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荒之道途
洪荒之道途txt下载

第七十一章 论天下筹谋量劫事(一)

    同道而谋,当仁不让,此诚世间美事!

    说到世间众生之苦,鸿钧三清也罢,女娲伏羲也好,其等虽则道心通明,洞察世间诸事,对于当前洪荒众生所受之苦,他们必然是了解的,可若要说对此有多么深刻的体悟,那却也难有。所谓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也。

    林悠远此世自然也是如此,但他前世毕竟也是芸芸众生之中的普通一员,虽则他本人并未经历过水灾地震等天灾之苦,但他前世资讯发达,对于这些新闻,他接触得却也不少,共情之下,他是能体会到普通生灵面对天灾之时的那种绝望与无力的。

    而红云则是因为交游甚广,经历得多了,故而比起旁人来,感受更要深刻得多。从这一方面讲,论及对洪荒众生的悲悯之心,反是红云与林悠远更能称得上是志同道合。

    不是以利益相连结,而是以共同的理念相联合,这怎能让人不心中振奋呢?

    不过,既然确定了是志同道合的自己人,林悠远便要积极为自己人的利益做打算了,故而他主动开口,落实了灵根之上最后一个葫芦的归属。至此,周山中这一根藤上的七个葫芦,便都有了去处。

    此节过后,众人又说起了红云与镇元子相伴来这周山的缘由。

    原来,镇元子有一件伴生之宝,乃是天地胎膜所化,有个名号叫做《天地宝鉴》,又称地书。此书十分玄妙,与洪荒天地隐隐有着联系,有探查之能。而最近一段时日以来,镇元子观悟地书,察觉到周山之中灵机涌动,这才起了来周山一探的心思。

    林悠远听他如此说,心中暗道,那最后一个葫芦倒是给得不冤,人家确实是有的放矢,冲着这葫芦灵根来的,这般天生地养之物,若不是恃强抢夺,那么先来后到,见者有份,便是天经地义的了。

    众人听说那地书如此神异,竟连葫芦灵根这般神物都能感知,心中都起了好奇之念。那红云十分善解人意,直接开口道:“镇元子道友,便将你那宝贝取出来,给众位道友参悟一二可好?”

    众人闻言,心中都觉突兀,似这般宝物,等闲不会轻易示人,红云也不是宝物之主,却这般大喇喇开口,多少有些冒失了。

    不过,镇元子似是早已习惯了他这般做派,却是没恼,当真将那地书取出,传于众人观瞧。

    此时场中以林悠远修行最深,故而那地书便先交到了林悠远手中,他将那地书接过来一瞧,便见一物色作玄黄,其上神光湛湛,隐有符箓神文流转,与其说是书,倒是其原名“宝鉴”更贴切些。

    林悠远又运法力,就觉自身神念透过地书,仿佛看到了脚下周山的地脉流向,灵机分布。他心中惊讶,却也未曾进一步研究,反收回神念,将地书递给了女娲,口中赞道:“果然甚是神异。”

    林悠远回想前世传说,这位镇元子道友可是所谓的地仙之祖,与世同君,其能有此成就,想来与这地书之能有极大的关系。

    在林悠远前世传说中,仙有五类,天地人神鬼,而所谓地仙,乃指不能霞举飞升,只于人间逍遥之辈,算是中乘仙人道果。照林悠远推想,这种所谓地仙,应该是止步于练形体,即所谓命功有成,但却练不得元神,即所谓性功有缺。似这等修行境界,想来比之更上一层的神仙与天仙,人数要多得多。

    镇元子未来修行成就显然是远超地仙境界的,但他却被尊为地仙之祖,想来应有些缘故在里面。

    地仙之修行,初始也是要效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

    林悠远想来,若是元神不成,想要长生不死,只怕极是艰难,而那所谓地仙能够驻世长生,形体不衰,想来便要从这“效法天地”四个字上作文章。其中有些关窍,只怕与地脉走向,灵机分布有关,那些地仙需借山川灵脉之助练就神通,如此方可保自家之长生。

    而镇元子掌地书这般至宝,想来是第一个发现这其中关窍,并将之广传天下,由此奠定地仙一脉根基,如此方才有地仙之祖,与世同君的美誉。

    这些推测,林悠远一半借助前世传说,一半借助河洛天书推演之能,虽未必百分百全中,却也大差不差。这地仙之法,于镇元子本人想来没多大用处,但他未来却能将之广传天下,这般做派,倒是与林悠远有几分相似之处。毕竟之前林悠远也曾将炼气之法的初期功法广传天下,以让洪荒众生可稍解元气肆虐之苦。

    一念至此,林悠远对镇元子不由印象大好,便以目视之,冲他微微颔首致意。镇元子哪里能料到,这太易道人不过片刻功夫,就连他的未来事迹都规划好了,还因此对他大生知己之念,只以为林悠远是为自家大方展示地书,这才向他点头微笑。故而,镇元子也没多想,同样微微点头还礼。

    而通天道人在观悟过地书之后,却是若有所思道:“我观这地书,其法宝禁制似乎是以镜鉴观照之道为主,只是还未能成就先天神禁。不过,这镜鉴观照之道,乃是一类大道的统合,这地书却是以鉴照地理之道为根本了。”

    镇元子听他如此点评,不由心神震动。却也难怪,此时洪荒之中,合道境界的不过林悠远与鸿钧两人,其余未曾见过三千大道符箓的,连往后修行的境界都不明确,只不过靠着本能摸索前行罢了。似红云这般天赋异禀,或是如镇元子这般有伴生之宝的,比之寻常之辈,已然好了太多,但若是与林悠远、鸿钧及三清这些人比,那又差得远了。若非如此,伏羲女娲前番也不会去终南山找林悠远问道,后来也就不可能拜入林悠远门下。

    现在,通天道人提及先天神禁之说,隐隐透露出了未来更上层的修行境界,红云及镇元子乍闻此说,又如何能不心神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