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对于聊天,朱重八是有他自己的理解的,那就是这是知晓别人的想法,然后调整自己策略的非常好的窗口。

    这样说吧,如果一个人不开口,那么对于你来说,他是没有任何的破绽的,但是一旦滔滔不绝,那么他的缺点你越来越清楚了。

    原来朱重八读过一个故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了,但是朱重八还是记得很清楚,其实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在树下看到了,它想吃那块肉,于是上前说道,“乌鸦你是世界上唱歌最好听的歌唱家,我最喜欢听你唱歌了。”然后装出非常陶醉的样子。

    乌鸦听的洋洋得意,然后就大声唱起歌来,那块乌鸦嘴里的肉就被狐狸骗走了。

    又有一天,乌鸦又叼了一块肉,狐狸还想吃,于是它又来到乌鸦旁边,“乌鸦乌鸦,这次我是向你道歉的,上次是我不对。”然后故意唱出来了非常难听的歌曲,乌鸦又哈哈大笑,当然了肉又被狐狸骗走了。

    一个人只要动了口,那么他就是再小心,还是会泄露很多重要的消息的,这个时候,朱重八计上心来,“方丈大师,小僧对于方丈大师那可是非常的敬佩,你看这么大的栖霞寺,在您的治理之下,香火这么旺盛,真的是后辈楷模!”

    栖霞寺的方丈虽然是得道高僧,虽然这一辈子处理了很多的事,见了太多的人,但是对于朱重八这样的明目张胆的夸奖还是有点受不了的,虽然朱重八说的有些拍马屁的意思,但是栖霞寺方丈还是非常受用的。

    “如净大师真会说话,不知道贵寺香火如何呢?”栖霞寺方丈笑着看着朱重八。

    “还算不错!但是比不上贵寺的香火旺盛啊!”朱重八觉得他的回答不能过于谦虚,但是又不能不谦虚,要是把皇觉寺说的一无是处的话,不利于朱重八后面的计划。

    毕竟要是朱重八所在的皇觉寺那么不好的话,人家怎么可能相信朱重八的能力呢?

    “如净大师你过于谦虚了吧!我可是听说了,如净大师现在可是风云人物啊!听说现在是皇觉寺和报恩寺两所寺庙的大总管,两座寺庙现在是蒸蒸日上啊!”栖霞寺方丈有些妒忌的说道。

    朱重八是什么样的人物啊!他是迅速扑捉到了栖霞寺方丈的这一丝非常隐蔽的不满的情绪,也许这就是朱重八的最好的突破口。

    还有就是朱重八对于那些为他扬名的那些人突然充满了感激,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多长时间呢?竟然栖霞寺的方丈都知道这件事了。

    “方丈夸奖了,贫僧不才,我觉得做的还不是很好,应该继续加倍努力,让皇觉寺和报恩寺的明天会更好!”朱重八这话说的是滴水不漏。

    既没有让栖霞寺的方丈难以接受,他也给自己恰当的肯定,对于未来想做的事情做好伏笔,要没有这样的伏笔的话,未来朱重八是难以开口的。

    其实朱重八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原因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尊重你的对手或同行,夸奖你的对手,千万不能贬低对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样也是在尊重自己。

    想想看,如果你的对手那么强大,然后你都把他给击败了,那么你的强大那是不用说的。相反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对手就是垃圾,那么你是什么样的人,人家肯定是一目了然的。

    朱重八的话,让栖霞寺的方丈很舒服,这样一来,对于朱重八他慢慢的就放下了戒心,接下的事情,就如同朱重八所期望的那样了。

    也许是栖霞寺的方丈觉得朱重八只是一个外人的缘故吧,这些事情给朱重八说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朱重八不是这栖霞寺里面,而是在皇觉寺。

    人这种动物非常的奇怪,那就是需要别人的肯定,需要别人认真的倾听,不论是谁都是这样的。

    朱重八这个时候就化身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倾听者。

    栖霞寺方丈徐徐的说道,“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我们这些寺院何尝不是呢?不怕如净大师笑话,别看栖霞寺现在看起来这么厉害,其实这都是表象罢了,其实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朱重八马上表现出来一种非常震惊的表情包,这样的表情让栖霞寺方丈看到之后,更加的相信朱重八正在认真倾听他说的事情了。

    “如净大师!不要不相信!其实现在这样的情形,在整个天下寺院,估计都是这样的!”栖霞寺方丈说到这里还是停下来了一会,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重八没有打扰,因为在朱重八看来,这样的消息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知道别人面临的问题在哪里,这样的话,他才可以有的放矢。

    原来朱重八还觉得这栖霞寺这边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朱重八只是听了栖霞寺方丈的一番话之后,马上就知道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消息。

    朱重八真的是天下第一的那个倾听者,因为朱重八表情表现的越来越恰到好处了。

    “如净大师不要不相信,其实很好了解,一是因为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差了,寺院的僧人越来越多,生齿日繁,而寺院进账是非常有限的,真的是难!难!难啊!”栖霞寺方丈这番话更加让朱重八震惊了。

    这样的情况似乎和他看到的不一样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朱重八一方面在听着栖霞寺方丈的话,另一方面在考虑着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还有就是现在朱重八看来,这位栖霞寺的方丈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如果他提出来让朱重八来管理的话,朱重八该如何应对呢??

    这个时代现在是困难重重,大元朝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刻了。

    所谓大厦将倾,一木难支,但是朱重八却是有不同的看法,那就是其他人也许是没有办法的,但朱重八这里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朱重八只是在倾听,因为这个时候,他说话是不合时宜的,那就是栖霞寺的方丈并没有说出其他的话来。

    毕竟人家只是说出来了栖霞寺遇到的一些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却不是致命的,这些困难只是非常普通的困难而已,不需要朱重八去操心。

    所以,此刻朱重八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天下第一倾听者而已,除此之外,现在的朱重八什么都没有做。

    因为朱重八已经认定了一点,那就是该说的时候,再说,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要是栖霞寺的方丈求朱重八去做什么事情的话,朱重八会表示一下的,但是栖霞寺的方丈一句话都没有说。

    在栖霞寺这里,主持方丈是说一不二的,这一点基本上天下的寺庙都是这样的,下面的僧人是不会和朱重八这样一样的倾听的。

    因为他们是没有办法的,或者他们根本不想想什么办法,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朱重八当然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既然朱重八有一统天下寺院的想法,首先他要做到的就是一定要有容天下寺院在自己心里的博大胸怀。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胸怀,其他的事情都是不用说的,因为没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事情。

    正好现在朱重八有这样的胸怀与抱负,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就会有接下来把事情做好的希望。

    这一老一少,一个在说,一个在听,一个说的是非常的起劲,一个是听的是不住的点头。

    对于栖霞寺方丈所说的这些事情,朱重八都是在仔细的听着,毕竟这些事情,如果不是栖霞寺方丈这样告诉朱重八的话,朱重八自己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朱重八到现在为止,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倾听者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话语,非常的平静。

    “如净大师,我给你说了这么多,你觉得有什么要说的吗?对了,如果让你管理栖霞寺你会怎么做呢?”说这样话的时候,栖霞寺方丈的表情是在微笑。

    对于栖霞寺方丈的表情,朱重八没有做什么过度的解读,但是对于方丈说出来的话语,他是在非常认真的倾听,然后积极的应对。

    虽然这次栖霞寺的方丈只是客气的询问一下朱重八而已,除此之外,其实是没有任何的意思在里面的。

    但是对于朱重八来说,他不是这样看的,朱重八觉得他和这位栖霞寺的方丈讲话的时间不是很多,毕竟方丈大师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如净也是有很多事情要去做的。

    对于今天这样的表现机会,朱重八绝对不会匆匆放过的,他会抓住机会,说出来自己的主张。

    朱重八于是开始了自我表现的表演,首先朱重八就是说明自己对于天下寺院的看法,然后说明了自己对栖霞寺如何管理的一点意见。

    当然了,朱重八这次说话的重点当然是在如果管理栖霞寺上面。因为这也是栖霞寺方丈真正想听的东西。

    栖霞寺方丈可是一位老方丈,这样的老方丈都是经历了非常多事情的,虽然不能说他走过的桥比朱重八走过的路还多。

    那是当然不能这样说的,因为朱重八可是做了三年的游僧,那是走了很多的路,如果在朱重八没有当游僧之前的话,栖霞寺方丈那样说,似乎还是说的过去的。

    但是现在不能这样说了。

    只听得朱重八是侃侃而谈,这个时候的朱重八已经从倾听者迅速变成了一个辩论家,虽然朱重八明白自己如果说太多话的时候,自己肯定会露出来很多的不足之处的。

    但是朱重八并不在意,现在朱重八的目的是吸引栖霞寺方丈对于自己的注意,让栖霞寺方丈把自己记在心里,这可是朱重八对于栖霞寺的第一个创新想法。

    “方丈我认为,每一个僧人都需要自食其力,你想啊!大部分僧人都是很年轻,有手有脚的,如果把他们利用起来,能干多少事情啊!这样的话,还会缺钱吗?”朱重八侃侃而谈。

    对于朱重八这样的看法,栖霞寺方丈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这样的提法简直有点离经叛道,匪夷所思了,不过栖霞寺方丈已经被朱重八说动心了。

    因为朱重八这样的建议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提法,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切中了要害,没有之一。

    栖霞寺或者是天下其他寺院之所以出现那样的难题,其实病根就出在这里,僧人增加了,但是没有给寺院带来好处,反而分掉了寺院原来的供养,让寺院一天不如一天了。

    但是如果增加的那些僧人都去给寺院创造财富的话,这样的事情就要有另外的说法了。

    不出所料,栖霞寺方丈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然后认真的听朱重八在讲这件事,朱重八说的非常的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栖霞寺的方丈听的清楚一些。

    这个时候,栖霞寺方丈也许真的是被朱重八带进了这件事情当中,“如净大师,你说的这样的办法虽然听着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那样做的话,肯定有僧人反对的,到那个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朱重八听了之后,微微一笑,“方丈大师,其实这件事一点不难,可以分步走嘛!第一步,让那些新来的僧人参与生产的事情,等有成果的时候,给他们这些人好处多一些,让那些没有参与生产的僧人羡慕眼红,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反对了,相反为了得到好处,他们也会加入进去的。”

    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栖霞寺方丈脸上出现了兴奋的表情,他觉得这件事可以大胆实验一下,但是想了一下栖霞寺的各位高僧。。

    栖霞寺方丈觉得他们都不可能同意这件事情的,那么这件事该怎样办呢?他突然抬头看了朱重八一眼,突然笑了起来。

    “如净大师!都说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你敢念这个经吗?”



    “方丈大师,如净最近对于佛经颇有心得,若有最新经典,如净心中欢喜,迫不及待啊!”朱重八非常巧妙的回答了栖霞寺方丈的问话。

    当然了,这些都是暗示,朱重八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栖霞寺方丈如何决定,这些事情和朱重八关系不大了。

    栖霞寺方丈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朱重八的意思,对于朱重八这样的表态,说实话,他还是很欣赏的。

    朱重八不卑不亢,坦然面对,提出的建议直逼要害,简直令人拍案而起,如果不是因为碍于身份,栖霞寺方丈肯定会大声说,“好!”

    和栖霞寺方丈谈完话之后,朱重八找了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开始了习武,这些天虽然朱重八每天都在研读佛经,但是对于习武这件事,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的话既然能够流传这么长时间,是有些道理在里面的。

    而且最近以来,朱重八对于佛经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刻了,这样一来,对于朱重八其他的事情也是有很好的带动作用的。

    就比如习武这件事吧,在一般人看来,这习武和佛经那肯定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但是朱重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练习和揣摩,他发现不是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二者是有关系的,达摩祖师是佛经高手,更是创立了七十二绝技,这说明了什么,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深刻的联系的。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原来少林寺的那几位武僧在的时候,朱重八也曾问过他们的,那就是现在少林寺武功最高的是哪一位?

    他们的回答是少林寺方丈和达摩院首座。

    听了他们的回答之后,朱重八也曾问了另外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一个扫地僧练就非常高深的武学?

    朱重八现在还记得人家那样的表情,那是非常的不理解,他们似乎在问朱重八怎么问这样不可思议的问题呢?

    不过那三位武僧说的还是非常婉转的,人家说,按照少林寺规,扫地僧根本没有习武之资格,但是也有可能这些扫地僧另有奇遇也说不定的。

    其实朱重八问这个问题,用意就是想确认一下,如果不是正规的少林寺武僧,能否把武功练好的问题。

    毕竟朱重八不可能去少林寺当僧人的,这个时候不可能,未来更是不可能,所以,如果有这样不是僧人修炼好武功的先例,那么对于朱重八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

    毕竟人做事都是需要鼓励的,在这一点上,朱重八也是不例外的。毕竟人非生而知之者,以后的朱重八之所以成就伟业,那就是他善于积累,不断的学习,当然了,还有就是朱重八的策略。

    现在的朱重八因为最近对于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练起武来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特别是对于少林寺的棍法,朱重八现在的理解也是越来越深刻。

    这样说吧,朱重八现在练起棍法来,他觉得是非常自然的,而且他能感觉到原来达摩祖师创立这样棍法的时候,想的是什么,甚至可以感受到当时达摩祖师的音容笑貌。

    这样的感受,朱重八也是非常震惊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朱重八把他刚才这样的感受告诉少林寺的那些高僧的话,他们肯定会把朱重八奉为少林寺方丈的。

    因为朱重八现在的表现,其实相当于达摩祖师重生一样,别人虽然功夫了得,但是却永远达不到朱重八现在的境界。

    朱重八越修炼武功,越感到悲天悯人,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心越来越盛吧!

    这个时候,朱重八觉得该去研读佛经了,习武之后,这样的感觉就越强烈。而且朱重八觉得他还是有很多的路要走的。

    对于未来,朱重八做了很多的准备,这些准备,有些看起来是没有什么用的,但是只有朱重八明白这些准备的重要作用的。

    很多时候,对于朱重八来说,最有用的东西,反而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感受,这些感受都是朱重八在深入思考的时候,方才得到的。

    如果朱重八不去深入的话,那么是得不到这样的感受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神奇,你越是振作精神,那么你会越来越精神,如果你越是瞌睡,那么你只会越来越瞌睡,这样的事情,朱重八遇到过很多次了。

    对于未来,其实朱重八是有很多种准备的,虽然对于未来要发生的一些事情,朱重八是知道一些的,但是朱重八也是非常清楚,仅凭现在他知道的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办法经营好未来的。

    历史只是记录下当时人的回忆,而且只是对于事情当时如何发生,大概经过,主要记载的还是结果。

    这些事情是远远不够的,朱重八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其实朱重八现在想的也是很清楚的,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能力和健康的体魄,因为只有这两样东西,才是伴随他众生的东西。

    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朱重八越发的谦逊起来,他越来越感到一句话是非常正确的,那就是原来学过的一句话,你知道的越多,那么你就会明白,你不明白的也就越多。

    对于栖霞寺的事情,现在朱重八觉得这中间所涉及的人肯定不会少,如果朱重八要出面解决的话,他一定要想好如何处置的手段和方法。

    不过现在的朱重八,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如何研读佛经上面,在朱重八看来,在佛经上面的精进,其实对于其他的事情,同样是很重要的。

    当然了,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是对朱重八研读佛经非常的有帮助。。

    这个时候的朱重八对于以后要发生的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那就是不论是研读佛经,还是对栖霞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这样的事情,朱重八都是非常欢迎的。

    其实朱重八不知道的是,栖霞寺方丈已经下定了决心。



    一般人对于未来都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未来都是非常美好的。

    朱重八对未来的认识也许是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在朱重八看来,未来有的时候,是非常的难以确定的。

    因为有些事情,你要是处理好了,那么你的未来大概率会非常的美好,但是一般人不会想到是这样的事情,竟然是影响未来的关键因素。

    对于朱重八来说,他在栖霞寺这里能否留下让人难忘的印象,在于朱重八的所作所为,这一点毫无异议。

    但是朱重八却是在想另外一件不同的事情,不管栖霞寺方丈如何决定,朱重八已经在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原来朱重八在皇觉寺和报恩寺之所以能够成功,虽然在表面上看是因为老方丈的支持,当然了,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不会否认的,但是其实朱重八心里清楚最重要的不是这一点。

    朱重八之所以在皇觉寺和报恩寺能够说一不二,最重要的是达子,二河,小春等众多年轻僧人的大力支持。

    不说别的,朱重八来到栖霞寺这些天,小春给朱重八已经送了很多次信了,之所以有这样方便快捷的通道,也是因为朱重八以前做的准备。这次信鸽送信就证明了信鸽的价值。

    好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不提前做好准备的话,等到事到临头的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结束了晨练的朱重八现在一个地方拿着佛经在边走边念念有词。

    这个地方就是栖霞寺那些僧人研读佛经的一个集聚地,其实朱重八已经注意这里很多次了,虽然朱重八来到栖霞寺的时间不长,但是朱重八非常用心,对于栖霞寺发生的那些事情,他都是非常用心的在观察着。

    “这不是如净大师嘛?你怎么在这里呢?如净大师你太好学了吧!竟然还在读佛经?”一位年轻的僧人看到了朱重八,然后非常热情的给朱重八打招呼。

    “不才正是如净,不知道大师如何称呼?”朱重八非常恭敬的问道。

    这位新来的僧人见到朱重八对他是这么的客气,一时之间是非常感动的,因为朱重八现在不是一般人了,那可是江南经王,在江南这么多的寺庙中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这么谦逊的问自己,这位僧人也是非常恭恭敬敬的说道,“小僧慧正,见过如净大师!”

    “慧正大师,你我年龄相仿,本就是同龄人,我们当然要平辈相交,慧正大师意向如何?”朱重八非常郑重的问道。

    慧正大师当然不会拒绝,一口答应下来了,于是朱重八和慧正大师是越聊越开心,因为他们都喜欢佛经,这是他们共同的爱好,还有就是年龄差不多,很容易沟通,根本没有用多长时间,两个人就已经非常熟悉了。

    当然了,朱重八他们谈过话之后,肯定不会耽误各自的事情的,毕竟朱重八在这里是客人,当然会客随主便了。

    当朱重八读过了这一卷佛经之后,顿时觉得有些累了,于是会到了自己的住处,一到住处,朱重八发现今天早上见过的那个小和尚正在这里等他。

    这位小和尚一看到朱重八来了,立刻是笑脸相迎,“如净大师,你可回来了,我可是在此恭候多时了!”

    “有劳!请问是否是方丈传唤,请稍等片刻,我立刻就随你去见方丈。”朱重八说话还是那样的客气。

    这位小和尚马上笑了,“不必了,如净大师,方丈让我转告如净大师,让如净大师好好准备一下,明日请如净大师参加本寺重要会议,方丈有重要事情要宣布。如净大师,我话带到了,请留步。”小和尚说完就离开了。

    朱重八笑着把小和尚送走了,听见了栖霞寺方丈的传话,朱重八也是非常高兴的,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虽然朱重八对于这样的结果是有一定的预测的,但是朱重八原来的预测是非常悲观的。

    其实朱重八想的也是非常正确的,毕竟他只是一个从外面来的和尚,虽然经书念的好一些,武术练的好一些,看事情透彻一些,但是没有人脉。

    要想在一个地方施展抱负,人脉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的话,人家都不听,那么你说那些话有什么用处呢?

    朱重八特别注重人脉,所以,在栖霞寺方丈的意思下达之前,朱重八已经开始行动了,好在方丈的意思已经明确,朱重八当然会好好的准备一下。

    虽然这件事对于朱重八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这样的挑战,朱重八是来者不拒的,可以这样说,这里是朱重八的地方,虽然在还不是,在朱重八的心里,这里已经是他的地方了。

    想想看,有谁会在自己的家里面害怕呢?所以,现在的朱重八就是非常的镇静,非常的自然,他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条件,来和栖霞寺年轻的僧人打交道,想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因为这些事情对于朱重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些认识,朱重八是没有办法把栖霞寺搞好的。

    就这样时间过的很快,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面,朱重八至少和十几个年青的僧人进行了交流,在朱重八的计划中,现在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认识他们这些年轻的僧人,当然了,也是让他们认识他朱重八。

    首先就是把他们之间的这些陌生感给消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的话,未来朱重八在这里对他们发号施令,他们心里肯定是不太感受的。。

    因为朱重八在他们原来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外来的,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那是以前,这个时候的朱重八就是在栖霞寺,他就是栖霞寺的一员。

    不管怎么说,朱重八的这一招还是非常有用的,在栖霞寺方丈召开会议的前夕,他又认识了很多僧人,大家都是同龄人,好说话。



    朱重八多年以后,定都金陵,统一全国,这样的事情,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但今日朱重八在栖霞寺隆重登场的事情,却是史无所传。

    栖霞寺方丈召开了一次非常隆重的会议,其实这些栖霞寺的僧人已经是很长时间都没有召开过这样的会议了。

    至于原因吗?大家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好多年没有新鲜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情,栖霞寺的僧人们就是这样生活着,也没有想着改变,直到必须要改变的那一天。

    方丈坐在了台上,台下有很多僧人,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这些都是栖霞寺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没有他们,栖霞寺将停止运转也说不定。

    大家都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看着台下僧人的状态,栖霞寺方丈真的是没有办法,因为原来的他也是这样的,直到朱重八给他说了那一番让他振聋发聩的话。

    “大家精神一点,下面有重要事情宣布,为了栖霞寺的长治久安,今天决定由如净大师担任栖霞寺的协理,今后一切大小事物,协理有权过问。下面请如净大师发言!”

    朱重八听的是非常清楚的,很明显,栖霞寺方丈不肯完全放权,其实这一点也是朱重八想过的,因为朱重八还没有做过一件事情,人家当然不可能交权的。

    朱重八非常从容不迫的走上了讲台,这个时候,那些僧人这才抬头看了看台上的人,毕竟朱重八就是一个新人,对于新人,大家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对于栖霞寺的老方丈因为大家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表现的都是非常的漠然。这就是栖霞寺的现状。这就是朱重八所要协理的栖霞寺的现状。

    原来朱重八领导的那两个寺庙,皇觉寺和报恩寺都是僧人比较少的寺院,但是现在的人数已经不少了。但是比起栖霞寺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如果这次朱重八解决了栖霞寺的问题,这不但表明了朱重八的想法是非常正确的,对于朱重八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毕竟以前朱重八管理最多也就是几百人,这次朱重八要管理的栖霞寺却是上千人的大寺院。

    未来朱重八要管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需要朱重八的雄才大略,但这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都是需要朱重八去努力学习,努力实践,这才有可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朱重八之所以在他当和尚这个时候还不放松,那就是因为朱重八觉得自己不能放松,现在朱重八想起来未来要发生的那些事情,真的是觉得时不我待,所以,现在的朱重八才以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做这些以前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栖霞寺虽然比皇觉寺和报恩寺都大,但是朱重八却是有办法做好这件事的,现在朱重八的办法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把栖霞寺分成他能管理的几个部分。

    也就是说,每个部分都相当于原来朱重八管理的皇觉寺和报恩寺,这就是朱重八的化整为零,但这只是朱重八个人在心里的划分,对于栖霞寺的僧人来说,没有任何的不同。

    “各位你们觉得自己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还是越来越难过了?”朱重八这次为了激发各位高僧的参与感,采取了不同的说话方式。

    如果朱重八自己一个人一直在说的话,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厌倦,都会烦,而且一句话都记不住的,但是朱重八现在采取的这个办法,却不是这样,现在的这个办法,却是可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那些年纪大点的僧人只是在心里说,但是嘴里面不会发出一个声音来,和他们的表现相对的是,那些年青人的反应却是非常积极的。

    特别是朱重八和他们谈过心的那几个年青和尚,更是非常积极的发言。

    他们之所以这样积极的发言,也是因为栖霞寺方丈已经公开了对于朱重八的任命,在这样的情况下,朱重八说话大家才会这么积极的回应,要不然的话,肯定是没有几个人回应朱重八的。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早就看明白了,在朱重八看来,他们没有错,这就是对于权力的尊重。

    如果他们不认可方丈的权威的话,朱重八也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因为朱重八这样的方式,就是以方丈为突破口的。

    “越来越不好了!”一个僧人说了这样的话之后,看了一眼栖霞寺的方丈,发现方丈没有任何的异常,这样一来,大家的胆量就越来越大了。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朱重八一步一步的在引领着大家来寻找答案,这样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因为随着朱重八问题的深入,始终让大家的注意力在这上面,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要是大家根本不去想这件事的话,想想看,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你在上面说的口吐白沫,下面的人鼾声震天,你话讲完了,下面的人也醒了,这样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意义,朱重八坚决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收入越来越少了,僧人也变多了。”这样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因为这是非常明摆的事情。

    但是朱重八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才是他们不知道的,也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为什么收入会减少,为什么僧人会增加这么多?这个问题大家是否想过呢?”朱重八接着发问。

    因为这样的事情对于朱重八下面要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朱重八这个问题说出来之后,大家终于没有人说话了,因为这样的问题也是他们在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也没有找到答案呢。

    “如净大师,你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对啊!如净大师你来说这是为什么呢?”。

    朱重八看了下面的众位僧人,然后微笑着开始讲解了,对于这个事情,朱重八已经研究很长时间了。

    “大家肯定听说过月满则亏的道理吧!”



    “听说过啊!如净大师快讲吧!这个道理和现在栖霞寺遇到的问题有关系吗?”有些急性子的僧人马上就开始喊起来了。

    “当然是有关系了,想想看,栖霞寺这样的情况已经维持了至少几十年了吧!”其实这是朱重八推测的,毕竟大元到现在也就是几十年而已!

    “是啊!很多年了!”这个时候,一位上年纪的僧人终于说话了,因为朱重八这句话突然让他精神起来了,因为过去的那些事情关系着他的梦。

    这位僧人年轻的时候,因为家里出了事情,不得不落发为僧,但是原来这位僧人可是一位读书人,但是大元朝科举考试录取人数太少了。

    据史书记载,自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整个元朝共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

    这位僧人年轻时,也曾想通过科举立身,但是那个时候,大元丞相伯颜擅权,连续废除了两届科举考试。想想看,科举考试可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

    当时这位年轻的读书人,一怒之下就出家做了和尚,直到今天,也是几十年过去了。

    “对了,历史上有件事你们都听说过吗?就是商鞅变法!”朱重八说到这里,看了大家一眼。

    “听说过!听说书的先生说过的!”

    “听说过就好!其实这治理国家和治理寺院,有的道理是相通的。一个国家想要富强,就要人们勤于生产,一个寺庙也是这样,也是需要勤于生产,增加财富!”朱重八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在非常认真的观察着大家的反应。

    因为下面就是朱重八要讲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因为下面他讲的这件事情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对于朱重八来说,这次他协理栖霞寺方丈的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一个人如果从心里同意你的想法的话,下面你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是肯定会积极配合的,不会有别的想法。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非常重视的,在皇觉寺,朱重八对于那些僧人,还是老方丈都是这样的,虽然朱重八对于皇觉寺还有不同的办法,但是这些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栖霞寺来说,这里存在的问题和皇觉寺是不一样的,所以朱重八需要采取不一样的办法,这就是因地制宜,如果朱重八不顾这里面的实际情况,执意按照朱重八在皇觉寺那里的所做所为照搬过来的话,也许还会成功,也许会失败。

    在皇觉寺朱重八是大力发展肥料,种子等事业,是因为那里周围都是不富裕的农村,朱重八只有这样做。

    栖霞寺这里却是不一样,虽然这金陵附近也是有广大的农村的,但是金陵却是城市,而且是位于长江沿线的重要的大城市。

    在这里可以做更有力的事情,为什么要盯着肥料不放呢?当然了,如果这里肥料或者是其他朱重八的发明能够卖出大价钱的话,朱重八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

    等了很长时间,这才有僧人说话了,“是啊!我们虽然出家为僧,但是我们也是需要吃饭穿衣的,我们也是人啊!”

    这样的话,以前没有人说过,也没有这样想过,但是既然有人这样说了,就会让大家好好的想想这件事。

    这个时候,朱重八开始趁热打铁,“这位大师说的很对,我们也是人,其实僧人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和普通人一样,也是从事生产的,只不过在很多年前,有一个皇帝规定不让僧人生产,这样才传到现在的。大家不觉得这件事有点荒谬吗?”

    “是啊!我们是出家人,怎么能听那些皇帝老儿的话呢!我们应该听自己的话,听佛祖的话!”

    “对了,佛祖有没有说过不让我们从事生产呢?出家和从事生产根本是两码事,是不是啊?”朱重八再一次说道。

    就这样,朱重八经过这样谈话的方式,慢慢的都把大家的思想给解放了,让大家的想法慢慢的一致起来了。

    “其实原来我们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给禁锢了,让我们没有看到我们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就在长江边上,我们可以做生意啊!想想看,等栖霞寺银子多了,大家的吃穿用度都可以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对了,我还有美味的素菜,到时候,可以提供给大家品尝一下。”朱重八慢慢的就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了。

    因为有原来那么多铺垫,现在大家听着这些都觉得这件事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了,如果朱重八原来没有说过那么多话,突然说出来现在的这些道理,估计十个僧人有九个会反对如净大师的。

    如果大家都反对这样做,想想看,这件事还有做下去的必要吗?

    这就是朱重八的高明之处,也是朱重八的聪明的地方,其实在朱重八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无论让什么人做事,只要你能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那么他们肯定会听你的话的。

    “我在皇觉寺吃过美味素菜和甘甜可口的西瓜,那感觉的是太好了,人家皇觉寺就可以把饭菜做的那么好吃,我们为什么不行呢?”

    这个时候,朱重八发现出现了其他苗头了,千万不能内讧,一定要风平浪静的。

    “皇觉寺之所以把饭菜做的那么好吃,是因为我有配方的,等下我就把配方告诉斋堂的僧人,这样的话,我相信大家很快就可以吃上美味素菜了!”朱重八大声的说道。

    “真是吗?如净大师一定要说话算话啊!”

    “就是啊!说话算话!”

    “我说话算话!那么大家以后会听我的话吗?”朱重八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非常郑重的,因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样,不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这样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事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模棱两可。。

    其实这也是朱重八作为领导人的体会,一定要态度明确,不能有任何的模糊不清。

    “我喜欢吃美味素菜!”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小小和尚,突然说出来一句带着童声的话。



    小和尚的话让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朱重八当然不会放弃这个高潮点的,“好的!如净现在就去斋堂。一会就能吃上斋饭,饭后咱们就开始干!”

    “如净大师,不要说咱们,要说我们!”小和尚又补了一句。

    “哈哈哈……”

    这次大家都笑起来了,朱重八也是笑着说道,“我们开始干!”

    众僧人大声喊道,“我们开始干!”

    其实栖霞寺这里的菜品还是很丰富的,毕竟这里是金陵城,栖霞寺所在的地方物产更是丰富,但原来的方丈佛法高深,奉行粗茶淡饭的行为原则。

    因而形成了一个传统,慢慢的也成了僧人们的习惯,一件事情一旦成为了习惯,那影响真的是巨大的。

    不但主持方丈是这样想的,所有的僧人也是这样想的。

    现在朱重八的方法就是慢慢的改变,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是大家接受的方式。

    这个时候,那位小和尚蹦蹦跳跳的走到了朱重八的面前,然后拉着朱重八的手,“如净大师,快点吧,我现在带你去斋堂,我对那里是很熟悉的,快点啊!我快饿死了!”

    其他的僧人又是一阵欢笑,当然了,也有很多僧人很好奇,不知道朱重八要做怎么做,有人还边走边问,“如净大师,我们能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了,本来这斋饭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如果大家一起来做饭,那肯定是很好了。”朱重八是来者不拒,这个时候,朱重八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的话,他的那些事情才可以很好的开始启动。

    而且一件事情如果想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三者的关系朱重八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现在栖霞寺这里,天时,地利都是不缺少的,如果朱重八想把天时,地利给很好的使用起来的话,那么人和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毕竟朱重八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有人去办理的,朱重八是很多事情的策划者,但是那么多的事情肯定不是他一个人来做,毕竟他是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的。

    虽然他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人是可以做的啊!要想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共同活动是越多越好了。

    真的,朱重八虽然做和尚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朱重八的眼里,这当和尚,实在是太枯燥了,在朱重八的心里,他是非常佩服皇觉寺的老方丈,还有报恩寺的老方丈,当然了,所有的老僧人,朱重八都是非常佩服的。

    能把这么一件枯燥的事情做了一辈子,这定力真的是非常人所及,对于这一点,朱重八觉得自己需要练习定力,虽然朱重八的定力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朱重八还是觉得需要更加进一步的增加自己的定力。

    当然了,朱重八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因为朱重八对任何他不懂的东西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还有就是朱重八之所以各样做,其实也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在朱重八看来,这做皇帝也是一种职业了,虽然这样的职业不是别人能够去找的,但是说到底就是一种职业。

    一种职业要想做好的话,需要非常好的职业素养,这是谁都知道的真理,但是皇帝这样的职业需要懂的东西太多了。

    因为皇帝要总管天下,那么就要懂天下的事情,要不然的话,就要犯错误,皇帝犯错误的话,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代价真的是太大了,没有人可以承受的。

    这些事情都是朱重八在内心想的事情,因为朱重八知道这样的事情,没有别人提醒朱重八该怎么做,一切都需要靠着朱重八自己去这样的事情。

    虽然朱重八现在不是皇帝,但是他已经是两个寺院的最高领导人了,马上就会是栖霞寺的领导人了,这样的事情也是需要很大的本事的。

    所以朱重八需要学习,在朱重八看来,他可以跟任何人学习,因为朱重八坚信一句话,那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但是朱重八必须需要学习,这就是朱重八的宿命,也是朱重八的使命,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朱重八就是这样想的。

    一行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斋堂,这个时候,饭时还没有到,做饭的僧人正在那里洗菜,做些准备的工作,其实已经有执事僧人来这里传过栖霞寺方丈的法旨了,那就是这次的饭菜由如净大师负责,但是由于斋堂这里的人已经是习惯原来的做事方式了,他们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也就是说,他们原来该干什么,现在他们就是在干什么,对于朱重八这件事,他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这就是朱重八所说的习惯问题,长年累月的做事习惯,让这些僧人已经对其他新鲜的事情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这么多人来到了斋堂,但是这些负责斋堂的僧人没有一个抬起头来,他们还是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对于其他人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朱重八看着这些人,心里想了很多,他看到了习惯势力的巨大惯性,要是这样的话,他根本不可能做什么事情的。

    今天他朱重八也许就要发威啦,当然了,如果这些负责做饭的僧人都很配合他朱重八的话,他还是会很和气的,但是如果他们这些人还是这样死气沉沉的话,朱重八肯定会给他们一定的颜色瞧瞧,毕竟这样的事情也是该改变了。

    一个人的改变是从吃什么开始的,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非常认可的,因为吃东西这件事是人生之最大的动力,如果对于这件事你都不积极的话,要想让这个人干其他的事情,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各位师父!我们要开始准备饭菜了!大家过来一下,我给大家说一下怎么做?”朱重八的声音是非常大的,但是让朱重八很生气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动地方。

    “你们在干什么呢?没听到如净大师的话吗?”



    小和尚首先发飙了,但是因为他是小孩子,没有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这个时候,跟着朱重八来的那些僧人不干了,“你们斋堂的人是怎么回事啊?方丈已经说了,这顿饭菜让如净大师负责做!”

    这个时候,有人站起身来了,“如净大师?哪一个是如净大师啊?三天两头的派外行人来这里管做饭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上头是怎么想的?这样吧,哪一位是如净大师?你看这些食材都是新鲜的,具体做什么你说了算,我有点累,去休息一会!”

    说完这句话,他马上就离开了斋堂,随着他的离开,那些在洗菜,摘菜的僧人也是走了两三个,但是大部分僧人已经站起身来了,来到了如净大师身边。

    这样的状况其实不新鲜,原来朱重八在皇觉寺的时候,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个时候,因为皇觉寺吃的太不好了,那些人没有这样的表现。

    栖霞寺的伙食实在是不错的,这是朱重八得出来的结论,因为朱重八看了这里的素菜的种类非常的多,今天他要是不露一手的话,估计这帮人不会服他了。

    人就是这样,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情的话,那么他肯定会非常用心的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

    朱重八在栖霞寺这里是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的,但是没有想到在这斋堂这里,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如果朱重八不能把这件事情搞定的话,那么他整个的大计划,将会成为一个笑柄,这些现在基本上已经赞成朱重八的人,马上就可以变成笑话朱重八的人,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真的是非常清楚的。

    其实朱重八对于这样的事情,当然是有准备的,俗话说的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在这个栖霞寺现在没有朱重八的亲信,只是有几个认识的人而已,这样的情况下,朱重八竟然还想很快把这里搞定,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其实在前几日,朱重八已经通过飞鸽传书,让小春带上一些负责做饭的僧人过来了,还有就是朱重八随身带的配料不够,也是需要小春他们带过来的。

    现在的皇觉寺就是朱重八征服其他寺院的最稳固的大后方,他的三大将就是朱重八的王牌,在报恩寺那里,朱重八也已经有了属于报恩寺的三大将。

    之所以选择三个人,是因为这样的配置便于朱重八的管理,他习惯于这样做了。当然了,这件事也是属于朱重八的个人习惯问题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是承认的但是这是他非常好的习惯,他当然会坚持下去的,现在的朱重八就是这样,好的习惯,正确的习惯,他当然会坚持下去的。

    “如净大师,现在栖霞寺外面有很多僧人在等你!”这个时候,执事僧人来到如净身旁深施一礼,非常恭敬的说道,看来这位执事僧人是非常会做人的,对于这样的僧人,朱重八也是非常喜欢的。

    毕竟事情是需要人去做的,如果那么多人都没有眼色的话,朱重八想把事情办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吧!我就在这里等他们,你把他们都带过来,他们就是我请的教这些人做饭的大师父!”朱重八这个时候,心里已经是非常的放心了。

    既然小春他们已经来了,那么他们就是朱重八手里最厉害的武器了。通过小春他们的示范,然后慢慢的把这些人调教出来。

    “小师父不要着急,我请来的做饭师父们马上就到了,他们手艺很好的,肯定会让你满意的,各位大师你们就在旁边等着,一会做饭的师父们到了,饭菜很快就可以开始做了。你们有没有想亲自来实验一下如何做饭呢?”因为这个时候,事情已经有眉目啦,朱重八已经是神情自若了。

    “我想试试!”有些年轻的僧人对于朱重八这么从容的安排,非常的佩服,于是走出来支持朱重八。

    这几个人,朱重八都不陌生,这些僧人,朱重八都和他们聊过天,虽然谈不上熟悉,但是已经算是脸熟了,这样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

    要不然的话,朱重八这里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站出来的,因为毕竟对于所有的栖霞寺的僧人来说,朱重八就是一个外来的僧人。

    虽然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样的话,他们也是听过的,但是其实这些人发自内心是非常反感这句话的。

    毕竟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是对他们的不尊敬。

    很快的,小宝领着一帮皇觉寺做饭的师父们到了栖霞寺的斋堂。

    小宝一看到朱重八马上跑过来了,“如净大师,我们没有来晚吧!”

    “没有!来的很及时!”朱重八一看来的这些僧人,竟然都是皇觉寺做饭的高手,朱重八一皱眉,“他们都来了,会影响皇觉寺的伙食供应吗?”

    小宝笑着说道,“如净大师,你就放心吧!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不会影响的!”小春他们变说话,边熟悉环境,一边开始干活!其实他们已经开始干活了!

    这虽然是小春他们第一次来这样大的寺院,但是小春他们的表现还是非常镇定的,其实朱重八也忘了一件事,他已经安排给皇觉寺造新的寺院了。

    那些老寺院虽然比不上这里,但是那些新寺院却是非常厉害的。不过朱重八的心思从来都没有放到心上过。

    因为朱重八从来都是想那些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些事关全局发展的事情。

    小春他们来了之后,朱重八已经坐在了边上,因为这件事已经是不需要他动手了,毕竟需要做什么事情,人加这些做饭的僧人比他熟悉的很!

    朱重八已经开始想其他的事情了,从这件事情来看,这次朱重八遇到的阻力那是非常强大的。。

    但是越是这样,朱重八越是有坚强的信心,激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心。

    “哇!这菜真好吃啊!”



    这位可爱的小和尚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吃起来了。这样以来,大家的眼睛都是在看着那些精美无比的饭菜上面了。

    朱重八这次也是放大招了,因为这样的饭菜,在皇觉寺也是很少有人能吃到的,因为这些饭菜真的是太费事了。

    其实朱重八也是感觉到了,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天都能吃到的东西,他们是不会珍惜。

    所以,以后对于栖霞寺这里,这样美味的饭菜当然不会每天都提供的,因为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是会烦的。

    这样的事情,朱重八不会做的,因为人们只有经过对比,才会珍惜的,所以,这一次朱重八在饭菜这方面是没有什么出格的承诺的。

    在朱重八看来,栖霞寺平时的饭菜只需要稍微加点料,就已经是很好的饭菜了,这样的东西在皇觉寺根本没有这样的供应的。

    很快的,栖霞寺的僧人享用了一顿非常完美的饭菜,当然了,这次朱重八对于栖霞寺的方丈也是单独提供的,本来朱重八觉得这次饭菜估计就是让大家觉得以后跟着朱重八走有奔头而已,对于其他的事情,朱重八根本没有想,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朱重八的目的。

    朱重八看重的是以后栖霞寺的发展问题,只有能发展的好,就是朱重八最大的欣慰了,这就是朱重八最简单的想法。

    其实朱重八原来做和尚的时候,只是家里没有饭吃,要是不做和尚的话,估计就会饿死。

    这次朱重八之所以对于所有的他能管理的寺院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是为了报答当初的活命的情分。

    因为朱重八是一个不想欠别人人情的人,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这是朱重八心里的最大抱负,因为这是朱重八的深刻感受,那就是没有饭吃的生活实在是太可怕了,太痛苦啦。

    “如净大师,请不要走!我还有话给你说。”栖霞寺的方丈拉住了朱重八。

    “如净大师啊!这饭菜真的是太美味了,我这一辈都没有吃过这样的饭菜,这样的饭菜能够经常吃吗?”栖霞寺方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毕竟这些只是吃的饭而已,如果他这么贪图美味,有可能会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的。

    毕竟栖霞寺方丈的位置,可是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的,对于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方丈大师,是这样的,如果是人数少的话,可以经常供应,人数多的话,是做不到的,毕竟有些调料是非常有限的,不好配!”朱重八这次说的真的是实情,有些配料真的是不好配。

    “如净大师我明白了,对了,刚才我听那些大厨说,你在皇觉寺和报恩寺都是大总管,管理各种事情。我觉得你在栖霞寺也任大总管吧!所有的事情也是由你说了算。”栖霞寺方丈最后轻飘飘说道,一点庄重感觉都没有。

    但是朱重八却是非常震惊的,因为这就是让权啊!这样的权力那可是很多人朝思暮想要得到的。

    朱重八以前也是想过这样的事情的,但是朱重八最近不这样想了,虽然朱重八想把天下的寺庙都统一起。

    但是朱重八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是为了让寺庙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未来的天下大乱的时候,能够有自保能力。

    这就是朱重八的想法,因为这就是朱重八。他不觉得自己多么伟大,他只是觉得人不能仅仅为自己活着。

    “多谢方丈信任!以后我会尽量多的给栖霞寺做事情,对于那些害群之马我也不会手软的。”最后朱重八也向栖霞寺方丈说了一下自己要处理一批人的意思。

    “如净大师,我等着你经常给我送好吃的东西呢?至于其他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吧!根本不用来问我。”说完栖霞寺方丈是扬长而去。

    在朱重八看来,这些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世界上的那些事情也是非常奇怪的。有的时候,你处心积虑想得到的事情,往往得不到,或者是事与愿违,但是朱重八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竟然唾手而得。

    这也许是办事情的诀窍吧!

    在栖霞寺自己的住处,朱重八在和小春说着话,本来按照栖霞寺方丈的意思,要给朱重八换一个非常体面的住处,朱重八拒绝了,因为这些事情,根本不在朱重八的考虑之中。

    栖霞寺只是朱重八短暂的居所而已,等这里的事情上了正轨,朱重八当然会悄然而去的。

    因为结局已经注定,朱重八当然不会留恋,其实朱重八这个时候,竟然有一种人生太过短暂的想法。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就是人生过的常态,不过朱重八不会这样的消极,在朱重八看来,人生在事,就是要做事情的。

    不能让时间白白溜走,一定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色彩。

    对于以后要建立的大明朝,这是朱重八的宿命,既然朱重八注定要做这样的事情,朱重八一定会做好他的。

    后世的朱建华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对于幽云十六州记忆深刻,那么大滴底牌,已经是好几百年不在汉人手里了,这样的耻辱不能再持续下去。

    “小春这样啊!我交代你一件事,那就是这次和栖霞寺的僧人一起,开始做生意。”朱重八慢慢的说道。

    对于朱重八的话,小春没有任何的怀疑,在小春看来,朱重八的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

    以前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后也是会这样的。

    “放心吧!我会带着你们开始做的,毕竟你们对于怎么做生意还是不熟悉的。”朱重八不等小春说话,就说出来了这样的话。。

    因为这件事朱重八也是想参与一下的,毕竟这段时间他的时间大部分都用于参悟佛经了,虽然朱重八在这方面的进步很大,但是朱重八还是觉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做些其他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朱重八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天下都是我的!”



    “如净大师,栖霞寺斋堂这里那些不听话的僧人如何处理啊?对了,经过核查,这些人都是有背景的人,还有就是这些人平时吃拿卡要的事情,干了很多!经常把栖霞寺这里的东西偷出去卖。”小春因为这么多年跟着朱重八,对于有些事情,根本不用朱重八交代的。

    虽然栖霞寺这里的僧人刺头很多,但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朱重八正好可以用作立威的借口。要不然的话,估计朱重八要另想办法的。

    “小春做的非常好!把这些事情,证据,罪证全部上交栖霞寺方丈,然后让方丈自己看着办,我们做其他的事情。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栖霞寺方丈来做吧!毕竟这里是他的一亩三分地!我觉得老方丈肯定会做的非常好的。”朱重八笑着说道。

    朱重八那是何等的手段,对于他要做的事情,马上下了命令,然后立刻让人去执行,对于兵贵神速这句话,朱重八是积极的非常清楚的。

    人就是这样,如果想做事情的话,那就大胆的去做,因为如果拖的时间太长了,那肯定会夜长梦多的,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肯定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金陵这里物产丰富,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有大运河可通大都,也可以通过水路通鄱阳湖。这样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对我说这样有力的地利条件,朱重八是非常看重的。

    现在朱重八已经通过自己的一点非常小的手段,已经掌握了栖霞寺的人和,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有想到的,但是现在既然是这样的局面了,朱重八当然会好好利用的。

    如今天下大乱将起,最厉害的生意,当然还是贩运粮食,因为粮食是必需品,不愁销路,赚钱还快!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一定会做的。不过这个时候,朱重八既然做就做大事情,对于其他的小生意,朱重八不放在心上了。

    不过这样的生意,需要的本钱是非常多的,这栖霞寺虽然财力非常的雄厚,但是要做朱重八想的那样的大生意,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想着这句话,朱重八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那就是上次那位老人给朱重八的富国图。

    本来朱重八自己肯定是没有能力去取出来的,现在朱重八有一千多人的僧人,这样的力量是否足够呢?朱重八陷入了沉思。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个大问题,至少对于朱重八来说是这样的,现在的朱重八没有高参,只有他自己,所以,这更需要考验朱重八的真正的本事了。

    因为原来那个传说已经很多年了,这样说的话,对于这件事已经有人找了很多年,那么这样说的话,已经是有很少的人注意这样的事情了。

    这是对朱重八最有利的地方,但是对于那张图,朱重八也只是看了一遍而已,但是朱重八觉得那个地方是很不好走的。

    可以这样讲,那个地方对于这些僧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走到的地方,还有就是把那个东西从水里面拿出来也是一个问题,运下去更是一个问题。

    这些僧人虽然现在听朱重八的,但是只是听命令而已,对于其他的事情,他们可以不听的。

    因为这可不是少量的财富,有人得到,富了一国。这样的事情虽然是传说,但是朱重八并不敢赌。

    如果以后朱重八带兵进城,那就是另外一种可能性了,军队是给朱重八卖命的,或者说,那些当兵的和朱重八是一条心的。

    那个时候,金陵已经是朱重八的地盘了,别的势力想分一杯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重八考虑了这里面的事情,最后还是重申了原来的结论,那就是等待以后的时机成熟了再说。

    这一次朱重八想在栖霞寺做生意还是需要靠栖霞寺这里了,如果栖霞寺这里实在没有办法的话,朱重八再去想办法。

    对于朱重八来说,他的办法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他想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

    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在栖霞寺的库房当中了,这次朱重八要亲自清查库房,看看这里面还有多少没有登记的东西。

    毕竟栖霞寺这里,已经是承平日久了,有很多事情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比如库房这里,虽然开始的时候是有记录的,但是后来,时间太久了,也没有人盘问这样的事情,于是后来就没有人过问了。

    而且栖霞寺的仓库有十几个之多,好多库房根本没有认打开过,因为其他滴库房里面的东西已经足够使用了,大家当然没有动力去打开那么多的库房。

    这次朱重八带着小春,还有就是三个栖霞寺这里的年轻僧人,他们一起清查库房,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流动起来,只有流动起来,才有用处。

    放在那里,只会随着时间腐朽,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老话说,世上就怕认真二字,随着朱重八清查栖霞寺这里库房的开展,很多的以前没有人知道的财富被找啦出来,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库房最里面,里面堆放的全是元宝,金子,这样的东西这么多年了,竟然没有人发现。

    看来这栖霞寺是多么的富有啊!朱重八不禁在感叹,因为这样的栖霞寺,超出来了所有人的想象。

    当然了,朱重八对于这些东西都是重新进行进行利用的。

    对于未来要做的事情,朱重八越来越有信心的,对于做生意这件事,朱重八是有深刻体会的,那就是你的资本越多,越大,那么,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赚取更多的钱。

    现在朱重八有了这么多的可用的东西,他当然会好好的大干一番了。。

    现在的朱重八对于事情的理解,已经是有了自己的见解了,这些东西,才是朱重八最为珍视的宝贵财富。

    “如净大师,这里有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