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朱重八非常感动,没有长篇大论,只是说了几个字,“如净定不负君!”

    这可是朱重八的一个承诺,平常人的承诺还是值千金的,他的承诺分量更重。

    小春突然有一种承受不了朱重八的这个承诺的感觉,因为此刻的他竟然想跪在朱重八的面前。

    “放松点,其实你有事情可以来回跑的,并不是一直呆在这元大都的。”朱重八笑着说道。

    听了朱重八这句话之后,小春才感觉正常起来了,“小春听候如净大师差遣,下一步,如净大师如何安排的?”

    “咱现在缺人才啊!要培养,缺讲义,缺讲师啊,我把这个简称为三缺,我做了一个讲义的大纲,还没有找到编写讲义的人选?”

    朱重八似乎在想着什么,因为这个时候,他低着头,他的确是在想着什么,皇觉寺的僧人有文化的不多,虽然进来有新僧人,但最近朱重八多在外地,了解不多,实在是苦恼啊!

    其实朱重八也是在想这件事,因为他的事业推进太快了,这就是所谓的成功的烦恼吧!

    其实事情的发展也是出乎朱重八的意料了,原来的他可没有这样的打算的。

    原来的朱重八只是提出一个设想,但是呢,设想终归是设想,没有具体实现的途径,因为他自己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朱重八无论是对报恩寺的收服或者是栖霞寺的这种行动都是一种尝试,因为朱重八还没有形成。他想要的那种模式。

    因为朱重八他自己也没有确定需要哪种模式,原来他的想法,只是当一个寺庙的总管就行了,方丈还是有别人担任,还是原来的方丈,无论是皇觉寺还是报恩寺还是栖霞寺,都是这样的处理方法。

    但是这次大都这个皇觉寺分院,却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是这样的称呼,但是朱重八已经决定,实行不一样的管理方法来尝试一下。

    虽然他还不会做这个皇觉寺分院的主持方丈,因为他要处理很多的事情。

    但是呢,如果这些方丈是他任命的话,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原来那几个寺庙的方丈,不是由他任命的,他的总管位置还是方丈任命的,如果方丈一旦有什么反悔的话,朱重八,也是会非常被动的。

    在目前而言,如果皇觉寺方丈反悔的话,估计是对朱重八影响最小的,因为皇觉寺那些骨干僧人都是他的人。

    但是呢,朱重八也是心里没底,除此之外,那个报恩寺或者是栖霞寺的方丈,如果反悔的话,可以这样讲,现在的朱重八是一点招都没有的。

    因为朱重八太仁慈了,并没有把他们两个寺庙的银子全部带走。

    现在想想,俗话说的真的是对的,慈不理财,善不掌兵,这一点朱重八需要改变。

    其实朱重八骨子里面是不缺少这样的品质的,只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以前的他有些不太认真,以后的朱重八肯定会认真起来的。

    虽然说遇事要向宽处想,但是呢,更要想到最不利的时候,未思胜先思败,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你还能承受得了,那么顺利的情况下,那更不用提了。

    如果不是来元大都,如果不是因为他家里的事情,那么朱重八,根本不会产生设立一个新的这种想法。

    没有这种想法,就没有下面的这些事情,也没有朱重八事业的大发展,所以说,这一些事情都是相联系的。

    事情既然发展到这一步,那么朱重八,一定要努力的向前推进。

    人就是这样,如果你自己不进步的话,你就不知道原来的你是多可笑。

    因为朱重八进步了,他回头一看,才看出了自己可笑的地方在哪里。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小春这个时候,对朱重八说,“如静大师,你说的那个讲义大纲在哪里呢,能不能给我看一下啊?”

    朱重八看着小春,“是这样的,我只是一个大概想法,还没有写出来,其实就是几点,一是要让这些新弟子学习佛法,忠于佛祖,第二就是,忠于我的领导指挥,还有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可以做,你觉得怎么样?就这意思吧。”

    小春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如净大师,我觉得可以再精简一下,那就是直接就是忠于如净大师的指导,这样就可以了。”

    朱重八听了以后,觉得小春的建议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人做事情就是这样,越简单越好。

    太复杂的事情,不太容易成功。

    那些复杂的事情,往往是分成非常简单的步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办成。

    “小春,你觉得这件事你能办一下吗?”朱重八询问了一下小春,毕竟朱重八觉得小春的事情太多了。

    “我可以的,如净大师,我对这件事也是很感兴趣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小春非常有信心的说道。

    朱重八也是非常欣慰啊,这真的是能者多劳啊!小春这人非常的不错!

    不过朱重八也觉得一定要再次选拔人才了,在朱重八想来,这选人才的标准一定要提高,因为这样的话,才能选出来更好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事情,朱重八是多头并举的,一方面让小春负责编写讲义的事情,另一方面需要选拔那些顶尖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皇觉寺分院尽快运转起来。

    因为朱重八这个时候,真的是千头万绪,所以,他把事情交代给小春之后,就信步出了皇觉寺大都分院。

    因为到外面看看,也许会有新的想法也说不定的,毕竟朱重八虽然想改变寺庙,但是力量其实还是在民间。

    对于这个基础,朱重八是不会忽视的,而且他也想去看看他亲人现在经营粮食的情况怎样了??

    如果有空的话,朱重八也去原来他家的饭店看看。

    怀着这样的心情,朱重八赶到了现在他家里人经营的粮店前面,虽然朱重八这会没有粮食,但是可以从其他渠道先进一些粮食,试试行情如何?



    此刻朱重八已经到了他家人新开张的粮店附近了,这里的人流量还是可以的,但是这里不是主要街道,不会惹人注意的。

    这就是朱重八同意选这里的主要原因,原来他家的那个饭店,位置太好了,有点太招摇了,这次朱重八选择了低调。

    毕竟对于朱重八的这些亲人,最需要的就是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一些事情,这样就可以了。

    也许是因为新店刚开张的缘故吧,生意还是不错的,毕竟人们都是有喜新厌旧的心理的,对于这一点,朱重八也是很清楚的。

    过几日之后,一切都会趋于平静了。

    朱重八在远处看了一会,觉得这里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准备离去的时候,突然有一位老妇人从店里面走出来了。

    朱重八一看,这位老妇人这个时候,打扮还是不错的,她不是旁人,正是朱重八的生身之母。

    虽然朱重八的灵魂是现代的,但是他现在的肉身却是她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这样的恩情是不能忘记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母亲说道,“老头子,快出来,门口这块砖有些松动了,找人修理一下吧!”

    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声音还是朱重八熟悉的声音,朱重八的眼泪掉下来了,但是他不能上前去相认。

    为了避免让他母亲把他认出来这样的状况,朱重八闪身从其他街道离开了。

    朱重八刚走,他母亲看了一下,原来朱重八所站的位置,“老头子,你说见过一个和尚,很像重八,真的假的?我刚才似乎看到有个和尚就在那里的,现在却不知道去哪里了?”

    “我也不确定,也许是我太想重八儿了吧!”朱重八的老爹说道。

    朱重八的老娘又说道,“都没有见过你这么没用的,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来?”

    这个时候,朱重八的老爹一声不吭了,毕竟他不能说,因为孩子太多了,记不住了,还是说太忙了,没空管孩子呢?

    人越是上了年纪,对于孩子也是越来越想,这样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

    此刻朱重八已经远去,毕竟他还有很多的事情去处理,这个时候,不能和他的亲人相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为了和他的亲人尽快相认,朱重八需要更加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办到。

    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走到了一条主要的街道,这里有大元朝廷的官府,朱重八这个时候,突然有了一些兴趣,他要去好好的看一下。

    毕竟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些都是古代文物啊!要是他现在能回到未来的话,他肯定会这样办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只有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好好的待着,踏实的做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办法。

    但是欣赏还是可以的,要说这个时候的建筑手段还是非常厉害的,朱重八觉得这官府还是非常气派的。

    这可是户部衙门,当然会气派了,这可是主管天下钱粮的财神爷,肯定会有不同的气象的。

    朱重八心说,也不知道那个吕昶在不在,要是有机会见到吕昶的话,那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历史上,朱元璋是在未来的金陵见到吕昶的。

    但是现在朱重八以和尚身份见到吕昶还是没有什么事情的,毕竟现在朱重八只是一个和尚而已。

    说来也是非常巧的,当朱重八走到户部衙门口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头戴乌纱帽的官员出来。

    在朱重八看来,这位官员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看起来就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此刻朱重八在搜寻自己的记忆,朱重八记得未来见到吕昶的时候,吕昶已经上年纪了,本来朱重八还有些失望,但是他一想,过了二十年后,这些人都会变老的。

    也许吕昶大人现在就是这样的模样啊,朱重八觉得没有理由可以进入这个衙门口,准备离去的时候,眼前这位气宇轩昂的年轻官员叫住了朱重八。

    “这位师父请慢走,我有事情需要麻烦一下师父,师父可否赏光呢?”这位年轻的官员说道。

    朱重八一听,还有这样的事情,于是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大人有何指教呢?”

    “师父啊!指教谈不上,只是有些事情想不通,想找师父来破解一下。”这位年轻的大人说道。

    “不敢当,恭敬不如从命!”朱重八也是文绉绉的,现在的朱重八简直到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程度了。

    官员一般都是由读书人充当的,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是没有一点墨水的话,肯定处理不了这么多的事情的。

    毕竟朝廷的这些事情,不是儿戏,如果不是有文化的人,根本不可能处理这些事情的。

    从这方面来说,科举还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这位官员待带着朱重八进了户部的衙门,对于这样的机会,朱重八非常的珍惜,毕竟他以前还没有进过这样的衙门。

    若干年后,朱重八横扫天下的时候,进了数不清的衙门,那个时候的他肯定是不稀罕了,但是这个时候的朱重八,对于眼前的一切,还是觉得非常的惊奇的。

    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官员带着他这位僧人是因为什么事情呢?

    朱重八又审视了一下自身的形象,他就是一个标准的僧人打扮,不像什么有钱人啊?

    再说了,这户部可是天下钱粮的集散地,不会干那些不好的事情吧!

    朱重八不知道的是,这位年轻的官员就是大元朝廷的户部尚书,吕昶,就是朱重八刚才想的那个人。

    这个时候,吕昶已经带着朱重八来到了会客室,这里还是非常宽敞的,“师父,请问一下,这世上真的有鬼吗?”

    朱重八吓了一跳,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

    “师父不要惊慌,我是户部尚书吕昶,刚才有人报告,说是说京城钱粮库闹鬼了,损失了很多粮食,所以才有此问。”

    朱重八一听,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朱重八一听,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本来朱重八想说,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鬼呢?但是他又看了一下自己的僧衣,思忖了半天,“这位大人,可否带我去现场一看,因为不到现场看看,这话不好说啊?”

    吕昶一听,觉得朱重八的话非常有道理,马上安排人备轿,他让朱重八和他同坐一个轿,这样的话,可以好好聊聊。

    毕竟这是吕昶和朱重八的第一次见面,真的是偶遇,当吕昶和朱重八坐好轿之后,吕昶一拍轿门,“去粮仓!”轿夫马上起轿往粮仓而去。

    这个时候,吕昶才笑着问朱重八,“还请师父海涵,事发突然,请问师父法号?在何寺清修啊?”

    “贫僧法号如净,在皇觉寺大都分院修行,大人如何称呼啊?看起来大人是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啊?”朱重八恭维了一番。

    “如净大师,不要取笑下官了,我虽然有一些小本事,但是这朝廷,对了,如净大师,对于鬼神之说,如何看呢?”吕昶欲言又止,然后又转换了话题。

    朱重八那是何等人物,早已经知道吕昶所想,原来后来吕昶投靠朱重八并非是被逼的,也是有几分自愿在里面。

    “鬼神之说,玄之又玄,众人皆言有鬼,然鬼在何处呢?神又在何处?依贫僧看来,神鬼所在之处,就是人心,心中有鬼,则有鬼,心中有神则有神,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朱重八说了一番话,把他亲人的意思拐弯抹角的告诉了吕昶,其实朱重八的那番话,隐藏的意思非常明确,就看吕昶大人如何理解了。

    朱重八这个时候,想到了二十年之后,到那个时候,吕昶是臣,他是君,如果吕昶能和皇帝同撵的话,那是无上的荣光。

    但是现在却是朱重八借吕昶的光,朱重八真的想感叹啊,人生际遇,谁能预料呢?

    吕昶此刻正是风华正茂,思维深刻之时,对于朱重八所说的话,立刻就有了理解,“多谢大师开导,事情究竟如何?现场可见分晓?”

    朱重八又是念了一声佛号,以示回应,毕竟僧人就是这样的说话方式,本来朱重八是想说很多的话的,但是呢,又觉得不妥,毕竟这只是初次见面,话如果太多的话,不是很好。

    于是朱重八把想说的话,全部都藏在了心里,因为他觉得以后有什么的是机会,再说了,现在对于朱重八来说,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本人拿主意的。

    毕竟朱重八是一个领导者,这就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现在他和吕昶去看那个粮库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对于朱重八来说,全当做免费的元大都旅游了。

    而且如果不是吕昶的话,他是不可能进入到这个元大都的粮仓来看的。

    本来朱重八对于这件事是没有放在心上的,但是他再一次细品粮仓这两个字,顿时觉得这件事可能和自己有极大的关系。

    毕竟朱重八这次来元大都就是这样为了贩粮而来的,其他事情只是顺带做的。

    而且这个时候,朱重八又想到他运粮过来的时候,那家要粮食的那个急切,所给价格之高,简直是匪夷所思了。

    其实朱重八还不知道他的亲人粮店的粮食价格,因为朱重八觉得那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他的亲人,朱重八只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安全。

    对于这一点,其实朱重八真的是事不关己,关心则乱。这个时候,去粮仓对于朱重八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毕竟粮仓的库存和朱重八以后运来的粮食的价格,那可是息息相关的。

    其他的商人,也许有自己的渠道知道粮仓的情况,但是现在朱重八却还没有这样的渠道。

    朱重八暗暗下定决心,那就是对于这次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一定不会放过的,毕竟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

    其实朱重八想了很多的事情,除了可以一探这粮仓的虚实之外,朱重八也可以借鉴人家粮仓的经验和教训。

    那就是说,对于人家粮仓的好的地方,朱重八肯定会好好学习,然后用到以后,他自己的粮仓里面。

    对于这次粮仓出现的问题,更要引以为戒,绝对不能发生同样的事情。

    朱重八和吕昶吕大人,只是闲聊了几句之后,他们就到了那个粮仓。

    两个人下了轿,吕昶在前,朱重八在后,直接进入了一个大粮库,这个粮库太大了。

    这样说吧,朱重八原来在狗蛋家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地库,那已经是很大了,但是和这个相比,还是相形见拙。

    虽然吕昶没有告诉朱重八这是元大都最大的仓库,但是朱重八已经知道了。

    “大人,你看,这就是鬼借粮留下的那些物品。”有衙役已经把那些发现的东西,交给了吕昶。

    吕昶在想着这件事,因为这些留下的东西,显然是人做的,根本不是什么鬼会留下来的,看来如净大师说的对极了,根本没有什么鬼神,是人心中有鬼。

    朱重八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东西,真的是太会编故事了,这些人也真的是天才啊!

    对于这样的表演,朱重八一眼就看穿了,但是有的人还真的相信了,有的人还是深信不疑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谁会深信不疑,当然是那些编故事的人,肯定会深信不疑,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什么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朱重八也在认真的观察周围的所有的一切,这样说吧,所有朱重八能够学的来,记得住的东西,朱重八全部都记住了。

    毕竟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一个国家的粮仓,竟然出现了内鬼,出现了蛀虫,真的是不应该啊!粮食可是战略性资产。。

    那重要性不用说了,但是这样的地方,竟然出事了,可见大元朝廷现在是多么的千疮百孔了。

    这个时候,朱重八又看了一眼吕昶。



    吕昶这个时候,在仔细的查看着粮仓这些东西,所谓的阴兵借粮,这些旗帜,还有其他的东西。

    这个时候,有兵丁过来禀报,说是第十三号仓库竟然全部烧毁了,因为消息封锁的非常严实,连吕昶也是刚刚知晓。

    于是吕昶带着朱重八马上就赶到了第十三号仓库,正好离现在他们这里不是很远,他们没有坐轿子去,而是走过去的。

    这件事现在看来是越来越精彩了,朱重八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这个十三号仓库,其实是一个空仓库,要不然的话,这么大的仓库,一旦起火,所谓的火借风势,风借火威,那阵势估计半个元大都会知道的。

    对于粮食,朱重八是知道一点的,粮食不但可以吃,那烧起来,更是厉害的,火光冲天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这里却是看不出来,这其中肯定有鬼。

    不过这个时候,朱重八只是一个看客,他的想法都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除非这位吕昶大人问他的话,他才会说上两句话的,要不然的话,朱重八就是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但是一句话都不说。

    当朱重八和吕昶来到第十三号粮仓的时候,这里突然开始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起来。

    很明显,这是又补的一把火,当然了,这只是朱重八的看法而已。

    吕昶马上下令,“兵丁,衙役马上去全力救火!”

    朱重八看着吕昶的安排,觉得非常的合理,非常的得体,看来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这个时候,吕昶突然又问了朱重八一句话,“如净大师怎么看?”

    “阿弥陀佛,本来贫僧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是粮食之事,事关很多人的吃饭问题,贫僧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说到这里,朱重八停了一会,而且他还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去捡了一些从天上掉落的那些未烧尽的那些东西。

    “大人请看,这不是粮食,这是油松,可见这座粮仓早就是空的,现在这样做,其实就是掩盖罪证。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这个时候,朱重八得出来了一些结论,那就是不但这个粮仓,还有其他的粮库,看来也是很不乐观的。

    这样说的话,这京城的粮价还是会涨啊!毕竟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人都是要吃饭的。

    虽然这个消息对于朱重八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运粮过来,就是为了赚钱,这个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但是呢,朱重八,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赚这样的钱,他总觉得良心有些不安。

    但是朱重八还是会把粮食源源不断地往大都这边运,一是他需要赚到银子,毕竟栖霞寺的僧人他们都要生存下去,朱重八也需要一个长久的财务支持,要不然的话,他那么多规划,根本实现不了。

    在朱重八看来,说这商场如战场,所以说未来很可能发生其他的事情,最好这个时候能通知到小春他们。

    朱重八想让小春给他们栖霞寺回去负责运粮过来的人,传达一个消息,让回去的那些人,尽量多的运粮过来,毕竟这个时候,大都真的是太缺粮了,不过朱重八这会不能离开粮仓,只能等待等待。

    吕昶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也是觉得朱重八,见识真的是不一般,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年轻的僧人,但是这个大师却是深藏不漏,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实吕昶虽然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呢,他还想着他朝廷的那些人大部分是好人呢,吕昶就是这个想法。

    其实呢,吕昶已经感觉到了,也许朱重八这次又说对了,可能事实就是这个如净大师所说的这样。

    其实吕昶心里是非常的愤怒的,他为官清廉,一心一意为君分忧,为朝廷做些事情。

    但是呢,大元朝廷其他的官员,蝇营狗苟,贪污腐败,真的是无以复加呀,但是呢,吕昶只是一个户部尚书而已,对于其他的事情,经常就是是有心无力,仰天长叹,管不了别人,那就先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大人,卑职已经派人想办法进入粮仓了,大火已经扑灭了!”有兵丁向吕昶报告。

    “加快进度!赶快进入粮仓!”吕昶又下令。

    这个时候。其实吕昶心里还是留有一丝希望的,他希望事情不是朱重八讲的那样,希望这些都是他们的猜测,希望他们这些猜测是错误的。

    但是呢,没有过多长时间,有一个兵丁已经过来报告,已经进入了粮仓,发现粮仓里面空空如也,在粮仓边上,有一些松树枝,其实就是这些松树枝在燃烧,事情就是这样。

    听了兵丁的话,户部尚书吕昶吕大人,真是有点儿绝望的感觉,因为这已经非常清楚了。

    这里根本没有什么鬼,只是有什么人在装神弄鬼,这个时候吕昶非常的失望,原来的他是那么上进,但现在是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想法,因为大元朝廷,哪里还有什么明天呢?

    这个时候,吕昶向朱重八表示感谢,“如净大师,这是麻烦你了,我现在派轿子送你回去,那个下面事情,就让我来处理吧,这次多谢如净大师指点,我们改日再再会。”

    这个时候,朱重八也说道,“好的,我们改日再会!大人保重。”

    朱重八心说,我们肯定会再见面的,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会经常见面的,很多年之后,他们真的是会见面的,这一点儿都不假。

    于是朱重八,和吕昶告辞之后,坐着吕昶安排的轿子,是一直坐到皇觉寺大都分院。。

    因为朱重八在想,既然已经享受这待遇,那就尽情享受,这轿子也是不坐白不做。

    就这样到了目的地之后,朱重八下了轿子,然后他马上进入了皇觉寺大都分院,一回到这里,朱重八瞬间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看还是自己地方好啊,回到这个地方,心情就不一样。



    小春没有出来迎接朱重八,因为他这个时候,正在加紧编写体现朱重八想法的讲义。

    为了让自己的效率更高,小春还特意请了两位教书先生来帮助自己,毕竟好多年没有写过字了。

    不过自从小春得到了朱重八的重用之后,那是写了很多的字,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小春对于很多事情要负责的。

    有些时候,小春不能亲自处理一些事情,于是就写书信或者便条过去,指导别人做事情,这样的事情,小春做了不少。

    这样以来,小春的文字水平那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说是,妙笔生花,但是表情达意,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呢,小春编写这个教材的这个用意,只要能让那些讲师看懂就行了,然后对那些新的僧人再进行培训,这就是目的,这样的目的达到了,其他的应该是好说的。

    但是呢,因为小春做事嘛,事情还是想尽善尽美一点,就是找了一个两个教书先生来帮他润色,但是呢,小春也坚持他的一点看法,毕竟两个教书先生,说话都是之乎者也的,可能那些讲师不太接受,所以说这件事呢,还是小春最终拿主意,当然了,书稿出来之后,还是朱重八来拍板。

    朱重八这个时候呢,他在想怎么招聘人才的问题,因为现在啊,就缺讲师啊,虽然小春在培养讲义,但是讲课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呀。

    而且讲课的人还必须能够胜任,这是最关键的,这个怎么办呢?朱重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准备发布招贤榜。

    当然了,朱重八这些招贤榜只能在各大寺庙发布,毕竟朱重八招的是僧人讲师,前提毕竟是僧人,这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朱重八在思考这件事是否可行的问题。

    其实这是朱重八参照后世的一些见识而做出的一个决定,究竟有没有效果,就看实施情况了。

    本来朱重八习惯性的想让小春去办理这件事,但是朱重八一想,小春还有重要的事情,编写讲义教材也是刻不容缓的,要不然的话,招来了讲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件事朱重八准备亲自办理了,他也是打算去元大都的各个寺庙去看看了。

    如果朱重八的计划顺利实施的话,那么这些寺庙就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下属寺庙了。

    做为皇觉寺大都分院的灵魂人物,朱重八如果连这些寺庙都不知道在哪里的话,这件事真的是说不过去的。

    这次朱重八准备大大方方的去各大寺庙讲经说法,以江南经王的身份过去,这样显得名正言顺。

    朱重八先打发一个头脑灵活的小和尚去买了纸和笔,他准备亲自书写招贤榜文。

    虽然朱重八从来没有特意练过书法,那是因为朱重八觉得,只要字迹工整,清晰即可,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让别人理解朱重八的意思,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行了。

    朱重八对此也是有自知自明的,他不是书法家,并不擅长书法,他擅长的是领导,是规划,是战略,做事情一定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对于其他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朱重八会请擅长的人来做。

    这次朱重八请讲师就是这样的事情,他招收的贤士和尚,必须是能说会道的僧人,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为了吸引这些僧人的到来,朱重八肯定会有办法的,其实朱重八已经调察过了,这个时期,寺庙对于和尚并没有优厚的待遇。

    毕竟最近这么多年,天灾人祸不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祸太厉害了,很多人避寺为僧。

    在加上这个时候,僧人的社会地位太高了,甚至可以娶妻生子,做生意,开当铺,好多人都想去当和尚,这样以来,和尚的待遇肯定会受到影响。

    那些一般的和尚当然是没有话说,毕竟他们来到寺庙,大部分就是为了有一口饭吃就满足了。

    但是那些在寺庙有一定地位,佛法也很高的僧人就不满意了,这样的人和一般僧人中的佼佼者,都是朱重八这次招贤榜的潜在对象。

    为了让这些僧人动心,朱重八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毕竟这个时候,皇觉寺大都分院刚刚成立,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给这些僧人承诺很高的月供。

    但是朱重八确定一点,那就是这些僧人,最主要的需求其实不是银子,毕竟僧人都是出家人,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朱重八这一次就在这上面下功夫,还有就是美食了,毕竟对于僧人来说,口腹之欲,那是免不了的。

    考虑了再三之后,朱重八的招贤榜文已经成型了,朱重八把纸铺在桌面上了,然后拿起毛笔,蘸了墨水,然后开始写起来了。

    只见朱重八写的如下:

    皇觉寺大都分院招贤启事

    皇觉寺大都分院是最新成立的新兴寺庙,得到了官方的认证,具有完整资质。

    为了满足寺院发展需求,特面向各大寺院招收教授级高级僧人。

    条件如下,一是对佛经有深刻理解,有追求的得道高僧,二是能说会道的僧人。

    本寺为被录取的高僧提供如下待遇,一是被录取的高僧有机会全国旅游,所有费用由皇觉寺大都分院承担。

    二是本寺提供各种美食待遇,比如美味素菜,香甜可口的西瓜等等,特别提示,因本寺院刚成立,有些美食会随后提供。

    三是本寺会为各位高僧提供必要的月供和充分的发展空间。

    欢迎各位高僧前来应聘。

    联系人兼招贤主管,如净大师,新晋江南经王,皇觉寺大都分院创始人。

    朱重八写完之后,又看了几遍,他觉得写的非常的好,起码他是非常满意的。

    但是呢,朱重八是这样想的,他准备去几个寺庙里面去实验一下,如果别人很感兴趣的话,朱重八就用这个招贤榜文了。。

    如果别人不满意,他会根据别的僧人的意见进行一定的修改。

    现在对于朱重八来说,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他首先要去的寺庙就是护国寺。



    朱重八只所以选择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护国寺,是因为对于这里,朱重八是非常熟悉的,有很多的熟人,正好可以验证一下他写的榜文有没有吸引力。

    朱重八来到护国寺这里之后,首先去找了一个僧人,那就是方洪大师,因为朱重八对于方洪大师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因为是轻车熟路,朱重八很快就找到了方洪大师。

    “如净见过方洪大师!”朱重八非常的有礼貌。

    方洪大师一看是朱重八,非常热情的说道,“你不就是江南经王如净大师吗?不是说住在寺里面吗?怎么这几天没有见过大师啊?”

    朱重八听了方洪大师的话,觉得非常欣慰,毕竟人家还记着自己,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

    “我就是如净,在方洪大师面前,怎敢称江南经王呢?在如净看来,方洪大师对于佛经的理解,那才是无人可及的,这次天下经王比试,如果方洪大师出手,一定是手到擒来的。”

    朱重八这番话,明眼人都能听出来,这是朱重八恭维方洪大师的话。

    但是让朱重八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方洪大师非常的激动,甚至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有些哽咽的说道,“如净大师,你看出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我佛法高深的啊?”

    朱重八顿时不知道如何回复了,毕竟这是客套话,但是听方洪大师这样说,似乎方洪大师对于佛法那也是有很深的研究啊!

    这个时候,朱重八灵机一动,说了一番话,“方洪大师,如净一见方洪大师,就感觉方洪大师佛法造诣极深,不知因何原因埋没至此呢?”

    朱重八的这番话,没有任何毛病,合情合理,也听不出来恭维的意思。

    果不其然,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方洪大师顿时情绪激动起来,“如净大师真的是太厉害了,其实我这样子,也是拜本寺方丈所赐,本寺方丈,嫉贤妒能,打击异己,因我不肯拜于方丈门下,才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

    听了方洪大师的话,朱重八心说,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的,这个方洪大师也不例外啊!

    这个时候,朱重八继续问道,“方洪大师可有其他的打算?比如说去其他寺庙?”

    “本来还是起过这样的念头的,但是这方丈在大都寺庙这里,手眼通天,哪里都去不了,真的是欲哭无泪啊!”方洪大师无奈的说道。

    朱重八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就大声说道,“方洪大师不必悲伤,原来没有机会,不代表现在没有机会,现在大都新成立了一家寺院,这里有招贤榜一份!方洪大师你看!”

    说着,朱重八就把这份招贤榜拿出来了。

    方洪大师接过来,然后展开一看,顿时被招贤榜上吸引住了,对于方洪大师来说,最吸引他的就是正规,然后就是教授级别的讲师,这对于方洪大师来说,那是有致命的吸引力的。

    方洪大师一看,这招贤榜的署名竟然是如净大师,这样的发现,让方洪大师非常的惊讶,因为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净大师,你竟然有这样的气魄,我方洪非常的佩服,这样吧,这份招贤榜我找一个地方给你贴出来,保证到时候,很多优秀的僧人都会去应招的,当然了,我也一定不会缺席的。”方洪大师非常大声的说道。

    毕竟这是他的愿望,这是他的梦寐以求的事情啊,今天终于有了希望,想想都觉得非常的激动。

    朱重八也没有想到护国寺这里,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朱重八的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多谢方洪大师,这样吧,方洪大师,如果你来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话,不需要通过试讲考察,直接可以为皇觉寺大都分院教授级讲师,你意下如何?”

    “我觉得如净大师这样的话,意思是想对我好,这个人情我领了,但是我不会这样做,通过正规途径,合格就留下,不合格再努力。”方洪大师非常坚定的说道。

    朱重八只得说道,“如净尊重方洪大师的意见!方洪大师真的是太伟大了。”

    其实朱重八心里想到是另外的事情,因为朱重八觉得,这次选拔比试,最终决策人还是他本人,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这个招贤榜之所以没有写日期就是为了让那些僧人有充分的考虑时间,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对于僧人来说,改换门庭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他们一定需要慎重考虑的,朱重八也不想这些僧人仓促做了决定。

    然后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后悔,这样的事情,朱重八不希望发生。

    因为在朱重八看来,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做出决定,就应该尊重自己的决定。

    对于朝三暮四的人,朱重八是非常反感的,其实在朱重八的心目中,最合适的讲师还是皇觉寺大都分院自己培养出来的,才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是没有这样的弟子啊!

    培养弟子需要时间,但是朱重八却没有充足的时间等候,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所以,他才想起来了招贤榜这样的方法,当然了,朱重八想的也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这次招贤的原则就是宁缺毋滥。

    毕竟讲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讲师出现问题了,可想而知,会出现多么大的问题。

    于是接下来,朱重八一连去了元大都的八大寺庙,当然了,朱重八也把这份招贤榜写了八份,分别张贴到了八大寺中。

    表面上看,朱重八的这份招贤榜,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但是暗地里,那些厉害的僧人,还有那些怀才不遇的僧人,那真的是热血沸腾。。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有的年轻的僧人,一看这样的招贤榜,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

    但是人家有其他的想法,那就是跑到了皇觉寺大都分院的门口,去当一个普通的和尚。



    朱重八看到了很多人围在皇觉寺大都分院的门口,他觉得很奇怪,这里原来都是门可罗雀的地方,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呢?

    毕竟朱重八的那些招贤榜只是刚刚贴出去,他觉得这两天肯定没有多少人来,人家肯定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没找到在分院门口来了这么多的僧人,其实朱重八还没有想招普通僧人的事情,毕竟讲师还没有到位,如果这个时候,招普通僧人的话,时间还没有到。

    但是因为这也是太多人在这里了,朱重八没有办法,他只好亲自去看看了因为整个皇觉寺大都分院的所有的人都在忙。

    虽然这里的人真的是不少,但是事情也是很多,比如小春,最近就在夜以继日的在编写讲义教材,那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进去了。

    因为小春知道这是一件大事,因为这件事没有搞好的话,其他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往前推进,因为这就是先决条件。

    其他人都有其他人的事情,毕竟一个很长时间都没有僧人居住的寺院,收拾起来,那真的是太费事了,你要处理的事情那真的是太多了。

    现在皇觉寺大都分院,只有一个人还是比较清闲的,没办法只好他又亲自出马了,这次朱重八客串的是通报僧人,“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啊?”

    “这位大师,听说你们这里招人,所以我们过来看看,看看寺庙是什么样子的?毕竟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朱重八听了之后,笑着说道,“你们随便看,不过还没有开始招人,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到时候,在本寺门口是有告示的,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试试。”

    “我们肯定会来的,这位大师,听说你们这里的待遇是非常好的,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那是肯定的,虽然皇觉寺分院刚刚成立,但是皇觉寺已经很长时间了,如果你们有亲人在南方的话,可以打听一下皇觉寺的生活水平,待遇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说吧,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待遇只能会更高一些,毕竟这里是大都。”

    本来这帮僧人对突然冒出来的这家皇觉寺大都分院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再经过朱重八这样一说,这些僧人更加感兴趣了,毕竟僧人的日子真的是太无聊了,能有这样的乐事,那真的是一种很好的调剂,他们才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的。

    对于他们来说,不论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出家的,所以,他们不在乎在哪里出家,只要过的舒服,在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

    开始的时候,朱重八就这样说了很多话,但是随着来的僧人越来越多,朱重八有些受不了,毕竟他只是一个人,根本招呼不了这么多的人。

    因为外面太热闹了,小春还有几个弟子出来了,他们看看是怎么回事?毕竟这样吵闹,让小春根本静不下心来编写讲义了,于是出来看看。

    朱重八终于找到了流星,于是和小春交代了几句话,然后赶快离去了,再这样下去的话,朱重八真的是受不了,毕竟他没有想到大家有这样的热情。

    这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朱重八看来,就是一件幸福的烦恼。

    不过这个时候,朱重八是在想这样的事情,是好事情呢?还是不好的事情,这还用说,这本来就是一件大好事啊!

    因为这样的话,皇觉寺大都分院的知名度就会非常的高,这样更加有利于朱重八在做其他的事情,毕竟名声在外的话,大家的关注是非常强烈的。

    这次朱重八已经决定了,不论是讲师还是弟子,他都要优中选优,因为现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他肯定会利用一下的。

    虽然皇觉寺那里的招弟子的事情,朱重八没有亲自办理,但是他也是见过那样的阵势的,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和这一次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这样的场面相比。

    而且,这些僧人来了之后,带来了更让朱重八高兴的事情,那就是香客又出现了。

    对于一座寺庙来说,香客的供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无数香客的支持,这座寺院的前途就会越来越好。

    虽然在朱重八的计划当中,并没有把香客这样的事情考虑进去,但是他也是没有排除这样的影响的。

    在朱重八看来,这样的事情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雪中送炭,但是这就是百姓,这样的事情就是非常现实的事情,你要适应这样的现实。

    朱重八这一天正式任命小春为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主持方丈,原来朱重八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这个时候,朱重八终于下定了决心。

    因为小春的讲义教材已经编写完毕了,朱重八经过审核,试看,觉得还是不错的,于是批准了这本讲义教材。

    小春立刻去让人去印刷,装订成书,毕竟讲师招聘马上开始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教材的话,那真的会引起混乱的。

    就这样,朱重八准备开始组织面试讲师的一些事情,毕竟这件事是马上需要去解决的。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朱重八不再是亲力亲为了,因为小春已经可以处理事情了。

    而且小春还是以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主持方丈的身份在主持那些事情的处理。

    这个时候,朱重八真的是轻松多了,体会着这些难得的清闲,朱重八有些感叹,一个人的力量真的是太有限了。

    对于朱重八来说,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筹划大事,方略的制定,都是大事情,对于一些小的事情,反而是有些力不从心。

    小春处理这些小事情,那是手到擒来,而且办理的井井有条,你不服不行,所以,朱重八现在就索性不管那些小事情了,全部交给小春就行了。

    朱重八在集中精力在想讲师面试的事情,毕竟这件事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件事朱重八需要亲自办理,这样的事情,不能假手于人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重八其实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



    朱重八真的是非常的用心,在认真准备这件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决定了未来朱重八的打算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所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朱重八已经命人在皇觉寺大门口贴了明日开始举行讲师选拔的告示。

    这几天朱重八也是在认真准备讲师面试的问题,毕竟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假。

    这次讲师面试,朱重八决定采取别开生面的方法,那就是两次面试法,第一次,朱重八决定把所有的人都集中起来,每个人都发一本讲义教材,让这些讲师来研究。

    时间是三个时辰,研究讲义之后,朱重八就让这些人回去,三天之后,再来试讲,也就是第二步考核。

    这就是朱重八的安排,因为在朱重八看来,有些人可能对于皇觉寺大都分院是没有什么了解的,这是事实,毕竟皇觉寺大都分院也是刚刚成立。

    想想看,这个时候,别说是别人了,就是创始人如净大师还是在不断的思考改进当中呢。

    对于小春亲自编写的那本讲义教材,朱重八还没有仔细的去推敲,因为他实在是想的事情太多了。

    你知道朱重八想什么事情呢?这个时候的朱重八竟然在想很多年之后,朱棣在这里建都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朱重八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到时候,他如何处理朱棣。

    因为朱重八也知道,现在想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为时尚早,朱重八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因为这里就是大都。

    朱重八又把想法转回到现实当中,毕竟面前有他要做的事情,一定做的干净漂亮一些。

    这次招聘讲师,在朱重八看来,来的僧人肯定是不少的,至少几天前来了很多僧人。

    其实朱重八也觉得他们这些人来皇觉寺大都分院这边来考察,实际上也算是一次相互选择的过程吧,毕竟那些觉得皇觉寺大都分院不好的人,肯定不会再来参加下面的步骤了。

    朱重八去那些大的寺庙,本来还是想和那些他们的最厉害的高僧进行论辩论战的,但是呢,因为其他的事情,最后没有论战,只是贴了很多的招贤榜的告示而已。

    明日不管来多少僧人来到这里,朱重八决定全部管饭,然后再进行面试,这就是朱重八想到的别开生面的办法。

    毕竟朱重八这样的考察方法,还是很费事的,那些坚持下来的僧人,其实信心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的。

    这顿饭就是为了给他们加强信心用的,毕竟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这样的人,基本上已经是符合朱重八的标准了。

    其实朱重八想了这么多的考察方法,其实他就准备了一种考察办法,那就是他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的顺眼,这一点,在朱重八看来是第一位的事情。

    这样说吧,如果朱重八看着人家不顺眼的话,不论那个人能力多么强大,朱重八都不会录用的。

    毕竟朱重八这件事虽是短期的一个想法,但是朱重八还是想把这件事做好的。

    因为朱重八觉得做人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就是品德过关,如果这一点不好的话,根本不用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因为那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朱重八看顺眼的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比如小春,二河,达子,所以说,能让朱重八看顺眼,这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而且朱重八也说不清楚他这样做的具体依据是什么,借用一句非常时髦的话来说,这就是朱重八的第六感觉。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朱重八所需要的讲师队伍。

    虽然朱重八当和尚的生涯,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朱重八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毕竟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这些讲师,还有以后招到皇觉寺大都分院的那些弟子们,就是朱重八最强的依靠了。

    朱重那么多的想法,就要依靠他们来实现了,虽然朱重八以后不是僧人了,但是他还是希望这些寺庙能好好的存在。

    毕竟这些寺庙到了兵荒马乱的时代,可以接纳很多逃难的百姓的。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到时候,天下的这些皇觉寺各地的分院,肯定可以救很多人的。

    毕竟按照朱重八想法打造的这些寺庙,那本身至少可以自给自足,而且留有一定的余地,以防不测。

    这些在未来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朱重八想的非常长远,这不是朱重八特意这样做的,他本身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做为一个合格的领导人,一定要看清楚眼前的这些迷雾之下的那些真实。

    本来朱重八觉得这次招收讲师的考察,来的人应该是不少的,他已经是做了预案。

    但是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朱重八还是大吃一惊了,因为这次竟然来了足足两百位僧人,黑压压的一片。

    想当初,皇觉寺开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僧人,但是朱重八开创的这皇觉寺大都分院,一开始招收讲师的时候,竟然就有这么多的人过来一试。

    这是朱重八无法想象的,不过朱重八还是非常冷静面对的。

    主要是小春的安排也是非常的得力的,参加测试的这些僧人全部安排完毕。

    也许是因为小春做了很多事情的缘故吧,就是非常的有经验,对于即将发生事件有一定的准确预测性,要提前准备。

    这样的话,就可以游刃有余而不慌,其实现在朱重八觉得小春的想法真的是非常的好,做法也是无可挑剔。

    小春的做法让朱重八避免了难看,要不然的话,如果来这里的僧人根本没有地方坐的话,可以想想有多少人会心生不满,那真的是太丢人一件事了。。

    现在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一切还是基本上还是按照朱重八的计划在进行当中。

    这个时候,小春宣布,“皇觉寺大都分院招收讲师考试,第一步测试,现在开始!”



    朱重八看着这批参加测试的僧人,心中是非常的感慨万千啊!

    本来朱重八,想着这次参加测试的僧人肯定不会超过几十位的,毕竟他们这样的寺院,那是一点名气都没有的,至少到目前看来是这样子,但是结果却出乎朱重八的意料。

    看来朱重八对于自己的影响力看的过于太弱了,对于别人的影响力看的太重了。

    在朱重八看来,别人的寺庙的确是非常的庞大,有地位,很多寺庙和皇族,王公大臣有非常多的联系,这样的事情是朱重八所缺乏的。

    其实朱重八觉得唯一的一条优势就是他许诺的对于僧人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除此之外,朱重八没有觉得自己这里有什么优势。

    但是让朱重八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僧人,因为朱重八秉承英雄不问出处的这个原则。

    凡是来这里参加测验的这些僧人,对于他们的来历,身份都没有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只要你想来皇觉寺大都分院参加测试的那么朱重八都是欢迎的,所以说这一点,对于这些僧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也就是说,朱重八实际上对这些人的态度是非常好的,是基于他所写的那些条件,因为他写的条件,说实话也是非常模糊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所以说这些僧人来这里,都是符合要求的。

    对于这些人,朱重八一概没有拒绝,然后测试开始了,其实呢,这次测试也非常简单,就是说让这些人在台上讲。

    一个人在台上讲的时候,其他人都在下面听,一个人只讲一个题目,让下面人给打分,就是下面的这些其他的僧人,他们都是来参加测试的,所以他们会格外认真,还有就是朱重八,还有皇觉寺原来的那些弟子。

    小春他们也在打分,当然了,小春他们打的分数,在他们的分数当中,比重大一点,而且这里面,朱重八是有最终决定权的。

    因为人数多,所以说朱重八是选择了十个分考场,每次可以十个人上来讲,让下面有不同的听众在听。

    朱重八作为巡考官,不时的观看这些僧人的演讲,然后再打分儿,因为他们讲的内容,每个参赛者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保证一个公平性。

    想想看,如果说一个题目,被第一个参赛学员讲了,那么下面听的这些人,如果还有这个题目的话,他肯定会吸取他的教训,然后会讲得更好。

    这样的话,对第一个人是不太公平的,所以说这样的事情,朱重八是不想让他发生的,所以说他又进行了一点儿改变。

    每个人所讲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说实话,这本小春主持编写的这一本讲义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很多的,所以这些知识点可以分开来讲,基本上一个人在台上讲的这些内容,下面的僧人在听,根本不会听到相同的内容。

    这样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一个公平性。

    而且这些学员,因为都是非常认真在听的,毕竟他们要是不认真的话,他们是打不出分手的,因为如果说你没有听,然后随便就给了什么满分或零分的话,这样分数是会排除出去的。

    就这样,朱重八这种别开生面的考试形式,小春组织的这第一讲,也就是第一次测试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对于朱重八来说,他这个测试是开胃菜,主要目的还在于下面的进程,显示的优越性也是在下面的这些事情中。

    本来这些参加测试的僧人,在试讲结束之后,本来都打算离开了,毕竟他们能做的事情都已经结束了。

    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竟然闻到了香味,是的,一种非常吸引人的香味。

    这样说吧,其实这帮僧人因为这么长时间的讲课,打分,其实已经是非常累了,当然饿是必然的一件事。

    毕竟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对于这样的香味,一闻就知道是饭菜的香味,那他们更加的走不动脚步了。

    毕竟在美食面前,没有多少人有强烈的抵触心理的,毕竟大家和美食都是没有任何愁怨的。

    即使以前有什么仇怨,这个时候,他们也是已经全部忘记了。

    这个时候,还是小春宣布了,“这次所有参加本寺测验的僧人,都提供一顿本寺的斋饭,大家依次排好队。”

    小春的话不多,但是让这些僧人非常的振奋,因为他们此刻竟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现在好像已经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一员了。

    是的,其实呢,朱重八,就是想让他们有这种感觉,他们产生的这种感觉,有利于他们未来更好的适应这里,特别是那些以后被录取的讲师,能更好地融入到皇觉寺大都分院,这个大家庭当中,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朱重八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说这两百名参加测试的僧人,如果都非常优秀的话,除了一部分录取为讲师,那么其他人可以在皇觉寺大都分院这里当僧人,当然了,这是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

    朱重八秉承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强扭的瓜不甜,一切要靠人的自愿,毕竟人做事就这么一回事儿,如果说人家不是自愿的话,那么你这件事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毕竟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做这件事,那么他做这件事的动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要是以后出现什么其他更好的事情,让他动心的话,肯定会背叛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这一点简直可以推测出来。。

    所以说这样的事情是触动他,极力不避避免的,所以这次他才确定他的原则是宁缺毋滥,标准也是很严格的,而且这只是第一次测验,而是还有第二次测验,第二次是朱重八亲自组织的测验。

    不过现在朱重八,还没有宣布第二次测验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他要看看这一次测验,这些人的成绩究竟如何,看看他们学习的效果如何,这对朱重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朱重八就在旁边看着这些僧人,在吃东西,因为这个时候,小春已经组织人手,把饭菜都端上来了,毕竟这批僧人太多,直接就在他们参加测试的地方,就在每位僧人面前,放了一个大碗,然后满了美味可口的蔬菜,还有香甜可口的水果,这就是朱重八因地制宜提供的饭菜。

    毕竟这是在北方,和南方那边,还是有差别的,朱重八,这正好适应北方这边的实际情况,而提供了相应的饭菜水果。

    不过,朱重八都是非常用心提供的,而且这些饮食,都是朱重八本人都是非常满意的。

    对于这一点,朱重八还是有非常强烈的自信的,因为他可是一个美食家呀,好吃不好吃,朱重八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

    是的,这一点,朱重八是非常有资格说的,毕竟对于朱重八来说,这就是一个事实。

    毕竟现在皇觉寺大都分院还是刚刚成立,现在好多事情还没有搞定,朱重八,现在全心全意在做讲师这件事,然后,马上就是僧人的这些事情。

    等到这些事情搞定了,他立刻就要在这边组织大棚生产蔬菜,还有瓜果等这些东西,因为在朱重八看来,北方这里更加需要这些东西,比南方更需要,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是有另外的想法的。

    那就是等到他大都这边的大棚的蔬菜和瓜果,大量出产之后,他可以把这些产品放到一些商店里面来卖,这样的话。既可以提高皇觉寺大都分院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为大都这边的人提供多样选择。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满足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一切需要的基础上,有剩余的话,朱重八才会拿出来去卖,如果自己不够用的话,朱重八当然不会做那样事情了。

    所以说现在的朱重八对未来也是有很多的打算,他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事情要做,而且做好了这件事情,然后立刻推进到下面的事情当中去,毕竟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接一件的,朱重八始终在做事情,始终把他必须做的事情,一定做好,这是他不能推脱的事情。

    而且随着这些讲师,还有以后僧人到来之后,那么皇觉寺大都分院才算真正的成立起来。

    毕竟一个寺庙,真正的标志就是这个寺庙的僧人,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寺庙连僧人都没有,那么你怎么觉得这个寺庙很强呢?那是不可能强大的。

    皇觉寺大都分院这个地方,那真的是有点太偏僻了,可以这样讲,事实就是这样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这个时候,这些僧人,大部分都已经吃完了这顿饭了,对于他们来说,这顿饭真的太好吃了,因为他们顾及着自己的身份,所以说,没有人大喊起来。都在心里回味,都在想着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够吃到这样的饭菜?

    所以说朱重八这一招,实际上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毕竟这顿饭就是对朱重八那个招贤榜文的最好的阐释。

    因为这就是事实,朱重八提供了美味的饭菜,好甜的水果,那么这次就让他们尝一下这些美味,他们尝了之后,他们肯定不会忘记的,对于朱重八来说,那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广告。

    这些僧人吃完之后,恋恋不舍的全部都离开了,然后呢,朱重八就对他们的这些表现,他们的这些分数结果,朱重八在分析,然后他决定哪些人参加第二次的由他亲自组织的测验。

    这一步是必须要进行的,虽然开始的时候,朱重八还没有想到这一步,本来就是第二步就可以了,但现在朱重八觉得这一步必须要做,因为人数实在太多。

    如果朱重八不加筛选的话,那么,现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这些位置有可能有根本容不下这么多讲师和僧人的,所以说,这种情况下,朱重八才会再加了一次考验,是由他亲自组织考验。

    可以这样讲,其实朱重八主持这种考验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实际上只是排一名次。

    一切事情都是在这种紧锣密鼓的推行中,朱重八,就是一个做事非常聪明的一个人。

    其实其他人也是这样的,皇觉寺大都分院方丈小春儿也是在非常积极的在行动,小春也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可以这样讲,小春儿从来没有闲着过,小春不但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打交道,最大限度的让朱重八可以减轻麻烦,毕竟有些麻烦,真的是太让人受不了了。

    虽然朱重八是具有领导才能的一个人,真的,他的领导才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但是呢,但凭性格来说,朱重八是有一点点内向的,因为他有的时候,是不想和人打招呼的,可这一点,小春的出现,就对朱重八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朱重八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他其他想做的事情。

    毕竟人生在世,时间真的也是有限的,对于朱重八来说,更是如此,他当格和尚的时间太有限了,现在实际上已经不知不觉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朱重八就要结束他的和尚生涯了,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了。

    朱重八想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在结束这种僧人生活之前,肯定要把他所有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好。

    因为朱重八,记得有一句古语,那句古语说的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以说有些事情,朱重八既然已经开始做了,那么朱重八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这样的话,他良心才会安,这就是朱重八这个时候的想法。。

    朱重八经过了很多次的,对这些分分数的评价,还有筛选,最终确定了有五十个人参加最终的讲师复试,而且这个时候,皇觉寺大都分院还给另外一百五十名僧人,每个人分别发了一个启示,那就是说,如果这帮人想来皇觉寺当普通僧人的话,其实也是可以的,皇觉寺大都分院也是非常欢迎的。

    毕竟一个寺庙需要的人手也是很多的,不单单是讲师,其他人才也都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