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朱重八心里非常的激动,因为这是他新的事业的开端,这件事的实践,对于未来朱重八的事业也是有很好影响的,不论是成功和失败,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如果这次朱重八的实验成功的话,那么他以后就可以吸取这次实践的经验,如果这次他的计划失败的话,他可以吸取这次教训,因为所有事情都是这样的。

    其实所谓的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事,就这这个道理,如果你经历的事情足够多,那么你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那么你就会用很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就说那些讲师吧,如果前面那几十名被录取的讲师有人不来的话,对于朱重八来说影响也不是很大的,因为后面的一百多名僧人就是讲师的后备队,所以说未来有可能的来的人很少,这些事情,朱重八早就想到了。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具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还要拭目以待。

    但是现有在一件事已经迫在眉睫了,因为虽然现在皇觉寺才刚刚开始成立运转,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的话,现在的这些房间,已经基本上是住满了人。

    这就是说皇觉寺大都分院是需要扩展了,还有就是朱重八那些其他计划,比如温室大棚计划,都是需要新的地方的,所以说这件事情也需要朱重八把他搞定。

    因为朱重八是主事之人,所以说,这些事情肯定要朱重八来牵头解决这些事情。

    其实对于出这些事情,朱重八现在是觉得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

    在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后面,大约有上千亩的田地,这是朱重八目测出来的,而且在这空地的远方还有一座小山。

    毕竟大都的周围也是有很多山的,而且朱重八,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也是在繁华的尽头,那当然和山的距离还是比较近一点的。

    朱重八想把这一大片田地,还有远处的小山全部纳入到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地盘。

    如果朱重八这个想法可以实现的话,那么虽然这里还叫皇觉寺大都分院,但是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原来的皇觉寺的规模。

    不过这寺院后面的这块地是属于谁呢?朱重八还得去衙门有司去查看。

    因为衙门这个地方原来朱重八来过,所以说朱重八是非常轻松的就来到了这里。

    本来按照朱重八的想法,这次还是和上次一样,只要他的银子递上去了,根本不用多说什么话,那么他这件事就是可以搞定了。

    朱重八想的很好的,那就是等问出来那块地是谁的,然后再去找那个人把那块地给搞定,这样的话,朱重八这个计划就算圆满完成了。

    不过呢,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次朱重八到了衙门之后呢,他发现在衙门口的那个地方竟然多了一个人,这个人朱重八不认识。

    但是呢,他感觉这个人有点儿不好对付,是的,虽然朱重八没有和这个人说一句话,但是朱重八就有这样的感觉。

    这就是朱重八的第六感觉吧,朱重八对于他自己的第六感觉,一直是非常信任的,因为他这种感觉给朱重八带来的启示,这种感受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没有一次不正确。

    所以这个时候,朱重八慎重起来了,他总觉得这次办事情不会那么顺利,会发生一些他想不到的事情。

    “你是何人哪?”那位朱重八看起来不爽的人,就这样,对着朱重八这样说道。

    这个时候朱重八,想了一下,他要说他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创始人的话,估计这位有可能听不懂,于是他就说道,“我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总管如净,不知这位大人,您是哪位呀?我以前没有见过你呀?”

    这位当官的一听朱重八报了法号,突然他眼睛瞪了一下,然后把朱重八上下都重新了一番,好长时间没有说话。

    朱重八就觉得这事情可能起了变化,可能会有事情发生了,因为现在的情形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那就是这样的事情。

    这位也许是和他有瓜葛的,朱重八在想,他来大都可还没有多少天呢,认识的人也没有多少啊,怎么可能和别人有瓜葛呢?

    但是呢,不管怎样,朱重八都会冷静面对,因为这没有办法,他是来办事的,所以说他必须对这些人保持一种面上看起来恭敬的状态。

    虽然现在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在心里面在嘀咕了,但是呢,表面上,朱重八保持的非常平静,不该说的话一句话都没有说。

    而且,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看到了旁边上次的那位办事人员在向他使眼色,朱重八那是多么聪慧之人呢,他都明白了,这其中肯定有事。

    还有就是这个人的官阶是要比上次办事的那个人的高,也就是说,现在这个地方是这个人说话算数了,所以说,朱重八,马上就改变态度了,没办法呀,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呢。

    “嗯!你就是如净?我找你找的好苦啊,你知道吗?我有一件事想问你一下,不知道,如净大师,你这位佛门弟子,还记得不记得?”

    朱重八一听这个口气,那真是来者不善啊,看来啊,他是得罪了这位了。

    朱重八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亲人原来开那个饭店,现在已经归皇觉寺大都分院所有了,那帮地痞无赖说他们的主人就是一个官员。因为外出了,是不是就是面前这位呢,朱重八顿时紧张起来了。

    “请大人示下!有什么事情,我如静如果知道的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因为朱重八的表现是非常的大方,朱重八觉得他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所以说他不怕这位官员使什么幺蛾子,他就看看这个官员,如何把这件事说出来吧。

    反正朱重八已经打定了主意,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个地痞无赖去收保护费而且还打人,这本来就是一件违法的事情,那你就是官员,这些违法的事情我看你如何说得出口。

    这位官员想了半天,还是真的无法开口,因为他怎么说呢,顿时现场的气氛陷入了沉默状态。



    朱重八本来是不生气的,但是他突然想起来了他老爹被那帮地痞无赖欺负的事情,他顿时情绪激动起来了。

    但是因为朱重八的涵养非常的好,所以他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已经是心潮起伏了,这次他算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对于朱重八来说,如果有人得罪他,那么他肯定是不会饶过他的,一定会报复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的想法已经发生改变了,那就是他现在不想问那些土地是谁的这件事了,他现在想报复眼前这个人呢。

    当然了,朱重八,首先还要确认一下,眼前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那帮地痞无赖的主人或者幕后黑手,因为这件事非常重要,他不能报复到别的人身上,冤枉了别人,他一定要确认这件事,确保正确的。

    如果朱重八他肯定了眼前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人,那么朱重八肯定会毫不手软的去报复,因为这就是朱重八的做事原则。

    因为朱重八,记得有一位伟人说了一句话,对那些伤害你的人,如果你不敢报复的话,那么你就是个懦夫。

    朱重八肯定不是懦夫,虽然现在他是僧人,他信奉的是,所谓的做好事肯定有好报这样的道理。

    但是呢,朱重八并不把这种希望放而来世,朱重八要现世报,他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把这件事做好,让那些做坏事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而且这件事是朱重八一定要做的。这样说吧,就是面前这个人他不找朱重八。

    朱重八还是要找他的,不过现在这件事朱重八还没有闹明白,所以说,他不会贸然下结论。

    朱重八已经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了,但是呢,面前的这位官员却是还是哑口无言,最后等了半天,这位官员终于说道,“如静大师啊,我就提个醒吧,你最近是不是打了什么人?你知道吗?你打人是我的兄弟,不论我的兄弟做了什么错事,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君子动口不动手!”说到这里,这位停了一会。

    “有话好好说吗,你为什么要打人呢?而且你把我这这帮兄弟打的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好啊,你知道吗?如净大师,你下手真的是太重了吧,你说吧,这件事该如何收场?”

    听了这位说了这番话,朱重八什么都没有说,过了一会儿之后,朱重八竟然有点儿高兴了,因为他觉得,他真的是没有冤枉人,那个人就是朱重八要找的那个人,朱重八这个时候,很平静,朱重八现在也放心了,那就是他没有冤枉人。

    既然这样,如果他朱重八报复这个人的话,朱重八将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因为就是面前这个人,这就是他的仇人。

    如果没有这个人,那么朱重八的亲人根本不会遭受那样的凌辱,那样的折磨。

    想想看,如果朱重八不是现场看见那个事情的话,那么可以想象一下,朱重八的亲人肯定会乖乖的交保护费或者是饭店的所有权都没有了,反正无论哪种哪种结果,对朱重八的那些亲人,有百般不利,没有任何有利的地方。

    这个时候,朱重八想起了他的老爹,他老爹可是一个非常老实巴交的人呢。

    朱重八的心里,是怎么看他老爹呢,虽然僧人都是号称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但是在朱重八看来,他老爹简直是比那种僧人还要像僧人。

    朱重八怎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朱重八家,那真的是太穷了,当然了,这是原来他家的情况,那是简直是比一贫如洗还要一贫如洗,在朱重八,原来的家庭里面,别说是吃肉了,就是粮食也是非常的少的。

    朱重八想起来了一件往事,他和他小伙伴在村里玩的时候,他们做了一个游戏,朱重八总是当皇帝,他的那些小伙伴儿也非常信服他,他们都当大臣。

    这段话朱重八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当皇帝的时候,他觉得皇帝的生活就是天天有大饼吃,那就所谓的,皇帝左手一个大饼,右手一个大馍,然后就是吃一口大饼,然后再咬一口大馍。

    通过这件事,你可以感觉到朱重八原来他们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连吃个馒头吃个大饼,都成了最高的奢望,想想看,他老爹那不是比和尚还要和尚吗?

    所以说这样的事情,真是的,是朱重八亲自体验的,就这么一个老实巴交人,居然受这些地痞无赖的欺负,你说朱重八他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报复?

    当然啦,如果不是朱重八,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的话,那么他就是想报复也是有心无力,现在的朱重八至少也是一个寺庙的之主了吧?

    手下也有几百号人啊,他才有这样底气,说这样的话,要不然的话,他什么话都不会说的。

    所以这次朱重八就是在想,怎么能报复眼前这个人,让他长点记性呢。

    这个时候,朱重八说道,“我只记得我打了一些地痞无赖,除此之外,我好像我什么人都没有打,这位大人难道那些地痞无赖就是你的兄弟,真的吗?”

    朱重八,这个时候就是明知故问,然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就要这样说,他就要羞辱这位大人,他不怕这位大人生气,生气了就更好,这就是朱重八现在的想法。

    那位原来给朱重八办事的那位官员,一直在不停的给朱重八在使眼色,在朱重八装作没有看见,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忍受不下去的,如果可以忍受的话,孰不可忍呢?

    其他事情朱重八可以让步,但是这件事情他一定抗争到底,他还想如何对付面前这位官员,他是告御状,还是通过其他办法?

    因为朱重八,在想一件事儿,对于这位官员的后台是不清楚的。

    不管这位官员的后是谁,朱重八就要处理这件事,虽然这里是元大都,朱重八也是毫不畏惧,他一定要自己解决这件事。。

    想到这里,朱重八的态度又突然间缓和起来,因为朱重八觉得这样子下去的话,其实没什么作用。

    要想把这件事解决,朱重八肯定还要想其他办法,但是不论怎么想,朱重八这件事一定会解决,要不然的话,朱重八的良心会不安的。



    朱重八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因为这件事情一定要解决,要不然的话,朱重八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不过呢,现在朱重八不能动武,毕竟人家也没有动武,况且现在是在衙门里面。

    这样说吧,如果朱重八想报复人家的话,一定要想别的办法了,毕竟这对于朱重八来说,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位官员看着朱重八,最后说道,“我也不和你辩论,咱们走着瞧,还有就是你来这里,不是想办事吗?你放心,我肯定不给你办的。”

    朱重八也笑了,“这位大人,我来这里没有什么事情啊?只是我今天觉得有人会倒霉,所以,特地来提醒一下!其他事情没有了,告辞!”说完这句话,朱重八是扬长而去。

    “你说谁会倒霉呢?”这位大人非常生气,然后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摔。

    也许是他用力过猛的缘故吧,桌子上有一个毛笔蹦起来了,然后黑色的墨汁洒到了他的脸上,有一些溅到他的眼睛里面,有一些进了他的嘴里面去了。

    这位大人那是更加的恼怒啊!简直要发疯了,“秃驴害我!”然后他站起身来,去追朱重八。

    到了门口的时候,他由于是太生气了,竟然把门口的门槛忘记了,他的双脚被门槛一下子绊倒了。

    想想看,这位的体重大约是两百斤左右吧,这是衙门,外面都是坚硬的石头,他就这样摔倒在石头上面。

    由于惯性的作用,他的满口牙全部碎掉了,那真的是太惨了,不过这个人终于不动了,因为这个时候,他实在是太痛了。

    他不知道的是,幸好他停下来了,如果他继续闹下去的话,他肯定会没命的。

    因为远处的地面上,那可是有很多铁钉的,那要是扎到脑袋上,那真的是神仙难治啊!

    这个时候,朱重八已经出了这个衙门,虽然他听到后面这位狗官在叫唤,但是朱重八头也没有回,继续往前走。

    毕竟这个家伙和他是敌非友,对于敌人的事情,朱重八一定不会关心的。

    朱重八在心里想着如何报复这位官员的事情,其实他不知道这位官员已经是很惨了。

    不过朱重八还是没有想起来更好的办法,毕竟朱重八不能进攻,因为那样的话,他就变成了没有道理的一方了。

    所以,他要等待对方来进攻,这是朱重八最后的决定,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个时候,朱重八反思自己的情绪,因为朱重八觉得自己的情绪似乎出了一点问题。

    他刚才竟然出离愤怒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朱重八没有想到的事情。

    这个时候,朱重八也觉得自己的表现,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他竟然是这样想的。

    冷静,这个时候,朱重八在心里面对自己说,一定要冷静下来,因为朱重八需要一种定力,那就是所谓的泰山蹦于前,而不变色。

    原来朱重八的心静是非常平静的,但是这一次是因为他亲人的事情,朱重八才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变化,朱重八也是非常不了解的。

    因为朱重八也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不对,这样的情绪是非常不对的。

    朱重八在分析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这些人触动了朱重八心里最柔软的一块,那就是关于他的亲人。

    在朱重八看来,亲人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他的亲人,朱重八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的生命。

    但是呢,朱重八这个时候在想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说他失去生命的话,他的亲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其实这是很容易想象的,那就是他亲人会继续被别人欺负,或者说他亲人根本就活不下去。

    这样的事情不是朱重八希望发生的事情,他需要的是他的亲人,保证安全,安全至少二十年时间。

    然后等到他定都金陵,大业已成的时候,把他的亲人接到金陵去享福,这是朱重八的打算。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这件小事而丧失理智,朱重八做出了无法收拾的事情的话,对于这件大事就会有很大的干扰。

    所以这个时候,朱重八对自己想法进行了深刻反思,然后朱重八觉得他这种情绪是非常的有害的。

    虽然平时的他是非常的睿智的,表现的非常的好,但是这一刻的他表现的非常差劲,这就是他自己的弱点,对于这一点,朱重八是心知肚明的。

    其实这一点,朱重八也是表现出来一次的,那就是原来有人对小春儿下手的时候,朱重八也是那么的愤怒。

    不过呢,那个时候,朱重八的表现还是非常的有克制的,但这个时候,朱重八是完全没有克制的,如果不是因为朱重八是和尚的缘故的话,估计刚才他已经和那个大人已经大大出手了。

    朱重八,相信这样的事情他是做得出来的,因为这也是朱重八心里想的事情。

    但是呢,如果朱重八做这样事情的话,他至少得蹲大狱,或是有更严重的刑罚。

    这样的事情如果出现的话。会大大干扰朱重八下一步计划,甚至可以影响他这二十年的总体事情的发展。

    如果这件事朱重八真的做的话,那真的是因小失大了,朱重八自己的情绪太激动了,有些事自己不应该做的,做这些事真的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有了一个深刻反醒,以后这样的事情,他坚决不要做。

    还有他的情绪,他以后要控制好自己情绪,因为这样的情绪,影响也是太大了。

    朱重八在想如何平复这种情绪,而且让这样情绪以后不能再有,朱重八要加强修养。

    毕竟,如果朱重八不加强修养的话,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才会这样失态,朱重八发现他一旦失态,就会做出错误的事情。。

    所以说,朱重八以后需要掩饰自己的脾气,让事情往好的地方发展。

    朱重八这个时候,怒气已经完全消失了,他准备去那块地上面去看看,他要找那些在土地上劳动的那些人们,去问问这是谁家的地。



    朱重八觉得自己原来想的真的是太简单了,他竟然有事儿,想都没想,就往衙门那里跑。

    朱重八现在就觉得这样的事情不是他想象的,在朱重八看来,有事情就要想办法自己解决,而不是去找官府的解决。

    官府毕竟有些事情还是做不了的,朱重八只能把自己想办法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是难以避免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想起了洪恩大师说的一件事,那就是原来那些官员,就想把洪恩大师他们的地契,田契,还有其他东西收走,但是因为洪恩大师他们誓死不从,所以才有朱重八现在这里建立了皇觉寺大都分院。

    这世界上的这些事情都是相联系的,如果一件事发生了,那么,你只要好好处理的话,对于你另外的事情就有好的影响,当然了,话也说回来了,如果你这件事不好好处理的话,对你下面要做事情那也是有不好影响的。

    这件事朱重八觉得他应该去问问洪恩大师,毕竟洪恩大师他们师徒两个可是在这里待了几十年了,对于这周围的事情,他们肯定是一清二楚的,于是朱重八马上就找到了洪恩大师。

    “洪恩大师,最近过的怎样啊?”朱重八到了原来洪恩大师师徒住的那个地方,对于这里,朱重八已经命人进行了改造,已经比原来好多了。

    本来朱重八觉得让洪恩大师他们师徒两个住到后院最好的僧房里面,但是洪恩大师和他师父已经在菜园里面住习惯了,一直不想搬走,朱重八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

    “如静大师你这么忙,怎么有时间来看我们呢?我们现在过得非常好,你看我们的伙食也改善了,现在我们吃的是寺里面提供的饭菜,而且我们这边的菜地也算归公了。”洪恩大师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直在笑着。

    毕竟现在的皇觉寺大都分院就是汉人说了算的寺院,洪恩大师也看了,现在这里的僧人都是汉族人,没有其他族的僧人,对于这一点洪恩大师是非常满意的,因为这就是他的理想他的梦想啊。

    只要是实现了这一点,那么对于其他事情,洪恩大师是不会介意的,因为他觉得事情就是这样的。

    “洪恩大师,你的高风亮节真的是让如净佩服了啊,对了,洪恩大师,我有一件事想问你!”

    说到这里,朱重八停了一下,因为他要看人家洪恩大师的反应,看人家想不想说话了。

    毕竟这件事要看洪恩大师意见的,如果洪恩大师不同意的话,朱重八是一点儿招都没有的。

    洪恩大师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根本想都没有想,然后就直接说道,“如净大师,你有话直接说吧,哎,对了,我有一件事告诉你,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寺院有点太小了,我看你招了那么多人,还有好多人要过来,我们的寺院需要再扩大,我告诉你啊,后面的那座山旁边,我们还有大约是两百亩的地,但是呢,没有地契和田契,因为我和这边的官府闹了一点矛盾,所以说,他们也没有给我们田契和地契,但是呢,那些第是属于我们皇觉寺所有的。”

    洪恩大师停了一会,接着说道,“还有就是在这中间的这一大块儿地,那是别人的人,那个人叫黄三,现在不知他们家里面是谁说了算,以前是黄三说了算,你可以去打听一下,很多人都很清楚的。”

    朱重八在非常仔细的听着洪恩大师的话,因为洪恩大师真是太了解他了,这些事情他还没有问呢,人家洪恩大师已经全盘告诉朱重八了。

    看来洪恩大师大师真的是不愧为做过方丈的人,考虑事情就是不一样。

    朱重八这个时候对洪恩大师说,“受教了,如净现在马上就去找那个黄三和那个黄三的后人。”

    朱重八,对这些事情也是说办就办,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毕竟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拖下去的,因为如果朱重八拖泥带水的话,那么好多事情他是办不了的。

    因为这个洪恩大师只知道这些名字,但是呢,他又忘记了黄三他们家在哪里住了。

    于是朱重八,离开了皇觉寺大都分院,然后到后面又转了一圈,找了几个佃户去问了问,这才知道黄三家现在哪个地方。

    黄三,就是这几百亩地的主人,这个时候,他家还是挺富有的,毕竟他们这一大块地非常的好,而且有这么多佃户给他种地,每年都收很多的粮食。

    朱重八看着这一大片良田,心里也是觉得很羡慕的,而且朱重八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一次肯定是唇枪舌战了。

    毕竟人家的土地非常的好,如果你想买的话,人家马上会拒绝,因为朱重八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是他的话,他也会拒绝的。

    因为这是很明显的啊!毕竟人家不缺钱,更不缺粮食。

    如果想办好一件事,那就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败,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这是朱重八记得的孙子兵法上说的话。

    对于这一次和黄三的这次谈判,朱重八觉得有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他就先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不管怎么说,去见见黄三还是有好处的,这个人是怎么样子的,朱重八想感受一下这个黄家是什么样的家族。

    特别是黄三这个人,朱重八听那些佃户讲,他们都觉得黄三这个人挺好的,因为如果佃户有困难的话,粮食暂时不交的话,黄三也会同意的,所有的佃户都是这样说的。

    黄三算是大地主吧,几百亩的地,比原来朱重八见过的那个,他村里面那个大地主的地。多了很多啊。。

    这次朱重八就这么想,他是带着最好的打算,但是呢,朱重八还是想着如果失败的话,他要继续想办法,毕竟这件事他一定要办到,因为这对于朱重八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朱重八来到了黄家大门前。



    黄家的大门,看起来还是非常气派的,看来这家还是非常有钱的啊!

    朱重八觉得这一次他或许有很大的麻烦,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麻烦,朱重八都得达到目的。

    毕竟对于朱重八来说,有些事情是必须想办法完成的。

    不管怎么样,朱重八还是要先见一见这黄家的人,只有这样的话,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谈的,而且朱重八觉的,他是怀着诚意而来的。

    于是朱重八拍打门环,然后他要看看是谁给他开门,是下人还是黄家自己的人。

    因为在朱重八看来,如果是下人的话,说明他们家还是有很大的财富的,如果是黄家自己人来开,那说明他黄家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对于接下来出现的不同的情况,朱重八会采取不同的措施。

    虽然黄家以前还算一个有钱人家,但是呢,随着这个世道的不太平,那他们家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所以说。对于这样的变化,朱重八一定要努力的把握这种变化,为他的目的服务。

    没过多长时间,里面就有人给他开门了,然后那人将大门打开之后,朱重八看见开门的是一个年长的老头。

    这个时候,朱重八也是先说了一声佛语,“阿弥陀佛!贫僧如净,来见黄家家主,不知道家主可在啊?”

    这位老人把朱重八上下打量了一番,因为朱重八最近几年也是对佛经研究甚深,所以说他不自觉的就带有那种高僧气质,然后这位老人说道,“这位师父,我就是你说的黄家家主,请问师傅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看到这样的情形,朱重八心里似乎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说,黄家的状况并不是外面所听说的那样好。

    而且似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竟然是家主本人来开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家已经衰败了。

    虽然说这种状况听起来是非常让人难受的,但是呢,其实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自然一件事情。

    毕竟所谓的富不过三代,事情都在出现变化,因为一人一时的努力,只能使家庭繁荣昌盛一时,而不能支持一世。

    你要想支持的时间更长,那么你就需要更长久的努力,置办更大的家业。

    你看原来洪恩大师的寺庙是多么的香火旺盛,僧人众多,在朱重八接手之前,只剩下一个很老很老的僧人,还有一个也算很老的中年僧人,其他地方都是荒芜一片,这种景象多么的可悲,多么的可惨,你怎么能想象的出来,这里原来是那么的香火旺盛呢?

    有的时候,事情都是会相联系的,像这个黄家相邻的,原来的那个寺庙。对他黄家来说,也是有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这种相关性吧,所以说黄家这种现状,其实并不奇怪。

    所以说这件事,朱重八已经确定是可以谈的,因为黄家需要改变,改变他们这种家庭的现状,家族的现状。

    他们现在只是所谓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但是又没有任何的生机,没有任何的希望。

    而朱重八本人就是新的希望,新的生机的代表,你看看朱重八,走到哪里,就把幸福带到哪里,就把希望带到哪里。

    皇觉寺在朱重八进行改革之前,那也是摇摇欲坠,几乎破产,只是勉强的维持而已。

    但在朱重八进行改革之后,现在皇觉寺的地盘扩大了好多倍,而且还在飞速发展,现在有了皇觉寺大都分院。

    这样的成就说明了什么?朱重八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如果和朱重八结成善缘,那么对于他的家族,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良机,不过呢,这样的事情,就靠他们家主自己来判断吧。

    朱重八是不会提醒他们做什么选择的,或者说主动提什么建议的,不想逼迫别人做什么事情。

    也就是说这件事,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朱重八还会想其他班法,就是想办法就是让他们自我觉悟,心甘情愿从内心想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迫于某种压力。

    “你好,黄家家主,我是这旁边皇觉寺的总管,我有件事想和你好好谈谈,你看说话方便吗?”

    黄家家主听了之后,非常惊讶说道,“这边上不是那个什么洪恩寺吗?好像以前不叫皇觉寺啊。”

    “是的,以前不叫皇觉寺,现在是皇觉寺大都分院,你看我们寺院,现在香火旺盛,我们需要扩大寺院的规模,这寺院后面有几百亩地是你们黄家的,我们想买下来,家主意下如何呢?”

    黄家家主听了朱重八这话之后,又把朱重八打量了一下,等了半天,才说一句话,“不知道总管你出什么价钱呢?”

    这句话一听皇家家属说这样的话,对方就觉得这件事还是真的可谈的,出什么价钱,然后匆匆忙忙说道,就根据这边的市场价吧,就是公里的价格大家都满意的,价格这样好吗?

    黄家家主说,“我也想把这些地卖掉啊,真的,要是不卖掉的话,我们黄家真的是难以支持下去了,所以说师父啊,快进来,我们好好谈谈吧。”

    事情的进展顺利的让朱重八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但是呢,朱重八发现事情的确是如此,因为黄家家主已经在前面带路了。

    虽然事实是这样的,但是朱重八心里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他总觉得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

    也许是因为朱重八经历了很多事情的缘故吧,他对事情的看法就是这样,他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任何事情都有它独特的另一面。

    所以说这个时候,朱重八觉得,虽然现在皇家家主是这样说的,但是后面有可能变化。

    有可能出现其他事情,这都是可能的,这样说吧,在最终的田契,地契拿到手里之前,所有的变化都是可能的。

    其实朱重八刚才想自己也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觉得自己表现对于这些地,有点儿太觉得太需要了。。

    这样的话,黄家家主有可能会加价,因为是他需要的程度比较多一点。

    但是呢,朱重八觉得出家人不打诳语,他就是这样的想法,他这样说,也无可厚非了。



    朱重八觉得他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做的交易还是比较少的,而且都是一些大交易。

    黄家这个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很小的交易,在朱重八看来,黄家最多也就是两三百亩地,按照市价最贵的,最好的田地大约是二十两银子,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交易最多也不会到一万两银子。

    上次朱重八运的那一批粮食来到大都,轻轻松松的就赚了几万两的银子。

    不过对于那样的大生意,朱重八丝毫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他反而觉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见朱重八的心理素质有多好。

    黄家这件事呢,虽然牵涉的金额不大,但是比较难缠,所以说朱重八,要自己来解决这件事,因为这样的事情,小春没有办法。

    黄家家主带着朱重八,来到他们家的客厅。

    朱重八在打量着黄家这个客厅,看起来还是古色古香的,不过物品陈设有些老旧,可见多年没有更换过,也可见黄家的日子的确是不好过的。

    不过朱重八不会节外生枝的,他只会办自己想办的事情,对黄家的私事,他是不会过问的,毕竟那和朱重八没有关系。

    他们二人分宾主落座之后,黄家家主给朱重八和他自己各倒了一碗茶。

    对于茶道,朱重八还是略知一二的,他稍微用心查看了他的这些茶杯,茶碗,在朱重八看来。这些东西真的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个时候黄家家主说,“是这样的,我那些地,可以卖给你们皇觉寺,但是你们要保证一点。就是我那些佃户你们要妥善安排,毕竟他们已经跟我们很多年了。”

    听了黄家家主说这句话,朱重八顿时对黄家家主的好感增加了很多。

    “这不是问题,黄家家主你放心,这件事我肯定会安排好的,接下来我们谈下价钱吧,看看多少钱合适吧!”

    黄家家主想了一下说,“我原来置办这些田地的时候,当时大概花了一万两,大和尚这样,你看我家这种情况,你给我六千两,我就把这些地全部给你,你看可以吗?”

    朱重八暂时没有说话,他在想这件事情。

    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了一个中年人,看起来和这个黄家家主长得是非常的相像,然后这个人对着朱重八说道,“这位大和尚,我不要你六千两,你只要给我五千两,我这些土地就卖给你。”

    黄家家主一看到这个人,顿时脸色大变,“你这个败家子啊,你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既然犬子这样说,那就五千两吧。”

    朱重八听了他们父子两人之间的对话,朱重八心里有很多疑惑,因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合常理的。

    他们提出价码之后,朱重八本人根本没有去讲价格,人家自己就把价格主动降低了,这要说明什么?

    这件事情不简单啊!中间肯定有事情啊,要不然的话,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朱重八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他们不会把这地已经卖给别人了吧。

    想到这里朱重八马上说道,“黄家家主啊,价格我们好说,但是我想看看你们的田契,地契,请黄家家主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吧,我当面验核一下,然后我们就可以做交易了。”

    朱重八说话也是非常的有条理,滴水不漏。

    这个时候黄家家主对他的儿子说,“快把那个田契,地契拿过来,原来说你要保管,快,现在已经要把地卖出去了,你赶快拿呀!”

    这个时候,黄家家主的儿子的脸色变了一些,然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那些地契就在后面,我马上去拿,大和尚,你银子带了吗?您要是有的话,你就出来让我看看,要是没有银子的话,就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

    朱重八心说,哦,他还被人看扁了,于是朱重八从怀里一掏,掏出了四张银票,一张是一千两,“你看,这就是银票。”

    朱重八故意少掏出了一千两,因为他要试探一下,四千两他们接受不接受,如果接受的话,这不更好吗?能花更少银子办成事情,那再好不过了。

    “好的,好的,我看到了,我现在就去拿!”说着这位黄家的少家主就出去了。

    黄家家主等着他儿子出去之后,对朱重八说,“唉,这位师父啊,你看犬子真的是败家子,但是犬子既然这样说的话,我就这个价格卖给大师吧,等下我们就移交田契,地契。”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似乎进展得非常顺利,但是朱重八就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因为真的这样事情太不正常了,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现在朱重八还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地方,这个时候他要做就是守住本心,静观其变。

    然后把这件事处理的好好的,把事情办成是最重要的目的,朱重八想。只要他把这事情办成了,把地拿到了,那他就可以了,至于黄家人家的其他什么事情与朱重八真的是毫无关系的。

    就这样朱重八就在和黄家家主随便聊天儿,“我说这位大师啊,你是大都本地人吗?我怎么没有见过你啊,因为其他寺庙我也经常去的。”

    于是朱重八又诵了一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黄家家主,我不是大都本地人,我是来自南方的。

    黄家家主听了朱重八的话之后,眼睛顿时也顿了一下,对于他的这些小动作,朱重八那是看得清清楚楚,看来这里面真有事情啊。

    朱重八已经做好了防备,看看他们有什么花招,不管他们有多少招,朱重八都接着。。

    对于朱重八来说,那么多的大风大浪都过去了,现在这一点事还能难住他的不成。

    等了半天,这位黄家家主的儿子终于回来了,回来之后呢,他手里看起来是拿了东西的,然后他对朱重八说道,“大和尚,你先把银子给我,然后我就把地契给你。”



    朱重八听了黄三儿子的话,顿时起了疑心,看来一定有问题。

    “这位施主,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在我手里,你的货呢?”

    朱重八这个时候,他在观察着黄三父子的反应。

    黄家家主看着他的儿子,所谓知子莫如父,他也看出来了,他儿子手里拿的不是田契,地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但是此刻黄家家主却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他心里非常的复杂。

    他们黄家现在真的到了一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黄家家主给那些佃户们说好话,是因为他没有力量制衡那些佃户了。

    黄三的儿子一听朱重八这样说,马上就说道,“那好吧,那我们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

    朱重八,当然也看透了黄三之子的这种像是小人得志的表情,他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朱重八对黄三之子郑重的说道,“我说的是田契,地契,你看你拿的是什么?你还以为我没见过真正的天田契,地契吗?这位施主!”

    说这话的时候,朱重八是不卑不亢的。

    因为朱重八,他是心里有底的,而对面的黄三之子呢,他是极度心虚的。

    因为他家真正的田契地契,他已经抵押给别人了。

    这样说吧,如果他们不去拿银子去赎这些田契地契的话,这些土地就不是黄家的了。

    所以说,他们非常需要这笔银子,去把田契地契赎回来,但是这些话,他还说不出口。

    这个时候,朱重八说道,“如果你没有田契地契的话,那么这件事就算了,黄家家主,如净打扰了!”说完朱重八站起身来,就要离去。

    其实黄家家主的这几百亩地,原来置办的时候,真的没有花多少银子。

    因为那时候。黄家家主,还很年轻,这几百亩地,他是靠赌博赢过来的,但是这一点,他没有跟任何人讲。

    黄家家主一看朱重八要走了,这个时候,他也慌了,他马上说道,“如净大师慢走,请稍等片刻,我现在去核实一下!”

    黄家家主拉着他儿子进了内堂,然后详细询问他儿子,“你说实话吧,那些田契地契,你到底放哪里了?好不容易有人出钱买我们这片地,你到底放哪里了?你可知道,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啊?人家出的价钱这么高,如果我们不卖掉的话,咱们家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这个时候,他儿子终于说实话了,“是这样的,老爹,那就田契地契,我已经抵押给别人,是抵押给王老板了,就是那个开米铺的王老板,然后我给他借了一千两银子,我们要快点去赎回来,要不然的话,这地真的不是我们的,老爹你看着办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儿子这样说的。

    黄家家主听了他儿子的话,心里也是觉得百感交集呀。

    他儿子竟然干这种事情,他当爹的真的是,也是无可奈何呀,没办法呀!

    事已至此,真的是没有办法呀,反正已经到这一步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朱重八那是何等人物,对于黄家父子的心思,已经搞清楚了。

    黄家现在已经快要支持不下去了,急需要朱重八的这笔银子来救急。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朱重八再也不着急了,因为朱重八觉得要着急的是黄家父子,不是他。

    朱重八现在大胆猜测,这田契地契,此刻一定不在黄家父子手上,但是也没有过户给别人。

    这个时候,朱重八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那就是原来他老爹生病的时候,他老娘把家里唯一一件值钱的东西,就是他娘的一个金簪给抵押给当铺,然后才有钱买药。

    后来,因为没有钱去赎回金簪,那件金簪就归当铺所有了。

    今天黄家的这种情况,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想到这里,朱重八有了一个想法。

    不一会功夫,黄家父子两个出来了,这次那个黄三之子看起来无精打采的,没有任何的精神了。

    黄家家主此刻也是满脸堆笑,“如净大师,请坐,有话好说!”

    朱重八当然不会就这样坐下的,“你们商量出什么结果,田契地契在哪里?”

    “是这样的,犬子把田契地契放在了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但是现在暂时拿不到,这才拿了一个假的,请大师见谅,但是这三百亩地现在的确是我们黄家的。”黄家家主思虑再三,说出来这样冠冕堂皇的一番话。

    朱重八听了之后,冷笑道,“黄家家主,俗话说,水贼过河,甭使狗刨!你这样说是欲盖弥彰了。”

    黄家家主的老脸再也挂不住了,“如净大师,你这话说的有些伤人了。”

    朱重八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小僧多有打扰,告辞了!”

    这次朱重八是真的头也不回的走了。

    黄家家主真的是太后悔了,但是刚才他说朱重八的话,太重了,只好看着朱重八离去了。

    其实朱重八这是用的欲擒故纵之计,这块地,他当然是要的,不过不是他来办理了。

    因为事情的原委已经搞清楚了,就由小春来处理就可以了。

    具体小春用什么样的办法,朱重八就不会去过问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朱重八根本不在意了。

    不过经历了这件事,朱重八感受也是很深的,那就是人这一生,一时的努力,根本是不够的。

    人生漫长,需要长久不断的努力,这样才能长享福运。

    对于朱重八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因为他本身就是在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努力。

    回到了皇觉寺大都分院,朱重八找到了小春,把这件事交代下去。

    这次朱重八只是说明了他了解到的情况,具体如何办理,并没有说明,甚至也没有给出任何的建议。

    小春那么聪明,当然理解了朱重八的意图了,马上就去办理了。。

    朱重八觉得自己的修养似乎还需要加强,于是就拿起来了一本佛经,研读起来了。

    这个时候,朱重八听到外面似乎有人在大声喊着什么,于是朱重八站起身来,走到了门口。



    朱重八走到门口,看到原来是洪恩大师在说话。

    洪恩大师来见朱重八,但是门口有一个小和尚不认识洪恩大师,所以,不让洪恩大师进来,于是洪恩大师大喊起来。

    朱重八笑着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洪恩大师,请进!”

    洪恩大师也没有真生气,只是和那个小和尚开个玩笑而已,毕竟这是他的寺庙,这一点,洪恩大师始终是这样认为的。

    “如净大师,是这样的,刚才那个黄三来找我了,说是要把他那三百亩地卖给我们,说是两千两就行,你看可以吗?”

    听了洪恩大师的话,朱重八心说,看来这家是支持不下去了,“这件事我交给小春去办了。”

    说到这里,朱重八一想,小春现在可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主持方丈啊,于是又加了一句,“这件事方丈会处理的,洪恩大师多谢你了!”

    本来朱重八还想给洪恩大师安排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的,但是洪恩大师坚决不受,只做一个最普通的僧人,对于这一点,朱重八也是非常感动的。

    送走了洪恩大师,朱重八继续研读佛经,因为这次他竟然在别人面前说了过火的话。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朱重八觉得这件事还是有些问题的。

    那就是说朱重八的心态有些不太稳重了,这是朱重八最担心的事情。

    毕竟朱重八是一个领导者,需要成熟稳重,不能情绪化,这是必须的。

    所谓人需要每天反醒自身,朱重八最近在元大都这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特别是关于朱重八的亲人的事情。

    对了,朱重八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了一件事,那就是其实他不但对别人说话大声了,更和别人动手了。

    虽然朱重八是有从分的理由动手的,这一点他自己觉得也没有错,但是是如果可以不动手就能解决问题的话,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朱重八又想起来了那帮地痞无赖的幕后主使之人,他觉得这件事肯定不会这样结束的,一定会有事情发生的。

    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情,需要做些准备,毕竟这里是元大都。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就是这样的道理。

    但是朱重八这样想,并不是说他后悔了,或者是害怕人家了。

    他只是先把事情想的严重一些,因为如果最严重的情况出现了,对于朱重八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话,那么他有什么可怕的呢!

    这是朱重八在践行,未思胜先思败的道理,他要提前做好安排。

    因为朱重八如果把这件事安排下去的话,他需要人才来执行这件事。

    这件事,朱重八需要人才来处理,他有很多事情的,不可能只盯着这件事。

    那些被录取的讲师名单已经下发下去了,但是朱重八并没有规定他们什么时候来。

    所以这个时候,朱重八在发愁,人才难得呀,他现在是大量需要人才啊!

    因为朱重八心里有事情,于是起身出去了。

    现在的皇觉寺大都分院,那真的是相当的气派了,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朱重八不惜重金,打造出来的,当然是不同凡响了。

    虽然其他的寺庙,有的也是非常有钱的,但是朱重八有强烈的自信,那就是再等一段时间,在元大都,最有钱的寺庙,绝对就是皇觉寺大都分院,其他的寺院根本不是对手。

    这个时候,朱重八有些饿了,于是就走进了皇觉寺大都分院的斋堂,因为现在不是饭时,僧人不是很多。

    这也是朱重八定的一个制度,那就是斋堂全天都供应饭菜。

    不论任何时候,只要僧人饿了,都可以来吃饭,这样的规定,也是朱重八给人僧们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待遇吧。

    因为原来在皇觉寺本部的时候,朱重八就发现了原来集中吃饭的一些弊端。

    那就是有些人吃的快,有的人吃的慢,而且那么多人一起吃饭,虽然热闹,但是却没有一点自由可言。

    因为如果你因为有事情误了饭时的话,想要吃饭,那是很难的,毕竟那些斋堂的僧人不会一直在那里等着。

    其实这一个制度安排,朱重八是从他自己本身的需要出发,才这样做的。

    因为朱重八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饭时的,只不过朱重八到哪里都是大总管,他想吃饭,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那些普通的僧人想吃饭的话,那就不那么容易了。

    为了那些吃的饭,慢的那些生人,或者是那些不想和别人一起吃饭的生人的利益初衷吧,就有了这样的规定,因为这样的规定就是人性化,最终把自己想出来的一个道理,因为在中国觉得,一个生人只要做好方丈就要有好的事情,那就是好生日了,或者把经验好这就行了,是至于吃饭的事情真的可以算是个人事实可以予以照顾的。

    这次朱重八来斋堂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了几个僧人,在这些僧人中间,其中有两个还是被录取的讲师。

    因为朱重八对这两个人印象还是挺深的,看到他们在这里,朱重八心里真的是很高兴,朱重八走过来说道,“你们二位也在啊!”

    这两个僧人一看是朱重八,马上站起身来,说道,“见过如净大师,我们也是刚刚过来。”

    他们说话也是不卑不亢的,对于这样的僧人,朱重八也是非常的喜欢的。

    因为这样的僧人看起来就是精明强干,办事能力强的,朱重八就需要这样的人。

    “你们来的这么早,不是说可以回去,把你们原来的事情交代一下嘛,不必这么着急来的。”朱重八笑着说道。

    两位僧人看着朱重八,马上恭恭敬敬的说道,“我们的事情早处理好了,我觉得寺院里面现在需要人,所以说,我们就先来了,如净大师你要有什么事情的话,尽管开口,我们是大都本地人,好多事情,我们都是很熟悉的。”。

    朱重八听了这两位僧人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高兴。

    因为他刚才正在发愁这件事情呢,这个时候竟然有这样的僧人,真是天助我也!



    朱重八笑着说道,“先吃饭,事情等下再说。”

    “谨遵如净大师法旨!”

    在皇觉寺大都分院,朱重八享有崇高的威望。

    因为这里就是朱重八一手建立起来的。

    现在这里面的所有僧人,都是见证了这一过程。

    所以说,人的名声就是这样,只靠你做事实实在在攒下来的。

    而不是说要投机取巧。

    朱重八的努力与进取有目共睹。

    况且他努力的成果,一切胜利也是历历在目。

    这就是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

    朱重八在计划如何把防范那个小官的这件事,告知他们两位?

    当然啦,朱重八肯定不会把真实情况告知这两位的。

    毕竟这件事的背景谁都不知道,连小春也并不很清楚。

    小春之知道原来开饭店的那家人与朱重八有关系。

    但是朱重八并没有向小春儿道出原委。

    小春那可是朱重八的心腹大将,连小春都不知道的事情,朱重八告诉别人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这件事朱重八需要仔细斟酌一下。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这样的古训,朱重八时刻记在心里,一点都不敢忘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家两位僧人,是刚刚加入皇觉寺大都分院。

    对于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认同感还很弱,如果这个时候太过于信任,也不符合人之常情。

    思前想后,朱重八终于决定,就是稍微告诉他们盯一下这件事就行了。

    具体怎么做嘛,就是注意那些人的行为,只要不危害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利益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就是,朱重八想对这些新入寺的讲师,重新给他们命名,就是起新的法号。

    毕竟是皇觉寺大都分院的弟子,这样就有一种归属感。

    当然那些新入司的弟子,肯定是会给了他们一个新法号的。

    这是也是一个问题,如何体现法号的等级性后连续性,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都是朱重八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但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处理的,因为这都是迫在眉睫的。

    所以说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作为首领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要充分考虑很多事情。

    这个时候,他们的饭终于吃完了。

    因为朱重八在想事情,没有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

    有位僧人原来的法号是慧明,他就非常赞同朱重八现在的这种吃饭的办法,那就是食不言,寝不语。

    这位慧明和尚,那可是大有来头的,原来他是一名落第秀才。

    因为没有考上功名,所以这才一气之下,遁入空门。

    但是他的亲朋好友当中,有人可是考中了进士,有这样的背景,这位慧明和尚在大都这边,也是很吃得开的。

    这次应征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讲师,也是出于一时的兴趣。

    他觉得皇觉寺是属于汉人的寺庙,所以这一点,他非常赞成,于是就加入了皇觉寺大都分院。

    吃完斋饭之后,朱重八带着这两位新来的讲师去了他自己的禅房。

    他要跟这两位新来的讲师,好好聊聊,然后顺带把这些要做的事情安排好。

    毕竟朱重八这些事情,必须是有人来完成的,如果没有人去做的话,那么对于朱重八来说,他就要遭受损失,最主要的就是朱重八的心里过不去。

    对于和他敌人的斗争,朱重八是这样看的。

    如果说,这个时候,他的实力超过了敌人,那么朱重八肯定要不顾一切的,把敌人消灭掉。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朱重八觉得,这个时候,他的实力不如敌人。

    那么他会抱着一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长期打算。

    把这件事暂时压在心里,然后等待时机成熟,再去报仇。

    因为朱重八的想法,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如果他硬来的话,可能会招致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丢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事情,朱重八怎么会做呢?

    于是朱重八就和这两位闲聊起来了,就是了解他们以前的经历,还有他们的爱好特长。

    毕竟这些,朱重八还没有了解过。

    当朱重八听说慧明和尚以前是一个秀才,这个时候,朱重八真的是非常的高兴。

    看起来朱重八已经兴奋起来,因为秀才那可是知识分子,干事业是非常需要知识分子的。

    这个时候,朱重八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他这件事情有可能,以他非常想不到的方式来完成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朱重八觉得这个慧明和尚,有可能会解决好这件事。

    朱重八和两位讲师聊天之后,朱重八就和两位讲师进行说明,让他两位做什么事情。

    慧明和尚听说了朱重八这件事情之后,慧明和尚表面上看,和刚才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慧明心里也在想那个人是谁的问题了。

    然后慧明两人一起,退出了朱重八的禅房。

    看着二位远去的背景,朱重八心说,也不知道这两位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消息,不过呢,朱重八是充满了希望的。

    然后朱重八就在皇觉寺大都分院,继续研究他的佛经。

    朱重八觉得他的心情太过于激动,还得需要冷静思考一番。

    所以他就研究佛经,这个时候,周围非常的安静,这样的环境非常增长智慧。

    就这样朱重八竟然在禅房里面,看了很长时间的佛经。

    原来朱重八觉得,他只想从佛经中,吸取一些有用的道理。

    但现在朱重八觉得佛经更有所谓的无用之用。

    特别是在朱重八有些事情闹不清楚的时候,佛经的这种作用,更加的明显,对于这样的一种方法,肖阳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

    这个时候小和尚来禀报,“如净大师,慧明讲师求见!”

    朱重八心说,这才过了多长时间了,慧明就过来了,看来有好消息了。

    于是朱重八,急急忙忙的就出去了。。

    出去之后,见到了慧明和那位和他对着干的那位官员。

    那个官员一见到朱重八就说,“如净大师我错了,请你原谅,我也借用下一句话,华干戈为玉帛,从此之后,我们是友非敌,你看如何?”



    朱重八看着面前这位官员,就知道,慧明和尚是认识这个官员的,看起来他们关系还是不错的。

    其实所谓的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和别人化干戈为玉帛,朱重八当然也是非常愿意的。

    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未来的朱重八就是要广泛的交友,对这样很好的事情。朱重八当然不会拒绝了。

    毕竟这样事情还是很难得的。

    “好了!我们之间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希望我们从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朱重八虽然心里是老大不愿意,但是为了大局着想,他还是做出来了,这样的决定。

    因为朱重八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办,在这种事情上耗费大量的精力是得不偿失的。

    中巴朱重八最后让慧明和尚来处理这件事情,他就不再过问了。

    于是慧明和尚带着这位官员离开了朱重八的禅房。

    通过这件事情,朱重八对于慧明和尚的办事能力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那就是,这个慧明和尚,办事情,还真的是有点儿,独到之处。

    慧明和尚他在不能做这件事的时候,根本是一声不吭。

    然后自己默默的做这件事,等把事情办成了,才告诉朱重八,慧明和尚的这种做法,非常让朱重八赏识。

    现在在朱重八心目中,他已经把惠明和尚和他的三大将,小春儿,二河,达子放在同一水平了。

    不过这几个人各有胜场。不能说,哪个更厉害一点。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其最适合的地方。

    其实这样的组合,是现在的朱重八,最需要的。

    想想看,如果这几个人都只能办同样事情的话,那么对于朱重八来说,这四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而已。

    现在这四个人,能做很多种不同的事情。

    这样的话,也是给朱重八省了很多麻烦。

    遇到这样的事情,这朱重八当然是十分高兴的。

    毕竟自己有很多能干的手下,这样的班底,就是未来朱重八事业兴旺发达的坚实保证。

    此刻朱重八真是太高兴了。

    朱重八决定以后对慧明和尚还是要敢于大胆的使用。

    因为慧明和尚这么能干,如果这样的才干不利用的话,那对朱重八来说,真是对人才的极大的浪费。

    还有就是慧明和尚,以前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这种才干,是因为没有人让他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朱重八想到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他觉得自己有点像伯乐。

    是他发现了慧明的这种能力,是他给慧明提供了发挥能力的舞台。

    办成这件事儿之后,惠明和尚也是非常的高兴,因为他展示了他的力量和他办事能力,让别人刮目相看。

    朱重八,今天得到了一大将,他的心里,真的是非常欣慰,这是真的是意外之喜啊!

    也许是朱重八认真看佛经的这件事,感动了佛祖的原因吧,朱重八的好事是一件接着一件。

    开始是,慧明搞定了那帮地痞无赖的后台,把这件事解决了。

    还有就是小春儿和黄三家签订了地契田契的转让合同,那三百亩土地,此刻已经属于皇觉寺大都分院所有了。

    这样的事情,真的让人太高兴了。

    朱重八,这两个件事都已经实现了,他原来的设想,而且都是非常完美的。

    小春儿,今天花了两千两银子,本来,在小春看来,一千两银子就够了。

    但是呢,后来,那个黄家家主看起来太可怜了,没办法,小时候才同意给他们两千两银子的。

    要不然的话,他们是根本得不到这么多银子的。

    小春儿把这个事情给朱重八说了以后,朱重八也认为小春做的非常正确。

    在朱重八看来,有的时候,即使你有道理,但是你也要让着别人,不能因为自己有理,而不让别人。

    如果你在自己有理的时候,让着别人,那么你这样做,其实是给自己留一条看不见的后路。

    毕竟对于人们来说,他们任何时候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只要他们不服输,继续干下去,肯定有这一天。

    所以说,对于这样的可能性,朱重八不能排除。

    还有就是栖霞寺那些僧人已经把最新的一批粮食运到了大运河码头,听到这件事,朱重八兴奋异常。

    马上就带着小春,还有慧明和尚,去了大运河码头,去亲自迎接他们。

    在朱重八看来,他们就是英雄回来了。

    因为这个时候,朱重八最缺人手,所以说,他准备等他们来了之后,开始培训,培训结束,再让他们回去。

    毕竟他的讲师马上就可以到位了,到了之后,肯定要培养弟子的。

    那就把它在现在的这些弟子,作为这些讲师试讲的对象吧。

    如果是成功的话,朱重八马上派这些讲师回到皇觉寺本部,还有报恩寺本部,栖霞寺本部,对所有人进行教育。

    朱重八坚信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他这个计划,完全实现的话,那么,以后这几个寺庙的僧人,都将是他最虔诚的信徒。

    如果事情是这样发展的话,,让他们做什么事情话,他们肯定是不会推脱了。

    这就是属于教育的力量,对于这一点准吧,朱重八是十分期待的。

    在这个时候,朱重八开始在亲自指挥着他们,把这次运回来的粮食,全部运到自己的仓库那里去,暂时不卖给那些粮商。

    还有就是他的亲人的粮铺,最近生意很好,粮食,说实话已经断货了。

    所以这次朱重八让栖霞寺的那些弟子,从南方特意运了很多种粮食过来。

    不只是大米,小麦,还有其他种类的粮食。就是为了让他亲人的生意做的非常好一点。

    其实朱重八是有私心的,他对亲人所要的东西。真的可以不算钱。

    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利润,只要保本就行。

    但是朱重八这样做,也不能说就是他做的不对。

    这是朱重八的选择,也是他的自由。。

    毕竟,皇觉寺大都分院,是朱重八亲自创立的,那他说话,当然大家都听了。

    要不然的话,朱重八做为创始人,权威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