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争之世 > 全文阅读
大争之世txt下载

    鱼腹藏剑──公子光夺位刺王僚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始祖为太伯。当年,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为了让父亲把王位顺利地传给自己喜欢的小弟季历,他和二弟仲雍离开周原,悄悄出走。两个人千里迢迢,来到荆蛮聚集的长江下游,隐居在那里,并以德望统治了"断发文身"的土著百姓,建立起吴国。据传,这件事发生在殷商末年。西周和春秋前期,由于吴国和中原各国没有什么来往,史书上也就缺乏有关吴国的事迹。

    春秋时期的吴国,位于长江以南,即今江苏和浙江一带,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被中原诸国称为"蛮夷之邦"。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采纳从楚国叛逃到晋国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吴制楚,派巫臣到吴,用中原的乘车、射御、战阵教吴人,又教吴人攻楚。从此,吴人开始扰楚,吞并一些附属楚的蛮夷小国,逐渐强盛起来,到了寿梦执政时,便公然称王。邦国强盛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便有王权的争夺。

    觊觎王位公子光折节交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扎。诸子之中,季扎最贤。寿梦临死之时,欲立季扎,但季扎坚辞不受。于是寿梦将王位传给诸樊,并约定兄终弟及,必使季扎取得王位。

    诸樊立刻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并说:"这是父王的遗志。"季扎回答道:"父王在世时,我不愿位列东宫,父王归天,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他国。"诸樊拗不过季扎,只好以父命继位。

    作了吴王的诸樊,心想:"我要是活到老才死,按次序传位,传来传去,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我得另想办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战死在疆场上。

    大臣们依照寿梦的遗愿,立余祭为吴王。余祭了解兄长的心意,说:"哥哥战死,为的是要把王位尽快传给季扎。"他也亲自率军去攻打越国,打了胜仗,自己却让越国的俘虏刺死了。

    三公子夷昧依次当立,他也不肯登基,坚持让位于季扎,并说季扎访问徐、鲁、郑、卫、晋诸国的时候,各国的君主和大臣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原来,季扎奉吴王余祭之命出聘,在鲁国观乐,品评优长,使鲁人钦服。至齐,与相国晏婴交了朋友。适郑,与相国子产交换衣带作为纪念。及晋,与赵武、韩厥、魏舒相友善。尤其是他访问徐国的举动,更是让世人感动。季扎和徐君会谈的时候,徐君很是羡慕地瞧着他随身佩戴的宝剑。徐君没有明言,但季扎知道他欣赏自己的宝剑。季扎很想送给他,可因为还要访问别的国家,不能没有防身的兵刃,只好作罢。等到季扎完成使命回来,再过徐境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季扎到他得坟上去祭奠,临走时解下宝剑,挂在坟前的树上。随从不明白,便问:"徐君已经死了,还送宝剑干什么?"季扎回答道:"贵在心交,我的心里早已答应送给他,怎么能因为人死了就失去信义。"这样一来,夷昧更加敬重季扎,诚意让位。但季扎宁死也不同意,夷昧只好自己作吴王。他采纳季扎的建议,罢兵安民,和好各国,太太平平地作了几年吴王。

    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死时,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季扎接替王位。季扎再度拒绝,并逃到边邑延陵躲藏起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长子州于为王,改名僚,称吴王僚。这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他就是寿梦的长孙、诸樊的嫡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按照嫡长子的继承传统,王位当属自己;按照先王传弟不传子的遗嘱,也轮不到夷昧的儿子州于。公子光一心要发动宫廷政变,把王权夺回来。

    公子光不敢贸然行事,因为他清楚对方的实力。王僚不仅有季扎的辅佐,更有胞弟掩余、烛庸执掌兵权,他的儿子庆忌也是吴国著名的勇士。然而,公子光不消极等待。一方面,他极力表现出忠诚于吴王僚,时时处处都在为吴国效命,以巩固自己作为王兄的地位。公元前525年、519年、518年,吴楚三次交战,公子光表现出色,夺得楚国两座城池,赢得朝野一片赞誉,更博得了吴王僚的信任。另一方面,公子光在暗中积极创造条件,为将来夺取王位而一砖一瓦地铺平道路。他任命心腹被离为市吏,密令被离借在市场任职的方便搜罗奇能异士,以为己用。

    这一天,被离闲游街市,见个赤足破衣、披发垢面的狂人,手持斑竹管箫,吹奏乞食,辨听箫音,凄苦哀惋,细观人相,惊其面貌,恭请茶肆,彼此交谈,十分倾心。被离这一留意,竟为吴国日后称霸中原发现了一个大人才。这个佯狂吹箫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他便是楚国名臣伍子胥,因其父兄为楚王所杀,逃奔吴国。

    被离与伍子胥的交谈,早有人报知吴王僚,吴王僚召其入见。被离一边使人私报公子光,一边让伍子胥沐浴估衣,同去晋谒。交谈之中,吴王僚为伍子胥的才辨所折服,当即拜为大夫。伍子胥说及父兄冤仇,头发上竖,目眦尽裂,乞请吴王举兵伐楚。吴王僚怜其孝顺,犹豫片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公子光素闻伍子胥的智勇,有心把他网罗在自己的门下,就去见吴王僚,劝他说:"吴楚结怨已久,臣身临作战,难获大胜。如果单纯为子胥兴师,胜则泄匹夫私恨,败则让邦国受辱。伍子胥劝大王攻楚,不是为了我国,而是为了替父兄报仇。大王要打仗,退一步说,也要做好准备,挑选时机,才能马到成功。现在只凭子胥的一句话,就要兴兵出师,大王岂不是为了别人泄愤而不顾社稷荣辱吗?"吴王僚觉得有理,便疏远了伍子胥。

    伍子胥料到公子光入谏必然别有用心,在吴楚交战问题上花费口舌,使吴王改变初衷。他随班入朝,向吴王僚辞职。公子光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因为大王不肯发兵,所以辞职不干。这种人用之无益,送他几亩地,让他躬耕自养算了。"

    伍子胥辞职后,公子光带着粟米美酒,私下前来拜访。两人各言心志,一个愿意相助夺权,一个允诺兴师复仇。伍子胥借机荐举了壮士专诸。

    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时,在路上遇见专诸与人格斗,怒气冲天,勇不可挡,非常钦佩。不料过了一会儿,专诸听见妻子叫他,竟然俯首帖耳,从命而归。伍子胥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前询问:"你刚才盛怒之下,令人胆战心惊,为什么却对一个弱女子如此顺从?"专诸答道:"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你看我的相貌,是那种愚蠢不堪的人吗?告诉你,屈服于一人之下,必能凌驾于万人之上!"伍子胥对他的回答十分赞赏,又观察他的相貌,见其口阔目深,熊腰虎背,气度雄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侠义之人,临难可以托命,于是与他结为莫逆之交,以备将来之用。

    听了伍子胥的介绍,公子光邀请他一同去探望专诸。专诸见伍子胥同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公子来访,连忙出来迎接。伍子胥为双方引见后,公子光捧出好些金帛作为见面的礼物。专诸坚辞不受。经伍子胥反复劝说,方才接受。就这样,三人成了朋友。公子光见专诸家境贫寒,便经常派人送去粟肉布帛,自己也不时前去问候。专诸对此非常感激,表示愿为差遣,以报答公子光折节相交的知遇之恩。一天,公子光向专诸详细地复述了祖父传弟不传子的遗嘱后说:"兄终弟及,季扎王叔让位,王权宜重归嫡长,嫡长之后,舍我其谁?!王僚贪位恃力,不肯退让,我力弱不足以图大事,欲请壮士相助。"专诸慨然应许,问道:"不知王僚有何嗜好?凡事轻举无功,要杀王僚,得投其所好,顺着他的习性靠近他。否则,王僚防守严密,难于下手,即便下手,也不能作到万无一失。"公子光想了想说:"王僚喜滋味,特爱吃鱼。"于是专诸动身前往太湖,寻找名厨,学习制作鱼炙的手艺。他专心致志地学了三个月,鱼炙的手艺已经十分精湛,便返回都城,待公子光之命。

    投其所好专诸献鱼刺王僚

    一天,公子光对伍子胥说:"专诸已精鱼味,有什么法子才能接近王僚呢?"伍子胥回答说:"事情不那么简单,公子庆忌时时随侍王侧,掩余,烛庸并握兵权,欲除王僚,先得把这三个人打发出去,方能行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引起对方的警惕。"公子光沉吟半晌,恍然醒悟,使伍子胥暂回田野,耐心等待时机。

    公元前5年,楚平王死了,太子珍继位,是为楚昭王。伍子胥听到杀父仇人寿终正寝,顿足大哭,为自己不能手刃仇人而泪流不止。一连三夜,他碾转难眠,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来,急忙找到公子光,对他说:"现在楚平王死了,新王年幼,朝廷里没有忠良之臣,如果此时奏过王僚,乘楚国丧乱之际发兵南伐,他必然同意,我们便可乘机图谋大事。"

    公子光道:"如果吴王派我为征伐统帅,怎么办呢?"

    伍子胥早已想好了对策,侃侃对答道:"公子可以说上次征楚时从战车上掉下来扭伤了脚,吴王就再不好派您了。您不出征,吴王肯定要派掩余和烛庸为统帅……"

    公子光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打断了伍子胥的话:’还有庆忌呢?"

    庆忌是吴王僚的长子,筋强骨健,有万夫不挡之勇。据说有一次他命令属下向自己的心窝射箭,没料到一支支飞箭竟然全被他接了下来,令旁观者惊叹不已。公子光对他甚为忌惮。

    伍子胥笑了笑,接着说道:"可以建议王僚派庆忌出使郑国和卫国,联络他们一起攻伐楚国。这不是一计而除去三翼吗?王僚之死指日可待了!"

    公子光沉吟了一会儿,又问道:"三翼虽去,王叔季扎依然在朝,他岂能容我行篡王位?"

    伍子胥胸有成竹地说:"这一点我也想过了。吴国和晋国刚刚修好,派季扎出使晋国联络感情,同时观察中原各国情况,不是名正言顺吗?王僚好大喜功,并且疏于计谋,必然听从您的建议。待到季扎出使回国,公子的大事已定,难道还能再谈什么废立之事吗?"

    公子光突然下拜,眼含感激的泪水。哽咽着说:"我得先生相助,真乃天赐啊!"

    公子光依计而行,王僚不明底细,欣然听从他的意见,使胞弟掩余、烛庸率师伐楚,季扎聘晋,庆忌纠合郑、卫,四个心腹同日离开都城。王僚身边,只留公子光居国。公子光篡夺王位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行事之前,专诸回家探望母亲,不言而泣。母亲知道他割舍不下自己,对他说道:"诸儿哭什么呢?难道是公子光想要用你了吗?我们全家受公子恩养,大德当报,忠孝自古就难以两全,你就去吧,不必惦念我。你能成此大事,名垂后世,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专诸听罢,更加悲从中来,依依不舍。母亲说:"我想喝点水,你到河边的清泉舀一点吧。"专诸不敢稍违母命,取回泉水后却不见母亲,惊问妻子,妻子说,母亲说身体困倦,闭门思卧。不要我去打扰。专诸有点疑心,推开窗子进入室内,发现母亲已经自缢身亡。专诸含泪葬母,毅然离家直往公子光府邸。

    四月里的一天,公子光入宫朝见王僚,谈了一会儿国事后,趁兴邀请说:"有庖人从太湖来,新学炙鱼,味道鲜美异常。臣不敢私匿,请大王辱临下舍品尝。"王僚含笑点头。公子光夜伏甲士,大备宴席。伍子胥暗率勇士百人,在外接应.

    次日清晨,王僚入告母亲说:"公子光烹鱼相请,儿臣前去赴宴。"母亲劝阻道:"公子光对你继承王位心怀不满,经常流露出愧恨怨怒之色,此次相请,谅无好意,不如推辞不去。"王僚道:"儿臣为王,已非一载。君臣名分早定,谁还敢有异议!此次赴宴,何惧之有?"话虽这么说,王僚也怕遭到不测,内穿重甲,外罩衮服,自带百名卫士,又陈设师旅,从王宫直到公子光的府门,士卒相望,护卫森严。

    王驾进门,公子光跪拜迎接,君臣相携入席。王僚居中而坐,公子光一侧相陪。王僚的亲信,布满堂阶,举刀的卫士,不离左右。庖人上菜,在庭下被搜身更衣,在卫士交戟的寒光下膝行向前。献馔的庖人,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哪敢仰视。见此情景,王僚心中稍安。

    酒酣之际,公子光佯称足疾,借故离席,进入密室。王僚正吃在兴头上,毫不疑心有变。

    不一会儿,专诸端着一大盘炙鱼出现在庭下,如前搜行。没有发现意外,便许他膝行进奉。那盘中的红色鲤鱼,香气直冲鼻孔,两鳃一张一合,居然活着。王僚的眼睛惊异地看着红鲤鱼,张着嘴,恨不能马上就能吃到嘴。专诸将鱼盘放在王僚的几案上,突然从鱼腹中抽出一支短剑来,猛地向王僚刺去。王僚猝不及防,专诸手势又重,当时刺入铠甲,穿入心脏。吴王僚闷哼一声,倒地身亡。卫士亲信,惊呆之余,一拥而上,刀戟并举。壮士专诸,转眼间便被砍成肉泥。

    堂中顿时大乱,公子光率甲士杀出,伍子胥从外杀入,两下合兵,杀散吴王僚的人众。公子光乘车入朝,伍子胥拥兵护卫,聚集群臣,宣布王僚背约自立的罪行,然后对大家说:"不是我贪图王位,实在是王僚不守先君遗命。光暂居大位,等待王叔季扎返国,就把王位让给他,光愿北面称臣。"事已至此,理由堂皇,诸臣谁敢多言,自去送死?

    王僚被刺杀以后,公子光自立为王,号阖闾。阖闾厚葬专诸,封其子专毅为上卿,拜伍子胥为行人,委以国政,又升被离为大夫。同时散财发粟,赈济穷民百姓,使刚刚经过一场政变动乱的国家很快便安定下来了。

    掩余、烛庸出师不利,被困在楚地潜城一带,听说吴都政变的消息后,扔下部队,扮作小卒,分别逃到徐国和钟吾。但这两个小国不敢得罪吴国,他们又亡命楚国。

    王僚的长子庆忌在奔赴郑、卫的途中,便听到了父亲被杀的消息,慌忙改道逃命。阖闾派人追杀,庆忌弃车飞奔,隐入山林。追兵追赶不及,集弓矢猛射,庆忌探手接箭,反掷过来,伤了不少人。阖闾命边邑严加防守。

    不久,季扎自晋国出使归来,知道王僚死了,径去墓地,举哀凭吊:"您交付我的使命,我已如愿完成,特来复命。"阖闾也去墓地,以王位相让,说:"这是祖父之意,侄儿不敢忤逆。"季扎叹息着说:"费心谋求,怎能让人。国无废礼,民无废主。能立者即为国主。我若嗣位,早成大典,何必夺侄子王位。"一席话说得阖闾满脸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季扎守臣位,终以政变为国耻,从此退避延陵,不问政事,后来老死在那里。据说,孔子曾亲题其碑:"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苦肉定计要离破家刺庆忌

    伍子胥见吴国国势日见昌大,于是请求发兵伐楚。阖闾表示,既然你伍子胥帮助我成了大业,我一定帮助你复仇,但我有一个心腹大患,大患不除,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伍子胥当然明白,王僚的弟弟和儿子尚在国外,掩余、烛庸不足为患,惟有庆忌有万夫不挡之勇,而且性情刚烈,据说正在操练兵马,发誓要灭吴枭其仇人之首。于是,伍子胥便把吴国另一个勇士要离推荐给阖闾。

    要离是伍子胥的至交,又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其人身材瘦弱矮小,但勇武超群,又善于计谋。市井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据说齐国著名的武士椒丘欣也曾遭到他的折辱,甘拜下风。

    当时,椒丘欣作为齐王的使者前往吴国。在渡过淮水的时候,饮马于渡口。掌管渡口的小吏警告他不要这样做,因为水中有一种怪物,时常出没,害死饮水的马匹。椒丘欣不以为然:"我是天下著名的壮士,什么怪物敢来捣乱?"不料怪物果然出现,把正在饮水的马拖入水中吃掉了。椒丘欣大怒,赤膊挥剑,跳入水中,和那个怪物一连厮杀了好几天,终因气力不支,退回岸上,眼睛被那怪物弄瞎了一只。到了吴国之后,有一次参加朋友举行的宴会,椒丘欣自持曾与水怪搏斗,傲慢无礼,出口不逊,盛气凌人,弄得来客非常恼火,但又不敢和他较量,只好忍气吞声。当时要离也在场,就坐在椒丘欣的对面,见其如此狂妄,便斥责道:"我听说,勇士之斗,与日月战不变色,与鬼神战不后退,与敌人战不求饶。出生入死,不受侮辱。你与水怪搏斗,不仅丢失了马匹,还弄瞎了一只眼睛,留下残废之身,徒有勇武的虚名。这是壮士的羞耻!你不死在搏斗场上,却偷生而还,苟延残喘,居然还好意思在这里装模作样!"椒丘欣受到这顿辱骂,怒恨交加,决定晚上找要离算帐。

    要离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说:"我今天在宴席之上当众羞辱了椒丘欣。此人怀恨在心。晚间一定会找上门来决斗。请你晚上不要把门关上。"

    夜幕降临之后,椒丘欣来到要离的住处,见大门洞开。毫无防范,便径直闯入内室。只见要离披头散发,卧于床榻之上,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椒丘欣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手持利剑,厉声问道:"你已经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你可曾知道?"

    要离答道:"不知道。"

    椒丘欣道:"你当众羞辱我,,这是第一个;回家以后不关紧大门,这是第二个;睡觉时不加守卫,这是第三个。你犯了这三个错误,死了不能怪我!"

    要离非常镇静地对椒丘欣说:"我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倒是你做了三件亏心事,你知道吗?"

    椒丘欣声称不知。

    要离对他说:"我在上千人面前羞辱你,你却不敢当众复仇,此其一;夜至私宅,登堂入室,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此其二;手持利剑,抓住我的头发,口出狂言,此其三。你做了三件亏心事,反而来恫吓我,是不是太卑鄙了?"

    椒丘欣闻言,丢下手中的利剑,惭愧地说:"人们都畏惧我的勇武,不敢正视我一眼。要离居然凌驾于我之上,这才是天下真正的壮士!"此事传开,要离之勇名闻天下。

    阖闾早已知道要离的大名,听伍子胥一说,连忙传令接见。殿堂上,阖闾见要离貌不出众,身材矮小,大失所望。碍于情面,不得不客套几句。要离看出阖闾的心思,大言道:"小民出身草野,身弱无力,一阵大风也许就能把我刮倒。但大王若得公子庆忌,我可以把他杀掉!善杀的人,在智不在力。专诸近王僚,一剑要了命;小民近庆忌,岂有他的活路!"

    阖闾为他的豪气所动,不禁刮目相看,连忙赐座,亲自把盏。酒后,二人和伍子胥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个谋刺庆忌的方案。

    一日早朝,伍子胥哭拜在地,恳请吴王发兵攻楚,说是父兄大仇不报,难能竭力国事,同时推荐要离为大将。阖闾冷笑道:"要离鼠头獐目之辈,给寡人开个心还凑合,让他领兵打仗,岂不令楚人耻笑?况且寡人邦国未靖,不堪兴师。"

    要离被楚王当众挖苦一通,肺都要气炸了。他实在难以忍受,推开众臣,跃班而出,用右手指着阖闾骂道:"侮辱臣下,好生无礼。不用我倒也罢了,人家伍子胥可是为你立了汗马功劳,你还亲口答应要替他父兄申冤。如今却说了不算,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如此轻诺寡信、忘恩负义,怎作臣下表率!"

    阖闾闻言大怒,大声喝道:"国家大事,匹夫岂能多言?你敢扬手辱骂寡人,真是大逆不道。来人哪,砍去他的右臂,押进大狱,听候发落!"

    卫士拥上前来,动手举刀,砍下要离的右臂。要离昏倒在地,被押进大狱。他的妻子也受到了牵连,被囚于女牢。伍子胥耷拉着脑袋叹着气,群臣鸦雀无声,哪个敢上前求情?

    过了几天,伍子胥买通狱吏,将要离偷偷放走了。阖闾得知要离逃走,异常愤怒,从狱中提出要离之妻,游行街衢,杀头示众。

    要离逃出吴境,一路哭诉,访得庆忌在卫,便去投奔。庆忌见他少了右臂,问其原委,没说什么就收下了他。不久,心腹从国都探事归报,言及要离妻子已被焚弃街市。要离目中喷火,指天发誓,定要手刃仇人。庆忌壮其语,坦然不疑,问道:"阖闾得伍子胥辅佐,国中大治。我等兵微力薄,何时能泄此胸中怨气?"

    要离答道:"伍子胥帮助阖闾杀君夺位,原打算借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岂知阖闾得位之后,安享富贵,不肯替子胥兴师。伍子胥对此甚为不满,我这次有幸逃脱,全靠他鼎力相助。他曾表示,公子如肯为伍氏报仇,他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庆忌闻言大喜,立即命人修造战船,训练兵马,着手做伐吴的准备。要离鞍前马后,不辞劳苦,出谋划策,废寝忘食。庆忌倚为心腹,十分信任。

    三个月后,兵船舟师准备就绪。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着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庆忌坐在船头,要离执矛侍立。船行江心,江面刮起大风。站在上风口的要离,借着风力,突然将长矛刺向庆忌,一下子刺穿了胸膛。庆忌忍痛将要离倒提起来,头朝下浸入水中,提起,浸入,如此三次。要离被呛得半死不活,仍然紧闭着嘴巴,一言不发。接着,庆忌将要离放在自己的腿上,抚弄着他的湿发,笑着说:"你胆敢对我行刺,算得上天下的勇士!"

    左右卫士横剑要杀死要离,庆忌摆手劝阻:"我已经活不成了,再杀了要离,岂不是一日之中连杀两位勇士?你们千万不要加害于他!"说罢,推开要离,拔出身上的长矛,倒地身亡。

    庆忌的卫士遵从遗命,送要离渡江。上岸以后,要离心中突然涌上一阵惆怅。沉吟良久,他方才抬起头来,环顾众人苦笑道:"想不到庆忌如此英雄,竟然死于我这残疾匹夫之手。我杀妻以事吴王,不仁;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不义;欲成名扬世而残身灭家,不智。不仁、不义、不智,有此三种罪孽,我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人世!"说罢,抽出宝剑,砍断自己的手足,投江而死。

    舟师将士收拾庆忌、要离尸体,去见阖闾。阖闾见状大喜,重赏降卒,以上卿之礼,安葬要离,使其与专诸的坟墓并列;用公子之礼葬庆忌于王僚墓侧。不久,又派兵袭杀掩余、烛庸,彻底清除了威胁王位的内患。

    王位巩固以后,阖闾采纳吴子胥的"三军继之"的策略,频繁骚扰楚军,使其疲于奔命。柏举之役后,吴军五战五捷入郢都。吴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大仇。

    阖闾开疆拓土,为其子夫差北上称霸奠定了基础,也给吴国伏下了宗庙断祀的危机。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王勾践所灭。此时,据阖闾去世仅仅隔了二十三年。

    (摘自《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作者:张惠诚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南方楚国的特殊官制

    楚国大约在西周初期正式立国。由于楚国历史悠久,国力强大,文化发达,所以在南方自成一大政治文化的中心,它不但在生活习俗、语言传统与中原各诸侯国有一定差异,而且在政治机构、职官分设上也都自成一系统,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

    一、特殊的爵制

    楚国的爵秩制度,没有中原侯国的卿、大夫等名称。在春秋三传中,未见楚国有卿的记载,只是大夫偶有出现。《穀梁传-僖公四年》明确说“楚无大夫”,而《公羊传》则在文公九年(前618年)说“楚始有大夫”。这大概只是模仿中原国家爵秩的名称而已,其实与中原的卿、大夫等级不相同。

    楚国自己的爵秩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最尊贵的爵位是通侯、执珪。《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国通缉伍员时曾宣布奖励办法:“得五(伍)员者,爵执珪、禄万担、金千镒。”《战国策-齐策二》记载:齐王使者陈轸问楚将昭阳:“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说:“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战国策-东周策》记载秦攻宜阳,赵累对周君说:“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珪、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这些记载都说明执珪是楚国最高的爵位。又据《战国策-楚策一》说,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楚与秦战于汉中,楚国的“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在一次战役中就死了七十多个通侯、执珪,可见楚国的最高爵位的授予没有受人数的限制。楚国的爵秩制不象中原各国那种贵族世袭制,而是一种军功性质的爵制。上述昭阳回答陈轸破军杀将而封官爵之事,就可证明这一点。

    楚国的官爵为什么与中原各国不同呢?《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的一句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说明楚国地处江汉以南,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楚国官爵名称虽然不同于中原,但在职官的分设上又与中原各国大致相同,也是分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权机构。

    二、中央官

    楚国中央政权的职官,在春秋早期只有莫敖这一官称,《淮南子-修务训》有“莫嚣大心”。莫嚣就是莫敖。这时期的莫敖,大概相当于大司马的职称。楚武王四十二年,莫敖屈瑕带兵伐罗,因骄纵轻敌,打了败仗、畏罪自杀,自此以后,莫敖的地位开始下降。楚国又另设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莫敖的地位降至左司马以下。《左传-庄公四年》载,楚武王领兵攻打随国,病死路上,“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这时的莫敖地位已在令尹之下了,《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楚康王任命职官时,以“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君,◆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莫敖已降到第六位了。《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威王问莫敖子华:“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爱社稷者乎?”子华历举楚国不谋私利,竭诚为国的优秀执政官。可见子华对楚国历史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战国中期的事。这时的莫敖似乎已不掌实权,只备王顾问的闲职而已。代替莫敖执政的是令尹。

    “令尹”这一官称首见于庄公四年(前690年),为楚武王五十一年设置。《史记-楚世家》载,陈轸对昭阳说:“令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可见令尹这个官是楚国最高级的官称。此后,令尹以次相授,至战国时还保存这个官名。《淮南子-道应篇》、《说苑-指武篇》都记载了吴起官至令尹,而《史记-吴起列传》则称吴起“相楚”。此外《史记-楚世家》说:“考烈王以左徒为尹令,封以吴,号春申君”。《春申君列传《说:“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这是以楚官制比拟中原官制,说明了楚令尹相当于中原官制的相。《韩非子-存韩篇》载李斯上韩王书说:“杜仓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这件事已在战国末年,此时楚国的执政官还是令尹。令尹入治民政,出为将帅,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楚国令尹可以考查到出身的人,除了楚文王时的彭仲爽是申国人,楚悼王时的吴起是魏国人之外,其他都是王族子孙。令尹虽是高官贵臣,权倾内外,但一旦犯罪,也一体诛戮,不在法外,不可宽宥。如子玉因兵败城濮而被杀,子上因回避与晋军交战而被杀,子辛因贪财好利而被杀,子南因权势过大而被杀,子重因轻吴而失败,虽未被杀,但自知有罪,忧虑而死。

    令尹的辅助是左、右尹。这官名在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初年竹简有了记载。

    令尹之下是司马,《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可见司马在楚国权位也是很重的。司马这一官称在楚国出现较晚,楚成王三十三年(前634年)司马子西领兵伐宋,这是第一次在楚国出现这个官称,可能受到中原国家影响才设置的,司马主管军事,战时带兵打仗,平时掌管军赋和军队装备。楚庄王时,令尹屈建曾使司马◆掩整顿全国军赋,清点仓库武器数量,◆掩便对国土重新进行丈量,按土质地形不同分为九等,依其收入情况,定出全国可出战车、战马及各种兵器数量,然后上报给令尹屈建。丈量土地、制定赋税,这在中原诸国是司空的职责,而楚归于司马。所以楚国没有司空这一官称。

    左徒是战国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其地位相当重要,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楚怀王时官居左徒。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受到怀王的信任,权重一时。考烈王时,黄歇由左徒升为令尹,封于吴,号为春申君。左徒这个官称的来源可能与司徒这一官称有关。春秋时楚国本有司徒,掌管民工徒役。楚国设官时常在一官之下设左右两个助手。“左徒”或许就是司徒的助手。楚人有尚左的习掼,所以到战国时左徒地位上升而成为要职。司徒在中原各国都是高官要职,如鲁国季孙氏为司徒,长期控制鲁国大权。楚国左徒屈原、黄歇的地位,与中原各国司徒大致相当,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有逐渐靠近中原各国的趋势。

    司败,掌管刑罚狱讼的官称。《左传-文公十年》,城濮之战后,子西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论语-述而》云:“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左传-定公三年》云:“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可见,楚、陈、唐三国都有司败这一官称。“臣归死于司败”与襄公三年晋魏绛曰:“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文意相同,可见司败即中原各国的司寇。

    以上所述是中央的政务官,还有一些是属于事务性质的职官,主要是指在国君周围为楚王服役的官吏。这类官吏的设置大致与中原各国相同。

    师、太师,是负责对王子管教的职官。楚穆王为太子时,他的师傅是潘崇。穆王即位后,就尊潘崇为太师。太师本无实权,潘崇因帮穆王出谋献策,对穆王上台起了重要作用。穆王为了感谢他,就让他掌管王宫的警卫。官为“环列之尹”。屈原曾担任过的“三闾大夫”,这是中原各国所没有的,是楚国特有的职官名称,掌管王族昭、景、屈三姓子弟的教育。这与晋国的公族大夫专掌对卿族子弟管教的职能相同。

    史官称左史,《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个官称与中原御史的职能相似。

    专司占卜吉凶的官称卜尹,也称卜师,是大夫一级的官称。《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平王对帮他夺得王位有功的人进行封赏时说:“召观从,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楚国官称以“尹”为名的极多,除政务官令尹,左右尹外,还有乐尹、宫厩尹、芋尹、陵尹、清尹、连尹,等等,这些“尹”前一、二字,当是指掌管的事务或地点。如观从受命的卜尹,就是掌管占卜的事务官。又如楚昭王时钟建为乐尹,就是掌管殿廷乐律的官员。宫厩尹就是为楚王掌管养马之事。

    楚国中央事务官中还有一种管理后宫的官,称为司宫,由阉人充任。《左传-昭公五年》记载:公元前537年,晋韩起、叔向到楚国送女,楚灵王想侮辱晋国,“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叔向)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灵王想对叔向加以宫刑,让他作司官之官。灵王的荒谬主张遭到群臣竭力反对才作罢。

    三、郡县制的建立和地方政权的职官

    楚国是最早设县的国家之一,在春秋初期就把兼并得到的地方建立县,春秋中期以后,新建的县就逐渐多起来。春秋末年,中原的晋国在推行县制后又设立郡。战国时楚效法三晋,也建立郡。《战国策-楚策》云:

    新城公大说,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记载,楚怀王想以甘茂为相而问于范蜎,范蜎回答怀王的话有一句说:“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276年楚曾经“复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前248年,黄歇以“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可见楚在战国中期以后,为应付封建兼并战争而在强国交界处设立了不少郡。

    县的长官称县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庄王责备申叔时说:“夏征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可见春秋时期楚初建县,就以县公为一县之长官,后来也有称县尹或县大夫的,其下设县司马,掌一县之武装力量,有如后世的县尉。《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楚平王想杀太子建,就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执行刺杀任务,就是因为司马是执掌兵权的武职官。

    楚国县的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免,一县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收入由中央统一控制,遇有对外作战,县军队由中央统一调动。

    到战国时,楚国模仿中原的地方建制,在县上设郡一级,郡的长官由中央派遣武官镇守。如《战国策-楚策二》载,楚大司马昭常防守楚的东地边郡时,曾对齐使者说:“我典守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之六十,三十余万。”县的长官称令,这是秦在商鞅变法时所设置的官称。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为令尹时,曾任命当时著名的学者荀子为兰陵县令。

    在县的下面,还有更低一级的乡里组织。战国后期,楚国有个隐士名叫鹖冠子,他曾设计了一套五家为伍,十伍为里,四里为扁,十扁为乡,五乡为县,十县为郡的地方组织系统。但这套系统不见于楚国的文献记载,未能说明其实施情况,或许只是个人的设想而已。

    总之,东周时期官制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由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司民、司军、司政的官吏的转变,最突出的是司徒、司马、司空“三司”官逐渐受到重视。春秋时期,王宫中首领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如僖公九年(前651年),襄王派孔宰代表周王朝把祭肉赐给齐桓公;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鲁国“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鲁国本无太宰官,而羽父求“太宰”的意思是想得到最高的执政官。这都可以看出春秋初期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春秋中期,太宰(冢宰)有如后世的“三公”,仅仅是一种尊称,无实际权力,地位已经下降了。如成公十年(前581年)楚太宰子商,仅是一般使者,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宋向带为太宰,位在六卿之外,襄公十一年(前562年)郑太宰石◆,仅充副使出使楚国。但是吴国较后进,所以太宰之职尚居国政之重要地位。至战国,中原各国先后置相为执政官,太宰之称渐废。

    战国时期官吏的选用,主要有如下几条途径:

    (一)立功仕进。如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只要不断立功,就可以逐级晋升。韩非曾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任”①。就是要从有实际政治或军事经验的人中逐级选拔文武官吏。

    (二)对策或献策。楚悼王、秦孝公、燕昭王等的求贤令,便是发出策问征询对策的一种方式。吴起、商鞅等人,就是由于对策言中,一跃而居要职。另外一些人为搏取功名,主动向君主献策,当时这种风气极为盛行,《战国策》一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这些献策者,一旦被赏识,便立刻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由于策问、献策和对策的盛行,各种政治主张层出不穷,气氛十分活跃。

    (三)亲亲入官。这是依靠亲属、裙带、宠幸等关系进入官僚队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齐、楚尤为突出。如齐的执政和将领大都出于田氏,楚的重要官位大都出于屈、景、昭三大家族。秦国由于改革比较彻底,这种陋习较少些。

    (四)推荐任能。魏文侯时,象吴起、西门豹、乐年等人都是翟璜所推荐。另外象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则是魏成子所推荐②。著名军事家孙膑是通过齐将田忌的推荐而被齐威王用为军师的③。

    (五)召聘应征。战国后期孔子的七世孙孔顺,就被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④。

    (六)卖官鬻爵。在商品交易的影响下,官爵也被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贵家豪族可以随便花钱买官做⑤。

    从上面官吏的几种来源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依靠才能,一类靠各种关系。前一类是用人唯贤,后一类则是用人唯亲。

    为了控制官吏和防止作弊,各国逐渐建立了玺封和合符的制度。这是整个官僚制度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详谈了。

    对于将领,依据胜败进行赏罚,立有战功者,一般按军功晋升爵级;战败受罚,不仅罪及本身,还要连累家属。赵国的赵括被任为将军时,他的母亲因知道他不能胜任,怕战败连累,当即向赵王声明同赵括脱离关系。

    何以会有“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洁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土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誉率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干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国对“士”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谡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齐宣王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象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来终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并资助其办学。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着留不合则去”。“士”就好象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谡下学宫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谡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待殊历史环境,对诸于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鱼腹藏剑──公子光夺位刺王僚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始祖为太伯。当年,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为了让父亲把王位顺利地传给自己喜欢的小弟季历,他和二弟仲雍离开周原,悄悄出走。两个人千里迢迢,来到荆蛮聚集的长江下游,隐居在那里,并以德望统治了"断发文身"的土著百姓,建立起吴国。据传,这件事发生在殷商末年。西周和春秋前期,由于吴国和中原各国没有什么来往,史书上也就缺乏有关吴国的事迹。

    春秋时期的吴国,位于长江以南,即今江苏和浙江一带,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被中原诸国称为"蛮夷之邦"。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采纳从楚国叛逃到晋国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吴制楚,派巫臣到吴,用中原的乘车、射御、战阵教吴人,又教吴人攻楚。从此,吴人开始扰楚,吞并一些附属楚的蛮夷小国,逐渐强盛起来,到了寿梦执政时,便公然称王。邦国强盛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便有王权的争夺。

    觊觎王位公子光折节交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扎。诸子之中,季扎最贤。寿梦临死之时,欲立季扎,但季扎坚辞不受。于是寿梦将王位传给诸樊,并约定兄终弟及,必使季扎取得王位。

    诸樊立刻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并说:"这是父王的遗志。"季扎回答道:"父王在世时,我不愿位列东宫,父王归天,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他国。"诸樊拗不过季扎,只好以父命继位。

    作了吴王的诸樊,心想:"我要是活到老才死,按次序传位,传来传去,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我得另想办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战死在疆场上。

    大臣们依照寿梦的遗愿,立余祭为吴王。余祭了解兄长的心意,说:"哥哥战死,为的是要把王位尽快传给季扎。"他也亲自率军去攻打越国,打了胜仗,自己却让越国的俘虏刺死了。

    三公子夷昧依次当立,他也不肯登基,坚持让位于季扎,并说季扎访问徐、鲁、郑、卫、晋诸国的时候,各国的君主和大臣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原来,季扎奉吴王余祭之命出聘,在鲁国观乐,品评优长,使鲁人钦服。至齐,与相国晏婴交了朋友。适郑,与相国子产交换衣带作为纪念。及晋,与赵武、韩厥、魏舒相友善。尤其是他访问徐国的举动,更是让世人感动。季扎和徐君会谈的时候,徐君很是羡慕地瞧着他随身佩戴的宝剑。徐君没有明言,但季扎知道他欣赏自己的宝剑。季扎很想送给他,可因为还要访问别的国家,不能没有防身的兵刃,只好作罢。等到季扎完成使命回来,再过徐境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季扎到他得坟上去祭奠,临走时解下宝剑,挂在坟前的树上。随从不明白,便问:"徐君已经死了,还送宝剑干什么?"季扎回答道:"贵在心交,我的心里早已答应送给他,怎么能因为人死了就失去信义。"这样一来,夷昧更加敬重季扎,诚意让位。但季扎宁死也不同意,夷昧只好自己作吴王。他采纳季扎的建议,罢兵安民,和好各国,太太平平地作了几年吴王。

    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死时,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季扎接替王位。季扎再度拒绝,并逃到边邑延陵躲藏起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长子州于为王,改名僚,称吴王僚。这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他就是寿梦的长孙、诸樊的嫡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按照嫡长子的继承传统,王位当属自己;按照先王传弟不传子的遗嘱,也轮不到夷昧的儿子州于。公子光一心要发动宫廷政变,把王权夺回来。

    公子光不敢贸然行事,因为他清楚对方的实力。王僚不仅有季扎的辅佐,更有胞弟掩余、烛庸执掌兵权,他的儿子庆忌也是吴国著名的勇士。然而,公子光不消极等待。一方面,他极力表现出忠诚于吴王僚,时时处处都在为吴国效命,以巩固自己作为王兄的地位。公元前525年、519年、518年,吴楚三次交战,公子光表现出色,夺得楚国两座城池,赢得朝野一片赞誉,更博得了吴王僚的信任。另一方面,公子光在暗中积极创造条件,为将来夺取王位而一砖一瓦地铺平道路。他任命心腹被离为市吏,密令被离借在市场任职的方便搜罗奇能异士,以为己用。

    这一天,被离闲游街市,见个赤足破衣、披发垢面的狂人,手持斑竹管箫,吹奏乞食,辨听箫音,凄苦哀惋,细观人相,惊其面貌,恭请茶肆,彼此交谈,十分倾心。被离这一留意,竟为吴国日后称霸中原发现了一个大人才。这个佯狂吹箫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他便是楚国名臣伍子胥,因其父兄为楚王所杀,逃奔吴国。

    被离与伍子胥的交谈,早有人报知吴王僚,吴王僚召其入见。被离一边使人私报公子光,一边让伍子胥沐浴估衣,同去晋谒。交谈之中,吴王僚为伍子胥的才辨所折服,当即拜为大夫。伍子胥说及父兄冤仇,头发上竖,目眦尽裂,乞请吴王举兵伐楚。吴王僚怜其孝顺,犹豫片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公子光素闻伍子胥的智勇,有心把他网罗在自己的门下,就去见吴王僚,劝他说:"吴楚结怨已久,臣身临作战,难获大胜。如果单纯为子胥兴师,胜则泄匹夫私恨,败则让邦国受辱。伍子胥劝大王攻楚,不是为了我国,而是为了替父兄报仇。大王要打仗,退一步说,也要做好准备,挑选时机,才能马到成功。现在只凭子胥的一句话,就要兴兵出师,大王岂不是为了别人泄愤而不顾社稷荣辱吗?"吴王僚觉得有理,便疏远了伍子胥。

    伍子胥料到公子光入谏必然别有用心,在吴楚交战问题上花费口舌,使吴王改变初衷。他随班入朝,向吴王僚辞职。公子光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因为大王不肯发兵,所以辞职不干。这种人用之无益,送他几亩地,让他躬耕自养算了。"

    伍子胥辞职后,公子光带着粟米美酒,私下前来拜访。两人各言心志,一个愿意相助夺权,一个允诺兴师复仇。伍子胥借机荐举了壮士专诸。

    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时,在路上遇见专诸与人格斗,怒气冲天,勇不可挡,非常钦佩。不料过了一会儿,专诸听见妻子叫他,竟然俯首帖耳,从命而归。伍子胥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前询问:"你刚才盛怒之下,令人胆战心惊,为什么却对一个弱女子如此顺从?"专诸答道:"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你看我的相貌,是那种愚蠢不堪的人吗?告诉你,屈服于一人之下,必能凌驾于万人之上!"伍子胥对他的回答十分赞赏,又观察他的相貌,见其口阔目深,熊腰虎背,气度雄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侠义之人,临难可以托命,于是与他结为莫逆之交,以备将来之用。

    听了伍子胥的介绍,公子光邀请他一同去探望专诸。专诸见伍子胥同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公子来访,连忙出来迎接。伍子胥为双方引见后,公子光捧出好些金帛作为见面的礼物。专诸坚辞不受。经伍子胥反复劝说,方才接受。就这样,三人成了朋友。公子光见专诸家境贫寒,便经常派人送去粟肉布帛,自己也不时前去问候。专诸对此非常感激,表示愿为差遣,以报答公子光折节相交的知遇之恩。一天,公子光向专诸详细地复述了祖父传弟不传子的遗嘱后说:"兄终弟及,季扎王叔让位,王权宜重归嫡长,嫡长之后,舍我其谁?!王僚贪位恃力,不肯退让,我力弱不足以图大事,欲请壮士相助。"专诸慨然应许,问道:"不知王僚有何嗜好?凡事轻举无功,要杀王僚,得投其所好,顺着他的习性靠近他。否则,王僚防守严密,难于下手,即便下手,也不能作到万无一失。"公子光想了想说:"王僚喜滋味,特爱吃鱼。"于是专诸动身前往太湖,寻找名厨,学习制作鱼炙的手艺。他专心致志地学了三个月,鱼炙的手艺已经十分精湛,便返回都城,待公子光之命。

    投其所好专诸献鱼刺王僚

    一天,公子光对伍子胥说:"专诸已精鱼味,有什么法子才能接近王僚呢?"伍子胥回答说:"事情不那么简单,公子庆忌时时随侍王侧,掩余,烛庸并握兵权,欲除王僚,先得把这三个人打发出去,方能行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引起对方的警惕。"公子光沉吟半晌,恍然醒悟,使伍子胥暂回田野,耐心等待时机。

    公元前5年,楚平王死了,太子珍继位,是为楚昭王。伍子胥听到杀父仇人寿终正寝,顿足大哭,为自己不能手刃仇人而泪流不止。一连三夜,他碾转难眠,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来,急忙找到公子光,对他说:"现在楚平王死了,新王年幼,朝廷里没有忠良之臣,如果此时奏过王僚,乘楚国丧乱之际发兵南伐,他必然同意,我们便可乘机图谋大事。"

    公子光道:"如果吴王派我为征伐统帅,怎么办呢?"

    伍子胥早已想好了对策,侃侃对答道:"公子可以说上次征楚时从战车上掉下来扭伤了脚,吴王就再不好派您了。您不出征,吴王肯定要派掩余和烛庸为统帅……"

    公子光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打断了伍子胥的话:’还有庆忌呢?"

    庆忌是吴王僚的长子,筋强骨健,有万夫不挡之勇。据说有一次他命令属下向自己的心窝射箭,没料到一支支飞箭竟然全被他接了下来,令旁观者惊叹不已。公子光对他甚为忌惮。

    伍子胥笑了笑,接着说道:"可以建议王僚派庆忌出使郑国和卫国,联络他们一起攻伐楚国。这不是一计而除去三翼吗?王僚之死指日可待了!"

    公子光沉吟了一会儿,又问道:"三翼虽去,王叔季扎依然在朝,他岂能容我行篡王位?"

    伍子胥胸有成竹地说:"这一点我也想过了。吴国和晋国刚刚修好,派季扎出使晋国联络感情,同时观察中原各国情况,不是名正言顺吗?王僚好大喜功,并且疏于计谋,必然听从您的建议。待到季扎出使回国,公子的大事已定,难道还能再谈什么废立之事吗?"

    公子光突然下拜,眼含感激的泪水。哽咽着说:"我得先生相助,真乃天赐啊!"

    公子光依计而行,王僚不明底细,欣然听从他的意见,使胞弟掩余、烛庸率师伐楚,季扎聘晋,庆忌纠合郑、卫,四个心腹同日离开都城。王僚身边,只留公子光居国。公子光篡夺王位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行事之前,专诸回家探望母亲,不言而泣。母亲知道他割舍不下自己,对他说道:"诸儿哭什么呢?难道是公子光想要用你了吗?我们全家受公子恩养,大德当报,忠孝自古就难以两全,你就去吧,不必惦念我。你能成此大事,名垂后世,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专诸听罢,更加悲从中来,依依不舍。母亲说:"我想喝点水,你到河边的清泉舀一点吧。"专诸不敢稍违母命,取回泉水后却不见母亲,惊问妻子,妻子说,母亲说身体困倦,闭门思卧。不要我去打扰。专诸有点疑心,推开窗子进入室内,发现母亲已经自缢身亡。专诸含泪葬母,毅然离家直往公子光府邸。

    四月里的一天,公子光入宫朝见王僚,谈了一会儿国事后,趁兴邀请说:"有庖人从太湖来,新学炙鱼,味道鲜美异常。臣不敢私匿,请大王辱临下舍品尝。"王僚含笑点头。公子光夜伏甲士,大备宴席。伍子胥暗率勇士百人,在外接应.

    次日清晨,王僚入告母亲说:"公子光烹鱼相请,儿臣前去赴宴。"母亲劝阻道:"公子光对你继承王位心怀不满,经常流露出愧恨怨怒之色,此次相请,谅无好意,不如推辞不去。"王僚道:"儿臣为王,已非一载。君臣名分早定,谁还敢有异议!此次赴宴,何惧之有?"话虽这么说,王僚也怕遭到不测,内穿重甲,外罩衮服,自带百名卫士,又陈设师旅,从王宫直到公子光的府门,士卒相望,护卫森严。

    王驾进门,公子光跪拜迎接,君臣相携入席。王僚居中而坐,公子光一侧相陪。王僚的亲信,布满堂阶,举刀的卫士,不离左右。庖人上菜,在庭下被搜身更衣,在卫士交戟的寒光下膝行向前。献馔的庖人,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哪敢仰视。见此情景,王僚心中稍安。

    酒酣之际,公子光佯称足疾,借故离席,进入密室。王僚正吃在兴头上,毫不疑心有变。

    不一会儿,专诸端着一大盘炙鱼出现在庭下,如前搜行。没有发现意外,便许他膝行进奉。那盘中的红色鲤鱼,香气直冲鼻孔,两鳃一张一合,居然活着。王僚的眼睛惊异地看着红鲤鱼,张着嘴,恨不能马上就能吃到嘴。专诸将鱼盘放在王僚的几案上,突然从鱼腹中抽出一支短剑来,猛地向王僚刺去。王僚猝不及防,专诸手势又重,当时刺入铠甲,穿入心脏。吴王僚闷哼一声,倒地身亡。卫士亲信,惊呆之余,一拥而上,刀戟并举。壮士专诸,转眼间便被砍成肉泥。

    堂中顿时大乱,公子光率甲士杀出,伍子胥从外杀入,两下合兵,杀散吴王僚的人众。公子光乘车入朝,伍子胥拥兵护卫,聚集群臣,宣布王僚背约自立的罪行,然后对大家说:"不是我贪图王位,实在是王僚不守先君遗命。光暂居大位,等待王叔季扎返国,就把王位让给他,光愿北面称臣。"事已至此,理由堂皇,诸臣谁敢多言,自去送死?

    王僚被刺杀以后,公子光自立为王,号阖闾。阖闾厚葬专诸,封其子专毅为上卿,拜伍子胥为行人,委以国政,又升被离为大夫。同时散财发粟,赈济穷民百姓,使刚刚经过一场政变动乱的国家很快便安定下来了。

    掩余、烛庸出师不利,被困在楚地潜城一带,听说吴都政变的消息后,扔下部队,扮作小卒,分别逃到徐国和钟吾。但这两个小国不敢得罪吴国,他们又亡命楚国。

    王僚的长子庆忌在奔赴郑、卫的途中,便听到了父亲被杀的消息,慌忙改道逃命。阖闾派人追杀,庆忌弃车飞奔,隐入山林。追兵追赶不及,集弓矢猛射,庆忌探手接箭,反掷过来,伤了不少人。阖闾命边邑严加防守。

    不久,季扎自晋国出使归来,知道王僚死了,径去墓地,举哀凭吊:"您交付我的使命,我已如愿完成,特来复命。"阖闾也去墓地,以王位相让,说:"这是祖父之意,侄儿不敢忤逆。"季扎叹息着说:"费心谋求,怎能让人。国无废礼,民无废主。能立者即为国主。我若嗣位,早成大典,何必夺侄子王位。"一席话说得阖闾满脸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季扎守臣位,终以政变为国耻,从此退避延陵,不问政事,后来老死在那里。据说,孔子曾亲题其碑:"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苦肉定计要离破家刺庆忌

    伍子胥见吴国国势日见昌大,于是请求发兵伐楚。阖闾表示,既然你伍子胥帮助我成了大业,我一定帮助你复仇,但我有一个心腹大患,大患不除,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伍子胥当然明白,王僚的弟弟和儿子尚在国外,掩余、烛庸不足为患,惟有庆忌有万夫不挡之勇,而且性情刚烈,据说正在操练兵马,发誓要灭吴枭其仇人之首。于是,伍子胥便把吴国另一个勇士要离推荐给阖闾。

    要离是伍子胥的至交,又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其人身材瘦弱矮小,但勇武超群,又善于计谋。市井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据说齐国著名的武士椒丘欣也曾遭到他的折辱,甘拜下风。

    当时,椒丘欣作为齐王的使者前往吴国。在渡过淮水的时候,饮马于渡口。掌管渡口的小吏警告他不要这样做,因为水中有一种怪物,时常出没,害死饮水的马匹。椒丘欣不以为然:"我是天下著名的壮士,什么怪物敢来捣乱?"不料怪物果然出现,把正在饮水的马拖入水中吃掉了。椒丘欣大怒,赤膊挥剑,跳入水中,和那个怪物一连厮杀了好几天,终因气力不支,退回岸上,眼睛被那怪物弄瞎了一只。到了吴国之后,有一次参加朋友举行的宴会,椒丘欣自持曾与水怪搏斗,傲慢无礼,出口不逊,盛气凌人,弄得来客非常恼火,但又不敢和他较量,只好忍气吞声。当时要离也在场,就坐在椒丘欣的对面,见其如此狂妄,便斥责道:"我听说,勇士之斗,与日月战不变色,与鬼神战不后退,与敌人战不求饶。出生入死,不受侮辱。你与水怪搏斗,不仅丢失了马匹,还弄瞎了一只眼睛,留下残废之身,徒有勇武的虚名。这是壮士的羞耻!你不死在搏斗场上,却偷生而还,苟延残喘,居然还好意思在这里装模作样!"椒丘欣受到这顿辱骂,怒恨交加,决定晚上找要离算帐。

    要离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说:"我今天在宴席之上当众羞辱了椒丘欣。此人怀恨在心。晚间一定会找上门来决斗。请你晚上不要把门关上。"

    夜幕降临之后,椒丘欣来到要离的住处,见大门洞开。毫无防范,便径直闯入内室。只见要离披头散发,卧于床榻之上,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椒丘欣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手持利剑,厉声问道:"你已经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你可曾知道?"

    要离答道:"不知道。"

    椒丘欣道:"你当众羞辱我,,这是第一个;回家以后不关紧大门,这是第二个;睡觉时不加守卫,这是第三个。你犯了这三个错误,死了不能怪我!"

    要离非常镇静地对椒丘欣说:"我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倒是你做了三件亏心事,你知道吗?"

    椒丘欣声称不知。

    要离对他说:"我在上千人面前羞辱你,你却不敢当众复仇,此其一;夜至私宅,登堂入室,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此其二;手持利剑,抓住我的头发,口出狂言,此其三。你做了三件亏心事,反而来恫吓我,是不是太卑鄙了?"

    椒丘欣闻言,丢下手中的利剑,惭愧地说:"人们都畏惧我的勇武,不敢正视我一眼。要离居然凌驾于我之上,这才是天下真正的壮士!"此事传开,要离之勇名闻天下。

    阖闾早已知道要离的大名,听伍子胥一说,连忙传令接见。殿堂上,阖闾见要离貌不出众,身材矮小,大失所望。碍于情面,不得不客套几句。要离看出阖闾的心思,大言道:"小民出身草野,身弱无力,一阵大风也许就能把我刮倒。但大王若得公子庆忌,我可以把他杀掉!善杀的人,在智不在力。专诸近王僚,一剑要了命;小民近庆忌,岂有他的活路!"

    阖闾为他的豪气所动,不禁刮目相看,连忙赐座,亲自把盏。酒后,二人和伍子胥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个谋刺庆忌的方案。

    一日早朝,伍子胥哭拜在地,恳请吴王发兵攻楚,说是父兄大仇不报,难能竭力国事,同时推荐要离为大将。阖闾冷笑道:"要离鼠头獐目之辈,给寡人开个心还凑合,让他领兵打仗,岂不令楚人耻笑?况且寡人邦国未靖,不堪兴师。"

    要离被楚王当众挖苦一通,肺都要气炸了。他实在难以忍受,推开众臣,跃班而出,用右手指着阖闾骂道:"侮辱臣下,好生无礼。不用我倒也罢了,人家伍子胥可是为你立了汗马功劳,你还亲口答应要替他父兄申冤。如今却说了不算,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如此轻诺寡信、忘恩负义,怎作臣下表率!"

    阖闾闻言大怒,大声喝道:"国家大事,匹夫岂能多言?你敢扬手辱骂寡人,真是大逆不道。来人哪,砍去他的右臂,押进大狱,听候发落!"

    卫士拥上前来,动手举刀,砍下要离的右臂。要离昏倒在地,被押进大狱。他的妻子也受到了牵连,被囚于女牢。伍子胥耷拉着脑袋叹着气,群臣鸦雀无声,哪个敢上前求情?

    过了几天,伍子胥买通狱吏,将要离偷偷放走了。阖闾得知要离逃走,异常愤怒,从狱中提出要离之妻,游行街衢,杀头示众。

    要离逃出吴境,一路哭诉,访得庆忌在卫,便去投奔。庆忌见他少了右臂,问其原委,没说什么就收下了他。不久,心腹从国都探事归报,言及要离妻子已被焚弃街市。要离目中喷火,指天发誓,定要手刃仇人。庆忌壮其语,坦然不疑,问道:"阖闾得伍子胥辅佐,国中大治。我等兵微力薄,何时能泄此胸中怨气?"

    要离答道:"伍子胥帮助阖闾杀君夺位,原打算借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岂知阖闾得位之后,安享富贵,不肯替子胥兴师。伍子胥对此甚为不满,我这次有幸逃脱,全靠他鼎力相助。他曾表示,公子如肯为伍氏报仇,他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庆忌闻言大喜,立即命人修造战船,训练兵马,着手做伐吴的准备。要离鞍前马后,不辞劳苦,出谋划策,废寝忘食。庆忌倚为心腹,十分信任。

    三个月后,兵船舟师准备就绪。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着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庆忌坐在船头,要离执矛侍立。船行江心,江面刮起大风。站在上风口的要离,借着风力,突然将长矛刺向庆忌,一下子刺穿了胸膛。庆忌忍痛将要离倒提起来,头朝下浸入水中,提起,浸入,如此三次。要离被呛得半死不活,仍然紧闭着嘴巴,一言不发。接着,庆忌将要离放在自己的腿上,抚弄着他的湿发,笑着说:"你胆敢对我行刺,算得上天下的勇士!"

    左右卫士横剑要杀死要离,庆忌摆手劝阻:"我已经活不成了,再杀了要离,岂不是一日之中连杀两位勇士?你们千万不要加害于他!"说罢,推开要离,拔出身上的长矛,倒地身亡。

    庆忌的卫士遵从遗命,送要离渡江。上岸以后,要离心中突然涌上一阵惆怅。沉吟良久,他方才抬起头来,环顾众人苦笑道:"想不到庆忌如此英雄,竟然死于我这残疾匹夫之手。我杀妻以事吴王,不仁;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不义;欲成名扬世而残身灭家,不智。不仁、不义、不智,有此三种罪孽,我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人世!"说罢,抽出宝剑,砍断自己的手足,投江而死。

    舟师将士收拾庆忌、要离尸体,去见阖闾。阖闾见状大喜,重赏降卒,以上卿之礼,安葬要离,使其与专诸的坟墓并列;用公子之礼葬庆忌于王僚墓侧。不久,又派兵袭杀掩余、烛庸,彻底清除了威胁王位的内患。

    王位巩固以后,阖闾采纳吴子胥的"三军继之"的策略,频繁骚扰楚军,使其疲于奔命。柏举之役后,吴军五战五捷入郢都。吴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大仇。

    阖闾开疆拓土,为其子夫差北上称霸奠定了基础,也给吴国伏下了宗庙断祀的危机。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王勾践所灭。此时,据阖闾去世仅仅隔了二十三年。

    (摘自《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作者:张惠诚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南方楚国的特殊官制

    楚国大约在西周初期正式立国。由于楚国历史悠久,国力强大,文化发达,所以在南方自成一大政治文化的中心,它不但在生活习俗、语言传统与中原各诸侯国有一定差异,而且在政治机构、职官分设上也都自成一系统,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

    一、特殊的爵制

    楚国的爵秩制度,没有中原侯国的卿、大夫等名称。在春秋三传中,未见楚国有卿的记载,只是大夫偶有出现。《穀梁传-僖公四年》明确说“楚无大夫”,而《公羊传》则在文公九年(前618年)说“楚始有大夫”。这大概只是模仿中原国家爵秩的名称而已,其实与中原的卿、大夫等级不相同。

    楚国自己的爵秩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最尊贵的爵位是通侯、执珪。《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国通缉伍员时曾宣布奖励办法:“得五(伍)员者,爵执珪、禄万担、金千镒。”《战国策-齐策二》记载:齐王使者陈轸问楚将昭阳:“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说:“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战国策-东周策》记载秦攻宜阳,赵累对周君说:“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珪、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这些记载都说明执珪是楚国最高的爵位。又据《战国策-楚策一》说,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楚与秦战于汉中,楚国的“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在一次战役中就死了七十多个通侯、执珪,可见楚国的最高爵位的授予没有受人数的限制。楚国的爵秩制不象中原各国那种贵族世袭制,而是一种军功性质的爵制。上述昭阳回答陈轸破军杀将而封官爵之事,就可证明这一点。

    楚国的官爵为什么与中原各国不同呢?《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的一句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说明楚国地处江汉以南,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楚国官爵名称虽然不同于中原,但在职官的分设上又与中原各国大致相同,也是分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权机构。

    二、中央官

    楚国中央政权的职官,在春秋早期只有莫敖这一官称,《淮南子-修务训》有“莫嚣大心”。莫嚣就是莫敖。这时期的莫敖,大概相当于大司马的职称。楚武王四十二年,莫敖屈瑕带兵伐罗,因骄纵轻敌,打了败仗、畏罪自杀,自此以后,莫敖的地位开始下降。楚国又另设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莫敖的地位降至左司马以下。《左传-庄公四年》载,楚武王领兵攻打随国,病死路上,“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这时的莫敖地位已在令尹之下了,《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楚康王任命职官时,以“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君,◆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莫敖已降到第六位了。《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威王问莫敖子华:“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爱社稷者乎?”子华历举楚国不谋私利,竭诚为国的优秀执政官。可见子华对楚国历史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战国中期的事。这时的莫敖似乎已不掌实权,只备王顾问的闲职而已。代替莫敖执政的是令尹。

    “令尹”这一官称首见于庄公四年(前690年),为楚武王五十一年设置。《史记-楚世家》载,陈轸对昭阳说:“令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可见令尹这个官是楚国最高级的官称。此后,令尹以次相授,至战国时还保存这个官名。《淮南子-道应篇》、《说苑-指武篇》都记载了吴起官至令尹,而《史记-吴起列传》则称吴起“相楚”。此外《史记-楚世家》说:“考烈王以左徒为尹令,封以吴,号春申君”。《春申君列传《说:“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这是以楚官制比拟中原官制,说明了楚令尹相当于中原官制的相。《韩非子-存韩篇》载李斯上韩王书说:“杜仓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这件事已在战国末年,此时楚国的执政官还是令尹。令尹入治民政,出为将帅,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楚国令尹可以考查到出身的人,除了楚文王时的彭仲爽是申国人,楚悼王时的吴起是魏国人之外,其他都是王族子孙。令尹虽是高官贵臣,权倾内外,但一旦犯罪,也一体诛戮,不在法外,不可宽宥。如子玉因兵败城濮而被杀,子上因回避与晋军交战而被杀,子辛因贪财好利而被杀,子南因权势过大而被杀,子重因轻吴而失败,虽未被杀,但自知有罪,忧虑而死。

    令尹的辅助是左、右尹。这官名在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初年竹简有了记载。

    令尹之下是司马,《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可见司马在楚国权位也是很重的。司马这一官称在楚国出现较晚,楚成王三十三年(前634年)司马子西领兵伐宋,这是第一次在楚国出现这个官称,可能受到中原国家影响才设置的,司马主管军事,战时带兵打仗,平时掌管军赋和军队装备。楚庄王时,令尹屈建曾使司马◆掩整顿全国军赋,清点仓库武器数量,◆掩便对国土重新进行丈量,按土质地形不同分为九等,依其收入情况,定出全国可出战车、战马及各种兵器数量,然后上报给令尹屈建。丈量土地、制定赋税,这在中原诸国是司空的职责,而楚归于司马。所以楚国没有司空这一官称。

    左徒是战国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其地位相当重要,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楚怀王时官居左徒。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受到怀王的信任,权重一时。考烈王时,黄歇由左徒升为令尹,封于吴,号为春申君。左徒这个官称的来源可能与司徒这一官称有关。春秋时楚国本有司徒,掌管民工徒役。楚国设官时常在一官之下设左右两个助手。“左徒”或许就是司徒的助手。楚人有尚左的习掼,所以到战国时左徒地位上升而成为要职。司徒在中原各国都是高官要职,如鲁国季孙氏为司徒,长期控制鲁国大权。楚国左徒屈原、黄歇的地位,与中原各国司徒大致相当,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有逐渐靠近中原各国的趋势。

    司败,掌管刑罚狱讼的官称。《左传-文公十年》,城濮之战后,子西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论语-述而》云:“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左传-定公三年》云:“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可见,楚、陈、唐三国都有司败这一官称。“臣归死于司败”与襄公三年晋魏绛曰:“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文意相同,可见司败即中原各国的司寇。

    以上所述是中央的政务官,还有一些是属于事务性质的职官,主要是指在国君周围为楚王服役的官吏。这类官吏的设置大致与中原各国相同。

    师、太师,是负责对王子管教的职官。楚穆王为太子时,他的师傅是潘崇。穆王即位后,就尊潘崇为太师。太师本无实权,潘崇因帮穆王出谋献策,对穆王上台起了重要作用。穆王为了感谢他,就让他掌管王宫的警卫。官为“环列之尹”。屈原曾担任过的“三闾大夫”,这是中原各国所没有的,是楚国特有的职官名称,掌管王族昭、景、屈三姓子弟的教育。这与晋国的公族大夫专掌对卿族子弟管教的职能相同。

    史官称左史,《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个官称与中原御史的职能相似。

    专司占卜吉凶的官称卜尹,也称卜师,是大夫一级的官称。《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平王对帮他夺得王位有功的人进行封赏时说:“召观从,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楚国官称以“尹”为名的极多,除政务官令尹,左右尹外,还有乐尹、宫厩尹、芋尹、陵尹、清尹、连尹,等等,这些“尹”前一、二字,当是指掌管的事务或地点。如观从受命的卜尹,就是掌管占卜的事务官。又如楚昭王时钟建为乐尹,就是掌管殿廷乐律的官员。宫厩尹就是为楚王掌管养马之事。

    楚国中央事务官中还有一种管理后宫的官,称为司宫,由阉人充任。《左传-昭公五年》记载:公元前537年,晋韩起、叔向到楚国送女,楚灵王想侮辱晋国,“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叔向)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灵王想对叔向加以宫刑,让他作司官之官。灵王的荒谬主张遭到群臣竭力反对才作罢。

    三、郡县制的建立和地方政权的职官

    楚国是最早设县的国家之一,在春秋初期就把兼并得到的地方建立县,春秋中期以后,新建的县就逐渐多起来。春秋末年,中原的晋国在推行县制后又设立郡。战国时楚效法三晋,也建立郡。《战国策-楚策》云:

    新城公大说,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记载,楚怀王想以甘茂为相而问于范蜎,范蜎回答怀王的话有一句说:“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276年楚曾经“复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前248年,黄歇以“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可见楚在战国中期以后,为应付封建兼并战争而在强国交界处设立了不少郡。

    县的长官称县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庄王责备申叔时说:“夏征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可见春秋时期楚初建县,就以县公为一县之长官,后来也有称县尹或县大夫的,其下设县司马,掌一县之武装力量,有如后世的县尉。《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楚平王想杀太子建,就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执行刺杀任务,就是因为司马是执掌兵权的武职官。

    楚国县的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免,一县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收入由中央统一控制,遇有对外作战,县军队由中央统一调动。

    到战国时,楚国模仿中原的地方建制,在县上设郡一级,郡的长官由中央派遣武官镇守。如《战国策-楚策二》载,楚大司马昭常防守楚的东地边郡时,曾对齐使者说:“我典守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之六十,三十余万。”县的长官称令,这是秦在商鞅变法时所设置的官称。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为令尹时,曾任命当时著名的学者荀子为兰陵县令。

    在县的下面,还有更低一级的乡里组织。战国后期,楚国有个隐士名叫鹖冠子,他曾设计了一套五家为伍,十伍为里,四里为扁,十扁为乡,五乡为县,十县为郡的地方组织系统。但这套系统不见于楚国的文献记载,未能说明其实施情况,或许只是个人的设想而已。

    总之,东周时期官制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由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司民、司军、司政的官吏的转变,最突出的是司徒、司马、司空“三司”官逐渐受到重视。春秋时期,王宫中首领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如僖公九年(前651年),襄王派孔宰代表周王朝把祭肉赐给齐桓公;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鲁国“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鲁国本无太宰官,而羽父求“太宰”的意思是想得到最高的执政官。这都可以看出春秋初期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春秋中期,太宰(冢宰)有如后世的“三公”,仅仅是一种尊称,无实际权力,地位已经下降了。如成公十年(前581年)楚太宰子商,仅是一般使者,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宋向带为太宰,位在六卿之外,襄公十一年(前562年)郑太宰石◆,仅充副使出使楚国。但是吴国较后进,所以太宰之职尚居国政之重要地位。至战国,中原各国先后置相为执政官,太宰之称渐废。

    战国时期官吏的选用,主要有如下几条途径:

    (一)立功仕进。如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只要不断立功,就可以逐级晋升。韩非曾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任”①。就是要从有实际政治或军事经验的人中逐级选拔文武官吏。

    (二)对策或献策。楚悼王、秦孝公、燕昭王等的求贤令,便是发出策问征询对策的一种方式。吴起、商鞅等人,就是由于对策言中,一跃而居要职。另外一些人为搏取功名,主动向君主献策,当时这种风气极为盛行,《战国策》一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这些献策者,一旦被赏识,便立刻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由于策问、献策和对策的盛行,各种政治主张层出不穷,气氛十分活跃。

    (三)亲亲入官。这是依靠亲属、裙带、宠幸等关系进入官僚队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齐、楚尤为突出。如齐的执政和将领大都出于田氏,楚的重要官位大都出于屈、景、昭三大家族。秦国由于改革比较彻底,这种陋习较少些。

    (四)推荐任能。魏文侯时,象吴起、西门豹、乐年等人都是翟璜所推荐。另外象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则是魏成子所推荐②。著名军事家孙膑是通过齐将田忌的推荐而被齐威王用为军师的③。

    (五)召聘应征。战国后期孔子的七世孙孔顺,就被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④。

    (六)卖官鬻爵。在商品交易的影响下,官爵也被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贵家豪族可以随便花钱买官做⑤。

    从上面官吏的几种来源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依靠才能,一类靠各种关系。前一类是用人唯贤,后一类则是用人唯亲。

    为了控制官吏和防止作弊,各国逐渐建立了玺封和合符的制度。这是整个官僚制度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详谈了。

    对于将领,依据胜败进行赏罚,立有战功者,一般按军功晋升爵级;战败受罚,不仅罪及本身,还要连累家属。赵国的赵括被任为将军时,他的母亲因知道他不能胜任,怕战败连累,当即向赵王声明同赵括脱离关系。

    何以会有“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洁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土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誉率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干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国对“士”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谡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齐宣王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象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来终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并资助其办学。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着留不合则去”。“士”就好象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谡下学宫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谡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待殊历史环境,对诸于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鱼腹藏剑──公子光夺位刺王僚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的始祖为太伯。当年,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为了让父亲把王位顺利地传给自己喜欢的小弟季历,他和二弟仲雍离开周原,悄悄出走。两个人千里迢迢,来到荆蛮聚集的长江下游,隐居在那里,并以德望统治了"断发文身"的土著百姓,建立起吴国。据传,这件事发生在殷商末年。西周和春秋前期,由于吴国和中原各国没有什么来往,史书上也就缺乏有关吴国的事迹。

    春秋时期的吴国,位于长江以南,即今江苏和浙江一带,原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被中原诸国称为"蛮夷之邦"。公元前583年,晋景公采纳从楚国叛逃到晋国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吴制楚,派巫臣到吴,用中原的乘车、射御、战阵教吴人,又教吴人攻楚。从此,吴人开始扰楚,吞并一些附属楚的蛮夷小国,逐渐强盛起来,到了寿梦执政时,便公然称王。邦国强盛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便有王权的争夺。

    觊觎王位公子光折节交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扎。诸子之中,季扎最贤。寿梦临死之时,欲立季扎,但季扎坚辞不受。于是寿梦将王位传给诸樊,并约定兄终弟及,必使季扎取得王位。

    诸樊立刻要把王位让给季扎,并说:"这是父王的遗志。"季扎回答道:"父王在世时,我不愿位列东宫,父王归天,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他国。"诸樊拗不过季扎,只好以父命继位。

    作了吴王的诸樊,心想:"我要是活到老才死,按次序传位,传来传去,四弟还能继承王位吗?我得另想办法。"于是,他亲自率领吴军攻打楚国,战死在疆场上。

    大臣们依照寿梦的遗愿,立余祭为吴王。余祭了解兄长的心意,说:"哥哥战死,为的是要把王位尽快传给季扎。"他也亲自率军去攻打越国,打了胜仗,自己却让越国的俘虏刺死了。

    三公子夷昧依次当立,他也不肯登基,坚持让位于季扎,并说季扎访问徐、鲁、郑、卫、晋诸国的时候,各国的君主和大臣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原来,季扎奉吴王余祭之命出聘,在鲁国观乐,品评优长,使鲁人钦服。至齐,与相国晏婴交了朋友。适郑,与相国子产交换衣带作为纪念。及晋,与赵武、韩厥、魏舒相友善。尤其是他访问徐国的举动,更是让世人感动。季扎和徐君会谈的时候,徐君很是羡慕地瞧着他随身佩戴的宝剑。徐君没有明言,但季扎知道他欣赏自己的宝剑。季扎很想送给他,可因为还要访问别的国家,不能没有防身的兵刃,只好作罢。等到季扎完成使命回来,再过徐境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季扎到他得坟上去祭奠,临走时解下宝剑,挂在坟前的树上。随从不明白,便问:"徐君已经死了,还送宝剑干什么?"季扎回答道:"贵在心交,我的心里早已答应送给他,怎么能因为人死了就失去信义。"这样一来,夷昧更加敬重季扎,诚意让位。但季扎宁死也不同意,夷昧只好自己作吴王。他采纳季扎的建议,罢兵安民,和好各国,太太平平地作了几年吴王。

    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身患重病。临死时,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季扎接替王位。季扎再度拒绝,并逃到边邑延陵躲藏起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长子州于为王,改名僚,称吴王僚。这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他就是寿梦的长孙、诸樊的嫡长子公子光。公子光认为:按照嫡长子的继承传统,王位当属自己;按照先王传弟不传子的遗嘱,也轮不到夷昧的儿子州于。公子光一心要发动宫廷政变,把王权夺回来。

    公子光不敢贸然行事,因为他清楚对方的实力。王僚不仅有季扎的辅佐,更有胞弟掩余、烛庸执掌兵权,他的儿子庆忌也是吴国著名的勇士。然而,公子光不消极等待。一方面,他极力表现出忠诚于吴王僚,时时处处都在为吴国效命,以巩固自己作为王兄的地位。公元前525年、519年、518年,吴楚三次交战,公子光表现出色,夺得楚国两座城池,赢得朝野一片赞誉,更博得了吴王僚的信任。另一方面,公子光在暗中积极创造条件,为将来夺取王位而一砖一瓦地铺平道路。他任命心腹被离为市吏,密令被离借在市场任职的方便搜罗奇能异士,以为己用。

    这一天,被离闲游街市,见个赤足破衣、披发垢面的狂人,手持斑竹管箫,吹奏乞食,辨听箫音,凄苦哀惋,细观人相,惊其面貌,恭请茶肆,彼此交谈,十分倾心。被离这一留意,竟为吴国日后称霸中原发现了一个大人才。这个佯狂吹箫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他便是楚国名臣伍子胥,因其父兄为楚王所杀,逃奔吴国。

    被离与伍子胥的交谈,早有人报知吴王僚,吴王僚召其入见。被离一边使人私报公子光,一边让伍子胥沐浴估衣,同去晋谒。交谈之中,吴王僚为伍子胥的才辨所折服,当即拜为大夫。伍子胥说及父兄冤仇,头发上竖,目眦尽裂,乞请吴王举兵伐楚。吴王僚怜其孝顺,犹豫片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公子光素闻伍子胥的智勇,有心把他网罗在自己的门下,就去见吴王僚,劝他说:"吴楚结怨已久,臣身临作战,难获大胜。如果单纯为子胥兴师,胜则泄匹夫私恨,败则让邦国受辱。伍子胥劝大王攻楚,不是为了我国,而是为了替父兄报仇。大王要打仗,退一步说,也要做好准备,挑选时机,才能马到成功。现在只凭子胥的一句话,就要兴兵出师,大王岂不是为了别人泄愤而不顾社稷荣辱吗?"吴王僚觉得有理,便疏远了伍子胥。

    伍子胥料到公子光入谏必然别有用心,在吴楚交战问题上花费口舌,使吴王改变初衷。他随班入朝,向吴王僚辞职。公子光对吴王僚说:"伍子胥因为大王不肯发兵,所以辞职不干。这种人用之无益,送他几亩地,让他躬耕自养算了。"

    伍子胥辞职后,公子光带着粟米美酒,私下前来拜访。两人各言心志,一个愿意相助夺权,一个允诺兴师复仇。伍子胥借机荐举了壮士专诸。

    专诸是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伍子胥从楚国逃奔吴国时,在路上遇见专诸与人格斗,怒气冲天,勇不可挡,非常钦佩。不料过了一会儿,专诸听见妻子叫他,竟然俯首帖耳,从命而归。伍子胥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前询问:"你刚才盛怒之下,令人胆战心惊,为什么却对一个弱女子如此顺从?"专诸答道:"你这个人说话怎么这么难听?你看我的相貌,是那种愚蠢不堪的人吗?告诉你,屈服于一人之下,必能凌驾于万人之上!"伍子胥对他的回答十分赞赏,又观察他的相貌,见其口阔目深,熊腰虎背,气度雄伟,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侠义之人,临难可以托命,于是与他结为莫逆之交,以备将来之用。

    听了伍子胥的介绍,公子光邀请他一同去探望专诸。专诸见伍子胥同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公子来访,连忙出来迎接。伍子胥为双方引见后,公子光捧出好些金帛作为见面的礼物。专诸坚辞不受。经伍子胥反复劝说,方才接受。就这样,三人成了朋友。公子光见专诸家境贫寒,便经常派人送去粟肉布帛,自己也不时前去问候。专诸对此非常感激,表示愿为差遣,以报答公子光折节相交的知遇之恩。一天,公子光向专诸详细地复述了祖父传弟不传子的遗嘱后说:"兄终弟及,季扎王叔让位,王权宜重归嫡长,嫡长之后,舍我其谁?!王僚贪位恃力,不肯退让,我力弱不足以图大事,欲请壮士相助。"专诸慨然应许,问道:"不知王僚有何嗜好?凡事轻举无功,要杀王僚,得投其所好,顺着他的习性靠近他。否则,王僚防守严密,难于下手,即便下手,也不能作到万无一失。"公子光想了想说:"王僚喜滋味,特爱吃鱼。"于是专诸动身前往太湖,寻找名厨,学习制作鱼炙的手艺。他专心致志地学了三个月,鱼炙的手艺已经十分精湛,便返回都城,待公子光之命。

    投其所好专诸献鱼刺王僚

    一天,公子光对伍子胥说:"专诸已精鱼味,有什么法子才能接近王僚呢?"伍子胥回答说:"事情不那么简单,公子庆忌时时随侍王侧,掩余,烛庸并握兵权,欲除王僚,先得把这三个人打发出去,方能行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引起对方的警惕。"公子光沉吟半晌,恍然醒悟,使伍子胥暂回田野,耐心等待时机。

    公元前5年,楚平王死了,太子珍继位,是为楚昭王。伍子胥听到杀父仇人寿终正寝,顿足大哭,为自己不能手刃仇人而泪流不止。一连三夜,他碾转难眠,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来,急忙找到公子光,对他说:"现在楚平王死了,新王年幼,朝廷里没有忠良之臣,如果此时奏过王僚,乘楚国丧乱之际发兵南伐,他必然同意,我们便可乘机图谋大事。"

    公子光道:"如果吴王派我为征伐统帅,怎么办呢?"

    伍子胥早已想好了对策,侃侃对答道:"公子可以说上次征楚时从战车上掉下来扭伤了脚,吴王就再不好派您了。您不出征,吴王肯定要派掩余和烛庸为统帅……"

    公子光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打断了伍子胥的话:’还有庆忌呢?"

    庆忌是吴王僚的长子,筋强骨健,有万夫不挡之勇。据说有一次他命令属下向自己的心窝射箭,没料到一支支飞箭竟然全被他接了下来,令旁观者惊叹不已。公子光对他甚为忌惮。

    伍子胥笑了笑,接着说道:"可以建议王僚派庆忌出使郑国和卫国,联络他们一起攻伐楚国。这不是一计而除去三翼吗?王僚之死指日可待了!"

    公子光沉吟了一会儿,又问道:"三翼虽去,王叔季扎依然在朝,他岂能容我行篡王位?"

    伍子胥胸有成竹地说:"这一点我也想过了。吴国和晋国刚刚修好,派季扎出使晋国联络感情,同时观察中原各国情况,不是名正言顺吗?王僚好大喜功,并且疏于计谋,必然听从您的建议。待到季扎出使回国,公子的大事已定,难道还能再谈什么废立之事吗?"

    公子光突然下拜,眼含感激的泪水。哽咽着说:"我得先生相助,真乃天赐啊!"

    公子光依计而行,王僚不明底细,欣然听从他的意见,使胞弟掩余、烛庸率师伐楚,季扎聘晋,庆忌纠合郑、卫,四个心腹同日离开都城。王僚身边,只留公子光居国。公子光篡夺王位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行事之前,专诸回家探望母亲,不言而泣。母亲知道他割舍不下自己,对他说道:"诸儿哭什么呢?难道是公子光想要用你了吗?我们全家受公子恩养,大德当报,忠孝自古就难以两全,你就去吧,不必惦念我。你能成此大事,名垂后世,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专诸听罢,更加悲从中来,依依不舍。母亲说:"我想喝点水,你到河边的清泉舀一点吧。"专诸不敢稍违母命,取回泉水后却不见母亲,惊问妻子,妻子说,母亲说身体困倦,闭门思卧。不要我去打扰。专诸有点疑心,推开窗子进入室内,发现母亲已经自缢身亡。专诸含泪葬母,毅然离家直往公子光府邸。

    四月里的一天,公子光入宫朝见王僚,谈了一会儿国事后,趁兴邀请说:"有庖人从太湖来,新学炙鱼,味道鲜美异常。臣不敢私匿,请大王辱临下舍品尝。"王僚含笑点头。公子光夜伏甲士,大备宴席。伍子胥暗率勇士百人,在外接应.

    次日清晨,王僚入告母亲说:"公子光烹鱼相请,儿臣前去赴宴。"母亲劝阻道:"公子光对你继承王位心怀不满,经常流露出愧恨怨怒之色,此次相请,谅无好意,不如推辞不去。"王僚道:"儿臣为王,已非一载。君臣名分早定,谁还敢有异议!此次赴宴,何惧之有?"话虽这么说,王僚也怕遭到不测,内穿重甲,外罩衮服,自带百名卫士,又陈设师旅,从王宫直到公子光的府门,士卒相望,护卫森严。

    王驾进门,公子光跪拜迎接,君臣相携入席。王僚居中而坐,公子光一侧相陪。王僚的亲信,布满堂阶,举刀的卫士,不离左右。庖人上菜,在庭下被搜身更衣,在卫士交戟的寒光下膝行向前。献馔的庖人,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哪敢仰视。见此情景,王僚心中稍安。

    酒酣之际,公子光佯称足疾,借故离席,进入密室。王僚正吃在兴头上,毫不疑心有变。

    不一会儿,专诸端着一大盘炙鱼出现在庭下,如前搜行。没有发现意外,便许他膝行进奉。那盘中的红色鲤鱼,香气直冲鼻孔,两鳃一张一合,居然活着。王僚的眼睛惊异地看着红鲤鱼,张着嘴,恨不能马上就能吃到嘴。专诸将鱼盘放在王僚的几案上,突然从鱼腹中抽出一支短剑来,猛地向王僚刺去。王僚猝不及防,专诸手势又重,当时刺入铠甲,穿入心脏。吴王僚闷哼一声,倒地身亡。卫士亲信,惊呆之余,一拥而上,刀戟并举。壮士专诸,转眼间便被砍成肉泥。

    堂中顿时大乱,公子光率甲士杀出,伍子胥从外杀入,两下合兵,杀散吴王僚的人众。公子光乘车入朝,伍子胥拥兵护卫,聚集群臣,宣布王僚背约自立的罪行,然后对大家说:"不是我贪图王位,实在是王僚不守先君遗命。光暂居大位,等待王叔季扎返国,就把王位让给他,光愿北面称臣。"事已至此,理由堂皇,诸臣谁敢多言,自去送死?

    王僚被刺杀以后,公子光自立为王,号阖闾。阖闾厚葬专诸,封其子专毅为上卿,拜伍子胥为行人,委以国政,又升被离为大夫。同时散财发粟,赈济穷民百姓,使刚刚经过一场政变动乱的国家很快便安定下来了。

    掩余、烛庸出师不利,被困在楚地潜城一带,听说吴都政变的消息后,扔下部队,扮作小卒,分别逃到徐国和钟吾。但这两个小国不敢得罪吴国,他们又亡命楚国。

    王僚的长子庆忌在奔赴郑、卫的途中,便听到了父亲被杀的消息,慌忙改道逃命。阖闾派人追杀,庆忌弃车飞奔,隐入山林。追兵追赶不及,集弓矢猛射,庆忌探手接箭,反掷过来,伤了不少人。阖闾命边邑严加防守。

    不久,季扎自晋国出使归来,知道王僚死了,径去墓地,举哀凭吊:"您交付我的使命,我已如愿完成,特来复命。"阖闾也去墓地,以王位相让,说:"这是祖父之意,侄儿不敢忤逆。"季扎叹息着说:"费心谋求,怎能让人。国无废礼,民无废主。能立者即为国主。我若嗣位,早成大典,何必夺侄子王位。"一席话说得阖闾满脸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季扎守臣位,终以政变为国耻,从此退避延陵,不问政事,后来老死在那里。据说,孔子曾亲题其碑:"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苦肉定计要离破家刺庆忌

    伍子胥见吴国国势日见昌大,于是请求发兵伐楚。阖闾表示,既然你伍子胥帮助我成了大业,我一定帮助你复仇,但我有一个心腹大患,大患不除,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伍子胥当然明白,王僚的弟弟和儿子尚在国外,掩余、烛庸不足为患,惟有庆忌有万夫不挡之勇,而且性情刚烈,据说正在操练兵马,发誓要灭吴枭其仇人之首。于是,伍子胥便把吴国另一个勇士要离推荐给阖闾。

    要离是伍子胥的至交,又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其人身材瘦弱矮小,但勇武超群,又善于计谋。市井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据说齐国著名的武士椒丘欣也曾遭到他的折辱,甘拜下风。

    当时,椒丘欣作为齐王的使者前往吴国。在渡过淮水的时候,饮马于渡口。掌管渡口的小吏警告他不要这样做,因为水中有一种怪物,时常出没,害死饮水的马匹。椒丘欣不以为然:"我是天下著名的壮士,什么怪物敢来捣乱?"不料怪物果然出现,把正在饮水的马拖入水中吃掉了。椒丘欣大怒,赤膊挥剑,跳入水中,和那个怪物一连厮杀了好几天,终因气力不支,退回岸上,眼睛被那怪物弄瞎了一只。到了吴国之后,有一次参加朋友举行的宴会,椒丘欣自持曾与水怪搏斗,傲慢无礼,出口不逊,盛气凌人,弄得来客非常恼火,但又不敢和他较量,只好忍气吞声。当时要离也在场,就坐在椒丘欣的对面,见其如此狂妄,便斥责道:"我听说,勇士之斗,与日月战不变色,与鬼神战不后退,与敌人战不求饶。出生入死,不受侮辱。你与水怪搏斗,不仅丢失了马匹,还弄瞎了一只眼睛,留下残废之身,徒有勇武的虚名。这是壮士的羞耻!你不死在搏斗场上,却偷生而还,苟延残喘,居然还好意思在这里装模作样!"椒丘欣受到这顿辱骂,怒恨交加,决定晚上找要离算帐。

    要离回到家中,告诉妻子说:"我今天在宴席之上当众羞辱了椒丘欣。此人怀恨在心。晚间一定会找上门来决斗。请你晚上不要把门关上。"

    夜幕降临之后,椒丘欣来到要离的住处,见大门洞开。毫无防范,便径直闯入内室。只见要离披头散发,卧于床榻之上,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椒丘欣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手持利剑,厉声问道:"你已经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你可曾知道?"

    要离答道:"不知道。"

    椒丘欣道:"你当众羞辱我,,这是第一个;回家以后不关紧大门,这是第二个;睡觉时不加守卫,这是第三个。你犯了这三个错误,死了不能怪我!"

    要离非常镇静地对椒丘欣说:"我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倒是你做了三件亏心事,你知道吗?"

    椒丘欣声称不知。

    要离对他说:"我在上千人面前羞辱你,你却不敢当众复仇,此其一;夜至私宅,登堂入室,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此其二;手持利剑,抓住我的头发,口出狂言,此其三。你做了三件亏心事,反而来恫吓我,是不是太卑鄙了?"

    椒丘欣闻言,丢下手中的利剑,惭愧地说:"人们都畏惧我的勇武,不敢正视我一眼。要离居然凌驾于我之上,这才是天下真正的壮士!"此事传开,要离之勇名闻天下。

    阖闾早已知道要离的大名,听伍子胥一说,连忙传令接见。殿堂上,阖闾见要离貌不出众,身材矮小,大失所望。碍于情面,不得不客套几句。要离看出阖闾的心思,大言道:"小民出身草野,身弱无力,一阵大风也许就能把我刮倒。但大王若得公子庆忌,我可以把他杀掉!善杀的人,在智不在力。专诸近王僚,一剑要了命;小民近庆忌,岂有他的活路!"

    阖闾为他的豪气所动,不禁刮目相看,连忙赐座,亲自把盏。酒后,二人和伍子胥一起研究,制定了一个谋刺庆忌的方案。

    一日早朝,伍子胥哭拜在地,恳请吴王发兵攻楚,说是父兄大仇不报,难能竭力国事,同时推荐要离为大将。阖闾冷笑道:"要离鼠头獐目之辈,给寡人开个心还凑合,让他领兵打仗,岂不令楚人耻笑?况且寡人邦国未靖,不堪兴师。"

    要离被楚王当众挖苦一通,肺都要气炸了。他实在难以忍受,推开众臣,跃班而出,用右手指着阖闾骂道:"侮辱臣下,好生无礼。不用我倒也罢了,人家伍子胥可是为你立了汗马功劳,你还亲口答应要替他父兄申冤。如今却说了不算,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如此轻诺寡信、忘恩负义,怎作臣下表率!"

    阖闾闻言大怒,大声喝道:"国家大事,匹夫岂能多言?你敢扬手辱骂寡人,真是大逆不道。来人哪,砍去他的右臂,押进大狱,听候发落!"

    卫士拥上前来,动手举刀,砍下要离的右臂。要离昏倒在地,被押进大狱。他的妻子也受到了牵连,被囚于女牢。伍子胥耷拉着脑袋叹着气,群臣鸦雀无声,哪个敢上前求情?

    过了几天,伍子胥买通狱吏,将要离偷偷放走了。阖闾得知要离逃走,异常愤怒,从狱中提出要离之妻,游行街衢,杀头示众。

    要离逃出吴境,一路哭诉,访得庆忌在卫,便去投奔。庆忌见他少了右臂,问其原委,没说什么就收下了他。不久,心腹从国都探事归报,言及要离妻子已被焚弃街市。要离目中喷火,指天发誓,定要手刃仇人。庆忌壮其语,坦然不疑,问道:"阖闾得伍子胥辅佐,国中大治。我等兵微力薄,何时能泄此胸中怨气?"

    要离答道:"伍子胥帮助阖闾杀君夺位,原打算借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岂知阖闾得位之后,安享富贵,不肯替子胥兴师。伍子胥对此甚为不满,我这次有幸逃脱,全靠他鼎力相助。他曾表示,公子如肯为伍氏报仇,他愿助公子一臂之力。"

    庆忌闻言大喜,立即命人修造战船,训练兵马,着手做伐吴的准备。要离鞍前马后,不辞劳苦,出谋划策,废寝忘食。庆忌倚为心腹,十分信任。

    三个月后,兵船舟师准备就绪。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着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庆忌坐在船头,要离执矛侍立。船行江心,江面刮起大风。站在上风口的要离,借着风力,突然将长矛刺向庆忌,一下子刺穿了胸膛。庆忌忍痛将要离倒提起来,头朝下浸入水中,提起,浸入,如此三次。要离被呛得半死不活,仍然紧闭着嘴巴,一言不发。接着,庆忌将要离放在自己的腿上,抚弄着他的湿发,笑着说:"你胆敢对我行刺,算得上天下的勇士!"

    左右卫士横剑要杀死要离,庆忌摆手劝阻:"我已经活不成了,再杀了要离,岂不是一日之中连杀两位勇士?你们千万不要加害于他!"说罢,推开要离,拔出身上的长矛,倒地身亡。

    庆忌的卫士遵从遗命,送要离渡江。上岸以后,要离心中突然涌上一阵惆怅。沉吟良久,他方才抬起头来,环顾众人苦笑道:"想不到庆忌如此英雄,竟然死于我这残疾匹夫之手。我杀妻以事吴王,不仁;为新君而杀故君之子,不义;欲成名扬世而残身灭家,不智。不仁、不义、不智,有此三种罪孽,我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人世!"说罢,抽出宝剑,砍断自己的手足,投江而死。

    舟师将士收拾庆忌、要离尸体,去见阖闾。阖闾见状大喜,重赏降卒,以上卿之礼,安葬要离,使其与专诸的坟墓并列;用公子之礼葬庆忌于王僚墓侧。不久,又派兵袭杀掩余、烛庸,彻底清除了威胁王位的内患。

    王位巩固以后,阖闾采纳吴子胥的"三军继之"的策略,频繁骚扰楚军,使其疲于奔命。柏举之役后,吴军五战五捷入郢都。吴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大仇。

    阖闾开疆拓土,为其子夫差北上称霸奠定了基础,也给吴国伏下了宗庙断祀的危机。公元前473年,吴国为越王勾践所灭。此时,据阖闾去世仅仅隔了二十三年。

    (摘自《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作者:张惠诚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0月)

    南方楚国的特殊官制

    楚国大约在西周初期正式立国。由于楚国历史悠久,国力强大,文化发达,所以在南方自成一大政治文化的中心,它不但在生活习俗、语言传统与中原各诸侯国有一定差异,而且在政治机构、职官分设上也都自成一系统,与中原各国有所不同。

    一、特殊的爵制

    楚国的爵秩制度,没有中原侯国的卿、大夫等名称。在春秋三传中,未见楚国有卿的记载,只是大夫偶有出现。《穀梁传-僖公四年》明确说“楚无大夫”,而《公羊传》则在文公九年(前618年)说“楚始有大夫”。这大概只是模仿中原国家爵秩的名称而已,其实与中原的卿、大夫等级不相同。

    楚国自己的爵秩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最尊贵的爵位是通侯、执珪。《吕氏春秋-异宝篇》说:楚国通缉伍员时曾宣布奖励办法:“得五(伍)员者,爵执珪、禄万担、金千镒。”《战国策-齐策二》记载:齐王使者陈轸问楚将昭阳:“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说:“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战国策-东周策》记载秦攻宜阳,赵累对周君说:“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珪、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这些记载都说明执珪是楚国最高的爵位。又据《战国策-楚策一》说,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楚与秦战于汉中,楚国的“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在一次战役中就死了七十多个通侯、执珪,可见楚国的最高爵位的授予没有受人数的限制。楚国的爵秩制不象中原各国那种贵族世袭制,而是一种军功性质的爵制。上述昭阳回答陈轸破军杀将而封官爵之事,就可证明这一点。

    楚国的官爵为什么与中原各国不同呢?《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的一句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说明楚国地处江汉以南,生活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楚国官爵名称虽然不同于中原,但在职官的分设上又与中原各国大致相同,也是分成中央和地方两级政权机构。

    二、中央官

    楚国中央政权的职官,在春秋早期只有莫敖这一官称,《淮南子-修务训》有“莫嚣大心”。莫嚣就是莫敖。这时期的莫敖,大概相当于大司马的职称。楚武王四十二年,莫敖屈瑕带兵伐罗,因骄纵轻敌,打了败仗、畏罪自杀,自此以后,莫敖的地位开始下降。楚国又另设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莫敖的地位降至左司马以下。《左传-庄公四年》载,楚武王领兵攻打随国,病死路上,“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这时的莫敖地位已在令尹之下了,《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楚康王任命职官时,以“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君,◆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莫敖已降到第六位了。《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威王问莫敖子华:“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爱社稷者乎?”子华历举楚国不谋私利,竭诚为国的优秀执政官。可见子华对楚国历史是非常熟悉的。这是战国中期的事。这时的莫敖似乎已不掌实权,只备王顾问的闲职而已。代替莫敖执政的是令尹。

    “令尹”这一官称首见于庄公四年(前690年),为楚武王五十一年设置。《史记-楚世家》载,陈轸对昭阳说:“令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可见令尹这个官是楚国最高级的官称。此后,令尹以次相授,至战国时还保存这个官名。《淮南子-道应篇》、《说苑-指武篇》都记载了吴起官至令尹,而《史记-吴起列传》则称吴起“相楚”。此外《史记-楚世家》说:“考烈王以左徒为尹令,封以吴,号春申君”。《春申君列传《说:“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这是以楚官制比拟中原官制,说明了楚令尹相当于中原官制的相。《韩非子-存韩篇》载李斯上韩王书说:“杜仓相秦,起兵发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这件事已在战国末年,此时楚国的执政官还是令尹。令尹入治民政,出为将帅,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楚国令尹可以考查到出身的人,除了楚文王时的彭仲爽是申国人,楚悼王时的吴起是魏国人之外,其他都是王族子孙。令尹虽是高官贵臣,权倾内外,但一旦犯罪,也一体诛戮,不在法外,不可宽宥。如子玉因兵败城濮而被杀,子上因回避与晋军交战而被杀,子辛因贪财好利而被杀,子南因权势过大而被杀,子重因轻吴而失败,虽未被杀,但自知有罪,忧虑而死。

    令尹的辅助是左、右尹。这官名在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战国初年竹简有了记载。

    令尹之下是司马,《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可见司马在楚国权位也是很重的。司马这一官称在楚国出现较晚,楚成王三十三年(前634年)司马子西领兵伐宋,这是第一次在楚国出现这个官称,可能受到中原国家影响才设置的,司马主管军事,战时带兵打仗,平时掌管军赋和军队装备。楚庄王时,令尹屈建曾使司马◆掩整顿全国军赋,清点仓库武器数量,◆掩便对国土重新进行丈量,按土质地形不同分为九等,依其收入情况,定出全国可出战车、战马及各种兵器数量,然后上报给令尹屈建。丈量土地、制定赋税,这在中原诸国是司空的职责,而楚归于司马。所以楚国没有司空这一官称。

    左徒是战国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其地位相当重要,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楚怀王时官居左徒。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受到怀王的信任,权重一时。考烈王时,黄歇由左徒升为令尹,封于吴,号为春申君。左徒这个官称的来源可能与司徒这一官称有关。春秋时楚国本有司徒,掌管民工徒役。楚国设官时常在一官之下设左右两个助手。“左徒”或许就是司徒的助手。楚人有尚左的习掼,所以到战国时左徒地位上升而成为要职。司徒在中原各国都是高官要职,如鲁国季孙氏为司徒,长期控制鲁国大权。楚国左徒屈原、黄歇的地位,与中原各国司徒大致相当,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制有逐渐靠近中原各国的趋势。

    司败,掌管刑罚狱讼的官称。《左传-文公十年》,城濮之战后,子西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论语-述而》云:“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左传-定公三年》云:“子常归唐侯,自拘于司败。”可见,楚、陈、唐三国都有司败这一官称。“臣归死于司败”与襄公三年晋魏绛曰:“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文意相同,可见司败即中原各国的司寇。

    以上所述是中央的政务官,还有一些是属于事务性质的职官,主要是指在国君周围为楚王服役的官吏。这类官吏的设置大致与中原各国相同。

    师、太师,是负责对王子管教的职官。楚穆王为太子时,他的师傅是潘崇。穆王即位后,就尊潘崇为太师。太师本无实权,潘崇因帮穆王出谋献策,对穆王上台起了重要作用。穆王为了感谢他,就让他掌管王宫的警卫。官为“环列之尹”。屈原曾担任过的“三闾大夫”,这是中原各国所没有的,是楚国特有的职官名称,掌管王族昭、景、屈三姓子弟的教育。这与晋国的公族大夫专掌对卿族子弟管教的职能相同。

    史官称左史,《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个官称与中原御史的职能相似。

    专司占卜吉凶的官称卜尹,也称卜师,是大夫一级的官称。《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平王对帮他夺得王位有功的人进行封赏时说:“召观从,王曰:‘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楚国官称以“尹”为名的极多,除政务官令尹,左右尹外,还有乐尹、宫厩尹、芋尹、陵尹、清尹、连尹,等等,这些“尹”前一、二字,当是指掌管的事务或地点。如观从受命的卜尹,就是掌管占卜的事务官。又如楚昭王时钟建为乐尹,就是掌管殿廷乐律的官员。宫厩尹就是为楚王掌管养马之事。

    楚国中央事务官中还有一种管理后宫的官,称为司宫,由阉人充任。《左传-昭公五年》记载:公元前537年,晋韩起、叔向到楚国送女,楚灵王想侮辱晋国,“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其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叔向)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灵王想对叔向加以宫刑,让他作司官之官。灵王的荒谬主张遭到群臣竭力反对才作罢。

    三、郡县制的建立和地方政权的职官

    楚国是最早设县的国家之一,在春秋初期就把兼并得到的地方建立县,春秋中期以后,新建的县就逐渐多起来。春秋末年,中原的晋国在推行县制后又设立郡。战国时楚效法三晋,也建立郡。《战国策-楚策》云:

    新城公大说,乃为具驷马乘车五百金之楚。城浑得之,遂南交于楚,楚王果以新城为主郡。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记载,楚怀王想以甘茂为相而问于范蜎,范蜎回答怀王的话有一句说:“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276年楚曾经“复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前248年,黄歇以“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可见楚在战国中期以后,为应付封建兼并战争而在强国交界处设立了不少郡。

    县的长官称县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庄王责备申叔时说:“夏征舒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可见春秋时期楚初建县,就以县公为一县之长官,后来也有称县尹或县大夫的,其下设县司马,掌一县之武装力量,有如后世的县尉。《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楚平王想杀太子建,就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执行刺杀任务,就是因为司马是执掌兵权的武职官。

    楚国县的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免,一县的军事力量和财政收入由中央统一控制,遇有对外作战,县军队由中央统一调动。

    到战国时,楚国模仿中原的地方建制,在县上设郡一级,郡的长官由中央派遣武官镇守。如《战国策-楚策二》载,楚大司马昭常防守楚的东地边郡时,曾对齐使者说:“我典守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之六十,三十余万。”县的长官称令,这是秦在商鞅变法时所设置的官称。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为令尹时,曾任命当时著名的学者荀子为兰陵县令。

    在县的下面,还有更低一级的乡里组织。战国后期,楚国有个隐士名叫鹖冠子,他曾设计了一套五家为伍,十伍为里,四里为扁,十扁为乡,五乡为县,十县为郡的地方组织系统。但这套系统不见于楚国的文献记载,未能说明其实施情况,或许只是个人的设想而已。

    总之,东周时期官制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由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司民、司军、司政的官吏的转变,最突出的是司徒、司马、司空“三司”官逐渐受到重视。春秋时期,王宫中首领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如僖公九年(前651年),襄王派孔宰代表周王朝把祭肉赐给齐桓公;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鲁国“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太宰”。鲁国本无太宰官,而羽父求“太宰”的意思是想得到最高的执政官。这都可以看出春秋初期太宰的地位相当重要。春秋中期,太宰(冢宰)有如后世的“三公”,仅仅是一种尊称,无实际权力,地位已经下降了。如成公十年(前581年)楚太宰子商,仅是一般使者,成公十五年(前576年)宋向带为太宰,位在六卿之外,襄公十一年(前562年)郑太宰石◆,仅充副使出使楚国。但是吴国较后进,所以太宰之职尚居国政之重要地位。至战国,中原各国先后置相为执政官,太宰之称渐废。

    战国时期官吏的选用,主要有如下几条途径:

    (一)立功仕进。如商鞅变法制定二十等军功爵,只要不断立功,就可以逐级晋升。韩非曾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任”①。就是要从有实际政治或军事经验的人中逐级选拔文武官吏。

    (二)对策或献策。楚悼王、秦孝公、燕昭王等的求贤令,便是发出策问征询对策的一种方式。吴起、商鞅等人,就是由于对策言中,一跃而居要职。另外一些人为搏取功名,主动向君主献策,当时这种风气极为盛行,《战国策》一书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这些献策者,一旦被赏识,便立刻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由于策问、献策和对策的盛行,各种政治主张层出不穷,气氛十分活跃。

    (三)亲亲入官。这是依靠亲属、裙带、宠幸等关系进入官僚队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齐、楚尤为突出。如齐的执政和将领大都出于田氏,楚的重要官位大都出于屈、景、昭三大家族。秦国由于改革比较彻底,这种陋习较少些。

    (四)推荐任能。魏文侯时,象吴起、西门豹、乐年等人都是翟璜所推荐。另外象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则是魏成子所推荐②。著名军事家孙膑是通过齐将田忌的推荐而被齐威王用为军师的③。

    (五)召聘应征。战国后期孔子的七世孙孔顺,就被魏王遣使者奉黄金束帛聘以为相④。

    (六)卖官鬻爵。在商品交易的影响下,官爵也被当作一种特殊商品,贵家豪族可以随便花钱买官做⑤。

    从上面官吏的几种来源看,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依靠才能,一类靠各种关系。前一类是用人唯贤,后一类则是用人唯亲。

    为了控制官吏和防止作弊,各国逐渐建立了玺封和合符的制度。这是整个官僚制度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前面已经叙述过,这里不再详谈了。

    对于将领,依据胜败进行赏罚,立有战功者,一般按军功晋升爵级;战败受罚,不仅罪及本身,还要连累家属。赵国的赵括被任为将军时,他的母亲因知道他不能胜任,怕战败连累,当即向赵王声明同赵括脱离关系。

    何以会有“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洁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土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誉率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干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国对“士”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谡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齐宣王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象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来终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并资助其办学。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着留不合则去”。“士”就好象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谡下学宫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谡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待殊历史环境,对诸于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卡!今天就拍到这儿,收工了!”导演王子野满意地喊道。

    扮死尸的演员们呼啦一下爬起来,顿时作鸟兽般散去。

    蒙面女侠手捏着剑诀,又摆了两个造型,这才笑盈盈地站住,扯下了蒙面巾,露出一张妩媚的面孔。

    “喂喂喂,把我们放下来啊!”空中有人喊道。

    这是一片竹林,一根削尖了的竹子上穿着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另外还有一个男人被两根生得极近的竹子夹在中空。这时穿在竹尖上的男子扭着头向下喊,另一个夹在竹子间装死的武士也睁开了眼睛。

    剧组的人用绳索小心地把他们顺了下来。

    “小席啊,过来过来。”

    王导招呼着,那个刺客挺着胸前半截血淋淋的竹尖跑了过来:“王导。”

    王导退了一步:“小席啊,让你借的东西怎么样了?”

    席斌笑道:“导演,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说歹说,总算让达喀活佛点了头,东西已经借来了。”

    王导大喜,重重一拍他的肩膀:“好样的,明天就要拍祭拜完颜阿骨打的戏,有这件古物看着就象那么回事了,安放好了吧?”

    “放心吧王导,出不了岔子,我一会再去看看。”

    王导满意地说:“好好好,工作态度够严谨,细节决定成败嘛……”

    “王~~导~~~”,他正说着,一声娇滴滴的呼唤,扮女侠的女一号笙寒小姐腰肢款款地走过来,说:“王导,今天的镜头NG了六次,累的人家腰酸背痛的,今晚你可要请客啊。”

    “哈哈,好好好,我请客,我请客!”王导立刻眉开眼笑:“走吧,卸了妆先冲个澡,一会我带你出去,咱们俩去尝尝正宗的西藏菜。”

    笙寒向他抛个媚眼,娉娉婷婷地走开了。

    王子野顾不得再跟席斌说话,连忙道:“小席啊,那就麻烦你了,我先走了。”说完追在朱大美人后面匆匆去了。

    席斌狠狠剜了一眼笙寒小姐款款扭动的小蛮腰,轻轻叹了口气,羡慕地道:“唉,可惜了一园子好白菜,都让猪拱了!”

    扮新另一名金国刺客的关渔走到他背后,嘿嘿笑道:“谁叫人家是导演呢,漂亮妞儿还不都上赶着被潜规则?你是场记,这可是当导演的捷径,等你混出了头,你也能享受这待遇。”

    席斌回头一看,见是好朋友关渔,这才放下心来。

    他是场记,属于导演部门,不过场记在导演部门职务最低、待遇最差、工作也最繁重,只不过做场记的确是当导演的捷径,如果做的好,一部电影拍下来,就有资格当副导演。

    关渔则是本片的编剧,两人交情很好,如今经济危机,为了节省资金,这两个只出场一次的刺客,导演就让他们俩客串了。

    席斌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便笑道:“你走路怎么都没动静的?被你吓死了,笙寒小姐有没有向你抛媚眼啊?”

    关渔大摇其头,苦着脸叹道:“拉倒吧,现在编剧不吃香啊。”

    两人勾肩搭背的往第二摄影棚走,关渔向他吐苦水说:“打小啊,我就看了不少小说,总结出来一条经验:泡妞呢,要有才。从勾引俏寡妇卓文君的司马相如,到勾引崔莺莺的张生,再到近代的徐志摩等,谁不是用才学做敲门砖?

    我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学文科的,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呐,等我熬出头了,时代也进步了,作家不叫作家,都叫写手了。小资女青年全他妈绝种了,长得漂亮的都直接奔钱和权去了,如今导演吃香啊,我这做写手的,只能到网上泡泡恐龙过干瘾了。”

    席斌听了笑的前仰后合,两人说着已走进第二摄影棚。这是一部以南宋末年为背景的古装武侠片,导演设计了一场由金国萨满巫师主持祭拜完颜阿骨打的戏,为求古色古香,让席斌向附近喇嘛庙借了一架‘大轮回盘’。

    大轮回盘是佛门法宝,据说佛祖曾以其超度执迷不悟的弟子,使其刹那之间经历百世千年,生死轮回,终至大彻大悟。这是传说,不必深究,但这东西的确年代久远,席斌怕人给弄坏了,再三嘱咐剧组人员要悬吊稳当了。

    两人走进摄影棚,就见那巨大的轮回盘已经稳稳地被三股钢绳悬吊在空中。

    席斌笑着说:“就你那也叫有才啊?瞅你写的这剧本,名妓李师师是慈航静斋的传人,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是阴葵派的高手,这也太扯了吧?”

    关渔翻了个白眼,不屑一顾地道:“废话,我倒想写正经点的剧本,写完你投资啊?范伟演的那片里,一个破塑料壳子卖了两百万英磅,那富翁脑袋让驴踢了不成?还有现在正火的一塌糊涂的那部历史大片里,雄才大略的曹阿瞒同志居然因为小乔正在表演茶道而三军不发,可能吗?观众还不是看的津津有味,我算看透了,你下大力气弄点正儿八经的玩意儿,不如逗得观众哈哈一笑的娱乐节目,现在谁还认真推敲情节内容啊?”

    一说到怀才不遇,不能引得美女投怀送抱,关大才子唏嘘不已,席斌揽过他的肩膀,淫荡地笑道:“行了,别扯那没用的,剧组的盒饭我都吃腻了,一会咱们也出去吃去怎么样?晚上叫俩小姐放松一下……”

    关渔一听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请客?”

    “当然。”

    “那多叫两个吧。”

    “你行吗你?哥们不是吹啊,哥们武行出身,身体倍儿棒,当一夜七次郎没问题,就你那常常俯首码字的身子板儿,那腰力……嘿嘿……嘿嘿……”

    关渔也露出一脸淫荡的笑容:“我吧,是没你那么多次,我一宿也就一次,一次也就一宿,哈哈哈……”

    两个淫荡的家伙说起女人来眉飞色舞,自吹自擂的不亦乐乎。大概老天爷也看不过去了,就听头顶“嘎嘣”一声,席斌下意识地仰头看去,不由一声惊叫:“我靠!”

    只见那架沉重的大轮回盘绷断了一根钢丝,晃悠两下,又是“嘎嘣”两下颤响,重重地砸了下来。

    席斌躲闪不及,额头重重地撞在大轮回盘上,顿时满脸鲜血向后便倒。关渔跟在他后面,他往后一倒,把关渔先撞倒在地。好在周围地面还有些东西,大轮回盘没有压实。

    席斌满头是血,人事不省,关渔一见魂飞魄散,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拼命撑着微那个大轮回盘,也不知手扳脚踹的触动了什么地方,大轮回盘突然放出一片耀眼的白光,晃得他眉心一阵刺疼。

    耀眼的白光充斥了整间摄影棚,等到关渔再睁开眼睛,只见身上的席斌气息已绝,软软地瘫着身子,那道莫名其妙的强光也不见了踪影,不由尖叫起来:“救命啊~~!”

    吴国邗邑,大江之上,天风浩荡。

    公子庆忌昂然立于船头,风吹披风猎猎作响,但他眉宇之间却是一片神采飞扬。

    他的大军刚刚攻取邗邑,一战功成,势如破竹。此刻正连夜进军,准备给篡权夺位的公子光,如今的吴国大王阖闾以迎头痛击。

    庆忌,年方十八,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吴国第一勇士。是吴王姬僚之子。公子光(阖闾)为谋王位,由他的门客伍子胥代他招纳了一个刺客专诸,这个史上最有创意的刺客,以鱼腹藏剑刺杀了吴王姬僚。

    那时,庆忌正在远方与楚国作战。得到父王被杀、公子光篡位的消息后,顿时全军崩溃,万马皆喑。庆忌自知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立即率领亲信杀出重围,败走卫国。在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誓报杀父之仇。

    庆忌之勇冠绝天下,不止闻名于诸侯列国,在吴国内也有极高的威望,有他一日,吴国江山终究不稳。庆忌在卫国磨剑霍霍,吴王阖闾就如同提着脑袋过日子,整天提心吊胆,此刻,他终于杀回来了。

    庆忌昂然站在船头,两侧的士兵喊着低沉的号子,整齐合一地划着桨,江水发出“泼拉拉”的声音。

    庆忌旁边站着一个不及庆忌腰部高的小矮子,手中拿着一把短戟,右臂的袖筒被风一吹空空荡荡,竟是失了一臂。他指着江面神采飞扬地道:“公子神威,阖闾今晚将彻夜难眠了。此番回到吴国,咱们杀他个痛快淋漓。”

    庆忌一手持着酒瓮,举起来狠狠灌了一口,抹抹嘴巴,沉声道:“要离,首恶可诛,却不可大开杀戳之门,一旦功成,要紧的是安定民心。”

    独臂小矮子要离唯唯称是,江水中一条河豚受了惊吓,忽然自水面一跃而起,呯然一声又落回江中,溅起一片浪花。要离一矮身纵上船帮,哈哈大笑道:“公子,江鱼飞跃,此乃吉兆啊。”

    庆忌淡淡一笑,他可不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什么吉兆。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吉兆?吉兆能把阖闾赶下王位吗?吉兆能替他庆忌报了杀父之仇吗?

    庆忌回首望去,在他后面,数百艘战舰浩浩荡荡,战舰上披甲之士肃然林立,月光下吴钩吴戈寒气森森,橹盾上狰狞的鬼面獠牙呲呲。

    庆忌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满意的笑意:“吉兆不足为喜,我要报仇复国,靠的是他们,是我一手练就的百战精兵!”

    庆忌转身回望时,持戟站在船帮上的要离突然双腿一踹,借着大江上的猎猎风势,猛地扑向庆忌,手中短戟刹那之间已刺穿了他的胸膛。

    “啊!”庆忌仰天一声大叫,踉跄跌出两步,酒瓮啪地一声跌碎在甲板上,酒水立即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庆忌霍地转过身来,戟的尖刃从他后背透了出去,贴近甲衣的地方血如泉涌,身旁的将领和士兵们一时都惊得呆住了。

    庆忌怒视着要离,突然伸手抓去。要离比侏儒高不了几分,在昂藏八尺的吴国第一好汉庆忌面前哪有还手之力,庆忌猿臂一伸,便把他抓在手中,倒提足踝浸入大江。

    “哗”,要离的头从冰冷的江水中拔了出来,他被浸了三次,江水呛得他咳嗽连声,此刻脸色发青,头发蓬乱,矮小的身子狼狈不堪,就象一个小鬼,他却丝毫不惧,反而竭力发出一阵大笑声。

    庆忌抖腕一甩,把他扔在船头,慢慢后退两步,一跤跌坐在甲板上,喘息着看着要离。经过这一番动作,他胸口的血渍更浓了。

    左右一拥而上,扶住庆忌,惊惶地叫道:“公子!”

    庆忌豁然大笑:“天下间竟有如此勇士,竟敢来刺杀本公子。我万万没有想到姬光会派你这样一个残废来做刺客!”

    侍卫们一拥而上,“呛啷”几声,几柄吴钩已交叉压在要离颈上,锋刃紧贴着他细细的脖子,只要一割,便能切下他的头颅。要离夷然不惧,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平静的喜悦。

    庆忌道:“罢了,不要难为他,此人亦是天下勇士。”

    他笑了一声,喟然叹道:“要离啊要离,你非我一合之敌,如今我却死在你的手里,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要离平静地笑笑,脸颊微微抽搐:“我却早已想到了,我自断一臂,又搭上一家满门的性命,若还不能取信于你,要你性命,便是天也看不过眼去。”

    庆忌苦笑一声,点头道:“不错,你断了一臂,又让姬光杀了你的父母妻儿,使出这般苦肉计来,我如何不信你?”

    说到这里,他突然双目一瞪,厉声喝道:“只是,我与你无怨无他,你为显声名,父母妻儿都舍得牺牲,我若比你做畜牲,便连畜牲也羞于同你为伍!”

    庆忌一怒威势凛然,要离会抱着必死之心,也不禁骇然变色。自他投靠庆忌以来,庆忌一直视他如同兄弟,这还是头一次在他面前显露如此威势。

    庆忌说完,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对泪流满面的亲兵说道:“不要杀他,放他去吧,让他求名得名。不管怎样,要离……总是一条汉子,今天……死一条好汉已经够了。”

    庆忌说罢,跪坐而起,双手握住戟柄,猛地大喝一声,用力向外一拔,一腔热血顿时喷了出来。

    庆忌把短戟向前一掷,“笃”地一声插进船帮,他跪坐如虎,喃喃说道:“父王死在专诸的鱼肠剑下,今日我庆忌复仇在望,却又死在要离戟下,小人得道,嘿!莫非……这就是我父子的宿命……”

    庆忌的声音越来越低,头颅微微垂下,就此一动不动,竟已气绝身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子!”众将领跪在庆忌面前,热泪滔滔。其余各船已得知主将遇刺,庆忌待手下向来恩遇,三军无不恸哭,大江也失却颜色。

    要离见庆忌终于死了,那强撑着的眼神顿时黯淡下来。四周的士兵对庆忌的命令向来奉行不渝,他虽身死,士兵们仍不敢违拗。架在要离颈上的锋利吴钩已然挪开,所有的士兵都向庆忌的尸身泣然拜倒,他站在那儿就象一截木头,再无人看他一眼。

    古之游侠,轻生死,重然喏,不为谋利,但求千古留名,这是反恐专家韩非子对他们的评价。如今要离终于得偿所愿,却不禁茫然若失。

    他哑着嗓子大笑三声,仰天说道:“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杀我父母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何必活在世上?”

    要离说罢将独臂奋然举起,狠狠劈向牢牢插在船帮上的短戟,“噗”地一声,他唯一的右臂应刃而断,鲜血狂涌。要离痛得大叫一声,身子紧跟着向前一扑,猛地一甩头,喉头被锋利的戟刃划开,立时气绝,身躯跪地,头颅软软地搭在戟上。

    庆忌的部下围跪在他身旁泣不成声,一时也没人注意到要离死的竟也是如此壮烈。专诸刺王僚,牺牲者只是他一人,得以留名千古。要离刺庆忌,为了取信他,却是自己请命让吴王杀了他全家,虽更加惨烈,可惜这种禽兽行为便连史书也羞于提起,要离之名终究难超专诸之上。

    就在这时,前边小船上传来鸣金警报的声音,有人高喊道:“吴国舟师来了,吴国舟师来了。”

    庆忌的副将荆林一把抹去眼泪,大喝道:“不要慌,传将令,速速后撤!”

    庆忌乃三军之灵魂,庆忌一死,军心已然大乱,战不得了。再说这位前任吴王的三公子一死,他们也失去了和吴国一战的意义,再往前去,不过是全军殉葬而已。

    豪迈而来的庆忌大军被迫折返,数百条战船遵循将令纷纷调头,本就搞的阵形大乱,再加上方才是顺流而下,现在却是逆流而上,是以调度更加困难。

    前锋战船已和吴军水师交战,后方战船却在江水中吃力地调头。失去了庆忌的指挥,这支孤军哪里还有战意,前军一触即溃,好不容易调转头来的庆忌水军刚刚逆流划出不远,前方又传来消息,吴王阖闾竟然派了战舰阻住他们去路。

    夜色下,箭矢流星,大江上杀声震天,庆忌军各自为战,满舱鲜血直滑靴底。

    眼见大势已去,荆林把庆忌的尸体抱到船舱里,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含泪说道:“火来,烧船。”

    副将吕迁肩头插着一支羽箭,手中持着一枝夺来的火把冲进船舱,厉声喝问:“荆副将,为何烧船?”

    荆林含泪抬头,嘶声道:“公子已死,难道你想让公子的尸身还被姬光凌辱吗?”

    吕迁顿时无语,耳边厮杀声震天,但是他们都知道,庆忌一死,全军覆灭之期不远了。

    吕迁慢慢走过去,单膝跪在庆忌面前,沉默半晌,猛地把牙根一咬,咬牙切齿地道:“烧船!”

    他刚刚准备转身去引燃战船,突然感觉庆忌的身子似乎动了一动。

    吕迁大骇,连忙把火把凑近了去,庆忌神色如生,但是却没有丝毫动静,他正以为自己眼花,突然又听到庆忌轻轻呻吟了一声,吕迁的身子猛地一震,不敢置信地喊道:“公子?公子没死,公子还活着。”

    “甚么?”荆林失声惊叫,连滚带爬地扑了过来。

    “公子没死,公子果然还活着!”荆林贴在庆忌胸口听了听,突然放声大呼。

    吕迁举着火把,见庆忌嘴唇嚅动,似乎努力地说着什么,连忙凑近了去侧耳倾听,只听庆忌用微弱的声音道:“我靠,这做的是什么梦?”

    吕迁一呆,公子的语调古怪,吐字更古怪,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不过只要庆忌公子活着,他们就有希望,吕迁此时也无暇理会庆忌公子到底在说什么,只顾扯着喉咙大喊道:“弃船,弃船,速速登岸,借道鲁国还卫。”

    ◆◆◆◆◆◆◆◆◆◆◆◆◆◆◆◆◆◆

    PS:李观鱼:据说当时是这个词有嗨与诺两种方式,用现代语言来说“嗨”是“是”,遵命,Yes,Sir的意思。诺则是“好的,可以”,O一类语气比较轻的答应。众说纷纭,却没有比较权威的判断。

    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写的《国语》中多次提到诺,却不见嗨字。我想,用不着认真考据那些东西,包括当时的人叫好喝彩只说一个字:“彩~~”,我这里倒不必让剧中人也鼓掌大呼“彩~~~~”

    寻秦记里还放炮仗呢,它照样是寻秦记;射雕里丘处机还吃明朝的花生,黄蓉还哼元曲呢,它照样是射雕。,用不着咬那些小字眼,再怎么考据,准备三十年的功夫,也不可能写的完全原汁原味,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当时的语言、穿着、行为。真要完全符合了,还没人看了。愚以为只要把故事描述出来,不出现明显的与古代不符的词汇让人觉得别扭,让人觉得有古味,那就可以了,诸君以为呢?

    观众呼啸声起:

    “诺!”

    “嗨!”

    “彩~~~~”

    席彬的大脑昏昏沉沉的,就象在做一场离奇的梦,许多陌生的古代人物、古代画面杂乱纷芸地出现在他有脑海中。他直觉地认为是一些拍过的电影画面,偏偏那些人物、画面逼真的无法形容,画面上也绝对没有指手划脚的导演和摄像机的影子。

    时不时他耳边还会听到有人低声呼唤“公子”的声音,那口中的热气呵到耳朵上都感觉的出来,完全不像是梦境。

    那些人呼唤的声调很怪,语音与他平时听到的声音不同,仿佛是某个地方的方言,他明明没有听说过,偏又听得懂。偶尔,他含糊地答应一声,耳边就会传来一阵欢呼声。

    他的意识一直半梦半醒的,偶尔清醒些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似乎正在一辆非常颠簸的马车上,尽管身下有厚厚的褥子,还是颠簸厉害,好象骨头都散架了。

    渐渐的,他清醒的时候多,昏睡的时候少,他知道每天有人小心地向他嘴里灌稀粥、灌水和苦得舌根发麻的中药汤子,他动弹不得,连眼皮都睁不开,只能任人摆布。

    也不知过了多少天,他的意识终于能够渐渐集中起来了,那些支离破碎的画面开始在他脑海中组织起来。一会儿是他在剧组被导演呼来喝去的场面,一会儿是他手持锋利的青铜长矛指挥士卒向逃跑的敌军掩杀。如此反复,连他也不知道哪一个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终于,他能想起自己晕迷前的事了,他记起大轮回盘绷断钢绳砸下来,措手不及的他被砸中头部,鲜血汩汩流出,他知道死亡在即,无神的双眼还能看到关渔在一旁连蹬带踹拼命地挣扎……

    大轮回盘突然放出强光,然后他就轻飘飘的飞行在一条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通道里,犹如狂风席卷着的一片树叶,向不知名的远方飘袅而行,直至消失在光环通道的尽头。

    下一刻,他看到自己怆然大笑,身边有许多披甲戴胄双手伏地向他跪拜的古代军士,他叹息一声,猛地拔出深深插在胸膛上的一件兵器,鲜血泉水般喷涌……

    “啊!”

    席斌骇然睁开眼睛,已是满头冷汗。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头顶,是摇摇晃晃、非常简陋的木板车顶,身旁有一扇比枕头高不了多少的矮窗,窗子光秃秃的没有窗帘,耳边传来几声牛哞,那摇摇晃晃、迟缓不已的动作,显示着他是躺在一辆牛车上。

    “这里是哪儿?为什么不送我去医院?虽然是在西藏拍片,不过这儿条件也没那么差呀!”

    席斌诧异地左右看看,他想坐起身来,这才发觉胸口一阵疼痛,那里绑着厚厚的白色丝绢,很华丽,并不是医用的绷带,胸口的痛楚……似乎那里受伤了。

    这情景实在过于诡异了点,以致席斌愣了半晌都没有叫人,他痴痴地发了会怔,才微微抬起头来,透过车窗向外看去。

    外面是一片荒野,却不象西藏的戈壁草原,荒野中到处是飘摇的杂草,荒野的面积比田地的面积还多。零星的几畦田地里,有些穿着古装的农夫正在劳作,大多数农夫都埋首干活,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夫扛起锄头,捶着腰杆儿看向他的方向,席斌发现他扛在肩上的锄头象是木头做的。

    一个健壮的男人用绳索拖着犁,后边一个妇人扶着犁,两人正费劲地犁着泥土。而不远处的野草地里,就有几头黄牛甩着尾巴悠闲地吃草。

    “奇怪,为什么不用牛耕?”

    刚刚想到这里,他自己的意识就做出了回答:“归马于华山之阳兮,放牛于桃林之野。牛本来就是要放牧的啊,牛是用来拉车、祭祀和吃肉的。富裕些的农家才用牛耕田,因为牛耕要用铁器,寻常农人可用不起铁器。石犁、青铜犁又禁不起蛮牛拉。”

    席斌吓了一跳,这意识……是怎么进入自己脑海的,难道自己心里还有一个意识?

    他仔细去想,却又感觉不到什么异样,那意识就应该是属于他的,就象尘封许久的记忆,只是突然之间想了起来罢了。

    “怎么会这样?我……我怎么了,这是在哪儿?”

    他的大脑马上给予了回答,席斌脑中轰地一声,那原本不属于他的记忆在这一刻和他的意识彻底地融合到了一起。

    “庆忌!我是庆忌!吴国大王姬僚第三子!”

    席斌张大嘴巴,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

    牛车摇摇晃晃,摇得身体虚弱的席斌昏昏欲睡,但他睡不着。牛车摇了许久,他终于被迫接受了这个荒诞的事实:他的魂魄穿越了两千年的时空,来到春秋战国时代,和一个在他前世记忆中没有一点印象的公子庆忌融合到一起了。

    做为一个影视界人士,他当然知道什么叫穿越,他还参加拍摄过一部科幻穿越电影《追爱跨世纪》呢,可那只不过是一种电影表现形式,他从来没有想过世上真的有这种离奇的事情。

    但是窗外的一切,如潮水般奔涌的记忆,都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现在想来,这一切应该都是那个大轮回盘搞的鬼,那个大轮回盘真的具有大神通,能让人跨越百世千年,生死轮回。也许是关渔的挣扎不知怎么触发了大轮回盘的机关,把他的魂魄摄进了时空隧道……

    想到这里,席斌嘴角一抽,神色颇有些怪异。这种事实在是既荒唐又滑稽,可是做为当事人他却是想笑也笑不出。

    那一下他本该被砸死的,如今换了一个时空,但是生命好歹是延续下来了。可是……,遍地王侯公卿,怎么非要让我附身到一个落难公子身上啊?刚一睁眼就是苦大仇深,而且就算我不去找阖闾,那厮也不会放过我,这个公子身份不但没有一点好处,还随时会引来一帮刺客。

    春秋时代的历史席斌所知不多,他小时候看过《东周列国志》白话版,不过现在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纵然还能记得住的情节,也记不清发生在哪个年代。他唯一耳熟能详的,是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还有大美人西施的故事。

    现在吴王是阖闾,那么夫差就还没当大王,依此类推,西施现在还是小小西施,一个小萝丽,没准正在越国苎萝村光着屁股搓泥球玩呢。这个很有可能,穷人家的孩子,老大不小还没衣服穿的太正常了。

    夫差和勾践还没上位,这……这就意味着他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历史将怎么发展,这可怎么玩啊?

    万幸的是,他继承了壮志未酬的公子庆忌的全部记忆,他知道庆忌不是一个人在跟阖闾作战,他还有一群忠贞不渝的铁杆部下,他还有卫国国君的支持。

    为了能好好活下去,席斌匆匆悼念了一下逝去的自己,就打起精神思考他现在的处境。现在乘的是牛车,走的是旱路,走旱路不能南下去越国,那就只能北上,经鲁国回卫国。

    看来要离刺杀自己后,三军溃散,他的亲信只能拖着他上岸逃难了。不知自己已经昏迷了多久,不过看样子至少已经躲过了吴国大军的追杀。这个庆忌的身体还真不是盖的,不愧为吴国第一勇士,身体素质好的没法说,被戟刺穿了胸膛,现在还能恢复的这么好。

    既然到了鲁国,暂时应该不会有危险了。鲁国与吴国毗邻,庆忌致力于伐吴复国,杀阖闾为父报仇,这对鲁国是有利的,鲁君巴不得吴国乱下去少一个祸害,不会做对他不利的事,只是不知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席斌沉思良久,消化了属于庆忌的记忆,这才舔了舔嘴,用沙哑的嗓音喊道:“来人,拿水来。来人……”

    他刚喊了几声,牛车前边的破布帘子就“哗”地一下掀开了,一张黑黝黝的面孔出现在眼前。那人身躯魁梧。一张圆圆的大脸,蒜头鼻子,满脸络腮胡子,一对小小的眼睛瞪得溜圆,惊喜地看着他叫道:“公子,你醒了,你真的醒啦!”

    席斌定了定神,向他虚弱地笑了笑:“是的,阿仇,你家公子……醒了。”

    阿仇一声欢呼,腰杆儿一挺就站了起来,那颗大脑袋“砰”地一声撞在车棚上,撞得破破烂烂的棚顶一阵颤抖,灰尘簌簌直落,席斌立刻眯起了眼睛。他却不觉痛楚,只顾站在车辕上高声大喊:“公子醒啦,公子醒啦……”

    牛车停了下来,一阵欢呼和吵闹,片刻的功夫,牛车车帘下就挤进了一堆脑袋,每颗脑袋都兴奋地看着他,这些人,都是庆忌最忠诚的部下,如今自然就是他的忠诚部下。

    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风尘仆仆,完全没有从卫国出兵时的意气风发。但是他们此刻望着席斌,望着他们唯一的希望,却激动的满眼泪花。

    问候声、欢呼声、哽咽声吵成了一团,一时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是死而复生的席斌已经很快被他们真挚的情绪感染了。这些人都是性情纯朴、豪迈的血性汗子,或许,席斌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些本属于庆忌的直爽豪迈,他能感受到这些人和庆忌之间的诚挚感情。

    “他们把我当成他们的希望所在,在我心中,他们何尝不是我的希望所在?没有他们,我……我可怎么活呀?”

    席斌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惶恐和无依,在见到这些生死与共的好兄弟的刹那,一下子烟消云散。他一把握住不知道属于谁的长满硬茧的两只大手,鼻子一酸,一行眼泪就顺着左眼角流了下来。

    席斌抽回身摸摸脸,才发现右半边脸都浮肿了,而且脸上满是枕着竹枕硌下的痕迹。

    荆林笑中带泪,他狠狠拭了一把,大声道:“哭!哭甚么哭!公子洪福齐天,康复有望,这是咱们的大喜事,应该开心才是。”

    “对,咱们公子还在,这是一件大喜事!”

    部下们兴高彩烈,纵声欢呼起来。远处林中,一群鸦雀被他们的欢呼惊飞起来,田中的农人也吃惊地望向这里,可是庆忌的部下们根本无所顾忌,只是忘情地欢呼着,声震四野,气盖苍穹。

    席斌在车内与荆林、吕迁两员副将叙话,耳听牛车外欢呼不断,阿仇连禁三次不止,便要出去见见部下。荆林和吕迁怕他受风,苦劝不止,席斌却知道此刻人心要紧,再说他也想亲眼看看自己还剩多少本钱,所以执意要出去。

    两员副将无奈,只好以被褥把他重重裹了,裹得象个蚕宝宝似的,然后由荆林、吕迁,以及他的贴身侍卫阿仇、再仇兄弟俩小心翼翼地把他抬了出来。

    席斌甫一出现,欢呼声就戛然而止,把牛车围得水泄不通的士兵们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他,静了片刻,所有士兵齐刷刷单膝跪地,向他致以最隆重的军礼,高声喊道:“参见公子!”

    席斌游目四顾,根据从庆忌那里掌握的军事常识,他目测了一下,估计随在他身边的部众还有两千多人。当初庆忌发兵时可是一万五千之众啊,席斌看的心中一惨。

    荆林见他面上神情,在一旁低声道:“公子,我们的战船被姬光的舟师包围,公子当时又昏迷不醒,情急之下,我们只得带着公子上岸遁走,连军士们都来不及全部带出。

    不过当时乃是夜间,姬光无法全歼我军,相信还有大部人马逃出,只是一时走散,等他们知道公子仍在人世的消息,一定会赶来相见。”

    席斌默默地点点头,他知道这支残兵败将需要靠他来维系,他要给予这些人的是信心和勇气,而不是黯然神伤。一军之主将如果垂头丧气,看在士卒们眼中会有放大效应,军心一散,那便大事去矣。

    说起来,原本的席斌只是一个剧组的剧务,未必有这种统帅心得,但是他已完全融合了庆忌的记忆和知识,依托后世的见识和庆忌的知识,对于为人处事自然能够做到较为妥当。

    他令士卒起身,看着这支属于自己的军队,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士兵们有的已经没有了兵器,有的已经没有了甲胄,说是军队,现在的装备比一伙土匪也强不了多少,但是他们的精气神儿却绝对是那种身经百战的军旅模样。

    席斌暗自宽慰:“军心士气仍然可用,这才是最重用的!”

    他偎在荆林怀中,提起嗓门说道:“弟兄们,不必气馁。这一仗,实非战之罪。姬光小人,谋国谋人,都只懂得刺客伎俩,真要是两军对垒,岂是我等百战之兵的对手?如今天不亡我,该哭的就是他姬光了!”

    席斌的声音提不高,他说一句,荆林和吕迁便高声向士卒们重复一句,席斌做了一番思想动员工作,最后又道:“庆忌既然未死,便一定能带领大家卷土重来,光复吴国!”

    荆林和吕迁带头呼喊道:“天佑庆忌!天佑庆忌!”

    席斌这番话说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自然大振士气。这一番话说完,席斌有些喘息,他示意荆林二人扶他坐下,低声问道:“现在咱们到了什么地方?”

    荆林和吕迁都跪坐在他身旁,荆林低声答道:“公子,咱们现在过了鲁国滕邑了,本来应该取道返回卫国,可是公子的伤势太重,我们担心舟车劳顿会有不测,所以想去鲁国都城曲阜,请那里有名的医师为公子治伤。”

    席斌想想自己那两千多名叫化兵,微微摇头:“我们……败的这么惨吗,怎么许多人连兵器甲胄都丢了?”

    吕迁脸色一红,有点尴尬:“公子,这……倒不是因为吃了败仗。而是因为我们弃舟登岸时,不曾携带多少财物。如今既然托庇于鲁国境内,又不能强取强求,只好以甲胄兵器换取粮食,所以……”

    说到这儿,荆林也窘迫得低下头去。

    那时代各国没有多少常备兵,一旦打仗,都是按照兵书名册从各家各户召人,自备兵器盔甲和食粮。庆忌这支军队的武器制作精良,所以一旦出售大有市场,价钱还不菲,可是架不住吃饭的人太多,所以才闹的现在许多士卒衣衫不整。

    席斌听了也有些犯难,思想片刻,他才摇头道:“这样可不成,回卫国的路还长着呢。我伤势未愈,行进缓慢,如果全军随我行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卫国。你二人马上整顿全军,留两百人给我,其余人马有你们带走,立刻赶回卫国艾城。”

    “甚么?”荆林和吕迁大吃一惊:“公子,抛下您我们怎么放心得下,这万万不可……”

    席斌肃然道:“糊涂!若是鲁国欲不利于我,就凭我们这两千残兵又济得了什么事?你以为我要你们尽快赶回去,只是怕这两千人路上没有吃穿么?艾城是我们的根基,若是我们迟迟不归,人心必然离散,等我们回去,艾城就要变成一座空城了。根基不失,我们才能卷土重来,你们重任在肩,这可是头等大事。”

    他喘了口气,又道:“再说,带着两千衣甲不整的士卒,反让鲁人看轻了我。听我吩咐,你们速速带人回艾城,我去曲阜,一面养伤,一面交游鲁国百姓,或许能游说他们助我们一臂之力。”

    这时代的百姓指的是公卿而非庶民,许多庶民还根本没有姓氏呢。

    荆林和吕迁对视一眼,同声说道:“好,那我留在公子身边,让他回去。”

    两人说完,一齐向对方瞪眼。

    席斌蹙眉道:“你们都回去,没有你们坐镇艾城,我如何放心得下?现在是在鲁国境内,我带两百兵卫,足以防身了。”

    “公子……”

    吕迁还待再说,席斌肃然道:“这是军令!”

    荆林和吕迁犹豫了一下,才勉强叉手道:“诺!”

    荆林忽地想到一事,连忙禀道:“公子,我们在滕邑时,听到一些传闻,说公子掩余、烛庸都还活着,他们现在逃到楚国去了。姬光也在搜寻他们的下落。”

    掩余、烛庸?

    席斌呆了一呆,才记起这两个人是庆忌的亲叔叔,与吴王姬僚一母同胞。伐楚的时候,他们和庆忌同掌兵权,姬僚本来也是在楚国作战的,他使了调虎离山之计,把庆忌和两位公子引到楚国后,自己藉口受伤回国休养,趁机谋杀吴王,篡夺了王位。

    有了这两个人的消息,席斌不觉大喜,这两人在吴国久掌兵权,素有人望,而且对他父王姬僚忠心耿耿。姬光屠了他们满门,这两位公子和自己正是同仇敌忾。当初楚军趁机反扑的时候,三人仓促之间各自突围,本以为他们已经死了,想不到他们本来是去伐楚的,结果最后反而是投靠楚国保命。

    席斌立即道:“马上派人去楚国寻访他们下落,把他们接到艾城来。”

    荆林道:“听说,伍员(子胥)也派了人去楚国寻找他们,想要斩草除根。两位公子现在不知托庇在何人门下,要找到他们恐怕非常困难。”

    “伍子胥……”

    席斌冷笑一声,这位史上有名的复仇男神一直是以忠臣形象记载在史册中的,现在的席斌当然知道他干了些什么龌龊事,伍子胥被楚王灭了满门,从楚国象丧家犬似的逃到吴国来,是他的‘父亲’吴王姬僚收留了他,给他官做。

    伍子胥急于借吴王之兵伐楚报仇,但是吴王姬僚虽然也在同楚国作战,考虑到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所以做不到伍子胥的要求:攻楚国都城,灭楚国之君。就因为这个,他就忘恩负义,转而投到野心勃勃的姬光门下,帮姬光出谋画策,又招纳刺客杀了姬僚。

    此人心中只有报仇一个念头而已,只要报家仇有需要,他今天能亲亲热热叫你一声大哥,明天就能一刀宰了你。席斌如今就是庆忌,立场不同,对他当然没有好感。

    他想了想说:“找他们不好找,那就让他们来找我。派些人去楚国,扮成樵夫渔人,四处散播本公子在卫国艾城的消息,他们听到消息,一定会来见我。”

    “诺!”荆林二人又应了一声。

    席斌放松了身体,说道:“好了,你们现在就挑选士卒,派些机灵的去楚国,留下二百人随我去曲阜,其他人带回艾城去,务必保住根基。”

    荆林和吕迁叉手领命,跳下牛车整肃队伍,开始挑选人马。

    席斌有些疲倦了,他让阿仇和再仇两兄弟把他抬回车内,垫高了后脑,听着外面军士队列的脚步声,心想:“如今情势如此,我这捡了一条命的人还顾忌甚么?就轰轰烈烈干他一场吧!当年红军败走三湾进行改编的时候,也不过区区七百余人。如今怎么说我也有两千人马,我这点星星之火,就不能燎一次原么?”

    经过一番整编组合,荆林和吕迁给席斌留下了服饰武器最完整、体格最健壮的两百兵丁,带着其余人马与席斌洒泪而别奔卫国艾城去了。

    只剩下两百兵卫,负担就轻多了,这一路上席斌就不必走的太急了。席斌带着这两百兵,悠哉悠哉地奔向曲阜。

    他知道自己败逃鲁国的消息现在必定正有人送往鲁国都城曲阜,他缓缓而行,可以给鲁国人留出充裕的时候,让他们商量好如何相待自己。如果去的早了,鲁人还拿不定主意以什么规格对待这位吴国的逃亡公子,势必先得寄住下来等候结果,那样反而被动。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这个时代的医术再高明也有限的很,什么神医扁鹊看一眼就知道别人还能活几天,他医术高明应该是真的,这么夸张的医术却一定是千年传下来被神化了的结果。自己那么重的伤,万一感染那就完蛋大吉了。

    这一路下来经过山川大泽,新鲜草药随处可采,军中医师治疗这种枪棒伤又比较在行,加上席斌本人也懂得一点基本的卫护常识,缚在胸前背后的缟素,他让人准备了两份,每换一次都要用沸水煮过,在阳光下晒干再用,所以伤口渐渐愈合,并未化脓感染。

    一路上时不时还能采点山珍捕些野味补补身子,拥有一副强健体魄的席斌恢复的很快。这天过了绎山,离曲阜还有几天路程,前边是一片树林,牛车正悠哉悠哉向前而行,一个探路的士卒忽然踏着路旁青草急匆匆跑来,喘着气说道:“公子,前方林后发现两伙人正在对峙争斗。”

    席斌一惊,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那探子禀道:“一伙衣着是游学的士子,十来个人,一辆牛车,持有剑戟。另外一伙三十多人,持着戈和木棒,象是拦路的盗贼。”

    席斌一听人数不多,又不是冲自己来的,便挥手道:“小心戒备,咱们去看个究竟。”

    席斌的士卒训练有素,一听命令立即呈扇形散开,把牛车护在中间,悄悄向前行进。前边是一片榆树林,树下又有高矮不一的杂草藤萝,树虽稀疏,却足以隐匿行踪。

    席斌手下的士卒担心有人会隐在林中对公子不利,便拔出吴勾披荆斩棘,地毯式趟行前进。中间那条可容一辆牛车通过的小道上,前边也有四十多名士兵导行,缓缓向林后坡地逼近。

    林后是一片空旷的草坡地,一辆牛车半边车轮陷在坑里,旁边大约有十多名士子打扮的人,他们以这辆牛车为依托,持着利剑和短戟与对方周旋。

    另一方是三十多名穿着各色服饰的汉子,破破烂烂的粗布葛服,手执的兵器有几柄长戈还有粗重的木棒。他们的武器虽不犀利,但是胜在长而沉重,对方大多武技有限,所以被压在牛车周围,几无还手之力。

    那群士子中有两个人站在最前面,他们的武艺也最是了得。其中一个持剑的男子,看年纪大约三十上下,身形挺拔笔直,额头高广平阔,两眼炯烔有神,脸上带着冷冷的笑意,双唇闭合的线条有种说不出的傲气和自负。

    他的剑法非常犀利,出招简洁、迅速,没有半点后世剑手的花哨、虚招。他一手挽着袍裾,一手持着青铜利剑,纵跃如飞,电光飒飒,对方已有好几人伤在他的剑下。

    另一个人身形奇高,穿一身葛袍,发髻上的一支木簪已经歪了,只是虚挂在头发上,一头长发半披下来,十分狼狈。这人的剑术远不及身旁那名三旬上下的剑手,但是这人魁梧有力,一剑挥出虎虎生风,三名持戈的强盗也困不住他。

    这三个持戈的强盗用的不是步戈,而是车战的长戈,长戈使起来不灵活,但是勾啄劈砍却极具威势,一个强盗抡戈狂劈,那高大男子被两个戈手困住,来不及退让,只得咬牙挥剑迎上。

    “当”的一声,剑戈相交,他手中的长剑正被青铜戈啄在剑脊上,一声脆响断成两截。旁边的几个士子大惊,大喊道:“孔师,小心。”

    两个剑手立即抢过来,那被称作孔师的高大男子持着半截断剑退了两步,四顾一看,旁边不远就有一棵小树,不知是遭了蚊灾还是被牛羊啃光了树皮,树叶已经凋零。

    孔师一个箭步蹿了过去,双手较力,使劲一推,发一声喊,大喝道:“断!”“喀嚓”一声,那棵半枯的小树已被他齐根推断。

    这树尚未完全干枯,树干犹有韧性,而且这树说是小树,也有成人上臂粗细,竟被他借着冲力一把推倒,这种神力把那些盗贼吓了一跳,旁边观敌料阵的盗首瞧了不禁大声喝了句彩。

    孔师一猫腰,抱起树干,大吼一声横扫开去,几个趁他手中失了兵刃扑上来捡便宜的盗贼立即被扫开了去。这树干在他手中远比方才那柄青铜剑更能发挥威力,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双手抱着树干喝声连连如同霹雳,这样以拙胜巧的打法,那些强盗一时也拿他毫无办法,真是当者披靡,

    就在这时,席斌的人马到了,这些士兵一现身,缠斗的双方大惊,立即收拢人马,警惕地盯着他们。

    席斌的士兵迅速把他们围在当中,席斌的这一面还竖起四面大盾,盾后站着十余名弓箭手,箭上弦,锋利的三棱箭头瞄准他们,两旁有矛手护持,摆出的完全是军队作战的姿态。

    三方对峙着,席斌的牛车吱吱嘎嘎地到了,他病怏怏地半卧在破牛车里,可那威风倒象是《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厂督,十分的嚣张。

    牛车停好,席斌闪目看去,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孔师,这位孔师实在没办法让人不注意到他,他一介青袍士子,身高却足有一米九上下,高大威猛之极,手中抱着一根粗大的树干,那横眉立目的样子比纠纠武夫还要拉风。

    席斌见了如此高大威猛的汉子,不禁暗喝一声彩。齐鲁地区属于东夷,真正的中原不过是黄河流域很小的一块地方,其余四方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东夷和北狄的人种一向高大,可是高大到这种程度,也是十分罕有了。

    这个孔武有力的大汉肤色黎黑,双目有神,前额突起,两道又粗又浓的眉毛,方方正正一张大脸,颧骨很高,微卷的胡须又粗又浓。他手中抱着一根粗笨的树干,看动作却举重若轻,虽不知他武艺如何,起码这股子力气就很骇人。

    席斌暗暗想道:“瞧他模样,倒可做个先锋大将,看他衣着又是读过书的,我手下旁的不缺,就缺谋士,若是能把这大汉招揽到门下,必壮行色。”

    他在打量这些人,这两伙人也在警惕的打量着他。两伙人向同伙互相打着眼色,窃窃私语一番,强盗首领便持戈站出,向席斌夷然不惧地朗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阿仇看了看席斌,席斌微一颔首,阿仇便高声答道:“吴国公子庆忌,路经此地。”

    “庆忌?”两伙人闻言都耸然动容,那强盗首领也非常意外,他怔了怔,神色却和缓下来,哈哈笑道:“原来是吴国勇士庆忌公子,久闻大名。我们在此行劫,与庆忌公子并不相干,公子为什么要围住我们?”

    席斌还是头一次看到打劫也能打得如此理直气壮的,早知山东多豪杰,想不到春秋时候山东风气就是如此生猛,他好笑地反问道:“既然你打劫与我不相干。我要救这路过的客人,与你又有什么相干?”

    那人一愣,神色便有些恼怒,大声道:“庆忌公子义释要离的豪气令天下英雄景仰,我家首领对庆忌公子一向赞誉有嘉,是以我才对公子以礼相待,不要以为我便怕了你们。庆忌公子听说过我家首领展跖的大名吗?”

    什么展跖,席斌脑子里根本没有这个人,他冷冷一笑,正想吩咐手下拿人,一个部下突然急步赶到他的车前,低声道:“公子,不可莽撞!”

    席斌微微侧首,问道:“怎么?”

    那人低声道:“公子,这展跖在齐鲁一带甚有威名,齐鲁各地的盗寇大多奉他号令。他的盗伙平时散处各地,打家劫舍。一旦有事,展跖一声令下,便可聚起数千人马,横行齐鲁大地,来去自如,王侯公卿莫不头痛,公子只是路经鲁地,实不宜与此等强梁结下仇恨。”

    席斌眉头一皱,他倒没想到这么几个不起眼的小蟊贼也有这么深厚的背景,以他此刻的情形的确不宜妄树强敌,但是已经摆出这副阵仗,难道就此偃旗息鼓不成?

    席斌略一沉吟,笑道:“原来是展跖门下,既是展跖的人,这面子倒不能不给了,本公子不为己甚,带了你的人速速去吧。”

    那强盗首领大忿,他没想到报出展跖的名号庆忌仍要插手,此刻他人单力孤,庆忌手下两百军卫却都是虎狼之兵,如何与人相斗?他张了张嘴,嘿嘿冷笑两声,也不摞下什么场面话,只一抱拳,转身便走。

    一见庆忌是站在他们一边,那些士子都松了口气,纷纷收起剑戟兵器,那个身材高大的孔师扔掉手中粗大的树干,拍了拍手上的泥巴,掸了掸皱巴巴的袍子,把头发整理了一下匆匆一挽,便向席斌急急行来。

    席斌身前竖着大盾,盾后站着箭手,孔师往前一走,几支锋利的吴矛便自盾隙中飒然刺出,阻住了他的去路。

    席斌一摆手,吩咐道:“放他过来!”

    盾手左右分开,让出一条道路,孔师大步走到席斌车前,叉手深深一揖,用倍儿地道的春秋时代的山东腔朗声说道:“陬邑孔丘,见过庆忌公子,多谢公子援手之恩。”

    席斌一听目瞪口呆:“孔……孔丘!这……这个山东猛男,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我的天呐,孔老夫子就长成这般模样吗?这体型……真不愧是孔大圣……”

    席斌一路上总有种做梦般的感觉,他经常忍不住趴在窗口往旁边瞧,瞧上半晌才相信旁边那辆牛车里坐着的就是至圣先师,就是被顶礼膜拜了一千多年的孔老夫子,当然,老夫子现在还不老,一顿能吃好几大碗干饭。

    想起自己刚见到他时还想把这位老夫子招揽过来当小弟,席斌着实地汗颜了一把。不过双方作伴一同走了几天,渐渐熟悉起来之后,笼罩在孔丘头上的那一道道神圣光环就渐渐消失了。

    席斌这才认识到,此时的孔丘,还不是圣人中的圣人,完人中的完人,他只不过和众多春秋时代的布衣之士一样,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政治主张,奔走各国的士。

    同后世的儒生不一样的是,后世的儒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为维护已有的体制而服务。现在的士,却是积极探索和创造新的体制,积极参予到改变世界的进程中来。这些人类文明的探索者是值得尊敬的。

    一路上,席斌有意地和孔子进行了一番探讨,他发现,孔子的政治主张并没有什么神之又神、玄之又玄的东西,其实很好理解。孔子所主张的所谓礼乐教化,王道治国,说穿了就是以德治国。他理想的政治制度,其根本就在一个“德”字。

    他主张的于乱世立秩序,方法就是恢复周制,恢复上古的礼。席斌来自21世纪,他的见识包括了中国自春秋而下两千年来所探索尝试的政治制度发展,他当然知道这种理想化的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直到21世纪还是没有实现的。

    21世纪成功的政治思想是法制思想,而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人治思想,其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为君者、各级掌握权力者首先都要成为道德的典范,由这些圣贤君子们来治理天下,继而由人治之国成为人道社会。

    席斌很是失望,再过五千年孔子的理想会不会实现他不知道,至少在以后的两千年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奉孔子为至圣先师的那些朝代,其实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没有一个以儒治国的。目前的大争之世,他的政治主张不但不适用于那些诸侯,更不适用于他的前程,所以一开始他还有些招揽的念头,渐渐也就淡了。

    他的心思,全被孔子的学生仲由看在眼里。仲由,字子路,就是那个林中遇盗时剑术武功尤在孔子之上的男子。此人性情豪爽,和席斌十分投脾气,路上干脆挤上了他的车,给他驾车,聊天解闷儿。

    看看走在前边的牛车,子路回首笑道:“庆忌公子,你可是想延揽孔师到你幕下么?”

    席斌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他坐在车中笑道:“嗯,我的确是曾有过这个心思。”

    子路哈哈大笑,摇头道:“不必费心思了,孔师之道是守成之道,不适合你。你如今有国难归,孔师在你这里也不能伸展报负的。”

    席斌苦笑一声,孔子何止在他这里不能伸展服负,孔子有生之年在谁那里都不会伸张报负,他或许更适合当个大教育家,一个德育老师。说到乱世治国……,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事实上就没出过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大都不过是品德高尚罢了。

    反观纵横术的开山鼻祖鬼谷子王诩,只有五百弟子,却教出了四大天王。战国七雄,他的弟子苏秦一人兼任六国宰相,剩下一个大秦帝国,则是他另一个弟子张仪为相。而孙膑和庞涓,也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武将。

    孔子讲究量才施教,鬼谷子同样是量才施教,鬼谷子一个人培养出四个惊天动地的不世奇才,孔子则培养出一些道德标兵,做一个循循善诱的德育老师并没有错,但是治理国家上他把德育和人治看的远比法制更重要,这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要不是汉朝把孔子捧为了至尊,很难讲任由百家自由争鸣下去的话,谁的思想学术更能光彩纷呈……

    “公子在想什么?”子路见他沉思不语,以为他对不能招揽孔师仍心有不甘,便出言问道。

    “哦……,没什么。”席斌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子路,我看你年纪比孔师小不了多少,怎么做了孔师的学生?”

    子路哈哈一笑,说道:“不错,我的年纪只比孔师小九岁。年轻时好勇斗狠。有一次,路遇孔师,与孔师口角起来,动了拳脚。孔师天生神力,但技击之术却远不如我,被我狠狠揍了一顿……”

    席斌听得张口结舌,子路却说的兴高采烈:“这一来我便和孔师相识了,与他交往下来,渐渐发觉孔师学问渊博,远非子路所能及,因此拜在孔师门下……”

    席斌听他说完,揉揉发酸的腮帮子,问道:“你方才说孔师原在鲁国为官,怎么如今却这么落魄,这是从哪里来?”

    子路说道:“庆忌公子,你也知道,我们鲁国的大权如今掌在季孙、叔孙、孟孙三大世家手中。前年国君讨伐三大世家失败,被迫逃到齐国去。鲁国从此无君,由势力最大的季孙意如代掌国君之权。季孙意如迎娶宋国国君之女归来后大宴宾客,竟僭越礼制观赏八俏之舞,孔师大怒,当面责斥季孙氏一番,愤而辞官去了齐国。”

    席斌依据庆忌的记忆,知道季孙氏迎娶宋姬的事情。说起来,这位宋国公主还是季孙意如的侄外甥女呢,不过这在当时并不是有悖伦常的事。楚成王还娶过姐姐郑文公夫人的两个女儿呢,这就象清朝顺治皇帝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当时风俗不以以此为怪。

    而所谓八俏之舞,则是指64个人的大型舞蹈。跳舞时八个舞伎叫一佾,八佾就是六十四个人。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观八佾之舞,诸侯六佾,公卿四佾,季孙意如是卿的级别,所以只应该欣赏32个人的舞蹈。

    席斌听了有些哭笑不得,他此时才算领教孔老夫子对于礼是如何看重了。鲁国国君被季孙意如一个臣子撵走时他都没有抗议,如今季孙如意不过在家里开了个大型party,有点超越规格了,他就大发雷霆之怒,怎么看都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子路说道:“孔师到了齐国,起初甚受齐君礼遇,但齐国公卿嫉贤妒能,屡屡向齐君进谗言,孔师终究不得重用。齐相晏婴更向齐君进言,说孔师能言善辩、唯重礼法,不事生产,不重实务,所讲的礼法是那种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就可以让活人倾家荡产的礼法,与国与民毫无益处,根本不足取法,齐君听了,更加疏远孔师,是以孔师才离开鲁国,前往宋国,可惜在宋国也未得重用,无奈只得返鲁。”

    席斌听了脱口问道:“那么,子路以为,齐相晏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

    子路沉思片刻,肃然说道:“晏婴所窥,只是一斑。但我以为,孔师确有拘泥之处。”

    席斌闻言不禁肃然起敬,孔子也好,子路也好,他们师徒都是孜孜不倦地寻求济世真理的学者。无论历史证明他们的见解正确也好,错误也罢,至少他们是真诚、务实的研究学问。对于他们的主张和见解,他们自己也在不断地认识、修正、改进,既没有刚愎自用,也没有崇拜权威,绝不象后世的酸儒们那样,一有人说起至圣先师的不是,就象踩了他的尾巴似的跟你犯急。

    子路叹道:“孔师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觉得并没有错。如果天下人都能遵循此礼,不知会减少多少战乱纠争。以公子来说,如果吴国君臣能秉守此礼,公子光又怎么会篡夺王位呢?”

    席斌默然片刻,说道:“人心,贪欲!人心有了贪欲,就不会谨守君臣父子的礼仪,想要太平盛世一往千年,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不过,如果大多数人能接受孔师的这种想法,至少能减少许多纷争,把战乱和谋逆大大减少。”

    孔子向诸侯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结果向来是被不屑一顾。各国君主礼遇他,是敬重他的为人和渊博的学识,做为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感到很伤感。

    想不到这位庆忌公子对他的主张却大有赞许之意,子路听了顿生知己之感,兴奋地说道:“其实孔师也不是拘泥不知变通的人,如果孔师是那样的人,那他就不会去见齐君。按照君臣父子的说法,孔师应该去朝周天子。

    孔师的复周制,循周礼,并不是必须遵奉周天子,他是希望能找到一个贯彻这一主张的君主,由他来施行,达到天下大治,万世太平。”

    席斌没有继续附和,他对儒学了解有限,也没兴趣研究这门学问,对此刻的他来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唯一的王道,他关心的是实力的壮大。

    趁着谈兴正浓,席斌郑重地问道:“子路文武全才,本公子甚是欣赏。不知道子路愿不愿意到我麾下,与我共创大业呢?”

    子路一怔,沉吟片刻,才正色说道:“庆忌公子,男子丈夫,当有一番作为才不枉此生,公子乃当世之豪杰,子路若能骥尾追随,亦是桩人生快事。只是,子路家中尚有老母,此番随孔师来往于齐鲁,子路便将老母暂时托附于友人。若随公子赴卫国,将来再伐吴国,老母终不能久托他人,子路虽不畏死,却恐老母无人奉养。”

    这大概就是父母在不远游了,席斌没想到子路竟是事母至孝的一个人,为了留在母亲身边奉养他,个人的前程和事业都可以抛却一旁,他心中虽觉有些遗憾,可是一个大孝子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而且他隐隐觉得,在这乱世,孔子及其门徒,事事以道德为先,做事有些不合时宜。席斌叹息一声,招揽孔氏门徒的想法从此作罢。

    离鲁国都城曲阜越来越近了,这天到了闾丘附近,前方出现一道山谷,谷中林木茂密,谷口有一条小河,自丛林中蜿蜒而如,玉带般一盘,在谷口左侧盘出一湾新月般的水潭,然后流向远方。

    席斌的身子已经好多了,可以让人搀扶着下地慢慢行走。他本来是极爱干净的人,如今这么久不洗澡不刷牙不洗头,天气又渐渐热了,自己嗅着都受不了,一见那清澈如透的溪水,哪里还忍得住,急忙命令大队停下,在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

    说是安营扎寨,却是既没营盘,又没大帐,士卒们就在靠水一侧的野草地上整理出一块地方供大家歇息。

    别看孔丘先生是昂藏九尺的一条山东大汉,可他是山东大汉,却不是江湖好汉,他非常注重清洁。只要条件许可,那是必定要一天洗两遍澡的,如今见了这么一潭好水,心中喜悦非常,便也提了剑,带了洗漱用品沿河寻个隐秘些的地方沐浴净身去了。

    席斌让阿仇兄弟俩扶着,也到河边寻个好去处,宽衣解带,沁在清凉澄澈的河水里,一身泥垢搓去,顿觉清清爽爽,浑身轻松。

    四周没有人,也没有安排警卫,气氛显得异常静谧。

    席斌把洗好的头发用一条丝带束成马尾,躺在河边一块天然的青石板上,半边身子浸在水中,流水温柔地按摩着身体,小鱼儿时时啄着脚底,真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因为他们目前在鲁国境内,而且即将赶到鲁国都城,不虞吴国兵马会追来,而且他们是走到此处临时起意停下休息,遇到敌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要知道就算是以有心算无心的刺客,也不可能一直这么辍着他们。

    刺客杀人,要么事先埋伏在对方每日行经的路线上,要么隐藏身份投到他身边伺机下手,那种随意往哪儿一走就能碰到个杀手的情节只有武侠小说里才有可能。再加上这河谷四面八方都可通达,真要布防难度太大,恐怕两百个兵全都挺在那儿伺候公子入浴才成,所以席斌并未吩咐警戒。

    由于度斌占了这处流水较缓的地方,士卒们有些要取水的、洗浴的,便自觉地避往他所处的地方下游去了,而且离他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

    上位者就是上位者,虽然庆忌待属下一向和善,手下人还是会自觉地避开一些的,这种心理很容易理解,就象许多人把和领导同桌吃饭视为苦差一样,这种心理古今一也。

    再仇待公子洗浴完毕又歇了一阵,便捧上陶钵和一小袋青盐,又折了几根垂在水面上的杨柳枝,剥去树皮递给席斌。

    席斌把那剥了皮的杨柳枝用清水涮了涮,然后伸到嘴里用牙齿轻轻噬开,柳枝的纤维张开,便成了一把牙刷,只是正常情形下人们是把杨柳枝浸泡一晚才用的,这么仓促做成的牙刷用起来就有点扎人。

    席斌不习惯用这东西,刷的呲牙咧嘴苦不堪言,刷了两遍牙,用去几根杨柳枝,已经刷的牙龈出血了。他忽然想起牙刷那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说出来模样匠人就能造得出来,忙叫阿仇回车上取了一块兽皮和笔墨来。

    那时已经有了毛笔,吴国称之为“不律”,燕国称之为“弗”,楚国称之为“幸”,秦国称之为笔。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大将蒙恬把笔又做了些改进,固定了样式,后世就统称之毛笔了。

    席斌穿上衣服,双脚仍泡在清凉的水里,在膝上铺开兽皮,抓起毛笔涂涂抹抹起来。他为了叫匠人看的明白,那牙刷画的很大,足有一尺大小,一端为柄,另一端扁平,上边画了两列八个小孔,每个小孔上又点了许多细线表示鬃毛。

    画完端详一番,那牙刷画的实在难看,就象一把捶洗衣服的梆子,一端还长了些毛,席斌自已看了也忍不住笑起来。

    阿仇和再仇两兄弟不知道公子在画什么,虽然他们也觉得这画有点惨不忍睹,不过公子自己笑可以,他们可不敢凑趣,只能绷着脸皮在一旁忍笑。

    席斌呵呵地笑了几声,把兽皮对折起来揣到怀里,想等到下一个城池找匠人依样来做,就在这时,身后草丛中突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响动声,阿仇和再仇立即抓起吴钩一跃而起。

    席斌下意识地扭头看去,正与草丛中钻出来的那人四目相对,来人双手分开蒿草探出头来,与他目光一碰,也是大吃一惊。

    这人垂鬟浅黛,眸如点漆,竟是一个眉目宛然如画的清丽少女。在这荒郊野外,蒿草丛中,突然出现这样俊俏的一个少女,简直让人疑为鬼狐精魅。

    席斌到了这春秋时代至少也有一个多月了,每天一睁眼看到的就是两百多条阳刚气十足的大老爷们,如今还是头一次看到血统纯正的上古华族美女。

    一眼见及,席斌双眼发亮,便觉得自己就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刹那间也变得阳刚之气十足了。

    天~~可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