迅猛,三路方面军,西伯利亚方向的进攻尤其迅猛,仅仅只是几天时间,就占领了恰克图,消灭了三个红旗独立集团军,并且还准备向贝尔加湖方向进攻。

    贝尔加湖一带虽然既然不是重工业区,也不是资源集中区,但却是西伯利亚铁路的重要中枢之一,一旦中国人占领贝尔加湖地区的阴谋得逞,那么,西伯利亚铁路就将正式被切断。

    铁路大动脉被切断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用想,梅列茨科夫也清楚。那时候,西部的任何补给都无法运往远东战场,而远东的资源和其他产出也无法运往西部,甚至整个苏联都可能被就此腰斩。

    扶植傀儡共和国,恢复若干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身份,光是简单一想,梅列茨科夫就发现,如果自己是中国人,成功占领贝尔加湖地区后,将会有多种整垮苏联的手段。

    “必须告诫库尔久莫夫同志,三个集团军的失利,已经让我愤怒不已,我将抽调给他更多的部队,更多的坦克和飞机,我需要他挡住中国人的进攻势头,等待伟大的红军主力部队在西伯利亚,在贝尔加湖地区,与中国人来一场骑士般的决战。”

    斯大林怒气冲冲地说道,苏联地大物博,过于庞大的领土就造成了兵力吃紧的问题,尤其是东线战场和远东战场牵制了大批红军精锐,在几个二流集团军被击溃后,西伯利亚居然出现了兵力空虚的局面。

    所以,在秘密调动大批先进飞机的时候,斯大林还下令多个临近西伯利亚军区的军区,组建支援集团军,开赴前线。

    “是的,斯大林同志。”

    梅列茨科夫正要说什么,却见斯大林已经拿起了另外一份报告,看了片刻后,死死地盯住一旁的空军元帅诺维科夫。他心里暗道,领袖的怒火,终于要转移目标了。

    “诺维科夫同志,为什么会有这样惨重的失败,难道我们的失败还不够多吗?我希望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斯大林看到上面那个战损对比数字的时候,脸色瞬间难看到了极点,虽然之前早已看过了这份战报,但每当拿起它,他依然会震怒无比,“如果我们的对手是德国人,我可以忍受暂时的失败。但是,即使是德国人,我们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空军,对,就是空军,出现了数百上千的王牌飞行员,他们每个都击落了大量德国人的飞机。

    我可以容忍初期因为中国人的偷袭受到的损失,但是,我们对恰克图的反偷袭,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惨败?”

    诺维科夫满头冷汗,即便身处高位,此时也是紧张无比,他同样没有在西伯利亚前线,但这场行动却是他负责领导的,一场突然的轰炸行动,以前所未有的机群规模,突然袭击中国人刚刚占领,即将被改造为物资中转和兵站的恰克图。

    “斯大林同志,我们怀疑中国人将雷达站布置到了前线的位置,所以提前发现了我们的机群。另外,中国人此次出战的飞机,性能整体比以前的水平高了一个等级,根据回来的飞行员口述,中国人的这种全金属新式飞机,无论是在速度还是机动能力方面,都比我们的新式伊尔飞机强大。

    根据情报部门的情报来看,此次我军机群应该是遇到了中国人的歼—3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于数年前开始批量装备部队,在以前,我们只知道这种飞机性能很先进,足以比拟美国人研发中的最先进的螺旋桨飞机。”

    诺维科夫小心谨慎地说道。

    “歼—3式战斗机,绰号‘牯牛’的那种战斗机?”斯大林微微皱眉道,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当时几位与会的官员,还戏称其为中国人释放的烟雾,将歼—2战斗机换个名字而已,所以戏称它为‘中国牯牛’。

    诺维科夫打开公文包,递过去一沓照片,说道,“斯大林同志请看,就是这种飞机。”

    斯大林侧过头去,看到黑白照片上,布满晨曦的天空中,一架微微闪着白光的飞机刚刚起飞,造型独特,直接飞入了天空。

    “一种全金属的新式飞机。”斯大林再次皱眉,这真不是一个好消息,“诺维科夫同志,我们的飞机研制计划也必须加快速度了,而且,你立即组成一个谈判团,将这些资料扔给美国人,让他们提供给我们更多的飞机,否则,告诉他们,这些中国人的新式飞机,很可能掉转头飞向太平洋。”

    “是,主席同志。”诺维科夫点头道。

    斯大林微微沉吟,继续道,“贝尔加上空的制空权争夺战,一定要以全力去准备,飞行员和飞机不够可以从东线战场抽调,如果还不够,就向美国人求援。你准备一下,和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一起,你负责指挥空军战斗。”

    作为最高领袖,斯大林的智慧同样很高,他深知此时的美国人,不得不答应自己各种古里古怪的条件,只因为,一旦苏联沦陷,德国人的大军就会开始准备登陆英国,而中国人的庞大军队,也会将整个中亚地区、南亚地区、南海附近的大片区域收入怀中。

    他非常清楚,这是美国人绝不能接受的。

    “遵从您的意志,主席同志。”诺维科夫没来由地心里一轻,或许能够远离莫斯科,对于已经身为副国防委员,红军元帅的他来说,也是一种暂时的解脱。

    ……

    汉京,张蜀生办公室。

    “委员长,苏联人的动作越来越大,大批的飞机从各个军区,甚至是从苏德战场前线和远东战场开始往西伯利亚方向调派。”

    空军司令员范思然和空军总参谋长李向红二人,正在向张蜀生汇报前线的空战进展情况。

    “呵呵,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不是我们攻打苏联人,而是苏联人从西伯利亚直接冲到了山西,甚至可能切断东西南北的沟通,换了是我们,同样会殊死反击。”

    张蜀生很清楚,斯大林这时候看似疯狂,其实是在同盟国身上走钢丝绳,斯大林唯一的依仗,就是美英这两个拉扯着苏联命运绳索的同盟国巨擘,能够将绳子绷紧,紧张苏联的未来。

    显然,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是这样想的。

    从张蜀生得到的报告来看,美国人不但直接派遣舰载机担负陆基飞机的任务,赶赴前线参战,并且实质性的第一次与德军交手。而更多的飞机,来自美国的先进飞机,更是不要钱一样用大轮船装着,沿着北冰洋方向,送到苏联。

    “这倒是。最近苏联人的动作很是频繁,一改之前小心翼翼的架势,频频派出伊尔机群,试图与我空军机群进行中小规模的更深入试探,这种添油战式的交锋,目前在苏德与英德双方都在反复上演。

    不过,苏联***约已经秘密集中了2500多架战斗机,数千名飞行员,据信他们会于近期就会结束这种小心的试探,从而展开真正的行动。”

    “上千架飞机的庞大空战,真是让人期待啊。英吉利海峡太窄,苏德的战线太长,都无法像我们和苏联人在西伯利亚一样,能够集中兵力打一场决战。这是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和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

    张蜀生不由感慨道,心中又动了依靠复眼前线战场监控设备,届时窥视一下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空战的真容。

    “我们准备好了吗?”

    听到委员长的问话,范思然回答道,“委员长,根据我们的大空战计划,即便苏联人不应战,我们也将对贝尔加湖以及以北地区的所有战略目标进行毁灭性轰炸。

    如果苏联人避而不决战,我们就能动用超过千架的轰炸机,彻底瘫痪贝尔加湖以北五百公里内的重要目标。

    如果苏联人加入大决战,那么,我们总计超过2000架的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机群,将给予苏联人毁灭性的打击。”

    听到范思然的回答,张蜀生不禁陷入了沉思中。

    曾几何时,他曾经梦想着,有一天,中国不再是小米加步枪,中国也有飞机大炮,航母坦克。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不但不用被割走外蒙,还应该能够挥师西伯利亚大平原,开垦良田亿万亩,然后将它们分给中华儿女。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不再是依靠美国人的施舍,能够自己武装起强大的海陆空三军。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的航空母舰能够开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中国的舰队多如牛马。

    他曾经梦想着,中国的飞机能够成群结队地飞向敌人的上空,扔下铺天盖地的炸弹。

    而如今,这一切正在快速实现,甚至就在眼前。

    和之前的珍珠港事件相比,这次千机大空战更让他期待,那种铺天盖地的机群,在蔚蓝的贝尔加=北海上空激战的情形,注定将会载入空战史册。

    “委员长……”

    在范思然的呼唤声中,张蜀生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居然第一次如此走神后,不禁有些自责,随即说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空中大决战,关系到苏联战场是否能够快速解决,关系到西伯利亚地区的归属,务必要狠狠地打,不要留一手,不论是谁,只要是敌人,还飞在天上,就把它给我击落,不管他是来自苏联还是英国、美国。”

    “是,委员长。”

    两人随即离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半个月后了。

    这一天,张蜀生刚刚来到办公室,在办公室内部天井旁享受着早茶时,就被敲门声打破了晨景。

    “委员长,刚刚收到的情报,中苏大空战已经开始了,第一批次五百架的我军战机,在空袭乌兰乌德的诱敌行动,成功引出了苏军的大批机群。”

    “目前最新情况如何?”张蜀生急忙问道,十来天前,他已经将复眼战场观测系统直接运上前线了,这次应该又有好戏看了。

    作战部长粟裕任说道,“目前双方都在不断起飞机群,都想一口气吃掉对方。”

    “好,就是这样,既然都想吃掉彼此,那就看谁的家底够大,谁的飞机够先进。”

    眼看苏联人最终被迫上钩,哪怕是谈不上上当,张蜀生依然很高兴,随即吩咐下去后,就钻进地下中心,准备看看前线的情况。

    第三百零三章 贝尔加湖上空的中苏空中决战 下

    “快,动作快点。”

    呼代里县境内,几个野战机场之一的临河机场,早已被清扫干净雪渣的水泥跑道,第一波和第二波将起飞的飞机,都已经就位了。

    作为中苏边境的大量野战机场之一,为了维持对西伯利亚的高强度空中优势,一个或者几个机场完全是不够用的,大批的野战机场开始被迅速地修建起来,对于起飞要求不高,只需要有一条或者几条水泥跑道,再配以零配件中心、油料库、弹药库等辅助设施,必要的机场工作人员和工兵,驻防部队,就修成了一个不错的野战机场。

    临河机场四条近千米长的野战跑道,已经是中型野战机场的标准了。中苏大空战正式开始后,跑道上,迅速停满了第一和第二波次的飞机。

    两个波次的飞机在四条跑道的尽头排了近百米长,这些都是要在第一时间起飞的战机,油料注满,弹药装载完毕,飞机检查,起飞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

    更多的机场工兵和机修官兵正在停机位上给更多的飞机做起飞前的准备,一辆辆弹药车和加油车,正在飞快地忙碌着。

    “报告,中校,我呼代里境内的第1、2、3号机场,已经开始起飞第一、二波次的作战飞机,上级要求我们做好最后准备,等待起飞命令。”

    塔台指挥室内,机场指挥官焦虑的等待着起飞的命令,通信兵报告了刚刚收到的来自库伦空战指挥中心的命令。

    “回报指挥部,我机场已经做好第一、二波次之起飞准备,60架作战飞机随时可以起飞。”

    顾得忠中校快速地说道,目光却盯在塔楼前方的四条跑道上,每一条跑道上都停了15架作战飞机,前后排列,四条跑道,停放了一条飞机组成的长龙。

    清一色的歼—2战斗机,银白色的机身上,印着铁血军徽和象征胜利的五角星,飞行员早已关闭了座舱,做完了最后的检查,随时可以起飞与邻近机场的飞机,组成大规模空中集群。

    没有一架是轰炸机,清一色的战斗机,轰炸机都还在停机位上,这场可能持续半个月之久的大空战至少有局部结果时,它们才会起飞,去轰炸乌兰乌德一线的所有重要目标,为陆地进攻部队发起对乌兰乌德的总攻,提供前所未有的空中支援。

    在这个以数量和质量双重取胜的年代,国防军空军早已演练多年的长距离、复杂条件下的集群式编队,能够保证多个机场的战机,起飞后能够迅速地编组。这也是得力于无线电定位技术,单机通信技术,以及雷达预警机的部署,才能做到这样。

    而苏联人在大机群作战方面,则是通过纯粹的苏德战场经验,从弱到强,也能组织起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空中机群。

    十分钟后,通信兵放下耳机,在座位上转过身大声报告道,“中校,指挥部命令我们立即起飞第一,第二波作战飞机,加入到e空域的第3作战集群。”

    “回电指挥部,我方明白。”

    顾得忠中校走到指挥位,面向话筒,清晰而稳健地下令道,“我是贝加尔湖空战,临河机场指挥顾得忠中校,奉库伦空战总指挥部命,第一波,第二波战机,立即起飞,编入e号空域第3作战集群……”

    命令一下,待起飞机群顿时有了反应,排在第一位的战机立即启动,片刻后,整个机场上空全是不断起飞的飞机,作为螺旋桨飞机,起飞间隔要求很小。

    与此同时,远离数百公里外的苏军在乌兰乌德的若干机场,也在疯狂起飞战机。

    作为后方机场,伊尔库茨克,乌斯季奥尔登斯基,甚至外贝加尔军区的赤塔等地机场,也在疯狂起飞飞机。从最老式的伊15飞机,到较新式的伊尔战机,拉—5战斗机,拉—7战斗机,米格—8战斗机(苏造米格飞机的改进型,苏联最新式螺旋桨战机)。

    大批的苏军飞机,不停地起飞,虽然苏联人没有中国国防军空军那么多先进空中指挥设备,但却拥有着多年苏德空战的经验,大编队很容易就组建起来,而且西伯利亚广袤的空域,完全不像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上空。

    从300公里时速的垃圾战机,到700多公里时速的米格—8战斗机,苏联人几乎掏干了家底,拉出了4000多架战斗机云集西伯利亚军区。而在这场大空战中,能够参战的大约在3000多架。

    建立在距离乌兰乌德近千公里外之乌斯季库特的苏军贝尔加湖空战指挥中心,正在被动地应付着这场由中国人主动挑起的超大规模空战。

    “诺维科夫元帅,刚刚接到的报告,从赤塔方向潜伏到中苏边境的侦察员也发现了大规模的中国机群。”

    空战指挥中心,一名少将空军参谋长,正在向分管空军的副国防委员诺维科夫元帅汇报这场大规模空战的进展。

    诺维科夫点点头,看到越来越多高级军官进来,他挥挥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对那名少将点点头,“你把整个大空战的情况讲述一下。”

    “是,元帅。”

    少将参谋李维斯基咳嗽两声,吸引了众多空军将领的注意力后,走到偌大的中苏地图面前,指挥棒轻点地图,说道:

    “各位同志,这场刚刚开始的贝尔加地区大空战,是帝国主义中国发动的一场有预谋的超大规模空战。

    他们旨在通过这场空战,消灭我整个贝尔加湖地区以及外贝尔加军区的大部分空军力量,为他们接下来的全面进攻和占领提供空中支援。

    虽然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完善,但一旦中国人的阴谋得逞,那么,乌兰乌德,甚至是赤塔等多个城市在内的战略目标都将成为废墟,整个贝尔加湖地区云集的六十多万红军都将遭受到无休止的轰炸。

    中国人的空军有多么强大,我想从之前的几次轰炸就能看出来。

    他们并没有动用多大的力量,却已经将乌兰乌德的大部分战略目标拔除,令我们损失惨重。

    所以,这一次的贝尔加湖大空战,我们要集中所有力量,保卫西伯利亚的天空。”

    “我插一句话,斯大林同志命令我们坚决反击,贝尔加地区事关西伯利亚铁路,甚至是整个西伯利亚的安危,非常重要,必须保卫。否则等待我们的,都将是政治处分。”诺维科夫元帅插了一下话,随后示意他继续讲。

    “这次超大规模空战,帝国主义中国先是起飞了数百架的机群,意图轰炸我乌兰乌德的机场、军工厂、军营、工事,这些目标在之前都侥幸逃过了中国人的轰炸。

    为了保卫乌兰乌德,我们起飞了400多架战斗机,因为实战证明,和中国人的空战,必须依靠数量,集中兵力才能抗衡。

    然而,我们潜入中苏边境的多名侦察员却向我们发回密电,称发现多个机场的中国飞机有大规模起飞的趋势。

    我们认为他们是试图挽救他们的突袭机群。

    在基本查明中国人的增援数量后,我们在后方的众多野战机场,立即起飞了第二批次的飞机,前后飞机总数已经近1000架。”

    李维斯基少将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但就在刚才,根据多方面的情报汇总,我们发现中国人的突袭机群并非混编机群,而是全部由战斗机组成。而他们两批起飞战机的数量,同样达到了1000架的恐怖数字。

    与此同时,在赤塔方向,在伊尔库茨克方向,也发现了大批混杂轰炸机的中国飞机,我们预测,他们是想在贝尔加湖空战主战场作战的同时,瘫痪这几个地方的战略目标。

    为了保住贝尔加地区,我们不得不集中兵力,应付中国人的空中主攻方向,否则,他们战斗机的身后,就将是成百上千架跟随飞来的轰炸机。

    根据最新的情报,中国人在贝尔加湖上空的主攻机群,能够同时滞空作战的飞机,将达到1500架的恐怖数字,预计他们还有1000架后续波次飞机,整个贝尔加湖主战场的中国战机,将达到2500架。

    而在其他多个方向,他们起飞的战机同样超过1000架,根据我们的估算,中国人很可能将在***方向就集中起近4000架的各式战机,向我们发起现代有史以来最猛烈的大空袭。”

    听到这里,在场的大多数将领都不由惊呼出声,一名空军中将直接站起来,不可置信地说道,“怎么可能,根据我们的估计,中国人的飞机总量不会超过一万架,远东方向和中亚方向,他们集中了最少2000架飞机,再加上这4000架飞机,他们难道只留下不到4000架飞机防御偌大的国土边境??”

    “乌拉尔莫夫中将,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大概的数字,我们的飞机虽然存有量超过1万5000架,但实际能作战的只有1万3000架,这里云集了我们三分之一还多的飞机,就是为了抵挡中国人。他们的飞机,不能单纯以数量来计算。我敢保证,他们100架飞机,足够防御目前任何敌人150架甚至更多的飞机进攻。”

    诺维科夫元帅深知两国空军的差距,他自认为是苏军中少有的开明派,对于中国人的空军也有足够高的认识,“他们的主力机群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足以对抗我们的任何战斗机,哪怕是最新式的拉—7战斗机和米格—4战斗机,在实战中也被证明,完全不是中国人歼—3战斗机的对手,这种被命名为‘牯牛’的战斗机,几乎是一种无敌的战机,它的性能超过***人的零式战斗机,德国人的bf111战斗机,我估计,只有美国人还没有大规模装备的 p-51野马战斗机才能与其相提并论。”

    虽然诺维科夫同样认为,在研中的绝密验证型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和将要装备的螺旋桨米格—10战斗机,可能会能与其抗衡,但目前,苏军手中最先进的米格—8,虽然在航速和机动性,火力上都有巨大的进步,但依然不足以对抗中国人。

    比如航速方面,米格—8的最大航速已经接近750公里,但中国人的最大航速,据信超过了800公里,就连他们的二代机歼—2战斗机,都达到了米格—8的标准。

    而天知道,这种歼—2战斗机,是中国人差不多十年前的货色。

    “中国人究竟还有多少先进的战斗机呢?它们会有喷气式战斗机吗?他们没有更先进的战斗机参战,是因为他们认为,就靠这些歼—2和歼—3,就能覆灭苏联空军吗?”

    诺维科夫不明白,他也没有得到过任何这方面的情报,中国人的空军,犹如是铁桶一样,保密做得非常好。

    虽然偶尔有间谍偷拍到一些神秘的飞行器,但受限于相机的性能,目标飞行太高,完全是模糊一片,仅仅能判断中国人拥有一种非常恐怖的飞行器。

    作战室的讨论依旧在继续,也有越来越多的情报和报告,开始汇拢到中心来,诺维科夫已经看了至少五份来自前线的报告。

    “元帅,我们在乌兰乌德的机群,已经和中国人的先导机群开战了,据证实,中国人的先导机群,大约为350多架歼—2战斗机和歼—3战斗机。”

    一名上校参谋官快速地走进来,大声地报告道,现场顿时冷了下来。

    诺维科夫一挥手,大声道,“按照计划,各机群有序起飞,让我们期待一场反击帝国主义的胜利吧。他们不是德国人,但我们同样会抵挡住他们的进攻。”

    随后,众多空军高官陆续返回自己的指挥部,一些红军空军师长,更是要去带队后续的作战机群起飞指挥。

    剩余的苏军空军高官,开始在巨大的作战室中,等待战果。

    “……空战开始,中国人率先开火,我军有15架飞机被击落,击落击伤中国飞机多架……”

    “……”

    然而,随着‘战果’不断传来,诺维科夫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哪怕明知道己方的战机是多余中国人的,但是,在对方的后续机群还没赶到,己方明明多出数十架飞机的情况下,依然如此不利,他有了一种巨大的不祥预感。

    ……

    库伦,中国国防军空军贝尔加湖战役指挥中心。

    空军副司令员刘亚洲副和空军总参谋长李向红,正坐在一面巨大的战场地图面前,看着参谋人员不断地更新上面的敌我双方战场战损情况。

    放下无线电耳机后,一名参谋兵大声报告道,“刚刚又击落了第10批次的10架苏军战斗机,我军……”

    这种大空战,汇报一架或者几架的战果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指挥部的规矩是,每击落10架敌机,前线就会发回来战报。

    “不错,接敌刚刚15分钟,就击落了上百架苏军战机,战果很辉煌。”刘亚洲点点头,自身的损失却不大,虽然战速比没有到达非常乐观的十比一,但也达到了五比一。

    李向红说道,“大机群刚刚接触,就击落敌机100架,我方被击落、损伤20架,这个战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是刚刚接战,损失会大一些,等到单机缠斗的时候,战果会更大的。我们的单机作战性能,小队作战能力,远高于苏联人。

    他们的精锐飞行员基本还是集中在苏德战场上,而我们的精锐飞行员,则有更强的小队作战能力。

    不过,如果抛开苏军的一些渣滓炮灰飞机,我们的战损比应该只能达到2比1到3比1。”

    “这是当然,空军的战斗力体现在飞机性能,飞行员的训练,作战意志和小队配合默契方面,这些我们都占优势,当然能够获得胜利。”

    两人一边关注着整个大空战战局的变化,一边留意着那不断刷新的歼敌数字,贝尔加湖附近之乌兰乌德上空是这次空战的主战场,也是红色数字上升最迅速的地方,每一次参谋上前更新歼敌数字,都代表着又有一大批苏军战机被击落。

    虽然不能亲临前线,但刘亚洲和李向红却似乎身临其境地感觉到,燃烧的广阔贝尔加湖上空,一架架的苏军飞机被击中,燃烧,爆炸起火,然后远方的天空,看不到一块完整云彩,不论敌我双方,早已布满了整个天空。

    此时,作战室中的嘈杂,凌乱的机器声音,都似乎远离了两个空军巨头。

    刘亚洲不禁感慨道:“老李啊,国防军空军建军数十年,还没有今天一天打下的飞机多。卧薪尝胆,空军出的风头最少,但这一回是一次性捞足了赚头啊。”

    李向红和刘亚洲无法亲临前线,只能看到窗外偌大的库伦机场数条跑道上,几乎连绵不断地起飞、降落的飞机。

    这些飞机,有的斗志昂扬,面向长空,无所畏惧的起飞而去。

    有的降落时,却满身是伤,机翼上,飞机腹部,甚至是机窗玻璃都被坏了,但飞行员却违背常理的,奇迹般地飞了回来。

    而此时,远在汉京的张蜀生,也在以另外的方式,密切关注着这场规模超前的中苏大空战。

    ……

    “左方,左方有敌机!!”

    张蜀生一个人待在地下科技中心,享受着智能仆人的伺候,欣赏着复眼战场侦测系统发回来的实时画面,画面中的左翼,忽然出现了一群型号杂乱,但数量绝对够多的苏军战机,疯狂地扑过来。连他都不由地为飞行员着急。

    当然,这么十几架飞机的中队规模苏军,张蜀生能发现,国防军飞行员也自然发现了,中队频道中一个吆喝,这个刚刚击落了八架苏军战机,自己损失2架的歼—3中队,立即扑了过去。

    双方的距离很快拉近,因为完全没有时间拉高或者转弯,这种时候只有一种打法,直接冲过去,率先开火,拼驾驶技术和飞机的微性能。

    虽然身为共和国最高权利委员长,但张蜀生真正‘亲历’过的空战,只有偷袭珍珠港,那时候,规模最大的机群,不过是***人和美国人加起来不到700架的机群,而这一次则是经历了一场超大规模的空战。

    放眼望去,空中全是战机,无边无际的空中,从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无处不存在追逐的战机。

    没有经历过这种超大规模空战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当视线所能及的天空,甚至更高空,全是由飞机组成时,是如何的景象。

    机械工业的威力,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复眼系统近乎全视角的视野,有时候,张蜀生一个眨眼的功夫,就能看到多架飞机同时掉下去。

    有时候,承载复眼系统的飞机飞得太高,几乎能看到满天空都是拉着黑烟,坠下长空的战机。

    这时候,损失和牺牲已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谁能获得这场大规模空站的最终胜利。

    如同德国人只是想跨海轰炸英国,继而取得渡海登陆的可能,中国和苏联,是为了铁路,为了西伯利亚,为了整个苏联在争斗。

    中苏之间没有大海,在中***人眼中,苏联只是一个孱弱的北极熊,受了伤,这个时候,需要以最快的动作冲上去,割肉。

    谁的动作快,动作狠,谁就能割到最大块的肉。

    中国的第一刀,就要割下这块最肥最美味的肉——西伯利亚。

    “好样的。”

    不时,张蜀生的视野中,一架已经被他关注了好几分钟的战机,再次以非常抢眼的机动动作,几乎做出了螺旋桨战斗机所能做出的极限动作,一个大角度的曲线飞行,最终追上了一架全力逃逸的苏军米格—8战斗机,然后一串机炮,干净利落地将它击落。

    “这小子厉害,这三分钟都已经击落了两架飞机了,这速度够可以了。”张蜀生估计,在这架飞机的滞空作战时间内,这个王牌飞行员最少能够击落十架次的飞机。

    他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关于苏德双方军队的王牌飞行员,苏军的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目前是260架,而德军的最高纪录是330多架。

    国防军空军如今才刚刚参战,但张蜀生却得知,目前全军现役首席王牌的击落数量已经达到了41架,这个数字很了不起,因为战争才刚开始,只要他够幸运,甚至很快就可能赶上苏德双方的空战王牌们。

    “我们的国防军空军,会出现超过三百多架,甚至达到四五百架的世界超级王牌吗?也许,喷气式战机能够早一些登场,是最有可能创造出这样逆天战绩的吧。”

    视野中一直是掉落的飞机,苏军的,国防军空军的,直到张蜀生也不记得有多少飞机掉下去了,不知道换过多少波次的飞机了,他只知道,战线不断地往乌兰乌德城市上空扑过去。

    一场持续长达七八个小时的空战,双方的数千架飞机,都出现了极大的损耗。苏联人的飞机,除了相当一部分被击落的,还有就是带伤的,能够安然无损的,已经不多了。

    而中国一方,被击落的数量越来越少,相反带伤回去的,或者回去以后,换一个飞行员继续起飞作战的,却越来越多。

    速度最快的受损战机,甚至只需要三个小时就能更换一个标准部件,然后换上一个飞行员,重返战场。

    “委员长,空战指挥中心已经下令轰炸机群起飞了。”

    当张蜀生从复眼系统一旁的无线电话机中听到这个报告时,这场几乎从早打到晚的空战,已经渐渐决出了基本的胜负。

    中国开始准备轰炸机群,飞赴乌兰乌德等城市上空,而苏军的飞机,正在被往北赶,哪怕是最新起飞的苏军战机,也只能被动地朝后退。

    苏联人还没有完败,但离失败也不远了。

    张蜀生知道,这场大空战或许还会持续半个月的时间才会决出最终的胜负,但随着苏军的损失越来越大,哪怕他们能够立即获得北方海域美国人的支援,飞行员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快速补充的。

    而占优势的国防军空军,则能支援陆军,一口气拿下乌兰乌德。

    相比数千架的苏军战机,只有六十多万部队的贝尔加湖一带,完全抵挡不住中路方面军的进攻势头。

    苏联人更多的部队还在后方,他们是赶不上解救乌兰乌德了。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具体的空战战损结果,但张蜀生知道,苏军在这一天的损失,已经完全决定了这场大空战接下来的走势。

    “我们只需要一天就能击毁苏联人半年才能生产出来的飞机,或许,战争就是应该这样打的,也或许,将来,美国人的生产能力再强大,但却依然会屈服在这样的战损结果下。”

    张蜀生默然道,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那1500架喷气式战斗机,这将是中国最大的王牌,而现在的大空战不过是开胃菜。

    第三百零四章 到西伯利亚发家致富去

    贝尔加湖大空战第一天的战报初步统计出来时,已经是第三天了,一大早,张蜀生刚刚喝完一盏巴蜀青茶,总参谋长蒋百里,国防部长蔡锷,大本营作战部长粟裕任三人就一起来了。

    “委员长,我们给你报喜来了。”

    蔡锷爽咧地一笑,直接打开公文包,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战果统计报告,放在张蜀生的桌子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次我们是打了个大胜仗啊。”

    “既然是报喜,那大家就一边喝茶,一边聊喜事吧。云先,给三位将军上茶,用我最好的那罐茶。”

    张蜀生盖上茶盏,走到旁边的沙发旁,当先坐下,示意他们也坐,“想抽烟的就抽,我自己也是烟鬼,不讲究的。”

    三人随即坐下,茅云先随后上茶,退出,关上门,众人这才开始说公事。

    “委员长,这一次,我们确确实实打了一个大胜仗啊。”蒋百里作为总参谋长,最先说道,“贝尔加大空战,我们三线作战,三个战场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尤其是乌兰乌德——贝尔加湖这一带的主战场上空,我们的战果尤其大。其他两个方向,也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摧毁了相当数量的苏军机场、油库、工厂等目标。

    我们在当天的空战中,总共动用了3200架战斗机,700多架轰炸机,战机总数直逼4000架。在主战场,我们投入了2300多架战斗机,300多架轰炸机,重点轰炸了乌兰乌德的所有战略目标。而苏联人则投入了总数超过4000架飞机,型号非常复杂,最老的有30年代的飞机,最新的有刚出厂连涂装都还没有完成的米格飞机,为了这场大空战,苏联人几乎搬空了自己能够出动的所有剩余飞机。

    为了这场大空战,虽然我们调集了近乎飞机数量1.5倍的飞行员,但依然不堪使用。当天的战机起飞架次达到了13000多架次,几乎每一个飞行员都飞行了两次,甚至更多。高强度的空战,许多飞行员一下飞机,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机场也是全面超负荷运行,即便我们有足够的认识与准备,但许多后续批次的战机,依然只能在草坪,甚至是平地上降落,机修师和机场工兵们,为了给这些不断起飞的飞机服务,许多人累倒在了地面。”

    “是啊,据空军刘亚洲副司令说,有的飞行员受了伤,根本不去医治,带着纱布再次上天。空战最最紧张的中午时分,飞行员们没有一个有时间吃午饭,哪怕是回到地面也是抓紧休息一会儿,赶紧再次起飞。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最终获取了重大胜利。”蔡锷也点评道。“当天我们击落苏军战机达到1100多架,击伤的难以统计,但根据我们的反复演算,空战第一天,也是最激烈的这一天,我们最少歼灭了苏联人在西伯利亚飞机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接下来的空战中将处于下风,从积极防御转为被动防御。而纵观我们的损失,其实并不大,飞行员的损失更是较轻,主要是我们的飞机更注重飞行员的保护,跳伞逃生系统也比苏联人的强。”

    “确实是非常辉煌的胜利。”

    张蜀生肯定地点点头,这场大空战确实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场面。

    而哪怕是同期发生在英吉利海峡的空战,也远远不及。英德之间的空战,同样也是添油战,双方都不断地有飞机加入战场,往往从白天能够打到夜间,但英德终究没有形成超大规模的空战,原因很多,但和德***方高层的作战意图有关。

    而苏德战场上,情形则恰恰相反,战区太多,范围太大,导致飞机的使用非常分散,今天支援一下这里,明天轰炸一下那里。后天敌机又来袭了,又是一次小空战。

    反而像西伯利亚这样,无险可守,更没有大城市可以打大规模巷战攻防,双方反而能够一棰定胜负,集中兵力打决战。哪怕任何一方,想不决战也不行,一旦被压制到地面上,没有了空中威胁,另外一方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就会迅速冲入这些小城市,然后一个个拔掉,最终形成快速占领。

    胜利很大,但损失同样不算小,只是相对来讲,可以不计。

    张蜀生指着上面的己方损伤数字说道,“这些牺牲或者受伤的飞行员,要第一时间按照抚恤条例予以优渥抚恤,而且要特别查清家里有特殊困难的,我们要主动走程序,给他们办理追加抚恤。

    所谓财富和金钱,资源和土地,其实什么都不算,敌人那里多得是,我们尽可以去抢来。真正宝贵的是自己的人民,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有亲人朋友,这些都是我们的族类。

    作为政客也好,军人也罢,我们虽然不能做烂好人,以小误大,但也应该分清敌我,对人民,那是血溶于水的同胞。

    战争虽然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尽量减少他们的伤亡,我们可以为这些为国牺牲为国付出的军人,解决后顾之忧,甚至让他们过得很好。”

    作为负责这方面工作的蔡锷,立即应诺道,“委员长放心,哪怕是我蔡锷吃不上饭,住不上房,也决不让这些为国牺牲的军人,死不瞑目。我为部长,上对得起苍天,对得起委员长,对得起国家和政-府,下对得起大地,对得起数百万军人和他们身后亿万的亲属。”

    张蜀生满意地点点头,话题又转到空战上。

    说起空战,张蜀生不由提醒道,“这次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破天荒的胜利,最关键在于,我们是准备数十年,国防军空军蛰伏几十载才一鸣惊人,以绝对优势横扫苏军。苏军的飞机层次不齐,虽然有大批先进飞机,但整体相比我们的二三代机搭配,整体是处于绝对劣势的。

    如今我们虽然领先世界各国一些,但还没有到决定性领先的时候,不能掉以轻心,至少在更先进的战机正式进入战场前,我们要小心地维护这种巨大的空中优势。”

    蒋百里:“委员长说的是。这场空战的结局大致已定,苏联人即便得到美国人的支援,西伯利亚也将是我们的天空,这样,陆地战争就好打多了。乌兰乌德的攻陷,整个贝尔加湖地区的占领,也将被提上日程。”

    张蜀生:“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广袤的新占领领土,单纯依靠军队去驻防是不太现实的,而且,传统的驻防部队,也容易顾此失彼。

    之前我已经让政务院相关部门去拟定一个大移民计划,目前我们的人口已经接近六亿,国内优质耕地存有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一些人口密集的省份,比如西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大多数家庭,每户人均耕地远不足一亩。有的甚至只有几分田。

    不是政-府不分给他们田地,而是实在是人口众多,没有田地可分,总不能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了造耕地。

    而西伯利亚却有广袤的土地,那里的苏俄人,看起来是集体农庄,实际上一个人平均下来却足足可能有数十亩甚至百亩地。

    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而他们却能通过掠夺,抢走我们的北海,去养肥他们的人民?

    先不说北海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这样的肥沃土地,哪怕不是我们的,也要抢回来。世界就那么大,我们不要,就是便宜了别人。让别人发展,总不如让自己发展的更好。整个西伯利亚那么大,区内苏联人的人口还没有我们一个省的人口多。

    凭什么让他们白白占据偌大的一个个农庄?

    所以,既定占领的土地,我是绝不可能答应让出来的,也没有什么战时和战后之分,我们打到哪里,哪里就是战时,我们开始改造当地成为我们的领土,就是战后。

    另外,驻防方面的问题,我也说过很多次,这些领土,既然占下来了,那就是我们的。从占领那一天起,立即改名为汉语城市,各项市政工作,包括地图绘制,出版等工作,都立即展开。那些苏联人,不愿意居住在苏俄集体村庄,不愿意成为第好几等公民,那我们也可以不杀他们,但必须遣返,把他们全部遣返回更北方,或者西方,东方,让苏联人去接待他们。

    不能发给任何的补给,想留还是想走,让他们自己决定,想留下的,我们划出苏俄集体村庄,登记户口,开办汉语学校,划拨足够他们活下去的粮食。想走的,一把泥土也不能带走。

    另外,我们库存的大量老旧武器,在我们看来是老旧的,但在苏德战场和远东战场上,那些华夏式单发步枪都是很先进的。大移民计划一旦开始,每个汉人村子组建巡防排,按预备役编制,接受准军事化训练,武器和弹药足额配给,用以威慑苏俄平民,以及可能出现的游击队。”(人口数字更正一下,30年的稳定发展,人口应该很快突破5亿,解放十年,休养生息,国富民强,无大自然灾害,不实施计划生育,人口数量已经达到6亿)

    其实张蜀生很清楚,游击队也需要建立在人口的基础上,广袤到无边的西伯利亚,就凭那一点人能在冰天雪地里打出什么游击战?到时候即便有极少数的苏俄游击队,也会很快被每个村的巡防排,或者是驻守当地的装甲机动部队快速剿灭。

    “是,委员长,一旦乌兰乌德最终被攻陷,占领了贝尔加湖地区,军队会配合民政部门的。”

    开疆扩土是一件谁都喜欢的事情,历朝历代的君王,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样的功业,而如今,共和国却能把北海拿回来,甚至有可能一口气吃下西伯利亚这个巨大的肥土豆,那将是多么辉煌的一件事情。

    光说想想,哪怕是不计算后续的占领土地,就是多出来一个西伯利亚,中国的地图立刻就会从一个‘准雄鸡’变成一个顶着巨大金塔的金鸡。而苏联的领土,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个中国的城市。

    蔡锷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此时却是忍不住激动地站起来,“委员长,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您亲口说,占领的土地,我们绝不还回去,这真是天大的事情啊。

    委员长,光是想想,西伯利亚那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足足有我们一个现有的中国那么大。而整个苏联才不到2亿人口,我们却有6亿。这是不公平的。

    我表示强烈支持,要,一定要把这些领土夺回来。

    我们现在虽然只有6亿人口,但十年后呢?二十年后?百年后呢?我们或许会有二十亿,甚至是五十亿中国人,那时候,光靠中国本土,哪怕是加上东南亚,朝鲜,又怎么够呢?我们必然需要西伯利亚,需要中亚,需要更多的领土。

    土地养育我们的人民,提供我们需要的资源,这才是让我们民族全面腾飞的必要基础。”

    蔡锷的话代表了蒋百里和粟裕任二人的想法,两人也激动不已。

    粟裕任说道,“是啊,委员长,希特勒不敢永久占领那些土地,只能分给其他仆从国,那是他们人口稀少,不堪占领。而我们,绝对有这个能力,消化这些肥沃的土地。”

    “中华儿女的创造力和生存能力,拼搏能力都超过其他民族,别说西伯利亚,就是非洲,只要有能够让他们生存的更好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奋斗。”

    张蜀生不禁遐想起以后的景象,亿万国人北上,占据西伯利亚,甚至更多的领土,每一个村子的实际辖区范围,有内地一个镇那么大,每一户人家都有一大块望不到边的农田,人们只需要坐在家门口,就能望见绿油油的作物,驾驶着目前已经农用化的履带式耕作机械,就能一个人产出十个人的粮食。

    苏联人以不到三千万的人口,盘踞在偌大的西伯利亚上,实在是过于暴殄天物,如果是中国,那么,哪怕是将一个省的人口挪过去,也能让这块土地产生更大的价值。

    张蜀生的想法前所未有的坚定,别的地方暂且不提,苏联既然离得这么近,还有现成的西伯利亚铁路,完全的陆地交界,不抢一些领土过来,实在是太吃亏了。

    他看得很远……

    “我要实现一个梦想,中国巨龙的身躯总有一天会横亘在欧亚大陆上。她的头部,将在北冰洋饮水,它的尾部将在马六甲海峡以南舞动波浪,这样的国土,才符合中国巨龙的身份。”

    而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中国人,到西伯利亚发家致富去。

    ---------

    首先感谢魔师淋儿赠送的几十份章节。另外总有人质疑会太监,会如何,小雨说到做到,一定会把本书写很长,按照之前的承诺写。最近状态有所回升,昨晚之所以没更,周五放假了回家给老婆做几个菜,陪她看看韩剧,再暖被窝入睡,半夜起来写好了这章。

    第三百零五章 战功积分

    汉京,元首大本营官邸。

    张蜀生坐在窗前,眺望着北方的天空,想象着那里发生的一切,人力有时穷,作为共和国最高权力者,他的心非常年轻,完全没有政客的老态,哪怕是他的实际年龄已经好几十岁,但整个人因为个人在体内文明的修炼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战力不断增强,外貌上看起来也就二十七八三十岁的样子,心态更是年轻。

    “委员长,这是根据您的口述,拟定好的两份命令。”

    元首办公室作战科主任毛福民将根据张蜀生的口述拟定好的命令递给张蜀生,刚才拟定的过程中,毛福民数次因为文件的内容而忍不住手发抖,最终好不容易才拟好了这两份文件。

    张蜀生接过文件看了看,确认无误后,唰唰地签了名,递给他,“a文件下发三路进攻苏联的方面军,b文件下发其他部队。”

    “是,委员长。”

    毛福民出去后,张蜀生又继续地保持观望窗外的姿势,心中却是想着刚才签署的命令。

    ab两份文件没有多大的差异,都在讲述一件事情:军队改革之战功积分计划!

    在命令中,张蜀生作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当然,最后的规则详细是由政务院和国防部联合制定,经过反复的考量,修改之后形成的,考虑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风险,或者意外事件,最终他不过是签署命令而已。

    为了表彰在前线艰苦作战的官兵们,为了改革旧有的军队荣誉体系,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全军实行战功积分制。

    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御,每一次的战斗,都将被核算为战功积分。

    目前来看,战功积分总共有几大用途。

    第一,战功积分可以用于土地的兑换,凡是作战部队新占领的外国土地,都可以优先提供给军人兑换,最少1亩,最多不超过100亩。这种土地兑换,是区别于接下来就要展开的普通移民政策的。

    普通移民政策,国家提供的免费/低廉租赁土地是有限的。

    如果官兵们不愿意移民去种植这些田地,他们可以将土地反租给国家,国家再在免费提供的限额土地面积外,作为有偿出租,提供给有想法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或者农场主。收益则将由国家和提供土地的官兵分配。

    第二,战功积分可以存储下来。在张蜀生的想法中,接下来会建立一个庞大的战争基金,这个战争基金由国有企业每年的上缴分红中提取资金组成,然后由公私同管的基金委员会用以借贷和投资,所得的利润用于分红。由官兵们依靠积分向战争基金管理委员会购买这种战争基金,在战后凭借份额,享受基金分红。

    而以上两种战功积分,无论是购买的土地,还是战争基金,虽然前所未有的优渥,但还是将有一定的年限。

    而且,不论是土地还是战争基金,都不是无限的。而是国家根据需求,划定一个‘可供兑换的总量’,然后按照当年的总参与者,来取平均数。这样,无论是土地还是基金,实际上每一份的权重都是总量1/参与者总量,

    比如,a士兵持有3份土地,在1945年,每一份土地是20亩,而在1946年,一份土地就可能是19亩,或者21亩。基金则比较简单,每年按照持有股数量*基金每股收益,就是总分红。(具体办法较为复杂,尤其是土地,官兵直接拥有土地,土地的面积将较少,而将土地反租国家,变成战争土地库中的一份,每年的分红和基金一样,土地份数*每份收益。)

    第三,战功积分不会凭空消失,在没有使用以前,将和有效期内的战争土地与战争基金一样,具有天然继承权。可以由法定继承人范畴内的亲属或者指定人来继承,直到有效期过去。

    这个战功积分的问题,张蜀生是从梦想机上面得到的构思。

    既然梦想机可以根据自己领导的文明所获得的文明成就,比如攻城拔寨、研究发明等文明成果来增长积分,那自己也可以给战争定性。

    每一场战争,按照积分规定中的详细办法,都会有一定的战争积分作为分配,完成了任务,则会有战功委员会的人来核定。

    这种独立在官兵升迁,旧有荣誉体系之外的战功积分办法,将为广大官兵赢来前所未有的保障,他们也将成为战争的最实际受益者之一。

    而不再只是一份抚恤金,或者说一场只可能维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崇拜。

    西伯利亚南部的天气已经渐渐转冷,飘落的雪花已经越来越大,从北冰洋一直下来的著名西伯利亚寒流,为这一片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带来了一片国防军士兵很少见到的冰天雪地。

    在国防军中,除了西北深处,东北最边疆的一群人对这样的大雪不陌生,其他人都不太经冻。幸好国防军的装备补给非常好,和德军在苏联作战的部队一样,单兵一律配发质量上乘的军棉大衣,防寒手套、军帽、高质量的防冻军靴也是一应配置齐全。

    这些年的韬光养晦,国防军的数量虽然没有苏德双方那么恐怖,但正规军的配置却一直在刷新高。

    除了单兵装备比较强悍外,国防军的士兵们人手还有一个医疗袋,里面统一配发的紧急治疗药物,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配方,蜀生公司出品,以极其微薄的利润卖给军队,其中强效止血药与紧急治疗药物,自开战以来就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可以说,目前世界上配置最好的两支军队,就是中国国防军和美军。而美军走的是全面奢华路线,士兵的补给比较注重生活化,毕竟他们是常年海外作战。而国防军的配置以需要为主,不奢侈,但只要对作战有利,对保护士兵生命有利,就会大量装备。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国防军士兵的单兵电台就配置较多,越来越小型化的电台,配置到了排一级,而需要单独作战的班级作战小组,也能申领到单兵电台。

    单兵电台的作用极大,在国防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把苏联空军全线赶到贝尔加湖以北后,人民军庞大的空军,已经能够对地面部队提供极强的空中支援能力。

    地面部队通过呼叫方面军总指挥部下设的战场综合求援中心,再通过单兵电台进行无线电定位,能够很快得到其安排的最近飞机前来支援。

    这个战场综合求援中心虽然暂时效率比较低,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已经完全足够使用了。

    “总指挥,在看什么呢?”

    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前线指挥部,方面军副总指挥走进作战室,看到总指挥霍卫国上将正在贴满敌我力量分布形势的地图前,走上前问道。

    “陈副总指挥来得好,一起喝两杯热茶。”霍卫国上将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见年龄比他不了几岁的陈诚来了,顿时高兴地说道。“主要是在想昨晚那份战功改革的命令,详细的规则计划书,你也应该收到了吧。”

    “是啊,收到了,实在是激动人心,大快人心啊,哈哈。”

    陈诚大声笑道,战功积分的改革,他一定会是受益者,但这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最在乎的是,数百万军人将是广泛的受益者。

    国家既不用付出巨大的负担,又能犒赏三军的最好办法,不外乎就是这样的政策改革了吧。

    两人虽然出身不同,但在多方面的认识都非常类似,差不多的年龄,一样的忠诚,优秀的战场指挥能力,这次才搭档组成了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正副指挥。

    勤务兵很快上了茶,两人坐在作战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渐渐晴朗的天空,心情却是大好。

    “这雪下了两天,总算停了。气象部门说接下来贝尔加湖地区,有难得的好天气。虽然没有大晴天,但最差的情况也只是小雪。”陈诚就是刚刚得到了天气报告,就跑来了作战室,他原本在附近的伤兵营慰问伤员。“这可是最佳的进攻时机,我们应该一鼓作气拿下贝尔加地区了。占领了整个北海(贝尔加)地区,也就是战功积分正式开始核算的时候了,光是想想,就让人期待啊。”

    其实陈诚和霍卫国二人,能够兑换的土地,也不会超过一百亩,当然,以后可以用于购买战争基金的积分或许会比较多。

    他们主要还是为手下的官兵们高兴。大家别着脑袋为种族开疆扩土,能够得到这样的肯定,是最实在的。

    “是啊,部队早已就位,只等一声令下,整个贝尔加湖地区,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霍卫国也是心情大好,指着外面偶尔飘下的小雪花,说道,“大本营的改革命令简单明了,让我们加快占领速度,以便在开春后,可以配合移民工作和战功积分核算工作的展开。部队正好也要休整一下,躲一躲西伯利亚最严寒的天气,这北海就是我们的避寒港了。”

    说起移民计划,陈诚也是眼前一亮,高兴地说道,“这个移民计划和战功积分实在是太好了。委员长体贴大家,不但颁布战功积分改革计划,还特别决定移民工作开展后,官兵们可以按照积累的战功,优先选择移民点。这第一批的移民点,除了现成收缴的苏联房屋外,耕地也是最好的。

    当然,对我们这些当兵的来讲,这份最新下发的战功积分改革,我认为是一件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军人的关心和照顾。”

    “是啊,我们的官兵们,把头别在裤腰带上为国家为民族冲锋,这点好处是应该给他们的。毕竟,不是每个士兵都来自非常富裕的家庭。”霍卫国点点头,说道,‘从大移民和战功积分的兑换上来看,一个普通士兵只要作战稍微勇敢,立下的战功积分,就足以换到30 亩地,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啊。十几二十户人家再组成一个小村子,等同于合作社,虽然不是合作耕种,但耕种机器却是政-府统一提供。

    至于通过战功积分购买基金,这个倒是适合一些城镇居住的官兵。”

    陈诚:“嗯,战争基金的事情要稍晚一些,我们先不说他,就说这兑换土地的事情,倒是在眼前了。

    大本营的战争积分改革命令上说,整个西伯利亚的可利用耕地达到了3亿多亩,哪怕是我们现在占领的地区,也足以支撑数千万人的移民。老百姓虽然要背井离乡,但却能获得大量的耕地,政府还会统一修建小区化的住房,这对国内一批较为贫困的人民,以及西北和***等地的人们,实在是巨大的吸引力。”

    “虽然地方是偏远了一些,但西-蒙铁路已经开工了,说不定战争没打完,铁路就修到了北海之滨,哈哈。到时候,我也兑换一些土地,以后退役后,也可以作为夏天的避暑山庄嘛,哈哈!”霍卫国非常乐观地估计道,他不是特别了解国内的民用交通工程的修筑能力,但他却知道这次的西蒙铁路是由铁道兵部队修筑,那个速度一定会非常快。

    “这感情好,到时候我们一起做个邻居,当个现代化的农场主。”

    陈诚也开怀大笑道,战功积分的出现,最让军人们感觉到欣慰,在单纯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外,体会到了更温暖、更是在的东西。

    霍卫国提到的铁道兵部队,主要以朝鲜人组成的铁道兵部队,说是军事化部队,其实只有小部分管理的官兵。来到中国十年之久的朝鲜人,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强度的工作。筑路修路虽然累,但相比于被遣返回国,被冷死饿死强太多了。

    在中国做上十年,说不定能争取到移民机会,哪怕不能,也能回去在深受中国影响的中朝边境做个富裕翁。

    陈诚感慨道,“这个好消息,在总攻贝尔加地区的战斗打响前,就由你这个总指挥告诉官兵们吧,好歹让大家有个念想,那点军饷对不住他们一条命,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

    “好消息自然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告诉他们,这也是一种鼓舞士气嘛,呵呵。”霍卫国笑道。

    “报告!”

    一名少将作战参谋副官走过来,向两位正副总指挥报告道。

    “讲。”

    “我迂回部队之装甲第一师,第二师,已经完成对苏军主力之包围,截断其后退路线。负责指挥这场装甲大迂回作战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副司令彭忠怀中将电请指挥部,乘势发动大歼灭战。”

    少将参谋激动地说道。

    “太好了。传令,三十分钟后,我要进行战地广播讲话。”

    霍卫国猛地站起来,真是瞌睡就来枕头,等候多时的装甲部队成功迂回包抄的消息,就是这场总攻战斗的信号枪。

    三十分钟后,霍卫国走进了通信指挥中心,坐在话筒前,轻咳两声,开始讲话。

    这时,早已得到消息,总指挥要发表讲话的事情已经人尽皆知,官兵们都围在无线电广播面前,准备收听讲话。

    远在贝尔加湖之滨的一支班级作战小分队,刚刚完成了一场冰面侦察任务,交接了巡防工作后,停留在岸边,打开了广播。

    “甘班头,快,快,调好没。”

    士兵们都迫不及待地围拢成一团,除了一名在警戒的士兵外,其他人都挤入了这个班的一辆装甲运兵车。

    班长甘儒新总算调好了频道,刚才在一场击溃苏军游击/队的战斗中,装甲车吃了一发小口径炮弹,意外地震到了广播,出了点小故障。

    “滋滋……”

    一阵电离声过后,无线电广播中终于传来了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的轻咳声,显然,讲话刚刚开始。

    “……同志们,我是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现在,我代表共和国大本营,代表共和国最高权力委员会委员长张蜀生同志,向大家宣布一个最好的消息。

    在这场刚刚开始的大战中,国防军的儿郎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中苏战争的第一期重大胜利,贝尔加湖地区从今天就将改名为北海。

    就在刚才,彭忠怀将军发回来捷报,整个北海的50多万苏军的北逃路线已经被我英雄装甲第一师,第二师截断,至此,整个北海地区的苏军已经基本处于我近百万强大国防军的团团包围中。

    在总攻开始前,我要向大家先宣布一个来自大本营的最新命令。

    鉴于国防军的广大官兵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元首做出重大决定,所有征战部队,都将施行最新的战功积分核算战功。

    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刚刚打下来的西伯利亚土地,将在不久后彻底归属我们共和国,而在接下来,国家就要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西伯利亚大移民。

    在这场移民潮中,元首最先想到的是大家,所有官兵都可以通过战功兑换最多不超100亩的土地,土地虽然属于国家,不得买卖,但却可以以免费的形式长期‘租赁’给大家,政策至少五十年不变。

    而如果不愿意移民,也可以将土地返还卖给国家……详细的部分,你们的指导员们会通过书面说明书发给大家……

    ……在接下来就要展开的总攻中,希望大家能够发扬我们西伯利亚方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我只要求大家记住一点,从今天起,你们不只是为民族为国家为委员长而战,你们还是在为自己作战。你们远离了社会,远离了繁华的大都市,远离了高薪,远离了经商或者政治的机会,但是,你们没有远离财富,没有远离人生际遇。

    委员长让我转告大家,战争能够为民族带来利益,就一定能给洒热血的兄弟们,带来富裕安康……”

    --------

    感谢 墨舞风飘零 兄弟的1万多***币打赏,感激不尽,更新不太给力,小鱼惭愧。一定要给力!!!

    另外,小鱼可耻地求一下第一章***的订阅,事关本书的第二次封推,兄弟们,没有订阅的,花几分钱订阅一下吧。你们催更骂俺,俺都认了,只求大家花几分钱务必帮忙订阅一下第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 收复北海,大移民启动

    1944年1月26日,西伯利亚最寒冷天气来临之前,中国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经过充分准备后,在西伯利亚方面军总指挥霍卫国上将的指挥下,近百万国防军对包围圈的五十余万苏军发起了全面总攻。

    总攻一开始,北海与乌兰乌德附近被包围的苏军就遭到了猛烈地进攻。

    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经过短暂的紧张准备,集中了一万多门大炮,2000多架飞机,以上千辆坦克为先导,对包围圈内的数十万苏联军队发起了最猛烈的进攻。

    战争一开始,国防军装甲部队快速地将苏军分割成多个小部分,面对集群式的装甲冲锋,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反坦克武器的苏军,完全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防御。

    少部分使用炸药包和集束捆绑手榴弹想要发起自杀式冲击的苏军,在这种钢铁洪流面前,作用微乎其微。

    正如苏德战争前期,大批大批的苏军被德军包围一样,在遭到中国国防军强势包围后,这些苏军同样选择了投降。

    整场总攻战役进行得非常顺利,最终苏军被消灭了数万人后,大约50万人向国防军投降。

    乌兰乌德,原本是苏军设置在西伯利亚的第二道防线,如今,这个原来的军事重镇,已经成为了临时战俘营。

    城市东面的平原空地上,是一连片的临时战俘营,里面挤满了刚刚从贝尔加湖附近战场上抓获的苏军俘虏。

    “其他的营长真是矫情,这抓捕战俘,约束战俘的事情,居然不愿意来做。”11号战俘营分区,何安刚刚掏出烟,旁边的警卫班长张大复连忙点燃,笑着道:

    “营长,别管他们,我倒觉得这抓战俘的事情很有意思,看看,我们枪口一扬,那些苏联鬼子就得发抖,谁要是敢***,轻则拳脚,重则枪毙。”

    张大复把自己的那支中华全自动步枪朝背后挪了挪,叉着腰,站在那里,如同一个暴发户一样,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头的数条俘虏长龙,每个苏军俘虏,不论军衔高低,职务高低,此时都是耷拉着头,失魂落魄的,没有人敢于说话,生怕任何异动或者异响,惹来了中国人的枪口。

    这些俘虏在遭到中***队包围后,后勤补给就基本断了,数十万人虽然捞几把雪就能煮水喝,但吃的东西从雪地里却变不出来。

    前方不远处就是战俘营了,每个苏军士兵都饿着肚子,紧紧地裹着自己身上的大衣,一边偷偷地注视着旁边凶神恶煞的中国士兵,一边嗅着远处战俘营中飘来的馒头香。

    这是放下武器投降时,中国人的承诺,只要投降,每天会提供面包和馒头。

    要知道,哪怕是中国人还没打过来的时候,在乌兰乌德附近驻扎时,就因为部队人数远超过补给份额,许多人就只能靠着又硬又难吃的黑面包果腹。

    饥饿和寒冷,战败的颓废,早已消磨了这些红-军士兵的斗志,每个人都在揣测着这些中国人,会不会像德国人一样,发生屠杀俘虏,或者把俘虏送进毒气室的事情。

    “营长,这打仗打赢了就是好,别看他们以前多凶,现在都得举起手当孙子,任打任骂,吃个半饱就得起路去后方修铁路。”

    张大复大声说道。

    “是啊,这就是胜利者的特权,修铁路还算好的,至少我们不屠杀他们。别的营不喜欢做这种事情,我倒是喜欢得很。那些破铜烂铁有什么好打扫的,一个个争着抢着去。”

    因为战功,何安的副营长职位早已转正,成为了二营的营长。

    何安的话虽这样说,他也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士兵们头上,只是在营里挑了一个连加入到抓捕、押运战俘的工作中去,其他人,他让他们去打扫战场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不稀罕战利品,虽然没办法贪墨,但收缴到了什么,上交后是可以换成积分的,虽然这种积分增长不大,但却胜在积少成多。

    想到积分,何安倒是心里一动。

    这个战功积分在他看来,确实是姐夫做的一件大事,充分为广大官兵考虑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他一样,家财万贯,上战场只为了梦想。别的官兵还需要养家糊口,万一要是伤残甚至是阵亡,那一家老小指望谁去呢?

    何安一边盯着排着队前进的苏军俘虏,警惕地注视着他们,一边爬上旁边警戒的装甲车车顶,张大复也跟着爬了上去,装甲车是二营的,作为机动部署兵力之用,如今用来巡逻看押战俘了。

    “那是,营长是什么人?中华烟一包包地散人,面子又大,上次去团部吃烤肉喝酒,叶团长和蒋团长都给你倒酒呢。别的营长,哪能跟你比,你当年要不走,现在最少也是个团长了。”

    张大复爬上装甲车后,一边抽烟一边感慨道。

    他不是个阿谀奉承的人,说的都是大实话,当年何安来到野战部队的时候,他就是时任副营长的何安手下的兵,如今几年过去,何安才转正,张大复还有点为他叫屈呢。

    “诶,营长,我们在恰克图也立了功,这次乌兰乌德虽然没有立大功,但好歹是迎来了一场大捷,你说这战功积分会有多少啊?”

    一提到最近部队最热门的战功积分,张大复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这个战功积分究竟怎么回事,他还是听营政委宣传的时候讲的,幸好自己有初中文化,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个很诱人的前景。

    “我们在恰克图立的功不小,当时还获得了国防部下发的通报嘉奖,我估计,光是那一场抓捕,就够你小子兑换一个最上限的土地数字。”

    张大复的家庭比较贫寒,是青海人,那地方据他所知,哪怕是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是非常落后的,幸好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不至于穷的吃不起饭,穿不上衣,上不起学。不过总体来讲,张大复家在全国,绝对是最穷的那一部分。

    几年前来野战部队,到今天,原来的二营也就只有这个张大复还在当警卫员,如今虽然当了警卫班长,但补贴家里还是有些勉强。

    原因无他,这小子家里有七八个姐妹。

    正因为这样,在恰克图的时候,何安乘着总指挥霍卫国招待他一顿晚饭的机会,向家里发了一个电报。除了报平安外,他还让自己那百依百顺的婆娘,给张大复家寄点钱。

    “最上限的土地份额?那不是有100亩??”

    张大复瞪大了眼,甚至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100亩地,那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老家的地,土质差,产量低,面积更小。

    这里的土地,他早就看过了,还查看过土壤,发现这里的土质比老家的要好得多,但苏联人的种植模式却很有问题。

    “100亩,营长,我,我要是有100亩地,我,我……”张大复在那‘我’了半天,总算是想到了一个用途,“我把我们全族的人接来,他们一定愿意。我们一个族的土地都没有100亩。营长,我给你说,要是有100亩地,我张大复就算是堵了枪眼也是赚大发了。”

    看着张大复激动不已的样子,何安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反而很为他高兴,不过他依然问道,“你这都拿去换了土地,就不想返租给国家坐等分红?或者买战争基金也好,我听说战争基金也是不错的。”

    “不不不,营长你不懂,这土地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比什么都值钱,战争基金那东西我不懂,这土地反租给国家,还不是得有人去种?还不如自己种呢。”张大复摇摇头,不同意。

    “妈的,这土地是没办法买卖了,要是可以买卖,等战争结束了,老子给你买上千八百亩的,让你超额完成梦想,把全村的人都接来。”何安大笑道。

    “营长,你呀,不是我说你,有钱也不是乱花的。你觉得钱够用了,你儿子呢?你老婆呢,总要考虑他们,给兄弟们发点烟也就算了,现在的日子不比以前,好过着呢。”张大复感慨道。

    何安甩甩头,他怎么说呢,难道说委员长是他姐夫,新禾实业曾经是他家的,现在并入了蜀生公司,但依然能拿两成分红?说他何家曾经是西南第二富?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小富即安,有的人是大富也不觉得安逸,他就是后者。

    “行了,你小子,啥别说,打完仗,老子把我那份战功积分赠送给你,这样总行了。我这辈子,最是好吃懒做,种田是不行了,等分红又没有耐心,到时候你帮我种,顺便建个农庄。到时候啊,我这游手好闲的性子一起来,就来你这玩上几个月,去北海钓钓鱼,去西伯利亚的森林里打猎,也有个落脚点地儿。”

    何安不是烂好人,他是真心地把这个警卫班长当兄弟。张大复每次上战场恨不得给自己挡子弹的架势,很让他感动。

    “行,咋说都行,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好好合计合计。”张大复咧嘴笑道。

    战俘队伍依然在缓慢地前进,不时有成群的士兵在一旁跑步路过。

    “营长,班长。”

    两个士兵从远处跑来,正是警卫班的两个小兵小张和小王,这两人都是初中刚毕业就参了军,看起来还非常稚嫩。

    “怎么样,团长有什么新的指示吗?”

    何安问道,这两小腿脚快,偶尔兼职通信兵的任务。

    “团长说,让营长注意脾气,别一发火把这些苏联鬼子全枪毙了。”小张快嘴说道,两人也接过张大复递过来的烟,烟是从何安的烟盒里掏的。

    “我又不是侩子手。”何安满不在乎地说道,随即说道,“看看这打胜仗,刚打完,忙得忙着打扫战场,追击残兵。这看似不忙的,却有几十万俘虏要处理,怪不得白起会杀了那么多人,说不定就是嫌处理战俘麻烦。”

    “哈哈……”众人不由大笑道,随即,话题不可避免地又转到了战功积分上。两个小兵在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美好的未来。

    何安暗叹了一口气,心里道,自己还是要更好地负起属于营长的责任,把士兵们尽可能安全地带到战争结束,否则,这些战功积分,就只有他们的亲属去享受了。

    处置战俘的事情一直在快速地进行,数十万俘虏,仅仅只是停顿了两天,就集体转送到后方。

    许多飞赴前线的战机飞行员,都能从高空看到地面上一条人字长龙。

    按照飞行员们的默契,往往飞临战俘营上方时,一个个的中队,甚至是航空大队就会集中降低高度,超低空俯冲,给予这些战俘们以绝大的威慑。

    苏军战俘虽然吃了东西,稍微恢复了力气,但面对中国人的挑衅,他们只能低头赶路,虽然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哪里会有人敢逃跑。

    当这批俘虏终于赶到后方时,数十万人除去老弱病残另作他用外,其他的全部投入到了西蒙大铁路的修建中去。

    大铁路采取多段同时修建的办法,从库伦——恰克图,再从恰克图——乌兰乌德中间多次分段,力图快速修成一条能够支撑西伯利亚方面军在西伯利亚境内长期作战的铁路。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只需要10个月不到,也就是来年西伯利亚攻势更猛烈的时候,这条集中了绝大力量修建的西蒙铁路,就能实现通车。

    至此,中国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在霍卫国上将的指挥下,完成了对整个‘北海’地区的占领。

    在刚刚占领的时候,中***队就在北海以北设置防线,而停止了前进。

    百万国防军一下子转变角色,配合数量庞大的政工人员,开始将近百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苏联人统一筛查,首先要清除游击队和别有用心的煽动分子。

    随后,给这些人发放新的身份证明,将一个个大的苏联人村子拆分。每一个苏联小村庄都毗邻中国村子。他们虽然不与中国人一起居住,但却必须在汉语学校上课。大人和小孩都必须上汉语课。

    考虑到苏联人习惯了农庄模式,中国政-府特地将这些农业户口的苏联人,雇佣为中国新农庄的员工,把他们以区别党员的员工的名义,登记管理在每一个中国村庄的名下,成为‘非社-会-主-义雇工’。

    令人非常惊奇的是,一开始,苏联人对于汉语学校的抵触非常大,但对于成为中国农庄的雇工反而没有任何抵制。在他们看来,生活不一直都是这样的吗,一直都是集体生活,如今的生活并没有比以前差,反而吃得更好点,也更自由一些不是?

    而根据刚刚成立的北海管理局的命令,这些苏联人,除开老弱妇孺,都将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大移民计划不是要马上开始吗?中国人没有住房怎么办!!

    于是,在枪口和政治宣传两方面作用下,苏联人以出工的方式,走进森林,砍伐木材,烧纸砖瓦,开始修建一个个近乎全新的村庄。在枪口和面包以及‘苏奸’们的鼓动下,他们并没有反抗,反而积极的工作,因为,同样是集体劳动,为中国人工作,虽然有些***的味道,但中国人提供的面包的味道和质量,却胜过布尔什维克百倍。

    于是,北海境内开始出现一个个崭新的村庄。

    大移民计划不是马上要开始吗?战争不是刚刚打完一部分,满地疮痍吗?

    于是,在统一行动命令下,苏联人又走进田间地头,开始照顾起那些原本属于布尔什维克的小麦,整修冬季干涸的水利,等待来年使用。

    于是,在偌大的北海地区,数百万苏联人成为了即将成立的中国农庄的雇工,在第一批中国移民抵达西伯利亚后,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在那里,‘勤劳’的苏联人民,已经为他们修好了新的村庄,整修好了水利,平整好了土地,只需要中国移民到来后就能实际生产了。

    1944年2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收回北海,设置北海省,成立大北海特区,首府设置在乌兰乌德。与此同时,中国宣布了第一期大移民计划,数目之庞大,令当时到场的中外记者,有一半人惊得手中的笔掉到了地上。

    “……各位亲爱的记者朋友,我很荣幸地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为了缓解我国几个地区的人口压力问题,我们将向新成立的北海省,第一期计划移民1000万人……”

    “我是华盛顿日报常驻中国的记者约瑟芬,尊敬的苏先生,难道中国政府要彻底苏联吗?”一名外国记者率先问道,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的战争,居然还存在这样大规模的永久性领土占领,是非常罕见的。

    “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认知。北海,也就是苏联人所谓的贝尔加湖地区,其实是我国的旧领土。”

    “旧领土,有什么证据吗?”约瑟芬抓住不放地继续问道。

    外交部发言人苏召明笑了笑,说道,“我祖先曾经在那里放过羊!”

    对于这一句回答,约瑟芬完全是一头雾水,相反,旁边的中国记者却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掌声甚至把他继续提问的想法压下去了。

    直到新闻发布会结束,约瑟芬才跑去找中国同行,准备问问这个发言人是什么意思,结果自然是恍然大悟。

    第二天,华盛顿报纸刊登了一份短篇报道,标题是:中国人重返苏武曾经牧羊的北海。

    第三百零七章 世纪大移民:中华儿女有力量

    1944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陕西境内,秦岭山脉深处的留坝地区,留侯乡,大雁坝。

    作为秦岭深处的留坝,虽然县城条件尚可,但农村的条件确实非常艰苦,受制于地形、交通等因素,在解放后的这十年,发展并不大。哪怕是拥有着留侯的美好传说的留侯乡,也过得比较差。

    受惠于共和国政策,留坝的教育、医疗和普通的民生社会工程搞得基本还算不错,以山区经济和林业经济为主的国有经济倒也发展的不错,但大多数农村却依然生活在贫困状态。

    非共和国之罪,实在是地区条件太苦。

    3月6日,惊蛰节气,春雷蠢动,大地回春,大雁坝的积雪也在开始融化,而村民罗文安家中,却正在为一件大事而愁眉不展。

    不是憋苦,而是左右踟蹰,有些拿不定主意。

    人近五十的罗文安,赶上了当年西南大时代的末班车,从小虽然没读过书,但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却被接管了留坝的西南政府组织进了‘不脱产学校’,在农闲的时候,识字读数,最后虽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但好歹不再是彻头彻尾的文盲,那位有文化的老师,更是给班里这些没有规矩姓名的‘学生’起了名字,然后登记到了人口普查的档案上,从此他就叫罗文安。

    此后近三十年,老老实实的罗文安,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发什么横财,甚至每次进山打猎采药也只是中规中矩的收获而已。但他也算是完成了大多数人的人生任务,娶了个贤惠持家的婆娘,对父亲也很孝顺,还养大了两个儿子,一个参军打仗,一个读高中即将待考。

    天色渐渐暗了,婆娘在灶头上忙碌,大锅里是蒸的木桶米饭,阵阵米香从‘缯子盖’的缝隙里随着水汽飘出来。小锅里是炒的菜,噼噼啪啪的作响,那是因为菜里面有油。

    坐在灶房门口,罗文安一口口地吸着旱烟,旁边竹躺椅上是他老爹罗十方,小七十岁的人了,身体非常好,老伴死了几年了。

    听着锅里噼啪的声音,罗文安恍惚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候,锅里炒菜是没有噼啪声的,因为几乎是没有油放到锅里,炒菜从来都是加点盐,最多过年的时候,用肥猪肉贴一下锅,或者熬点油出来紧着吃,偶尔也吃点其他油,但总归日子是苦的。

    “唰~”

    第一个菜花菜炒肉已经炒好了,他能听出来那是婆娘洗完锅,再次倒油去炒第二个菜了。花菜炒肉是冬天里婆娘最拿手的菜,也是他最爱吃的。肥肥的猪肉,和花菜一起焖烧,那味道,龙肉不换。

    “还是现在的日子好啊。”罗文安心头闪过一丝感慨。“要是日子能够再好一点,那会是什么样呢?”

    “大儿,你说说,中奎在那个什么‘稀薄呀’,有花菜炒肉吃不?”

    老爷子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身子骨可并不差,常年农活没有压垮他,到现在还是庄稼好手,平时最大的享受就是茶钱饭后,躺着躺椅上,和自己大儿唠嗑,扯一扯外面的生活。

    不过,今天却是有正事。

    “爹,不是稀薄呀,是在西伯利亚,村委会的宋仨儿说的,国家在那里成立了一个什么北海省,现在叫北海,以前***子叫什么贝尔加。”

    罗文安不算很有文化,使劲想了想,才想起中午去找村长宋高明时,这个和自己儿子还是同学的小伢子说的。“花菜炒肉估计是没有的,不过大娃在信上说,每天都有肉,牛肉羊肉啥的,吃的比家里好,那罐头都一盒盒地发到手里。”

    “罐头好贵的啊。政府有那么多钱啊?”罗十方没什么见识,也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是扛着木头去县城卖,不过那还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他也就在村子里的杂货店,镇上的商店里见过那些罐头,家里倒是买得起,但他从不碰,有年大病,二女儿提了两罐来,被他当宝一样留给了两个孙子解馋。

    “爸,那不是一般的罐头,水果罐头,肉罐头,样样都齐,大娃说,部队吃穿用都很好,蔬菜也有的吃,只是冬天条件差一点,你不用担心他。”罗文安说道。

    “这个稀薄…算了算了,北海,北海说着顺溜。”罗十方见烟烧完了,立刻换了一小截旱烟,“希望大娃能够躲过枪子和炮弹啊,这年头,打仗必须打,但还是要保住自己的命,二娃还小,家里头还是指望他的。

    前几天我和他们摆龙门阵,说是这个地方倒一瓢水,都能结成冰,你现在是一家之主,这个移民的事情,可要想周到了。”

    罗十方叹道,家里条件他知道,大孙子参军,二孙子念高中,按说条件并不算差,大孙子每个月都会按时寄工资回来,那可是一大笔钱,家里种几个月田,还比不上他一个月,小孙子读书厉害,高中成绩不错,据说有希望至少考个什么专科,运气好点能读技术学校或者其他大学。

    两个孙子都是他最自豪的,他一直认为,自己这一辈子,能见到两个孙子光宗耀祖。

    “我们罗家,祖坟葬的好,赶上了好日头,有个好国家,好皇帝。两个娃又争气,有文有武,村里头我们也算是头一号了。大孙子有见识,他说的那些东西,我不太懂,但我都信,现在就靠你拿主意了。”

    罗文安微微皱眉,老头子说的是前几天去银行收儿子罗中奎汇款时,收到的那封信。

    那封信让罗文安当晚就失眠了。

    他放下烟感,把烟火熄了,双手在衣服上使劲擦了擦,这才从的确良外套的内荷包里拿出了那封信。

    “爹:

    见信好。

    我要向爹报告一个重大的好消息,经过英勇作战,我们国防军西伯利亚方面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收回了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贝尔加地区,俘虏了50多万苏联鬼子,那些被抓的***子,我一眼都看不到边,光是我们班,就抓到了几百个苏联鬼子,简直比蚂蚁还多,其他缴获的枪支弹药,坦克飞机,大炮,堆得比大山还高。

    另外,国家决定在这里成立一个北海省。

    爹你可能很快就会知道,国家要启动大移民计划,凡是家里土地少,地区条件的,都能通过这次大移民,迁到北海省来。

    爹,你没来这里,你不知道这里的土地有多肥。看起来到处都是雪,但一翻开雪,下面就是肥沃的上好土地,一眼望不到头。

    这次大移民政策,普通的三四口家庭,最开始也能分到最多二十亩地。而且,政委还说了,国家后续还会分更多的土地,暂时不分更多,是因为农用机械不够,大规模种植无法展开,光靠自己和雇佣苏联人去种,效率低下,土地太多就容易荒废。

    除了分田地,可以非常便宜地雇佣苏联人种地外,还有现成的房子。

    二连最近就在监督苏联人盖房子,那房子,爹你是没见过,和县城的房子一样,那叫一个个居民片区,房子一排排的,既节约了土地,又能集中生活。

    张委员长照顾我们这些当兵打仗的人,把第一批机会给了我们,军人家属优先移民,享受优渥待遇,还能通过战功积分兑换更多的不超过100亩的土地,这些你可能不太懂,但绝对是好事。

    我反复想了想,又问了问政委,他说我家虽然不算穷,但条件绝对符合,可以在最早一批的移民名单中,到时候,除了能够最先选房子,还能最先选土地,条件非常好。

    爹,这个事情你一定要认真想想,政委说了,以后北海省是要大发展的,种地全是机械化,一个人能做十个人的活,苏联人也会当雇工,还有房子住,几十万苏联鬼子又在帮我们修大铁路,还要建民用大机场,以后会有大型军用运输机长期低价向移民提供返回内地的机票……

    爹,最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被提升为班长了,政委让我好好干,说我有文化,思路活,表现好,以后说不定能当上更大的军官……”

    大儿中奎在信上说的事情,几天后就被证实,先是广播里全是战胜的喜讯,播音员的声音都激动地走样了,罗文安知道,儿子说的大胜仗是真的。

    每天都会有人羡慕无比地问他关于儿子罗中奎的事情。

    当听到罗文安骄傲地说,自己儿子成为班长时,乡亲们羡慕的神情,他就觉得值得。为国争光不说,还为家争光,他认为这个儿子,最让人骄傲。

    至于究竟100万平方公里是多大,究竟战果有多大,他不知道,什么坦克飞机大炮,他也只是听过,在乡政-府的宣传画册上见过,但实际概念完全没有。

    但他觉得,儿子的部队能够俘虏几十万***子,那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

    接着,儿子的同学,村长宋高明就向大家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说是国家要组织大移民,留坝地区因为条件比较艰苦,在第一批移民候选地区之列。

    村公所和乡政=-府都贴出了大红公告,每天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那里解释移民政策。

    宋高明说的那些好处,和大儿子在信里说的一个样,大的难以想象的土地,一户人的土地能够比十户人的都多,还有非常好的新房住,当然是冷了点,但听说以后小区会集体供暖。他不知道什么是供暖,以为可能是烧炭取火。

    不得不说,罗文安动心了。

    这辈子,两个儿子是他最大的骄傲。

    他家也不穷,老老实实做庄稼,偶尔卖点山货野物赚钱,再加上大儿子的工资,家中也是小有资产。

    但是,他罗文安没文化,却不代表没有雄心壮志。

    他最大的想法,就是要给两个儿子多攒点钱,为罗家的后人多改善一点生活状态。

    想到这里,他不禁抬头望了望四周的大山,以往感觉非常亲切的地方,现在却感觉有些闷。

    他不由想起了儿子信里描述的,那西伯利亚一大片一大片的农庄,那连成片的肥沃土地,做了一辈子庄稼的他,心思真的动了……

    虽然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作为一个故土难离的农民,他有自己最后的犹豫,也会有身为一家之主的小心翼翼,但他,还是想有个决定。

    而这个决定,他潜意识地想从别人那里得到。

    “娃他妈,你把腊肉拿出来,再做两个菜,然后去张三媳妇店里买点酒,我去叫宋仨儿过来唠嗑唠嗑。”

    “好呢,天黑了,注意下人家的狗,别被咬到了。”

    罗文安倏然起身,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定,朝着灶头里喊了一嗓子,就出门去了。

    十几分钟后,罗文安和一个二十多岁的‘西南装’青年走进了小院子,青年也是农民打扮,很朴实,但也有基层村官的味道,还带了个帆布文件包。

    “三老爷,你看我这个爱蹭饭的又来了。”宋高明笑着向老爷子打招呼道,他和罗中奎关系很好,没少来罗家蹭饭,他家里的条件,相比罗家差不少,主要是老头子身体不好,农活不行,从他读完书,当了村长后,种地也是一把好手,又遇到了好时代,生活才慢慢改善。

    “那么多讲究,你个小崽子,现在吃饭婶婶马上就做好了。”老爷子高兴地起来招呼道。

    “仨娃来了呀,快面坐。”罗文安的婆娘也高兴地招呼道,她手脚麻利,宋高明刚来,她就开始上菜了。

    罗文安两爷子陪着宋高明喝了会儿酒,吃了会菜后,开始进入了话题。

    “仨娃,你怎么看呢?你觉得中奎说的这个事情,中不?”罗文安问道,婆娘和老爷子也盯着宋高明。

    “中,怎么不中,国家的事情,还没有不中的。”宋高明喝了点小酒,但精神却是越发的好,说起国家的政策,就是滔滔不绝,一连说了许多个例子,也都是见得着看得到的,罗家人齐齐点头。

    “这个事情,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你们敢不敢吃螃蟹,敢不敢第一个吃螃蟹,敢不敢背井离乡。还有,中奎支持,中鸣是不是也支持?这个事情,很重要,说到底是远赴他乡。”宋高明严肃地说道。

    “同意的,前两天他放假回来过一趟,说只要是他爷爷身体没问题,就可以去。”罗文安说道,

    “三老爷的身体好的很,不会有问题。那边的话,条件不错,等你们过去,房子,居民点的医疗站,药品,棉衣这些都是免费的,取暖用的炭火也不要钱,国家都考虑到了。”

    宋高明滔滔不绝地说道,“那些***子好用啊,他们以前就是集体农庄,完全顺从地成为了我们新农庄的雇工,他们帮我们建房子,还帮我们照顾了小麦,修了水利,做好了春耕的准备。

    这一过去,也不会是你们一家人,全国到处都是,尤其是青海,甘肃这些穷苦点,土地差点少点的,河南这些人口多点的,***山西啊这些靠的近点的,都会有很多人去。有些是一个村子可能要去一半人。

    这个可不是吹牛,是我一个高中同学,现在汉京工作,是他写信告诉我的。”

    “那么多人要去啊?那土地分完了咋办啊。房子够不够啊。”罗文安担心地说道。

    “当然啊,叔,你不知道那个地方有多大,土地和房子肯定是够的。还有,现在想移民的人遍地都是。我们中国人什么最实在?发家致富事情,人人想做。你想想,你家现在这两亩地算什么?去了那里,就是二十亩地,你还能请苏联人种。

    而且,到时候中奎用战功积分换土地,你家就是有一百多亩地也是理所当然的。”宋高明羡慕地说道,“我爹身体不好,不然我都要第一批去。过几年,要是他老人家万一走了,我就带着婆娘和娃儿去。反正那边学校什么的也有,而且还会有三十年的包括教育在内的综合优惠政策。

    我是很羡慕中奎,要不是我体检不过关,有晕血症,当年也肯定和他去了部队,哎,比其他,我是没好命。”

    “你真的认为中啊?”

    “叔,我当然认为中,国家的事情,从没不中过。”

    “……”

    罗文安闻言,闷声喝酒,旁边老爷子不说话,罗文安的婆娘倒是心思活络,对于她来说,什么故土难离这事情完全不存在,娘家虽然还有亲戚,但也不是很亲那种,她的心思,全牵挂在那十亩地上。

    “一百亩地就不说了,这就是二十亩地,我也不敢想了。”罗文安的婆娘,叹息道,她就吃亏在没文化,但知道那是很多土地。

    “婶啊,二十亩地,就是12000多个平方,一百多米长,一百多米宽,或者说,三四十长长,几十丈宽,从这门口,一直走到那东头榕树下。”宋高明简单地形容了一下。

    他知道,十亩地,如果是当年学校的操场,那看起来并不多,但是,如果这些面积全是土地,那就很吓人了。

    “这要是一百亩……”

    罗文安不敢想了,这要是有一百亩……

    “要是有一百亩,就是6万多个平方,两三百丈长宽,我们一个村的大半土地。”

    宋高明感慨道,大雁坝多山,耕地小块,散乱,整体总面积也很少。

    “中,来,仨儿,继续喝,这事我回头好好再想想,到时候想好了,第一个找你报名去。”

    罗文安心中早已下决定了,这个决定与其说是宋高明给的,不如说是他自己期盼的。

    宋高明:“行,叔,这事我也不多嘴,免得以后万一有问题你埋怨我。我就说一句,要去赶早,凡事赶早有好。”

    “行,中呢。”

    ……

    第二天一大早,鸡刚叫不久就有一个人影在宋高明家不远转悠,接着狗也叫起来了,宿酒刚醒的宋高明随后就被敲门声惊动了,披着衣服下了床,推开院门,看到的却是打着手电筒的罗文安满脸憨笑地站在那里。

    “仨娃,呵呵……不好意思打扰你啊,叔,叔想早点报名……”

    一个月后,大移民计划的第一批移民从全国各地,通过较为便捷的交通,快速地运输到了库伦。

    因为前方暂无战事,虽然通往北海省的火车还只修到一半,但火车也能够开到一半。

    罗文安带着近七十岁的老爷子和婆娘赶到了库伦,二儿子留在内地等待下一届高考。

    当罗文安看到眼前完全以一个个超大帐篷分布的移民时,看到那十多万拖家带口的人家时,他不禁感到庆幸,自己报名最早,也能最早出发,最早选择。

    这一刻,作为一个老实把交的农民,他彻底明白了,大量的土地,现成的房屋,良好的未来,对于一个农民,吸引力有多么大。

    移民暂居区的生活不过是两三天,随后罗文安就带着家人被集中到一起,一个移民委员会的副***,要给他们这些即将登车的人讲话。

    面对前方上千人,以及后方移民暂居区的十多万人,那位副***的声音,前所未有地充满激=情。

    “乡亲们,同胞们,我很高兴能够为大家服务,能够在致富发家路上,送大家一程。

    作为大移民计划的先行者,你们是北海省的开拓者,是民族的表率,你们,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批人。

    国家的土地有限,民族的生存空间有限,我们该怎么办?

    委员长告诉我们,苏联人最擅长的是什么?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从别人那里,抢来自己所缺的东西。

    他们曾经成功抢走了北海,他们抢走了远东,他们抢走了百万平方公里计的土地。他们通过不断掠夺,把自己的国土面积扩大了几十倍。

    而今天,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没有土地,但北海有。

    我们没有生存空间,但北海有。

    我们没有财富,但北海有。

    此去北海,千里迢迢,但是,你们不孤独,百万国防军是你们的忠实守护神,即将全线通车的西蒙铁路是你们回家的保障,而六亿华夏儿女,是你们永远的同胞。

    你们不要认为北海是异国他乡,委员长告诉我们,故乡,什么是故乡?

    能够让我们炎黄儿女发枝散叶,能够让我们中国人昂首挺胸生活下去,壮大起来的土地,能够让我们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用遭受敌人的炮火,遭受别人的***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故乡。

    故乡在心中,故乡也在我们脚下,苏武也曾经在北海牧羊,我们大移民计划有一千万人,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移民,又有国家强力保障,大家还怕什么呢?

    北海不是国外,那是我们的自己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

    国家虽然日渐富裕,国民生产总值虽然不断提高,但金钱和财富不会从天而降,在这里,我预祝大家,在新的土地上能够安居乐业,在地里刨出金娃娃,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

    我永远相信委员长所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中华儿女,有力量!!

    现在,我宣布,大移民计划第一批第一期,启动。

    登车!!!”

    在火车长鸣的笛声中,罗文安怀着满腔热血和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登上了西蒙铁路火车。

    几天后,他们刚刚过了恰克图就停了下来。

    在这个刚刚改名为‘民兴县’的原苏联某地,第一期移民们下了车。

    从火车窗户,移民们早已看到了连片的农田,虽然还覆盖着白雪,但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下面的麦绿色。

    当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以后这个民兴县就是大家的新家时,所有人都沸腾了。

    当下了火车,罗文安跳下车来,在地上使劲地踩了踩,大声地向老爷子和媳妇喊道,“这里的土地,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都是踏踏实实的。”

    随后,移民们登上了军队的卡车队,行驶了二十分钟不到,就到了第一个大移民聚居点。

    中国村庄旁边就是一个苏联人的村庄。

    苏联人的房屋是以前的房屋,相对老旧,所有人都被要求在村口列队,在他们复杂眼神地注视中,中国移民乘坐着卡车,来到了这里的新村。

    村子里,是勤劳的苏联人为了微薄的工资和集体粮食而修造好的新房屋。

    苏联人的眼神是复杂的,但是,中国人和苏奸却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们!

    一名苏奸指着中国人,用汉语和俄语重复说道,“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以后真正的主人。如果谁和他们作对,谁不服从这些新的农庄主们,谁就将忍受饥饿和寒冷,最严重的,将被驱逐到北方,让你们重新回到布尔什维克的怀抱。当然,最严重者,将当场遭到枪毙。”

    随着苏奸的示意,所有苏联人都看到了旁边那一队中***人提起了手中的步枪,整齐地拉动了保险,不由心头猛地一缩,生怕惹怒了中国人。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发现,中国人并不难伺候,只要努力工作,至少比苏联集体农庄时过得好,有吃有穿,医疗也有保障,上学也没问题,还能获得工作。

    所有人,哪怕是曾经号称布尔什维克追随者的老人们,也认识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苏联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后,将是中国人的时代。”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还是要继续,只要不被逼到绝路,没人愿意用锄头和镰刀去与刺刀机枪碰撞。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大移民计划,完全展开,从此,中国人的大故乡之路,就持续了数十年!!

()


    第三百零九章 体内文明的金钥匙:付会语

    汉京,汉京山南苑。

    凌晨6点,张蜀生的生物钟准时开启。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捏捏怀中的两个女人。何凝躺在左侧,陆允言睡在右侧,两个女人睡觉都习惯了不穿衣服,因为这样能够让心爱的男人,更方便抚摸。

    从内心深处,两个女人都希望男人多碰碰自己,结果倒是美了张蜀生。

    左边捏捏何凝的坚挺,右边摩挲着陆允言的巨*乳,感觉完全不同,但却实打实地左右掌控。两个肉肉在手中,金银不换。

    “嘤咛……”

    也许感觉到了男人的爱抚,何凝又朝张蜀生的怀中拱了拱,陆允言则因为昨晚很累,挪了挪身体,把自己的巨大换了个受力点,继续享受抚摸。

    凌晨五点半的汉京,窗外已经能透进些许晨曦,特别的设计,让窗外芭蕉树上晨鸟的鸣叫轻易地就传了进来,既赏心又不会觉得喳闹。

    “慎行,你醒了。”

    何凝感觉到张蜀生手掌传来的热度,极其敏感的她,顿时醒了,昨夜的疯狂,让她同样觉得很累,不睡到七点半是无法起床了。

    “嗯,我一个人起来就行了,你们多睡一会儿吧。”

    对于两个时刻都散发着少妇风韵的女人,张蜀生一直都是爱不够的,也许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秘密,他在做*爱的方面,一直是很疯狂。用他的话来讲,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来日方长,日日夜夜才是正理。

    幸好两个女人的身体虽然柔弱,但实际却是很好,遭得起他***,两人反而时时沉浸在这种疯狂的爱中。

    他也从未让两个女人跟着他一起练功,在他看来,一个男人的强大,是以他能够庇佑自己的女人、财产、亲朋族人或者子民为定义的。如果需要女人去学武来保全自己,那只能意味着这个男人不够强大。

    何凝和陆允言平时也学一些,实力和他没得比,但等闲几个中央警卫倒不是她俩人的对手。

    “慎行……”

    何凝嗫嚅道。

    “嗯,怎么了?”张蜀生低声说道,手抓着的柔软部位,稍加力度地捏了捏。

    “最近你越来越……如果有合适的妹妹,你再找一个吧。哪怕是没有真正的名分,在这个家里,我和姐姐也不会欺负她。”何凝把头紧紧地贴在男人胸口,感受着他强有力却又不让觉得硬的胸肌,美美地说道。

    “是你和允言的共同想法?”

    “嗯。姐姐也是这么想的。”

    张蜀生微微抱拢她,怜爱地说道,“别想那么多,有你们两个,我就很知足了。我的精力,放在你身上就够了,再多的女人,会影响我。”

    何凝摇摇头,说道,“鼓励生育的百年大计马上就要推行了,虽然还是一夫一妻制,但我们整个民族确实需要太多的人口。可我们家……”

    张蜀生心中暗叹,何凝和陆允言的心病,还是在孩子的问题上,这个孩子不出世,她俩人总觉得对不住张家的列祖列宗。

    毕竟,如果是普通人家也就算了,这可是共和国最高权力之家,如果久久没有子嗣,两个女人成天都快吃不下睡不着了。

    何凝明白,明面上,作为元首,确实不能娶第三个夫人,毕竟,自己和大姐是解放以前的事实婚姻,属于特例。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两人商量的结果,就算不能正大光明地娶,总归是可以找到其他办法的。

    毕竟,张蜀生虽然告诉她们,生育问题是因为自己练功的原因,但这个解释说的次数多了,两个女人却又不免反过来怀疑,是不是这个权倾天下的男人安慰自己。

    商量来商量去,两人认为不如再让他娶一个女人,那样,就算还是没有生育,张家的子嗣问题也有三个女人抗,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压的她们二人喘不过气来。

    张蜀生笑笑,说道,“别的家庭,女人总怕自己男人出轨,怕他花心。我要是再娶一个回来,你们指不定会后悔。”

    “不会,慎行看得上的女人,一定不只是外貌,一定会是德才兼备,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

    何凝肯定地说道,张蜀生不是昏君,甚至称得上老谋深算,怎么可能让一个别有用心,只知道家庭倾轧的女人进张家的门。

    “别想了,随缘吧,如果真有这样的第三个女人,缘分到了,我不会推三推四。如果没有,那也是缘分,有你们两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今天出门要小心,如果不行就带点警卫。你还是太惯着澹台那孩子了。”何凝略微担心地说道,她知道,今天是澹台所在高中沪海一中的校庆,在校庆会上,澹台会有一次古筝演出。

    “也不是完全宠她,爱她才应该让她尽可能过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

    张蜀生安抚了何凝,让二人再睡了一会儿,起来穿好练功服,推开门时,南苑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

    简单地洗漱,喝了点粥,他便来到了练功房,练功房的生物机器人仆人张四早就等在了那里,启动了设备,开动了接通梦想机的虚拟屏。

    站在地下多功能练功大厅里,张蜀生先是站在地下环形跑道的***,整个地下练功中心都采用了跨时代的材料,一体式兑换出来的,看起来很昂贵,实际上非常便宜。

    在监控仪器启动的那一霎那,梦想机号的船长小屁孩出现在屏幕上。

    “老板,在不动用体内战力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肉身的力量,你的环形跑周平均速度是1.5倍音速,月平均速度是1.49,也就是说,你这个月的进步是0.1倍音速。按照老板你中级战神的实力来说,属于优秀。”

    小屁孩屁颠颠地报出了一连串数据。

    张蜀生点点头,他倒没有对这个数据感到意外,作为已经跨过中级战神阶位,达到中级战神巅峰,无限冲刺高级战神的他,看起来非常厉害,但在整个星空中,只能算一名比较普通的战士。

    在星空中,不论是生物战士,还是机甲战士,单纯依靠肉体的速度,轻松就能达到战将的标准,中级战神,只不过是中队长的标准。

    宇宙文明的浩瀚,张蜀生极其明白,但正因为看得高,他才能望的远。

    在长久的生命支持下,对文明和种族的经营,既是发展种族,又是发展自己,对于他来讲,是一个共赢。

    这也是他不愿意做个政客的根本原因。

    “呼~”

    下一刻,张蜀生又开始了每天晨练的热身跑,随后是测试拳力,跳跃,闪避,精神能力,接着还有通过兑换来的秘籍,进行战力修炼。

    虽然如今地球都找不到一个对手,但这完全不意味着浩瀚星空中就是和谐的幼儿园,这个暂时没有外星敌人的时期,正好给他提供了一个快速、安稳地进步期。

    从西南时期,他就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

    抓住你所有的优势,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打败拦阻你的敌人时,你将得到巨大的收获。

    坐吃等死,乐哉安逸的人,要不就是碌碌无为,要不就是死于奇祸。

    星空非常广袤,无论是体内文明为主的文明,还是体外文明为主的文明,都是不计其数,也正是因为其多种多样性,才具备了各种挑战与机遇。

    华夏文明的机会非常难得,既有张蜀生这样的领路人,又有梦想机的暗中支持,还有提前发展的契机,更有六亿多,未来甚至更多的最忠诚人民。

    这个时候,是躺着发展还是斗志昂扬的快跑发展,显然不用选择。

    一早上的练功,张蜀生都习惯一边训练,一边考虑军政大事。

    中亚方面,霍去病省已经成立,陈军指挥的中亚方面军占领了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一角,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次纳入了共和国的版图。整个中亚先期战役,消灭苏军成建制部队约40万人,俘虏22万,少部分战死外,其余大多被击溃。

    在强大的机械化军团面前,苏联的边防军乃至中亚几个军区的二级三级集团军完全无法阻挡,至少在没有形成方面军力量前,他们只有暂时抛弃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小地方的地方。

    而西伯利亚方向,贝尔加湖地区的收回,北海省的成立,大移民计划的启动,是三个方向搞得最轰轰烈烈的。

    陶谦打仗是一个好手,政务方面又极其配合政工人员,充分利用冬歇期的时间,让部队协助政工人员,做好了百万移民前期的必须工作。

    这一场国防军在寒冷冬天展开的战争,虽然是在冰天雪地中进行的,但却成功地占领了来年强势出击的墙头堡。而且,占领并成立的两大新省,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极大的收获,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热情再次提高。

    所有人都在用一个声音呐喊:土地,我们要更多的土地。

    远东方向由于情况更为复杂,日苏双方的势力都非常庞大,又有美国人的参与,却是一直保持了谨慎的打法,大兵出境后,只是快速占领了苏日美主战场以西的几个战略点,为接下来更猛烈地加入战争中去,打下了楔子。

    如今已是惊蛰过后,四月中旬,天气转暖,苏联战场上双方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力量的积蓄,就算是苏联人,也在酷寒天气的掩护下,完成了中亚方面军,西伯利亚方面军的集结。

    接下来的主战场一定是远东地区,再才是西伯利亚地区,中亚反而将会暂时陷入宁静。

    而为了远东地区的战事,日德双方的使者几乎天天要求面见共和国高级官员,试图召开一次三方特别军事会议,以谋定接下来的大行动计划。

    张蜀生最终答应了日德双方的要求,秘密军事联动会议将在后天召开。

    一个半小时的修炼很快就过去了,张蜀生冲了个澡,回到了南苑住宅。

    澹台洛妤早就收拾好了,一身素雅的淡绿色裙子,康乃馨的裙边,及腰的长发别有一番韵味地束拢,用一个精致的水晶发夹别好,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女生鞋,整个人看起来不奢华,但绝对非常有气质。

    “干爹,我收拾好了。”

    澹台洛妤甜甜地一笑,精神非常好,难得非常开心。

    “你收拾好了,干爹还要去乔装一下,哈哈。”

    澹台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机会几乎没有,张蜀生偶尔带着她出席一些活动,也下令不得宣传。所以,哪怕是她已经不得不转了几次学,最终甚至转到了沪海的中学,但她却一直能够过这种普通人的日子。

    张蜀生不是要让她当普通人,身为共和国元首的义女,她甚至躺着不动,也能享福到老。他只是认为,不论一个人走的多远,站得多高,生活的百态总是需要脚踏实地地感受,否则,自己只会是扼杀了澹台这个极其有灵性的女孩。

    见惯世间百态,接触过芸芸众生,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永远高高在上,或者让她一直在别人的阿谀奉承或者战战兢兢中成长,总有踏空失足的一天。

    张蜀生进屋后,关上门,运功改变了一下脸部肌肉,整个人虽然没有大变样,但只是看起来像原来的他,形神都有一些偏差。

    “干爹,你再怎么乔装打扮,也逃不过我的眼睛。”

    澹台挽着他的手,亲昵地小声说道,“你身上有种特别的味道。嘻嘻……”

    “你这丫头。”

    两人正要出门,何凝和陆允言却是打扮好了出来,送他们两父女上车。

    “注意安全,不要尽听这丫头片子胡闹。”

    两人关心地说道。

    “放心吧,大娘,小娘,干爹最最厉害了。”

    汽车启动,很快就从秘密地下公路出了汉京山,在经过警卫检查后,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汉沪杭高速公路的车流中。(汉京——上海——杭州)。

    高速公路是建的很标准的,和后世的高速公路差别并不大。

    张蜀生亲自开车,一辆中华a500型车,纯黑的流线型车身,舒服的驾驶感,非常平稳的公路行驶状况,属于中产阶级的标准座驾,象征着如今共和国内最起码的成功。

    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并不少,有一半的是轻重货运卡车,上面有的拉着集装箱,有的拉着工农业产品,偶尔能看到一些白色的长途客车,上面也是坐满了客人。

    “洛妤,你上次坐车回家的票价是多少钱?”

    张蜀生问道,上次澹台说要和两个从上海到汉京周末探亲的同学一起坐车回来,经过特工检查后没有异常后,他也就答应了。她们几个小女生,就是坐的这种长途客车。

    最早的那一批西南汽车,还曾经使用过车顶汽包装载煤气,既麻烦也不安全,如今倒是早就统一淘换成了现在的大客车,从外形来上看,虽然车体较为粗犷,和后世整体设计工艺全面发展时那些简洁的汽车外壳不同,现在的车体不算很美观,但却更为安全耐用。

    “干爹,你怎么忘了,学生票是免费的。”澹台笑着说道。

    “这倒是,那其他成年人的票呢?”

    事无巨细,张蜀生还真不知道这长途客车票价多少,价格委员会的人虽然非常尽职尽责,也有完善的监督机构,但他却知道,市场杠杆是时刻变动的。

    “好像是2块五一张。”

    “那还好,不算贵,倒是刚好。”

    根据张蜀生的了解,如今一顿午餐,大概价格在5毛钱左右,五顿饭钱的上海——汉京客车票,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人的长途出行要求。

    “干爹,你看,那是廉价客车。凭困难证明购买,只要5毛钱一张。”澹台指着对面一辆驶来的客车说道,那是一辆印有复兴党标志的客车。

    “这就是廉价交通的客车,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就是可能人多了一些,呵呵。”

    看到那辆座无虚席的客车,张蜀生还是有印象的。这是交通部搞得一个廉价交通计划。

    这个时代不是后世,许多人有出行的需求,但却对于高昂的票价有些难以承受。别的不说,一些乡民想要外出务工,除了等待政-府的集中组织,就只能自行外出。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地方都在大量招工,乡民或者城市困难人口出行就能通过这种廉价交通。

    客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有设置廉价交通。只是想要乘坐这类交通,除了缴纳很少的钱外,还需要提前报名申请。毕竟交通工具有限。对于有钱人来讲,完全不会愿意节约一点钱而去排队,对于穷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好处。

    张蜀生不由想起,前世的***和***地区,那些军用运输机偶尔客串民用机,便宜票价,搭载一飞机的人快速抵达目的地。

    只是交通部设立的这个廉价交通工程,更为专业和具有针对性。

    张蜀生又问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高速公路两旁,风景已经非常不错了,南方的4月,翠绿一片,尤其是屡屡掠过的茶山,已经能看到一片新绿,那是即将出产的清明前新茶。

    高速路两旁的建筑,多是一些一层楼的砖瓦房,那种青色偏黑的自烧砖瓦为主,偶尔也能见到一两栋双层或者多层的小楼,那就是比较富裕的农村人的新居了。

    整体来说,这些民居都还算过得去。

    一路向前,很快就过了常州,在无锡的时候,张蜀生父女却遇到了一件小小的意外。

    “干爹,前面那辆车好像出故障了。”

    高速公路上,永远是滚滚的车流,偶然看到一辆趴窝的车,也是很不容易的。那是一辆中华a100车,中华车的商务型,价格比张蜀生这辆a500便宜了很多。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秃头中年男子,正在那掀开汽车前盖,准备检修发动机。

    张蜀生见状,将车变道,慢慢地停在了停车道上。他此行虽然没有中央警卫跟随,但他那些人在暗中保护的同时,还提前在车上准备了一些应急维修工具。

    “喂,这位同志,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之所以停下车来,除了想帮一下这个半路趴窝的倒霉司机以外,张蜀生还是想起了前世的时候,自己和同事自驾车出远门,结果半路汽车抛锚,位置非常尴尬,来往的车没有一辆肯停下来帮忙,其实就是换一个胎就好了。

    此时,张蜀生的车后倒还真有一个备用胎。

    那秃头中年人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身后,四月份的天,他早已忙得满头大汗。

    “同志,刚才我这车开着开着就有些不对劲,只好慢慢地滑到这里停下,现在连启动都启动不了了。”

    秃头中年焦急地说道。

    张蜀生笑了笑,说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以前在汽车厂工作过。”

    “啊?那真是太好了,要不,要不请您帮我看看这车出了什么问题?我家丫头赶时间,唉,不然也等路政车来拖走了。”

    中年人郁闷地说道,眼前这个青年,看起来倒是比较靠谱。

    听中年人一说,张蜀生才看到,车里还坐着一个女孩,乍看一眼后,居然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如果是平日,张蜀生怎么会看一个女孩子两眼。

    虽然隔着车玻璃,但他却看到,车里的女孩异常安静,一身穿着更是大异于常人的古装打扮,长相极其动人,哪怕是隔着车玻璃,也能感觉到这个女孩身上那股逼人的美,美若沉鱼,静若处子。

    “张同志,诶,我…我…还劳烦你帮我看看,我姓付,你叫老付同志就行了。”

    听到中年人的声音,微微一怔,张蜀生收回了目光。这时候,连他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车里坐着的丫头,给他一种比较特别的感觉。

    这种感觉无关于外貌,虽然她极美,也无关于气质,虽然她非常脱俗。

    隐隐的,张蜀生感觉到体内一阵躁动,全身的战神力仿佛遇到了什么吸引一样,一时间居然发生了淡淡的紊乱。但这个少女除了美丽和气质外,又是绝对的普通人,她体内散发出来的战力,只有若有若无的一丝,张蜀生估计这是她在学校时学习武术课上教授的炎黄武录入门的原因。

    然而,似乎不是错觉,张蜀生也发现,对方好像微微身体一震,脸上很快就浮现了丝丝红霞,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她是因为怕生。

    “这个丫头有些古怪。”

    以张蜀生的地位,以他的权势,以何凝和陆允言二人的气质、长相,按说见到一个这样的少女,不应该有什么反应,哪怕是迎面路过,也绝不会看她第二眼。

    这不是贪恋美色与否的问题,而是完全缺乏这样的可能。

    张蜀生暗道,这个女孩身上的那一丝战力很弱,但却始终隐隐地在引动他,下意识地回过头,不再看她。

    跑回车上拿了几样工具,又吩咐澹台不要下车,张蜀生这才跑回那辆趴窝的车,开始检查起来。

    以张蜀生在汽车方面的造诣,很容易就找到了问题,是发动机出了一个小故障。在这个时代,这种小故障的检修是很难依靠司机自己来完成,而在后世,这更是许多汽修厂敲诈人的把戏。

    看到张蜀生在那里一直忙碌,虽然额头不见汗,但付姓中年人依然有些过不去,转身对车里喊道,“会语,快给这位大哥拿点水来。瞧这累的,呵呵。”

    “嗯。”

    车里传来女孩淡淡的声音,声音很柔,和澹台说话的音调有些类似。

    张蜀生不禁暗道,原来这小女孩叫付会语,看起来和澹台的年纪差不多。

    以他的感觉,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车里的女孩在找水,而且从车壁橱里的碰撞声来判断,还是一瓶600ml的矿泉水,这也是一种比较新潮的东西。

    开门,下车,张蜀生清晰地感觉到对方下了车。

    在对方下车的那一刻,张蜀生清晰无比地感觉到一种波动从她身上传来。

    这种感觉,如果不是体内文明修炼到了中级战神的巅峰高度,是很难感觉到的。

    但一旦感觉到了,就会有一种从心头挠痒的感觉。

    “这个女孩的体质有古怪。”张蜀生猛然醒悟道,在自己兑换的那些秘籍上曾经提到,宇宙文明中,修行体内文明最快的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而是那些天生体质非常特殊的人。那种从比细胞还微小的层面的优越,远超普通人,乃至是科技的力量也远远不如,那是一种深入到骨髓的修行优势。

    这类人,有的体质非常特殊,甚至隐隐暗合阴阳的说法。

    有些大富大贵的人,往往不惜破费亿万,就为了寻找这样的人,通过婚姻,纳入自己的家族,作为优化血脉的传承者,当事人是高手,后代也能有极好的血脉嫡系出现。

    根据那份来自一个叫做天罡文明的修行杂谈上面说,这样的体质,往往千万人中也难得出现一个,是修行的最佳人选。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除非是双方面对面,并且一方拥有着极其优势的修为差距,有着特殊的感应能力,否则,很难发现这一类‘阴阳’特殊体质者的存在。

    几乎是一瞬间,张蜀生就想到了这种可能,分析了一番后,认为这个叫付会语的女孩,极可能是那种阴阳体质者中的阴之体质者。

    “她的心跳好厉害,脚步凌乱,上半身尤其是脸部在显著发热。”

    以张蜀生的实力,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些细节。

    “请……请喝水……”

    付会语嗫嚅地说出三个字,手中递出的水不知所措。就连一旁的付爸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道这丫头以前是怕生的厉害,但也没像今天一样,递个水都吞吞吐吐的。

    张蜀生闻言,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紧张,但自己却是好不容易才压下心里的悸动,那种来自于身体最深处的躁动,被他强制性地压了下来。

    刚才隔着车窗还好,现在却是感觉更强烈。

    “谢谢。”

    张蜀生不敢抬头,脱掉手套,接过水就喝了,付会语则是很快逃回了车上。

    “这,这丫头没见过世面,张同志别见怪,呵呵……”老付同志见状,暗道真是的,只好陪笑道。

    “没事,马上就修好了。”张蜀生也故作而言他,原本还想和这个老付唠嗑唠嗑,这下看来是没必要了。

    很快,张蜀生修好了车,老付上车也成功地启动了汽车,两人寒暄了一下,便告别。张蜀生回到车上,强自压下心头的悸动,启动汽车,也不管澹台的奇怪神色,直奔上海而去。

    在超车的那一瞬间,他又看到了那个女孩,以他的瞬间观察力,发现那女孩的脸色还是一番潮红,整个人还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暗道一声可惜,便一踩油门而去。

    张蜀生知道,如果是在宇宙中,这样的阴之体质者,一定会被那些星球大财阀或者帝国搜刮而去,一边作为己方的高手培养,一边用来生育后代。

    虽然血脉传承的几率很低,但一旦出现一个成功的血脉,那就等于是改良了后代的遗传基因。

    在那么一瞬间,张蜀生也有些心动,如果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女人,修行之路会大获裨益不说,后代还会获得极大好处,至少在起跑线就比别人强。

    修行方面还好,张蜀生作为梦想机的主人,只要不断地发展壮大文明,就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可用于修炼或者帮助修炼的东西。

    但是,这种兑换不是普遍的,许多东西只能是他一个人独有。

    这样一来,张蜀生不敢保证自己生的儿女一定是优秀的,但是他却隐隐可以肯定,如果能够和一个这样的特殊体质者结合,那么后代至少能够比拟那些高等级宇宙文明的新生儿。

    这不是种族的正常传承,这等于是遗传作弊。

    这一刻,甚至连张蜀生都不禁怀疑,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自己极其难得易容出行,而且恰好何凝又提起了女人的事情,没想到出门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少女。

    这个少女,哪怕是没有任何人发现她的特殊体质,通过几十年的修炼,她一样会成为一名实力强大的战将,如果有好的功法,甚至能够晋级战神。

    因为她们是天之宠儿。

    然而,张蜀生那么一瞬间,却是生生地止住了想收了此女的想法。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那么自私。

    一路上有了心事,张蜀生一直都有些心事重重,以他如今的地位,能让他有这样状况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

    沪海一中的校庆搞得有声有色,直到澹台上台的时候,张蜀生才集中起精神来,认真地欣赏了一番洛妤的表演。

    “我表演的是一首古筝曲,我将把它送给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澹台洛妤上台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校庆的事情发表一大堆感慨,而是说出了一句让台下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

    她表演的是古筝,在她的芊芊细指下,一曲让张蜀生非常熟悉的旋律,缓缓地从古筝上流淌出来。

    一身绿色裙装的澹台,此时在古筝前却是焕发出了不一样的神光。

    “渔舟唱晚……”

    张蜀生不禁回忆起,自己当年听澹台静茗弹奏古筝的时候,澹台静茗出身书香门第,在古典乐器上很有一番功底。

    这首曲子张蜀生只是顺口说过一次,他没想到澹台洛妤就把它记下了。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澹台一定要他来参加这次校庆,原来是要在这个时刻,亲自演奏那首渔舟唱晚。

    之前哪怕是在家中,澹台也从来没有练习过它,甚至没说过自己已经学会了,甚至弹奏的很好。

    张蜀生不禁心中默然。

    澹台下台后,上台的少女顿时让张蜀生再次一惊,居然是那个之前遇到的付会语。

    付会语表演的居然也是古乐器,是弹奏的古琴,都是很少见的乐器种类,尤其是在高中学生中,也怪不得和澹台一起被安排在前后脚。

    虽然隔着很远,但张蜀生一直难以集中精神去听,哪怕是付会语表演的古曲《平沙落雁》同样非常优秀,和澹台洛妤的古筝表演一起,堪称全场最有韵味的演出。

    在结束弹奏的那一刻,台上的付会语居然隔着非常远,望向张蜀生这边,张蜀生也抬起头,刚好看到了她。

    即便隔得很远,张蜀生也有一种感觉,对方感觉到了自己,自己当然更能一下感觉到她。

    在付会语离去后,张蜀生不禁暗道,“难道,世上真会有天意……”

    如果不是必须马上赶上汉京,出席明天的大本营会议,为后天的三国特别军事会议做最后的准备,张蜀生甚至想留下来两天,可能自己和这个女孩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冥冥的天意。

    不过,转瞬他就明白了,如果真的有天意,而不是靠强取豪夺地得到她,把她当成修炼工具或者繁殖后代的工具,那么,只要有天意,那就一定会有缘分。

    张蜀生虽然年纪不小,但心态和生理年龄都保持在二十多岁,是绝对的青年,这是修炼和超级科技文明带来的,但这一切却并没有让他养成跋扈和暴君的作风。

    想到马上就要展开的太平洋攻略和远东战场大动作,哪怕是他,也只能硬硬地压下这件事情,凡事有轻重,等大计划一定,他下定决心,要再来上海一趟。

    ————————

    这章更新后,可能很多人都会骂,但不知道为什么,坐在电脑前,就是写出了这章,如果真的非常不满,多多包涵,希望接下来能够补偿大家的恨意。近期还有大段大段的情节写,摸着良心说都将是很精彩的,关键是状态还没有彻底回归。

    刚把老婆送回家养胎,希望近期状态能够回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