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全文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txt下载

    慕容南点了点头:“是的,你们汉人跟我们草原不一样,我们没有你们这种大一统的概念,各个部落是独立的,即使出了大单于,大可汗,也不可能插手部落内部的事情,最多是金箭调兵。但你们汉人喜欢搞天子这套,所以即使是个傀儡,也要有个名义共主的,不然的话,那个皇位,人人都会有想法,就会征战不休,天下大乱了。”

    刘裕想到刚才桓玄说的话,叹了口气:“所以象谢相公这样,奉立天子,又作主为他选了皇后,这样等于虚君实权了,自己可以在幕后行天子之事,这就是桓家不服气的原因吧。”

    慕容南微微一笑:“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桓家独占荆州,形同自立,不尊朝廷号令,谢相公也管不到他们啊。桓家的不服气,是没有道理的,无非是自已有野心,要为此找一个借口罢了。我虽然是鲜卑人,但来中原几年的时间,也知道不少事情,在我看来,谢相公是把国家置于家族之上的,而桓家,则是正好相反。”

    刘裕点了点头,笑道:“我读书少,见识不如你慕容兄,让你见笑了。不过,桓温当年没有杀谢相公和王尚书,还是把权力还给了朝廷,还给了高门世家,这又是何原因呢?”

    慕容南摇了摇头:“不,他可不是因为好心,而是判断了自己的力量后,觉得不足以强行称帝,所以才会退回荆州,交出权力。”

    刘裕摆了摆手:“不是吧,当年的桓温,可是兵力控制了京城建康,连京口也是在他的弟弟桓冲手中,而王坦之和谢安当时手上无一兵一卒,我是看不出有什么能反抗的能力。”

    慕容南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刘裕啊,你毕竟没有治过国,不知这种平天下之事。不过这也难怪,你是军人,不是文臣。在战场上要打赢战斗容易,但打赢之后呢?那些地方,你如何控制?”

    刘裕的心中一动,这个问题他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就是上次君川之战,打完之后也就收兵回营了,那些占领的地区如何管理,还真不知道,他看着慕容南,说道:“那以你们慕容氏当年入主中原的经验来说,如何控制呢?”

    慕容南看着刘裕,平静地说道:“刘裕,你可知道,为什么冉闵当年起兵夺位,建立了帝国,强盛之时,兵力有三十多万,即使是石赵帝国全盛之时,也不过如此,可为什么就给我们慕容家一击而灭了呢?”

    刘裕笑道:“你是想说你们慕容家的甲骑俱装,天下无敌,连号称再世项羽的冉闵,也无法抵挡吗?”

    慕容南摇了摇头:“不,冉闵的铁甲步兵,在我看来并不在你们北府兵之下,而且他征战多年,深通兵法,部下又多精兵锐卒,即使是我们的甲骑俱装,正面冲击也没占什么便宜!”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让这个倔强而骄傲的鲜卑人承认没打过敌军,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但这也证明了冉闵的步兵战斗力之强悍,他看着慕容南,继续说道:“那是因为你们偷袭了冉闵,以十万铁骑打他一万人,占了绝对的优势,是吗?”

    慕容南叹了口气:“廉台之战之前,我们也是跟他这样十打一,但十战十败,数量并不是决定性的优势,你自己这回打君川之战,都是兵力绝对劣势,不也是以少胜多吗?”

    刘裕点了点头:“那你们是断了冉闵的粮道,让他缺粮而败?”

    慕容南摇了摇头,说道:“不,冉闵其实从邺城出来时,已经断粮很多天了,城中早就开始杀食石赵时的宫女,那场面,是惨不忍睹,刘裕,你知道冉闵带一万精兵出城,是干什么的呢?”

    刘裕叹了口气,一想到那段惨烈黑暗的历史,他的心就一阵阵地刺痛:“我听田洛将军说过,他是因为城中缺粮,带兵出来想要去抢那些四处的坞堡存粮,以解粮荒。”

    慕容南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就是这样,永嘉之乱后,晋朝的各地政权崩溃,北方很多民众结坞自保,在山中屯田,外修寨墙,相当于山寨一样,只不过他们能在山寨里屯田,这种坞堡多则几万户,少则几百户,星罗棋布,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控制北方的人。”

    刘裕点了点头:“我们大晋在南方也是这样,不过不是坞堡主们控制乡间农村,而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在乡间搞各个庄园,靠了他们的佃户和隐户来耕作。”

    慕容南笑道:“所以,谁控制了坞堡,谁就控制了北方,谁控制了庄园,谁就控制了南方。石赵期间,不愿意南下的北方坞堡主们,多半是在名义上效忠石赵帝国,给他们提供一些贡赋和丁壮,但不会让石赵的羯胡人直接来堡中管理。而石赵帝国军队数量不足,难以控制各地的坞堡,所以就维持这种名义上的关系,他们只能控制到州县府城,却管不到乡间坞堡,可以说,这是石赵的羯胡和中下层的汉人小地主们的一种妥协。”

    刘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冉闵登基建国,却因为无治国之才,控制不了这些坞堡主,所以才会失败?”

    慕容南点了点头:“是的,你看到的是最后冉闵廉台战败,兵败身死,可你不知道的,是这些坞堡主们积极给我军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无论是军粮,民夫还是情报。他们都是当地人,对本地的情况极为熟悉,冉闵虽是汉人,但几乎是在敌境作战,而我们大燕虽然是异族,却得到了本地人的支持,所以才能最后选择了最合适的地形,在冉闵最疲惫的时候跟他决战,一战定天下!”

    刘裕长叹一声,他很想说这些坞堡主是无耻的汉奸,卖国贼,但是理智告诉他,冉闵对待自己的本族同胞,甚至不如残忍的羯胡人,这才把本应属于自己的民众推向了敌人一边,最后的败亡,又岂非自做自受呢?



    慕容南看着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虽说自古以来,弱肉强食,普通人只会屈服于强大的武力,但是如果这个强大的武力不能保证民众的基本生存,那也是无法维持的,冉闵本身不过是一个有野心的屠夫,并无治国之才,谁支持他当皇帝他就用谁,谁妨碍他当皇帝他就杀谁,这点上,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没有区别。”

    刘裕叹了口气,正色道:“是啊,他下达了杀胡人可封官的那个命令之后,靠着汉人帮他屠杀了几十万的羯胡人,成功地登基为帝,但在登基之后又给自己的儿子封了个大单于,让他去统领投降的胡人兵将,只是因为这些胡人有战斗力,能帮上他。对于大晋,他一开始兵力雄厚时那是不屑一顾,到后面快要灭亡时却是乞求援助,我以前读书少的时候以为他是我们汉人英雄,民族救星,但后来读多了史书才知道,此人之恶,胜过羯赵,灭亡是必然的事。”

    慕容南笑道:“就是这么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何冉闵作为汉人,反而给本族的同胞抛弃?就是因为他不能让人活下去,不能组织民众生产,民以食为天,没吃没喝就会饿死,谁能这时候给他口饭吃,他们就会拥护谁。”

    “我们慕容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南下的时候不仅是带了大军,更带了在辽东储备多年的粮草,牛羊,可以说近乎是举族南下,来的时候就没考虑再回去了。你说,这样千年不遇的机会给我们抓住了,而北方的人民当时视我们为救星,我们消灭了冉闵之后,还可能继续以晋朝臣子的身份向东晋屈服吗?”

    刘裕咬了咬牙:“冉闵无道,但不代表我们大晋也会这样,当时我们大晋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先后由殷浩和桓温两次北伐,就是为了救北方百姓于水火。怎么能说我们不做事呢?”

    慕容南哈哈一笑:“得了,刘裕,我可不是我的那些连汉语都说不好的手下,你们的这些历史,我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能阻止你们东晋北伐的,可不是我们北方胡骑,而是你们自己人!”

    刘裕叹了口气,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耳边却传来慕容南那冰冷的声音:“殷浩北伐是因为要抢在桓温之前北伐,以免他的这个少年好友靠北伐建功,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势力和名望,最后行篡逆之事。因为事发仓促,多年来建康一带的朝廷没有强大的进攻兵力,所以殷浩无兵可用,只能用羌人姚襄的异族兵马打先锋,但又因为他和他手下的傲慢,逼反了姚襄,导致最好的机会错过。”

    “等到殷浩下台之时,桓温独掌大权,再次北伐,但这时候我们大燕已经稳定了北方,北方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感激我们的活命之恩,真心效顺,所以桓温打到黄河之后,就再也无力前进。”

    “再加上你们东晋内部争权夺利,建康城中的高门世家又暗自掣肘桓温,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具体做了些什么,但听吴王说,当年跟他对垒的桓温,正面相持并不吃亏,最后是因为粮尽才被迫撤退,给了他千里追击的机会。事后桓温把这个责任推到了前任寿春守将,豫州刺史袁真的身上,一怒将之消灭,但袁真绝没有这个胆子和动机做这种事,能让桓温兵粮出问题的,只有你们的高门世家了。”

    刘裕双眼圆睁,厉声道:“够了,这不过是你的猜测,毫无实据,就算我们大晋是这样,你们燕国慕容氏又好到哪里了?把国之栋梁,长城一样的慕容垂给逼到敌国,最后给灭国,我看你们在这种内耗上比我们更厉害吧。”

    慕容南紧紧地咬着嘴唇,刚才嘲讽刘裕时那脸上的得意之色,已经丝毫不剩,他叹了口气,说道:“咱们也不用五十步笑百步了,我想说的,只是告诉你,北方人心所向,当冉闵不能让北方人活下来时,他们自然会反他,十几年后我们大燕内乱,也让民众生存不易时,他们就会倒向秦国。所以说,要想平定天下,光靠打仗胜利还不行,重要的是战后是不是能稳定地保证民生,这,就是你们汉人所说的平天下!”

    刘裕点了点头:“你这话说的没错,打天下易,平天下难。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一生几乎不败,只输了最后的垓下一战,就是因为他残暴不仁,专行杀戮,民众恨之入骨,都心向汉王刘邦,所以刘邦屡战屡败但能迅速地恢复实力,最后胜利。我现在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当年桓温虽然看起来军力强大,甚至可以轻松地杀掉王坦之和谢家,但他毕竟势力只限在荆州一地,在三吴地区和两淮,还有岭南与蜀地毫无根基,如果他要篡位登基,这些地方必然会造反。”

    慕容南微微一笑:“你是聪明人,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一点就透。要想控制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他起码还得有几十万的军队才行,就算有这么多的军队,那他的军粮消耗又是巨大的数字,东晋百年以来,虽然历来是最强大的世家主政,然后轮流交替执政,但毕竟有皇帝这个共主在,一旦你扔掉了皇帝这个共主,那所有的世家都会联合反对桓温,他们看起来手里没有军队,但是吴地和两淮尽是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庄园与田地,随时可以把佃户庄客组织起来打仗。”

    “谢安和王坦之就算给诛杀,但王谢这些家族有几十上百的分家遍布大江南北,甚至他们还可以引北方的胡人军队南下。桓温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一旦胡人介入,那很可能是大家一起抱团完蛋,谁都是失败者。”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当年桓温没有强行登基的真相在这里。受教了。慕容南,我想问你一句,如果你是我,你会支持桓家,还是投入谢家这种高门?”



    慕容南笑着摇了摇头,顺便晃动着他的手指:“刘裕啊,你终于还是忍不住说出来了,我就知道,桓玄不会放弃这样跟你单独相处的机会的,他还是直接当面招募你了啊。只可惜他大概不知道,自己来晚一步了。”

    刘裕正色道:“不说桓玄,只说我刚才问你的问题,如果你在我这个立场之上,你是会跟着谢家,还是会跟着桓玄?”

    慕容南一动不动地盯着刘裕:“刘裕,你的信念难道动摇了吗?你已经和王妙音是这样的关系了,还有转换门庭的余地?”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妙音是妙音,谢家是谢家,这是两回事,我只问你,如果去除妙音这个因素,去除玄帅对我的恩情,只让你在桓家和谢家这两家中间选,你选谁?”

    慕容南叹了口气:“刘裕,你是英雄,甚至可能会是称霸天下的王者,问这样的问题,不觉得太愚蠢了吗?如果是英雄,不会庇护在任何人的羽翼之下,也不可能向任何人称臣,最多只是一时借用别人的势,等到自己有能力自立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握的!”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就象你们慕容家这样,弱小时打着晋臣的旗号,招纳北方的流人,士族为已所用,等强大的时候就自立登基?”

    慕容南点了点头:“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哪个不是这样?刘裕,谢家和桓家都是想着自己家族的利益,你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工具,或者说是棋子,当你不危及他们的根本利益时,他们会给你想要的,保护你,让你发展,但一旦你的力量超过了他们的控制范围,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你除掉!”

    刘裕咽了一泡口水:“也许桓家会这样,但我不相信谢相公,玄帅也会如此!”

    慕容南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谢家能从一个次等世家一跃而成顶尖豪门,靠的绝不是心慈手软,刘裕,有些话我不想跟你说,但你应该自己心里有数。当年王坦之和谢安是何等关系?自幼同学,长大同僚,儿女姻亲,又在反对桓温篡位的过程中生死与共,可谓是刎颈之交,过命兄弟,那关系,只会比你跟刘敬宣他们的更铁,更牢固!”

    “可后来呢?到了王坦之死后,谢家一家独大之时,谢安对于王家的子弟,还不是极力地排挤?虽然说王国宝这个家伙不是东西,但象王忱这样的才学之人,也不得重用,总说王谢齐名,但现在却是谢家独大,这才会让王国宝转而倒向了皇帝,你说谢家对于同为高门世家的王家都是如此地翻脸绝情,更不用说对于你这个上门女婿了。”

    刘裕很想开口反驳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眼中光芒闪闪,手也在微微地发抖,谢安那些和蔼可亲的脸,在他面前突然浮上了一丝阴云。

    慕容南勾了勾嘴角,继续说道:“再说桓家,当年荆州可是落在庾家的手里,庾亮,庾翼,庾冰这三兄弟都有大才,于国亦有大功,在王敦之乱给平定,陶侃又死去之后,荆州一直控制在庾家手中,一时间,庾家女儿贵为皇后,家族内占相位,外据强藩,可谓风头一时无二,即使是王家谢家加起来,都远远不及。”

    “可是庾家却是念着旧情,也为了制衡当时的太原王氏与琅玡王氏的需要,而提拔了桓温,可以说,对他有知遇之恩,桓温在庾家的荆州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因为庾氏三杰先后故去,而掌握了荆州大权。按说他应该对老上级,老恩公知恩图报,但是桓温为了能永掌荆州,对昔日的恩人庾家是痛下狠手,一两年内就把庾家在荆州的子侄全部找借口或贬或杀,彻底驱逐出了荆州,从而把这上游强藩据为已有。刘裕,有桓温这个例子在先,谢家会不防你吗?”

    刘裕叹了口气:“我不是桓温,没他这样的野心。”

    慕容南摇了摇头:“人是会变的,就象我们的祖先,当年在塞外放羊的时候,哪会想到有一天能君临天下,入主中原呢?而你,一旦接触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大的权力之后,你就会渐渐地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手中的工具,变成威胁到他们地位的敌人。到那个时候,也许就是你必须要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刘裕叹了口气,摇头道:“我希望这个选择永远也不要做,我这个人有恩报恩,如果真的要跟恩公起冲突,我宁可退隐林泉,做个庶民。”

    慕容南笑道:“那么,你就不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了吗?这点庶民可做不到。”

    刘裕咬了咬牙:“所以现在我还得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慕容南,我不说以后的事,我只说现在,你觉得现在的话,桓家还是谢家能帮我多一些?”

    慕容南微微一愣,摇头道:“你这是说什么疯话呢,你现在就是谢家的一员,北府军的将校,哪可能再有投奔桓家?如果你真的这样做,只怕任何人都会视你为叛徒,就是桓家,也不会接收的。”

    刘裕摇了摇头:“现在当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我是说以后。或者说我讲得明白一点,我说的是北伐。”

    慕容南喃喃地说道:“北伐?你这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好了,如果打败秦国,北方是由我们慕容家和姚家起兵吗?”

    刘裕正色道:“你们是在陇右和幽云起兵,那中原,河北,关中,齐鲁,并州这些大晋故地,还是要出兵收复的。你说,如果我们这次胜了,谢相公和玄帅会继续大军北伐吗?或者说荆州的桓家,会不会北伐?”

    慕容南看着刘裕,正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刚才桓玄是不是跟你说,谢家只想保家族地位,不会大举北伐,而桓家为了篡权夺位,必须要北伐建立不世功勋,所以你心动了,想在打完这仗后,有机会投入桓家军,北伐建功?”



    刘裕摇了摇头:“不,你说错了,我的意思是,如果谢家有意北伐,我当然还是为谢家效力,但如果谢家真的如桓玄所说的那样,只图自保,不思进取,那我也不可能让恢复中原的梦想就此破灭。”

    慕容南勾了勾嘴角:“你觉得桓家能帮你实现这个梦想?”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没错,起码,他们比谢家更有动机实现这个。”

    慕容南轻轻地“哦”了一声:“何以见得呢?”

    刘裕正色道:“谢相公要的是虚君实权,只要掌握相权,再通过联姻的方式结交各大世家,使朝中尽是世家子弟,那皇帝就无权力,只能对其言听计从,所以,即使不北伐,只要保住了现有的疆域,谢家仍然可以保其大权。”

    “可桓家不一样,他们是外藩,离中央太远了,想要夺权,只有篡位这一条路,而要行篡逆之事,除了要象桓温一样兵力强大,足以带兵控制建康城外,还要象你说的那样,得有效地控制民间,乡村。”

    慕容南笑道:“这和北伐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刘裕叹了口气:“以前我一直以为,北伐只不过是为了积累人望,好让世家或者是士族们支持自己,刚才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以前想的不够全面。北伐除了能得到名望之外,还能得到现有的好处,篡逆的本钱。”

    慕容南的心中一动,连忙说道:“这又从何说起?”

    刘裕的眼中光芒闪闪:“我大晋南渡近百年,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南渡的北方世家们人丁并不是很兴旺,跟本土的土姓大族,如周陆张沈朱这些家族相比,除了朝中有权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开国以来,朝中权力归北方大族,而民间的土地人口,则多半还是江东土著家族所有。”

    慕容南点了点头:“王与马共天下就是这么来的,强龙和地头蛇算是找到了个平衡,这点让我们北方胡人也是刮目相看。”

    刘裕笑道:“但是近百年下来,有权的北方大族子孙后代繁衍,他们能靠着手中的权力,让子孙后代们占田圈地,慢慢地蚕食那些土著们的利益,君不见,现在的三吴之地,闽越岭南,处处都是这些世家门阀的子侄们地盘吗?”

    慕容南的眉头一挑,看着刘裕:“是啊,我前面不是说过了么,王谢这些高门世家的子侄控制了江南的乡村民间,有了大量的庄园与佃户,这才是桓温不敢行篡逆之事的原因。可是这个跟北伐有什么关系?”

    刘裕正色道:“我大晋现在是只有长江中游的荆湘之地,还有三吴之地和两淮,算是核心区域。其他的如闽越之地,岭南交州,都是偏远之处,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核心区域的土地,人口基本上已经给世家或者是藩镇军阀们瓜分完毕,可以说,想再从他们的手中分出新的利益给北伐有功之士,很难了。要让那些世家子弟们把自家的田产,佃户分给北府军的这帮泥腿子,我看即使是谢相公,也难以做到,这才是历年来,北伐总是不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但是北方如果新占领和征服的土地就不一样了,有了这些无主之地,可以用来赏赐新的有功将士,得到的人口也可以重新分配,甚至在这些人口里再编练新军,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强大。桓家只靠荆州一地,不可能控制三吴的民间,但是如果有中原,齐鲁,关中这些地方的力量和兵力,就不一样了。”

    慕容南一边点着头,一边喃喃地说道:“是啊,我们慕容氏入主中原,也是靠了本地的汉人豪强地主们来维持统治,光靠我们本族的力量,绝不可能稳定北方,刘裕,你是怎么想到这点的?”

    刘裕叹了口气:“刘穆之以前和我经常聊过这些,我当时没有怎么注意,现在想到,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桓家要北伐,归根到底是为了新的土地,人口,他们想当皇帝,想当全天下,而不是半个江南的皇帝,所以这点上,跟江东的世家大族们,也许是有本质不同的,因为桓家更多地是一个藩镇,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世家门阀。”

    慕容南笑道:“军阀要的是靠兵强马壮来得天下,而不是守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所以他们天生就比世家门阀有进取心,你是想说这个吗?”

    刘裕叹了口气:“是的,以前我一直以为谢相公胸怀天下,自有收复失地之心,但是听桓玄这样一说,我现在有些动摇了,谢相公毕竟是谢家人,他要考虑的,首先是保持谢家的权势,其次才是恢复中原的大业,而桓家,他们一心想要篡位不假,但是要达到这点,就必须进图中原,也许在这点上,反倒是桓家跟我的目标更接近一些。”

    慕容南点了点头:“你真的有改投桓家之意?”

    刘裕摇了摇头:“那怎么可能呢?谢家再怎么说对我有大恩,我是不会背弃谢家的,但是如果有一天,谢家做不到北伐中原,而桓家能做到的话,也许我会帮桓家一次,毕竟,我首先是个大晋的子民,是个汉人。”

    慕容南叹了口气:“可是即使你这样想,谢家会怎么看你?天下人会怎么看你?刘裕,现在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谢家未来的女婿,是他们需要用来控制北府军的未来将星。”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我并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工具,慕容南,我不会象你们慕容家一样,一旦翅膀硬了就反噬旧主,真的有扫清天下的那一天,也许我就会归隐林泉了。”

    说到这里,刘裕叹了口气,抬头看天,在这一条窄巷之中,连天也变得只有一线的宽窄了:“不过现在说这些没用,秦军大兵压境,先打退了当面的强敌,才能想别的。不过,谢相公是不是真的会和桓玄所说的那样,也许这次对于桓蒋之死的处理,可以多少看出点端倪来。”



    慕容南勾了勾嘴角,说道:“能看出什么端倪呢?”

    刘裕看着慕容南:“你说有急事来找我,该不会是谢相公那里已经有了指示了吧,说吧,此事他准备如何处理?”

    慕容南笑道:“你还真是聪明,好吧,你猜得不错,谢家那里飞鹰传书已经来了,而我来找你,正是为了此事。”

    刘裕咬了咬牙:“让我来猜猜谢相公的处置办法,是不是此事不再追究,朱家兄弟交给桓伊自己处理,联姻之事作罢,让我们护送刘婷云回建康城?”

    慕容南摇了摇头:“不是我们护送,是让桓玄护送。”

    刘裕的脸色一变:“让桓玄护送,这是为何?”

    慕容南笑着看向了刘裕,眼中流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深意:“你说呢?”

    刘裕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次谢相公没有追究此事,但是心知肚明,就是桓玄出手,破坏了两家的联姻,所以,为了避免以后桓家再次捣乱,让桓玄回京,由自己控制起来,等于手上多了一个人质,以制约荆州桓家。”

    慕容南笑道:“聪明,不过,你觉得桓冲会给这个侄子牵着走吗?”

    刘裕勾了勾嘴角:“再怎么说,桓玄也是桓温生前亲自立的世子,桓冲毕竟只是以弟弟的身份代管荆州,桓玄成年之后,还是要还给他的,不然的话,荆州的人心不附,会出乱子。”

    说到这里,刘裕叹了口气:“听那桓玄的意思,好像也有点担心桓冲以后不会把荆州还给自己,所以他是希望我为他一个人,而不是为桓家效力。也许这次,是桓玄个人的决定,在这里挑事,并非是桓冲的授意。”

    慕容南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对。所以谢安要桓玄去建康,也是想把这个不安份的家伙给控制起来,免得破坏抗秦大局。”

    刘裕正色道:“那桓玄带的这三千人马怎么办?”

    慕容南笑道:“谢相公说了,让朱绰将军继续带他们回荆州抗秦,而桓玄则带少量护卫,送刘婷云回建康即可。此事他会跟桓冲打招呼的,想必桓玄也不敢违反。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这样,桓玄自行其事,那桓冲这个时候不会让他回荆州。”

    刘裕点了点头,松了口气:“其实,如果桓玄不在,这三千人马倒是守卫寿春的助力,不过,我想他们也不会听命于别人的指挥,还是算了。对了,慕容兄弟,这次联姻失败,寿春是不是准备放弃了?”

    慕容南摇了摇头:“不,谢相公的信里说了,寿春必须按原计划驻守,即使是桓伊不派援军,我们也要守下去,胡彬将军的五千军队已经在集结,三天后就能到达寿春。”

    刘裕的脸色一变:“三天?是不是晚了点?淮北那里可能直接弃守,秦军的铁骑,也许一天就能到达寿春城外。”

    说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而且,那杨秋的两千人马,不是已经来了么,只怕他们就是为秦军打前站的!”

    慕容南微微一笑:“这些不是你要考虑的事情了,谢相公说了,你和王姑娘,还有我的这两百部下,也可以回广陵了。”

    刘裕咬了咬牙:“不,这不是回广陵的时候,既然谢相公说了要守护这里,那我就应该留下来尽一份力才是。”

    慕容南的脸色一变:“刘裕,你疯了?这寿春能守?城中兵马不过两千,光城外的氐人兵将就有两千多了,不用秦军大兵前来,只怕这寿春都守不住,你一个人,再加我这两百多人,又能做什么?”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先解决掉城外的氐军,再加固城防,决一死战!”

    慕容南冷笑道:“解决?说的容易,你怎么解决?城中的步兵不堪大用,我这两百精骑不会在这种无谓的战斗中作徒劳的消耗,你自己一个人杀光这两千多敌军吗?”

    刘裕微微一笑:“不,也许,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刘裕长舒了一口气,大步向着巷子外走去:“好了,慕容兄弟,多谢你陪我聊了这么多,现在我要去见徐将军了,也许,还可以见桓玄最后一面呢。你护送着妙音回广陵吧,这并不是你的战争,我没权力让你留下的。”

    慕容南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刘裕远去的身影,紧紧地咬着嘴唇,久久,当刘裕的身影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处时,他才摇了摇头:“你一定是疯了!”

    寿春,刺史府。

    一个四十多岁,全身上下俱是甲胄的将领,正坐在大案之后,眉头深锁,大厅之上,除了他以外,只有站在案边的徐元朗,同样是眉头深锁,案上的烛光,随着轻风的拂过,在微微地晃动着,映着两人的愁眉苦脸,相对无言。

    久久,那坐在刺史案后的将军,才叹了口气,抬头道:“元朗啊,只怕这寿春城,是无法防守了,也不知道刺史大人的撤退命令,为何此时还不到!”

    徐元朗看着这个将军,正是那寿春守将,他的哥哥徐元喜,他勾了勾嘴角:“阿兄勿急,毕竟事发突然,刺史大人大概还要弄清楚情况才能定夺,毕竟寿春是淮南重镇,不可轻弃的!”

    徐元喜恨恨地说道:“不可轻弃也得派援军来防守啊!现在兵不过两千,光城外的氐军就不下两千了,万一他们心里有鬼,只怕不用秦国大军来,就可以攻下寿春城了。”

    徐元朗的眉头一皱:“那怎么办?附近的援军只有刚出发的朱绰所部了,他们才走半个时辰,要不要现在追回来?”

    徐元喜没好气地说道:“人家是荆州军,哪会听咱们的。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干脆就先撤好了。那个刘裕不是喜欢逞英雄吗,干脆就让他断后守城!”

    刘裕的声音在门外平静地响起:“卑职正有此意,不过,根据大晋军令,无上司命令,弃城失地者斩,还请徐将军三思!”



    徐氏兄弟的脸色一变,齐齐地看向了门口,只见刘裕神色平静,站在门口,后面跟着两个守在大门外的卫兵,神色慌张,本来想拉住刘裕,一看到二人的目光,连忙低下了头,左边一人说道:“将军,刘幢主他直接闯了进来,小的拦他不住,这才…………”

    徐元喜摆了摆手:“罢了,刘幢主岂是你们可以阻挡的,退下吧。刘幢主,我等正有事找你商量,还请进来。”

    刘裕微微一笑,大步而入,顺手带上了门,那两个军士连忙退下,徐元喜勾了勾嘴角,说道:“刘幢主,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你在此时前来,可以说代表了谢镇军。不过我等是豫州军将,并不受谢将军管辖,所以用不着听你的命令。”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卑职岂敢命令二位,只不过是同为军人,提的一个小小建议罢了。无论何时,守将无令弃城都是要军法从事的,卑职与二位相识一场,不忍见到二位被军法从事!”

    徐元喜沉声道:“可是刚才我们也说得清楚,没有援军,让我们如何防守这座孤城?刚才接到的塘报,淮北各城已经弃守,彭城已经落入了秦军的手中,他们的军队到此,不用一天的时间,这要我们如何防守这寿春城?”

    刘裕微微一笑,说道:“寿春是豫州重镇,也是大晋经营多年的所在,虽然城中兵力不足,但城防坚固,如果万众一心,坚守旬日应该还是可以的。”

    徐元朗叹了口气:“守兵不过二千人,城中百姓就算动员,也不过抽出两三千人的丁壮,寿春城方圆十几里,城墙加起来足有十几里长,这点兵力,根本无法防守。而且城外的那些秦军,说是来投降的,但是敌我难辩,一旦发难,城池必然陷落!”

    刘裕摇了摇头:“徐将军,你是一城守将,决定上万军民的生死,对国家也有守土之责,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秦军就算现在占了彭城,想要南下也起码要一两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完全可以做好城防,坚守十余日不成问题。你看,那桓刺史把儿子都留在了城中,不就是昭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吗?”

    徐元喜叹了口气:“桓刺史早就搬走了大部分的家眷,只留下少数仆役带着桓蒋在这里准备联姻完婚,现在桓蒋已死,这城中可以说没有他的亲人了。就算城池陷落,他也不会有太多悲伤的。”

    刘裕笑道:“他的两个外孙不是还留在城中吗?”

    徐元喜先是一愣,转而恨恨地说道:“给这两个小子害死了,要不是他们胡作非为,桓蒋怎么会死?若是桓蒋活着,看在儿子的份上,桓刺史起码也会派个几千援军助守,何至于此!”

    徐元朗附和道:“大哥说的对,桓刺史现在想必是恨死了这两个小子,断断不会为了他们再派援军的,说不定见到了还会宰了他们,为儿子报仇呢!”

    刘裕摇了摇头:“但这两个朱家小子毕竟是他的外孙,他们的母亲已经逝去了,我想桓刺史不会对他们无动于衷的,再说了,寿春是他的州治所在,这里的上万军民是他的子民,怎么会这样轻易放弃?只要我们在这里撑得十天半个月,无论是桓刺史,还是谢镇军,一定会起大军来救的!”

    徐元喜不屑地看着刘裕:“刘幢主,我知道谢镇军很看重你,但你毕竟只是个幢主,这军机大事,岂会跟你商量?据前方的探马来报,秦军这次进驻彭城一线的可是苻融亲自率领的大军,梁成的五万精锐也正在从荆州一线向这里进发,两军准备在此会师,总兵力不下三十万啊。北府军就算全军出动,加上桓豫州的兵马,也不到敌军的一半,他们未必会在这里与敌决战!”

    徐元朗点了点头:“是啊,这里是两个战区的交汇所在,秦军可以在此合击,虽然说此地水网纵横,但骑兵仍然可以在城北一带机动奔驰,这从这次的两千多氐秦骑兵南下就可以知道了。我要是谢镇军,断然不会在此决战!”

    刘裕微微一笑:“如果处处弃守,不战而退,那请问在哪里决战?在历阳?在广陵?还是在建康?!”

    徐氏兄弟对视一眼,面露惭色,低头无语。

    刘裕收起了笑容,正色道:“秦国大举南下,气势很锐,如果处处不作抵抗,直接撤退,那我军会气势下降,敌军则是日益嚣张,一旦让秦军起势,那即使有长江天险也难以阻挡,毕竟打仗就是打一口气,上次我军君川一战,几天之内连战连胜,直接打垮了彭超和俱难两名秦将的士气,方有大胜。”

    “这回谢镇军在派我出来时就说过,我们只需要争取几天给北府军筹集粮草,集合部队的机会,并不是说淮南之地就不能决战了。如果我们在此地挡住秦国大军,让其士气下降,也许,对面的八公山,就是两国大决战之所在!”

    徐元喜的精神一振,连忙说道:“谢镇军真的这样说过?”

    刘裕微微一笑:“如果没有这个计划,我又怎么会在这时候来送刘小姐联姻呢?就是希望借此机会,让桓刺史能发西府兵在寿春顶住秦军,争取时间。现在这个计划已经落空,但是我们仍然要继续守住寿春,胡彬将军的一万人马已经出发,两天后就能到达,难道我们连两天都守不住吗?”

    徐元朗又惊又喜:“真的吗,有一万人马?”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这一万人马是广陵的守军,紧急出动支援,而十万北府大军,几天后也会杀到,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放弃了寿春,会打乱谢镇军的全盘计划!”

    徐元喜哈哈一笑:“好啊,太好了,你这么一说,那这寿春还真的是不能撤了。元朗,你马上下令,停止撤离的计划,不过城中的老弱妇孺,则先撤出城,迁往历阳。”

    徐元朗点了点头,正要迈步出走,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可是,现在城外的那两千多氐军怎么办?”



    刘裕微微一笑,转头看了一眼门外,大门紧锁,几个跟着他的卫兵也远远地站到了刺史府的门口,他勾了勾嘴角:“徐将军,请屏退暗哨,卑职有秘计进报。”

    徐元喜的眉头一皱,一边的徐元朗说道:“大哥,刘幢主是谢镇军的爱将,不用怀疑。”

    徐元喜点了点头,挥挥手,殿外的角落里闪过几个阴影,而头顶的梁上也缘柱而下两个一身黑衣,手持弓弩的军士,向着徐氏兄弟行礼而退。

    当这些人的身影消失在刺史府外时,徐元喜才说道:“刘幢主,我的这些手下埋伏得挺好,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刘裕笑道:“直觉吧,上过战场的人,对埋伏这些,有些特殊的嗅觉,那几个兄弟也有点紧张了,人一紧张呢,就会有些气息外露的。”

    徐元朗正色道:“非常时期,要防奸细刺杀,总得有些布置的。不是针对刘幢主你。”

    刘裕点了点头:“这点当然理解,大将肯定是要有重重护卫的,要不然万一给敌人刺杀,那全军上下群龙无首,会有大败。徐将军,我们还是先谈谈氐军的事情吧,据卑职判断,这些必是奸细无疑!”

    徐元喜奇道:“你从哪里判断他们是奸细?有何凭证?”

    刘裕正色道:“如果真是如他们说的那样前来投诚,这两千多军队,不带家属子女,难道会逃得过秦国的军法?就算事出突然,杨秋自己逃了出来,怎么可能让两千多手下全都抛家弃子跟他走?那些没跟着过来的家属,必然在秦国成为人质,所以这必是诈降无疑!”

    徐元朗笑道:“之前桓玄桓世子也这样分析过,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本来我大哥还想让桓世子的军队帮忙消灭这些氐贼,可是谢相公的军令下得很快,桓世子已经去了建康,荆州军马也回了荆州,此事也只有靠我们来解决了。”

    徐元喜点了点头:“刘幢主,不瞒你说,我正是因为想不出什么对付氐贼的办法,才想要撤离的,他们是骑兵居多,我们就是要撤,只怕也不容易,你说你能看出他们诈降,那有什么办法消灭他们?难道是趁机夜袭吗?”

    刘裕摇了摇头:“杨秋的军队我见过,包括他们的军营,布置的还是很有章法的,不愧是秦国宿将,他们前来诈降,也不会掉以轻心,我们如果夜袭,兵力不占优势,城中将士并不是大晋的野战主力,守城尚可,主动出击野战,面对敌军骑兵,胜算不高。”

    徐元喜咬了咬牙:“那刘幢主带来的那两百骑兵护卫呢?他们可是精锐啊。”

    刘裕微微一笑:“骑兵正面攻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再说这是我大晋不多的骑兵,决战时还要用上,在这里消耗,不太好。我有一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消灭这些氐贼!”

    徐元喜和徐元朗同时精神一振,异口同声道:“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刘裕微微一笑:“还请二位将军在城中设宴,再准备牛羊好酒,去犒劳氐族将士,人家难得来我大晋,没喝过咱淮南的酒水,得好好招待下,是不?哦,对了,城中有多少蒙汗药?”

    寿春城外,八公原,氐军营地。

    百余个火堆熊熊地燃烧着,十几人一堆的氐族将士们,围在一起,拍手唱歌,痛饮马奶酒,气氛那是相当的活跃,营寨上箭楼的弓箭手和营门处的哨兵们,则一边来回逡巡着,一边小声咒骂着自己的长官,怎么让自己在这寒冷的冬夜来此值守,错过了火堆与美酒呢。

    杨秋坐在中军帅帐里,三四个将佐与他围坐在一个火盆边,一个名叫额白赤的副将叹了口气:“这次走的真是匆忙,连牛羊都没带,现在天天只能吃这些汉人的黍米,我已经有三天没吃烤羊肉串了啊。”

    另一个副将,名叫里先的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只要拿下寿春城,想要什么牛肉汤,羊肉串,都会有的。阳平公的大军已经占了彭城,很快就要过来了,如果我们能在这里监视寿春守军,那夺下寿春,我们就是首功啊。”

    杨秋的眉头一皱,本来伸向火堆取暖的手收了回来,沉声道:“都在想什么哪,别忘了我们来是做什么的,现在荆州的那支晋军撤了,城中的兵马不会太强,如果我们能攻下寿春,岂不是献给阳平公的一份大礼吗?”

    所有的氐军将校先是一愣,转而哈哈大笑起来,额白赤说道:“还是首领(本族氐人对内不称将军而是称首领,头人)说得好啊,要是咱们能自己攻下寿春,那才是奇功一件,不然的话,只怕这功劳会给阳平公据为已有。”

    里先忙不迭地点头道:“就是,这回首领来诈降的时候,那阳平公就有些不情不愿的,还有荆州那里的梁成来的很快,我看,他也想抢占这夺取寿春之功。首领啊,咱们动作还得加快,要不连夜攻城如何?”

    杨秋摇了摇头:“不行,上次进城的时候我就看过寿春的城防了,还是布置很严密的,不愧是经营了多年的淮南重镇,至于守军的数量,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我们是骑兵,没带攻城的器材,想要强攻,只怕很难。”

    里先“嘿嘿”一笑:“首领啊,强攻不行,还可以智取嘛,那些荆州军走了,我看晋军恐怕不会死守寿春,要不明天我们给那徐元喜传个话,就说我等愿助守寿春城,但是要入城,徐元喜只要放咱们进去,嘿嘿,咱们就来个擒贼擒王,先把他拿下,再逼令他让守军放下武器,这样,寿春不就不攻自破了嘛!”

    杨秋的双眼一亮:“好,你小子这个办法好,不过,徐元喜能相信咱们吗?”

    里先笑道:“我看能相信的,今天首领入城,他不也是笑脸相迎嘛,晋人战斗力不行,当年那殷浩就是靠了姚襄打先锋,我看,这徐元喜也是动了同样的心思,想让我们为他卖力呢。”



    杨秋勾了勾嘴角:“那我明天就去见徐元喜,你们在这里好生约束部下,记住,要他们少喝点酒,管住嘴别胡咧咧,要是让晋人听到咱们的计划,那大家都得完蛋啦!”

    他的话音刚落,突然帐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传令兵慌张地撞了进来,行礼道:“首领,那个叫刘裕的幢主又来了!”

    众人先是一愣,转而脸色微变,齐齐地看向了杨秋,杨秋缓缓地站了起来,沉声道:“他带了多少人来?”

    传令兵勾了勾嘴角:“就带了几十人前来,赶了二十头牛,五十头羊,说是来劳军的。”

    杨秋睁大了眼睛:“他没带军队来?”

    那传令兵摇了摇头:“没有,就几十个人,还有十几个赶牛羊的民夫。哦,对了,他们还用大车运了五十坛酒呢。”

    杨秋摆了摆手:“知道了,就说我马上去迎他,让他在外面等会儿。”

    当传令兵退出大帐后,额白赤勾了勾嘴角:“首领,他真的是来劳军的吗?怕不是来刺探我军虚实的吧。”

    里先摆了摆手:“要是别人也许是来刺探虚实的,可这个刘裕,不是在外面就看到我们的军队嘛,用不着再刺探什么军情吧。”

    杨秋冷笑道:“我知道了,他大概是想摸清楚我们的实力,然后帮他们守寿春城呢。”

    额白赤睁大了眼睛:“首领,为何这样说?他难道就不是来查探我们是不是真心过来投诚的吗?”

    杨秋哈哈一笑:“放心,如果他们怀疑咱们,就不会让荆州的军队撤走了,那三千兵马是监视咱们的,这就走了,说明对咱们放心,看来,这寿春守将徐元喜,现在是真缺兵马,而且也是相信了咱们能帮上忙,这样也好,让娃儿们全都别喝酒烤火了,到营帐里呆着,卫兵全部就位,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军容,还有,所有人都管住嘴巴,晋人来了无论问什么,都不许回答!”

    里先的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这个首领放心,下面的兄弟们不会说汉话,就是想回答,也听不懂啊。”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杨秋大步向着帐外走去:“走,随我去见见那刘裕!”

    一刻钟之后,仍然是这个帅帐,刘裕一身便装,站在杨秋的面前,杨秋盘膝坐在他面前的地上,笑道:“刘幢主,咱们氐人习惯这样盘腿坐,军帐之中不象你们晋人那样有大案,还请见谅。”

    刘裕微微一笑,拱手道:“杨将军,在下对于北方的军制也知一二,如果您不见外的话,在下也想跟您一样盘腿坐下。”

    杨秋哈哈一笑:“好,很好,请坐吧。”

    刘裕直接就坐了下来,而他身边的慕容南也跟着坐下,杨秋看着刘裕,笑道:“还是刘幢主挂念着咱们啊,不瞒你说,咱们这次一路南下,缺吃少穿,只是落难来投,也不好意思向徐将军开口,本指望到了广陵之后有谢镇军的接济,但这次刘幢主送了牛羊与美酒,可真是让咱们的弟兄开颜哪!”

    刘裕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咱们汉人的礼仪嘛,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肯定是要有所招待的。徐将军挂念着氐军兄弟们,说人家抛家弃子,落难来投,咱们要是不尽东道主之谊,就太说不过去了。反正寿春城中有的是粮草,正好分一点给各位。”

    杨秋与里先相视一眼,里先换上了一副笑脸:“刘幢主,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刘裕看着里先,回道:“里将军请说。”

    里先勾了勾嘴角,说道:“请徐将军早点给我们开个路引官凭,我们也好早点到广陵,我家杨将军跟您,跟徐元喜将军都说过,咱们这是一路逃难,不想多作停留的。”

    刘裕笑着摇了摇头:“这次在下前来,正是跟杨将军和各位商议此事的。你们的情况,在下已经禀报了谢镇军,他的军令也已经传了过来,要各位就地驻守,助防寿春!”

    所有的氐将脸色都为之一变,额白赤嚷了起来:“咱们杨将军说过,我们不打仗的,要是苻坚看到了我们与他们对战,肯定要治罪咱们的家人的。”

    里先也跟着说道:“就是,咱们可是对秦国谎报战死的,如果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我们在秦国的家人可就完了。”

    刘裕平静地摇了摇头:“各位,你们多虑了。也请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这次秦军大举南下,淮北之地直接弃守,大批百姓南撤,现在广陵,甚至是建康都是人心惶惶,这时候如果你们这二千多胡骑一下子出现在广陵城外,会引起巨大的恐慌的,寿春这里毕竟是前线,但你们这次出现时,仍然让百姓四散惊逃,要是到了广陵,只怕会吓得全城百姓崩溃,所以谢镇军严令,你们不能再向前走了。”

    杨秋咬了咬牙:“我们是落难来投,如果晋国不肯收留,那是要我们的命啊!苻坚决不会放过咱们的!”

    刘裕笑道:“当着杨将军的面,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谢镇军要守广陵,不会允许你们过去,但是寿春的城防坚固,城中兵马粮草充足,也不是秦军能轻易攻下的,现在我们大军已经集结,很快就会前来寿春,与秦军决战,这次我们北府兵以我为先锋,率三千人马来援,加上城中本来的五千守军,足以守住寿春,而各位如果入城助守,那更是如虎添翼了,一旦守住寿春城,以这个军功,谢镇军也没有理由不让各位过江去南方了。”

    杨秋的双眼一亮:“城中有八千兵马?”

    刘裕微微一笑:“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我们怎么可能让城外的荆州军离开呢?杨将军入城便知。要是你们怕给对面的秦军认出来,可以换上我们晋军的衣甲,把马匹集中到城里,那秦军不就认不出来了吗?”

    杨秋的眼中光芒闪闪,似是在判断刘裕的话,一边的慕容南微微一笑,突然开口用鲜卑语说道:“杨将军,我拓跋南当年也是这样投奔大晋的,不为人做事,怎么取得人家的信任呢?”



    此话一出,全帐的氐人一下子全都跳了起来,大家用着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慕容南,仿佛在看一个妖怪,里先失声道:“你,你是鲜卑人?”

    慕容南微微一笑,改用氐语说道:“不错,我正是鲜卑拓跋部落的人,当年秦国灭我代国,我拓跋氏族人失去根本,四散漂流,跟你们一样,我们也被秦国安置在河南淮北一带,受尽秦国那个兖州刺史彭超的欺压,所以,我们才找机会逃亡到了大晋。上次君川之战,我们随晋军出征,正好报仇雪恨了!”

    杨秋上下打量着慕容南,沉声道:“怪不得上次看你们的这两百余骑,骑手的骑术精熟,马匹也是膘肥体壮,绝非以前我所见过的晋军所能办到。原来是找了称雄塞外的鲜卑拓跋氏的高人啊。”

    慕容南点了点头:“我们是拓跋宴君的手下,当年他听信谗言,竟然动手弑父,这才导致我们代国内乱,给秦国有机可乘,最后国破家亡。后来苻坚说我们是叛贼的部曲,不能享受普通族人的优待,要迁居河南,立功赎罪。彭超就以这个为由欺压我等,抢夺我们的牛羊战马,淫辱我们的妻儿老小,打仗还要我们冲在一线,杨将军,你说要是换了你,能忍这口气吗?”

    杨秋哈哈一笑:“看来我们是一路人啊。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鲜卑兄弟,很好。现在你们在大晋过得如何?”

    刘裕笑道:“拓跋兄弟他们上次过来了两千余骑,君川之战时立了大功,现在已经成了建康城的宿卫军,我们的皇帝很信任他们,也给他们很多赏赐,现在他们过得很好,比在秦国好得多,你看,这回秦军南下,他们就自告奋勇,主动到一线来战斗了。”

    杨秋看着慕容南,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拓跋兄弟,你们这样为大晋卖力,就不怕万一失手,苻坚不会放过你们吗?”

    慕容南叹了口气:“杨将军,我觉得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不堪秦国欺压,逃亡到大晋,大晋肯收留我们,也是看我们这些人在战场上有用,咱们得知恩图报,也要建功立业,不然我们这些北方胡人除了打仗还能做什么?再说现在是秦国入侵,要是我们不奋力一战,保住大晋,只会跟着一起完蛋,到时候天下虽大,我们又能再逃到哪里去呢?”

    杨秋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么说,我们除了帮大晋战斗,也没别的选择了?”

    刘裕微微一笑:“杨将军,这次正是好机会,让你们可以证明自己对大晋的忠诚,也证明对大晋的作用,就象我刘裕,以前不过一个无名小卒,君川一战,得了点战功,现在不也是被谢镇军委以重任了吗?将军在秦国就是多年宿将,如果能得到大晋的信任,必有大的作为的。”

    杨秋眼珠子一转,说道:“还请二位贵使先回避一下,我要跟我的部下们商量一下,毕竟,兹事体大,原来我跟我的族人们说,来大晋后不会再有战斗,不会再有流血,但现在要重新编入晋军守城了,还要说服他们才行。”

    刘裕笑着长身而起,向着杨秋行了个礼:“等您的好消息。哦,对了,不管你们作出如何的决定,这些牛羊和美酒,都可以让您的弟兄们先享用一下,弟兄们一路远来,辛苦了,过两天也许秦军大军来了,寿春的城内也要粮食管制,未必有这些好东西吃啦。”

    杨秋点了点头:“明白,请二位稍等片刻,我们议议就来。”

    当刘裕和慕容南走出大帐,来到帐外一处僻静之所后,刘裕舒了口气,说道:“看来这些氐人也在想办法赚寿春城,这个时候了还在军议,我们来的正是时候啊。”

    慕容南看着营地内已经开始杀牛宰羊,开怀畅饮的氐人军士们,勾了勾嘴角:“这些氐人永远也不会变,只要有羊肉串和酒,就会高兴了。刘裕,其实我们没必要赚杨秋他们入城,只要把他们灌醉了,直接杀掉就可以。”

    刘裕勾了勾嘴角,摇了摇头:“这里并非战场,灌醉后杀掉不太好,再说,我们也可以从杨秋的嘴里得到不少秦军的军情。还是按原计划办。”

    说到这里,刘裕看着慕容南,笑道:“你这回怎么突然说自己是拓跋氏的人,不说自己是慕容家的呢?”

    慕容南没好气地说道:“要说我是慕容家的,那吴王跟你们暗通的事,不就坐实了嘛。这些氐人要是有人跑回去,那吴王可就危险了,一旦没有吴王的内应,只靠你们晋军,怕是也难言必胜吧。我这可是为了你们好。”

    刘裕点了点头:“是你考虑得周到,不过,那拓跋氏的代国内乱是怎么回事,我以前听胖子说过一些,但他也知道得不多。听说有控弦几十万,战马上百万的塞外强国,怎么就这么一下子给秦国灭了呢?”

    慕容南勾了勾嘴角,说道:“反正现在也是闲着的,你想听听我们鲜卑人的故事吗?”

    刘裕微微一笑:“求之不得。”

    慕容南正色道:“说起鲜卑,其实就跟古之匈奴一样,是草原上无数个部落的统称,但要说最正统的鲜卑源流,还要算这个拓跋氏。”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说详细点,我一直就搞不清楚你们慕容氏和拓跋氏,还有宇文氏和段氏这些鲜卑部落的关系。”

    慕容南看着刘裕,缓缓地说道:“最早的鲜卑呢,传说是黄帝的元妃,西陵氏女嫘祖所生的长子昌意,这昌意又生三子,少子名悃,迁居到了北方的草原之上,黄帝以土德称王,北方草原之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这就是拓跋的来源,意思说就是黄帝之后。”

    刘裕点了点头:“这倒是有意思,我听说鲜卑在西周的时候,曾经参与过武王的孟津之盟,也算是一路势力了,对吗?”



    慕容南点了点头:“不错,那是拓跋氏部落参加的,不过没混上诸候,只混了个看守火堆的差事。毕竟跟中原的各个诸候国相比,当时的拓跋部落还是太弱小了,连个附庸都没有混上。”

    “后来到了你们中原的战国时期,草原上的拓跋氏部落,只是东边的东胡联盟中的一员,匈奴崛起之时,击败东胡,而拓跋氏则向东逃亡,进入了大鲜卑山,从此臣服于草原的霸主匈奴人,定期向其进贡牛羊,战马和女子。”

    “哦,对了,你们汉朝时的那个汉将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还给他娶了个拓跋氏的女子作为妻子呢,大约就是拓跋部落进贡的。”

    刘裕笑道:“这事我也听过,幸亏汉武大帝反击匈奴,百年汉匈战争终于打垮了匈奴人,不然哪会有鲜卑的崛起呢?”

    慕容南点了点头:“是的,但是后汉五单于混战之时,拓跋氏部落还躲在大鲜卑山的深山老林里,这时候当年被打散的东胡部落渐渐地从白山黑水的林子里出来,有一个强大的部落首领,名叫檀石槐的,一统草原各部,他用了鲜卑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族群统称,以示跟匈奴的区别。”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个鲜卑是我们汉人的叫法,鲜者,寡也,卑者,低贱也,意思是说鲜卑人数量稀少,种族低贱,并不是什么好称呼。”

    慕容南冷笑道:“你们中原汉人就是把自己当成天之骄子,四方都是蛮夷,连给他们定名字都是各种鄙夷的叫法,什么鲜卑,匈奴都不是好词。算了,不提这个。檀石槐是一代雄主,打得东汉军队接连大败,一时间威震塞外,那些没有跟着匈奴本部一起西迁的草原各部落,全都自号鲜卑。就连曾经作为匈奴左贤王的后代的宇文部,也改称自己是鲜卑人了。”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宇文部落原来是匈奴贵族?”

    慕容南点了点头:“是的,他们是匈奴左贤王,南单于的后代,因此在檀石槐时期给封为东面大人,统领辽东,而那时候我们慕容部落,也是他们属下的一个小部落,并没有成气候,至于拓跋部落,大约也是在这个时期离开了大鲜卑山,到了呼伦贝尔的草原之上,重新成为游牧部落。”

    “宇文部落在东汉中期,出了一个强大的首领叫宇文莫那,从阴山地区带着十二个下属小部落迁到了辽西一带,他的部下劝他称为天王,也是我们胡人中最高的首领,而他担心会给汉人出兵讨伐,所以只用了鲜卑语中的天王,音译为宇文,这就是宇文部落的来源。”

    刘裕笑道:“看来这个宇文跟你们的这个慕容部落,以步摇冠为音近,取名慕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慕容南微微一笑:“是啊,因为檀石槐死后,草原再次无主,虽然各部落都自号为鲜卑人,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部落能号令大家。宇文部和我们慕容家起于辽地,而拓跋部则出了大鲜卑山,他们的首领拓跋毛开始,历经十几代人,终于在漠北形成了气候,成为了塞外的霸主。”

    “我们慕容家经历了多年的奋斗,打败了宇文氏,一统辽东,而拓跋氏则借着八王之乱时,晋朝最后的忠臣刘琨苦守晋阳,多次邀请鲜卑兵马前来助守,他们趁机把势力从漠北扩展到漠南,成了地方几千里,控弦数十万的塞外强国,而他们也建国号为代,算是天下的一方势力了。”

    “但是拓跋氏始终没象我们慕容家这样,等到入主中原的好机会,相反,他们内部的争权夺利,仇杀不断。象是前任的代国国主拓跋什翼健,就先后给自己手下的大将长孙斤和儿子拓跋宴君所刺杀,国家也陷入分裂与纷争,这才会秦国趁机出兵消灭。”

    刘裕奇道:“要说大将刺杀主君,想要篡位,还可以理解,可是这个儿子杀父,又是怎么回事?”

    慕容南正色道:“那个拓跋宴君是庶长子,没有继承国家的权力,但他为人勇猛,立过许多战功,所以心中不平,而唆使他叛变杀父的,则是他的堂弟拓跋斤。”

    “当年拓跋什翼健身为代国太子,嫡长子,却因为代国弱小,中原的石赵帝国强大,而到赵国当了人质,他的父亲,前任国君暴毙,国中群臣推举其弟弟拓跋孤为君主,而拓跋孤却把拓跋什翼健从赵国迎回,把国君让给了自己的哥哥,由是拓跋什翼健非常感动,曾当众立誓将来会把一半的国土分给拓跋孤的儿子。”

    “几十年过去了,拓跋孤早已经死了多年,但拓跋什翼健却没有依当年的承诺,把一半的国土还给他的儿子拓跋斤,于是此人心怀怨恨,有意地接近同样有怨气的拓跋宴君,挑唆他谋反。”

    “拓跋宴君是拓跋什翼健在赵国当人质时和赵国婢女所生,身份低贱,却是庶长子,后来拓跋什翼健从赵国回来之后,我慕容氏强大,入主中原,拓跋什翼健转而向我大燕求婚,迎娶了慕容氏的宗室公主为正妻,生下几个儿子。拓跋斤于是挑唆,说拓跋什翼健为了让慕容公主的儿子顺利登基,准备除掉拓跋宴君,而这个拓跋宴君刚刚迎战秦军时战败,怕给问责,干脆就弑父杀弟。”

    “从此代国内乱,各部落都不愿意再听从拓跋宴君这个弑父凶手,纷纷叛代归秦。而秦军以当年被拓跋氏打败的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为先导,以大军攻代,一举灭之,擒获拓跋宴君与拓跋斤,送长安车裂处死,以警示天下,弑君杀父的凶徒下场。”

    刘裕哈哈一笑,长舒了一口气:“真是精彩的故事,拓跋宴君真是罪有应得,只可惜代国十几代人,几百年的奋斗,就给这个蠢货毁于一旦了。对了,你们慕容家跟姚氏羌族联合,就没想过去找拓跋氏的后人一起复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