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 > 全文阅读
寒门崛起txt下载

    当为谢元!

    解元是中国古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称谓,中国唐代,科举中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我们的宋同考正在全身心投入的阅卷呢,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关注着手中的试卷,人家都没有注意到主考官推开门进了房间,更没有注意到自己嫌恶的丢到地上的试卷被主考官捡了起来,自然也不会注意到主考官看着朱平安的试卷的时候浑身震的就没停下来过......

    所以当主考官将他丢到地上的试卷按到他桌子上,说出当为谢元四个字的时候,我们的宋同考被吓了一跳,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主考官在干啥呢,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宋同考目瞪口呆了。

    目瞪口呆

    宋同考再一次确认了下主考官按在他面前的试卷,没错,就是那个让自己感觉吞了热翔一样的试卷!

    于是,我们充满为国选材正义感的宋同考这一刻完全无视了主考官的品级,他从椅子上起身,为国家负责的正义感充斥着他的胸腔。

    “张大人,你有看这份试卷吗?”宋同考起身按着桌子,义正言辞的质问道。

    张主考官点了点头。

    见状,宋同考胸腔像风箱一样,再一次质问道,“那您还能说出刚才那句话吗?”

    这个时候宋同考旁边一起阅卷的同考官不由拉了拉宋同考的袖子,小声劝着什么,不过我们宋同考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宋同考在地方上就以认真负责著称,敢于战斗。用于战斗,善于战斗,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什么地位,只要自己认为不对的。就要勇敢的冲上去,拉开战门!这一次,同样也不会例外。

    “此文不点解元,老夫愧对双圣!”

    对于宋同考的反应,张主考官并不认为失利,相反还有些欣赏。但是欣赏归欣赏,你宋同考有自己的原则,那我张某人就没有自己的原则了吗?所以,张主考官再次点了点头。

    “请恕下官失礼了!”

    宋同考离开桌椅弯腰向张主考官拱手说了一句,然后将张主考官按在桌上的试卷拿起来。翻开,指着其中一处,满脸正气的问道:

    “张大人,此一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破题为‘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此妥乎?”

    “还有此一篇,‘天不言。地不语,人在中间立纲常’,狂生尔!夫纲常者。圣人之所立也!”

    “此狂生尔,还请大人三思。”

    宋同考手持试卷,据理力争。

    “然也,非其然也!”张主考摇了摇头,“圣人亦人也,此一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破题甚妙。承题更是妙不可言,‘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另一篇更是妙不可言。此人非狂生,赤子也。”

    一个坚持要落榜,一个却要坚持点为解元,可以说一个地下十八层,一个天上九重天,落差太大了。

    而且,两位考官坚持己见,谁也没有说服谁。

    宋同考虽然官小,但是却是坚持己见;张主考位高,但是也没有依权压人。

    争执不下。

    这个时候,门又被推开了,另一位主考官王大人也进来了。王大人是被这个房间的动静惊动过来的,在隔壁都听到这个房间动静了。

    “诸位同仁,这是怎么了?”王大人进了房间,搓了搓手,走过来问道。

    然后就有人向王考官说了缘由。

    “哦,我道是何,让吾一观。”王大人微微摇了摇头,走到争执焦点位置,取过试卷看了起来。

    王大人一边看,一边点头,这一份试卷看了大约有十分钟左右吧,就有了自己的选择了。不过,王大人是一位老练的官场老手了,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唤来伺立的书吏,吩咐道:

    “汝,将此人二、三场试卷取来。”

    “遵命。”书吏弯腰退下,片刻后将两份试卷一并取来,交到了王大人手中。

    王大人接到试卷后,挥了挥手,让那书吏退下,然后将两份试卷一份给了张主考,一份给了宋同考。

    张主考手中的是第二场试卷,诰表判等应用文,不需要文采,只要跟官场应用文格式对了就行。张主考本来就属于朱平安,看了朱平安的第二场格式符合文才有好的试卷,自然更加满意了。

    宋同考手中的是第三场试卷,策论文,策论问不仅需要文采还需要肚里有货。

    宋同考看的很认真,第一篇策论文不错,但也不说明什么

    当宋同考看到第二篇“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能”这篇策论文的时候,宋同考看了许久,不由点了点头。

    然后再往下,不错,不错,再看到治倭策的时候,宋同考不由连连点头,许久才抬起头,看向两位主考官。

    “下官几毁一栋梁也。”宋同考弯腰拱手,一声叹息。

    张主考官将宋同考扶起来,劝勉道,“宋同考亦是为圣上负责,何须介怀。”

    王考官捋须看着这一幕,然后将朱平安的三分试卷放在了一边,取过一支批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中”字。

    之后,阅卷现场又恢复了忙碌,阅卷,荐卷,批卷,各位考官都有序的忙碌着。

    数日后,阅卷完毕,在填草榜的时候,两位主考官才发现那一日争论中心的、他们颇为青睐的那份试卷竟然出自一位十三岁的少年之手。

    “若我早知此子年方十三,就不录了。”张主考官叹了一口气,颇为悔恨。

    “为何?此子非才乎?”王主考官好奇的问道。

    “此子的确是一大才,我们此次选他中举也没有问题,但是,我觉的最好是让他推迟几年中举,年少血气方刚,锐气太盛,恐拔苗助长也。推迟几年再让他中举,会让他更为老练,这样对他的发展也好。”张主考官捋着胡须,叹息道。

    张主考官虽然非常欣赏朱平安的文才,但是却担心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少年就高中举人,怕他以后骄傲自满,慢慢的丧失了上进心,担心把他给毁了。

    王主考官看了看张主考官,摇了摇头,“已批之,不可改也。”

    “张兄可知六十余年前,也有一位十三岁的少年曾应举人并一举中第?”王考官看着张主考官问了一句。

    张主考官沉思片刻。

    “那位可是闹腾了三朝,权倾天下的杨廷和杨大人。”王考官一脸复杂的说道,然后又带着告诫口吻道,“张兄焉知此子日后会成长到何等地步?”

    “就是如此,我才要更要对他负责,使其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让他知道读书入仕没那么简单,让他不忘刻苦攻读的道理。”张主考官一脸认真的说道。

    “但是我们已经批中了,不能更改了。”王考官摇了摇头说道。

    “吾知,故所叹也!”张主考官点了点头,叹息道。(未完待续)

    这一日,应天城仍在落雪,壮丽无比,天地之间只剩下了一种银白色,就像冰雪巨城一样。

    大约卯时时分,应天城出动了若干衙役差人帮闲,将江南贡院至夫子庙周围全都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和银白冰雪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日,客栈内的学子书生纷纷换上簇新的生员服,换上最为虔诚的表情,向着夫子庙的方向跪拜焚香。

    客栈大堂一个靠窗的桌上,朱平安和胖子薛驰坐在桌上喝着米粥吃着小菜。朱平安面色平静,神态自若,吃得很香,不过旁边的胖子就有些不同了。胖子吃饭时,不时的瞄向门口的方向,眼睛里也有些血丝,看样子昨晚辗转反侧睡的相当不好。

    客栈大堂此时坐满了学子生员,好多人都像胖子似的,时不时的看向门口,眼睛也都是红红的,如饿狼一样。

    这一日是乡试放榜的日子。

    乡试不同于童生试,乡试放榜按照惯例都是由衙役差役先行到客栈等学子落脚的地方报喜,向所有新中举人报喜完毕之后,才会在江南贡院前张贴完整的榜单。

    不用担心差役找不到路,所有生员在考试前都把自己的暂住信息、籍贯等等提前登记到衙门了。

    “报喜差役出动了!”

    大约刚至辰时,就听到外面一声激动的呼喊。

    然后客栈大堂内的所有人都激动的往门外探头,胖子薛驰整个人都快要从椅子上飞出去了。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化为龙。

    所有人都幻想着自己能高中举人,一朝身为举人。那就大大的不同了,那是另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权力。

    时间仿佛变的很慢,大堂内的众位生员左等右等,感觉等了上万年。却还未听见任何喜报声。

    终于

    “乡试捷报!贺......”

    大堂的众人迫不及待的看向门口,甚至还有人离开桌椅往门口飞奔而去。

    然而众人只看到一位衙役手持红卷从客栈门口呼啸而过,往别的客栈走去了。

    “唉......”

    客栈内响起了一阵叹息声。

    当众人的叹息尚未完全离开嘴唇的时候,又是一声清晰响亮的报喜声传来,直奔客栈大堂而来。

    “乡试捷报!贺凤阳府薛驰薛老爷高中乡试副榜第三十五名......”

    一个报喜的差役,一路大喊着冲进了大堂。

    闻言。坐在朱平安对面的胖子薛驰嗷一嗓子站了起来,情绪激动的难以自己,嘴中大喊一声,“我中......等等,什么玩意。你刚才说副榜?”

    胖子我中了三个字只说了俩字便顿住了,原本满面潮红的脸变黑了,抓着报喜的差役一同摇晃。

    “是,副榜。”报喜的差役点头。

    得到确认后,胖子一把手松开差役,一张胖脸都快流泪了,“副榜你报个球啊!这还是副榜的最后一名啊。”

    副榜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名备榜。乡试副榜起于本朝嘉靖5年时。中副榜的并不是中了举人,而是取得了下界乡试继续考试的资格,不用再参加科考什么的了。直接来参加下次乡试就可以。这个名额也不多,平均正榜五个就取一个副榜。

    然,并,卵。

    对于胖子的激动,大堂内的人也都理解,即便胖子没有高中举人。但是高中副榜也算是很不错了,至少也算是一种荣誉了。大堂内的众人给胖子以恭喜。

    胖子失落片刻后。立马就想通了,摸出一个碎银子赏给报喜的人。然后就坐在朱平安对面自吹自擂起来了。

    “朱兄,虽说胖哥我没中举人,但是副榜也是了不得了,这叫贡榜。恩,我可以去京师国子监了,比我老爹强多了。”

    胖子有极其强大的内心疗伤功能,一下子就想开了,自己一个走后门送礼得到乡试名额的人一下子考中副榜了,这比那些名正言顺考乡试的人强多了,尤其是自己老爹,那可是拍马都赶不上自己啊。

    “嗯,不错。”朱平安点了点头,后面有句出乎我意料没有说出来,的确出乎朱平安意料了,就凭胖子那篇妹妹我思之,这个成绩却是出乎意料了,估计胖子这货其他文章有很出彩的地方吧。

    听了朱平安的话,胖子有些沾沾自喜。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胖子之外,客栈大堂还有两人也收到了副榜的报喜,跟胖子颇有共鸣的对视了几眼,相约日后一同饮酒。

    “这下该桂榜了吧。”客栈内众人交头接耳,望着门外。

    终于

    一阵哒哒的清脆马蹄声,敲碎了众人苦等的心扉。只见门口两匹健马嘶鸣停在了客栈门口,两位衙役翻身下马,口中高喊着乡试捷报,直奔客栈而来。

    “乡试捷报,恭喜安庆府朱平安朱老爷高中乡试第一百三十五名。”

    第一百三十五名

    整个南直隶乡试录取总数也就是一百三十五名,朱平安得了一百三十五名,也就是说录取榜单最后一名了。

    这个名次说实话,真的有些出乎朱平安意料了,感觉自己不至于在最后。

    不过,想一想参加乡试的生员有万余人,自己能中举就已经很优秀了。最后一名,呵呵,自己看来还得继续努力、更加努力啊。

    可不能小觑天下英雄啊。

    朱平安很快就调整了心情,从身上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赏钱,分给报喜的两位差役。

    两位差役接过摸了摸,沉甸甸的一大串铜钱,量很足啊,非常高兴的向朱平安说了些恭喜的话,便笑嘻嘻的回去复命了。

    朱平安吊车尾高中举人,客栈里的人羡慕不已,这少年运气咋这么好呢,榜上最后一名,这运气得是祖坟冒青烟了吧。

    在羡慕之余,他们更多的还是嫉妒,若是我们运气好些,我们也可以。

    “朱兄,我们也算是难兄难弟了啊。你是正榜最后一名,我是副榜最后一名。”胖子苦着一张脸说道,不过说到一半却又改口道,“不对,你都中举了啊!”

    “早一年晚一年而已,薛兄今得了副榜,这次是恩科,按租制,明年可又是一年乡试,薛兄沉下心准备一二,明年一准高登桂榜。”朱平安安慰胖子道。

    “也是,少了你们这批竞争者,我可就是第三十五名了,哈哈哈,下次可还是要录一百三十五名的,那我中举岂不是探囊取物了。”

    胖子闻言,苦着的脸一下子变的神采飞扬了,声音也是雀喜不已。

    的确,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胖子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明年正常的乡试,胖子的机会的确很大。(未完待续)

    readx;尽管吊车尾,尽管最后一名,但仍然是高中举人,身份大不相同。

    不管客栈内的生员嫉妒也好,羡慕也好,用有色眼镜看待朱平安也好,中了,就是中了。生员们三三两两的过来向朱平安道谢,朱平安也都起身一一拱手回礼。

    喜报一波接一波,从门口呼啸而过,让客栈内等待的生员望穿了秋水。

    不过,没用大家等多久,客栈内再一次进来了两位报喜的差役。

    “乡试捷报,贺喜苏州府朱世明朱老爷高中乡试第八十九名。”

    客栈内又有一位生员中举了,和朱平安还是同一姓氏,不过名次要比朱平安好很多,第八十九名。当然年纪也比朱平安大多了,至少也有四十多岁了。

    客栈内的风向全变了,除了胖子,原本在朱平安身边的生员们,全都呼啦啦涌向了那位朱世明身边,又是恭喜又是攀亲带故的。

    “朱兄这个举人可就不是运气了。”

    “就是,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围在朱世明身边的生员们还有人不惜暗暗贬低朱平安来抬举朱世明,暗指朱平安那个举人运气得来的,朱世明这个举人才是货真价实的。

    “什么玩意儿!”胖子不平,小眼睛鄙视的瞅着那些个围在朱世明身边的人。

    “何须介怀,走,同去恭贺一番。”朱平安混不在意,微微勾起唇角似笑非笑。起身对胖子淡淡的说道。

    朱平安领着胖子向朱世明道喜的时候,从朱世明眼神里看出了倨傲和淡淡的不屑,尽管朱世明回礼甚是谦恭,但是眼神是不会撒谎的。

    “得意什么啊,都半截入土了才中举,有什么骄傲的,给我们兄弟提鞋都不配。”

    回到座位后,胖子瞅着洋洋得意的朱世明。撇起了嘴。

    朱平安看着洋洋得意的朱世明,也是微微勾起了唇角。微微摇了摇头,器满则覆......量也就仅限于此而已。

    不过一个乡试而已,读书入仕路漫漫,这才哪到哪。

    “发榜了,发榜了。”

    没过多久。客栈外传来一声声兴奋的叫喊,然后客栈内的生员又升起希望来,差役报喜也不一定全都及时送到啊,可能我的还没来得及呢,所以生员争先恐后的往客栈外涌去。

    “走,咱也看看去。”胖子也是兴致满满的拉着朱平安一同去江南贡院前看发榜。

    这等历史性的时刻,朱平安也不想错过,便跟着胖子一路往江南贡院而去。

    江南贡院人山人海。张灯结彩热闹的很,朱平安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桂榜下人群好像被开水烫了似的,嗷嗷叫个不停。

    “快快快,有人榜下捉婿了。”

    这个时候一声促狭的叫喊给朱平安解了惑。原来是有人榜下捉婿呢。于是,朱平安满是兴致的寻到一块石头站了上去。往热闹的人群下看。

    只见人群中一位穿着生员服的青年被七八位统一着装的仆从拉拉扯扯着,另一边还有一位年约半百的长者捋着胡须看着这一幕。偶尔来回冲着仆从说一句,“此贤婿也,请至家中。赏银十两。”

    在厚赏下,那些仆从像打了鸡血一样,很快就将那位青年生员拉进了轿子里。

    年约半百的长者向着人群含笑拱手,另有仆从将铜钱洒向人群,意为喜钱,然后长者钻进了另一面教子,由仆人抬着往家中回返。

    “瞧见没,那被捉婿的就是咱们应天的曹阳曹解元,可真是羡煞我等,你知道不,那老爷子可是咱们应天府五品同知赵大人,听说他家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呢,啧啧啧......”

    “今日金榜题名,明日洞房花烛,真是羡煞我等,回去定要悬梁刺股......”

    “唉,为何不是我等呢。”

    听着周围人羡慕嫉妒恨的声音,朱平安也就知道了那位被捉婿的就是这一次的曹阳曹解元,榜下捉婿,不过,那曹阳虽然看着年轻,但至少也有二十三四了吧,这种年纪在古代应该已经成亲了吧,捉婿,捉婿,不知道曹解元怎么应对。

    在距离此处不远的一座酒楼高层雅间,两位穿着便服的主考官正一边饮酒一边透过窗远远的看着江南贡院下放榜的场景。

    “呵呵,那曹阳可要好好感谢张兄。”王主考官看着榜下捉婿那一幕,不由促狭的对张主考官笑道。

    张主考官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不出话来。

    “白捡一个解元呢。”王主考官捋着胡须意味深长的说。

    “王兄,慎言。”张主考摇了摇头苦笑道。

    “此处只你我二人,其他人都去看榜了,何须慎言。要我说啊,张兄想法很好,可是做法却是有失偏颇啊。一个本来应是好好的解元,却硬生生被你放到了榜尾......”王主考官看着张主考官摇着头说道。

    “若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日后他自会对我感激不已。”张主考官捋着胡须,一脸坦然,“伤仲永的例子可是数不胜数,我可不想如此一个少年才俊沦落为后人教育的反例。”

    “张兄又如何知道这少年非坚毅勤奋之人呢?”王主考官又问道。

    “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此等少年才俊可谓国之栋梁,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万无一失。”张主考官一脸坦然地说。

    在两位主考官扯淡的时候,江南贡院前看榜的人越来越多了,朱平安跟胖子好不容易才挤到榜下。

    第一名曹阳,第二名徐添寿,第三名刘儒成,第四名杨问道,第五名江宇幽,第六名李雨泽......

    朱平安仰头看榜,前面都是陌生的名字,一直看到第二十名才看到了熟悉的名字,王进,然后第六十三名和第七十九名看到了刘谦和郭子谕,然后就再也没有熟悉的名字了。

    至于冯山水、夏洛明以及惯常跟他们在一起的人,全都不在榜上,要么是没能来参加考试,要么就是考试了却落榜了。

    “周公子,真的是你啊。”

    听到一声雀跃的声音,朱平安扭头便看到了两位熟悉的女生,一位是梳着坠马髻的少女,一位是年长几岁的少女。

    “周公子,你,你不要难过啦,这次没考上,下次你肯定可以的。”梳着坠马髻的少女眨着同情的大眼睛,捏着衣角,满是同情的安慰道。

    另一位女生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周公子,哈哈哈......”

    胖子闻言,指着朱平安忍不住笑了起来。

    “喂,你有没有同情心啊,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取笑周公子呢,你不知道周公子有多努力......落榜了又怎么样,周公子下次一定可以高中......”梳着坠马髻的少女赌嘟着嘴巴,对胖子很是不满。

    “朱兄恭喜了。”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夏洛明、冯山水等人随着刘谦及郭子谕走了过来,夏洛明神色有些复杂的向朱平安表示恭喜。

    “运气不错嘛,虽说是榜尾,但好歹也上了不是吗。回去可要给你们朱家的祖宗多上几炷香。”

    郭子谕也向朱平安表示了恭喜,但是那阴阳怪气的声音,以及一脸倨傲,明显可以看出此人的不屑。

    “朱?周公子不是姓周吗?”坠马髻少女愣住了。

    另一位年长少女也是神色幽幽的看了朱平安一眼,不过在看到夏洛明等人过来时,年长少女在坠马髻少女还没有来得及向朱平安求证时,就拉着她仓皇离开了。刚才她们还可以趁人多看榜,可是现在过来朱平安这边的人不是举人就是秀才的,明显不是她们两个青楼女子可以待的地了。

    readx;冬九九以来,北风凛冽,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冰封了秦淮,凛冽的寒风呼啸南北,落叶随风潇潇而下,枝头一只乌鸦蜷缩着脑袋,瑟瑟发抖,不解的看着秦淮河对岸那些叫人的物种,自己这长毛的都觉得冷了,那些不长毛的咋还这么热闹......

    “运气不错嘛,虽说是榜尾,但好歹也上了不是吗。回去可要给你们朱家的祖宗多上几炷香。”

    郭子谕阴阳怪气,面带嘲讽的走了过来,连看向朱平安的眼神都是由上往下的。

    “怎么着,你回去不给你祖宗上香吗?数典忘祖可是要不得。”

    朱平安还没什么,身边的胖子就忍不住了,早就看这几个用鼻孔看人的家伙不顺眼了。搞的自己多高贵似的,看人都是乞丐一样!

    “你是?哦,想起来了,你的那个菊花诗做的不错。”郭子谕上下扫了一眼胖子,发出一声嘲笑,将胖子最为不堪的院试糗事抖出来鞭挞。

    ko

    听到菊花诗,胖子那张胖脸就红的不行了,那还有还手的余地。

    “你这次运气可真是让人羡慕。”郭子谕将胖子解决了后,站在朱平安身边,睥睨着眼神说道。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曾经院试被这小子压在头上,让自己心情抑郁了许久,根本想不通满腹诗书的自己怎么会被这么一个憨憨的少年压了一头呢,原本势在必得的案首竟被这小子夺了去。现在,终于。回到正确的轨道了,扬眉吐气!

    不过唯一可惜的是。这小子运气太好了,竟然运气好到被最后一个名额砸到头上。

    郭子谕看着朱平安。气还是没有彻底顺下来。

    “是啊,我也是这么觉得。”朱平安微微笑了笑,拱了拱手,淡淡回道。

    郭子谕看着朱平安云淡风轻的微笑,愣了愣。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看着朱平安云淡风轻的微笑,不知道为何,郭子谕觉的口腔一股腥甜,憋闷非常。不是应该据理力争。说自己答的多么好多么好嘛!自己也好将自己七十九名的文章拿出来,狠狠的打打这一百三十五名的小子的脸!可是,为什么要云淡风轻的笑呢,你的羞耻心呢!这让自己怎么往下继续!

    “朱兄的运气的确让我等羡慕,不过郭兄、刘兄的实力才更是让冯某羡慕啊,六十三,七十九,举人之才,名副其实。”大冬天的冯山水也挥着折扇。儒雅非常的说着恭维的话。

    冯山水这句话,让郭子谕的脸色一下子变的好了,看着朱平安,一股名次上实力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

    只听得一声不合时宜的搭讪粗暴的打破了这种气氛。

    “敢问。朱平安朱公子是哪位?”

    众人循声看去,便见一位衣着颇为奢华的公羊胡男子领着十余位服饰统一仆从,有些倨傲的向众人问道。

    “我就是朱平安。敢问有何贵干......”朱平安有些疑惑的拱手回道。

    公羊胡男子走到朱平安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表面态度变的有些恭敬。但是那股倨傲劲还是没怎么下去,往上抱了抱拳。眼珠子都快看到天上去了,高人一等的说道:

    “我是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嗯,现在暂时还兼任南直隶提学官赵文华赵大人家的管家。”

    这一句话出来,周围就一阵吸气声。

    刚才以为那五品的同知大人来就了不得了,没想到这一位代表的竟然是三品大员,而且还是众位生员的顶头直接管辖提学官,掌管着大家命运的人。

    通政司,俗称银台。长官为通政使﹐正三品﹔其下设左﹑右通政和左﹑右参议等官佐理政务。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径自封进参驳之﹔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

    三品大员哎,而且还是通政司通政使大人,主管全国各地送入京城的公文,这可是皇帝身边的要员呢!

    这是要干啥呢?

    众人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公羊胡管家和朱平安,呼吸都紧张的不行。

    朱平安闻言扫了一眼站在自己对面的公羊胡管家,心里有点怪怪的,自己是不是跟这个历史上操蛋到极致赵文华犯冲呢,这次刚来应天就差点被他家的车夫撞了,科考的时候还被赵文华故意刁难了一下,这一会又来一个管家......

    不过没想到赵文华这个时候就已经是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了,放在现代这可是副部级的大员呢。

    在众人的目光中,那公羊胡管家睥睨着朱平安继续说道,“我家大人看了公子的乡试墨卷,非常欣赏,恰好我家三小姐正待字闺中,我家大人愿意将三小姐许配给公子为妻,不知可否?”

    公羊胡管家说完,一个眼神,身后的十余位仆从便分散到朱平安身边,将朱平安围了起来。

    这是......

    这是三品大员来捉婿了?!

    这一行为直接戳瞎了众人的眼睛,天啊,我看到了什么,三品大员在乡试捉婿!这种级别的大员不都是在殿试后对进士捉婿的嘛!这种乡试你凑什么热闹啊!

    三品大员破天荒的在乡试捉婿就够稀奇的了,而且,最令众人不可思议的是,捉婿的对象竟然是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

    最后一名啊,有没有搞错!

    怎么会搞错!三品大员,伴君如伴虎的待了这么多年,怎么会搞错呢!

    可正是这样,才想不通啊!

    一边的原本傲气、优越感十足的郭子谕等人,这一刻全都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幕,眼珠子都快瞪的掉到地上了!

    好奇怪,脸颊竟是如此的滚烫!

    远处默默观望的坠马髻少女此刻默默低下了头,纤纤玉手扣着衣角,黯然神伤。

    “看到了吧,这等少年郎不是我们能奢望的。”另一位年长几岁的少女按着坠马髻少女的香肩,幽幽的说。

    所有人对朱平安羡慕嫉妒恨到了极点,比刚才那个什么解元,呃,解元是谁啊,现在只知道这个朱平安,要嫉妒一百倍。

    这可是三品大员呢,这可是通政司最高长官呢,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呢,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家跟早朝首辅严嵩严大人关系可不一般!

    这一朝为婿,日后会试、殿试、做官还不是一马平川啊,而且早就耳闻赵大人家的三小姐美若天仙呢......

    众人放在朱平安身上的目光,几乎能在严寒天灼烧了朱平安。

    众人恨不得此刻自己是那个中心的少年郎!

    动了

    那少年动了!

    在众人的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朱平安一脸欣然的看着公羊胡管家,深深鞠了一躬。

    公羊胡管家笑了,一切都在大人掌握之中,任谁也不会拒绝的。

    这一刻,众人羡慕嫉妒到了极点。

    朱平安深深鞠了一躬后,起身,微微勾起了嘴角,一脸欣然道:

    “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可真是太好了,不过,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怎么样?”

    围观众人闻言,愣了足足十几秒,然后诧异,然后大笑。

    但是在笑声中,却是一股深深的草泥马呼啸啊!

    三品大员破天荒的在乡试捉婿就够稀奇的了,而且,最令众人不可思议的是,捉婿的对象竟然是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然而,最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竟然还尼玛不知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被驴坐了的竟然拒绝了!!!

    他竟然敢拒绝了!!!(未完待续。。)

    readx;小姐今天真的有点怪怪的耶。[燃^文^书库]。lwxs520。

    鹌鹑似的小丫鬟看着只说了一句便饶过自己的自家小姐,偷偷的想。

    教育完小丫鬟后,腹黑少女李姝正准备回车上,可是在转身的刹那间,好像才看到摆摊的陈氏似的,于是转身两步走到摊前,然后俏丽的脸蛋上浮现了又是欣喜又是乖巧的笑容,很有礼貌的叫道:

    “婶婶,真的是你啊,姝儿还当看错了呢。”

    陈氏看着这么一位又漂亮又懂事又孝顺又会管家的小姑娘站在自己面前叫自己婶婶,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这,这是叫我的吗?姝儿,这名字有些熟悉呢。

    “婶婶,你忘了姝儿了吗,姝儿小时候还去过婶婶家找平安哥哥玩呢,婶婶还给了姝儿一篮子果子小吃呢,可好吃了。”李姝这一刻就像是邻家少女似的,娇声嗔道。

    “哦,你是上河村的李姝。”

    陈氏这才想起来了,这个就是小时候骑着小红马去老宅找彘儿玩过的那个又乖又甜的小丫头。

    小时候就漂亮的不像话,长大后比小时候更漂亮了。

    “婶婶,怎么像是有心事啊?可以和姝儿说说吗”

    李姝和陈氏聊了会天,嘴巴很甜,又夸又捧的,将陈氏哄的不行。聊的正热的时候,李姝看着陈氏眉间似乎有些担忧,便顺嘴提了一句。

    陈氏已经聊的进入状态了,听李姝问,也就顺口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我家平安去应天赶考了,过了大半个月了,不知道他在那边吃的住的好不好?”

    “婶婶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平安哥哥打小就聪明,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说不定这次还能给婶婶考个举人回来呢。”

    李姝的这一句话将陈氏哄的嘴都合不上了,这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落在了陈氏的心坎最舒服的位置上。

    “他哪有什么举人命啊。只要给我囫囵个的回来就好了。”陈氏一边说一边连连摇手,不过脸上却满是以儿为傲的笑容。

    “咯咯,说不定平安哥哥真给婶婶考个举人回来呢。”李姝嫣然一笑,水汪汪的一对眼睛。那么明亮。

    接着李姝又和陈氏聊了一会,远远的看到那边买糖葫芦的包子小丫鬟画儿也回来了,于是李姝便和陈氏告别。

    “婶婶,我家的丫头也回来了,我得告辞了。还要上香为爹爹和哥哥祈福去呢。”李姝起身和陈氏告辞。

    陈氏听李姝要去给家人上香祈福也就没拦着。不过却将随身带的作为午餐的自制糕点分了一半,塞给了紧跟着李姝的鹌鹑小丫鬟手里,让李姝路上吃。

    “谢谢婶婶,小时候就爱吃婶婶做的呢。”李姝甜甜的向陈氏道谢,让小丫鬟去马车上取了一包糕点作为回礼,然后才上了马车。

    裙裾飘飘,轻灵曼妙,身段袅娜,摇曳着消失在了马车上。

    陈氏看着上了马车的李姝,觉的这丫头不仅人长的漂亮。谈吐也大方,而且知书达理,性格又好又孝顺,举止还文雅好看,反正就是好的很,比自己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丫头都要好。

    进了马车后,李姝就像是变了一个人,这一点鹌鹑小丫鬟是最有发言权的。

    鹌鹑小丫鬟才跟着自家小姐上了马车,刚放下门帘,还没等反应过来呢。眼前一黑,就被自家小姐甩了一个耳光。

    一抬头,就看到了小姐正甩着小手看着自己。

    “愣着干什么,没看见刚才那摔到的老太太有多脏吗!”李姝甩着小手。冷冷的斥道。

    “哦哦,对不起小姐。”鹌鹑似的小丫鬟,赶紧将手里拿着的陈氏送的半包糕点放在一边,然后取出一条手帕递给小姐。

    李姝接受手帕嫌恶的擦了擦手,然后又让小丫鬟倒了些清水洗了洗手,擦完手将手帕随意的丢到一边的那半包糕点上。漫不经心的吩咐道,“待会你吃了它。”

    “啊?哦。”鹌鹑小丫鬟有些诧异,但是被自家小姐一瞪,便急忙哦了一声应下来。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带你来吗?”李姝纤纤玉手把玩着腰间的配饰,漫不经心的对鹌鹑小丫鬟说了一句。

    鹌鹑小丫鬟不解,抬起带着手印的脸蛋。

    “因为你是个闷嘴葫芦。”李姝扫了一眼鹌鹑小丫鬟,淡淡的说了一句。

    李姝上了马车一小会后,包子小丫鬟画儿才气喘嘘嘘的走了过来,上了马车嘟着嘴巴说,“那个卖糖葫芦的好奇怪,人家说要买要买,他还往前走......”

    包子小丫鬟上了马车后,车夫再次扬起马鞭,马车在人群中慢慢往前走。

    李姝这边的马车才走没多久,就有几个其他村的大婶老妈子的过来陈氏这边的竹编摊位上买竹编,一边买竹编一边很八卦的互相唠叨。

    “呀,那刚上马车的是上河村老李家的小姐吧,长的可真好看。听说老李家可不一般,一个小丫鬟一年都比咱在地里刨食三年赚的都多呢。”

    “还有啊,我听说这丫头打小就乖巧懂事,刚才我还看见她扶起了边家村的李姥姥呢。”

    “多知书达理啊,听说还没有说婆家呢,这要是能娶回家做儿媳妇,我做梦都能笑醒呢。”

    “拉倒吧,你家二狗子哪能配得上人家呢。”

    几个大婶老妈子在摊位前挑竹编的功夫,就呼噜呼噜说了一大通话,然后付了钱,每人买了一两个竹编说说笑笑的离开了。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有些想法就在陈氏心里冷不丁的扎下了根,然后茁壮成长。

    不远处的一个胡同,走出一位老奶奶,衣服上还有尘土的痕迹,拄着拐杖,手里提着一块肉,和几个提着竹编的大婶老妈子擦肩而过。

    没过一会,几个提着竹编的大婶老妈子,喜笑颜开的捂着钱袋从胡同里走了出来,然后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去了,本来就谁也不认识谁......

    靠山镇上一座庙,某家小姐上了香,多施了几两银子,耐不住庙祝的热情,求了一支签。

    上上签

    缘,一人握一半;

    线,系我手指头。(未完待续。)

    readx;小说pp软件已经开发完毕,网站底部就可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pp

    因为东西不多,朱平安很快就把东西收拾打包好了,时间尚早,便又坐在桌前一边练字一边将倚天屠虺记往下写,回家再借书的时候用得着。

    及至中午过后,窗外又下起了雪,一团团、一簇簇,像是柳絮漫天飞舞。

    或许时被窗外雪花勾起了兴致,也或许是一朝中举有了闲情逸致,朱平安收拾了笔墨纸砚,披上了那件兔毛皮衣,准备下楼逛一逛这雪后的南京城。

    大堂诸多生员围着那位刚中举的朱世明,并了两桌,大鱼大肉摆满了桌子,旁边还放着两个小火炉温着两壶散发着醉人香味的美酒

    “朱贤弟,来来同饮。”那位朱世明远远的看到下楼的朱平安,起身邀请道。

    “一桌两举人,将来也是佳话。”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邀请朱平安入席,经过上午榜下捉婿的事,这些人对朱平安多了敬畏之心。

    三品大员都青睐的人,岂是易于之辈。

    朱平安拱手谢过他们好意,推辞有事,便出了客栈,漫无目的的在应天城闲逛了起来。以前一直忙于科举考试没怎么仔细看过这个纸醉金迷的六朝古都,今天趁有时间要好好的看看。

    外面街道上已是银装素裹的世界,落雪的应天,街道两侧酒楼茶肆生意异常火爆,走在街上都能闻到阵阵的菜香酒香,时不时的能看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场景,规模好一点的酒楼还能看到翩翩起舞的歌姬

    沿着秦淮河岸走了一段后,朱平安转了方向,沿着另一条从未走过的街道往里走去。

    这条街道繁闹比秦淮两岸也逊色不了多少,似乎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条街道管制相比于秦淮夫子庙那块政治集中地段要宽松一些,商贩等也更活跃一些,也有不少总角的孩童在街上追逐打闹,很具有生活气息。

    喧嚣热腾的食肆。感染的朱平安也买了一份锅贴用厚纸包着,边吃边欣赏应天的雪景。

    皮酥不油腻,馅料鲜美多汁。

    在大雪天,吃着热喷喷的锅贴。格外美味。

    兹咕~ 吨

    就在朱平安边吃边逛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异常醒目的吞咽口水的声音。

    朱平安顿住了脚步,循声望去,只见这条街所连接的巷口,两个五六岁的小孩靠着墙根正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又害怕又渴望,大雪天仍然穿着露着脚趾的破鞋,似乎还很不合脚,身上的皱兮兮的衣服还打着补丁。

    两个小孩分不清男女,瘦瘦的,只是眼睛大大的,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手里的锅贴。

    看到这一幕,朱平安是有些震惊的。

    他自穿到大明朝以来,虽说是在一个小山村穷穷的,但家家户户还能过得去。读书科考以至于忘了这些阴暗面的存在,

    “来,哥哥请你们吃。”朱平安蹲下身,将手里的锅贴递给了两个小孩。

    两个小孩面面相觑,不敢动。

    “哥哥不是坏人,来,拿着。”朱平安温和的笑着,再一次将手里包好的锅贴递给其中一个看上去较大的小孩子。

    最终,两个孩子还是没能忍住热喷喷的锅贴,那个较大的小孩子怯生生的伸手接了过去。见到朱平安真的给了自己,一双大眼睛都亮了。

    “给娘亲吃。”

    两个小孩子接过朱平安给的锅贴后,只是又多吞了两口口水,便一脸雀跃的将锅贴的归属权毫无争议的确定了下来。

    “大哥哥去我家喝水啊。”

    因为一份锅贴。两个小孩将朱平安彻底归到了好人行列,高兴之余还邀请朱平安一同去家里喝水做客。两个小孩闪着眼睛,很是期盼,唯恐朱平安拒绝似的。

    跟着两个小孩进了巷子,这是一条幽深的巷子,宛若两个连接了两个世界。

    巷子奇怪八绕。两个小孩最终将朱平安领进了另一个巷子,巷子口挂着一个斑驳的招牌,上书“养济院”三个字。巷子里面是一大片一大片简陋的住房,低矮狭窄,能不能遮风避雪还不清楚,巷道也是脏乱不堪。

    两个小孩将朱平安领进了其中一间狭窄憋狭的院子里,院子里有一位干瘦病怏怏的妇人在院子里洗衣服,身上落满了风雪,手指也都冻裂了,红肿了。

    “大五小五回来了,咳咳咳,等娘洗完这些衣服就给你们烧水喝,晚上等你爹回来就有吃的了。”

    妇人的声音有气无力,似乎病的不轻。

    “娘,给你吃。”大一点的小孩颠颠儿的邀功似的将手里包好的锅贴,取了一个献宝似的递到了洗衣服的妇人嘴边。

    “大五,你,你们偷人家东西了咳咳咳”妇人见状不喜反怒,气的咳嗽不止。

    “没有娘亲,是这个大哥哥给的。”小孩委屈的说。

    然后这时,妇人才看到了走进院子里的朱平安,有些戒备的将两个孩子揽到怀里,将大一点的孩子手里的锅贴拿过来,放到了一边木板上,然后拉着两个孩子躲到了屋里。

    “公子带着东西请回吧,我家男人不在,我家也不卖孩子,什么都不卖”

    妇人带着病气的声音从房间里传了出来。

    “娘,大哥哥不是坏人。”两个小孩也传了出来,然后就被妇人给制止了。

    朱平安看了看自己,然后反应过来了,男女大防

    看了下紧闭的房门,朱平安知道自己此刻还是乖乖离开的好,多说一句话都是错话,多待一分钟也都是错误。

    想了想,朱平安将随身携带的银钱全都掏了出来,放在了锅贴旁边,微微拱了拱手说了一句话,便离开了。

    “打扰了。”

    朱平安说了这句话,便离开了这个院子,顺着这条巷子往里继续走了进去。

    在这个巷子里朱平安亲眼目睹了大明帝国光鲜亮丽外表下的百孔千疮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雪纷飞的应天对于有些人来讲,带来的不是美而是灾难。在富贵人家与官员们乃至自己一边赏雪一边宴饮欢乐的时候,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有的连治病的钱也没有,实在让人感到心寒。

    在巷脚跟一个头发须白的老者聊天,朱平安明白了为何这些人在赋税极低的大明落到这步田地:他们没有土地,为何没有土地呢,因为土地兼并和赋税徭役过重,大明朝农业税是很低但是徭役很重;不管什么原因,总之他们失去了土地,一个农民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再没收入也要吃饭啊,于是开始变卖家产等等,然后就变成了流民,吃树皮树叶等等也无法充饥的时候就得卖老婆孩子了

    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他们过的真的非常辛苦,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没钱看

    大明朝新晋的年少举人,朱平安脚步沉重的走在这个巷道里,看着饿得奄奄一息的流民在这个巷道里艰苦求生,看着他们乞求和无助的眼神。

    秦淮河岸饮酒赏雪,巷道里挨冻受饿,某位少年脚步沉重的走出巷子,坚定了目光。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n,最新章节请移步阁,章节清晰、、更新速度快

    ...

    readx;今天是鹿鸣宴,大明的重才之宴。

    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终于拿到了仕途的入场券,其中的狂喜是不可想象的,新进举人个个兴高采烈、意气风发;

    宴会逼格极高,食材奢靡精致,据说其中有一道叫“蜜渍鱁鮧”的菜,耗时达上百日之久;宴会上用的羊肉是极品,一只羊只取羊腿上最精华的半斤肉而已;冷热菜品甜点汤膳达五十八道之多......

    鼓瑟吹笙,唱《鹿鸣》。

    看着满桌的奢靡佳肴,听着耳边喜庆的鹿鸣乐,朱平安却是一点胃口也没有,昨日午后小巷子里的场景一幕幕在面前回放:那奄奄一息的、乞求的、无助的眼神......

    其他的人都是兴高采烈,一边饮酒一边赋诗,吃的好喝的好交流的也好,只有朱平安提着筷子几乎一口都没有吃。

    朱平安童子试时可是有着“饭桶”称号的,在这么丰盛的美酒佳肴面前,竟然一筷子也没动,这正是太不正常了,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朱平安因为考了最后一名,羞愧的吃不下饭了。比如说对朱平安充满羡慕嫉妒恨的郭子谕就是这么想的。

    这次的鹿鸣宴,是按照名次分配席位的,朱平安等最后十名举人坐在了最边缘的一桌上。

    郭子谕在朱平安前面一桌,尽管相邻,但是却是往里进了一个档次,此刻看着往日胃口好的不得了的朱平安一筷子也没动,心里面不由有些优越感:你院试案首又怎样,三品大员青睐又怎样。现在还不是在我后面!神童?不过是一运气好些的方仲永罢了。

    “小朱贤弟,虽是榜尾又何必介怀。你十三岁便中了举人,除了大名鼎鼎的杨阁老又有何人能比得了你。”

    “就是。你与我等不同,我等是暮秋之蝉,你如此年少,日后肯定大有可为。”

    “就是,现在整个应天城都知道咱大明又出了一位十三岁的举人。”

    与朱平安同一桌的榜末的举人见朱平安面对美酒佳肴,筷子动也不动,也以为是朱平安对最后一名有所介怀,所以同桌举人纷纷宽慰朱平安。

    听着同桌数人的宽慰,朱平安有些哭笑不得。

    “多谢几位仁兄关心。能中举我已经很满足了,或许是昨夜着凉,身体有些不适。几位仁兄慢用,莫辜负今日盛会。”朱平安拱手向在座诸位举人表示感谢,推脱口身体不适,让大家慢慢享用。

    听了朱平安的解释,众人也都释怀了,想一想也是,十三岁就中举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于是,桌上大家觥筹交错,畅所欲言,一派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觉。

    鹿鸣宴是盛宴。自然少不了文字唱合。

    在座的众人在欢宴之时也都做些助兴的文字游戏,比如对联什么的,能写好八股文的。这些都不是问题。朱平安虽然没有胃口,但是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扫大家的兴。轮到自己的时候,也都是四平八稳的接下来。行云流水但也没有刻意出彩的地方。

    众人皆是其乐融融。

    宴会正酣的时候,喝好声传来,原来是最上面那一桌席位上曹解元做了一首诗词,得了在座众位考官及应天府知府等人的赞赏。

    最上面一桌都是宴会的大腕,应天府的知府等僚官,南直隶的提学官赵大人,两位主考官,然后就是本次南直隶乡试的前三名了。

    这一桌是本次宴会的重心,影响力颇大。很快,这首诗词传到了附近几桌举人手里,读后,不由得发出阵阵喝好声。

    《竹》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有好事者抄了数份,有一份流传到了朱平安他们这一桌上,旁边有位仁兄抑扬顿挫的读了一遍,引得众人赞不绝口。

    只是朱平安听完后,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当然诗是极好的,又是用典又是感慨,借竹述己,表明自己的清、洁、高、雅却未遇伯乐,一副不耻折腰于富贵官僚,不愿沾染靡靡之风,拥有远大抱负的极高逼格。

    不过君年二十有五,应下了赵同知的捉婿,将家中妻儿置于何处?!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宁折不弯!

    “朱贤弟以为如何?似乎面有不屑?”

    旁边一桌传来一声不怀好意的询问,朱平安抬头就看到了郭子谕正带着挪揄的看着自己。

    这一声询问,吸引了周围众人的关注。大家都认为曹解元的诗词写的好,这个时候却有人不屑,能不关注吗,关注之后发现是最后一桌榜末中的人,而且还是在座年纪最小的举人,不由兴致更浓了。

    “解元大才,诗词极好,自惭形秽而已。”朱平安自嘲的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化解了郭子谕带来的不利境况。

    一言既出,大家也都释然了,理解的笑笑。郭子谕却是面有不甘,但也没有继续发作,等待更好的时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果然,很快郭子谕就找到了一个机会。

    因为曹解元这首《竹》写的很好,所以呢最上面那一桌大腕们有了雅兴,让在座的诸位新进举人以岁寒三友为题,任意择一做首诗词来,同乐一下。

    这等机会可是扬名的好时机,在这里扬名,很快便能传遍南直隶,好处自然不言而喻,于是众位新进举人一个个卯足了劲的想要表现。

    郭子谕很快就写就连一首《咏竹》,然后便将目光转向朱平安那里,然后就有些兴奋了,因为朱平安迟迟没有动笔,而且面有愁思。诗词易作,好的诗词可是难求。看他那满脸的愁思,即便能写出来,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没错,朱平安一点动笔的意思都没有。

    看着周围这些大明朝未来的掌舵者们在这里,闷头思考憋诗词,费心遣词造句,觉的很是讽刺。

    诗词?

    太白在世亦有何干!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需要的不是诗词书面,他们也不喜欢诗词书画,他们不需要什么宁折不弯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奄奄一息的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碗哪怕掺着沙子的米饭......(未完待续。。)

    ...

    readx;众人潜心构思,挥毫泼墨,一时间,墨香盖过了菜香。

    不时有人写好了诗,不时有人将诗词传于众人,不时有诗传到最前面那一桌,在座的都是举人之才,科举中的佼佼者,做的诗也都不差,所以不时就有两三篇佳作得到大佬们的肯定。

    《竹》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郭子谕的《竹》诗也传了上去,而且还得到了首桌大佬的肯定,这让他不免有些沾沾自喜,放眼望去,只见末席朱平安仍旧只字未写,不免觉的此天赐良机。

    于是,郭子谕向其他串桌交流的举子一样,端起一杯酒慢悠悠的来到了朱平安他们那一桌,跟在末座的诸位举人,寒暄一番,交流诗词一番,共饮了一杯。

    然后,郭子谕好像突然发现朱平安面前那空空如也的一张白纸,做作的惊讶出声:

    “朱贤弟素有才名,怎么此刻却尚未动笔啊?”

    郭子谕的这一声惊讶,吸引了临近几桌的举人们,大家都写好诗词了,虽然不是都得到了首座大佬的肯定,但也都不差。此刻听说有人还没有写出来,不由好奇的转头来看。

    末座的末席,可与杨阁老相比的少年天才......

    可是此刻却是只字未写,是吸引众人注意?还是徒有虚名?

    然后大家不免有些自己的想法。

    “朱贤弟出自山村,山上也多有松竹梅吧,可是平时所作好诗太多挑花了眼了?”

    郭子谕又装作替朱平安说话似的,不经意间将朱平安出自山村的底细抖落了出来。

    然后众人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就微微有些异样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听说朱平安出自寒门,多了几分赞赏,但并非主流而已。

    古代门第观念还是很根深蒂固的,古代文化太讲传承,古代官场更是最看重门第。这也是事实。显赫的世代官宦和世代书香门第,代代都有名人辈出。而地位低下的百姓要想跻身社会上层比鲤鱼跳龙门还难,少有名人。这个残酷的现实不能不使人们对门第看的很重。

    所以当众人知道朱平安出自寒门时,除了部分钦佩外,大部分还是异样的,寒门走出来的小子。没有关系没有钱财,能有多少发展。

    此刻只字未写,再联想一下他这次中举是最后一名,不得不让众人有些怀疑。乡试时,数万生员奔赴考场。多少出自书香门第的生员从小就被长辈教书写字,寒暑不殆,除了吃喝就是学习了,可以说是职业考生,教育环境又好;他一个寒门子能在一堆职业考生中脱颖而出,对这位少年天才来说,运气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吧。

    朱平安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郭子谕,看着他挑衅又淡淡轻蔑的脸......

    不清楚为什么总有人看自己不顺眼?

    嫉妒吗

    如果放在平时也就一笑了之。可是此时看着他们费尽心血的遣词造句,想一想整个大明有多少昨日的场景,自己心里面有一股抑郁之气难以发泄。

    忽然有一种打脸的冲动。

    不好意思。谁让你上赶着过来呢,正好自己某些情绪无法发泄呢。

    写诗,自己还真没怕过谁,毕竟明后期到清朝到近现代那么多的诗词歌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自己的。

    “新进举人中,平安最是不肖,诸位珠玉在前。平安倒是自惭形秽了。”朱平安微微勾起唇角,向着郭子谕拱了拱手。

    你还挺擅长转移话题的。不过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我怎么会让你得逞呢。郭子谕心中如是想道。

    “朱贤弟切莫谦虚,若你十三岁中举都说自惭形秽的话,我等岂不是要寻棵歪脖树,自挂东南枝了。”郭子谕伸手点了点众人和自己,摇着头笑道。

    “就是。”郭子谕的话引的好事者附和道。

    “朱贤弟,切莫推辞了,山野多松竹,朱贤弟定早有佳句,若是腹中好诗太多不好选,不如写来让我等一同帮你选选看。”郭子谕再一次催促道,眼神里满是挪揄。

    这一下不仅是让朱平安写一首了,而是让朱平安至少得写好几首的架势。

    在郭子谕的带头下,好事的人也多了,起哄声也多了。

    朱平安看着郭子谕,腹诽道:还真当我写不出啊,我分分钟能写出几十首咏竹咏松咏梅的诗,你信不信?

    是你要的。

    在郭子谕的一再催促中,朱平安取过纸笔,在众人哄声中落笔:

    《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一写出来,刚才叫的最响的郭子谕哑口无言了,这首诗仿佛专门打自己脸的,偏偏打的姿势还超帅无比!

    立根破岩,仿佛在回应自己说他出自山村寒门。

    千磨万击,任尔东西南北风,几乎就是在映射自己了!

    可是,这只是自己的理解,因为这首诗任谁一看,满满的都是坚定顽强,风骨强劲......

    “好,小朱贤弟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同桌的一位举人,对朱平安的这首《竹》赞不绝口、叹为观止。

    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这种意境简直让人一想就浑身充满力量!

    “此诗极具风骨,堪比于公的《石灰吟》!”

    附近都是举人之才,看了朱平安的这首诗,推崇不已,至于刚才曹解元的《竹》,则是相比之下,相形见绌了。

    听着周围人的推崇,郭子谕感觉自己的脸热热的,可是此时却是骑虎难下,由不得退缩,只好硬撑着夸了一句,再一次催促道。

    “妙,妙不可言,这一首就这般让人叹为观止了,那让朱贤弟斟酌难选的其他诗篇岂不是更是绝妙,佳文共赏之,朱贤弟切莫要吝啬、佳文自藏啊。”

    承认你这一首很牛,但是我不信你还能做出堪比这一首的!郭子谕心想。

    朱平安看了郭子谕一眼,便又提笔写来。

    不信是吧,那就抱歉让你失望了,谁让自己心里这么不痛快,你还上赶着来呢!

    《竹》

    陋室卧听萧萧竹,疑是乡邻疾苦声。

    些小吾曹后进辈,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一首写出来,周围的人全都哑然了,对末座末席的这位少年充满了敬意了。

    这一首诗一扫在座众人的咏竹叹竹赞竹之风,另辟蹊径,不,可以说是有感而发吧。

    直接升华了一个境界!

    从竹到情,上升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

    先前那首诗在咏竹风骨上可以说冠绝全场,这一首却是上升到了民生疾苦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人人都会说,可是做呢?在一众咏竹诗中,这首诗可谓石破天惊。

    “如此两诗,如若是我也是两难。”

    有人如是叹曰。

    郭子谕此时已经瞠目结舌,愣在当场了!面赤耳热!怎么还真能写出来啊!(未完待续)

    readx;朱平安写的这两首竹都是郑板桥的诗,第二首诗朱平安稍微化用了一下让他更适合自己,其实老郑关于竹的诗还有几十篇呢,不过这两首就足够了。

    自己若是都写来,也太惊世骇俗了!装逼什么的,自己本来也就不喜欢!若不是自己心情实在抑郁难以发泄,而郭子谕又上赶着来撩拨自己的话,自己一首诗也不会写的,对于出名什么的,自己并无多大兴趣。

    见好就收,朱平安写了两首后,就放下了毛笔,淡淡的说了一句:

    “献丑了。”

    献丑了这三个字仿佛化作一个耳光,再一次落在了郭子谕的脸上,郭子谕无语的看着朱平安,听着他的献丑了三个字,满腔有苦难言啊,你献丑什么了,明明是我献丑了好不好!

    很快朱平安所作的两首诗便有好事者抄写数份,传遍了整个鹿鸣宴,引得叫好声,此起彼伏。

    很快就传到了首座一桌,这两首诗在这一桌引发的反应比今天所有的诗引发的都要强烈。

    写完这两首诗大约只过了十几分钟吧,朱平安便听到周围人纷纷起身恭敬的喊了一声,“张大人。”

    抬头便看见一位身着官服的白须老者正站在自己面前,含笑看着自己。

    在鹿鸣宴开始前,这位大人还讲过话呢,所以朱平安一眼便认出了这位张主考官,于是赶紧起身,躬身行礼道,“见过张大人。”

    张大人看着朱平安,捋着胡须,即是欣慰又坦然的对朱平安直截了当的说:

    “是老夫坚持将你排在榜末。”

    是老夫坚持将你排在榜末!

    这一句话引发了一片轩然大波,这......四周的人全都惊呆了,这怎么是主考官故意将人家朱平安排在榜尾的啊?

    有仇?

    朱平安得罪主考官了吗?

    那朱平安本来应该是多少名?

    一时间四周一片议论纷纷。

    闻言,朱平安抬头看了看一脸坦然毫不隐瞒的张主考官,尽管他没有多余的解释,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朱平安读懂了。

    这尼玛的当初张居正才有的待遇,这是让自己也见识到了?!

    不过,榜首,榜末,朱平安一点也不在意,怎么说呢就像那首仓央嘉措的诗:

    榜首,或者榜尾

    水平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自己的实力水平不会因为榜首或是榜尾而有增减。而且在自己看到自己处于榜尾时,还平添了几分更加努力认真的劲头。可以说基本上也达到了张主考的效果。

    就在众人认为朱平安这个十三岁的少年肯定会拍案而起、分分钟就能狂躁起来的时候,只听朱平安毫无怨言,反而一脸感激的拱手道谢:

    “多谢大人爱护,平安虽年幼,亦懂大人深意。”

    看着朱平安心神纯净,毫无怨言,张大人闻言甚是欣慰,“初看你试卷,叹为解元之才。及至填草榜拆糊封时才发现汝年仅十三,担心锐气太盛,唯恐拔苗助长,官场上多一个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少年,也是我大明的损失。若要刀利,就要多打磨。不过今日观你举止,观你之作‘一枝一叶总关情’。将你排在榜尾,这是我老夫的过错,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戒骄戒躁,一步步扎实做学问。要做伊尹,做萧何,不要做少年成名的举子。”

    伊尹,萧何,都是名传千古的宰相大才。

    众人闻言,皆是有些吃惊张主考官对朱平安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戒骄戒躁,一步步扎实......

    这几个字像是醍醐灌顶。让朱平安一下子感觉浑身轻松。

    自己刚刚因为昨日所见的场景而吃不下饭,岂不是也陷入了误区,想咬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只能撑死自己。

    愤青了,呵呵。

    要求是,要有抱负,但是更要一步步来!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朱平安脸上的愁思一下去了,豁然开朗,不由深深一拱到底,向张主考官表示感谢:

    “多谢大人教诲,平安感激不尽!”

    看着朱平安豁然开朗,张主考官不知道朱平安是对昨日场景的愤青中豁然开朗了,还以为是自己的一席深意被朱平安深深理解了呢。

    于是,张主考官更加欣慰了。

    一时间,很是爱护后辈的张主考,深明长辈深意的朱平安,在众人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长辈提携照顾后辈的佳话,或许不久之后,这段佳话还是流传得更远,甚至可能还会成为后世经常提及的一段文坛佳话。

    “这样老夫就放心了,来,随老夫去前方共享此宴。”张主考官捋须,邀请朱平安一同往最前面一桌享用鹿鸣宴。

    张主考官的邀请,让众人对朱平安更是赞叹不已,就凭张考官的这个举动,就知道那个榜尾的少年,真正的试卷成绩肯定会很好很好,如果张主考不是爱护后辈心切的话,解元大约就是姓朱了吧。

    “今日同桌赴宴,将来还是老夫占了便宜,以后像我这种品级的怕是排不上队了。”

    张主考捋着胡须,开着玩笑的说。

    虽是玩笑之语,但是在众人心中怕是不亚于惊雷,连张大人这种品级都不够格跟朱平安同桌享宴的话,那朱平安得是多高的品级啊......

    张主考怎么对朱平安这么一个少年这么高看?

    众人尽管不解,但是看向朱平安的目光还是高看了几分。

    “张大人莫要拿小子玩笑了,平安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不是张大人教诲,平安怕是误入歧途了。”

    朱平安看着众人的眼神,一脸苦笑着,向张大人躬身行礼。张大人这一席话,怕是又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了。

    刚才还说担心自己锐气太盛,怎么这会又不怕了呢?!

    其实朱平安的这两首《竹》诗是罪魁祸首,俗话说字如其人,其实诗更如其人,第一首《竹》以竹喻己,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表露露自己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坚韧形象,感情真挚,意味深长。另一首诗更是表明了自己不是一个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少年,而是出自寒门更懂民生疾苦。

    除此之外,再加上朱平安领会了自己的深意,原本的担心不复存在了,所以张主考官也就没再掩饰自己对朱平安寄予的厚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母老虎要去逛街,拉都拉不住,扬言要么买,要么卖!所以只好陪她出去买了。

    p

    readx;落雪的山村,不需墨染,便是一副诗意的画卷。

    往日贪恋被窝的熊孩子,一大早不用爹娘叫,便轱辘辘迫不及待的穿上棉衣嗷嗷叫着呼朋引伴出门玩雪去了。洁白的雪地上落满了小脚印,一时间,冻得红扑扑的熊孩子便将一片洁白的画卷弄的跟狗啃猪拱似的。

    更有调皮的熊孩子,趁小伙伴在树下的时候,猛的一晃树,便嗷一嗓子跑开了,看着小伙伴被落雪砸成小老头,便笑的屁颠屁颠的。再然后,便是被小伙伴报复的掀翻在雪地上,滚作一团,笑声四起。

    炊烟升起时,熊孩子便被一个个暴怒的娘亲揪着耳朵扯回家......

    “他爹,这天要不就别去了吧?”母亲陈氏在吃早饭时,看了看门外飘飘洒洒的雪花,对埋头吃饭的朱父说道。

    朱父闻言从碗里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门外,吧嗒了嘴,将米粥咽到肚里,不在意的抹了一把嘴说道,“那咋成,昨天我还答应上河村的赵大娘载她去镇上走亲戚呢,这下雪天,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指着咱家牛车呢。”

    “有福不会享!”母亲陈氏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又过了一会母亲陈氏放下筷子,往外看了好一会,“这雪越下越大了,老大就揣了俩饼就去给娟儿家扫雪去了,也不知道喝碗热汤再去。”

    朱父一边吃饭一边说,“娟儿家会给老大热汤的。你就别瞎操心了,娟儿家现在稀罕着老大呢。”

    “你懂啥,她家那会像咱家这么舍得把粥熬这么香,可不得心疼柴火啊。”母亲陈氏呛了朱父一句,对于大儿子一大早揣饼出门给他未来老丈人家扫雪有些耿耿于怀。

    “我还不懂你啊,你就吃醋呗,行了,老大把咱家雪扫好了才出门的。”朱父说着又拿起了一张饼。吃了起来。

    “谁吃醋了,我是心疼老大。”陈氏闻言脸微微一红。不过嘴却很硬,然后就转移了话题,“说到老大,我就又想二小了,这都多长时间了。咋还没个信啊。”

    “快回来了,彘儿出远门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能照顾好自己的,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朱父放下手里的饼,安慰陈氏道。

    “二小一天不回来,我这心就一天放不下。哦,差点忘了,说到彘儿我就想起来了。昨天不是跟老大去镇上吗,你猜我碰到谁了。”陈氏拿胳膊撞了撞朱父,眼睛里亮闪闪的问。

    朱父闻言,嘴里的一口饼差点没把自己噎住,这自己怎么猜得到啊?!

    “二狗子他娘?”朱父试探的说了一个名字。

    “戚。就知道你猜不到。我碰到上河村李大财主他闺女了,就是小时候来找过彘儿玩过几次的那个小丫头。小时候模样就招人喜欢,现在出落了跟那天上的仙女似的。可好看了,村里的姑娘没一个能比得上的。大老远的就认出我来了,婶婶长婶婶短的。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也是个心善的。去镇上给她爹烧香祈福呢,是个孝顺的。我卖东西的一会功夫,就有好多人夸呢,我看好多人都想着娶回家当儿媳妇呢,你说,咱要是给二小娶家里来当媳妇,咋样?”

    陈氏一脸热络的看着朱父,自从昨天见了李姝,这想法就在心里生了根似的。

    朱父闻言摇了摇头。

    “咋,这姑娘不是有啥毛病吧?”陈氏一脸可惜的问。

    “说啥呢。”朱父将手里的饼放下,跟陈氏说道,“人家姑娘好着呢。”

    “好着,那你摇头干啥?别看现在二小和姝儿都小,也得早早定下来,好多人都想着呢,晚了就被人抢走了。”陈氏有些着急。

    “李家姑娘是好,可是估计人家看不上咱家,我听人说,这老李家可不简单,人家可是大有来头的,估计瞧不上咱这小门小户。”朱父摇了摇头说道。

    “能有多大来头?”陈氏有些不信,很以自己儿子为傲,“我儿子可是秀才呢,咋配不上她们家了。我儿子就是公主也娶的。”

    “多大来头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小,听说县太爷见了人家都客气的很,人家秀才见多了,咱就娶个庄户姑娘多好。”朱父摇了摇头,也说不清楚李家究竟有多大来头,反正赶车这些年听人说老李家来头大得很。

    “庄户人家?那咋行,昨天我见了李家姑娘,觉的庄户人家的小姑娘跟人家就没法比。”陈氏摇了摇头,“再说了,估计二小也瞧不上。”

    “要是彘儿中举了就好了,那他们老李家就没说的了吧。”陈氏有些期许的问道。

    “中举又不是种庄稼,说中就中。”朱父撇了撇嘴。

    “哦,对了,昨天跟李家姑娘还说到彘儿了呢,李家姑娘还叫彘儿平安哥哥呢,我觉的有戏,哦,对了,李家姑娘也还说,说不定彘儿这次考个举人回来呢。”陈氏扒了两口饭,又说了起来。

    “人家那是哄你呢。”朱父撇了撇嘴。

    就在这时,听的外面噼里啪啦一通鞭炮响,声音大得很,似乎鞭炮还是那种村里不舍得买的粗的那种呢。

    “这是谁家有喜事啊?咋没听说啊,娶媳妇还是嫁女儿啊?”陈氏伸着脖子往门外看,又是好奇又是疑惑。“前天还跟他大婶几个纳鞋底时聊过呢,也没听她们说谁家有喜事啊?”

    朱父也是有些疑惑,按村上的习惯,不管红白喜事,村里邻居的都得去帮忙随个份子,可是也没人跟自己说啊,在村里自己也没有跟谁家不说话的啊。

    再然后就听着村外面跟炸了锅似的,一阵叮当响,还有不少人说话的声音,脚步声也是越来越近。

    好奇

    朱父和陈氏非常好奇。

    然后很快,就听到脚步声到了门外面,自家的大门被人拍的梆梆响,还有一堆人七嘴八舌的声音。

    “他大哥快开门,大喜事,有大喜事了。”

    “二婶子快开门啊,有喜事了。”

    “快点收拾准备啊,县上的人都到村口了。”

    没等陈氏和朱父反应过来,大门就被人用力推开了,然后轱辘辘进来了一大堆人,邻里邻居的,七大叔八大姑的,来了好多人,很是热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