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战将 > 全文阅读
抗日之铁血战将txt下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刚才就听战士们说今天晚上炖鸡,我决定今天晚上就在你们独立连吃饭和休息!”司令员果断做出决定。

    跟着补充道:“但你要记住,不要给我搞加餐那一套,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然我掉头就走!”

    赵文马上保证:“首长放心,肯定不搞特殊!”

    “指导员你去炊事班说一声,今天晚上加四十人的饭菜!”

    下完命令后,赵文重新把目光转移到司令员身上:“首长,我们独立连除了指导员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您,还有半个小时训练就结束了,您看能不能给大家讲讲话,鼓舞一下大家的士气!”

    “如果让大家知道首长您来看大家,以后训练和打仗肯定比原来更加得劲儿!”

    “可以,也正好让我看看你们独立连的精神面貌!”司令员没有拒绝。

    “嘟嘟嘟……”

    集结号的声音短促而又湘江,分散在训练场上的部队就如同问道血腥味的饿狼,同时扑向集结地。

    前后不到十分钟,独立连就集合完毕。

    看着眼前整整两百多人的独立连,司令员懵了。

    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把震惊和疑惑压在心底,开始讲话。

    说道最后,直接举起拳头,用自己最大力气吼道。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家卫国……”

    两百多个战士早就被司令员说得群情激愤,最后一句话如同导火索,瞬间就把大家的情绪给调动起来。

    就好像两百多个被点燃的火药桶,举起拳头,扯着嗓子吼道。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家卫国……”

    振奋人心的口号整整响了一分钟才停下来!

    部队刚解散,司令员就忍不住问道:“赵连长,刚才集结的部队整整两百多人,都快一个营了!你告诉我,你的独立连怎么会有这么多部队?”

    “还有装备,我没有记错的话,刚才我在队伍中间不仅看到了歪把子和掷弹筒,还看到了重机枪和迫击炮!”

    “你不要告诉我你们独立营连级部队就配了其他八路军团级部队都很少装备的重机枪和迫击炮!”

    赵文不敢隐瞒:“报告首长,独立连满编是两百五十人,上次作战部队减员26人,营部给我们的补充兵还没到,所以全连还有224人!”

    “我听说营部这次补充给我们的新兵都是战场上俘虏的皇协军,鬼子亲自训练出来的,而且还上过战场。只要他们到位,独立连的战斗力肯定还会高上两成!”

    “嘶嘶嘶……”

    司令员倒吸一口凉气追问道:“怎么会有这么多部队!”

    “军分区一个加强连满编也只有一百八十人,你们怎么这么多!”

    赵文赶紧解释道:“首长,我们独立营每个连都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火力排,一个新兵排,一个警卫班,一个侦查班,一个辎重班,还有一个炊事班和连部!”

    “步兵排每个排包括三个步兵班和一个火力班,总共四十五人!”

    “火力排包括两个重机枪班,两个迫击炮班,总兵力三十人!”

    “新兵排三十人,警卫班,侦查班,辎重班,加起来四十人!”

    “连部加炊事班十五人!”

    “装备的话,全连一共装备重机枪两挺,迫击炮两门,歪把子七挺,掷弹筒七门,三八大盖两百条……”

    司令员一脸震惊叫道:“你的意思是说,独立营几个连都有两百五十人,装备和独立连一样!”

    “是的,首长!”赵文肯定道。

    司令员这时候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惊喜。

    按照赵文所说,独立营光五个步兵连都有一千两百多人,装备更是好的吓人。如果加上连部其他直属部队,肯定超过一千五百人,比军分区其他主力部队一个团都要多。

    手里忽然多了这么多部队,作为李浩的顶头上司,司令员想不高兴都不可能。

    这时候,司令员脑子里已经冒出一个想法,明天见到李浩一定要好好探一探独立营的底,把李浩藏着掖着的好东西全部掏出来。

    看到司令员陷入沉思,表情不断发生变化,赵文还以为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赶紧问道。

    “首长,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没有!”司令员摇头回答,然后继续问道。

    “我刚才说的你们独立连前段时间发了一仗,损失二十六人,这是怎么回事?”

    “战斗发生在十天前!”赵文报告道。

    “营长用计吸引小鬼子杀进我们根据地,我们独立营以逸待劳,用伏击战成功干掉他们,让鬼子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们独立连干掉了七十多个鬼子,整整一个加强小队!”

    司令员这一次没有太震惊!

    独立连的兵力和装备摆在那里,如果让自己来指挥,而且还是打伏击,伤亡肯定更小。

    不过,眼前的赵文毕竟只是一个连长,战斗经验有限,能打出这样一个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想到这里,司令员马上出言安慰道。

    “以二十多人的伤亡干掉七十多个鬼子,已经可以算是一场大胜仗了!”

    赵文摇头回答:“首长你不要安慰我了,伤亡还是太大了!”

    “如果不是为了练兵,让连里那些新兵在战场上多开几枪,多感受一下战场的残酷和血腥,压着火力排不出手,部队的伤亡至少还能降下来一半!”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那些伤亡基本都是鬼子步枪手打出来的贯穿伤,修养一阵子就好了,直接牺牲的并不多。”

    “还有那些新兵,经过那场仗后明显进步和成熟了不少,要不然我们就亏大了!”

    司令员看向赵文的眼神都变了。

    第一反应就是刮目相看,低估了眼前的连长。

    然后一脸严肃回答:“以打代练,这个办法好!”

    “实战是让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的最好办法,不仅杀了鬼子,而且练了兵,一箭双雕。如果从这方面来看,赵连长你们这一仗不仅没有亏,而且赚大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报告司令员,独立营营长李浩……教导员王宏……报告,我们来晚一步,请司令员见谅!”晚上七点钟,司令员刚吃完晚饭,李浩和王宏两个人就风尘仆仆出现在门口。

    “进来!”司令员回答。

    “你们消息挺灵通的,我才刚进灵丘不到一天你们就过来了。”

    “既然来了,那我的这个暗访就搞不成了。不过该了解的东西我已经都了解了,再继续也没必要了。你们今天晚上也在这里休息,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去独立营营部!”

    李浩赶紧回答:“是,司令员!”

    红泉村独立营营部,司令员刚坐下就摆出一副不满的表情问道:“好你个李浩,竟然瞒了军分区那么多东西!”

    “如果不是我来一趟独立营,都不知道你已经把一个营发展成一个团了,你老实交代,独立营还有多少我这个司令员不知道的东西,全部说出来!”

    李浩和王宏对视一眼后,脸上同时露出一抹苦笑。

    然后李浩站出来解释道:“司令员,我没打算瞒着军分区!”

    “只是觉得部队刚扩编,还没形成战斗力,然后就没有特别详细的报告。”

    “现在你到独立营了,我保证你问什么我就回答什么,知无不言。”

    “而且我保证,今天以后,独立营在军分区面前没有任何秘密!”

    司令员脸上的不满当时就没了:“反应蛮快的!”

    “独立营下辖的五个步兵连你就别说了,我已经知道了,你就说说独立营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直属部队!”

    李浩没有隐瞒:“司令员,独立营除了三个主力连,一个独立连,一个警卫连,另外还有一个辎重连,一个新兵连,一个山炮连,一个骑兵连,一个通讯排,一个侦查排,一个突击队……”

    “加上新兵,总兵力差不多有两千人了!”

    “另外,我们在根据地组建的区小队,县大队,游击队,加起来也有上千人!”

    “这些部队都是我们独立营未来的补充兵!”

    司令员张着嘴巴一脸震惊反问道:“我的天,整整三千多人,这才两个多月时间,你小子是怎么做到的。还有山炮连,骑兵连,你没有骗我?”

    李浩非常肯定回答:“山炮连下辖三个排六门山炮,骑兵连下辖四个排一百三十个骑兵,司令员随时可以过去检阅!”

    “好!”司令员不仅没有生气了,脸上全是激动。

    “我就知道来独立营会有惊喜,然后满怀期待过来,没想到你给我带来的惊喜这么大!”

    “两千人的一个加强营,加上地方部队,比军分区一个团都要多。”

    “排配机枪和掷弹筒,连配重机枪和迫击炮,营配山炮连和骑兵连。这么奢华的装备我估计中央军最厉害的德械师都赶不上!”

    李浩趁热打铁,马上把准备好的一份清单拿出来:“司令员,十多天前我们独立营用计打了一场仗!”

    话还没说完,司令员就抬手打断道:“这个我知道,独立连赵连长跟我报告了!”

    “你的想法不错,以打代练,通过一场场小规模伏击战,既干掉了小鬼子,又训练了新兵!”

    李浩犹豫了一下接口道:“除了干掉鬼子杀进我们根据地的部队,我们还主动出兵,打了小鬼子增援灵丘的部队!”

    “战斗中缴获不少装备,我觉得军分区比我们更需要它们。正好司令员你过来了,就在这里直接上缴!”

    司令员带着疑惑接过清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双眼睛再次瞪得大大的,一脸震惊。

    “这么多,整整可以组建一个加强团的重武器,什么仗可以缴获这么多重装备!”

    李浩赶紧把整个战斗过程讲了一遍。

    听完以后,司令员好半天才回过味来,一脸心有余悸说道:“太冒险了!”

    “就几十个人的部队你竟敢老虎嘴里拔牙,下一次决不能这么鲁莽!”

    李浩赶紧回答:“请司令员放心,绝不会有下一次了!”

    李浩拿出来的意外之喜让司令员心情大好,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来独立营的真正目的。

    跟着就问道:“红薯粉厂怎么样了,我这次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它!”

    “一年三四万大洋的利润,我们军分区一年的军费好像都没有这么多,你们可不要让我空欢喜一场!”

    “肯定不会!”李浩赶紧回答。

    “红薯粉厂一直都是教导员管着,我只负责提意见,老王你来给司令员报告!”

    王宏知道这是营长再给自己露脸的机会,马上回答。

    “司令员,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两个分厂,还有三个分厂正在建立中!”

    “因为作坊建造的速度有点慢,跟不上红薯粉的供应,营长直接让我先招人,安排到现有的两个分厂,三班倒进行生产!”

    “既可以保证红薯粉产量,又可以培养大量工人!”

    “只要厂子建好,马上就可以生产,不耽误时间!”

    “两个分厂三班倒进行生产,每天可以出产一万斤红薯粉,灵丘每天消耗大约三千斤,剩下六千斤都是销往鬼子占领区和晋绥军占领区,剩下一千斤是送到军分区,五天一送!”

    “根据反馈,销往日占区和晋绥军控制区的红薯粉还在增加,最后很可能突破一万斤!”

    “晋绥军那边甚至派人过来,想直接从我们手里购买红薯粉,而且量很大,平均一天五千斤!”

    “如果军分区根据地的销量上来,每天三万斤红薯粉的产量都是少的!”

    司令员没想到红薯粉竟然这么火爆,一脸震惊反问道:“真的连晋绥军都找来了!”

    “来的是一个中校,后勤处的,要求我们每天提供五千斤红薯粉,直接用大洋结算,每五天来人拉一次,人货两清,走小路用骡马运输,已经来过一次了!”王宏回答。

    司令员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然后就盯着王宏追问道:“你老实告诉我,按照三万斤产量计算,我们一天到底有多少利润!”

    “至少六千斤白面,换成大洋的话大概一百二十块!”

    “嘶嘶嘶……”

    司令员又被吓到了,一脸不可思议叫道:“一天一百二,一年不就是四万三千块大洋!”

    “如果产量继续增加,利润还会更多,这简直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走,我们现在就去红薯粉厂,看看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王宏马上回答:“急行军天黑前就能到,我和营长一起带您过去,今天晚上我们就在密营过夜!”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司令员,前面就是红薯粉第一分厂!”李浩指着林子中间的一排土房屋介绍道。

    房屋外面围着院子,门口站着两个警卫,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一排土房子排成一排,被隔断成好几间屋子,每间屋子都有好几个工人忙着自己的事,非常熟练,而且互不干扰。

    “这是流水线生产?”司令员一眼就看出红薯粉厂能迅速生产的关键。

    李浩肯定道:“是的,司令员!”

    “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步或者两步,大大减少他们学习时间,可以快速让红薯粉厂投入生产!”

    “而且这样做也可以尽量避免红薯粉制作过程被泄露出去!”

    “每个工人只掌握了其中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其中有两个环节我们只让手里的俘虏参与。别人想要一次性搞清楚里面大大小小十几个环节和步骤,肯定比登天还难!”

    “好办法!”司令员发自内心赞扬道。

    看到分厂院子旁边的空地上全都是正在晾晒的红薯粉,司令员紧绷的神经当时就放了下来。

    李浩马上介绍道:“司令员,生产红薯粉需要大量的水,还有柴火,而且还需要晾晒,所以我们的红薯粉厂几乎都建在有林子隐蔽的河边!”

    “这个晾晒场估计每天都能晾晒至少五千斤红薯粉出来。”

    “红薯粉晒干装袋以后,每天往外运一次,我们在山外面建了好几个大仓库,所有红薯粉都存在里面,然后在那里直接销售,购买红薯粉的人并不清楚我们把红薯粉厂建在这里!”

    “这可真是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司令员感慨道。

    然后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看着李浩问道:“李浩同志,如果上级让你把红薯粉厂交出来,直接上级派人来管理,收入也归上级,你们独立营会不会有意见!”

    李浩知道,真正的肉戏来了!

    司令员前面说这么多,真正目的很可能就眼前这句话。

    教导员王宏没有说话,这段时间红薯粉给独立营带来的收益他都看在眼里。

    作为独立营大管家,手里有了钱他才有底气,要不然光给部队筹集粮食和其他物资都能把他给忙死。

    所以打心底他不愿意上交,尽管眼前这一幕他早就想到了。

    这种情况下,他唯一可以做出的反应就是沉默,通过沉默告诉司令员自己的意见。

    李浩当仁不让站了出来,犹豫了好久才回答:“报告司令员,从内心讲我们不愿意上交!”

    “司令员应该看过我们独立营的伙食,战士们不仅可以吃饱,每天都能吃到一些油水。如果没有这些油水支撑,战士们绝对承受不了这么高强度训练,部队的战斗力也不会提升这么快!”

    “这里面红薯粉厂的作用功不可没,就是因为红薯粉厂的利润,我们才有足够数量的经费给部队买肉吃!”

    “但是,我们独立营服从命令!”

    “我们是八路军,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兄弟部队连饭都吃不饱,,而自己却天天大鱼大肉。”

    “红薯粉厂今后的利润会越来越多,我们独立营一支部队肯定用不完。把他上交军区肯定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很好!”司令员毫不吝啬夸奖道。

    “李浩同志,王宏同志,你们能放弃个人利益,顾全大局,上级肯定会重重嘉奖你们,不出意外,一个个人三等功肯定跑不了!”

    让司令员意外的是,李浩竟然拒绝了。

    “司令员,我不要三等功,只要上级答应我们一个要求,我肯定非常配合把厂子交给上级!”

    “什么要求?”司令员眉头一挑反问道。

    “按照现在估算,红薯粉厂一年的利润应该超过四万大洋,我想上级接手以后每年给我们独立营留下一成的利润,作为我们独立营的发展经费和根据地建设经费!”

    司令员苦笑一声回答:“一成利润可是整整四千块大洋,李浩同志,你可真敢狮子大开口啊!”

    “不出意外,红薯粉厂的事情上报以后,面对每年四万大洋的利润,搞不好八路军总部都会直接插手,不说你们独立营留下一成的利润,我这个军分区司令员想要留下一成的利润都不一定做得到!”

    看到司令员脸上也露出一副不舍表情,李浩知道司令员也眼红一年四万大洋的利润。

    要知道,军分区的军政首长都是他一人兼着。

    作为军分区大管家,眼前司令员的压力肯定非常大。

    如果这些利润能留下一些给军分区,那司令员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想到这里,李浩脑子里马上冒出一个可以引起司令员共鸣的大胆想法。

    深吸一口气后说道:“司令员,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说!”司令员很简单命令道。

    李浩迅速组织了一下脑子里的思路,然后回答:“红薯粉厂是我们辛苦组建起来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上级一句话让我们上交,而且没有任何补偿,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们辛苦几个月,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高兴一场!”

    “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八路军战士,我心里再怎么不甘心也会无条件执行命令!”

    “但是,经过这件事以后,我肯定会留下一个心眼!”

    “以后再有跟红薯粉厂一样赚钱的东西,就算一个月能赚几万,甚至十几万大洋的利润,我也会藏着掖着,故意把规模控制到利润只有几千块大洋!”

    “因为利润一增加,引起上级注意,这个可以给部队赚经费的东西就和我们独立营没有关系了!”

    “司令员,上次去军分区我已经报告了,独立营除了红薯粉厂外还有猪场和鸡场!”

    “在我和教导员的计划中,鸡场还有一个月就会开始盈利,猪场再有三个月后也可以开始盈利!”

    “继续扩大规模的话,鸡场和猪场两个加起来,一年盈利两万大洋肯定没问题!”

    “但经过红薯粉厂这件事后,我们怕了,害怕上级一句话又让我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我们肯定不会再继续扩大规模,让它们保证部队的猪肉和鸡蛋供应,略有盈利就行了!”

    司令员脸色越来越严肃。

    李浩的话很简单,但里面却暴露出来一个大问题。

    如果上级真的一句话接手红薯粉厂,这件事传开以后,肯定会大大影响部队和根据地自给自足的积极性!

    就好像李浩刚才说得,辛辛苦苦几个月,好不容易看到成效,赚了钱,最后东西却跟自己没关系了。

    是个人心里就会有这种想法。

    长此以往下去,部队就会失去自给自足的积极性!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很严重!”司令员皱着眉头回答。

    “长此以往下来,我们的干部就会养成一个习惯:自扫门前雪,没有大局观!”

    “在大家眼里,一旦有了大局观,干部们自己的辛苦努力成果就会被上级接手,自己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行,我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说完,司令员就盯着李浩继续问道:“你实话告诉我,独立营现在的鸡场和猪场扩大规模以后,真能做到年盈利两万大洋!”

    “这是最少的!”李浩肯定道。

    “今年灵丘只种了十多万亩红薯,等秋收以后,我还会继续动员老百姓开垦坡地,灵丘多山,红薯又不挑地,争取明年把红薯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二十万亩,甚至更多。有可能的话,我还想再种一些同样耐旱,对土地没有太多要求,而且产量高的玉米和洋芋!”

    “有了这些杂粮,我们就可以生产更多的红薯粉,养更多的猪和鸡鸭,将来甚至养羊都有可能!”

    司令员皱着眉头反问道:“灵丘就这么大,能消化这么多猪肉和鸡蛋吗?”

    李浩摇头回答:“消化不了!”

    “现在还有好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能吃上猪肉的就更少了。除掉灵丘自产的猪肉,一年能消耗一千头就顶天了!”

    “但是,我们可以卖到其他县城,卖到日占区,晋绥军控制区,甚至直接卖给晋绥军!”

    “有可能的话卖给日本人也行,用猪肉从日本人手里换取我们急需的粮食,武器弹药,还有药品!”

    “我现在的目标是两千头,按照半年的出栏时间计算,平均一天出栏十头肥猪!”

    “当然,如果不愁销路的话,养个三四千头,一天出栏二十头都不是问题!”

    “因为红薯粉厂每天会产生大量红薯残渣,大大降低了肥猪的养殖成本,一头两百斤重的肥猪出栏后赚五块大洋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天出栏两头,一年的利润就是三千六百块。”

    “一天出栏十头,一年的利润是一万八千块!”

    “二十头的话一年的利润绝对不低于三万六千块!”

    “鸡场也一样,只要开始产蛋,我们就能开始盈利!”

    司令员被震得目瞪口呆,但有红薯粉厂年利润在前面做铺垫,这一次他只用了几秒钟就冷静下来。

    沉声回答:“按照我们现在的政策,一旦猪场和鸡场的规模扩大,上级肯定会派人来接手!”

    “如果是这个结果,我肯定不会再扩大猪场和鸡场,保证每天两头猪出栏,一头留下自己吃,一头拿出去卖,保证猪场不亏本!”

    “鸡场也是,一半的鸡蛋自己留下吃,一半的鸡蛋拿出去卖!”

    司令员摇头否定道:“不行,必须要扩大规模!”

    “猪场三万多大洋的年利润,鸡场利润不定,这些钱对我们八路军来说太重要了。哪怕要求接受猪场和鸡场,不给我们任何回报!”

    “不对!”说到这里,司令员猛然反应过来。

    然后就盯着李浩追问道:“这个问题是你提出来的,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心里肯定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不要藏着掖着,有什么办法尽管说!”

    “这件事关系到我们八路军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只要你的办法可行,有利于我们八路军,我一定亲自去军区一趟,说动司令员同意你的办法!”

    李浩想了一下回答:“红薯粉厂继续交给我们独立营管理和经营,上级可以派人过来担任副厂长,但不能参与管理,只能负责红薯粉厂的财务!”

    “红薯粉厂每年产生的利润,作为红薯粉厂的建立者,我们独立营留下一成!”

    “剩下九成利润上交,如果有可能的话,军分区留下两成的利润,军区再留下两成的利润,最后五成上交八路军总部和延安!”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如果所有利润全部上交八路军总部,虽然总部会进行统筹安排,但有一部分资金最后肯定还会回到军区和军分区手里!”

    “军分区和军区直接在上交的时候截流一部分,就免了资金到了总部又返回来,而总部再使用这些资金的时候也不用考虑军区和军分区,省事也省精力!”

    “还有一个好处:独立营留下一成的利润,军区和军分区留下两成的利润,这样不仅不会打压地方部队自给自足的积极性,反而还会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司令员一脸恍然大悟叫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分成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红薯粉厂的总利润越高,独立营,军分区,乃至于军区能够留下来的资金也就越多~”

    “为了留下更多的资金,不管是军区还是军分区,都会想办法大力支持你们独立营扩展红薯粉的销路,扩大红薯粉厂规模,然后达到扩大利润的目的,把所有人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好办法啊!”

    “总部什么都不用做,直接拿利润,而且到手的资金还不用考虑给我们军区。”

    “更重要的是,这个办法执行以后,随着红薯粉厂的利润越来越高,总部分到手的利润也会越多!”

    “相应的,军区,军分区,还有独立营拿到手的利润也越来越多!”

    “部队有钱了,战士们就能吃饱,吃好,有更好的体力去打鬼子,甚至去买武器弹药和药品……”

    “按照你的办法,这件事从头到尾就会变成一个良性循环,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而且红薯粉厂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其他部队看到红薯粉厂给独立营带来的好处以后,肯定也会效仿,自给自足办一些其他可以挣钱的作坊,以点带面,最后带动整个我们八路军自给自足,条件越来越好!”

    看到司令员越说越激动,李浩眼睛一亮追问道:“司令员你同意了!”

    司令员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然后才回答:“我举双手同意,但没有用!”

    “这件事太大了,必须要有八路军总部点头同意!”

    “不过我相信以总部首长的睿智,他们肯定会同意!”

    “我明天就回军分区,然后直接去军区一趟,亲自找司令员说这件事!”

    “只要军区聂司令同意,那这件事就八九不离十成了!”

    “还有,这件事不管能不能成,你的猪场和鸡场都要扩大规模,哪怕是总部派人无条件接手它们你也不能有怨言!”

    “如果真到这一步,我答应你,今后你们独立营再建什么作坊,不管能不能挣钱我都不管,但不能忘了军分区和我这个司令员!”

    李浩马上回答:“请首长放心,大局观我还是有的,保证不让你失望!”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军区司令部,听完分区司令员对独立营红薯粉厂的介绍后,聂司令的第一反映就是不相信。

    “司令,我保证刚才的介绍全部属实,这些都是我亲眼目睹的,绝不可能有假!”司令员非常肯定回答。

    聂司令带着震惊反问道:“也就是说,红薯粉厂扩充规模以后,一年真有四万多大洋的利润!”

    司令员肯定道:“这还只是灵丘这一个红薯粉厂的利润!”

    “独立营生产的红薯粉因为运输不变,最多只能卖到周围几个县城和一分区根据地。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在几个军分区都可以建立红薯粉厂!”

    “有可能的话,我们八路军其他根据地也可以建厂。”

    “用李浩的话说,如果我们能让整个华北老百姓都吃上红薯粉,我们八路军一年至少能赚二十万大洋的利润!”

    “当时我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根本不相信红薯粉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利润。但是,李浩同志通过分析给我一个一个计算以后,我相信了!”

    “一年二十万大洋,差不多重庆每年给我们的三成多军费了。”

    “一旦我们做到了,那我们八路军的经费压力就会少很多。所以我一回到军分区就快马加鞭赶到这里向司令你报告!”

    聂司令一脸严肃做出决定:“一年二十万大洋,这件事太大了,搞不好连延安都会惊动,我必须马上报告总部!”

    看到聂司令马上就要动,司令员赶紧接口道:“司令,报告肯定要报告,但不在这几分钟,我这里还有一件事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一起上报八路军总部!”

    “什么事?”聂司令问道!

    司令员赶紧回答:“按照惯例,这件事上报以后,总部肯定会派人来接手红薯粉厂。到时候红薯粉厂就和我们没有太多关系了!”

    聂司令眉头一挑就反应过来:“独立营不想放手?”

    “不是!”司令员赶紧摇头!

    “李浩同志的觉悟非常高,当时就向我保证,只要上级下命令,他们肯定会把红薯粉厂无条件交给总部!”

    “不过,他跟我提了一个问题,我认为非常重要:搞不好就会影响到我们八路军基层部队自给自足的积极性,影响到我们八路军的发展,这里我必须要提前说出来,防患于未然!”

    几分钟后,聂司令脸色就因为司令员报告变得越来越严肃!

    盯着司令员反问道:“你说得不错,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影响到基层部队自给自足的积极性。你们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如果可行,对我们八路军有利,我肯定支持你们,一起上报八路军总部!”

    “通过利益均沾的方式调动大家生产积极性……”司令员赶紧回答。

    然后就把李浩的一套说辞经过自己加工后说了出来。

    聂司令脑子转得很快,脸上直接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个办法好!”

    “让基层部队看到好处,他们才会学习独立营,不仅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达到自给自足,还可以减轻上级和根据地老百姓压力,最重要的是,部队发展好了还能给总部送去大量收益,一箭三雕!”

    “司令你同意了!”司令员马上追问道。

    “同意!”聂司令肯定道。

    “只要是对我们八路军和根据地有益的事,我都同意!”

    “一会我们联合起草一份电报,同时发给八路军总部和延安,请他们同意,改变我们以往的做法!”

    说完以后,聂司令不忘交待道:“李浩这个小同志是个人才啊,既然在你手里那就给我用好他,千万不要埋没了人才!”

    延安统帅部。

    聂司令的电报就好像一颗重磅炸弹,把统帅部几个首长全部召集在了一起。

    长达千字的电文在每个首长手里过一遍后,统帅第一个开口。

    “副统帅,你是专门管经济的,这份电报的主要内容也是钱,你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副统帅长直接吁一口气感慨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看了李浩这位小同志的见解,我不得不承认我们都老了,很多想法和制度已经有点跟不上发展了!”

    总司令安慰道:“我不承认老你们谁都不能说自己老!”

    “我们党本来就是在摸索中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很多规章制度一开始并不完善,都是通过实践慢慢改变和完善的!”

    “既然觉得李浩这位小同志的见解比我们之前的办法更好,那我们改就是了!”

    副统帅接口道:“老总说得不错,电报上的新办法的确比我们的老办法要好!”

    “用一箭三雕这个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另一个首长皱着眉头反问道:“副统帅,我有一个问题。按照老办法,整个红薯粉厂的利润都归总部。如果改成新办法,总部就只能拿到组成的利润,会不会太少了!”

    副统帅摇头解释道:“账不能这么算!”

    “就红薯粉厂而言,总部拿到手的利润确实少了。”

    “但是,利益共享以后,晋察冀军区为了拿到更多的分成,肯定会大力支持独立营继续扩大红薯粉厂的利润!”

    “假如我们按照老办法接手的时候年利润是五万大洋,改成新办法就会变成两万五千大洋。但不要忘了,独立营作为红薯粉厂的建立者,再加上他们有军分区和军区支持,肯定还能继续扩大利润。”

    “到时总部每年到手三万大洋的利润都有可能!”

    刚才说话的首长反驳道:“那还是少了两万大洋啊!”

    副统帅笑着解释道:“那是你还没有算独立营的猪场和鸡场!”

    “如果我们按照老办法一刀切,打击了基层部队发展经济和自给自足的积极性,他们的猪场和鸡场就会故意控制规模,自给自足,不发展起来!”

    “但我们用新办法后处理红薯粉厂以后,结果就会截然相反!”

    “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成,他们肯定会大力发现鸡场和猪场。按照电报上说的,一旦它们的规模上来了,猪场和鸡场给总部的分成利润肯定不少于两万大洋!”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基层部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起来,我们拥有的就不仅仅是红薯粉厂,鸡场,还有猪场,搞不好将来还会有羊场,牛场……数不清的其他作坊出来!”

    “到时候,就算每个作坊一年只给总部分成一千块大洋,我们八路军那么多根据地和部队,几十上百个作坊全部加起来那也是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发利润。”

    “最后,留在基层部队的分成并没有消失,它们仍然是我们八路军的钱!”

    “基层部队有钱了,需要总部支援的就少了,总部分成的资金就不用考虑基层,可以用到其他急需的地方!”

    “有一个词叫做藏富于民,而我们一旦按照电报上的提议解决红薯粉厂,那就变成了藏富于基层!”

    总司令眼睛一亮赞同道:“我同意副统帅的分析!”

    “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作战,只有基层部队条件好了,部队的战斗力才会越来越强,所以我完全支持藏富于基层这个说法!”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总司令是军人的代表,他的话就是部队的意思。

    话一出口,两个还在纠结的首长直接选择闭嘴。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统帅的话,统帅和总司令两个人一直都是荣辱与共。

    现在总司令把话说得那么坚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统帅的意思。

    统帅,副统帅,总司令,三巨头的意见已经统一,其他人就算有反对意见也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几个人商量好一样同时把目光聚集到统帅身上,等他做决断。

    让大家意外的是,统帅并没有当场做决定,而是一脸意味深长反问道:“你们有谁知道这个李浩同志!”

    “我来开会前让人查了!”总司令接口道。

    “这个李浩同志虽然还不满二十岁,但一点也不简单,比我们八路军好多团级干部的资格都要老,而且根正苗红!”

    “父母都为革命牺牲,十三岁就跟着红军到处征战,十六岁正式进入战斗部队,最开始在五军团,长征路上为了照顾伤员而掉队,过草地时带伤员追上主力。”

    “那时候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五军团并没有和主力在一起,然后就加入三军团当排长!”

    “部队改编后担任我们八路军主力团的营直属警卫排长!”

    “115师分兵的时候再次被主力留下照顾重伤员!”

    “没想到李浩这小子不仅会搞经济,而且打仗也非常厉害,硬是凭借一支不到百人的伤兵队在日军一次又一次重兵围剿下发展成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直属独立营!”

    “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个独立营不仅是一个总兵力超过一千五百人的加强营,而且装备精良,战斗力非常强悍!”

    看到大家就好像听说书一样满脸震惊,总司令继续说道:“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还是不清楚这个李浩到底是谁。但我说一件事,大家肯定能记起来!”

    “长征路上,部队减员非常严重。”

    “五军团推广出来的诉苦运动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诉苦运动,整个长征路上,我们至少动员了五千白军俘虏加入我们,大大增加了革命的力量!”

    “现在这些俘虏几乎都成为我们八路军一员,还有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我们八路军的基层干部,当营长的都有不少!”

    “这个诉苦运动的提出者就是李浩同志!”

    统帅猛然反应过来:“我想起来了!”

    “我记得当时的报告中提到过,当时李浩只有不到十七岁。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当年的红军娃娃如今已经变成一员可以独立指挥作战的将领了!”

    “老总,这个李浩同志你要多关注一下!”

    “会打仗,懂政治,而且还会搞经济,是个人才!”

    总司令肯定道:“统帅放心,这样的人才,而且还这么年轻,你不说我也会多关注!”

    “等大家都老了,我们党的未来就在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上!”

    副统帅反应更快,直接起来爱才之心,马上问道:“要不把他调回来,正好我们缺少会搞经济的干部。而且到后方也安全一些!”

    总司令毫不犹豫拒绝道:“不行!”

    “前线是有一些危险,但更锻炼人!”

    “从他在灵丘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李浩这个小同志打仗也非常厉害,而且眼光独到,会练兵,再加上他的政治水平高,用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

    “等他的级别高了再调回来搞经济,能起到的作用也会更大!”

    副统帅笑了一下回答:“老总你说了算,那就让他继续呆在部队!”

    然后就盯着统帅反问道:“那红薯粉厂这件事我们怎么回电!”

    “投票!”统帅回答。

    “我同意老总和副统帅的意思,改掉我们之前一刀切直接总部派人接手管理的办法,采用分成的新方法处理这个问题!”

    说完,统帅就举起了自己右手。

    副统帅和总司令紧随其后把自己右手举起来。

    其他几个首长想不到什么反对理由,而且反对也没有用,尽管不愿意,也只能举手赞同!

    “全票通过,副统帅你给八路军总部和晋察冀军区回电!”

    “今后再有同样的事情全部按照这个办法处理,形成制度!”

    “基层部队占一成利润,军分区占两成,军区占两成,八路军总部占四成,剩下一成给延安!”

    “中间少一层级别的话,多出来的两成利润同样归延安!”

    灵丘红泉村独立营营部,副营长洪林峰就好像打了鸡血,一脸兴奋冲进来。

    “营长,教导员,电报,军分区电报!”

    “红薯粉厂的事有消息了?”李浩下意识问道,脸上全是期待。

    看到洪林峰使劲儿的点头,李浩继续追问道:“是不是上级同意我们的建议了!”

    “同意了!”洪林峰终于缓过劲来。

    “这是军区转发延安统帅部的一份电报,统帅部直接给我们发电报,表扬我们,而且还打算对我们进行全军嘉奖!”

    说完,洪林峰就把电报递给重新陷入震惊的李浩。

    延安直接给自己发电报这是李浩没有想到的,但可以看出延安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至于全军通报嘉奖,一方面的确是为了奖励自己,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全军向独立营学习,战斗过程中自给自足搞生产,同时把自己提出来的分成建议形成制度,把大家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积极性给激发起来。

    一箭双雕。

    “总部首长不会是总部首长,就是厉害!”李浩发自内心感慨道。

    迅速看完电报内容后继续说道:“上级确定的分成比例和我们建议的几乎没什么变化,我们拿一层,军分区拿两成,军区拿两成,八路军总部拿四成,然后分出来一成给延安!”

    “这个分成比例好,下至基层,上到统帅部,全都考虑到了!”

    “有了这道命令,接下来我们就不用担心继续扩大红薯粉厂的规模了!”

    “教导员,我的目标是一年内把红薯粉厂的利润扩大到十万大洋,让上级看到利益共享情况下我们基层部队的发展潜力…!”

    “这不可能!”王宏脸上的激动没了,一脸不相信反驳道。

    “红薯粉厂能销售的地方就那么多,如果遇到小鬼子扫荡封锁,销量肯定还会降低。我算了一下,日产三万斤红薯粉差不多就是极限了,扣掉成本,一年的利润顶天六万块!”

    “我这里有两个办法可以增加利润!”李浩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一个是进一步扩大销路,晋绥军不是在从我们手里买红薯粉吗?我们可以让他们一些利润,让他们帮我们卖红薯粉!”

    “只要能我们的利润能打动一两个晋绥军军官,把红薯粉销路扩大到他们的地盘,我们日产五万斤红薯粉都不一定够卖!”

    “第二个办法是降低成本!”

    “趁着现在农闲,动员老百姓多开垦山地,钟红薯,包谷,洋芋等杂粮,我们根据地负责收购!”

    “我们现在是为了顾忌老百姓大规模种植红薯才把收购价格提上来,等这一轮红薯收购完了以后,我们就会按照市场价来收!”

    “山地种小麦,不保产也不保粮,但杂粮有保证,而且不需要太多的管理!”

    “就算一亩地只收一千斤杂粮,我们按照现在市场价十五斤杂粮换一斤白面的价格收购,除去不到三成的公粮,那也能换回来五十斤白面!”

    “如果人均四亩山地,那就是两百斤白面,够一个成年人吃上四五个月了!”

    “不用花太多心思在山地重红薯,每个人每年可以收两百斤白面,我相信老百姓肯定会抢着重,而且能多开垦一亩山地就多开垦一亩!”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我明白了!”教导员王宏这时候也反应过来!

    “营长你的意思是区别征收公粮!”

    “可以种小麦和好田一亩地按老办法收公粮三十斤白面,不适合种小麦的山地一亩地收公粮三百斤红薯!”

    “这样的话好田只有种小麦,老百姓最后落到手里的白面才最多!”

    “当然,山地他们也可以选择种小麦,但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搞不好就会颗粒无收,而且还要承担三百斤红薯的公粮,得不偿失!”

    “而种红薯就不一样了,产量高,耐旱,就算收成再差,除掉公粮剩下的红薯也能换至少五十斤白面!”

    “如果产量高,一亩地收获的红薯换七八十斤白面都有可能!”

    “营长,我肯定,就算今年秋收过后我们把红薯的收购价格降三分之一,老百姓种红薯的积极性也会非常高,而且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吃亏!”

    “毕竟这些山地现在不属于他们,哪怕开垦出来一亩地一年只收十斤白面,那也是额外收入,更不用说种红薯后保底都有五十斤白面的收入!”

    “灵丘到处都是山地,如果人均四亩山地,那就是十五万亩,全部种红薯至少能收两亿斤,足够支撑我们红薯粉厂,猪场,还有鸡场的一年消耗!”

    “还有,红薯收购价格降下来了!原材料降价三分之一,意味着红薯粉最后的成本最少也要降两成,此消彼长,利润也就会多至少两成!”

    “如果红薯粉厂的日销量真的能突破五万斤,年利润十万大洋肯定没问题!”

    王宏越说越激动,脸上直接乐开了花,继续说道:“一年十万大洋利润,就算我们只留下一成,那也是一万块大洋!”

    “营长,一万块大洋会不会太多了点!”

    李浩摇头回答:“你还没算猪场和鸡场,搞不好以后我们还会建其他作坊!”

    “到时候我们独立营一年分成两万大洋都是少的!”

    “嘶!这么多!”王宏倒吸一口凉气叫道。

    “多吗?”李浩自言自语反问道。

    “我认为两万大洋对我们整个独立营而言并不多!”

    “看起来很多,但教导员你不要忘了,咱们独立营光主力部队就有两千多人,加上地方部队,根据地的地方干部,三千人肯定是有的,平均下来一人连七块大洋都分不到!”

    “还真是!”王宏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一脸严肃回答。

    “如果不是有红薯粉厂的利润撑着,再加上我们占领根据地缴获不少粮食,一个灵丘根本养活不了我们这么多部队!”

    李浩一脸自信回答:“教导员放心,一个灵丘是困不住我们独立营的,我们早晚会打出去!”

    阎有金,晋绥军后勤部采购处中校副处长,专门负责采购晋绥军三个主力师近两万人每天要消耗的蔬菜和猪肉。

    他还有一个身份,晋绥军阎长官是他的族叔。

    仗着这层关系,尽管没有上过军校,甚至连高中都没有读过,他仍然把采购处副处长这个肥差捞到自己手里。

    肩抗中校军衔,不用上战场,每个月还能拿到不菲的军饷,再加上采购蔬菜和猪肉的一些回扣,阎有金感觉自己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今天是和八路军约定的结账时间,阎有金带着大洋和手底下的运输队一起赶到灵丘独立营驻地。

    让他意外的是,今天到了驻地以后竟然被两个八路军直接带进他们指挥部!

    “阎处长你好啊,我是八路军独立营营长李浩,前几次你过来因为我在打仗,没时间招呼你这个大财主,望见谅!”

    “李营长,你好!”阎有金没有太客气,而且还有一点故意疏远的意思。

    毕竟眼前的李浩属于八路军,而且李浩一个营长的级别绝对不会比自己高!

    李浩一眼就看出对方的想法,也不生气,直言了当问道:“今天来见阎处长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和阎处长你谈一笔生意!”

    “阎处长你作为晋绥军后勤部门采购处副处长,虽然有一些油水和回扣,但每个月的全部收入加起来肯定不会超过三百块大洋!”

    “你们采购处有那么大,光副处长都有四五位,分到每个人头上需要采购的物资肯定不多,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看到阎有金默认,李浩不再犹豫,直言了当把好处说了出来。

    “如果阎处长院子跟我做这个生意,我保证你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但每天至少有二十块大洋的收益!”

    “一天二十块大洋,看起来不多,但一个月累加起来就是六百块,一年就是七千多块!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晋绥军好多主力师师长的一年所有收入全部加起来都不一定有这么多!”

    “没有任何风险,只需要阎处长你利用自己身份动用一些关系,一年白赚七千块大洋,甚至更多,这么好的生意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阎有金一双眼睛马上变得炙热起来,盯着李浩反问道:“真没有风险,而且还不用我违反纪律?”

    “肯定没风险!”李浩一脸坚定回答。

    看到阎有金已经心动,李浩继续说道:“一天二十块大洋的纯利润还只是我的保守估计。如果我们合作顺利,把销路打开,一天三十块大洋,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嘶嘶嘶……”阎有金被吓到了。

    然后就盯着李浩追问道:“什么生意?”

    “就是阎处长你每天在采购的红薯粉!”李浩不再隐瞒!

    “红薯粉阎处长你肯定已经吃过,口感好,而且耐饿,更重要的是便宜,不然贵军也不会每天这么大的采购量!”

    “既然它在部队都这么受欢迎,在民间肯定更加受欢迎。”

    “我想让阎处长动用你的采购渠道,在晋绥军占领区代理销售红薯粉!”

    “一斤白面可以买两斤红薯粉,两斤干红薯粉可以用水发五斤出来,口感不比面条差,而且还饱肚子。就算中间商再赚一成的利润,老百姓也会抢着买!”

    “至于阎处长你这里,每帮我们卖一万斤红薯粉,我们就白送一千斤,折合成大洋就是十块!”

    “晋绥军占领区那么大,一天销售两万斤红薯粉肯定没问题,那就是二十块大洋的利润。”

    “三万斤的话就是三十块大洋的利润!”

    “至于运输,完全不用阎处长你花一分钱!”

    “你手里的运输队属于军队,而且有人发军饷,不用白不用。”

    “如果阎处长你不放心,还可以分他们一些蝇头小利,收买他们,肯定也花不了多少钱!”

    阎有金的心思当时就活泛起来。

    因为采购商的关系,他对晋西南或多或少有些了解。

    想了半分钟后他不得不承认李浩说得是对的,但李浩还是远远低估了晋西南对红薯粉的需求量!

    在他看看,红薯粉一旦被老百姓接受,日消耗五万斤都有可能!”

    五万斤红薯粉就是五十块大洋的利润,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白块。就算到时候自己拿出五百块大洋出来打点,给运输队发好处,一个月也有一千块的利润,一年就是一万两千块,绝对赚大发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巨大的利益面前,阎有金很快做出决定。

    “李营长,我干,今天我就想多带一万斤红薯粉回去,然后就联系平时采购蔬菜和猪肉的上任,通过他们推广红薯粉!”

    李浩眼睛一亮,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但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尽可能平静回答:“可以,我现在就让人给你准备,加上你们自己购买的,一共两万斤,另外再送两千斤,总共两万两千斤!”

    接下来三个月时间,灵丘迎来了日军进入灵丘以来最平静的三个月。

    日伪军不是缩在城内就是在县城周边进行训练,距离县城超过五公里的村子,他们去都不去。

    日军守备司令部,几个月的整训和扩军让渡边少佐重新恢复士气。

    皇协军满编两千五百人,有日本人亲自指挥和训练,战斗力差不多可以抵得上皇军一个步兵大队。

    守备大队满编五个守备中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山炮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迫击炮中队,一个宪兵队,再加大队直属部队,总兵力一千七百多人!

    手里有了实力,鬼子的底气也变得越来越足。

    这段时间,好几个曾经在独立营手里吃过大亏的军官跑到渡边面前请战,希望渡边能出兵扫荡独立营根据地,干掉独立营,报仇雪恨!

    “长官,今天又有好几个中队长过来请战,问我们有没有出兵进攻独立营的作战计划!”副队长低着脑袋报告道。

    “回复他们,都给我沉住气,好好练兵,接下来一个月时间我们没有任何作战计划!”渡边摇头回答。

    “嗨!”副队长赶紧回答。

    但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反问道:“长官,卑职搞不明白,既然部队已经形成战斗力,为什么不趁着大家群情激愤和士气高昂的时候,趁热打铁直接出兵进攻独立营!”

    “就快秋收了?”

    渡边少佐嘴里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看到副队长一脸不解,渡边直接解释道。

    “上级有命令:从今年开始,所有地方守备部队,皇协军的粮饷由各地自筹,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筹集两百万斤粮食上交旅团指挥部,供给一线野战部队!”

    “加上皇协军,我们的总兵力超过四千人,光粮食都要四百万斤,加起来就是六百万斤粮食。”

    “灵丘就这么大,如果秋收出现问题,我们到哪里去收六百万斤粮食?”

    “独立营是我们的对手不错,但不可否认,八路军在组织老百姓恢复生产方面的能力确实比我们厉害!”

    “根据情报,在独立营努力下,灵丘现有的耕种土地已经超过二十万亩,比我们刚刚占领灵丘时多了近三成!”

    “只要这二十万亩土地上的粮食丰收,我们才能筹集到六百万斤粮食!”

    “另外,县城这么多驻军,除了吃饭还要吃菜,吃肉,这些都要用粮食来换。”

    “我初步计算,秋收以后我们至少要筹集一千万斤粮食才能做到自给自足和完成上级的两百万斤粮食的任务!”

    “所以,秋收之前我们必须保证灵丘的稳定!”

    “等灵丘二十万亩土地上的粮食全部收获完成,大家就算不请战我也要带部队杀出去!”

    “不仅要报仇,我们还要收粮,每个老百姓必须交一百五十斤粮食给皇军!”

    副队长终于反应过来,马上回答:“卑职考虑不周,请长官处罚!”

    渡边摇头回答:“处罚就不用了,你马上把我刚才的话原封不动告诉那些中队长,让他们继续加强部队训练,一个月以后,我要看到大家的训练成果!”

    “还有,现在距离秋收虽然还有一个月。”

    “但我们的对手独立营实在是太狡猾了,所以大家必须从现在开始进行准备!”

    “根据情报,独立营总兵力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每个主力连都有两百多人,而且还加强了迫击炮和重机枪。就火力而言,绝对可以在战场压着我们一个步兵中队打!”

    “我要求你马上组织参谋,根据特务队送回来的最新情报,制定三份作战计划岀来!”

    “一个月以后,我要同时审阅三份作战计划,然后选出最好的一份作为我们的行动参考!”

    日军在等秋收,独立营也在等。

    根据地刚组建时,部队缴获很多粮食。

    按照当时独立营一千人的总兵力,吃到秋收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是,独立营的扩充速度太快了,直接在一千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

    如果不是每天都吃一到两顿红薯粉,那点粮食早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

    这段时间部队拿着大洋几乎把整个根据地买了一个遍才买到五万斤粮食,按照一般消耗,最多只能撑半个月。

    可是,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二十多天,那些粮食如果不能撑到秋收,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教导员,从现在开始,所有部队的训练量减半,每天两顿红薯粉,尽量节约主粮的消耗!”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后勤压力,李浩不得不中断训练!

    “我一会就去下命令!”王宏回答。

    然后安慰道:“营长你也不用太担心了,只要秋收后的公粮收上来,部队的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近五百万斤公粮,如果只当口粮的话,足够我们吃上两年!”

    李浩摇摇头,脸色不仅没有超好看,反而越来越严肃。

    深吸一口气回答:“教导员,我们惦记着秋收,灵丘城的小鬼子同样惦记着!”

    “他们也要吃饭,灵丘就这么多粮食,如果我们和老百姓不饿肚子,日伪军就会饿肚子!”

    “如果我们和日伪军不饿肚子,那老百姓就没得吃的!”

    “当然,我们八路军肯定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最后饿肚子的肯定是我们独立营!”

    王宏反应很快,眉头一挑就反问道:“营长你的意思是秋收结束以后,鬼子很可能会出兵来我们根据地抢粮!”

    “不是很可能,是一定,他们也要吃饭,除了抢,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这么多粮食!”李浩回答。

    “根据情报,灵丘城的日伪军已经整训完成。按道理早就应该出兵扫荡我们根据地!”

    “可他们却一直按兵不动,所以我判断渡边跟我们一样也在等秋收!”

    “那麻烦就大了!”王宏脸色越来越凝重!

    “如果粮食都被鬼子抢走了,那我们独立营肯定要饿肚子,搞不好老百姓也会跟着一起饿肚子!”

    “日伪军可不管大家的死活,只要有粮食,他们肯定会全部抢走!”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看到李浩沉着脸不说话,王宏继续说道:“还有很重要一点!”

    “鬼子抢了粮食可以一走了之,但我们不行。”

    “如果我们八路军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那我们的军心和民心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家以后就不再相信和支持我们八路军!”

    “老百姓是水,我们八路军是鱼,一旦失去了老百姓支持,我们八路军就会变成没了水的鱼,活不了多久!”

    刚才还是王宏安慰李浩,听到秋收以后鬼子会进行武装抢粮后,王宏直接就镇定不下来,正好反过来,轮到李浩安慰王宏。

    “教导员你也不用太担心!”李浩想了一下回答。

    “鬼子可以武装抢粮,我们独立营也有部队,不是没有还手余力,完全可以武装护粮!”

    “想要从我们独立营手里把粮食抢走,那要问一问我们独立营是不是同意!”

    王宏顿时安心不少,眼睛一亮追问道:“营长,你是不是已经想到办法了!”

    李浩摇头回答:“鬼子没有出手之前,任何办法都是虚的!”

    “但我有信心保护好根据地,就算有粮食被抢走了,我也要把它原封不动抢回来,而且要让鬼子付出血的代价!”

    “这件事我来办,保证让鬼子的武装抢粮行动碰一鼻子灰!”

    王宏马上接口道:“那我们还是老办法,你负责前线,我负责大后方!”

    就在这时,李浩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件大事情。

    没有记错的话,两年以后,整个华北会有一轮持续近三年时间的大规模干旱。

    而就在这段时间,八路军提出了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口号。并且在军政两界进行大规模的精兵简政,减轻根据地压力。

    尽管如此,那几年仍然是八路军最虚弱,发展最慢的时候。

    不仅要面临严峻的后勤压力,还要时时刻刻防备日伪军扫荡根据地。

    最后虽然都撑过来了,但整个根据地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现在自己来了,提前两年时间把自给自足的口号喊出来。

    李浩相信,有这两年时间积蓄实力,八路军再面对大干旱的时候压力肯定会小很多。

    不过,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绝无可能。

    因为就算自己现在告诉大家两年后华北会有持续大干旱,必须从现在开始囤积粮食,大家也不会相信,搞不好还会说自己是疯子,动摇军心和民心!

    既然大局自己改变不了,那自己只能尽所能改变自己身边的局面,未雨绸缪,提前防备,尽量减少损失,并且在关键时刻支援友邻部队。

    想到这里,李浩马上问道:“教导员,我们独立营营部的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王宏刚才还是一脸凝重,但一提起这个,凝重表情顿时就被笑容给取代!

    “红薯粉厂现在的日产量已经突破三万斤,第一个月的利润算是我们独立营的,一共入账一千六百五十块大洋!”

    “接下来这三个多月我们一共分成了一千八百块大洋!”

    “猪场还没有出栏,鸡场一个月前也开始盈利,到现在一共分成四百块大洋!”

    “减掉部队这段时间的消耗,我们账上还有两千五百块大洋!”

    李浩想了一下就做出决定:“营部账上保证一直有一千块大洋备用就行了,剩下大洋全部拿出来,秋收结束以后就开始从老百姓手里大规模收购粮食!”

    “以后的分成利润也全部用来买粮食,有多少买多少!”

    “一会我就安排侦查排和突击队进山,寻找干燥一点的山洞存粮。找不到我们就自己挖,把买回来的粮食全部藏在洞里,保证三年不坏!”

    王宏张着嘴巴一脸震惊。

    反应过来就盯着李浩问道:“营长你疯了?”

    “公粮五百万斤粮食我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你竟然还要买粮食!”

    “虽然乱世中粮食很重要,但也不需要买这么多啊!”

    “就算多存点粮食以防万一,五百万斤公粮我们吃一半,存一半就行了,完全不需要再买啊!”

    大干旱的事情李浩不能解释,解释也没有可以说服教导员的理由。

    哪怕是告诉教导员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教导员也不会信。

    想了好久,李浩只想到一个办法,利用自己在独立营的威信来一次独断专行,哪怕被教导员当成疯子也无所谓。

    直接对王宏摇头拒绝道:“不行,两百五十万斤粮食太少了!”

    “从现在开始,两年内我们必须存够一千万斤粮食!”

    “不可能!”王宏想没想就拒绝道。

    “今年能省下两百五十万斤公粮,明年就算把收上来的红薯全部换成白面,顶天能剩下四百万斤粮食,这还是我们独立营兵力不增加情况下才能办到!”

    “就算这样,距离一千万斤那也还差三百五十万斤!”

    “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至少七万大洋才能买到!”

    “灵丘就这么多地,还要养活这么多老百姓,哪怕我们把整个灵丘多出来的粮食全部买光也没有三百五十万斤!”

    李浩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灵丘买不到就从周边县城买!”

    “还有晋西南,现在是晋绥军的地盘,听说那里的粮食今年也会丰收。粮食丰收,粮价就会下跌,我们可以通过阎有金这条线大规模采购粮食!”

    “他的运输队每次来运红薯粉都是空手过来,顺便把粮食带过来,赚一些差价,我相信阎有金肯定会同意!”

    “至于大洋,我算了,两年内我们的分成就算没有七万大洋那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这三百五十万斤粮食也不是只有购买一个渠道,我们还可以从鬼子手里抢!”

    “灵丘那么多日伪军,如果从我们根据地抢不到粮食,那就只能依靠周边县城补给。那些粮食想要进县城,肯定要通过我们根据地!”

    “老话说的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么多粮食从我们眼皮子底下通过,肯定能抢一些!”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教导员,你要相信我。哪怕心里仍然拒绝,也必须执行命令,你就当我这个营长独断专行一次!”

    “另外,一千万斤粮食只是我的一个最低目标,有可能的话,能囤一千五百万斤,哪怕两千万斤粮食也行,多多益善!”

    王宏盯着李浩看了好久。

    严肃的表情让他意识到面前的营长并不是开玩笑。

    作为教导员,自己在某些决策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但他选择了妥协。

    独断专行这四个字已经表明了营长在这件事上的坚决态度,如果自己还拒绝,那就是不给营长面子,直接站在营长对立面。

    营长在独立营的威信太好了,整个独立营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近乎于神话般的存在。

    如果和营长闹掰,没有营长支持,那自己在独立营就会有名无实,根本呆不下去。

    想到这里,王宏果断做出决定:“行,既然营长你这么坚决,那我也跟你疯一次!”

    “秋收结束以后,我就按照你的命令开始买粮食!”

    李浩点点头继续命令道:“另外,秋收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马上发动老百姓在自己院子里秘密修地窖,存粮食!粮食太多,转移起来太麻烦,藏在地下最好。这样小鬼子进村扫荡我们的时候,游击队能迅速转移老百姓,坚壁清野,让日伪军扑个空!”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老树村李山虎家,和几个月前相比,家里几个人的脸色明显好看不少。

    蜡黄的脸上慢慢可以看到一些红润。

    因为大儿子李志勇在八路军,而且还当上了班长。全家通过给邻居购买红薯粉每个月都能赚差不多三十斤红薯粉,足足可以换十五斤白面。

    手里有了粮食,家人就可以吃饱饭,而且每隔十天半个月还能吃上一顿猪肉白菜炖粉条。

    往年的秋收前都是一年中最难熬的,几乎每天都是半杂粮半野菜饱肚子,几乎吃不到细粮。

    今年恰恰相反,不仅不用担心饿肚子,而且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细粮。

    作为一家之主,李山虎知道,这些改变都是八路军给自己带来的。

    所以李志勇两次回家探亲的时候,他都会交代一遍,在八路军好好干,报答这份恩情。

    “李叔,你在家吗?”

    就在这时,院门口响起了村里游击队队长的声音。

    “在……我在家!”李山虎赶紧打开院门把游击队长迎进来!

    “李叔,这不快秋收了吗?我来问问你们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智勇在部队,肯定没有时间回来!”

    李山虎是个知足的人,赶紧拒绝道:“不能再麻烦你们八路军了。要不是你们八路军,我们现在肯定每天野菜煮杂粮充饥,哪里会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每天还能吃上一顿精良!”

    “我专门留了几十斤精良秋收的时候吃,家里一共十七亩地,有四个劳动力,只要吃饱了肚子,最多十天就能把地里的粮食全部收上来!”

    “那行!”游击队长继续说道。

    “还有一件事:上级刚下命令,秋收以后鬼子肯定会扫荡根据地抢粮,硬拼我们八路军还不是对手,所以到时候我们游击队肯定会带着大家提前进山藏起来,保护大家免遭鬼子毒手!”

    “但粮食太多了,又重,一起转移太麻烦。所以上级要求我们动员大家伙在自己家里挖地窖,可以多挖几个,既可以在院子里,也可以在房子里,把收上来的粮食全部藏起来,免得被小鬼子抢走!”

    李山虎眼睛一亮回答:“挖地窖,好办法!”

    “把粮食分散藏在地建,就算鬼子来了也找不到,粮食还是我们自己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鬼子找到其中一个地窖,剩下的粮食还好好的。”

    “一会我们就开始挖,我要挖四个地窖出来!”

    游击队长继续提醒道:“地窖的位置一定要选好,特别是出入口,一定要隐蔽……不需要太大,但一定要足够深,能藏住粮食。实在不行直接买几口大缸回来,把粮食装在缸里面,直接埋在地下也行!”

    “另外,咱们村子后面就是大山,你们还可以在后山选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位置也也挖一个地窖出来,把一部分粮食直接藏在山里面,那就更安全了!”

    第二天,整个村子全部院门紧闭,每家每户都躲在家里挖地窖。

    泥土堆在院子里,等天黑以后运出村子。

    几天后,陆续有人进入后山,漫山遍野寻找适合挖地窖的坡地。

    为了保住自己半年时间的劳动成果,也为了让家人接下来一年时间不饿肚子,根据地每个老百姓都非常拼命。

    只要有时间就挖地窖。

    二十天后,李山虎成功在院子里挖了两个地窖,房子里挖了一个,后山挖了一个,全部加起来可以存粮至少两千斤!

    “孩子他妈,今天晚上我们吃顿好的,明天开始收麦子,村东头三亩地的麦子已经黄了,争取两天时间全部收回来,然后晒干入地窖!”李山虎嘴角带着笑容说道。

    秋收是每个老百姓都期盼的日子,妻子脸上也难得露出一抹笑容。

    “行,我听你的,明天开始收麦子!”

    一大片金灿灿的麦穗预示着灵丘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一把镰刀挥过,一大把麦子就被割了下来。

    堆成一捆后,李山虎马上用准备好的草绳捆扎在一起,两捆一组开始往家里背。

    天黑的时候,麦子已经院子里堆成一个小山!

    简单吃过晚饭以后,一家人齐动手开始开始手工脱粒。

    月光映照下一直忙到凌晨,所有麦子才全部脱粒完成!

    “当家的,一共有多重?”看到李山虎开始称重,妻子一脸急切追问道。

    “湿重五百二十斤,这是两亩地的收成,平均每一亩收麦子湿重二百六十斤,晒干以后最少也有一百八十斤!”

    妻子直接被吓得跌坐在地上,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你没有算错?真有一百八十斤?”

    “我记得原来种田最好收成的时候每一亩地才收一百五十斤!”

    李山虎想了一下回答:“肯定是那些肥料的作用!”

    “还记得春耕前八路军让我们自己沤制土肥料吗,咱家十七亩地全都放了!”

    妻子一脸恍然大悟叫道:“没想到那些土肥料真的有用。我好像听说麦草也能沤肥。当家的,今年的麦草说什么都不能烧,农忙过了我们就开始粉碎,全部用来沤肥,明年我们多用一倍的土肥料,粮食产量肯定更高!”

    “当家的你先停一下,让我好好算一算!”

    “一百八十斤麦子交公粮三十斤,剩下全是我们自己的。一百斤可以磨面粉七十多斤,一百五十斤麦子差不多可以磨面粉一百二十斤,够一个人吃三个多月了!”

    “咱家有十七亩地,全部加起来不是能有两千斤白面?”

    李山虎摇头回答:“至少两千一百斤,不要忘了,老大是八路军,咱家还能免掉两百斤公粮!”

    “嘶嘶嘶……”

    妻子一脸震惊叫道:“两千一百斤白面,咱家只有四个人要吃饭,就算顿顿吃白面,我们也能吃一年时间!”

    “当家的,你掐掐我,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李山虎一开始也被震惊到了,脸上全是笑容。

    但作为一家之主,他显然要比妻子要冷静一些。

    摇摇头回答:“咱们四个人吃不了那么多。”

    “顿顿吃白面,那也太奢侈了,平时混着吃一些粗粮,红薯粉,最多一千两百斤白面就够我们吃一年!”

    “剩下的粮食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换点钱,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然后再给大家做件衣服,顺便买点猪肉给大家补一补,今年过个好年!”

    “不要忘了,除了这十七亩麦田,我们在后山还种了四亩红薯。”

    “红薯产量高,收成肯定也不错。留下一些自己用,我估计剩下的还能卖八路军四千斤,换成麦子的话就是四百斤!”

    妻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我差点把那几亩坡地忘了!”

    “到时候我们还能买几只鸡回来,下蛋以后我们就可以吃到鸡蛋了!”

    李山虎一家面对大丰收开始憧憬未来的时候,灵丘城内的日伪军也在关注这场秋收。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