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全文阅读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txt下载

    “老爷,轩儿这么大了,而且还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做长辈的应该给予支持啊!”

    李夫人的态度最先转变过来,变成了跟李泽轩一条阵线,说到底她还是心疼儿子啊!

    “既如此,那轩儿你有没有算过,建一个书院需要多少钱?”

    好说歹说,李老爹终于接受了李泽轩办书院的计划,这时,李京墨终于想起刚进屋时,李泽轩可是正准备借钱来着,于是问答。

    “爹,孩儿估计整个书院修建完成,大概需要二十万贯,不过前期肯定来不及全部修建完了,孩儿打算先投入八万贯,把学生日后学习、住宿、看书以及活动的场地先给建好了再说!”

    李泽轩在从宫里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大致估计了下要想建一个他脑海中理想的书院,所需要的大概银钱,于是他说道。

    “噗!”

    还好李京墨是坐着的,不然听到这个数字非得给跪了。

    “多少?二十万贯?轩儿,你这是要建书院,还是建宫殿啊?”

    李京墨吓了一跳,声音也提高了八度,叫道。

    在他看来,外面的那些书院不就是一个院落,几间屋子吗?撑死几百贯就能建一个,怎么可能需要二十万贯?在这个物价及其低廉的时代,就算皇帝建一个宫殿,也要不了二十万贯啊!

    他却不知道李泽轩这回是打算按照现代大学的规模,来建造一所书院的,要是这么看的话,二十万贯还真没有多说。或许会有人觉得二十万贯建不了那么大规模的书院,毕竟现代很多大学的造价,动则几十上百亿,但这个必须得考虑到唐初的物价问题,按照物价折算,这个时候的一贯钱,差不多相当于现代四五千块钱的购买力,二十万贯就相当于八百多亿的购买力了。

    “爹,孩儿这个书院,并不是小打小闹,孩儿这是打算建一个与国子监比肩的学府,以后这座书院,将会为大唐培养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

    李泽轩轻声解释道。

    李京墨听到这宏伟的计划,惊讶的合不拢嘴:“这...这么大的书院?”

    李泽轩轻声一笑,继续道:

    “爹,孩儿虽然已经封爵,但是咱们家与那些真正的豪门大户相比,仍然算不得什么,孩儿没什么野心,也从未想过去位极人臣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孩儿只想更强大一些,让别人不敢来欺负咱家的人。”

    “而这座书院,若是建成,配合着孩儿新颖的办学理念以及师父传授给孩儿的那些学问,日后这书院就将会成为我们家最坚实的后盾以及最扎实的底蕴,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也会有我们李家的一席之地!”

    “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也会有我们李家的一席之地!”

    李泽轩的最后一句话,震的李京墨呼吸急促,并在脑海中不断回响。

    片刻后,李京墨起身,拍了拍李泽轩的肩膀,感慨道:“轩儿,你真的长大了!再也不需要爹和你娘操心了!为父现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家交给你了,以后爹就在家养老喽!”

    李泽轩忙道:“爹你还正当壮年,怎么能说这种话?再说之前不是说好了,两年之后您再把家里的生意交给我吗?”

    李京墨摆了摆手,不吃这套,说道:

    “为父心意已决,轩儿你不必再劝了!论眼光、论魄力、论经营能力,为父现在都比不过你!也只有你能把咱们这个家,带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为父以后就在家里帮你算算账就行了!”

    接着他又看向李夫人,说道:“以后也会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夫人了!”

    “爹~!...........”

    “轩儿,你就别再劝了,娘和你爹都相信你!相信我儿会闯出一片更广的天空!”

    李夫人慈爱地笑道。

    “那好!孩儿也长大了,是该担起这份责任了!以后爹和娘就多多休息,吃好喝好玩好,孩儿不求别的,只求您二老天天开心,然后长命百岁,我们一家人日后要成为大唐最幸福的!”

    李泽轩突然瞥到了老爹两鬓上的几缕白发,他的内心顿时受到了一些触动,或许自己早就应该站出来啊!

    “好好好!娘和你爹还等着抱孙子呢!你和雨惜得尽快啊!”

    李夫人闻言,笑眯眯地说道。

    李泽轩暴汗:“娘,这都还没成亲呢~”

    “呵呵,快了快了~~”

    李夫人想到过几日儿子就要成亲,脸上的笑容是怎么都收敛不住。

    “咳咳,轩儿,家里之前支出了一大笔钱用于给庄户们购买鸡苗,后来轩儿你又弄了酒坊、奇趣阁以及奇趣文化,这些可全都是日进斗金,收益不菲,现在家里能拿得出来的现钱,大概有十二万贯,足够轩儿你用了!”

    李京墨卸下了重担,脸上满面红光,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他将家里现在的财政情况,简单地跟李泽轩说了下。

    “嗯,谢谢爹!”

    李泽轩松了一口气,还好第一阶段的钱够用,不然他还得想办法筹钱。

    “嗯~,对了,说了这么久,还不知道轩儿你要建的书院叫什么呢?”

    李夫人插话道。

    “娘,书院的名字,叫做炎黄书院,陛下已经答应亲自替孩儿题匾了!”

    “真的~?陛下亲自题?那实在太好了!轩儿你到时候可要派人好好看护那牌匾,别让人给偷了!”

    李夫人惊喜道。

    李泽轩哭笑不得,道:“娘~,您想多了!陛下亲自题的匾,谁敢偷啊!”

    “那你也得小心照看!哦,对了,这书院为何叫炎黄书院啊?炎黄是什么意思?”

    李夫人疑惑道。

    炎黄子孙,最早出《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但“炎黄子孙”、“黄帝子孙”等词语在古代却隐而不显,很少使用。究其原因,大概与古代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较淡,对炎黄二帝的尊崇文化性大于血缘性,“炎黄子孙”一词的指代范围较小等因素有关。古代中国是“王朝国家”,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在清朝末年,“炎黄子孙”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地流传。清末反抗满族统治的早期革命党人,即用“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做口号取得汉人的支持,激进的革命派认为“炎黄之裔,厥惟汉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则认为“中国皆黄帝子孙”。

    因此,李夫人不知道“炎黄子孙”这个概念,倒是情有可原。

    .......................

    第二更!

    (本章完)



    “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轩儿用这两个字,当做书院名字,是想说我们都是炎黄后人吗?”

    李京墨片刻后,便想出了炎黄子孙的出处。他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自从做生意小有所成、安定下来后,他就开始在闲暇之余,读读经史,因此在四书五经这方面,他肚子里的墨水比李泽轩还要多。

    李泽轩听到老娘的问话,本来还处于懵逼状态呢!因为他当时给书院起这个名字,是以为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可是看老娘这状态,明显不是这个样子啊!

    这时听到老爹拽了一句文,李泽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暗道真是侥幸呀!还好在不知道哪本书里面记录了类似的东西,不然自己岂不是又要费劲地去圆谎?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爹您可真博学!炎黄二帝身为我汉族的始祖,孩儿认为,我们中原人皆可称之为炎黄子孙,孩儿的这所书院,以后的招生条件就是——无论贫富贵贱,但凡炎黄子孙,皆可入学!一旦入学,须得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终生不得忘本!”

    李泽轩当然没读过《国语》,但既然老爹主动帮他解释,他哪有不附和的道理。

    “呵呵,那这件事就先这样吧!轩儿,我和你娘先回去歇息了!”

    被儿子这个他们看来很高大上的国子监司业夸奖说自己博学,李京墨很是得意,他笑呵呵拉着自己夫人的手,就要准备回去睡觉了。

    “哎!对了,爹,您先别走,孩儿还有一事忘了跟您和我娘说了!”

    李泽轩连忙伸手说道。

    “何事~?”

    李京墨随意地问道,他刚把“家主”重任传给儿子,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啊!心情甚至比李泽轩还要轻松。

    “今日陛下还跟孩儿说过,待孩儿十日后请辞时,陛下会再提拔我为太子詹事,并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李泽轩说道。

    “什么~?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

    李京墨不淡定了,他本来以为李泽轩辞掉国子监司业以后,就只挂着一个男爵了,万万没想到还有更高品级的太子詹事以及金紫光禄大夫,亏他和夫人刚刚还为李泽轩此官而惋惜呢!

    “轩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李夫人一脸激动地看着李泽轩问道。

    李泽轩点头道:“当然是真的!娘!陛下九五之尊,说出去的话当然是一言九鼎!”

    “你个臭小子为何不早说?害的为父跟你娘还白白为你的前程担心!”

    李京墨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他没好气道。

    “额,爹,刚刚孩儿忘了!”

    忘了...忘了....

    李京墨差点气死,他指了指李泽轩,正想再骂,李夫人连忙拉住,劝道:

    “好了好了,老爷,轩儿他要升官,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走吧,不早了,该歇息了。”

    “哼!”

    李京墨哼了一声,甩了甩袖子,便转身跟着自家夫人去歇息了。

    李泽轩在后面抹了抹冷汗,暗道早知道就不说了啊!

    .......................

    翌日。

    李泽轩早早地便来到了国子监算学滚。

    算算日子,他在算学馆剩下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五天了,虽然他昨天跟李二说的是十天后去请辞,但这中间他还要成亲,估计得耽误不少时间。

    在这边教书教了一个多月,李泽轩还真心有些舍不得,算学馆的四十四个,哦,不,是四十五个学生(昨天还来了一个李怀仁呢),算学馆的四十五个学生的名字,李泽轩都记得,甚至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李泽轩都记在心里。

    说实话,这一批学生,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这次他自己办学,就很想把这一批学生,全部带过去。

    当然,相比于国子监,他的书院可能没多少吸引力,毕竟国子监是当下大唐官办的最高学府,所以,李泽轩心里很清楚,这些学生要是有一半愿意跟他走,他心里就非常满足了。

    想到这里,李泽轩有些感伤,或许这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吧!

    “师父,你怎么了?”

    铁蛋难得地看到自家师父,竟然看起来有些感伤,他站在李泽轩身后,好奇地问道。

    “呵呵,没事!铁蛋,你在算学馆学习了这么久,觉得这里怎么样?”

    李泽轩淡淡地问道。

    “唔~!挺好的啊!这里的同窗,都很和善,而且有许多学生,实力都很强!”

    铁蛋想了想,答道。

    李泽轩点了点头,铁蛋说的没错,算学馆现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高手如云”!可以说现在算学馆的学生,仅仅在算学一道上,基本上都能“称霸”一方。

    “呵呵,铁蛋你好好珍惜最近在算学馆的时光吧!”

    李泽轩拍了拍铁蛋的肩膀,然后转身进了教舍,因为他看见不远处已经有几个学生向这边走过来了。

    铁蛋作为自己的亲传弟子,以后当然要跟着自己去“炎黄书院”的,所以他才会这么说。

    “啊~~?为什么?师父?”

    铁蛋傻眼,连忙追着李泽轩问道。

    .................................

    “哎,处默、处默,我今天带了两柿子,这可是青州莲花柿,可甜了,要不要来一个?”

    上午课间时分。

    王猛揣着两个黄橙橙的大柿子,跑到了程处默的座位边,贱贱地笑道。

    王猛这货嗓门儿比较大,教舍内其余学生立刻就将目光投了过来。

    程处默闻言,顿时就想到了昨天他在教舍被王猛恶搞的事情,脸色当真是红了白,白了紫,紫了黑,他忍了又忍,终于忍无可忍,暴怒道:“曹!来你妹!王猛你特娘的欠揍!”

    话音未落,程处默的大拳头就冲王猛身上招呼了过去!

    “嗷!曹!程处默你怎滴这么不识好歹,俺好心好意给你柿子吃,你不吃就算了,咋还打人?”

    程处默的拳头被王猛躲过,但王猛还故意装作一副痛苦的样子,委屈大叫道。

    这货演起来还真是个戏精。

    “吃你娘的柿子,从今以后,不许在老子面前提柿子!”

    程处默更加愤怒,这货现在对柿子已经有阴影了!

    “呵呵~!这群逗比!”

    坐在教舍外的“房车”里喝温柔乡的李泽轩,听到教舍里的动静,撇了撇嘴,摇头笑道。

    …………………

    先前说,今天要是没有意外的话,是四更,那侠客想说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有意外了,侠客卡文了,今天先三更吧!大家早些睡!晚安!

    (本章完)



    “李司业可在里面?”

    正在李泽轩在车内感叹算学馆内那几个逗比时,车外传来了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细细分辨,就能听出是孔颖达。

    “嗯,祭酒?您有事?”

    李泽轩挑开车帘,跳下马车,站在孔颖达身前,淡淡地问道。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泽轩感觉孔颖达眼角的皱纹又多了些。

    “嗯,李司业可否借一步说话?”

    借一步说话?李泽轩感觉这句话好熟悉,前世,经常会在网上某些带颜色的帖子下面,出现一排又一排“道友,借一“部”说话!邮箱:110120119@”的神回复,咳咳,没想到孔颖达也是个老司机,需要借一部说话。

    “额,这个,祭酒,这马上都快要上课了,怕是有些不太方便.......”

    老司机也不能影响自己上课呀!李泽轩对孔颖达虽然有点小意见,但这会儿他真心不是故意推脱,马上要跳出国子监、自立门户了,他现在很珍惜最后这些给学生们上课的机会。

    “用不了你多长时间,老夫说完就走!”

    孔颖达皱了皱眉头,按照他对眼前这货的了解,才不信李泽轩会热爱上课呢!

    “唉,估计这小子还在心里记恨老夫吧!”

    孔颖达想道。

    “唔,那好吧!祭酒你上去坐吧!”

    李泽轩看推脱不掉,只能同意,他扭头跟三宝交代道:“三宝,你去教舍让学生们一会儿上课后先自习,我马上就来!”

    “是,少爷!”

    三宝应了一声,就跑开了。

    孔颖达诧异地看了李泽轩一眼,不明白这货为什么突然这么敬业了。

    ....................

    “李司业,老夫......”

    “祭酒,您还是别叫我司业了,叫我小轩就成!小子昨日已经向陛下请辞,十日后,小子就不再是国子监司业了!”

    马车内。

    孔颖达跟李泽轩相对而坐,他正想说话,却被李泽轩打断,听罢,孔颖达大惊,道:

    “什么?你...你辞掉了国子监司业?”

    李泽轩给孔老头儿倒了一杯温柔乡,点头道:“嗯,是啊!”

    “你...你...!”

    孔颖达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十分复杂,有惋惜,有愤怒,还有那么一丝后悔,半晌后,孔颖达终于开口道:

    “你这是负气请辞吗?老夫昨日所言,或许有失公允,但这事情又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你又何故如此?老夫年级都这么大了,本来还打算过几年向陛下举荐你担任祭酒一职,没想到你竟然...竟然....”

    其实,昨天的那场谈话,无关乎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孔颖达身处祭酒这个位置,他当然首先要为国子监的声誉考虑,其次才是个人荣辱得失。

    李泽轩虽然理解,但是并不能接受,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他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理由委屈了自己。

    “呵呵,多谢祭酒看重,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小子所学,在很多人眼中,都不属于儒家正统,若是继续留在国子监,日后肯定又会被安一个“私授杂学”的罪名!或许跳出国子监,小子的学问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用处!”

    李泽轩看着眼前,这个一生致力于大唐教育事业的老人,认真地说道。

    孔颖达闻言,眉头深深皱起,他不满道:“算学虽不属于儒家一脉,但自魏晋南北朝的刘徽、祖冲之创造割圆术、求出圆周率以来,算学就已经自成体系,并在百姓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前朝更是专门在国子监开设算学一科,因此,算学又会是杂学?”

    李泽轩撇嘴一笑道:“呵呵,祭酒你这么想是没错,可是在很多人看来,除了儒学之外的其他学问,都是杂学!”

    孔颖达怔在座位上,一时无言,他知道李泽轩说的是实情,儒学一家独大近千年,很多儒家子弟都自诩高人一等,眼中再也容不下其他学说,这些孔颖达多多少少都知道。

    不同于其他大儒,孔颖达对于不同学说,一直是非常包容的。纵观孔颖达之一生,他一直在为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氏、融合南北而奋斗,但是面对当下儒家内部出现的一些“陋习”,孔颖达也只能表示有心无力。

    “你说你要跳出国子监,那你可有想好要去哪?陛下对你有何安排?”

    孔颖达问道。

    “陛下已经准许小子自建一家书院,专门传授某些人所认定的杂学!”

    李泽轩想了想,说出了实情。

    “自建书院?”

    孔颖达惊呼出声,他倒没有像昨天李京墨一样,直接就不看好书院的前景,跟李泽轩“共事”了这么久,他已经对李泽轩的教学能力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不久的将来,李泽轩的书院或许还真有可能成功。

    “你这是打算建一所书院,与国子监竞争吗?”

    孔颖达想到了李泽轩自建书院,背后传达的含义。

    “呵~!祭酒您可真看得起小子,小子建这个书院,只是为了传播家师的学问,可从来没想过要和谁一争高下!”

    李泽轩笑道。

    虽然他心里的确有这个打算,但现在他的书院还没影儿呢!没必要这会儿就开始吹牛逼。

    孔颖达狐疑地看了李泽轩一眼,他心里的确不信李泽轩刚刚的鬼话。

    “祭酒若是没有其他事,小子就去给学生授课了~!”

    李泽轩透过车窗,看了看外面的算学馆,跟孔颖达说道。

    “……那你去吧!老夫希望你不管在何处,务必坚守本心,杂学也好,儒学也罢,只要你认为对学生有用,你便好生传授,老夫期待你的书院有朝一日能够大放异彩!”

    孔颖达起身感慨道。

    “借您吉言,小子定会不忘本心,将家师的学问,发扬光大的!”

    李泽轩冲孔颖达拱了拱手,便转身向算学馆走去。

    “此子心中有猛虎啊!自建书院,猛虎归山!日后他的书院,会给陛下,会给朝廷,会给大唐,带来各种惊喜呢?”

    孔颖达看着李泽轩的背影,心情复杂地喃喃自语道。

    ………………………

    第一更!

    (本章完)



    “少爷,刚刚马管事派人来请您午后去工坊一趟!”

    上午的课程完毕后,李泽轩回到家,门房阿福迎上来说道。

    “可有说为何让我去工坊?”

    李泽轩纳闷地问道。

    “回少爷,这个...这个小的就不知了,那人没说。”

    “行了,我知道了!”

    李泽轩摆了摆手,便走了进去。

    他心里估摸着马周找自己,难道是报纸那边又出状况了?

    怀着心事,李泽轩草草吃过午饭,缓了缓,然后连午觉都没睡,直接坐着他的“专车”,去工坊了。

    “知~~了,知~~了!”

    午后的街道空荡荡的,这个时候是一天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一般人家,要是没有紧急事情,是不会出来的。路边的银杏树上,三三两两个知了在“纵情高歌”,似乎也在诉说着夏日的炎热。

    李泽轩坐在马车里并没感觉到炎热,他的车内放着不少冰块儿,而且这货手中还端着一杯冰镇温柔乡呢!这个时候,有钱人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啊!

    晃晃悠悠来到工坊,李泽轩径直去了后衙——《大唐日报》编辑部。

    就见马周正指挥着几个人在整理文稿,李泽轩走上前去,喊了一声:“马兄!”

    “哎,爵爷您这么快就把来了?”

    马周转身惊讶道,在他想来,这么热的天,李泽轩肯定会等到傍晚才来啊!

    “嗯,听说你这边有事,我就过来了,怎么了?马兄到底有什么事要找我?”

    李泽轩四处扫了一眼,发现今天的编辑部并没有什么异样,他好奇地问道。

    “哦,爵爷,我们的......”

    “你就是李司业、李县男吧?”

    马周正待解释,却被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打断。

    李泽轩抬眼一看,旁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一个大约七八十岁的老头。

    老头儿满头花白,黄褐色的脸皮像浸胖了似的;眼睛成了一条线,几乎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睁开。在这个医疗水平极其落后的年代,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真的非常难得。

    老头儿出来的那间屋子李泽轩知道,是先前专门用来给那些过来帮忙编纂《大唐字典》的大学士提供的办公场所,可是这个苍老的老头儿,他先前没见过啊!

    “正是小子!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

    李泽轩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古人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老人的社会地位一般都比较高,而且朝廷还会有一些赡养老人的政令。

    眼前这个老头儿,先不管是什么身份,光他这个年龄摆在这儿,就值得尊敬了,毕竟能活这么大岁数,已经超越了大唐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老夫李纲!”

    老头儿走到马周旁边,负手答道。

    窝草!李纲?那个历史上最倒霉的老师,有着“太子杀手”之称的李纲?

    李泽轩吓了一大跳,没想到出门一趟竟然能遇到这么一个大神。

    对于李纲的事迹,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据说这老头儿终身经历了北周、隋、唐三朝,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先后担任了隋杨坚太子杨勇、唐李渊太子李建成、唐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不过悲剧的是,历史上这三个太子,都没得到善终,因此历史上的李纲,也就多了个“太子杀手”的称号。

    “爵爷,《大唐字典》的编纂,李纲老先生也出了不少力,只不过他前几次来,您没在。”

    马周担心李泽轩不认识李纲,特地低声解释了下。

    “哦,原来是李少师!失敬失敬!马兄,快让人奉茶!”

    李泽轩连忙拱手招呼道。

    “什么李少师?老夫早已辞官归隐多年,李司业可莫要弄错!”

    李纲有些奇怪道。

    武德二年,李纲因年迈上疏请辞,李渊优诏答允,同意其解尚书之职,仍任太子少保。李渊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啊~?您....”

    李泽轩有些傻眼,他前世看过不少穿唐,其中也有不少写到了李纲,那里面不都是说李纲是太子少师吗?可是看现在这样子,明显是这老头儿现在还没成为李承乾的老师啊!

    事实上,李纲辞官归隐后,直到贞观四年,李二才又将他请出山,任太子少师,教导太子李承乾。不过遗憾的是,贞观五年,李纲就寿终正寝了,享年八十五岁,李二追赠其为开府仪同三司。

    “咳咳,小子言语无状,您老勿怪、勿怪,里面请,里面请!”

    事已至此,李泽轩也不好解释什么,总不能说您老先前做过太子少师,那一辈子都是太子少师吧?

    他要敢那样说,李二非得把自己搞死,因为李纲的上一个学生可是隐太子李建成啊!现在的大唐,谁敢提李建成这个名字?

    因此他只能打个哈哈,先把这事揭过去。啧啧,这就是自作聪明的下场啊!

    “嗯,正好老夫有些话想与你说!”

    李纲不疑有它,淡淡地点了点头,跟着李泽轩和马周,来到了《大唐日报》编辑部旁边的一个偏厅。

    小厮奉上茶水退下后,屋内就只剩下三人,以及,旁边冒着丝丝寒气的冰块儿。

    “呵呵,李司业当真是财大气粗,这诺大的一个工坊,怕是有不少房间在用冰块儿降温吧?”

    李纲打趣一句,便端起茶水抿了一口,接着皱眉道:“呸~~这天气竟然还给老夫上热茶,你小子忒小气,老夫知道你有好酒,对,就是那什么神仙醉,快给老夫来一壶,最好再放点冰块儿!”

    李泽轩嘴角一抽,您老都快八十岁了吧?鬼敢给你喝神仙醉?这要是喝出个好歹来,本少爷就是长了八张嘴也说不清啊!都说古代的文士好酒,李泽轩今天算是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这特娘的好酒起来连命都不要了!

    “额~!这个不是小子舍不得,主要是神仙醉酒性太烈,容易伤身,小子还是让人给您送一壶冰镇温柔乡吧?”

    李泽轩无语道。

    “唔,好吧!”

    李纲不好反驳,只能有些略微失望道。

    .........................

    第二更!

    明天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面试,如果这家面试能过,侠客就直接签约了,后面几个月就再也不用找工作而分心,可以有很多时间写了,所以晚上侠客得准备准备明天的面试,因此今天只有两更,请各位老板谅解!

    来来来,为了补偿,送你们一个啵啵~~咳咳,男的就算了吧?妹子先来!

    (本章完)



    “爵爷,《大唐字典》今日已经全部修撰完成,马某今日邀您前来,就是想请您过目下!”

    《大唐日报》编辑部旁边的偏厅。

    马周拿出厚厚的一摞文稿递给李泽轩,神色兴奋道。

    “哦~?这么快?”

    李泽轩吃了一惊,他没想到今天马周叫自己来是为了这个事情,也没想到报纸的修撰进度会这么快。

    “呵呵,这可都亏了李老先生帮忙,李老先生学贯古今、满腹经纶,马某不及也,魏王、太子殿下派来的一干大学士也有所不及,自从李老先生来了之后,我们编纂的速度何止提高了一成?”

    马周对李纲恭敬地拱了拱手,称赞道。

    “呵呵,马管事谦虚了,你的学问再经历几年的沉淀打磨,日后定不在老夫之下!”

    李纲对马周含笑点头,然后又看向李泽轩道:“老夫实在没想到,小小的一个工坊,竟然也有马管事这种惊艳之才,李司业当真是好本事啊!”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马周的一身才学,纵然身在工坊,也能被有心人发现,这一个多月来,他不仅凭借自身才学征服了李承乾、李泰派过来的那些大学士,连李纲这个中途加入进来的老牌大儒,也开始对他赞赏有加。

    作为发现马周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李泽轩此刻脸上也倍感有光,他笑道:

    “哈哈,能请来马兄,是小子之幸,也是工坊之幸,当然,李先生能来这儿帮忙,小子也十分感激,稍后我会让人备一份厚礼,以作答谢!”

    “呵呵,这是你小子应该的!到时候记得给老夫送几坛好酒,嗯,这温柔乡就不错,绵软醇厚、回味悠长!到时候给老夫送两坛吧!”

    李纲显然知道李泽轩财大气粗,闻言呵呵一笑,也不推辞。

    “哈哈!李老先生既然喜欢,那小子到时候定会让人多送两坛!”

    “嗯~你这后生不错,诺,你还是先看看这刚编好的字典吧!看完再说!”

    李纲指了指李泽轩手中的字典,笑道。

    “嗯,小子也正有此意!”

    李泽轩早就心痒难耐,此刻听李纲这么一说,也不客气,现场就翻看起《大唐字典》来。

    这本《大唐字典》很明显是刚完成的手稿,隔得老远都能闻得到墨香,并且还没有封面,李泽轩没在意这些,直接看起了内容。

    字典的纸张,用的是工坊自产的新纸,纸张大小是按照当下的书本纸张大小来的,对于用过现代《新华字典》的李泽轩来说,这样的纸张有些大了,但对于唐代的人来说,是刚刚好,这个问题他之前跟马周讨论过,最终李泽轩还是决定顺应时代了。

    前面几页,不出意外,是属于目录部分,首先按注音字母顺序编排,并一一注明各读音的页码,接着还附了几页通过部首来查字的目录。

    看着眼前的《大唐字典》,李泽轩不由有些怀念前世他上小学时用的那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摩挲着字典那光滑的纸张,心中一动,就想用这《大唐字典》随便插一个字。

    “就查“泽”好了!”

    虽说自从小学毕业之后,就再也没用过字典,但是查字典的方法,他还是记得的,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泽”所在的页面,就见上面写道:“泽读音为zé,指水聚集的地方,也表示恩泽、仁慈等意。详细释义如下:

    1、水深的湖沼或水草丛杂的湖沼。

    下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2、恩泽,恩惠。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史记·西门豹传》

    3..仁慈的行动。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书·多士》

    4.汗衣,内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秦风·无衣》

    5.禄位,遗风。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

    “啧啧,不错不错,要不是今天查字典,我都不知道“泽”有这么多意思呢!”

    李泽轩在心里啧啧感叹道。

    大约半刻钟的工夫,李泽轩又随便查了好几个汉字,结果都很顺利,页码标注的全部无误,他合起字典,笑道:

    “不错,非常不错,马兄,你稍后就去让印刷部那边的人,开始准备印刷,第一批,我们先印一千部吧!”

    “一千部?”

    马周端着温柔乡的手,忍不住一抖,惊呼道:“爵爷,一千部会不会有些多?”

    “不多不多!一点也不多!”

    李泽轩还未说话,李纲就开口了,他面色潮红,捋须兴奋地笑道:“此等旷世神著,就应该每家每户都准备一本,那样不出三年,我大唐就会多出千千万万各识字明理之人,那等煌煌盛世,就算秦皇汉武时代,也不曾出现啊!”

    “老先生说的不错,我们的《大唐字典》日后将会成为小儿启蒙甚至是年轻人科举的必备工具书,区区一千部算得了什么?日后我们《大唐字典》的累计销量肯定会有数十万、上百万部!马兄尽管放心让人去印便是!”

    李泽轩接话道。

    想想前世的《新华字典》累计销量五点六七亿册,他这才只印了一千册,那有什么好怕的?

    马周被他们两人这么一说,忍不住想到想到以后《大唐字典》成为所有读书人之中,堪比四书五经的圣书,他不由心潮澎湃,这不就是他当初想要实现的梦想之一吗?

    “是,马某稍后便去安排《大唐字典》的印刷事宜,顺便在明日的报纸上给《大唐字典》宣传宣传!”

    马周点头应道。

    “嗯,这个主意不错,要不马兄你现在就去吧!先给我印一份,我得送进宫先给陛下过目过目!”

    李泽轩没想到马周居然都会活学活用了,还知道事先在报纸上给《大唐字典》打广告宣传了。又忽然想起李二以前交待过,《大唐字典》要是印好了得先送进宫给他看看,于是李泽轩又补充道。

    “那好!马某这便去安排!”

    马周起身,跟李泽轩和李纲拱了拱手,便出门而去。

    ...............................

    (本章完)



    “李司业,你若是不嫌弃,就由老夫为这《大唐字典》写一篇序稿,刊登在报纸上如何?”

    眼见马周出门,李纲放下酒杯,趁机跟李泽轩提建议道。

    这就是他今天要找李泽轩说的事情,文人好名,纵然李纲辞官归隐这么久,面对《大唐字典》这么一部必将流传千古的划时代神作,他也还是忍不住想要在上面留下一丝自己的印记。

    李泽轩闻言,会心一笑,道:“老先生说的哪里话,您老若是愿意动笔,小子求之不得!”

    李纲身为两个太子的老师,学问自然没的说,社会地位也非常尊崇,算是当下的老牌大儒之一,连李二都要对他礼敬三分,这个一个大佬,要主动给《大唐字典》做宣传,傻子才会不答应。

    “哈哈!你小子!”

    李纲开怀大笑,指了指李泽轩,道:

    “听说你先前在龙虎山学艺,但自从你回来后,今年的长安城就格外热闹,诸如滑板车、曲辕犁、《大唐日报》、神仙醉、温柔乡等新花样一个接一个,有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看的,可谓是种类繁多。”

    “老夫虽是赋闲在家,也能切身感受到外面的变化,你的故事,老夫也听人说了不知多少遍,今日一见,却没想到你竟然这般年轻,当真是后生可畏哟~!”

    李泽轩拱手谦虚道:“老先生过奖!”

    李纲似笑非笑道:“哈哈!老夫可没有夸奖你!老夫是想问问,你师父灵虚真人到底教了你什么?你小子怎么弄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李泽轩无语,敢情这老头儿说了那么多,是在故意消遣他呢!

    “哦,老夫近日听好友说你小子被国子监八位博士联名弹劾了,现在怎么样了?”

    李纲看李泽轩一脸苦闷的表情,就见好就收,停止了玩笑,正色道。

    “唔,陛下那边倒没什么,可是孔祭酒那边却把小子申饬了一顿!”

    李泽轩想了想说道。

    “哦~?这是为何?你跟老夫说道说道。”

    李纲露出一副感兴趣的表情,问道。

    人一旦年纪大了,一般对于个人得失会看开许多,但取而代之的是,会变得有些八卦,具体来说,差不多就像李纲这样,性格会很豁达,但对于别人的事情会特别感兴趣。

    李泽轩无奈,只能将最近朝堂上以及国子监内发生的事情跟李纲简略地说了一遍,李纲听得津津有味,听罢,他捋了捋胡须,摇头道:

    “仲达(孔颖达,字仲达)身为祭酒,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不过却有些不近人情,李司业你入职算学馆以来,为国子监做的一些贡献,连老夫都略有耳闻,仲达却有些令人寒心了!下次老夫跟他喝酒时,帮你跟他说道说道。”

    李泽轩一愣,他倒是没想到李纲的思想,居然这么开明,会站在完全公正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确有些难得了。

    “呵呵,多谢老先生美意!不过不必如此了!小子昨日已经跟陛下请辞,日后不会再任司业一职了!”

    说实话,孔颖达一开始要是能跟李纲这样,就算国子监有崔善友这样背后捅刀子的人,李泽轩还是愿意留下来带领整个国子监走向新生的,但现实没有如果,现在他已经决心要自立门户了,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了。

    “什么~?”

    李纲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惊呼一声,接着便是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

    “糊涂!糊涂啊!你怎能因为一时意气之争,就放弃你那些学生,你师父传授你的那些学问,你难道就不打算继续传承下去吗?”

    ..........................

    “尉迟将军,属下昨日带人现场勘察了受害的八位博士家门口,发现几乎全部是小二粪便,而且根据这几家的家仆描述,那些粪便应该全是清晨卯时之前拉的,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还在梦中!”

    皇宫西侧,右武侯卫府。

    鸡哥躬身递过一页卷宗,汇报道。

    “嗯~!那你今早可有带人提前在那几处地方埋伏抓人?”

    尉迟敬德端坐上首,并没有接过卷宗,只是随意扫了一眼,然后粗声问道。

    “回...回将军,属下今早寅时五刻就带人在八位博士的家宅附近提前埋伏,结果...结果直到天亮,都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属下估计,他们应该...应该不会再来了!”

    鸡哥倍感压力,他不知道尉迟敬德会不会因此治他一个办事不利之罪,他的额头都紧张地沁出了汗水。

    “呼~!”

    不知道是不是出现了幻听,鸡哥忽然听到了一个呼气的声音,就听尉迟敬德道:“嗯~!那你可有在附近挨家挨户查访,询问是不是有哪家小孩儿,前两日出来在崔博士等人的家门前拉屎了?”

    “回将军,属下查过,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言之凿凿,说是自家小孩儿清晨绝对没有外出过!”

    鸡哥准备的很充分,连忙回答道。

    李泽轩这回拨的“活动经费”非常多,八大博士所住的坊里,有小孩儿的人家基本上全被李泽轩雇佣了,这种时候,哪会有人跳出来认罪啊!

    厅堂的气氛一时变得很压抑,就在鸡哥认为这次肯定要受罚,在心里嘀咕马周先前的分析太坑爹时,尉迟敬德终于开口说道:

    “嗯~!既如此,那此案就这样了结吧!你去将卷宗归档,并前去通知那八大博士,将武侯卫的调查结果告诉他们,不是我们不帮他们查,是凶手太狡猾、不再出现了!”

    鸡哥闻言,瞬间惊喜莫名,连忙道:“是!将军!”

    说罢他便准备去武侯府的档案库了。

    “慢着!”

    尉迟敬德叫道。

    “将军~!”

    “这次,你做的很不错!好了,你下去吧!”

    尉迟敬德看了鸡哥一眼,意味深长、心照不宣地说道。

    “诺!”

    鸡哥兴奋地差点跳起来,连忙退了出去!

    “看来马管事分析的不错啊!尉迟将军派我去查案,果然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厉害了马管事!这次必须得请他大吃一顿,好好报答他才行!”

    鸡哥在心里默默赞叹道。

    (本章完)



    “事情就是这样,或许在别人看来,小子的这番决定,可能是愚蠢至极,但有些事情,不尝试永远都不会成功。小子家中家缠万贯,本来小子可以这么衣食无忧、安安逸逸地过一辈子。但是,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小子认为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有意义,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弘扬我师父的一生所学,这个书院,小子都必须去建,而且要建成我大唐最好的书院!。”

    编辑部,偏厅。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李纲还沉浸在李泽轩要自立门户,开设书院的事情中,这时又听到后面一句话,不由怔在了座位上,喃喃自语道,然后他的眼睛越来越亮,片刻后抚掌赞叹道:

    “好!好!好!老夫本来以为你只是负气离去,倒是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番凌云壮志!你先前平了纸价,现在又推出了《大唐字典》,日后还要建书院教化平民子弟!”

    “小子,不管他人怎么看,也不管你的学问是不是杂学,老夫支持你!你对我大唐文教所做的贡献,终有一天会载入史册!以后若是有用得上我这把老骨头的地方,你尽管直说!哈哈!”

    李泽轩大喜,心道这李纲虽然接受的是正统儒家教育,但是思想一点都不迂腐啊!日后书院要是建好了,把李纲请过来当一个“荣誉教授”也是不错的呀!

    “马某也支持爵爷!数月之前,爵爷曾经说过,要让我大唐所有的贫寒子弟都能读得起书,那时候所有人都不信,可是如今,我们奇趣文化正无限接近于这个目标!现在爵爷又自立门户,创办书院,马某非常愿意助爵爷一臂之力!”

    先前李泽轩在跟李纲诉说他昨日与李二的君臣对话时,马周就已经从印刷部那边回来了,因此对于整个事情的始末,他也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此时他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李泽轩这边。

    “多谢老先生理解!多谢马兄支持!日后书院建好,还得劳烦李先生去为学生训诫一二!”

    李泽轩诚心诚意道。

    品行高洁、豁达包容的人,最是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李纲就是这么一个人。

    “哈哈!那到时候你小子可得好酒好菜招待,不然老头子我一大把年纪才不会去折腾!”

    李纲指了指李泽轩,笑着打趣道。

    “呵呵~!先生若是愿意来,甭说好酒好菜,金山银山小子也愿意给您送去!”

    李泽轩笑呵呵地说道,

    “嘿!老夫都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才不要你小子的金山银山!”

    李纲笑骂道。

    ......................

    “诺,李先生,这是我们工坊研制的新式马车,内部空间宽敞,设施也齐全,坐上去丝毫感觉不到颠簸!您家距离这儿也挺远的,不如就乘坐这马车回家吧!”

    傍晚时分。

    李泽轩和马周将李纲送到了工坊前院。笑着说道。

    李纲的家住在曲江坊,地处长安城的最东南角,距离工坊所在的安邑坊大概有十来里的距离,而李纲回去的时候,还带着四坛温柔乡,李泽轩肯定不会让他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独自跑那么远啊!

    “啧啧,若论享受,整个大唐怕是没人能比得过你小子啊!行!老头子我就却之不恭了!不然这老胳膊老腿儿,回家还得费一番力气哟~!”

    李纲掀开车帘,看了看车里面豪华的内饰,转身指着李泽轩笑眯眯地打趣道。

    “嘿嘿!老先生过奖!人活一世,努力赚那么多钱,除了用来帮助别人之外,自己也得好好享受、及时行乐啊!”

    “哈哈!你小子有意思~!”

    李纲哈哈一笑,在旁边小厮的搀扶下进了马车,试了试上面的沙发,他不由惊叹道:“啧啧!老夫还是小看你小子了!这马车比想象中的更舒服啊!”

    “老先生若是喜欢,不如小子送你一辆如何?”

    李泽轩在车窗外笑道。

    “哈哈!无功不受禄,你这马车奢华无度,肯定价值不菲,老头子我受不起哟~!”

    李纲毫不犹豫地摆手拒绝道。

    几坛温柔乡他可以收下,但这辆马车,就太过昂贵了,李纲如何肯收?

    “话可不能这么说,老先生最近为了《大唐字典》的修撰,可是不辞辛劳,居功至伟,区区一辆马车,又怎能抵得上老先生的付出呢?”

    “嘿~!老夫帮你修撰字典,可不是为了你!这字典可是我大唐文坛,日后繁荣昌盛的根基啊!”

    李纲叹了一口气,说道:

    “走了!时间不早了!老夫回去喽~!明日老夫就为《大唐字典》写一篇序稿再给送过来!”

    “老先生慢走!小四,路上好生照料老先生!”

    见李纲坚持不收,李泽轩也不再勉强,他冲李纲拱手一礼,然后跟宋小四吩咐道。

    “是,少爷!”

    宋小四应了一声,驾着马车缓缓离去。

    “马兄,日后工坊腾出一辆马车,专门用于接送李老先生!”

    见李纲离去,李泽轩回身跟马周说了一句。

    “嗯,的确应该如此,李老先生年纪太大了!”

    马周点了点头,答道。

    “哎,少爷,正好您在,老朽有事想要跟您说!”

    此时,福伯匆匆走了过来。

    李泽轩诧异道:“哦~?福伯您有何事?”

    “少爷,您先前吩咐让工坊加紧生产新式马车,我们这边也一直没敢懈怠,截止到今日,工坊生产出的新式马车,一共有五十余辆!您看,是不是可以先把这批新式马车,拿出去售卖?这样也可以收回一部分银钱,用作周转了!”

    福伯上前忧心忡忡地说道。

    一辆新式马车的成本多达四五百贯,工坊积累这么多马车,福伯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毕竟这光成本就有两万多贯,不是一个小数目,尽早卖出去,就会有富余的回笼资金,所以福伯才这么急切地想把新式马车卖出去。

    ...........................................

    (本章完)



    “唔,五十辆了,那也不少了,马兄你今日让人为我们的马车,写一篇广告,放在明日的《大唐日报》上!嗯,还有《大唐字典》的宣传广告,你明天也开始投放,先做做前期宣传,等我们印够一千部后,再放到奇趣文化售卖!”

    工坊前院。

    李泽轩听到福伯的建议,点头赞同道。

    “嗯,没问题!只是爵爷您先前不是让李老先生给《大唐字典》写序稿吗?为何还………”

    马周疑惑道。

    “呵呵~!我们现在做的只是前期宣传,一千部《大唐字典》的印刷绝非一日之工,即便工坊现在的规模远超从前,最少也得个两三天吧!我们需要先让人知道《大唐字典》为何物,然后等到字典备货充足时,再把李老先生的那篇序稿放出去嘛!毕竟他也算是给我们《大唐日报》写文章的人中,身份最尊贵的一个吧!”

    李泽轩轻笑一声,解释道。

    李纲虽然辞官多年,但他的资历摆在那儿,仍然是大唐文坛金字塔顶尖的存在,这种大佬主动出来给《大唐字典》站台,李泽轩当然要把将他的那篇序稿留作压轴啊!

    “嗯,爵爷说的有理,那马某这便亲自去给新式马车和《大唐字典》写宣传文稿!”

    马周想了想,觉得有理,赞同地点了点头,便准备回去动手写广告了,毕竟这会儿都到傍晚了,时间紧任务重啊!

    “嗯,辛苦马兄了!”

    李泽轩拍了拍马周的肩膀,客气了一句,目送他离开,然后对身旁的福伯说道:“福伯,明日先运十辆马车,送到奇趣阁,交给孙掌柜,配合着我们报纸的宣传,再加上马车本身过硬的质量,售卖肯定不成问题!”

    “是,少爷!”

    福伯松了一口气,拱手道。

    ……………………

    “陛下,李司业有要事求见!”

    甘露殿内。

    好不容易处理完今日的奏章,李二疲惫地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手腕,忽然进来一个内侍,躬身禀告道。

    “哦~?这小子还有主动找朕的时候?”

    李二觉得今天的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他跟李泽轩的这么多次会面,哪次不是因为出事了,他才让人把李泽轩叫过来的吗?从始至终李泽轩都没有主动进宫主动找过他。

    “宣他进来!”

    李二放下手中朱笔,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好整以暇地等着李泽轩进来。

    片刻后,李泽轩抱着一本厚厚的书籍,走了进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李二看向李泽轩手中的书本,好奇地问道:

    “你怀里抱的这是何书?难道你小子今日是来给朕献书的吗?”

    “陛下慧眼如炬,小子今日正是来献书的!”

    李泽轩笑道。

    “哦~?何书?快快呈上来!能让你小子亲自来送的书,想必定非凡物!”

    李二来了精神,略微兴奋道。

    李二身边的赵松,连忙下去将书接过来,然后双手送到了李二的龙案前。

    李二单手接过字典,入手微沉,就见红色的封皮上面写了四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大唐字典,这四个字婉若银钩,动若惊鸾,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端地是笔力雄劲,让人沉醉。

    李泽轩送的这一部《大唐字典》是工坊刚印刷好的第一本一点,还配备了封面,至于封面上那四个狂帅酷拽吊炸天的字,是李纲亲自给写的,自然看起来逼格满满了。

    “哦~!竟然是《大唐字典》?这么快就修纂好了?”

    李二一看到封面上的“大唐字典”四个字,瞬间就想起了一个多月前,李泽轩跟他提过,要修纂字典协助贫苦人家的孩子识字认字的事情,他当时不仅大加赞赏了一番,还专门让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联合派人,帮助李泽轩尽早完成《大唐字典》,不过他实在没想到进度会这么快。

    “是的,陛下,《大唐字典》今日刚刚编纂完成,小子特地带来请您过目,之后再将其大量印刷,送到奇趣阁售卖,到时候会有无数人因此而识字认字!”

    李泽轩拱手道。

    “哈哈!好!好!好!”

    李二高兴地连叫三声好,他大笑道:“你这次做的不错,事情办的也很利索,朕心甚慰!”

    “陛下谬赞,谬赞!嘿嘿!”

    李泽轩立马乐的找不着北,嘿嘿笑道。

    “这“大唐字典”四个字是何人所写?观这笔迹,朕…朕为何觉得非常熟悉?”

    李二这才问起封面上那逼格满满的四个大字。

    “回陛下,这四个字的书写之人,是李纲李老先生!老先生德高望重,小子这才请他老人家出来,为《大唐字典》的封面提名!”

    李泽轩瞎掰胡扯道,说得好像是他是在为了《大唐字典》的成书东奔西走,四访名士一样。

    “李纲!!”

    李二面色一怔,有些恍然大悟地喃喃自语,足足愣了小半刻钟后,李二盯着李泽轩的双眼,神色复杂地说道:

    “你小子真是好本事!李纲先生归隐多年,朕先前一直都在想把他请回来给承乾做老师,他都一直拒不接受,没想到居然跑到你那儿去了,真是……”

    “原来李二早就有让李纲给李承乾当老师的心思了呀,啧啧,只是这进展,似乎没有如李二所愿啊!”

    李泽轩在心里面瞎逼嘀咕,没想到老李身为九五至尊,也有被人不鸟的时候呀!难得难得!

    “这个算不得小子有啥本事,只不过是李老先生一番厚爱罢了!”

    李泽轩谦虚道。

    “呵呵~!先不说这些了,等朕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再说吧!”

    李二摇了摇头,说了一句,便翻开《大唐字典》开始看了起来。

    认识到拼音的优越性后,李二曾经有段时间专门学过拼音。

    与李泽轩今天刚看到《大唐字典》的情形差不多,李二先是好奇地看了看前面的拼音目录页,以及部首目录页,然后玩心大起,又给自己随便想到了几个汉字,开始查着玩儿。

    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任何错误的页码标注,全部都准确无误!

    “哈哈!好啊!这《大唐字典》可真不错,这一部就留给朕了!你小子尽快安排人大量印刷这字典,争取早日把字典推广开来,到时候朕重重有赏!”

    …………………

    (本章完)



    “老爷,刚刚武侯府的来人说,前些日子是一帮孩童在我们宅门前拉屎,但那帮孩童再也没出现了,武侯府的人也没辙,他们让我们有新线索后,再去找他们!”

    太医署。

    经过这两天的护养,崔善友的脸色好了很多,不再像之前那样惨白了,这时他闻言,忍不住怒形于色,恼火道:

    “岂有此理!这算什么?居然胆敢如此敷衍了事!这帮武侯简直是目无王法!咳咳~!”

    “哎!老爷,您别激动!消消气!消消气!”

    崔夫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汤药,快步来到崔善友的身后,轻轻拍打着丈夫的后背,急声劝解道。

    “咳咳~咳咳~!老夫明白了!”

    崔善友剧烈咳嗽了几次,情绪才渐渐平稳下来,他艰难道:“老夫明白了!右武侯卫大将军正是尉迟敬德,而李泽轩跟尉迟敬德的关系~~~呵呵!这些人居然明目张胆地徇私舞弊!老夫定要上书弹劾!咳咳!”

    “老爷,您冷静冷静!我们什么证据都没有,拿什么弹劾啊!您还是先把病养好吧!郑博士他们还等着你好起来呢!”

    崔夫人无奈道。

    “嗯,扶老夫起来!”

    崔善友怔了怔,忽然说道。

    “老爷,您又要做什么?”

    “快扶老夫起来,我写封信!你待会儿帮我送去鸿胪寺!”

    崔善友皱着眉头,不耐烦道。

    ……………………

    “卖报啦!卖报啦!新鲜出炉的!今日头条:旷世神著即将现身奇趣文化!合十二位大学士之力,助我大唐少年轻松识字!”

    翌日清晨。

    报童卖报的声音,响遍了大街小巷,马周“徇私舞弊”了一回,这次直接将他昨天整出的广告放在了头条位置,嚣张、狂妄、霸气的广告词直接就吸引了大量长安百姓的关注。

    “哦~?世上居然有这么厉害的书?”

    “也不知道贵不贵?要是不贵的话,还能买一本回来帮助我家娃娃识字!”

    “奇趣文化的书,应该不会贵吧!”

    “买一份报纸过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吗?那小娃,给某来一份报纸?”

    …………………

    当然,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狂妄、霸气的广告词,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文人的不满。

    “区区一部名不见经传的书,居然胆敢自称是旷世神著,真是好大的口气!”

    “是啊!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就算是十二位大学士合力编撰的就敢自称是旷世神著吗?真是大言不惭!”

    “是极是极!一同去奇趣文化看看到底是何方小丑出来贻笑大方!”

    “先看看报纸上怎么说的!来,给我来一份!”

    “对,也给我来一份看看!”

    ………………

    争议,片刻之间,的广告词就在文人中间掀起了巨大的争议狂潮,另一方面,这也变相地稍微提高了一点的销量。

    不过随着报纸渐渐地走进民众的生活后,李泽轩已经不是很在意的销量了,他上一次问马周报纸的销量时,还是半个月前,那个时候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四十万份。

    所以,目前早已摆脱了赔本烧钱模式,并且还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拼音~?这是什么东西?”

    一个书生,看完今日的头条新闻后,忍不住皱眉问道。

    “看这新闻上面的意思,这应该是一本对所有汉字进行注释的工具书,看起来有些像是啊?”

    “还有这拼音,真的可以这么神奇,教人识字发音吗?我以前怎么从未听过?”

    一个矮胖的文士,对身边的朋友问道。

    “唔~!我看不行!报纸上面肯定是在吹牛!”

    那人摇了摇头,撇嘴道。

    “当家的,他们都在议论啥啊?”

    不远处,一个卖炊饼的小摊铺旁,灰衣农妇边擀面边问道。

    “嘿!刚刚那卖报的娃娃说奇趣文化又出了一本教人识字的书,估摸着那帮书生正在议论这个吧!”

    黑脸汉子嘿笑道。

    话是这么说,他翻动锅里炊饼的手却是没有停,完美地展示了什么叫做一心二用。

    “奇趣文化?那不是李县男开的书店么?当家的,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去买一本给咱家狗娃用来识字?”

    灰衣妇人忽然兴奋地问道。

    “唔~!对啊!奇趣文化的书本来就便宜,这书还能教人识字,那就买!狗娃他娘,你也别在这儿忙活了,俺一个人来,你去奇趣文化看看,有没有的卖!肯定会有很多人去抢的!你要是能抢得到就给咱狗娃也买一本,这可比请先生便宜多了!”

    黑脸汉子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摆手道。

    “当家的你一个人能行吗?”

    灰衣妇人颇为意动,但还是犹豫道。

    “废话!当然行!你快去吧!”

    黑脸大汉不耐烦地挥手道。

    “那…那当家的我去了!”

    ………………………

    “哟~!廖兄,您这是边看报纸边吃饭呢?”

    西市,某早餐铺子。

    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到正在吃早饭的廖西凡,上前打招呼道。

    “哦~~!张老弟啊!哈哈!这不是冯兄前些日子随朝廷的船队下海了嘛!廖某一个人吃饭也没什么意思,就看看今天的。”

    廖西凡抬头笑道。

    “哈!原来如此!不过据说廖兄你不也弄了好几条大船吗?怎么没跟着一同出海啊?”

    张姓男子向掌柜的点了一碗稀粥和一笼包子,坐在了廖西凡的对面,问道。

    “唉!廖某这老胳膊老腿,经常出毛病,冯兄可比我强多了,我就不跟着瞎折腾了,只派了一个管家跟着去就行了!”

    廖西凡叹了一口气,解释道。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主要是这货大富大贵的日子过惯了,怕死!

    “哦哦,廖兄做得对,海上颠簸太大,的确折腾人!咦~?廖兄你快看!”

    “奇趣阁研制的最新一代马车——别摸我,今日正式开始售卖,空间大、车速快、绝对没有颠簸,前十名享受特惠价,只要九百九十九贯!,这……这什么马车?居然要这么贵?”

    ………………

    ▲手机下载APP看书神器,百度搜关键词:书掌柜app或直接访问官方网站▲



    “马车?给我看看?”

    廖西凡一把抢过报纸,连忙朝刚刚张姓男子指的地方看过去,片刻后他兴奋地一拍大腿,叫道:

    “哈哈!就是这个马车!就是这个马车!没想到隔了这么久,终于开始售卖了!不行!张老弟,你在这儿慢慢吃,廖某现在就得去奇趣阁排队了!”

    “哎哎哎!廖兄你等等!怎么听你的意思,还想去买那马车不成?”

    张姓中年人伸手拽住,难以置信道。

    在他看来,一辆马车卖五六百贯已经算是逆天了,而奇趣阁这次,居然直接要卖九百九十九贯,都接近一千贯了,这不是想钱想疯了吗?难道马车是黄金做的不成?

    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么贵的马车,廖西凡居然还要去买,而且看样子还生怕抢不到一样,这就让他忍不住有些怀疑人生了,难道就几日不见,自己这位好友就有钱到这个地步了吗?一千贯都不当钱了?

    “对啊!这么好的马车要是买不到可得后悔一辈子!”

    廖西凡急切地说道。

    “可是这马车居然卖九百九十九贯,廖兄你就不觉得贵吗?”

    “哎!为兄现在没空跟你解释,靖阳你若是信的过为兄,现在就随我一同去奇趣阁看看,值不值这个钱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廖西凡急匆匆地说了一句,连忙掏出了几钱铜币,扔到桌子上,说道:“掌柜的,钱放这儿了!靖阳快走!”

    “哦~哦!”

    张靖阳反应过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廖西凡就跑了出去,坐上廖西凡早上乘过来的马车,匆匆向东市的奇趣阁赶去。

    ………………………

    “廖兄,看你的样子,似乎先前见过这次奇趣阁推出来的马车啊!”

    马车上。

    张靖阳认真地想了想,忽然问道。

    “嗯,的确见过!这马车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廖某正好有幸见过,当时是李爵爷第一个用这马车,后来我经过爵爷府门前,也曾刚好遇到过几次爵爷做这马车回府,这种马车从外面看起来,车体庞大,但是并不笨重,一匹马就能非常轻松地拉着跑,而且行走起来非常平稳!”

    “廖某早就眼馋这种马车了,先前多方打听,都没有找到售卖这种马车的地方,而且据说目前整个大唐,也就只有李爵爷、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卢国公、翼国公、尉迟将军、牛将军几人有这种马车。哈哈!没想到等了这么久,终于让我给等到了,这不抓紧时间去买,廖某岂不是要悔恨终生?”

    张靖阳闻言恍然大悟,不过他还是有些疑惑的地方,于是问道:“廖兄,这马车卖的这么贵,买的人肯定会很少吧!你不必这么着急的!”

    “呵~!靖阳你仔细想想就不会这么说了!”

    廖西凡摇了摇头,焦急地看了眼车窗外,说道:“从廖某第一次见到这种马车,到现在奇趣阁开始售卖,已经足足过去了将近一个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种马车,制造非常不容易,所以现在这马车卖这么贵我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这一个月来,李爵爷凡是出门,必定乘坐这种马车,整个大唐,要说最懂得享受的人,在廖某看来,肯定非爵爷莫属了!他老人家都如此衷爱于这种马车,那这马车的优秀,就毋庸置疑了!”

    “如此优越,又难以大批量生产的马车,廖某不赶紧去抢,恐怕就抢不到了!毕竟长安城能拿得出这九百九十九贯钱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有眼光的人更不少啊!”

    估计李泽轩自己都没想到,他会被廖西凡这些成功的富商当做“老人家”看待,不过从李泽轩在长安城做的几处生意来看,无不都是那种回报率超高的,他也的确有给这些富商做“榜样”的资格!

    张靖阳听罢,眉毛不由抖动了一下,他缓缓点头,沉声道:“多谢廖兄指点,听你这么一说,小弟对这马车,也非常好奇了!待会定要好好见识见识!”

    “你见识你的,可不许跟我抢!”

    廖西凡忽然一脸警惕道。

    张靖阳无语,敢情这好友情义都比不上一辆马车了呀!实在扎心~!

    …………………………

    另一边,东市。

    平静已久的奇趣文化以及奇趣阁,今日再次火爆了起来。

    这两家店先前本来就是长安城的热点话题,这次经过《大唐日报》这么一宣传,直接就犹如在炸药桶中丢入了一根烟头,聚拢人气的效果直接爆炸。

    还没到开张时间,两家店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队,奇趣阁门前的人相对少一些,毕竟马车这种东西,对于大唐百姓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而奇趣文化那边,完全就称得上是人山人海了,排了好几条长队。

    排队的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不停地指着报纸上的广告,互相议论,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哈哈!还好还好!得亏咱们来的还不算晚,并且我们有会员卡,可以排在会员通道啊!这样一来,待会儿的马车,肯定有廖某一辆了!”

    奇趣阁门前,廖西凡跟张靖阳排在队伍的前列,庆幸地说道。

    他的前面也就只有两个人,讲道理是肯定能买到第一批马车了。这也得亏了这个时代没有红绿灯,也没有交通拥堵,不然他俩现在绝逼已经凉了!

    虽说来买马车的人,没有买《大唐字典》的人多,但是粗略扫一眼,在奇趣阁排队买马车的人也至少有七八十个,长安城一直都不缺有钱人,更不缺有眼光的人。

    “廖兄,小弟刚刚若是没看错的话,你拿出来的可是橙色会员卡啊!”

    张靖阳一脸呐呐地震惊道。

    “对啊!若是没有会员卡,我们现在还在另外那边排队呢!”

    廖西凡丝毫没感觉到不对劲,他随意地答道。

    “可是……可是……可是一张卡就需要一百贯,是不是有点贵了?”

    “不贵不贵啊!对于我等来说,完全划算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