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好地主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第844章 天赐良缘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qu 】

    薄如纸,剔透晶莹的景德镇青瓷茶不里,红色的茶汤色泽亮丽。

    “殿下。”李超转头对承乾道。

    承乾站起来,对着李超,“老师。”

    公开场合,承乾一般也称李超为老师。这个称呼也是十分特别,只有李超一人享此殊荣。

    “殿下,陛下既然让你到臣这里来学习观摩政务处置,那从今天起,就请殿下担任臣的实习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不知殿下可否愿意?”

    “实习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我吗?”

    承乾有点惊讶,他学习政务时间也不短了,当然知道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是个什么职务,这原来号称是天下第一吏。因为五房是服务于宰相议事机构的,不过如今尚书都省的五房不比中书门下的五房。

    可这尚书省的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也是尚书省第一吏了。

    这是个很重要的吏职,一般只有那些经验丰富,很有威望资料的大吏才能任此职。

    承乾挺高兴的。

    长孙无忌不高兴了。

    承乾不仅是李超的女婿,也还是他的外甥呢。承乾可是堂堂大唐太子殿下,李超怎么能让他当一个吏呢。哪怕只是学习政事期间充当一下,这也不行啊。

    长孙无忌哼一声,双手撑在桌子上直接就站了起来。他目光直瞪着李超,“都堂,此事不妥!”

    尚书省的总办公处,惯称都省都堂,因此一般也把尚书令称为都堂。

    李超对于长孙无忌的反对并不在意,反问一句,“有何不妥?”

    “殿下堂堂太子之尊,岂能为一吏员?”

    “吏员又怎么了?陛下九五至尊,也曾为一士卒尔。如今殿下是学习理政,我让殿下暂时先充当堂后官,也是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际上的庶务,这并没有什么不可。既然是学习,就不要高高在上,那样能学到什么?”

    长孙无忌被李超顶在那里,很不服气。

    如果让太子先充个尚书省的小官也没什么,可却充个吏,他难以接受。

    不过李超可不管他,就算长孙无忌是吏部尚书,可也管不到李超委任承乾当这个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这是个吏职,而且是尚书省五房吏职,皇帝李世民刚授权李超,可以自行征辟吏员的。

    长孙无忌这个吏部尚书,都管不到这事。

    他管官,却管不到这个吏。

    “殿下可愿意?”

    “愿意。”承乾没理会长孙无忌对他使的眼色。在舅舅和老师之间,他与李超更亲近,也更相信李超。

    长孙无忌失望的叹气,没料到,他这个亲娘舅,还抵不过李超一个外人。这个发现,让他有点伤心。

    “长孙尚书莫瞧不起吏员,这汉高祖当年不过是秦朝的一个亭长。而汉相萧何曹参这些重臣,曾经也不过是县吏而已。还有保扶汉室的陈平,当年更只是小小的里吏,县吏都算不上。可是呢,刘邦后来成为了汉高祖,萧何成为了名相。”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官和吏之间还没有划的这么开,吏和官是相通的,吏做的好是能升迁的。

    只是到了后来,官和吏区别越来越大,特别是九品中正制后,人生来就有了等级,世家大族越发强盛,吏也就再无法成为官,吏成了浊流,官就是世代的清流。

    吏越来越卑微。

    南北朝时代,官员基本上都差不多是世袭的,他们还有征辟僚属的权利,因此吏地位越来越低。

    长孙无忌也是贵族出身,往上追,还是北魏皇族分支。

    李超不同,他不会瞧不起吏员。

    甚至,他还有意要打破清浊壁垒,今天让太子来当一个吏目,就是一个信号,一个试探。

    “长孙尚书,我觉得老师让我当这个堂后官我很高兴。”

    太子都这样说了,长孙无忌还能怎么说?

    其实以能力而言,太子肯定还不够格当这个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的,因此李超给他加了一个实习前缀。

    李超最常干的事情,就是自己提出要求,然后划分任务,交给下面去做。

    他给长孙无忌分布了一个任务,让他拿出一个考核章程来,分别对尚书省内部的官和吏进行考核。

    “我相信长孙尚书和吏部,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对吧?”李超笑着对长孙无忌道。

    “给我七天时间,吏部一定拿出一个详细合理的章程来。”长孙无忌淡淡的回答。他不喜欢李超的作派,但任务分下来了,他还是会去努力完成的。

    “不是详细合理,而是优秀的考核章程。我也没有七天时间给你,三天,我给你和吏部三天时间。若是三天时间不够,你现在就可以告诉我,我可以把这个事情交给别的部门去做,他们肯定能如期完成任务。”

    这话就是对长孙无忌和吏部的嘲讽了。

    长孙无忌黑着脸应道,“好,三天之后,吏部一定会交出一个优秀的考核章程来的。”

    当天晚上。

    李超带着太子承乾,一起前往魏国公府拜访长孙无忌。

    公事归公事,私情归私情。

    李超不想把公务上的分歧带入到生活里来,尤其长孙无忌还是承乾的舅父。历史上,承乾表现很不佳,十分让李世民失望。后来甚至弄出了谋反这样的事情,最终,李世民询问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没有支持这个大外甥,而是支持废掉太子承乾。

    后来,在立魏王还是晋王李治这件事情上,长孙无忌又表态支持李晋。虽然,其实长孙无忌那个时候,早猜测到了李世民的意图,不管是废承乾还是立李治,其实都是顺李世民的想法,但不得不说,长孙无忌在李世民这边非常得信任,同时他在这种敏感的皇家事务上,也非常有话语权。

    长孙无忌对李超和太子的到来还有点小意外,白天还闹的有点不愉快。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李超上门拜访,还带了几坛子最上好的酒。

    长孙无忌便让人弄了一桌菜,开了李超送来的酒,他叫来儿子长孙冲一起做陪。好在长孙冲以前也是拜在李超门下读过书的。

    有承乾和长孙冲两表兄弟在,李超跟长孙无忌的气氛反倒缓和了不少。

    你一杯我一杯,一会倒喝的挺尽心的。

    “魏国公啊,太子殿下非常优秀,你我都知道。但陛下望子成龙,希望太子更优秀,我让太子来做这个堂后官,其实也是想给他些磨砺而已。太子毕竟身份尊贵,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机会磨砺,总不能让太子真的到下面县里做个小吏,或者去军营里当个小卒子吧?有点机会,让太子历练历练总好的,你这个舅舅,也莫过于爱护关怀,过度的关怀,就是溺爱了。”

    私下的场合里,长孙无忌也没跟李超客气。

    “文远啊,你说的这些想想也确实有道理,是我多虑了。”他举起酒杯,“文远啊,你夫人又为你产下一嫡子,还没来的及恭喜你呢。”

    “魏公夫人今冬不也为魏公喜诞一个千金嘛,同喜同喜。”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你是太子岳父和老师,我是太子的娘舅,咱们都是一心为太子好,要扶保着太子将来继承大位的。我看,不如咱们两家也来个联姻,我家嫡出的二娘许给你家七郎如何,都是嫡出,天赐良缘啊。”

    李超没料到长孙无忌主动结亲,想了想,这倒也是一桩好事。反正这年头,早结亲晚结亲,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魏国公长孙无忌的嫡出二女儿,嫁自己的嫡三子,倒确实是良配。

    “既然魏国公不嫌弃犬子,那李超还巴不得攀你这门亲呢。”

    “哈哈哈,那就一言为定!”

    “嗯,明天我就请大媒送大雁过来。”

    送大雁过来,就是要问名字问生辰看看八字合不合了,如果不是相克相冲这些,事情差不多就定下来了,回头立下婚书,就算定下来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