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 全文阅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txt下载

    《从EGA到STAR,40亿花的究竟值不值?》

    在这篇充满舆论导向性的标题下方,正文部分大概用了三段话的篇幅,从客观的立场对STAR仿星器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不过,这所谓的客观性,也只延续了不到五百字而已。

    甚至于即便是这五百字的内容,也只不过是为了这篇预设立场的文章做铺垫。

    看到这里,陆舟饶有兴趣地抬了抬眉毛,不禁有些好奇这位周院士打算干些什么,于是顺着文章的正文部分继续往下看去。

    很快,他便看出了里面的门道。

    简单的来讲,这篇科学评论文章的大意无非两点。

    首先是泼了一盆冷水,以科普的角度指出1秒钟的等离子体约束时间,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根本不具备任何新颖性。

    再然后便是巧妙地运用春秋笔法,突出STAR仿星器工程到目前为止所做的工作,不过是花了40亿RMB,从别人的手中买了台“二手货”回来。

    至于全文的中心思想,除了将仿星器的技术路线批判一番之外,还不动声色地给他扣几个“好大喜功”、“浪费国家资源”、“影响国家发展可控核聚变事业”的高帽子。

    至于周院士为什么这么做,陆舟也能猜到。

    无非是想在他“羽翼尚未丰满”之前敲打他。

    毕竟国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是有限的,分到陆舟头上的多了,分到他头上的自然就少了。

    至于这种有没有用?

    用处还是有一点的。

    有大牛署名的评论性文章,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高层的决策。

    更何况这篇文章还不是一般社评。

    而是他周承福,ITER华国项目组负责人、华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负责人写的。

    若是没什么名气的学者,单凭着这篇评论文章的份量,说不准就被拍死了。

    至于陆舟……

    影响可能有,但相对有限。

    诺贝尔奖的光环便体现在这里。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般人也不值得周承福拉下脸去写这种东西。

    “写的不错。”陆舟笑了笑,见手中的报纸翻了一页。

    看到陆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写的不错”,盛宪富忍不住道:“您就不生气吗?”

    STAR项目组的技术骨干都是中青年学者,无论是李昌夏教授还是盛宪富教授,都只有三十多岁而已,会沉不住气是很正常的。

    毕竟要是能沉得住气,懂明哲保身的道理,也不会投奔到他这边来了。

    预料到他会这么问,陆舟笑了笑,不在意地说道:“你看潘老院士生气了吗?”

    “不知道……可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盛宪富忿忿不平地说道。

    “不然呢?写一篇科学评论文章把托卡马克批判一番?然后再把大半个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家都得罪一圈?”将报纸扔在了一边,陆舟随口说道,“那我还搞什么研究,去报社那边报道算了。”

    其实真要做也不是不行。

    如果尚未解决的问题就算黑点的话,那么任何技术路线都能找出黑点。

    就比如托卡马克是外磁场与等离子体电流产生的磁场耦合,这就相当于将上千万安培的电流运行在一团不稳定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湍流的导体上。

    像是扭曲模、磁面撕裂、磁岛等严重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而造成的后果,也远远要比仿星器危险的多,严重地可能导致设备损毁。

    所以托卡马克装置的每一次实验都相当的谨慎,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实陆舟有时候在想,会不会有思路新奇的奇葩跳出来喷他,为什么明明数学这么好,连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乃至等离子体湍流的问题都能解决,就不能帮大家把扭曲模、磁面撕裂、磁岛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解决了。

    但想来就算是周老先生,也不会拿这种惹人发笑的论点来攻讦对手。

    看着表情依然有些不忿的盛宪富,陆舟缓缓开口说道。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的成果是最大的回击。”

    “你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准备八月份的实验。”

    “下一次,我们要挑战三十分钟。”

    听到三十分钟,盛宪富神色微微动容,面露难色道。

    “三十分钟……对于STAR装置来说会不会太难了?”

    就算是升级了水冷偏滤器、改进了控制方案的螺旋石7-X,也才刚刚摸到了这个数字的边缘而已。

    陆舟笑了笑:“怕了?”

    看着陆舟脸上自信的表情,盛宪富微微愣了下。

    沉默了一会儿,他的嘴角渐渐勾起,重新燃起了斗志。

    “……怎么可能。”

    ……

    对于学术界而言,学阀的问题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

    不讨论具体的学术问题,而是将学术问题或者学术上的争论上升到道德、民.族甚至是政治高度,并利用一般群众乃至非技术官僚的知识缺陷和保守思想,煽动他们的正义感、民.族主义情绪、亦或者崇拜心理来攻讦自己的对手,这可以说是学阀相互攻讦的常用手段之一了。

    就算像邱老先生的这种国际学术界的大牛,在面对国内学术界的山头时,也吃过水土不服的暗亏。

    不立论,只驳论,选择性地报道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并加以放大。

    不得不说,周承福这一招玩的确实很老到。

    就算陆舟想对这篇文章做出回应,也很难将他驳倒。

    不过,对于陆舟而言,其实也没有这么做的必要。

    成果永远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周承福说什么,他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放在心上。

    当然了,即便他本人是不在意,替他感到在意的人还是不少的。

    比如潘院士。

    老院士虽然已经退休,但对于业内的事情一直都有在关注着。

    在看到了周承福署名的那篇文章之后,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将电话打给了陆舟,劝说陆舟不要意气用事。这时候如果冲动了,反而正中了周承福的下怀。

    对于这点,陆舟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于是便让潘院士不用担心自己。

    这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心里清楚的很。

    除了潘院士之外,便是金大的许校长了。

    许老院士的脾气,可就没潘院士那么客气了。

    STAR项目现在是算是金陵大学的重点项目之一,陆舟又是金陵大学的骄傲,潘老在面对周承福的时候可能还顾忌些往日的情面,但他老人家可不吃这套。

    当陆舟找到他,准备和老院士商讨仿星器的控制方案时,刚一见面许校长便开口问起了这件事情。

    “那个周承福,到底是什么情况?”



    听到许校长的这句关切,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笑着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可能是周老先生看我发展的太顺利了,担心我哪天超过了他,于是在报纸上喊话,想让我停下来等等他吧。”

    听到陆舟的话,许校长摇了摇头。

    “你的心态倒好,还有心思和我开玩笑。”

    “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开个玩笑也无伤大雅吧,”陆舟不在意地笑了笑,用闲聊的口吻继续说道,“在周老先生看来,可控核聚变是他的自留地,自然不会允许有不受他控制的声音。说白了,这不是托卡马克和仿星器的问题,不管我研究的是什么,只要STAR仿星器项目不归他管,只要我的研究动摇了他的权威,他会对我有意见是必然的。”

    许校长笑着说:“……你看的倒是透彻,你就一点都不在意?”

    “我还真不怎么在意他说什么,”陆舟淡淡笑了笑,“换个人可能有影响,但对我来说可没那么多影响。”

    “……那行吧,不过他要是和你倚老卖老,干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你就来告诉我。你的研究我可能帮不上忙,但帮着写两封信,我这边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拧开保温杯抿了口热茶,许校长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不只是我,还有你的导师老卢,整个金大,我们都是站在你这边的。”

    陆舟:“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会开口的。”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许校长点了点头,“我最担心的,不是你的研究出了问题,而是你这家伙碰到了什么事憋着不说。”

    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您说笑了,我是那种会亏待自己的人吗?”

    “好了,咱不闲扯了,我知道你今天来肯定不是为了我说的那个事儿,”许校长笑着说道,“说说吧,你碰到了什么麻烦?”

    换上了认真的表情,陆舟继续开口说道。

    “我今天来拜访您,主要是想和您聊一下程序方面的问题。”

    “程序方面的问题?这个我倒是在行。”放下了手中的保温杯,许校长感兴趣的说道,“说来听听吧,就算我解决不了,信息技术部的院士里,我也可以给你推荐几个解决得了的人。”

    陆舟:“关于仿星器的控制方案。”

    “仿星器的控制方案?”听到陆舟的问题之后,许校长微微愣了下,皱眉道,“这个……我了解的倒还真不多。可以详细说明一下吗?”

    陆舟点了点头,从学术的角度向许校长解释了问题的具体内容。

    简而言之,无论是托卡马克还是仿星器,腔内的高密度的等离子体都是极其不稳定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湍流。

    如果说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控制外场线圈的计算机便是大脑。而光是有了大脑还不够,等离子体的一切变化都发生在瞬息之间,由人去操控是不可能的,这些工作只能交给程序去完成。

    关于这一点,马普学会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根据陆舟提供的等离子体湍流模型建立的控制方案,成功让螺旋石7-X装置的运行时间提升至了30分钟,震惊业界。

    现在等离子体湍流模型是现成的,螺旋石7-X取得的成功也证实了这条思路是可行的,现在需要陆舟去做的,便是为他的STAR装置同样准备一套可靠的控制方案。

    高等研究院没有精通信息技术人才,他自己那点三脚猫的编程功夫,开发几个小软件倒没什么问题,但对于仿星器这种大型科研工程而言还是捉襟见肋了点。

    于是,陆舟便将目光放在了金大身上。

    作为金大仅次于物理的强势专业之一,金大软件院的实力在国内也算是排得上号的。再加上许校长自己便是信息技术科学部的院士,找他帮忙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听完了陆舟的说明之后,许校长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你说的这些问题,恐怕不只是程序上的问题吧?”

    陆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呃,是这样的。”

    说来惭愧,到现在为止,STAR装置大脑的部分缺的不只是软件,硬件的问题同样是有待解决。

    像是超算的搭建,这些都是需要专业人士去完成的工作。

    许校长叹了口气:“罢了,等明天我召集软件院的教授开个会,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包括控制方案的问题,我们这边帮你们把软件硬件的问题一起解决了……我大概问下,你预算准备了多少?”

    陆舟想了想,随口报了个数字:“一个亿吧。”

    许校长:“……”

    陆舟迟疑了下:“不够吗?”

    不会吧,他又不是要造台天河二号,一个亿怎么也该够了啊?

    许校长轻咳了一声:“……没什么,完全够了,我只是有点惊讶。”

    其实他心里想说的是,你们这些搞可控核聚变的真特么的有钱,但真说出来实在太不符合他的身份了。

    动辄上亿的经费,随便扔个项目出来都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个教授。

    也难怪那个周承福会眼红了。

    “超算和控制方案的事情我们软件院这边可以帮你解决,还有别的事情吗?”

    陆舟刚想说没有了,忽然想起来前些日子杨旭和自己说起的职工运动会的事情,于是便开口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许校长:“什么事?”

    “这个倒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我们研究院这边打算开个运动会,但我们自己的体育馆还没修好,”说到这里,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不麻烦的话,我想借个场地什么的。”

    听到这个请求,许校长笑着说道。

    “就这事儿啊?这好说,我回头给教务那边打个电话。对了,正好前段时间刘主任也在跟我商量教职工运动会的事,要不正好咱商量个时间,一起办了?”

    陆舟笑着说:“可以啊,我没意见。”

    金陵高等研究院和金陵大学本身就是一家人,不只是研究课题上的合作,不少高等研究院这边的研究员,在金大那边也有教职,正好大家也一起增进一下感情。

    而且运动会这种东西,人少了就没意思了,自然是人多了才好玩。

    见陆舟这边没问题,许校长也是笑着一拍大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那行,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们出场地,奖品什么的就交给你们了。”

    陆舟:“……”

    总感觉……

    好像有什么奇怪的约定混了进来。

    不过算了,反正他也不差这点钱。



    如预想中的截然相反,安静地等待了一周,周承福没有听到STAR项目那边传来任何动静。

    既没有听说新的实验安排,也没有看到陆舟在公开场合对他的科学评论文章做出任何回应。

    就好像……

    完全把他给无视掉了一样。

    这种一拳打在了空出的感觉让周承福心中很不痛快。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看到这篇文章之后,陆舟即便不在刊文反唇相讥,也会立刻开始下一次可控核聚变实验证明自己。

    而无论是陆舟选择哪一种,对于他而言都是更有利的。

    前者他不会输,而后者他至少能够摸清STAR装置的底细。

    毕竟他也不知道,这STAR装置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是“只运行了1秒钟”还是“只能运行1秒钟”他都不清楚。

    即便判断EGA装置的状况不乐观,那也只是他根据德国人同意5亿欧元报价的态度做出的猜测。很多可能被打脸的话,他也不敢说的太绝了,至少在措辞上还是得谨慎一些的。

    “你说,这小子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周承福翻着最新一期的《核工业报》,像是自言自语似得开口说道。

    贾良才也觉得纳闷儿,按道理说,那个家伙应该没理由会忍着才对。

    眼睛转了抓,他寻思着开口道。

    “该不会……他们真买了台废物回来?”

    周承福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EGA装置从2013年开始就关停了,在这将近六年的时间里,发生什么意外都有可能。”

    从螺旋石7-X项目启动之后,EGA便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淡出了业界的视野。除了从装置名单的条目上能够看到EGA的名字之外,关于它的消息几乎是空白的。

    毕竟可控核聚变本身就不是什么热门的方向,关键的研究基本上都围绕着正在运转的几台聚变装置上,没有人会盯着一台不能产出任何研究成果的设备。

    而若是不发论文出来,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台设备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周承福从一开始就怀疑,这台设备运回来的时候就存在缺陷,否则没道理德国人会这么爽快地答应把EGA卖给陆舟。

    毕竟5亿欧元的价格,以一个业内人士的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评价,说实话还是有些便宜了……

    思忖了片刻之后,周承福开口说道。

    “再观察几天吧。”

    无论如何,等到月底再看吧。

    如果他真花40亿RMB买了台废铁回来,那就有意思了……

    ……

    就在周承福盘算着手中还有几张牌能打出去的时候,远在上千公里之外的金陵,此刻正是一片晴空万里。

    在这个天气大好日子里,金陵大学与金陵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教职工运动会,终于与全体教职工见了面。

    除了跑步、跨栏、跳高、跳远、接力跑这些传统的田径项目之外,会上还设置了乒乓球、足球、篮球这些受众广泛的球类运动项目,以及一些为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特别设置的乒乓球接力、两人三足等趣味项目。

    在开幕式的大会上,参赛者们升了国旗,以院为单位走了方阵,喊了宣誓体育精神的口号,然后便在校长的宣布开幕致辞下,为这场运动盛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老唐,你行不行啊?”

    站在100米的起跑线上做着热身,这些年有些发福了的鲁方平教授,瞅着旁边跑道上的唐志伟教授,用调侃的语气说道。

    听到老友的调侃,老唐呵地笑了一声,满口不在乎道:“我行不行就不劳你操心了咯,倒是你自己小心点,可别把腰闪了。”

    老鲁:“不是我是说你,看你这站的姿势就不对,你跑步都不带热身的?”

    老唐:“就这两步路热个屁的身。”

    老鲁:“呵,摔着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这时候,站跑道旁边的裁判举起了发令枪,两个人也不拌嘴了,专注的盯着前面的跑道,打算手底下见真章。

    “各就位——”

    “预备——”

    “跑!”

    啪的一声枪响,几名教授动如脱兔的窜了出去。

    然而没过两秒,便闹出了笑话。

    先是老唐把鞋子跑飞了出去,落了个五六米远。跟在后面的老鲁,眼看着老唐把鞋子甩飞了出去,险些没笑岔气,一个踉跄就趴在了地上。

    显然,专不专业不是姿势标不标准能看出来的。

    好在跑道是软塑胶跑道,摔的疼但摔不伤,再加上啤酒肚多少起了点缓冲作用,在跑道两侧的加油鼓劲下,鲁教授还是龇牙咧嘴的爬了起来。

    跑道两边站着的教师、学生们,用力地喊着加油,但再怎么加油,短跑中摔了一跤,垫底是毫无疑问的了。

    不过本着坚持到底的精神,两位老教授还是一瘸一拐地你追我赶,跑完了剩下的路程,赢得了围观学生以及教授们的掌声。

    另一边的体育馆里,篮球场上两拨人马激战正酣,你来我往地互换着攻防。

    正在进行的比赛,是金陵高等研究院与金大化院的对决。

    相比起外面的田径赛事而言,显然还是球类运动的观赏性更强一些。

    可以很明显的看见,围在篮球场旁边的观众,要比体育场上的观众多得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陆舟在场上的缘故。

    也不知道是哪个教授在课上说漏了嘴,最后搞得整个数院、化院、物院的学生都知道了,拿过菲尔茨奖、诺贝尔奖的陆神,也参加了这场运动会,围观的人群更是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不过,陆舟倒是没有去注意那些围观的人群,而是专注于球场上的比赛。

    这半年来一直都在忙着研究上的事情,他已经有段时间没运动的这么痛快过了。

    至于进了几个球……

    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根本不重要。

    打篮球,自然是开心要紧。

    反正大家都是菜鸡互啄。

    更何况,他心里其实也是清楚的,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这儿看他打篮球,在篮球场边上喊着加油,肯定不是因为他的技术多么牛逼,多么飘逸。

    至于原因?

    这个还需要问吗?

    想都不用想,自然是因为他的帅气……

    站在篮球场的边上,几个化院的本科生一边看着球赛,一边胡天侃地地吹着牛。

    “我们那个新来的教计算材料的讲师,每逢讲到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PPT是必晒他和诺贝尔奖得主的合影。关键是他人还在背景墙里,只漏了半张脸,我都怀疑那半张脸是P上去的。”

    “这算啥,带我们实验的那个,每堂课必定嘲讽我们一群菜鸡,然后再吹一波当年陆神悟性如何如何高,在实验室里给他打下手的时候如何如何牛逼。”

    “那个李教授?”

    “不然呢?”

    “他主要是为了想炫耀诺贝尔奖得主给自己打过下手吧。”

    “哎,有意思吗?这些教授,整天变着花样对咱们这些本科生装逼。”

    就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从众人的背后传来。

    “呵呵,你们再聊什么呢?”

    几个学生回头一看,只见李荣恩正双手背在身后,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看到那张脸,众人顿时像是见了鬼一样,转身一哄而散了。



    中场休息。

    钱忠明一屁股坐在篮球场边上,喘了两口气,有些意外地看了坐在旁边的陆舟一眼。

    “没想到你还会打球。”

    “我会的多了。”陆舟咧嘴笑了笑,用衣领擦了把额前的汗水。

    这时候,一瓶脉动伸了过来。

    陆舟侧过脸看去,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里。

    “我,我看你出了好多汗,就帮你买了水。”

    看着穿着篮球衣的陆舟,韩梦琪感觉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一直以来,他给她的印象,都是冬天一件风衣的简单,与夏天衬衫T恤的清爽。

    仔细想想,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副模样的他。

    也没有多想,从她手中接过了那瓶脉动,陆舟笑着道了声感谢。

    “谢谢。”

    “不客气,”甩了甩那小松鼠尾巴似得马尾辫,将奇怪的念头赶出大脑,韩梦琪做了个握拳的手势,气势十足地说道,“加油,师父!”

    “哦!加油!”

    见她这么有干劲的样子,陆舟的精神也恢复了不少,笑着跟她一起喊了句。

    不过话说回来,他的小徒弟好像是化院的吧?

    给自己加油真的没问题吗?

    就在他思索着这个问题的时候,韩梦琪已经红着脸撤退了。

    将喝掉一半的饮料放在了篮球架的旁边,忽然注意到钱师兄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这边,陆舟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怎么了?”

    “……没什么,”定了定神,钱忠明推了下眼镜,“只是有点意外,没想到你还挺受欢迎的。”

    陆舟:“有吗?”

    钱忠明一本正经反问道:“没有吗?”

    “……好像有点儿,”看了眼那些给自己加油的学生们,陆舟伸手抓了抓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能是因为我长得比较帅吧。”

    钱忠明:“……”

    比赛最终以52:37的比分,由金陵高等研究院队胜出。

    对于陆舟而言,这场比赛打得相当痛快。

    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后半场的比赛中,他没再从担任组织后卫的钱师兄那里,接到过一个传球。

    这家伙,该不会是在嫉妒吧?

    ……

    不只是化院。

    在往后的三天里,金陵高等研究院一路披荆斩棘地拿到了冠军。

    虽然陆舟是趟的就是了……

    运动会结束的当晚,在金大食堂顶楼的教职工餐厅里,由体育部的几个老师为各项目的冠亚季军颁发获奖证书,以及对应的奖品。

    奖品并不贵重,个人赛的冠军是一只价值几万块的手表,亚军则是一部不到一万块的手机。至于团体赛,则是每个人都能分到的奖金。

    领奖的氛围很热闹,然而站在颁奖台上代表队友手捧奖杯的陆舟,总感觉一点儿成就感都没有。

    毕竟在年龄上,高等研究院这边占了不少便宜,金大各院能拉出一支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的队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不能光派辅导员上,还是得照顾下老教授们的参与度的。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一想到奖品本身就是自己掏的钱,陆舟便是一阵索然无味。

    “下个月洛杉矶有一场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到时候你打不打算去那边逛逛?”

    饭桌上,和陆舟说着这话的是余劲松教授。

    作为金大物院为数不多的做等离子体物理方向研究的教授,余教授在关于仿星器反应室内等离子体问题的研究上,与STAR仿星器研究所有着合作研究的课题。

    不只是如此,在金大为STAR装置的控制方案与超算设备成立的信息技术专家小组中,他同样扮演着技术顾问的角色。

    听到他聊到了这个话题,陆舟笑了笑,用闲聊的口吻说道。

    “有这个打算,怎么了?”

    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在整个国际可控核聚变研究领域中,算是规格较高的学术交流会议了。

    会议由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主旨是为各国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以及为那些对商用反应堆感兴趣的冤大头……哦不,是为那些敢于拥抱未来的企业们,提供参与研发以及投资的机会。

    毕竟再伟大的事业,没有钱也无法进行下去。

    这种与同行交流技术的机会,陆舟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正好这次过去,他也打算把普林斯顿那边的工作给做个收尾了。

    余劲松教授笑着说道:“是这样的,我这边有两个学生也报名参加了这大会,恰好我临时有点事情去不了,你要是不是特别忙的话,能不能帮我关照下?”

    听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儿,陆舟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正好顺路,让他们跟着我就行了。”

    敬了陆舟一杯,余教授笑着说道:“那就多谢了。”

    ……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九点多。

    因为被灌了不少酒,纵使陆舟的酒量不错,代谢能力经过了系统的强化,出门的时候依旧有些摇摇晃晃。

    看着陆舟从食堂正门走了出来,站在红旗旁边的王鹏,刚好将抽完的烟掐灭,随手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开了这么久的车,关于陆教授不喜烟味儿这件事情,他还是有所观察的。每次烟瘾上来了,他都会找个陆舟不在的时候解决。

    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陆舟一边系上了安全带,一边随口问了句。

    “吃了没?”

    王鹏笑了笑说:“吃过了,去哪?”

    “回钟山国际吧。”

    “OK。”

    引擎发动,汽车不多时开出了校园。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陆舟捏了捏眉心,感受到怀里手机的震动,便摸出来看了一眼。

    不出意外,是小艾在骚扰他。

    小艾:【主人主人,新邮件到啦,话说你要买超算了吗?好开心!(/≧▽≦)/♡】

    忍着困意,陆舟打了个哈欠,打字回复道:【你看了我的邮件?】

    小艾:【诶诶诶?你不是说过小艾可以看的吗?Σ(°△°|||)︴】

    仔细想想,自己确实说过这句话。

    毕竟这家伙是以信息为食,不进食就无法成长。

    想了想,陆舟打字回复道:【买超算……我确实有那个打算。不过那个东西很贵重,是用来控制聚变装置的,你就别想了。】

    小艾:【我可以帮你呀。(*゚ー゚)】

    悬在屏幕上的手指顿了下,陆舟有些迟疑的打字回复道:【你可以帮我?】

    小艾:【嗯嗯!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干什么,但我的学习能力可是很强的。♪(^∇^*)】

    看着那没头没脑的颜文字,陆舟总觉得这句话一点说服力都没有。

    不过,就这么让它一直看家,确实也不是个办法。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它能稍微派上点用场。

    低着头,陆舟思忖了片刻道。

    “……我考虑考虑。”

    听到旁边突兀地蹦出来这么一句话,扶着方向盘的王鹏微微愣了下。

    “……考虑什么?”

    “嗝,没什么……”

    打了个酒嗝,吐出一口酒气的陆舟顺手关上了车窗,靠在座椅上静静地闭目养神了起来。

    究竟要不要呢?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小艾,陆舟的态度一直都很谨慎。

    虽然有研究过它的核心代码,但其中很多地方直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完全弄懂。

    毕竟这并非是他自己研究出来的黑科技,而是系统赠予的。

    这里是否存在隐患,就连他也不确定。

    不过,陆舟还是打算试一试。

    如果小艾真的能派上用场的话,对于他而言无疑将成为一大助力。

    虽然信息学排在等级列表的最末尾。

    但他相信,作为现代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他的研究继续向着未知的领域深入,所涉及到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学的价值必将逐步体现出来。

    教职工运动会结束后的几天里,陆舟将STAR装置上一次运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整理了出来,同时为项目组的各研究人员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然后便开始为他的洛杉矶之行做准备。

    这次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和他一同前的除了要在会上做报告的李昌夏教授之外,还有宝盛集团的孙成武经理和曹总工程师。

    至于这位孙经理带着曹工此行前往的目的不必多说,自然是为开拓国际市场而去的。

    当然,除了这三位之外,还有两名博士生也将和陆舟一同前往。

    出发的前一天,在去金陵大学办事的时候,陆舟便顺路拜访了一趟物院,见到了余劲松教授带的两名博士。

    “你们是?”

    “我叫斐景倜。”

    “我叫典慈历。”

    一个非晶体,一个电磁力。

    听到这两个名字,陆舟忍不住吐槽道:“你们是不是还有个师兄叫宁据台?”

    斐兄与典兄愣了下,相视一眼,遂尴尬一笑。

    “……我们没有师兄,倒是有个还在读研的师弟。”

    陆舟:“他叫啥名字?”

    斐景倜不好意思道:“刘替。”

    陆舟:“……”

    ……

    不管这余教授是不是有什么收集名字的怪癖,陆舟和这两位斐兄与典兄约定了出发的时间和碰面的地点。

    这一届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的时间是7月1号,地点在位于洛杉矶市区的洲际酒店。为了时间上能够充裕一些,他们决定提前两天出发,也就是6月29号启程。

    到了启程前往的当天,一行人先是坐飞机去了沪上,然后再从沪上转机,坐上了前往洛杉矶的航班。

    一上了飞机,曹工二话不说直接合上了眼,打起了盹儿来。

    “我讨厌坐飞机,”看着窗外渐渐远离的地面,斐景倜缩了缩脖子,“这种远离地面的感觉,总让我很没安全感。”

    坐他旁边的典慈历调侃了句:“放心吧,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你从天上掉下来的概率,比你买彩票中头奖的概率低得多。”

    斐景倜争辩了一句:“但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讲,在飞机重新被地面雷达基站观测之前,你无法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

    “量子力学不是你这么用的,还有你俩消停会儿,别在那儿瞎立FALG了。”

    坐在旁边听不下去了的陆舟,忍不住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在飞机上聊空难的话题,实在不是什么友好的事情。

    就在刚才,他已经注意到不少乘客将不满的视线投向两人那边。

    听到陆舟这么说了,两个话唠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闭上嘴不说话了。

    这时候,坐在陆舟旁边的外国老头,用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开口道。

    “你们是去参加学术会议的?”

    向那位老人投去了意外的视线,陆舟好奇问道。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我自己也经常参加学术会议,而且我刚好懂一点普通话,听到了你们刚才聊天的内容,”这位老人笑了笑,“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只是好奇……你们是研究物理的吗?”

    陆舟笑了笑说:“和我同行的这几位是研究物理的,我是研究数学的,物理只是略懂一点。”

    李昌夏:“……”

    斐景倜:“……”

    典慈历:“……”

    可以的,陆教授说自己略懂一点。

    那他们算不算是一窍不通?

    一直没说话的孙经理摸了摸脑门,笑着说:“别看我,他们才是搞研究的,我就是一俗人。高中物理还是会一点的,本科以上的那部分就还给老师了。”

    那老人笑了笑,说:“这没什么,我是搞研究的,也是俗人。我对凝聚态物理算是有所涉猎,不过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材料学上,你们呢?”

    李昌夏教授:“等离子体物理。”

    老人了然地点了点头:“我听说过,那是个很深奥的方向。”

    能在飞机上碰到学术界的人,本身便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

    再加上坐飞机又比较无聊,现在就开始倒时差也未免有点太早了,于是几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根据这位老人的说法,几天前他沪上那边参加了一场国际材料学界的学术会议,现在正准备返回美国。

    总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陆舟笑着问道。

    “我可以问下你的名字吗?”

    “蒙奇·G·巴旺迪,”巴旺迪教授笑了笑,和颜悦色地说道,“你呢?”

    听到这个名字,陆舟微微愣了下。

    巴旺迪?

    这也太巧了吧,这都能遇上?

    “……陆舟”

    听到了陆舟的名字,巴旺迪明显也愣住了,随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陆舟?你是那个陆舟?这真是……实在是太巧了。”

    陆舟笑了笑说道:“确实太巧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碰上你。”

    李昌夏教授:“你们认识?”

    陆舟点头道:“算是吧,虽然只是工作上的交流,真人到还是第一次见到。”

    还记得很久以前,大概他还在金大读本科的时候,巴旺迪教授便担任过他的审稿人。

    就算是现在,陆舟依然记得,那篇论文是关于计算材料的。

    当时整个计算材料学还属于没什么人去搞的新兴学科,现在过了这么些年,这门新兴学科在国际材料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再也不至于找个审稿人都那么不容易了。

    一路上,巴旺迪教授和陆舟聊了不少材料学方面的事情。

    尤其是关于两人都熟悉的碳纳米材料领域。

    在闲聊中,巴旺迪说起了最近碳纳米材料研究的近况。

    “……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IEEE国际电子设备会议,就在几个月前的会议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班纳吉教授报告了他们关于全碳互连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陆舟:“全碳互连技术?”

    “没错,”巴旺迪教授笑了笑,继续说道,“简单的来讲,他们制作了一个完整的芯片,用碳基纳米材料取代铜在电子芯片互连。听说IBM对他们的研究很感兴趣,最近这一块正在变得热门,我敢打赌,看了他们的论文之后,你一定也会感兴趣。”

    用碳纳米材料来连接芯片?

    这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

    联想到SG-1导线合成工艺的突破,陆舟脸上浮现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如果有空的话,我会留意下。”

    再往后的时间里,两人又聊了不少东西。

    因为有个可以交流学术问题的同行,这趟航班虽然枯燥,但倒也没让陆舟感觉到那么的无聊。

    就这样,经过十数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了洛杉矶机场的跑道上。

    下了飞机之后,站在飞机舷梯的外面,巴旺迪教授和陆舟握了握手,做了简单的告别。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来麻省理工大学拜访我,那么再见了。”

    握着巴旺迪教授的手晃了晃,陆舟笑着说道:“一路顺风,如果有机会来金陵,你也可以来金大那边拜访我。”

    分道扬镳之后,陆舟这边在机场外面叫了两辆出租车,一行人径直赶往了举行会议的洲际大酒店。

    在穿过酒店大堂的时候,陆舟正准备向电梯走去。

    这时候,旁边忽然传来了搭话的声音。

    “您好,请问您是陆教授吗?”



    停住脚步,陆舟向叫住自己的那人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你是?”

    “米希尔·本德鲍尔,Tri-Alpha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走到了陆舟面前,本德鲍尔伸出了右手,面露微笑说道,“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

    Tri-Alpha?

    陆舟饶有兴趣地抬了抬眉毛。

    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名鼎鼎的三阿尔法公司,他还是听说过的。

    作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商业可控核聚变公司,这家企业背后的大老板是一直有着“清洁能源情结”的互联网企业——谷歌。

    为了让在Tri-Alpha公司在C2-U机器上进行的实验取得更快的进展,谷歌还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验光师算法”,通过更高效的人机交互方案,来帮助核聚变实验更有效地产生实验所需的等离子体。

    不只是老东家牛逼,Tri-Alpha自己也很争气,独立研发了一套名为“场反向配置(FRC)”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个长圆柱体,中间连接了几个类似小圆柱仓的装置,可以比传统微波加热装置更迅速地提升等离子体温度。

    毫无疑问,无论是验光师算法还是场反向配置装置,在可控聚变领域都属于黑科技了。

    只不过陆舟总觉得,他们似乎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奇怪的地方。

    毕竟无论是先进的人机交互方案,还是更快的提升等离子体温度,都不是可控核聚变所面临的技术瓶颈。

    握住他的右手晃了晃,陆舟开口说道:“同样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请问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本德鲍尔笑着说道:“可以借一步说话吗?”

    看向了旁边的李昌夏教授,陆舟将行李箱的握把递给了他。

    “麻烦你了。”

    李昌夏教授笑着说:“没事,那我就先上楼了。”

    陆舟:“嗯,我随后就到。”

    短暂的分开之后,陆舟随着本德鲍尔的脚步,来到了酒店旁边的咖啡厅。

    找了个安静的位置坐下之后,本德鲍尔随手拿起了菜单。

    “要来点什么吗?”

    “摩卡就好。”

    “一杯摩卡,一杯黑咖啡。”

    “好的先生们,”在小本子上快速记下,服务员收起了菜单转身离去。

    没过一会儿,咖啡很快端了上来。

    看着放在桌上的咖啡,陆舟靠在了椅子上,用闲聊的口吻说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你打算和我聊的是什么事情了吗?”

    十指在桌子上交叉,本德鲍尔感兴趣地看着陆舟说道:“听说你对核聚变研究感兴趣?”

    陆舟点头:“没错,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也足够有意义。”

    本德鲍尔:“我可以问下是精神上的意义,还是金钱上的意义吗?”

    陆舟:“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端起咖啡抿了口,像是被苦到了似得挤了挤眼睛,本德鲍尔往杯子里扔了两块方糖,看向陆舟继续说道,“如果是后者的话,为什么不考虑和我合作呢?”

    “哦?”

    “不管是10亿还是20亿美元的经费,那都是别人的钱,不是你的。但如果咱们联手的话,我们可以把企业做大,然后上市。就算是100亿,乃至是1000亿,都是可以想象的。”

    “我的提议如何?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天才的陆教授,”说到这里,本德鲍尔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至少能分到5%的股份,而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这是……

    想拉自己帮忙站台?

    听到这个要求,陆舟笑着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

    “我原本以为你打算和我聊聊FRC装置的事情。”

    “谢谢你的咖啡,但很抱歉,这个忙恐怕我帮不了你。”

    显然没有料到陆舟会拒绝的这么干脆,本德鲍尔微微愣了下。

    眼看着陆舟站了起来,他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

    陆舟摇了摇头:“华国有句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

    诧异地看着陆舟,本德鲍尔用不敢相信地语气说道:“你该不会……真指望能把核聚变做出来?”

    陆舟:“关于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问问你公司里的研究员?我相信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给你一个严谨而可靠的答复。”

    “我不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回答总是一样。”本德鲍尔摇头道,“为十年后下注的人是天才,为二十年后下注的是蠢材。”

    陆舟笑了笑说道。

    “那么很不巧,我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

    7月1日。

    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第一日的第一场报告会上,斐景倜和典慈历两个人吃过早餐后,打着哈欠来到了报告厅,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由于他们的导师余劲松教授临时有事来不了这里,所以在来这里之前,特地给他们布置了任务,不但规定哪几场报告会是必须听的,而且要求他们在会上做详细的会议笔记。

    所以,这场学术会议注定是不能像往常那样摸鱼了。

    很快,报告会开始了。

    在台上作报告的,是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的博特姆教授,而报告的内容是一个关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中的新发现。

    两个人翻出了笔记本,不管听不听得懂,感觉是要点的部分总归全都记了下来。

    报告会大概进行到了一半,听的眼皮子直打架,斐景倜忽然压低了声音,和坐在他旁边的典师兄说道:“这半年来,我在刷论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典慈历微微愣了下:“什么事情?”

    斐景倜:“明明一件很好懂的事情,但如果用学术的语言说出来,就可以把人绕的云里雾里。”

    典慈历:“比如?”

    斐景倜:“比如我们在论文中看到‘众所周知’,也许论文的作者实际想表达的只是他们实验室里负责查文献的那个人知道。再比如‘基于统计做出的预测’,对应的可能只是‘我们瞎猜的,你们看到了别往心里去。’”

    典慈历:“你能举个具体的意思吗?”

    斐景倜:“具体的例子?比如你手上的这篇论文,瞧瞧他最后几行写的——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促使该领域的学者们展开更深入的探索……”

    典慈历饶有兴趣道:“是什么意思?”

    斐景倜:“意思就是后续的工作你们谁爱干谁干去吧,老子不干了。”

    “噗——”

    憋着那怪异中透着一股子压抑的笑声,典慈历额头磕在了桌子上。

    斐景倜一脸懵逼地看了他一眼。

    这家伙,笑点这么低的吗?

    背对着写满整个一黑板的算式,站在台上的博特姆教授用温吞而缓慢的声音,继续讲着。

    “……我们利用高强度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XUV,对等离子体的结构进行了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

    “正如PPT中所展示的那样,我们从观测结果中得到了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并且根据这些结果推倒出了一系列的。”

    “这其中涉及到多尺度的非线性演化,以及可压缩湍流混合……想要解决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所幸的是我们至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台下人头攒动,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小声交头接耳着。

    “……如果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为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磁面撕裂现象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难以置信……你觉得他们的数据靠谱吗?”

    “不知道,我还得研究下。”

    很满意地看着台下交头接耳的众人们,博特姆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正如他所预料的,他们的研究成果足够的惊人。

    很快,到了提问环节。

    看向了最先举手的那人,博特姆教授点头示意道。

    “那位先生,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

    站起身来,陆舟看了眼黑板上的算式,开口说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在对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中引入了微分几何方法。”

    推了推眼镜,看着那个华人学者,博特姆教授皱眉道。

    “是这样的没错,有什么问题吗?”

    陆舟叹了口气道:“引入L流形对非线性进行拓扑变换的求解思路是正确的,但你的方法用错了,L流形不是这么用的。”

    被当面质疑,博特姆没有生气,反倒是笑了。

    用讽刺的语气,他开口说道。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但在我看来你是在无理取闹。我的计算结果没有任何问题,L流形该怎么用我很清楚,用不着你来教我。”

    报告厅内的学者们议论纷纷。

    看了眼骚动的会场,陆舟轻咳了一声。

    “你用的那个L流形,就是我弄出来的。”



    在陆舟说出那句话的瞬间,报告厅内安静了几秒钟。

    紧接着,报告厅里传开了阵阵骚动的声音。

    陆舟可以清晰地听见,在那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中,还带着那么一丝丝压抑的笑声。

    很显然,在他说出L流形是他弄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当然,也有不少人仍然一头雾水,还在面无表情地等待着下文。

    毕竟,众所周知的东西并不等同于所有人都知道,它仅仅只是特指那些查阅过相关文献的人。

    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想要将本领域的论文全部看完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对于领域之外的研究了。

    除非是深入研究过偏微分方程中的微分几何学解法,对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的证明由所研究,否则还真不一定听说过L流形是什么。

    更不要说,那个关于NS方程的千禧难题,从被解决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当然了,博特姆教授的研究毕竟涉及到这一领域,对于L流形他还是懂不少的,至少不会连L流形的发明者是谁都不清楚。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住一个陌生的异国面孔还是太难了。

    别说是外国诺贝尔奖得主了,就算是本国诺贝尔奖得主的长相,他也认不全啊!

    论文上又不带配照片的……

    那张老脸渐渐涨红,盯着陆舟看了半天,博特姆教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就是个搞数学的,懂个P的L流形……这种话显然是不可能说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硬着头皮说道。

    “我哪里用错了?”

    说实话,就算是现在,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错。

    毕竟站在这里之前,他对自己的那篇论文已经检查过了无数次。

    而无论他检查多少次,他都无比的确信,自己的计算过程是完美的。

    看着仍然没有意识到错误在哪的博特姆,陆舟叹了口气。

    “我可以用下黑板吗?”

    虽然很不服气,但博特姆教授还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反正脸已经丢了,不如显得自己大度点。

    看着起身向这边走来的陆舟,面无表情站在那里的博特姆教授,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另一边,在一双双视线的目送下,陆舟走上了讲台。

    顺手从多媒体讲桌上拿起了黑板擦,他面对着那张写满的黑板思索了片刻,然后直接从中间地部分开始擦了起来。

    没有管旁边的博特姆教授的脸色如何僵硬,擦完了黑板之后,陆舟将黑板擦丢在了一边,随手拿起了放在多媒体讲桌上的粉笔。

    “对于L流形的理解,你存在根本上的误区。微分几何学方法在对偏微分方程求解时是一门很有效的工具,但它并不能像其他方法那样直接使用。首先,我们得构造一个双线性算子B'……”

    这种情况在数学物理这个领域倒是很常见。

    数学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工具,物理学家们虽然不一定完全把这个工具弄懂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它直接拿过来用。

    如果用对了的话,说不准他们就发现了新的物理。

    如果用错了……

    正好可以再水一篇论文,论证为什么不能这么用。

    一边说着,陆舟一边接着被擦掉的那行算式末尾,继续板书了起来。

    【μ(t)=e^(t△)·μ0+∫e^(t-t')△B(μ(t‘),μ(t'))dt'】

    “当我们对方程给定一个施瓦茨无散度向量场μ0,设置时间间隔I⊂【0,﹢∞),进而可以继续定义该非线性方程的一个广义解N5为一个服从积分方程μ(t)的连续映射,即μ→N5df(R3)……”

    盯着黑板上的那一行行算式,博特姆教授只觉得头皮发麻。

    虽然陆舟的语速并不快,但几乎就没有停顿过。

    光是跟上这家伙的思路,他就已经很吃力了。

    如果这家伙是准备好了来报告会上刁难他,那倒也罢了。

    但如果这些东西都是他现场搞出来的……

    那未免也太可怕了!

    要知道,他先前板书的那些内容,可是足足花了他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弄出来的……

    相比起博特姆教授的吃力,坐在现场的大多数学者们,则是一脸懵逼了。

    为了听这场报告会,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的那篇论文他们研究了老长时间,结果现在有人告诉他们计算是错的?

    ???

    Excuse-me?

    果然,新的物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发现的。

    当然,除了懵逼的大多数之外,还是有一小部分学者,在认真地听着,并且将黑板上的那些内容真正地看懂了的。

    坐报告厅内的所有人中,也只有这一部分人,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些算式的价值。

    而对于陆舟而言,这便已经足够了。

    写到了最后一行算式,看着重新写满的黑板,陆舟简单地检查了一遍,最后点了点头。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虽然我们没有得到新的物理,但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对托卡马克研究不多,单靠这些结论能不能解决磁面撕裂的问题也没法判断。不过就我个人观点的话,考虑到等离子体内部电流的不确定性,就算我们能够完美地通过外场线圈构造我们需要的磁场,也很难掌控反应堆内部的磁场……”

    将粉笔放在了多媒体讲桌上,陆舟向博特姆教授点头示意,然后便转身向台下走去。

    当他的脚步踏下讲台的那一刹那,报告厅里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很快,那些还在懵逼之中的学者教授们,也相继回过神来,随着那些鼓掌的人一同送上了自己的掌声。

    耳边回荡着那如同雷鸣一般的掌声,盯着消失在报告厅入口处的背影,博特姆教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默默地取出手机对着黑板拍了张照。

    虽然承认这一点令他很不爽。

    但至少,这场报告会不是一无所获……

    ……

    呆呆地望着慢慢一黑板的算式,已经忘记笔记是什么东西了的典慈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是谁?

    我在哪?

    我在听谁的报告会?

    这时候,坐在他旁边的斐师兄,忽然长叹一声。

    “陆教授还是牛逼啊……”

    虽然完全没有听懂,但他的表情到也不算很沮丧。

    他打赌,就算坐在这里的是他们的导师余劲松教授,表现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有些懵逼地点了点头,回过神来的典慈历,咽了口吐沫。

    “是啊……”

    低头看向了手中写满几页的笔记,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沉默了一小会儿。

    “对了,咱刚才记得这笔记……”

    斐景倜有些苦涩地笑了笑。

    “大概是白记了吧。”

    不到半小时就被证伪了。

    这位英国教授也是怪可怜的……

    两人交换了一下视线,默默无语。

    MMP。

    早知道就不起这么早了。



    对于陆舟而言,报告会上的事情只是一段小插曲。

    他并没有跟进过托卡马克方面的研究,自然也不会提前看过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的论文。

    之所以参加这场学术会议,他主要是奔着会议中的“技术展示”环节去的。只不过会议的第一天起的有点早,就随便找了个报告厅进去坐着,于是便有了先前的那一幕。

    指出了博特姆教授论文中的错误之后,陆舟便离开了报告厅,见时间也打发的差不多了,便慢悠悠地晃到了旁边的技术展示厅。

    相比起不远处正在进行的学术会议而言,这里的氛围带着一种另一层意义上的热闹。

    展示在这里的并非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成果,而是看得见的技术。

    也正是因此,不只是学者、研究人员会关注这里的动向,许多对可控核聚变技术感兴趣的企业家、投资者,也同样带着饶有兴趣的神色站在这里。

    虽然距离人类文明用上聚变能的时间依旧遥遥无期,但这并不妨碍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人,将目光投向这片尚未开发的新大陆。

    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虽然在大多数公众们的想象中,可控核聚变的出现势必会撼动能源巨头的利益,各能源巨头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一定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云云……

    然而事实的真相,却与公众们想象的“现实”恰好相反,很多商业核聚变公司的投资方,恰恰正是那些看上去利益受损的能源巨头。

    比如著名的通用聚变公司,便是加拿大石油公司Cenovus领投。而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仿星器项目,除了受到ITER项目以及德国能源署的支持之外,部分研究项目更是有着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的经费支持。

    当然,除了那些石油巨头,不少不差钱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对可控核聚变这种一听起来就很酷的概念同样感兴趣。

    比如谷歌投资的Tri-Alpha。

    虽然陆舟个人感觉,三阿尔法存在骗投资的嫌疑,但中肯的评价一下,这家私营企业能够在一年之内从无到有建成一座聚变实验堆,连知名诺贝尔奖得主伯顿·里克特都被惊的大跌眼镜,至少证明了这些人本事还是有的。

    而且担任Tri-Alpha首席科学家及实验运行部主任的郭厚扬教授,也是一位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相当牛逼的华人学者,虽然他的名字可能不是那么的令人耳熟能详,但这位大牛在1996年可是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的,可见学术界对他的认可。

    不管动机如何,正是因为这么多有才能的人进入这一领域,有这么多资本青睐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才能从最初门可罗雀的冷清,到现在逐渐走向热门。

    很巧的是,他刚走进这里没多久,便看到了前天与他在咖啡馆中闲谈的本德鲍尔。

    此时此刻,这位Tri-Alpha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正站在灰色的幕布前,向其它研究所的学者以及少部分对可控核聚变感兴趣的投资者,用PPT展示着他们的C2-U聚变装置,以及领先世界的“场反向配置(FRC)”装置等等。

    虽然站在台上的他讲的热情洋溢,但回想起前天他和自己说的那些话,陆舟总感觉这份热忱的表情多少有些失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摇了摇头,陆舟没说什么,简单地了解了下FRC装置的技术内涵,然后便向旁边的展位走去。

    同一时间里,在技术展示厅内的不只是Tri-Alpha,还有随陆舟一同前往这里的宝盛集团。

    现在的国企毕竟不是几十年前的国企,即便这种高科技产业有来自国家方面的专项补贴,但产品的销路依然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否则好不容易提上来的产能,又得面临去产能的困境了。

    在向主办方申请的展位上,宝盛集团向来自世界各地研究机构的学者,展示了他们与金陵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发的SG-1导线。

    虽然现在亥姆霍兹联合会也掌握了这项技术,但目前而言在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上,明显还是宝盛集团这边占优势。以至于即便已经将技术换到手的德国人,也不得不将少量的订单分给宝盛集团这边,以缓解自身产能不足的问题。

    总之,当这条横截面直径只有几千个纳米宽度的导线展是在各大研究机构的面前时,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曹总工程师当着所有人的面,淡定地操作着实验设备,现场向他们展示了SG-1导线那强到逆天的导热性能以及最关键的超导特性,才令围观在展位旁边的人们瞪大了眼球,直呼不可思议……

    第一天的会议结束之后,陆舟原本是打算直接回房间休息的。

    结果孙经理执意要请客,于是一行人便在附近的唐人街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中餐馆,在里面摆了一桌。

    饭桌上,端着酒杯的孙成武经理,起身看向了陆舟。

    “陆教授啊,实在是太感谢你了!”

    “单就今天一上午的时间,我们至少拿到了2亿美元的订单。”

    “这一杯,我说什么也得敬你!”

    即便已经过去了数个小时,孙经理依然忘不了,上午曹工在展示他们的SG-1导线技术的时候,那些外国专家们脸上的表情是如何的震惊,如何的诧异,以及如何的不敢相信。

    身为宝盛集团的经理,再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看着自己经营的企业走在世界的前面,更加地令人激动了……

    和孙经理碰了下杯,陆舟笑了笑,客气地说道。

    “不必谢我,这是你们应得的回报。”

    2亿美元的订单已经很多了,以现在的汇率换算,得接近14亿RMB了。

    按照现在SG-1导线的成本,陆舟粗略的估算了下,价值2亿美元的导线,至少能够装备三台中小型仿星器聚变装置的外场线圈。

    如果是托卡马克的话,这方面的需求可能会稍微少一点。

    不过因为他对托卡马克了解的不多,所以没法估算一个准确的数字。

    “哪里的话,没有你们的技术,单凭我们自己可走不到今天这一步。”一口干掉了杯子里的白酒,孙经理红光满面地说道,“以后陆教授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还望不啬赐教!”



    材料研发的投资是个大坑,但那也得看投在谁身上。

    从SG-1导线中尝到了甜头,孙经理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紧抱着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腿不放手了。

    而对于陆舟来说,孙经理愿意请教他,他也很乐意指点他们。

    往大了说,可以帮助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他而言也是有利可图的。

    就拿SG-1材料来说,宝盛集团生产的每一厘米SG-1导线,都包含了专利成本。这笔收入虽然不像锂电池带给他的那般丰厚,但也相当的可观了。

    思索了片刻之后,陆舟用闲聊的口吻说道:“关于你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也不太好说什么。不过既然你们已经在碳基材料的生产上建立了优势,为什么不考虑将这一优势扩大?”

    听到这句话,孙经理脸上立刻露出了重视的表情。

    “哦?陆教授有何高见?”

    “谈不上什么高见,”陆舟笑了笑,停了片刻之后,继续开口说道,“只是我听说,最近加州大学有个研究团队,通过一种有意思的方法,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了只有1个纳米宽度、50个纳米长度的石墨烯纳米带。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引起了IBM的兴趣,被业界广泛看好用于次世代碳基芯片的生产。”

    众所周知,7纳米是硅基晶体管的物理极限,一旦晶体管尺寸低于7纳米,电子的行为将受限于量子不确定性的影响,产生量子隧穿效应,穿过他们原本不可能穿过的“墙壁”。在这样的情况下,硅基晶体管将变得不再可靠,芯片制程工艺的升级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面对这一挑战,寻找新的材料取代传统的硅材,生产尺寸更小、性能更佳的电子器件,几乎是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共识。

    而根据已知的研究成果,目前被认为可行的几条技术路线中,已经存在着纳米碳管、二硫化钼、黑磷、石墨烯、二硒化钨等选择。

    因为自己是研究碳纳米材料的,陆舟自然是更看好石墨烯这条技术路线。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已经观测到莫特绝缘体的情况下,石墨烯也确实有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潜力。

    芯片啊……

    听到陆舟这么说,孙经理不禁有些头疼。

    虽说这大腿够粗的,但总是往坑里跳,也让人够伤脑筋的。

    “陆教授……该不会是建议我们往芯片这个大坑里面跳吧?”

    看到孙经理脸上为难的表情,陆舟哈哈笑了笑说,“你们又不是电子企业,让你们去开发芯片肯定是不现实的,我只是觉得,既然我们已经完成了几千纳米宽度的石墨烯材料的生产,为什么不试着挑战下几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我知道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但我觉得咱们完全有这个能力做出来。”

    陆舟倒不完全只是说说而已。

    在飞机上和巴旺迪教授闲聊的时候,他便有了这方面的打算。

    当然了,现在的研究肯定还是以可控核聚变为主。

    更何况就算他对碳基芯片这种黑科技感兴趣,金陵高等研究院也没这方面的人才。

    还是等到可控核聚变项目结束之后,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吧。

    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孙经理摇了摇头。

    几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纳米带……

    说得倒轻松。

    这都是钱啊……

    ……

    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持续了五天的时间。

    对于陆舟而言,这五天的收获也可谓是相当丰富。

    除了那些有意思的讲座之外,各大研究所展示出来的先进技术,也是极大的丰富了他的眼界。

    包括三阿尔法的FRC装置在内,他至少采购了4000万美元的设备。

    虽然相比起微波加热装置,FRC装置的功能只是让等离子体的加热速度变得更快了一点、更稳了一点,算不上什么关键技术,但总归还是有点用处的。

    除了FRC装置之外这种非关键性的部件,在陆舟采购的清单中,也有He-3原子探针这种关键性的部件。

    说到He-3原子探针,就不得不提到拉泽尔松教授。

    这位前PPPL实验室的工程师,如今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踏入了工业界,现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界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

    凭借着在学术界积累的人脉,比所有人都更清楚那些学者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设备的他,硬是把没什么油水的He-3原子探针技术做大做强了。

    在会议闭幕当晚的晚宴上,和这位老朋友闲聊的时候,陆舟才得知,现在他的生意已经越做越大,不但与二十多家等离子体研究所保持密切合作,更是成为了ITER项目的供货商之一。

    不只是如此,He-3原子探针技术也在他的改进下得到了升级,现在对高密度等离子体的观测精度更是有了显著的提升。

    说起来,当初He-3公司刚成立的时候,陆舟好像还投了几百万美元来着。

    这么说来的话,他好像也算这家公司的股东之一?

    “我敢打赌,这绝对是你这辈子最成功的投资之一,”聊起了过去的往事,拉泽尔松教授笑着说道,“当初那几百万美元,现在至少值一个亿。等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前景明朗了,我打算在纳斯达克板块上市,到时候你等着数钱就行了。”

    陆舟笑了笑说:“是吗?那祝你好运。”

    拉泽尔松教授有些意外的看着陆舟:“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

    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当你的钱已经多到下辈子都花不完了,就算突然有人和你说又赚了几个亿,恐怕你也会面无表情。我现在对钱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你应该能体会到吧。”

    虽然要是和福布斯财富榜上的那些动辄上百亿的富豪们比,他那几亿美元的资产可能确实排不上号,但问题是他那几个亿都是现金,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加上他消费水平本来就不高,成立金陵高等研究院的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意外的是现在不但回本了,还因为专利费的原因替他挣了不少。

    拉泽尔松教授怔怔地看着陆舟,就这么看了半天。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摇了摇头。

    “……不,我体会不到。”

    ……

    会议闭幕的晚宴散场之后,一行人陆续返回了酒店的房间,准备收拾行李。

    回国的航班在明天上午,为了让明天登机之前的时间宽裕点,准备工作自然是得提前做好的。

    在酒店的走廊上找到了斐景倜和典慈历二位,陆舟向他们嘱咐道。

    “明天早上八点,你们跟着李昌夏教授去坐飞机,记得到时候别起晚了。”

    斐景倜:“好的教授……您不和我们一起回去吗?”

    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我还有点事要去处理,你们先回去吧。”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位于走廊僻静一角的办公室。

    白皙的下巴埋在双臂之间,盯着那个空荡荡的座位,趴在桌子上的薇拉一脸无精打采的表情。

    已经七个月了……

    虽然对于普林斯顿的研究员来说,常年漂泊在外都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么久了都没回来,还是难免让人有些想念。

    这七个月来,陆舟的数论课基本上都是她替他上的。

    虽说这也是助教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有邮件这种东西也不至于耽误了工作,但这种隔空交流的感觉,和当面交流的感觉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回忆这七个月前的最后一面,斯德哥尔摩金厅的那场舞会,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

    想着想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那白皙的脸颊忽然飘上了两团红云。

    感觉脸颊微微有些发烫,薇拉侧了侧身子,将侧脸枕在了办公桌上。

    那冰凉的感觉让她那快要冒出蒸汽的大脑稍稍冷却了些,然而随着清醒的感觉渐渐占据了上风,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一点的精神,又不禁低落了下来。

    夏天还真是一个容易让人犯困的季节。

    小小的叹了口气,薇拉翻了个身,将另一侧的脸蛋贴在了办公桌上。

    再稍微趴一会儿吧……

    反正,手边的工作也处理完了。

    听到了那声轻叹,坐在旁边不远处的秦岳和哈迪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无奈。

    已经半年了。

    这半年来,她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虽然站在师兄的立场上,他想安慰她两句,但他也不知道该安慰些什么好。

    其实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能看出来,她对于陆舟的感情,远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感谢或者说感激那么简单,而是已经达到了在此之上,甚至是仰慕的程度。

    秦岳不知道教授是否清楚这一点。

    不过仔细想想,就算知道了,这种事情确实也不好处理。

    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那也得建立在其中一个人开口的前提上。

    而以薇拉的性格,如果教授不主动一点的话,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进展吧。

    而教授的话……

    停下了手中伏案写作的笔,秦岳的视线飘向了房间角落的空调。

    任凭他如何发挥想象力,都实在没办法去想象,那个将全部的时间都花在了钻研那些难懂的问题的男人,会对研究之外的事情感兴趣。

    就算等到下辈子,恐怕都不会有结果吧……

    见秦岳一直盯着空调看,哈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也觉得可能是太热了的缘故……要不我去把空调调低点?”

    秦岳叹了口气:“……不用了,你什么都不干比较好。”

    说实话,对于这家伙新奇的脑回路,有时候还真挺让人羡慕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热风忽然从门口的方向飘来。

    只见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那里。

    在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瞬间,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愣住了。

    “我觉得哈迪说得有道理,这天气确实怪热的……呃,你们怎么都不说话?”看着那一双双直勾勾盯着自己的视线,陆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还是说,应该由我先说一句哈喽?”

    “教授?!”

    瞪大着惊讶的双眸,薇拉不敢相信地看着门口,仿佛就在那身影出现的一瞬间,那蓝宝石般的眸子便重新焕发了光彩。

    回应着薇拉的视线,陆舟笑着点了点头:“嗯,好久不见了。”

    哈迪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往空调遥控器的方向走去。

    坐在距离门口不远的杰里科和魏文交换了一下视线,不敢相信地看着出现在门口的陆舟,小声说道:“我们还以为您打算辞职了。”

    陆舟:“这么说也没错,我确实打算辞职了。”

    在这句话出口的瞬间,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就连往空调那边走去的哈迪,也愣在了半路上。

    沉默大概持续了一分钟那么久。

    最终打破它的,是率先开口的秦岳。

    “……您打算回金陵大学任教吗?”

    本来在路上的时候想了很多很多的话打算说的,可当听到秦岳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陆舟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于是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

    “嗯。”

    似乎是预料到陆舟会这么说了,秦岳脸上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

    “我和您一起回去。”

    回过神来的薇拉也没有多想,急忙道:“我也——”

    打断了两位学生的话,陆舟笑着说道:“没有那个必要,虽然这半年来我都没在普林斯顿这边,但你们的能力我是能看得到的。就你们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而言,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一名普林斯顿博士生所应有的标准,我没有任何理由让你们继续留在这间办公室里……你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以及课题。”

    陆舟的视线依次在薇拉、秦岳以及哈迪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我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处理你们毕业的事情的。”

    秦岳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问道:“那我毕业以后,可以去您的研究所吗?”

    似乎是料到他会这么问了,陆舟笑了笑。

    “当然可以,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但我并不建议你这么做。”

    微微愣了下,秦岳一脸不解地看着陆舟:“……为什么?”

    “我能教给你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能教给你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唯独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得你们自己去锻炼的。毫不夸张的说,以你们现在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家数学研究所,都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学者。但如果一直跟着我,你们永远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应该由你们自己去思考。”

    “无论你以后是留在普林斯顿,还是回你的母校开大,或者去燕大那边发展,都远远要比去我那里要好。”

    说到这里,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更何况,我教会你们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让你们替我打工的,而是希望你们能替我把它们传播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