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这样的事情,让朱重八觉得自己这和尚做的也是越来越有兴趣了,他这个时候,对于佛经非常的有感觉,理解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些僧人,每一个都不一样。

    这样的经历对于朱重八来说,那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读书有的时候是很容易的,只要把书读熟了就行啦,但是想把一个人认识透,却不是一练容易的事情。

    书不会变化,原来什么样子,过段时间还是那个样子,人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讲,人的变化是最大的。

    原来朱重八听说过朝秦暮楚这句话,也说明了人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

    其实对于变化,朱重八也不是抗拒的,毕竟他做这些事情,就是想让人发生变化,只不过是想放让这人发生积极的变化,就是按朱重八所设想的方向变化,而不是其他的方向。

    所以说,这一变化要客观分析,这个朱重八觉得这个问题真的不是简单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朱重八看来,那真是那说所说的最高级别的问题了。

    也许是想这些非常高深的问题太长时间了吧,朱重八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儿晕,所以他强迫自己不想这些问题。

    于是朱重八就和这个小和尚在聊天,就聊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

    “海英大师!问一下,你在出家之前,老家是哪里的?”朱重八非常的亲切的,就如同一个大哥哥在问他的小兄弟一样。

    不过海英大师,态度确实是非常的恭敬,他说道,“如净大师,我家原来是苏州的。”

    “额!”听着海英大师的话,朱重八也觉得这事情,有点儿太奇怪了。

    本来朱重八,如净大师是不想问人家的这些隐私问题。但是他这个时候,如果不问这些这个问题,那么他就会想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朱重八才继续问道。

    “你现在家里人是在金陵还是在苏州呢?”

    “我家人都在苏州,只有我一个人在金陵这里。”海英说起这样的话来。脸色有点不太自然。

    朱重八只是看出来海英有些不高兴,并没有看出是什么问题。

    “海英,能问一下你为什么要出家吗?”朱重八还是接着说道。

    “我是因为和家里发生了一些矛盾。我赌赌气才出家的。”

    听了海英大师的话,朱重八的心里真的是无语了。

    但是朱重八还是接着说道,“我原来出家,是因为我家里太穷了,因为我要是不出家的话,估计我就饿死了,所以羡慕你们那边的条件。”

    如果这个时候,朱重八,突然觉得,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他是栖霞寺主事之人,那么,有的话,真的是不可以乱说,就是聊天的时候,也是如此。

    比如,这个时候,朱重八心里最想问的一句话就是,海英大师,你以后会还俗吗?还是继续当僧人一辈子,但是这样的话,他绝对不能说出来。

    毕竟现在朱重八是皇觉寺,报恩寺,还有栖霞寺,三个寺院的大总管,主事之人。

    这样说吧,那些老方丈,把这个权利交给朱重八,是想让朱重八把这些寺庙搞得红红火火,香火旺盛。

    如果朱重八做这些事情时候,都是想着,如何让这些僧人不做和尚,问他们还俗做其他事情。

    那么,这样的言语,由朱重八口说出,那么就会传进其他人的耳朵里。

    因为朱重八的地位非同小可,所以这些话的影响,也要超出朱重八的意料之外的。

    朱重八很清楚,话不能乱说,事情不能乱做。哎呀,真是没办法呀。自从吧,

    这个时候,朱突然想起了原来他小时候的往事,那个时候,他在给地主家放牛,很穷,因为小伙伴们都想吃肉,那个时候朱重八,真的是太穷了,哪有钱去买肉呢。

    于是他们就杀了地主家的一头牛,接着烤熟之后,他们分而食之,后来朱重八又讲义气,主动承担这个责任。

    因为他所以想一直这件事情,是因为现在,他想起一个典故,那就是庖丁解牛。

    这个成语的意思,庖丁对于牛的结构,非常的熟悉,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必有余地,所以啊!游刃有余,这个说法就出自于这个寓言故事。

    但是朱重八,这个时候想起这件事,他是觉得做事情其实也可以这样的。

    庖丁解牛,这个事情,那就是了解事情的全部,然后,尊重事情的本身的规律,这样的话,就可以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因为对于朱重八来说,未来他去参军,那是不得不做一件事,因为如果他要不这样做的话,就会被人告密,会被抓,关到大牢里,然后掉脑袋。

    这样的事情,现在听着不好听,但是那个时代的人,造反就是这样的下场。

    原来朱重八觉得,他离开皇觉寺,去参加义军这件事,只是宿命而已,没有想过,这是他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所以对于这样事情,朱重八发现还是如何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这是现在朱重八的一个想法。

    朱重八在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海英大师看着朱重八笑了。

    “如净大师,你又在想事情啦,我想问你一件事情,你去过元大都吗?那里很好玩儿吗?哎呀,虽然现在我们现在是僧人,但是有些好玩的地方,我也想去玩玩,对了,如净大师,我们可以去玩儿吗?这点儿应该没问题吧!”

    这个时候,朱重八说道,“这当然没有问题啦。”等我们到了元大都之后再说。

    其实,原来朱重八打算只是走一段路程就可以了,但是因为他这次要去元大都,因为这个原因,肖阳这才决定,直接运往元大都。。

    这次和海英大师的聊天,让朱重八非常的感慨,人与人的想法真的是不一样,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哪里玩的问题。

    其实朱重八在内心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朱重八现在表面这么年轻,但是心里是不是有些变老了。



    其实朱重八,有这种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智慧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利,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方可有智慧。

    青年人一般是血气方刚,做事情考虑很少,一般情况下与智慧也是无缘的。

    但是,朱重八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个原来的成见,对于朱重八来说他确实非常有智慧的,因为这种智慧,来自于他对事情本身的本质把握,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实际的物质条件,做出最适合的安排。

    普通的人,不想这样考虑,只是想把每天要干点活儿干完而已,但是朱重八觉得自己的使命在身,不能这样懒惰。

    所以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朱重八现在是一力承担,这是一种对于重任的态度,一种担当,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对于朱重八来说,他做事,没有极限,只要他有精力,只要他有条件,那么他就会一往无前,决不退缩,这就是朱重八现在的状态。

    这也是以后朱重八永远的进取的状态,有的时候,朱重八斤确实会感到有些无力,有些乏味,有些苦恼,有些想不通。

    毕竟这些事情,不是容易的事情。其实,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容易的事情,因为所谓容易,也就是说你没有沉入到事情的本质当中,或者说没有深入进去。

    如果你深入进去了,那么,那你就不会觉得事情是很容易的,所谓一沙一世界,沙子是很小的,对于人来说,它简直是是可以忽略的。

    一粒沙子,基本上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但是这么小的沙子当中,确实有一个世界存在,一个真正的世界,是几个人能把握的呢?

    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这个佛祖真的很厉害,虽然他没有方法去探求,这一粒沙中的世界,但是他知道,推测,这沙子里有一个另外的世界,这就是一种极高的智慧。

    这样的智慧,让朱重八感到由衷佩服,这也是他最近迷上佛经的原因,但是朱重八读佛经,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他都佛经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他要从佛经中看出来,那些对他以后做事有帮助的道理,而且说实话,未来他所有的行动,真的与佛教还是有直接关系的。

    因为未来,朱重八,是长期奉小明王为主的,而小明王就是依托弥罗佛再生,这样的传言儿,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发出号召的,后来才有红巾军的出现。

    其实这件事,其实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个时候,底层的劳苦大众,吃饱饭,这样的事情,都是一种奢侈。

    更别说学习什么文化知识了,那简直是更不可能的事情,就比如朱重八,如果不是他来到皇觉寺,跟着方丈,学文断字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瞪眼瞎。

    这绝不是笑话,这就是一种事实。也许是运粮船上面的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吧。所以朱重八才想了这么多事情。

    这么多,所谓形而上学的事情,其实,朱重八当然想着快点到大都了,但是,这个运粮船到大都是需要时间的,因为这个时代的船上靠人力来划船的。

    其实这个时候,朱重八是有一个想法,他在想,要不要给这些船装上一些动力装置呢?因为如果有这些动力装置的话,我从这边到大都所耗费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

    这样的话,对于朱重八来说,她也会获得更好的效益,毕竟,他可以在短时间内运输更多的粮食,这样的话,他的竞争力当然会很高了。

    所以这个时候,朱重八,对这个想法,进行论证,看看他的想法,是否可行。

    因为这个时代都是靠人工,最多加上帆借用一些风的力量。

    但是朱重八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更快一些,因为他当和尚时间,真的是非常短暂的,如果不抓紧做点事情的话,那么这段时间会很快过去的。

    如果时间过去了,朱重八原来的打算就没法完成啊,所以,为了不让时间虚度,朱重八现在就在想着后世学到的那些知识,只不过他现在就知道一些基本的原理。

    虽然他不会做,但是没有关系啊!他可以找一些能工巧匠,向他们说明他的方法,这往的话,这些能工巧匠,就可以根据朱重八的建议,做出来他需要的东西。

    因为这个时候的朱重八,他不能利用后世的那种机器做动力,但是他却可以使有另外的东西,虽然还是人力,但是大大的提高人力的效率。

    为了这件事,朱重八陷入了沉思。就是这样做,朱重八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现在就在看那些划船的水手,这个时候该找谁说这件事儿呢?对了,有事找小春啊?

    因为这件事要是给小春说的话,估计小春儿很快可以安排好人手来做这件事。

    朱重八有了这个设想,这思路没错,他的优点就是什么事情想明白了,就是说干就干,一点儿都没有拖延。

    这朱重八就开始了联系小春儿,自然有僧人把他的消息,传给另外一条船上的小春儿。

    然后小春儿的那艘船,也上来了,他们这三条船,临时靠岸,小春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急急忙忙的赶到了朱重八的船上,“如净大师,发生什么事儿了?怎么停下来了?难道是有危险发生吗?小春不安的说道。

    朱重八,看了小春笑着说道,“小春儿,没有什么危险,就是我有一个想法,我要告诉你,看能不能找人来实现?”

    接着朱重八就把他的想法,全部告诉了小春儿,小春那可是一个聪明的人物啊,一听朱重八这样说,他立刻就明白了。。

    “如净大师,我们船上有一个人是那个造船厂的人,本来我想的是让他熟悉一下这些船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事,用起来很舒服的话,那以后我就照像这样的船来建造,要不让他过来一下?”

    朱重八现在想说的话,那就是他太佩服小春儿了,“马上让他过来一下!”



    有了小春,这样的大将,对朱重八来说,那真的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只要把事情提出来,那么小春小他们可以把他的这种想法想办法实现,变成现实,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那位能工巧匠也是非常机灵的人,在见到朱重八之后,小春根本不用介绍,他马上向朱重八问好,“见过如净大师,请问有什么吩咐?”

    这位工匠的话,让朱重八也是特别的开心,不单是因为他的这个问好,更是他的这种主动的精神。

    因为做事主动是人最最主要的优秀品质之一,因为什么事情,如果等到别人说你才做的话,那么你已经失去了大好的机会。

    这种先机一定要把握好,因为只有把握先机,你才能把事情做好,失去先机,那么就要费更大力气,去完成这件事。

    “你非常不错!的确,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你听我讲,现在运粮船是靠人来划船,但是这样子,有点儿太慢,我们可以加装动力装置,这样的话,这种运粮船,动力也更大。”

    朱重八是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他说完之后,看着这位能工巧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位能工巧匠开始没有说话,就像没有听见朱重八的话一样,停了一会儿,他突然说到,“如净大师,你真的是太厉害了,我太崇拜你了,你怎么可能有这个想法呢!真是太妙了,太妙了。我明白啦!我明白啦!”

    这位能工巧匠的反应,也是朱重八始料不及的,因为他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还有好多细节,他没有确定。

    这个小伙子真的是很了不起啊!这个人在动力方面比朱重八强的太多了。

    朱重八现在只是在理论上面比较强,但如何把这些东西做出来,朱重八是远没有人家有经验的。

    既然人家也明白了,朱重八这么想着,那现在试试看?

    这个时候朱重八又问了一句话,“你觉得这套东西多长时间能做好啊?”

    这位能工巧匠想了想说,“只要有足够人手,三天就可以把它做出来。对了,如净大师再往前走一段路,那边有我们造船厂的一个分部,那里有所有的材料,我们可以在那里停泊三天,还有就是附近的风景挺好的,我做东西,如今大师你们先看风景,这不是有句话讲的好嘛,磨刀不误砍柴工,就在这边放心大胆儿,休息三天,我保证。不说之后,我们可以比原来至少提前五天。到达大都,或者提前更长的时间。”

    听到这个能工巧匠这么提气的话,朱重八也觉得,这样也挺好啊,本来他在这运粮船上,有点郁闷憋气,能下船当然更好啦!

    于是朱重八下令在前面那个停泊点停泊三天,等待这种改良装置的完成。

    因为这些船是人家的船,如果朱重八进行改动的话,不知道人家会不会同意?

    朱重八,就询问了船上的人,也许是因为朱重八给他们交银子的时候,非常痛快的原因吧,所以他们也同意,因为。改进之后船的动力更强。

    这样的事情,他们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会反对的。于是到了前面那个停靠点,他们全部停下来了。

    既然这位说这里的风景不错,那么,朱重八也想带着这些僧人来看看,毕竟这些僧人原来的生活,真的是太单调,太乏味了。

    带着他们来换一下思想,享受一次非常不一样的旅程,也是挺好的。

    朱重八把人手安排了一下,粮食安全,不能放松警惕,这是仅次于改进重力装置的事情。

    美丽的风光。跟着那位。他们那个造船厂的分布。只说与这里有分部。因为这里。原来做头发他们。距离并不是很远。还有这样的地方。因为这种吧。最近以来都是研读佛经。女人辩论。不属于自然与人打交道。他从来没有做过这些机械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自动发本身也是。

    特别是三天就能办到,他的想法就能实现出来,朱重八觉得就是这样的速度也是值得等待的。

    真的不简单啊!今天朱重八才想到,如果他们这边三天能实现的话,朱重八当即就要定这样的船。因为造船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需要提前订。

    这位能工巧匠,为了能把这件事情办好,到了他们的那个造船厂的分部之后,立刻召集了一帮人。

    也许这位在他们造船场也是有地位人吧,时间过的很快的,人在闲的时候,光阴易过,在忙的时候,也是如此,忙的时候,时间也是过的非常快的。

    朱重八就在这造船厂里面,因为他是知道原理的,必须在这里看着,根据现场的情况,给与指导,因为这非常重要。

    这样也可以把自己的最新想法讲给他们听,他们就是这样认真,饿了,就吃点干粮充饥,累了就打盹,然后醒来接着干,就凭着这样的干劲,真的是在三天之内,打造出来了。

    这套动力装置,这个装置,一共生产出四套,这个年轻人这样做,想的也是非常周到的,还要在他们这新船上装一个新装置进行实验。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能确认这个装置,是不是比原来的有用。人多看干活,人多力量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装置被装到了他们的新船之上,然后他们马上就开出去进行试航,在不用新装置的情况下,那个速度是比较慢的。

    但是一旦用上这套动力装置,那么这个速度就立刻变快了,速度至少是原来的两倍,当然啦,这是空船。。

    如果是满载粮食的运粮船肯定会稍微慢一些,但是也至少是原来速度的一倍。像这种运粮船来说,能提高一倍速度已经是很不容易了。看着这样的成果,朱重八心里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亲自见证了,这个动力装置,从设想到成为现实的全过程。

    只不过朱重八非常可惜的是,他原来学的关于那样机械的知识太少了,要不然的话,如果能使用石油或者煤炭做动力的话,那简直不要太爽,不过现在能做到这样,朱重八已经很满足了。



    有的时候,一个非常小的想法,真的是可以改变很多的,对于这个说法,现在朱重八是非常相信的。

    朱重八设计,那些能工巧匠改进的运粮船,不说是,疾速如电,也算是非常快速了,这样的运粮船乘风破浪,朝着大同方向,一直向前赶去。

    朱重八他们的运气,还是挺好的,因为往年这个时候,有的时候是天气非常不好,会刮风,还有暴雨,特别是逆风。但是奇怪的是,朱重八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艳阳高照,就是有风也是微风,当然也是顺风。

    特别是到了那些最难走的航道的时候,天空竟然刮起了不小的风,当然是顺风,朱重八他们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长帆,济大运河了,这就是朱重八带给他们的好运气。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顺利的成功了,那么那你的下一件事也有很大的几率,也是也是顺利和成功的。

    所谓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平常说的是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是因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你失败了,所以你要总结教训,然后下次才有可能成功,但是成功之后,如果你总结经验,那下面的事情那你更能成功,但这件事情往往是为会被人们所忽略的。

    因为在人们看来,你如果是在成功的情况下,你再成功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这次去元大都,第一件事当然是把所运的这些的粮食,卖给那些大的粮商。

    朱重八现在打算,对于他的那些亲人们,他只是在远处,看看他们就行了。

    只要确认他们是安全的,没有任何事情的话,他的心就放下了,当然了,如果他们有事情的话,朱重八肯定会帮助他们处理掉的。

    一句话,朱重八现在只能在暗中看看他们,然后再暗中帮助他们,自己不能露面。

    因为朱重八这样做是和历史上的那个现实是有大的出入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为了避免牵扯出来其他的因果,所以,他只能这样做。

    因为现在的这一片天,还不是他的一片天,等到他打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之后,这个天下成了朱元璋的天下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再怎么做那就完全是非常合理,合法的,因为天就他的天。

    这个时候,船夫向朱重八说道,“如净大师前面就是元大都了,最多再有一个时辰,我们就要到达元大都了,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八天。”

    说这话的时候,船夫心里也是非常的激动的,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之前可是没有经历过。

    想想看,中间他们还休息了三天,到最后竟然还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八天,这是何等快的速度啊!所以说,他们有幸做这一次运粮船的船夫。也是让他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历史。

    “听我号令!等船到达大都码头之后,其他人包括包括护卫队都在船上等候。”

    朱重八指着几个人,“你还有他,通知小春跟我一起上岸去寻找粮商,所有人注意啦,各就各位!”

    在路上,朱重八对他们真的是非常的不错,所以不管是船夫,还是栖霞寺的僧人,那些皇觉寺的僧人和报恩寺的僧人,更是不用说了,更是对朱重八,没有无条件的服从。

    可以这样讲,朱重八就他们心目中的神佛,如净大师在他们心目中比佛祖的地位还要高。

    元大都对于朱重八来说,可以算是故地重游了。因为这个地方,若干年前,他带着他的家人来在这里,为了避难。

    因为不离开家乡的话,只有被饿死的一条路,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为了搏取一线生机,为了逆天改命,朱重八,选择这样做,当然了,他是非常小心的。

    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心里也是非常忐忑的,他在心里默默的为他的亲人们念经祈祷平安,愿他的亲人们平安无事。

    朱重八对于公事和私事还是分得非常清楚的,朱重八第一件事当然是会把这粮食尽快的卖掉。

    因为已经在船上放了这么长时间了,虽然船上有防潮措施,但是毕竟是在船上啊!船板之下就是水,是放不了多长时间的,那些防潮措施是非常充足的,但是要是时间长了,那些防潮措施,就根本没用了,因为水汽实在太厉害了。

    所以这个时候,朱重八,需要马上找到粮商把这个粮食卖掉,因为他第一次嘛,朱重八,宁愿让利润低一点,也不能耽误了时间。

    本来朱重八想着这个元大都这个时候,应该是非常的繁华的,因为毕竟是元大都啊,这里的达官贵人,那些富豪来自世界各地的那些商人都在这里,这里可是一个万邦齐聚之地啊!

    但是朱重八上岸之后,才发现这个码头的情况有点不太乐观,因为他看到了很多的饥民,那些人破衣烂衫,就在码头等着,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朱重八他们是僧人打扮,穿着僧衣僧鞋,没有人对他们说句什么,僧人本来就是吃百家饭的,所以说他们不会被人索取什么,但看到这些居民,看他们一无所有,朱重八心里真的是不好受。

    粮商的仓库离这个码头还是很近的,因为粮食运到码头,粮商要第一时间把这梁粮食接收,这的话他们可以把这个价钱压低,如果离得远的话,他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了,所以,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手段。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也是心知肚明,但是因为这个时候,他是心急如焚的。。

    所以他也不管这一点,因为如果他这次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他等上个几天也是可以的,因为毕竟他们是提前八天到来了。

    所以说,他们是有充足时间的,但是就因为朱重八心里有事情,所以说啊,他现在就想赶快把这粮食的事情处理掉,他才能心安。朱重八就找了第一家粮食店,直接进去了。



    朱重八一行四人,来到了这家粮店,或者说是粮商仓库更为恰当,因为这里的店面的作用,就是收粮食而不是对外卖粮食。他们粮商卖粮食的店铺是在元大都各个街道上面。

    这个时候朱重八在回忆一件事情,那就是上次他来元旦都卖粮食的时候,那家粮商是哪家?不过时过境迁,朱重八,已经想不起来了,还有就是那个时候自己可不是僧人打扮,这个时候朱他自己的身份,估计人家也认不出来了。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几年是朱重八变化最大的几年,他从一个瘦弱的面黄肌瘦的一个穷人,现在变成一个身材非常魁梧魁梧的僧人。想起往事,朱重八心里也是非常感慨的。

    其实事情也就是这样,朱重八之所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够成就大事,朱重八拥有强健的体魄,这个身体是他最重要的本钱。

    朱重八,参军之后,仅仅用了一十五年时间,就从一个僧人,如同梦幻般的经历,然后就变成了全天下的皇帝,这样的经历,这样的速度,是谁也想不到的。

    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仅此一人而已!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暂且不提,现在我们说一下,朱重八,现在要解决的这件事情吧。

    “各位师傅好,小店这里没有施粥,请各位师傅移驾别处!”店小二的态度还算客气,毕竟朱重八他们僧人的身份在那里摆着的。

    朱重八,听了店小二的话,眉头一皱,然后他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小春,抢上前来说道,“你这店家!真是狗眼看人低,谁要你们来施粥呢?我们来卖粮。你们收粮食吗?”小春恶狠狠的说道。

    “你们要卖粮食?收粮食啊,当然收啊,我们当然收粮食了!这个时候,粮食是价钱最好的时候,你们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你们等一下啊,掌柜的,掌柜的,有人要卖粮食了。”店小二这会非常兴奋大声的喊道。

    这一幕,超出了朱重八的想象的,这怎么回事儿啊?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难道现在的大都城里面缺粮食了吗?朱重八觉得这不应该啊!在朱重八的印象中,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到那个闹饥荒的时候啊!

    而且闹饥荒一般都是在中原地带,其他地方很少见啊,因为其他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原无山无水。

    这家粮店的掌柜的小跑了出来了,“各位师傅,请坐,请上坐,伙计,快点上茶,上好茶。师傅们,你们有粮食卖那很好啊,价钱好说,真的价钱好说呀。”掌柜的态度,那真的没说的,简直是不得了啊!

    这样的待遇,朱重八他们还没有享受过,就是上次朱重八他们买粮食的那家商家,也没有给朱重八他们这样待遇啊!

    现在朱重八想起当时的事情,他们只顾在谈生意,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这些事情都没想到。

    搞的朱重八,真的是连饭都忘吃了,现在想想觉得真的是太好笑了。

    朱重八在后世也是学过一些销售的知识的,那就是,谁先开口,谁先报价?谁先说价格?谁占据不利地位,朱重八这个时候虽然心里是着急的,表面上看朱重八确实一点都不着急。

    等他们的好茶上来之后,怎么办呢?朱重八先品了一下,慢慢的小口抿了几下,对于茶道,朱重八是不擅长的,但是他见过皇觉寺老方丈他们喝茶呀,朱重八现在学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

    虽然朱重八学的也不是很专业,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像这种茶道,粮商掌柜根本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因为店掌柜自己也不懂什么茶道啊!这个时候,朱重八的表现还是非常的合格的,如果打分的话,至少可以打八十五分。

    小春他们也学着朱重八的样子在喝茶,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是以朱重八马首是瞻的,如果朱重八不说话,那么它们肯定也不说话。其他两人虽然没有小春这么有眼色,但是也是知道这事情该怎么做的。

    品了一会儿茶之后,朱重八,这个时候开口说了一句话,“你们收粮食,什么价啊?这旁边的店,我们也看过了,你就说吧,价格好了,咱就成交,价格不合适嘛?我们再去别处看看,怎么样啊?”

    一听朱重八这样说话,这个粮店掌柜,有点慌了,“好说!好说!我们一定给你最好的价钱。”

    按照粮店的规矩,价格是不会说出来的,这个时候。店掌柜的写了一个纸条,交给了朱重八。

    朱重八看到这纸条上面的写的价格,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了,这价格是进价的两倍啊,运费是另算的,也就是说,他这次利润真是丰厚了,简直太不敢想象了。

    朱重八是因为吃惊才不说话的,但是,这个店主人不这样想啊!他还以为是,朱重八不满意这价格了。

    然后店主人说道,“各位师傅,你们稍等一下,我再去请示一下我们总管,你们等一下,我马上过来。”

    这个时候,朱重八内心是真的是非常激动的,这次真是赚大发了,这是他第一次的贩粮行动,竟然可以达到这种暴利,这次回去之后,栖霞寺那些僧人,对于朱重八,那肯定是那个说了。

    虽然朱重八的内心是比较火热的,但是在表面上,朱重八表现的还是非常的自然,还是在喝茶没有任何的异常。

    稳如泰山一般,这就是现在的朱重八啊!现在他的涵养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地步了,他是主事之人,他的每一个行动,都对小春他们产生影响,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也是慎重的。

    朱重八,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把握分寸的,就是说,他有的表现可以让小春他们看不懂,但是,给小春他们交代任务,发命令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交代清楚,要不然的话,出了差错,那就会坏事的。。

    这个时候,那个店长柜再一次跑过来了,这次跑的是够快的,然后又递给了朱重八一个纸条,这个时候,朱重八一看那个价格,竟然是他进价的三倍,这个时候,朱重八只说两个字,“成交!”

    店掌柜的也是非常高兴,“你们什么时候方便?一手交粮,一手交银子。”



    这个时候,小春说话了,因为朱重八已经给小春示意了,那就是让小春来处理下面的事情。

    因为朱重八只负责那些非常重要的步骤,他的事情办完之后,就该小春上场了,其实朱重八对于这一点的暗示还是非常清楚的。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吧!他对这些琐碎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擅长,但是小春却不一样,对于这些事情,是非常感兴趣的,也是做的非常好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所有的关注点,全部都飞到了他的亲人那里了,这亲人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的生活,还和原来他离开那个时候一样呢,还是过得更加好一些,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呢,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所以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小春你们就把这里的事情处理一下,然后在船上等我,我先去大都里面看看。”说完这句话,朱重八就独自一个人离开了。

    毕竟这件事情是朱重八私人的事情,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因为知道人越多的话,对于朱重八来说,就是威胁越大。

    想想看,如何以后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背叛了他,把这些消息告诉了朱重八的对头,然后把朱重八的亲人给控制起来,用来威胁朱重八。

    想着这样的情况,这对朱重八来说,那简直是就要了他的命了,这样的状况,朱重八肯定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的。

    也许是朱重八两次为人的原因吧,朱重八对于亲情那是又更加的看重了。

    因为他觉得人生不但是苦短的问题,人生更是变幻莫测,因为未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所以说,朱重八,还觉得把握当下,做好现在要做的事情,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有的时候,朱重八会想一个问题,如果他这一生不是朱重八的话,其实做僧人,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毕竟在这里,僧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这也是不可能事情,因为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历史方向,是不以朱重八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要顺应这个方向,把那些他要做的事情给做好,成就他这独一无二的伟大功业。

    就这样,朱重八一个人进了元大都,但是朱重八进城后第一件事,并没有直接往他亲人所在的地方去,他是先去看了元大都这里的寺庙,因为他可是带了这么多的僧人呢。

    这些人想在元大都这边好好的玩上几天,落脚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他们也可以坐在船上,但是朱重八觉得如果有寺庙可以住的话,那住在寺庙里面,还是比较好的。

    历史上的朱元璋在带兵的时候,对于他的部下也是非常好的,与部下同吃同住。

    其实现在朱重八对于他带来的这些僧人也是比较好的,他当然也是和这些僧人同吃同住,他自己并没有享受什么不一样的待遇,这也是朱重八一贯的作风吧。

    其实朱重八,对于元大都里面的寺庙,还是有所了解的,也就是元大都这里,有很多的寺庙,但是朱重八最感兴趣的有两个寺庙,一个是所谓的妙应寺,另外一个就是护国寺。

    对于这个秒应寺,朱重八也是知道一个传说的,那就是说,这个寺庙是很灵验的,但是以一种你想不到的方式产生作用。据说,这个寺庙是跟元代的忽必烈有关系的。

    但是朱重八,还是觉得护国是比较好,因为他听说这个寺庙是很大的,而且最重要一点是这个护国寺,离朱重八亲人所住的地方是没有多远的。

    这样的话,朱重八还可以在不耽误多少时间情况下,抽空在不远的地方,看看他亲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对朱重八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他这次来元大都这里,不会待多长时间的,他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回到皇觉寺,毕竟那里才是朱重八,这几年的主战场。

    他可以在寺庙这一个层面,纵横无敌,或者说,所谓的一统所有的寺庙,但是朱重八,却不能远离它的根据地,而皇觉寺,就是他的最重要的发源地。

    因为一个人不论他以后取得多大的成功,它的发源地,开始之处,那都是非常简单的,后来他取得的成就,只不过是他遇到不同的境遇而自然而然或者是努力才得到的这些成果。

    但是你要是究其根本的话,最重要的还是最初的东西,因为人做事,就是有所谓的思想的指导的,这些思想的起源就是最根本的,最原始的东西。

    其实对朱重八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这些亲人,因为如果没有他这些亲人的话,也就没有他朱重八。

    换句话说,朱重八在心里面永远想着亲人,他对自己的亲人是极好的,这在历史上是有很多证明的,这样的人,要按照传统美德来说,这是所谓的孝子。

    朱重八现在还记得,小的时候发生的那些事情,他们家真的是非常的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是他们家那种亲情,那种温暖,朱重八始终是不能忘怀的。

    所以他这一次重生在朱重八身上,他才做出这样的安排,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在朱重八看来,你要是对你的亲人好的话,就要现在就对他们好,而不是以后,有句话说得很好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其实亲人所需要的东西都是很少的,并不需要多少的钱财,所以多陪陪亲人吧。

    因为朱重八在元大都走的时候,看到街上有很多卖月饼的,他才意识到这是上元节了,这是家家户户都团圆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现在的朱重八确实没有这样的资格,来过这样的日子,毕竟现在他是出家人,想起这一点,真的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但是朱重八非常的明白,正是他的坚持,和现在他的奋斗,以后的他才会有机会过上更多的上元节。

    朱重八来到了护国寺门前。



    也许是上元节的缘故吧,这护国寺,人来人往,还是非常的热闹,人一多,香火自然旺盛。

    这里真的是非常的宽敞,有那么多僧房供他们人住,要是那些小地方的话,肯定是没有办法安排朱重八这么多的僧人啊,所以不管是与公与私,这里都是朱重八最好的选择了。

    此刻,朱重八没有经任何人允许,已经把护国寺这边看了一个底朝天。

    他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外人,在朱重八看来,他就是这里当仁不让的主人。

    开始的时候,护国寺的那些僧人没有注意到朱重八,毕竟他们穿的僧人都是一样的样式。

    再说了,这护国寺一向是自由进出的,除了僧人的生活区域。

    本来朱重八进入僧人的生活区域的时候,也是没有人发现的,但是他在那里看来看去,指指点点,终于引起了护国寺僧人的注意。

    “阿弥陀佛!请问这位法师法号?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呢?”一位上了年纪的护国寺僧人问了朱重八一句。

    在朱重八看来,这位护国寺僧人大约在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和颜悦色的,倒有一副得道高僧的感觉。

    这位僧人让朱重八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红鼻子”,也就是所谓的酒糟鼻,不过朱重八并没有笑话人家,毕竟这是身体的一种生理现象而已。

    本来朱重八想实话实说的,但是看到了这位的不同凡响的“尊容”之后,朱重八灵机一动,有了一个主意。

    “这位大师,我是新来的,法号如静,方丈给我安排了一个房间,我还没有找到,请问二十三号僧房在哪里啊?”朱重八的态度还是很好的,看不出来是开玩笑,其实朱重八已经看到二十八号僧房的牌子了,所以,信口说了一个。

    要说这人运气好了,挡都挡不住,护国寺方丈今天刚刚安排了一位僧人,法号是如清,也是在二十三号僧房,这位僧人是知道的,于是这位“红鼻子”僧人态度变了,“原来是方丈安排的新弟子,失敬失敬!请跟我来!”

    说着这位红鼻子僧人就在头前带路,这下子朱重八有点受不了,这样也行啊!本来他是想戏弄人家的,但是却没有发现人家对他竟然没有怀疑。

    这样的事情也是朱重八没有预料到的,要是这个时候,朱重八再否认的话,他怎么可能张口否认呢?

    于是朱重八借坡下驴,“这位师兄,法号如何称呼?我才来,什么规矩都不懂,您多多照顾啊!”

    本来那些方丈安排下来的僧人,一般情况下都是趾高气扬的,哪有朱重八这么好说话的,于是这位红鼻子僧人非常受用,笑着说道,“好说!好说!贫僧方洪,对了,是洪水的洪,不是红鼻子的红。”

    “我知道了,方红大师,看你是不是在护国寺很长时间了?这里谁说了算啊?听说有些地方不是方丈说了算?”朱重八明白这位红鼻子僧人的意思,因为他忌讳人家说红。

    一般来说是庙里最大的,就是方丈,也不知道这个护国寺是不是和朱重八原来见过那些寺庙一样。

    “我们这里还是方丈说了算,但是也有朝廷的人在这里,秒应寺那里是皇家说了算,方丈没有实际权利。……”这位一下子说了八个寺庙,看来这位不但对护国寺这里的事情了如指掌,对于其他寺庙也是如数家珍。

    不过因为朱重八对于其他的寺庙不感兴趣,于是连名字都没有记住,这里是方丈说了算,那就好办了,要不然的话,朱重八还是要多费事的。

    “对了,大师,这护国寺对于金陵那边的寺庙发生的事情,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啊?”朱重八又随口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的时候会知道一些的,我听说了一件事,金陵栖霞寺举办了江南经王法会,出来了一位新的江南经王。”

    朱重八听到这里,有点儿激动坏了,他说起话来都有点断断续续了,“这样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你们知道那位新的江南经王是谁吗?”

    其实这个时候,朱重八心里那真的是有点小膨胀啊!俗话说,他乡遇故知,那可是人生四大喜啊!

    本来朱重八觉得自己是一个小人物而已,谁知道在两千里外的地方,竟然有人知道自己,这样的喜悦可想而知了。

    “不知道!”方洪大师斩钉截铁的回答。

    这下子差点把朱重八给噎死,他差点喘不过气来,好半天,朱重八才蹦出四个字,“为什么啊?”

    方洪大师看到朱重八这副如丧考批的表情,心里也是非常奇怪,“如静大师你这是怎么了?这有什么奇怪的,金陵到大都可是两千多里地啊!我在半年前就听说要举办这样的讲经法会,最后的那句话是我猜的,我觉得一定会出来一位新的江南经王的,不论是谁,都是佛门的光荣啊!”

    朱重八竟然无言以对。

    “这里就是二十三号僧房,对了,我想起来了一件事,上次原个江南经王来过一次护国寺,好像就住在这二十三号房间,对的,没错!”

    朱重八心里又莫名升起了一股希望,“方洪大师你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

    “大约半年前,那个时候,方丈对江南经王那是非常的客气啊!甚至有意收为关门弟子,可是那位江南经王真的是江南人啊!竟然水土不服,没办法,只好回江南去了。”方洪大师似乎非常的可惜。

    朱重八不解方洪大师的意思,“方洪大师似乎为这位江南经王惋惜?”

    “那是肯定的啊!方丈的弟子,一般都是护国寺的高层,没有一个受苦的,你说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朱重八听了之后,突然对这位护国寺的方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方丈把自己的弟子全部安排到宗门的各个堂口,便于自己的控制。。

    这一招,真的是相当高明啊!

    果然每个人都会听到对他们最有用的信息,朱重八对于此道非常在乎,当然顿时明白了。



    朱重八对于这样的状况,他觉得可以利用一下。

    虽然朱重八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只是找一个住处而已,对其他事情没有考虑。

    但是既然朱重八已经知晓了这些消息,他当然不会当做耳旁风的,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呢?

    不过朱重八也清楚,如果他想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的话,那么他要改变一下出场的方式。

    现在这个出场方式是太不行了,虽然也是不一般的,但引起不了轰动,更引起不了方丈的重视。

    于是朱重八心里马上想了一个办法,他和方洪大师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就借故自己先离开了护国寺。

    朱重八是去找小春他们了,他要把他们全部带来,以壮声势。

    这样子的话,他的身价马上就不一样了,而且朱重八他本来就是货真价实的江南经王。

    虽然朱重八现在就是江南经王,但是呢,如果没有这些行头,这些人的衬托的话,就衬托不出来,他的这种地位。

    所以说,有的时候这些虚的东西肯定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虚的东西的话,根本没有人重视你啊!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有深刻的心得体会的。

    朱重八很快就到了那个运粮码头。

    要说小春他们的办事效率真的是挺高的。

    这个时候,那三船粮食已经全部运转完毕,而且银子也全部结算完毕。

    小春他们这一帮僧人,正在船上翘首以待,等待朱重八的归来呢!

    他们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效率,一方面是这些僧人全部参与,另外一个就是因为那个粮店的掌柜,安排了一大帮的人来搬运粮食。

    因为他们怕夜长梦多,他们怕朱重八万一反悔了,那就不好办了。

    因为他们现在太需要这些粮食了,可以这样讲,他们为了粮食,那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其实朱重八,对于这一点没有想过,

    因为他想的是,只要能达到合理利润利润就行了,其实他这次的利润已经够高了,已经超出想象了。

    他是有事情需要去处理一下,所以他才这样做的。

    不过这样的结果也挺好的,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他就不用再操这份心了。

    他们只需要在元大都好好的休息几天,放松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事情。

    朱重八找到小春他们之后,给小春儿说了几句话。

    毕竟这样的事情,朱重八并不擅长,他需要小春来安排此事。

    小春特别的赞成,“对,就是这样,如净大师,你说的对,我们就得这样安排,要不然的话,这帮人还看不起我们南方僧人呢。”

    因为这次交易的顺利完成,朱重八,让小春,给每位僧人都发了二十两银子。

    想想看,这些僧人,平时都是清贫的很啊,所以说,僧人才自称为贫僧。

    这一下子有了二十两银子,他们当然是高兴坏了。

    虽然说僧人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但是他们也是有自己的需求的。

    比如说,僧衣僧鞋,等等用途,这些都需要花钱买啊!

    所以说这点儿小关心,他们对朱重八是真的非常的感激,因为朱重八正好点到了他们最需要帮助的一个地方。

    小春想的比朱重八预想的更加的周到,他雇了一顶轿子。

    当然了,这样的轿子好一般都是高僧们才坐的。

    还有朱重八对于这样的安排,觉得不必这样了吧。

    小春坚持说道,“如净大师请,这个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你坐轿就可以了”

    小春说,自己的派头一定要有的。

    朱重八没有办法,只好就按照小春说的来做,不过他觉得这样子还挺好笑的。

    就看看他这样的安排,不知道那个护国寺方丈会怎么看呢,会不会达到朱重八的预期呢?

    更主要是这小春,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帮子唢呐队,敲敲打打。

    当然啦,就是小春听别人讲的,他说那些喇嘛僧人,来这里都是这样子的。

    那真是非常的隆重啊,那可以说,走到哪里都引起一阵旋风啊,于是他们这帮人来到了护国寺的大门前。

    这样的情况,早已经惊动了,护国寺门前的那些僧人。

    他们急急忙忙的去给方丈送信,因为这样的阵势真的是,太厉害了。

    因为毕竟只有皇族他们来的话,或者说是高僧来,会有这样的阵势,但是也不会去打打呀!

    这一刻真是让人们是有了一种关注,对他们有一种莫名的那种感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但是人呢,就是这这个样子,这样感觉虽然没有道理,但是这可以让人产生畏惧感。

    “报方丈,外面来了一大堆的僧人,吹吹打打的。好像还有个轿子在里面,不知道是哪方的高僧来到,我要不要去打探一下?”

    护国寺方丈听了之后,心里也真奇怪,因为没有人向他下拜帖呀,他不知道谁会来访呢?思忖半天,护国寺方丈还是说道,“你快去打探,快去快回。”

    其实这个时候,护国寺方丈已经开始准备了,因为他总觉得这件事是和自己有关系的?

    虽然他也不知道为啥自己这样想,但这种想法就非常强烈。

    虽然护国寺方丈,不会做所谓的什么大事,就是把护国寺内部,什么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了。

    不过他把自己还收拾的挺干净,因为他在护国寺里那是说一不二啊。

    所以说他对自己的那些外在上面,讲究不多,这次他终于认真的把自己修饰了一番。

    站在镜子面前的护国寺方丈,这回有点惊讶了,因为他觉得他已经不认识自己了,他什么时候这样精神过呢?

    嗯,看来人呢,有的时候就是不能懒了,有事情做的时候就是可以非常精神的。

    “方丈我打听清楚了,这是新任的,江南经王,最新的江山经王来了,你看我们要不要让他进来啊?”。

    护国寺方丈一听,什么江南经王王?那他好像对这个是记忆犹新的。

    “新任的江南经王,嗯,这个嘛,可以让他进来吧,快让他进来吧,不,不,不,我要亲自去迎接,马上准备。”



    当护国寺的方丈,率人迎接出来之后,朱重八,也从轿子里面下来了。

    因为他觉得他摆的谱挺大的,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了,到此为此吧。

    下一步他要好好的和方丈谈谈,毕竟他对于方丈亲自出来迎接这一幕,还是没有想到了。

    既然人家已经做到位了,那么他也要做到位。

    “江南经王如静见过护国寺方丈大师!”说完这句话之后,朱重八给方丈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佛礼。

    其实朱重八这样做,也是给了护国寺方丈很大的面子的。

    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做,他也是很受用的,于是他说到,“好,好,好,欢迎江南经王,率众下榻本寺,欢迎,欢迎啊!”

    护国寺方丈拉着朱重八的手,二人携手走入了护国寺。

    朱重八似乎觉得人群中有他熟悉的人,但是护国寺方丈太热情了,他根本不能回头去看,就是走进了护国寺,他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这一幕真的是太轰动了,外面有很多看热闹的。

    因为这里离朱重八他的亲人距离很近的,所以说朱重八的一个亲人,就是他老爹朱五四来这边看热闹了。

    他老爹朱五四总觉得那个僧人如净大师很像朱重八,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小儿子,但是呢,他又觉得疑惑。

    如果是朱重八的话,怎么会成为僧人呢?朱五四摇摇头,他回到了他的住处。

    朱五四心里还在闷闷不乐,因为已经好久没有他儿子的消息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唉,这乱世啊!

    他们最近几年很,不惹事生非,只求一个平安,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

    还有就是护国寺的那位方洪大师,他记得好像方丈刚刚给如净安排好房间,怎么又来这么一出呢?

    方洪大师不敢吭声,还是去做他该做的事情去了。

    “如净大师,恭喜荣登江南经王之位,其实你来的正是时候,天下经王大赛,不日将举办,这次不一样的是,是皇帝亲自下令举办的。”

    听了这样的消息,朱重八心里也是非常吃惊的,原来真的有天下经王这样的事情吗?

    “方丈大师,如净见识浅薄,不知道这天下经王是怎么回事?上届是什么时候举办的呢?”朱重八实在是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便开口询问。

    “如净大师,其实这天下经王法会,这是第一届,是为了太皇太后祈福才特意举行的。”

    听了护国寺方丈的话,朱重八方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方丈大师,这个天下经王法会,我愿意参加,不过和我同行的那些僧众,要在贵寺多讨扰几日,还请方丈安排一下。”

    “此事无妨!我已经下令给众位僧人安排住处,如净大师尽可放心,”

    “多谢方丈!如净非常感激!对了,方丈大师,这次天下经王法会,到时候,会有多少僧人参加这次盛会呢?”

    朱重八听的出来,这位方丈大师,对于天下经王法会还是非常关注的。

    他这才所以把话题又引回来了。

    果不其然,一说起这件事,护国寺方丈顿时眉飞色舞起来了。

    “其实这件事还是本座向皇上建议举行的,本来没有报多大希望的,没想到最后竟然批准了。”

    说到这里,护国寺方丈的表情是非常的高兴的,那是一种志得意满。

    那就是说,我的意见能够上达天庭,这天下寺庙所有的同道,都要感谢我。

    特别是这次能参加这法会的僧人,这要感谢我,当然了这些话,不是方丈说出来的,这是朱重八,从护国寺方丈的脸上的表情中,看出来的。

    虽然朱重八觉得有点过分,但是他却想不出来反对的理由。

    这个时候朱重八明白他该说的话,不过是护国寺方丈最想听的话,“方丈大师,真是一心为整个佛学界着想,方丈大师的光辉建议,必将永载佛家典籍,享受万世荣光。”

    这样的话,如果朱重八说出来的话,这位护国寺方丈必定高兴非凡,但是朱重八的嘴动了几下,却是没有说出来一个字。

    虽然护国寺方丈在无意之中实现了朱重八的一个想法,朱重八应当感谢这位方丈。

    那当然是应该感谢的,但是有些事,朱重八还是看不惯的。

    但因为他现在远来是客,也不便出口,朱重八立定一个原则,那就是无欲则刚。

    不管你怎么讲,怎么说,我的原则不能破,我凭我本心做事,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如静大师,你既然贵为江南经王,你对佛经的理解,肯定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是这样贫僧还有几个弟子,都是对佛经是有研究的高僧,你们可以切磋一下,不知如净大师意下如何?”

    听了护国寺方丈的话之后,朱重八心里想,这真的是求之不得呀。

    因为只有和别人相比较,朱重八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在哪里?才能有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些天,朱重八一直在大运河上的运粮船头,冥思苦想。

    有好多的东西,他的确是想通了,但是也有一些东西,没有完全悟透,需要和人切磋,这样才能悟得其中道理,可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此次护国寺方丈竟然给朱重八,创造出一个好机会,这样的机会,真的是不好找啊。

    朱重八总感觉方丈这句话,一定是话里有话,但他还是答应下来了。

    虽然护国寺方丈和朱重八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他却深深地被朱重八的言谈举止所吸引。

    在他心里,朱重八真的是一个好苗子。

    说来也怪,朱重八在皇觉寺方丈面前,或者是栖霞寺方丈,报恩寺方丈面前,他感觉都是挺好的,并没有觉得那些方丈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但是在这位护国寺方丈面前,朱重八就是感觉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他也说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虽然朱重八已经和很多人打过交道了,但是护国寺方丈这样的人,以前没有见过,看来他需要多加小心,要不然的话,朱重八觉得恐怕自己不好脱身啊!

    朱重八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个江南经王果真是因为水土不服而离开的吗?



    不过朱重八对于别人的想法,他只是来参考而已,他不会被别的这种想法而左右。

    毕竟他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的,何必要拘泥于别人的想法呢?

    如果让别人想法代替自己思考,那么朱重八,还是一个领导吗?

    对于这件事,朱重八马上就把它忘记了,他在思考下面自己要做的事情。

    现在朱重八觉得才可以采取一个策略,那就是等下和护国寺方丈的弟子进行切磋的时候,他可以故意示弱。

    以退为进,朱重八让自己的表现不如方丈的弟子,这样的话,这个护国寺方丈呢,对朱重八就没有任何想法了。

    这样的想法,经过朱重八的推算,觉得他这个想法还是非常可行的,于是就决定了这样做。

    很快的,护国寺方丈的那两个弟子,已经来到了他们面前。

    看着他这两个弟子,又看看朱重八,这位护国寺方丈心里也不知道想了什么。

    然后方丈向他的弟子介绍道,“这位是新晋江南经王,你们和他辩论一下吧,就当是互相切磋一下。”

    说了这句话之后,护国寺方丈也没有离开,他就在现场听着,看着。

    他要看看,朱重八他们这三个人,究竟哪个最厉害。

    护国寺方丈的目的显然很清楚,也就是说,这三人中最厉害的那一位,也就是他的培养对象了。

    朱重八,对护国寺方丈的这两个弟子也是非常的客气的。

    打一下招呼,行了佛礼,然后他们三人就开始进行辩论,对佛学问题进行切磋。

    在朱重八看来,这两人对于佛经的理解,也是有非常独到之处的。

    如果朱重八全力以赴的话,这两位根本不是对手。

    但是这样的事情,不是朱重八想做的事情。

    其实朱重八的目的很简单,他就想在护国寺住一段时间,顺便关照一下自己的亲人,如果能得到天下经王这个尊号的话,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他现在没有计划。

    毕竟这里不是他的根据地,这里是元大都,情况非常复杂,想要掌控这些局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其实最根本原因就是朱重八对这个护国寺的方丈感觉不好。

    他不想帮助这个护国寺方丈做这种事情,因为做事情讲究是讲究对眼的。

    如果你感觉不舒服的话,那你肯定不会做这样事情了。

    就这样,朱重八和两位方丈弟子辩论了很长时间,当然了,结果就是以朱重八失败而告终。

    护国寺方丈的两位弟子,真的是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们竟然战胜了江南经王。

    前几个月那个江南经王过来的时候,他们二位在人家面前,可走不上几个回合的。

    这次竟然战胜了新晋江南经王,如净大师,于是他们觉得有点轻飘飘的,难道这样的事情是真实的吗?

    其实这件事,朱重八,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挺为难他自己的。

    因为他要表现的非常的真实,不是在让着这二位。

    所以说,这也需要把握这种度的,一种对佛经理解程度的,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

    也就是说,我想深入的时候,那我就可以深入。

    我不想深入的时候,那我可以非常的肤浅,但是呢,其他人根本看不出来,我是怎么回事?

    护国寺方丈的两位弟子大胜了朱重八,这个时候,这位方丈对自己的弟子非常满意。

    特别是对那一位表现最好的弟子,他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对于朱重八,他热情已经在慢慢消散了。

    “如净大师,本座还有事情,你就在这边游览吧。”说完之后,方丈飘然而去了,根本没有再回头看着朱重八一眼。

    这护国寺方丈变脸变的,真的是太快了。

    护国寺方丈的表现,全在朱重八的意料之中。

    因为这样的结果,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如果护国寺方丈对他抓着不放的话,他身不由己,接下来好多事情,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呀。

    于是朱重八马上去看小春他们了,看看住的地方情况如何啊?

    然后在护国寺这里,吃了一顿斋饭,不吃白不吃啊,虽然现在朱重八他们也算是有钱的僧人了,但是能省则省,也没有什么错误啊。

    朱重八对小春他们说,“你们就去随便转转吧,好好看看,这元大都里面还是挺安全的,我也有一些事情要办,有什么事情,咱们晚上再说吧。”于是朱重八,也出了护国寺。

    不知道怎么回事,朱重八一出护国寺大门,他的心就使劲动了一下,这就是原来朱重八下轿的地方。

    在这里他怎么感觉自己的心,跳动的如此厉害啊!难道有什么他的亲人来过吗?朱重八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想这件事。

    这个时候,朱重八想起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虽然考虑很周全,但是却忽视一件事。

    那就是他这次搞的动静这么大,这大都里面,这护国寺旁边的人都可能会看热闹。

    那么他的亲人有可能来呀,不过现在人群已经散去了。

    朱重八就靠着记忆,向前走,去看他亲人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朱重八的心里,竟然出现了那么多莫名的烦恼,莫名的不开心。

    难道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吗?为什么他的心会这样呢?

    朱重八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到了,他原来为亲人开的那个饭店那个地方。

    一走到这里,朱重八心里也是莫名的,有些激动,他竟然不敢往前走了。

    想了一会,他觉得还是向前走走吧。

    还有就是,他在想一个事情,他需不需要易容呢?

    不过他瞅了瞅自己的打扮,觉得应该不用的,因为他现在的形象,他的亲人应该是认不出来的。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僧人打扮,他的亲人怎么可能想到他会做和尚呢??

    因为这件事,他的亲人都不知道。但是朱重八只在饭店外面,远远的看着,看看什么异常情况没有?

    突然,从另外一个方向,来了一帮人,吵吵闹闹的,径直往朱重八他亲人家的饭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