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全文阅读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txt下载

    朱元璋和另外四支义军的部队不再追赶逃跑的那些元廷的军队。

    而是他们在争抢地上残留的各种财物,而元廷的那些部队呢,更加拼命的的往后面跑,没命的逃去,而且扔的东西越来越多。

    他们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东西呢,但是事实上,他们真的有这么多东西。

    因为他们这次行军,前面说是他们的能打仗的军队,但是呢,后面是他们的给养部队。

    也就是说,后队变前队的话,这些运送武器粮食的这些军人,怎么可能跑得快呢,所以说,他们是越扔东西越多了。

    就这样,这次和元廷大军的交战,就这样很快的结束了。

    朱元璋,徐达,汤和,还有郭子兴郭大帅当然不敢在这边多待,他们在捡了很多战利品之后,迅速的带领着他们郭部的义军部队,退回到濠州城里面了。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的。你捡的这些东西就是你的战利品,现在朱元璋没有话说。

    因为就是想说什么,等到濠州城之后再说吧,因为现在真的没有时间处理这件事情。

    朱元璋对这一次战斗的结果,是非常满意的。

    也就是说,只要他对于战斗的地点,还有战场的这种情形,各种其他条件把握清楚,那么胜利就不是一件难事。

    所以说,这次朱元璋他们又取得了一次非常大的胜利。

    这样的话,他们有了这些东西的积累,他们可以把濠州城守的时间更长一点。

    因为这一次那四个大帅的义军部队没有出一点点力,但是占了大便宜。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当然是不会说什么的。

    但是郭子兴国大帅那肯定是有说法的,因为这个时候,郭子兴郭大帅,已经去和其他的几位大帅进行说理去了。

    他想问问这个世界的天理何在,他们在前面卖命,承受所有风险,其他四位就在后面,就是等着摘桃子,而且跑的时候,根本不管后面郭子兴郭大帅他们的这些兄弟们。

    郭子兴郭大帅会和其他的四位大帅,好好的说道说道。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元璋是不会关心的,因为他们现在要在濠州城这边,要被围困一段时间了。

    至少以前的历史记载是这样的,但是现如今会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现在看来,还得等待一两日才能看出分晓。

    也就是说,接下来这段时间,朱元璋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濠州城里面度过了,因为他们会被围困到这里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是呢,朱元璋觉得他要是抽空出去几次的话,应该这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毕竟一个人是可以的,但人多的话不行。

    毕竟他觉得如果一直被围困在濠州城里面,那么这个滋味真的是不好受的。

    因为朱元璋想往其他的城池去看看,看看其他地方的情况是怎样的?

    就是那边的具体情况如何,知道清楚的话,朱元璋就可以为他以后的出路,做一些安排。

    这样说吧,他作为郭子兴郭大帅手下的这段日子,马上要接近尾声了。

    他以后就要有自己的队伍了,这样的话,以后的他就是为自己而战了。

    因为人就是这样,一旦为自己而战的话,那么这样的积极性是肯定是不一样的,你为别人而战的话,那么你有的时候,肯定不会尽全力的。

    反正朱元璋就这样的,他有很多时候真的没有尽到全力,因为要尽全力的话,这对朱元璋未来发展是很不利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做这种对自己以后发展不利的事情呢?

    这个时候朱元璋心里竟然莫名的有些激动起来,虽然这些事情但是知道一些的,但是呢,知道的事情和经历这种现实,感觉是两样的。

    难道他以后真的是为自己而在了吗?朱元璋简直是有点儿怀疑的。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的发展都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脉络进行的,大致上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元璋也是非常的珍惜的,因为这样的话,才能一一对应,以后要发生的那些大事的时间,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那么朱元璋下一步就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以前朱元璋做好了的事情做得更好。

    而那些原来朱元璋没有做好地方,他会做得更好一些,这样的话,从头开始,让朱元璋的势力就比原来的强大,让朱元璋这支义军,发展的更快一点,这是朱元璋现在的想法。

    毕竟对于现在的朱元璋来说,他只有最简单的一些优势,那么,对于这点优势他肯定会珍惜的,一定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

    还有就是下一步,他会见到他很多的其他的兄弟们,所以说,如何和这些兄弟们相处,还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事情,就要成为朱元璋的当务之急了。

    因为这些事情要靠他来处理,毕竟他是大帅嘛,所以说,未来的生活,朱元璋的人生,真的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

    朱元璋面临很多的收获,当然了也会面临很多的不顺心的问题,但是呢,朱元璋没有任何的退缩。

    对于未来,朱元璋是有非常大渴望的,因为未来就是这样,他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重八你在想什么呢?你看你回来了,你也不回去看看我?知道我是多么担心你吗?”这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夫,马姑娘来看朱元璋了。

    对于这一幕,朱元璋心里感到真的是非常的温馨,有人关心和不容易关心,真的不一样的。

    以前的他,是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的,以后他就是有这样待遇的,他的生活真是不一样。

    但是朱元璋也要注意一件事,他不能让这些事情磨灭了他上进心。

    因为这些生活和朱元璋的进步是有矛盾的,但是呢,朱元璋肯定会把握好的。

    因为不是他不是别人,他是朱元璋。

    朱元璋就和马姑娘一起回到了住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平静,好像一点事都没有。

    但是朱元璋知道,在他们离开濠州城之前,还会发生一些惊涛骇浪的。

    不过朱元璋一点都不会惧怕的。



    朱元璋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其实现在朱元璋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如果现在有事的话,那就解决当前的事。

    如果没有事的话他会推演未来至少一到两年内将要发生的事件。

    在脑子里面把这些事情的发展进行预演一下,然后朱元璋看看他现在要为将来做些什么事情?

    毕竟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和现在的一些事情,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毕竟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事情,如果他能推测出现在需要做什么?

    那么朱元璋就会把现在所缺少的这些给补上,这样的话,以后遇到那些事情的时候,就可以从容面对。

    现在元廷的大军已经把濠州城团团围住,而且事情的进展也如同朱元璋原来所设想一样,元廷大军就是围而不攻。

    本来要凭着他们现在这几支义军的实力,他们想突围也应该是不是那么难的事情!

    但是呢,突围出去之后,他们要干什么?对于这一点,他们还是没有方向的。

    毕竟四周都是有其他义军所占领的地盘,或者就是元廷的地盘。

    于是郭子兴郭大帅向朱元璋问计,他们是在这里坚守还是突围而去?

    朱元璋当然要表现出深思熟虑一番的样子,然后最给郭子兴郭大帅建议,应该坚守濠州城。

    理由如下,濠州城易守难攻,粮食足够,城池坚固,坚守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朱元璋也向郭子兴说明他一个想法,他觉得元廷这次包围濠州城的时间不会太长,让郭子兴郭大帅稍安勿躁。

    俗话说得好,话是开心锁!本来郭子兴郭大帅的心情是有些忧郁的,毕竟他是几千义军兄弟的当家人。

    那他必须为未来的事情进行考虑,就是说,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

    要不然的话,这些义军兄弟就会跟着他吃苦,这郭子兴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其实呢,郭子兴也算一个非常好的大帅吧,但是呢,他只是一个好的大帅而已,并不是一个卓越大帅。

    其实郭子兴郭大帅本来他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局面的。

    现在这座濠州城,就是是郭子兴打下来的,开始时候,只是有他一只义军而已。

    但是呢,从其他地方来了义军,郭子兴没有拒绝,通通让他们来到濠州城内。

    郭子兴那是一片赤诚之心,但是呢,人家并不领郭子兴这个人情啊!

    来了四拨人之后,把郭子兴也给比下去了。

    本来开始的两拨人还是想以郭子兴为主帅呢,但是郭子兴坚决退让,而且说有事大家商量就行,从而错失了一个非常大的好机会。

    后来又来了两拨人,他们的实力都比郭子兴要强,这样的话,就把郭子兴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了,这是郭子兴经常郁闷的病根。

    要是现在分析这件事,起因还是由于郭子兴本人的原因,他没有什么明确打算,对于未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出路,他只是感觉到有这个趋势就这样做了。

    朱元璋对郭子兴的想法,现在是知道很多的,但是呢,他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毕竟现在的郭子兴,已经是一个头脑僵化的中年人了,怎么说呢,他是不会轻易听进朱元璋的规劝的。

    除非是那些他关心的事情,他去问朱元璋,这样的时候,朱元璋给他说的话,他有可能还会听在心里面去。

    但是如果说规劝他如何做人做事,人家郭子兴肯定是不会听朱元璋的,毕竟朱元璋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

    再说了,朱元璋还要为未来他自己独立发展这件事情,好好的准备一下。

    他哪有这种心思去规劝这个郭子兴郭大帅呢?

    朱元璋心里还记得他原来的一个认识,那就是说,与其想办法去改变别人,还不如想办法把自己改变。

    就是说,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对于任何问题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当然了,朱元璋所说的这个想法可不是普通的那种看法而已,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这种想法是可以实行的,或者是可以实现的想法,才是非常好的想法。

    作为一个军队的领导人,一定要想方设法的为你的属下谋利益。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你的手下才会为你卖命。

    如果你什么都不想,你想想看,你的下属会把你放在心里吗?那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朱元璋正在想着以后他手下的那些大将,可以这样讲,那真的是,将星如云啊!

    如果没有这么多卓越大将的话,那么朱元璋也不会最后取得一统天下的胜利!

    毕竟天下这么多的城池,这么大的地盘,都需要一个一个的打下来,这都需要将军的。

    如果只有汤和,徐达他们这两个人的话,那好多事情,朱元璋是办不到的。

    但是这些人的想法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朱元璋要根据他们每个人的想法要求,还有他们个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不同的对待。

    总体上,还要维持一种一碗水端平的这种局面,所以说,他这个主事之人,是不太好做的。

    可以这样讲,领导人这件事可以说就是一种艺术活。

    怎么说呢,所有的事情,你都要把握住度。

    因为你说话办事的度,如果说是过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就得罪了另外的人,那你的度要是不够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可能会对你心存怨恨。

    你想想看!

    他们可是领兵的大将,他们要是对你心存怨恨的话,那你的仗还怎么可能打好呢?所以说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但是呢,这件事你要分对谁来说了,如果对朱元璋来说的话,他觉得这件事倒不是什么难事。

    朱元璋会对每个人的一切进行综合把握,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让那些人满意。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也是非常有信心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来重要的那些大将,大部分都是他从小都认识的兄弟。

    对于他们从小是什么样子的,朱元璋心里是很清楚的。



    朱元璋心说,这些人小的时候,是什么脾气,长大了,应该也差不多少。

    虽然朱元璋自己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呢,还是需要到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朱元璋在不想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和他的老婆马姑娘在一起,享受他们的二人世界。

    现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在这个濠州城内只有马姑娘这一个女人,因为他现在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未来朱元璋他做了皇帝之后,会有很多的女人,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天下皇帝都是那样子的。

    不过呢,朱元璋这人还算不错的,因为他从始至终对于马姑娘都是比较不错的,因为他们是患难夫妻啊。

    而且马姑娘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姑娘,他善于给朱元璋做贤内助,做了很多朱元璋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朱元璋手下有很多将领,将领也是有妻儿老小的呀!

    朱元璋的心思用在如何对待这些将领,但是呢,对于这些将领的妻儿老小,他的关注是非常少的。

    但是他的贤内助马姑娘却不是这样子,他会把这些将领的妻儿老小都放在心上,想办法解决人家的一些问题。

    别看这些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人家家里缺粮食的时候,马姑娘就会给他们送去一袋粮食。

    他们有老人过寿的时候,马姑娘会去给人家过寿。

    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将领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那些将领看来,马姑娘就是受朱元璋的委托才做这样事情的。

    所以说,这样一来,这些将领对于朱元璋是更加忠诚,打起仗来更加的英勇。

    当然了,对于这些事情,朱元璋是后面才知道的。

    马姑娘现在和朱元璋在一起,他们在说着一些悄悄话。

    其实这个时候,马姑娘也在心里面决定了,她要做朱元璋的贤内助,帮助朱元璋做一些事情。

    因为马姑娘是非常聪明的,她也看出来了,他丈夫朱元璋不是池中之物,未来有一天肯定能飞黄腾达的。

    但是呢,马姑娘并没有想到朱元璋能够一统天下。

    他只是觉得朱元璋未来能做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或者说是威震一方的统帅,这是马姑娘能想到的最高的事情呢。

    不过呢,马姑娘的心里还是能容下很多事情的。

    他对朱元璋关心还真是无微不至的,对于这一点,朱元璋心里真的是非常的感激。

    真的,如果说,没有他的老婆马姑娘的话,那么朱元璋很多事情真的是做不好的。

    因为朱元璋的心思其实还在军事上面,他要处理好很么多的事情,这样以来,他每次和马姑娘说这些悄悄话的时间都是很短的。

    马姑娘对于这样的情形也是无怨无悔,毕竟她选择了做朱元璋的夫人,那就默默的做她应该做的事情。

    马姑娘可不是傻子,她知道这个时候,他们义军一直面临非常危机的局面,他不可能耽误朱元璋很多的精力的。

    因为它的父亲就是被元廷所杀,所以说,马姑娘心里对于鞑子那是痛恨的很,他也希望他的丈夫朱元璋能对鞑子狠狠的出手,以报她的杀父之仇。

    为了让他的丈夫朱元璋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思考和元鞑子的这种打仗的事情方面。

    对于其他的事情,马姑娘全部包圆了,他不会让朱元璋因为其他小事而分心。

    做家务的事情那更不可能了,因为他们现在也很少有什么家务之事。

    毕竟马姑娘可是郭子兴郭大帅义女啊,所以说,他们也是有很多的佣人的。

    对于这一点,其实朱元璋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的,但是呢,他没有精力关心这样的事情。

    在朱元璋的考虑当中,他觉得郭子兴郭大帅的麻烦事,或许快要来到了,那就是说,他们这几大元帅真的要发生重大的矛盾了。

    朱元璋记得很清楚,这个郭子兴会被人偷偷的抓进监狱里面去。

    是朱元璋派人把郭子兴郭大帅救出来的,因为这件事,郭大帅对于朱元璋的看法那是更加的正面了。

    但是呢,现在朱元璋有一点不敢肯定的是,这件事是发生在鞑子围城的时候,还说是在那些鞑子撤走之后呢?

    按理说,这件事情的发生应该在鞑子撤走之后,毕竟如果现在他们就发生这些内讧的事情的话,对于他们义军的力量是一种极大的消弱。

    那么鞑子的那些奸细把这些消息告诉元廷的话,那么围城的这些元廷军队有可能对濠州城进行攻击,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过呢,朱元璋是做好了两手准备,怎么说呢?一直准备这些事情是在鞑子撤退之后发生,另外就是准备这件事提前发生。

    毕竟现在被鞑子围城之后,虽然说他们这帮大帅需要处理如何守城的问题。

    但是呢,守城的事情实际上需要人手是不多的,因为现在元廷的这些围城的这些军队,并没有进攻濠州城的意思,所以说,他们这个时候,义军内部矛盾显现的非常的强烈。

    因为郭子兴郭大帅听了朱元璋给他分析之后,也许是心情畅快吧!

    于是呢,他就经常去找一个大帅,两个人在说着一些话,而且他们还喝酒。

    郭子兴一旦喝酒就容易喝多,然后就胡言乱语。

    因为是喝醉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也不顾及,真的是放浪形骸啊!

    因为郭子兴郭大帅给他说了一些话,这个人就把这些话传到了另外一个最有实力的大帅耳朵里面。

    你想想看,发生这这样事情之后,那郭子兴在这个杭州城之内,这种危险性又大大增加了。

    不过的,郭子兴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似乎没有注意到一样,仍旧是做他想做的事情,根本没有把这种危险放在心上。

    就这样有些事情就这样,暗中慢慢地积累着,虽然现在事情没有发生,但是这些萌芽是在累积的,等到时候一到风暴就会出现的。



    朱元璋现在是旁观者清,对这些事情洞若观火。

    朱元璋不会去规劝郭子兴郭大帅,也不会去说那些和他毫无相关的人,毕竟这个世界可怜之人太多了。

    如果朱元璋事事都操心的话,那可以这样讲,把他累死了,他也是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的。

    再说了,朱元璋他这次重生是做自己的事情,让自己满意的。

    现在濠州城的这些人,大部分人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他生命里的过客,可以这样讲,几个月之后,在朱元璋的生命中,就不会再出现这些人了。

    后世的朱元璋,在上大学的时候,学过一句话,这句话他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就是说,人生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个时候,朱元璋对这句话似乎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实朱元璋可不是冷血之人,他前几天还放了一个犯了错误的义军士兵。

    这个义军士兵当时犯的罪行是偷窃,他从义军的仓库里面偷出来了十两银子,然后要偷偷的离开义军。

    依照军规,偷窃军中财物十两以上,要处以极刑的。

    本来这些事情是不归朱元璋管的,但是呢,因为朱元璋是亲兵十夫长,而且这个犯错误的人,正在朱元璋所管辖的士兵当中。

    朱元璋对于这个义军士兵的评价是非常好的,怎么说呢?

    这个义军士兵打仗非常勇敢,从来不会让朱元璋不满意,可以说为朱元璋他们这一支义军部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因为这样的原因,朱元璋才过了这件事,于是他就详细问了一下,这个士兵为什么会偷这些银子?

    原来是这位士兵的家里有亲人得了重病,需要银子来治疗他的重病,要不然的话,他亲人会死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士兵就咬咬牙,想了这样一个办法。

    还有他为什么被抓?是因为他在仓库里留了张条子,上面写着他的名字,还说出那个他拿的银子的数目,他就因此而被抓的。

    如果当时他不写这个条子,或者不写他名字的话,那么根本没有人会发现这件事。

    可见这个士兵也算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吧,什么事情都是敢做敢当的。

    其实这样事情,朱元璋也是第一次碰到。

    鉴于这位士兵为义军做出的贡献,所以说,朱元璋对他从轻发落,没有处于极形,就是把他赶出了义军部队,让他回家去照顾他的亲人。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插曲,但是对于这一幕,朱元璋是记得很清楚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幕让朱元璋想起了他的亲人,也不知道他的亲人在元大都那里,现在是怎么样啊?因为朱元璋现在也没有办法联系他在元大都的那些手下。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只能相信一点的,那就是所谓的吉人自有天相啊!

    因为除此之外,朱元璋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

    朱元璋只是暂时想了一下他的亲人这件事,然后很快的就把他精力放在了提高自己的兵法修养水平和训练自己带兵的能力,这样一个事情上面了。

    毕竟以后朱元璋要自己带兵了,而且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考虑。

    其实这个过程,开始的阶段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因为朱元璋在皇觉寺做僧人时候,曾经做过很多事情,那些事情开始的时候,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俗话也说得很好,就是所谓的万事开头难。

    但是呢,这些事情一旦经过了开始的这些难处之后呢,就可以处于一种慢慢变好的状态。

    这个时候,朱元璋不但要想很多事情,更要为未来他要做的这件事,做出一定的安排和基本准备。

    比如说,你带这么多人马出去,那么你这些人都需要有吃喝。

    因为人一日三餐,还有那些马需要喂养,粮食草料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事情如何安排,朱元璋心中一定要有数。

    这些事情可能在以后,朱元璋事业发达之后,并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是现在这些事情,对于朱元璋来说,却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事情。

    虽然现在郭子兴非常器重朱元璋。

    但是呢,他的军衔只是亲兵十夫长而已,这个级别,就这样一个官衔,他朱元璋是得不到多少军饷的。

    所以说,一想起这些事情,朱元璋更没有什么心思,去管别人那些闲事了。

    现在朱元璋觉得这件事情一定要预先解决,要不然的话,将来朱元璋带着那些人离开,那将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未来他出走濠州城城去招兵买马的时候,是如何的筹集这种军饷,朱元璋暂时不清楚,现在朱元璋推测有可能是郭子兴郭大帅给了他一些军饷,但是朱元璋现在不敢把希望放在上面。

    毕竟这些事情需要朱元璋自己解决,所以才要想出以后的生存之道啊。

    因为未来他的事情是会越来越多,那这件事如何解决,都要他要想好。

    其实呢,这些事情现在朱元璋还不明白,如果他去招兵买马,占领一个地盘的话。

    那这个地盘里面的这些官府的粮仓都是非常的充实的,怎么说呢,大元是对老百姓剥削太狠了,所有剥削都藏在官府的粮仓或者仓库之内。

    也就是说朱元璋他们到时候只要占领一个地盘,那这些问题当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说,他的地盘越大,城池越大,那这个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

    其实对于这样的可能性,朱元璋也是考虑过的,但是呢,他还要有所准备,也就是说,他有没有其他可能再筹集更多的军饷。

    毕竟如果他能找到一个合适方法的话,那么他可以养更多的兵将,那对于他未来来说,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天下是兵荒马乱的,但是呢,朱元璋是不怕兵荒马乱的,因为他现在是义军,而且他也会武术。

    他觉得这个时候,其实也可以考虑做一些生意的,因为他可以用他的兵士作为依靠,如果能顺手做些生意,再好不过了。



    朱元璋现在对于做生意,那真的是有些上瘾了。

    只要他有机会,那么朱元璋肯定会想起做生意这档事。

    他原来没当和尚的时候,他是在做生意,当和尚了,他还是在做生意,现在他做了义军,朱元璋还是这样想。

    这样说来,天下最敢想敢做的人是谁呀?这就是朱元璋啊,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将领会这样想吗?绝对不会的。

    这说明朱元璋的思路非常的开阔,他觉得只要是可以尝试的事情,那么就可以大胆去尝试,而不应该被那些观念所束缚,因为这世界实际上没有多少新鲜的事情。

    虽然现在元廷的军队已经把濠州城团团围住,他们这几支义军的大部分人马,是没有办法再出城了。

    但是呢,如果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出城,那还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现在濠州城的四面八方都被围困,所有一切都靠以前的积累来解决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发现濠州城里的这些物价也是上涨了不少。

    但是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你这个时候,你要没有存货或者余粮,你到粮店去买的话,那这个价格肯定是很高的,因为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嘛!

    毕竟人家运这些粮食也是要承担风险的,对不对?他们得到一些回报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朱元璋打算自己出去到濠州城外去看一看。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这个想法只要一想出来,那么朱元璋肯定就会马上就会出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现在朱元璋可是一个有老婆的人了,所以说,他有什么事情都要和马姑娘商量一下。

    “我想出城一下,看看周围这些元廷的军队围城的情况,还有我要到其他城市去看看,看看有没有新的城市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做未来的基地!”

    其实这样的话,朱元璋说出口也是不那么容易的,毕竟这样的话,他从来没有说过。

    因为他没有向任何一个人解释他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是平生朱元璋第一次这样做。

    只见马姑娘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呢,马姑娘的表现还是非常的冷静,脸上一点变化都没有。

    “重八啊,你想做的事情的话,你就大胆去做吧,我在这里没有问题的,你不用担心我,但是你一定要答应我一件事,那就是,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听了马姑娘这句话,朱元璋的心里,那真是百感交集呀!得妻如此,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吗?

    “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朱元璋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带着徐达,他们两个人秘密离开了濠州城。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带汤和也离开濠州城,是因为他有一些顾虑,毕竟最近郭子兴郭大帅,天天耍酒疯,已经有风言风语在说话了。

    说的是,有些大帅,对于郭子兴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他们要想办法教训一下郭子兴。

    朱元璋这次出去,他就怕在他出去这段时间,郭子兴出现什么不测?

    他留下汤和,就是说,一旦出现这种事情的话,他可以让汤和当机立断,一定要把郭子兴救出来。

    毕竟这个时候,朱元璋,徐达,汤和他们还是属于郭子兴帐下的将军的,所以说,郭子兴郭大帅现在不能出任何差错!

    而且朱元璋也让汤和好好的训练义军士兵,还有就是让汤和也要和其他的几个大帅打好关系。

    毕竟对于他们这些能干的将领,其他大帅也是会给一些面子的。

    朱元璋做事,说实话真的是所谓的滴水不漏,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周密的。

    因为如果说他有一点考虑不到的话,那么有可能满盘皆输的。

    朱元璋和徐达,从濠州城秘密出来之后呢,他们就迅速的钻进了一片树林当中。

    当然了,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不会再穿义军的那种衣服了。

    如果他们还穿那样衣服的话,那简直是不要命了。

    朱元璋他们此刻穿的是商人的服饰,因为在大元,商人地位那还是比较高的,这样说吧,仅次于僧侣的地位。

    本来这次朱元璋也可以再办一次和尚的,但是呢,不知怎么回事,反正一旦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毕竟他做和尚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不想再做和尚了。

    是的,对于这一点,朱元璋的内心是非常坚决的,那就是说,他要靠其他身份来活着,和尚和他永远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朱元璋的意思是这样说的,他这一辈子不会再做和尚了,但是呢,他肯定还会与其他和尚联系的。

    因为现在他那几个得力手下,小春,达子,还有二河他们现在还是和尚啊,他们正在按照朱元璋原来的吩咐在做一些事情。

    此刻的朱元璋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当然不会联系小春他们的。

    等到朱元璋这里事情做好了,有了立足之地之后,朱元璋肯定会联系小春他们的,那个时候他会问小春他们是继续当和尚呢,还是跟着他打天下?

    原来朱元璋觉得这种事情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是没想到,现在这样的事情,就在近在眼前了,那就是说,朱元璋现在就开始做这些事情了。

    说实话,这就是所谓的改天换地,再造乾坤的大事啊,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但是所有的伟大事件都是出出于非常小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才感觉到读书的好处实在太大了,如果他不是原来读的那些书的话,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大道理呢?他怎么可能在这个处理现实世界之中的这些问题,游刃有余呢。

    对于书本作用,朱元璋的看法就是没有书本,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看了书之后,不能离开书本,照本宣科那也是根本不行的。

    “大哥,我们现在是去哪里呀?”

    这个时候徐达问了朱元璋一句。

    朱元璋原来为了保密,所以他没有跟徐达说多少清楚的话。

    “其实呢,我们就是出来看看,具体去哪里嘛,我也不太确定,哪里看着好,就去哪里吧!”



    朱元璋这次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

    怎么说呢,他这次可以说是临时起意,才有这样的想法的。

    在朱元璋原来的记忆中,可是没有这一件事的。

    他这样做,其实也算是艺高人胆大了,不过朱元璋觉得,他这样做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他只是想出来看看而已,验证一下他的一些想法,看对不对,然后呢,主要是为以后的路,做好准备!

    还有一点,朱元璋之所以出来观察这城外的形势,还在与朱元璋奉一个原则,那就是说,什么事情都需要眼见为实。

    不能听别人的那些传说,因为那些传说是靠不住的。

    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朱元璋是听过很多故事的。

    到现在朱元璋还记得其中一个故事的,说的是有一个人有一天特别的饿,然后呢,一下子吃了八个包子,然后这个人终于吃饱了,然后他逢人就说,他一顿能吃八个包子。

    后来呢,这个故事就越扯越远,有个人觉得应该是吃十八个包子才能吃饱。

    是,后来这个故事就变成了这个人一顿吃了十八个包子,就这样后来又变化了,最终朱元璋听的版本就是这个人一顿饭竟然吃了二百八十八个包子。

    朱元璋他们虽然打了几次胜仗,那些元廷的军队在他们义军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一样。

    但是呢,朱元璋却不敢苟同,在朱元璋看来,元廷的军队还是非常有战斗力的。

    朱元璋他们遇到的也许就根本不是元廷的主力部队,只是那些非常一般的部队吧!

    所以说,这次朱元璋出来是要仔细的观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元廷的军队是怎样的战斗力?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个元朝的那种英雄气概已经没有了。

    就这样朱元璋和徐达就沿着小树林往前走,他们这次出去真的是没有任何的方向。

    他们开始要避免遭遇这围城的元廷部队的追杀,毕竟要是发现他们的话,肯定是会被追杀的。

    虽然朱元璋和徐达就是很厉害的,但是呢,他们只是两个人而已。

    如果面对元廷的成千上万的兵马的话,他们两个也正要望风而逃啊。

    因为这样的力量对比那是太悬殊了,而且你要他让朱元璋和徐达两个人能够打败成千上万的元廷大军,那是不现实的。

    你想想看,就是原来那个项羽在学习兵法之前,他只会和别人打架,但是呢,那个打架最厉害,最多就是所谓的是十人敌,或者百人敌而已。

    项羽那时候想学万人敌,那就是所谓学习兵法了,那就不是一己之所为了。

    “大哥,你看前面有一个小城,这是哪里呀?”

    徐达的话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是走出很远的距离,竟然走到另外一个小城的面前了。

    对于这个小城,朱元璋真的是没有多少印象的,毕竟这里他不太熟悉的。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这里没有元廷军队的围攻,这说明什么,这里还是元廷的地盘。

    看来这里还没有义军在这里活动,这个小城看起来太小了,如果有义军在这里活动的话,估计也会很快被吃掉的。

    现在朱元璋的眼光那是非常独到的。当然了,这一点儿徐达也是看得出来的。

    他虽然在郭子兴郭大帅帐下已经是千夫长了,但是这个城市他真的没有来过,因为他们是从另外一边发展过来的。

    但是朱元璋和徐达两个人也发现,虽然这里没有元廷军队的围攻,但这里也是非常冷清,非常萧条的,因为他们在进城之后,在街上面根本没有见到几个人。

    这种情况,让朱元璋觉得郭子兴郭大帅他们占领的那个濠州城,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根据地。

    如果像这个小城的话,那么元廷的军队真的是不会吹灰之力,就会把它攻破的。

    看来郭子兴郭大帅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啊,这个时候朱元璋对郭子兴的评价有些改变了,他觉得郭子兴的眼光,有些地方还是不错的。

    实际上朱元璋这次出来,就是随便转转,也是想看看周围的这种民风,民情,为他以后真正单独出来打天下,打好基础。

    毕竟朱元璋对这地方都是不熟悉的,如果说他就这么在不熟悉周围的情况下,贸然领这么多人出来的话,他还是没有把握的。

    因为朱元璋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说他专门出濠州城,来到这小城里面,在这里多走走,多转转,好好的观察一番。

    是的,这次朱元璋和徐达出来,其主要目的就是看观察,看看这里的民风民情什么样子,他们过得好不好,这是很重要的事。

    你想想看,如果老百姓都安居乐业的,你这一群义军兄弟去那边,人家会欢迎吗?那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只有大家的日子都过得非常痛苦,而且日子基本上都快过不下去了。

    那你这个时候来到这边,那他们才会欢迎你,支持你,要不然的话,你肯定会很被动的。

    小城的街上并没有多少人,但是呢,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人当中,又看到很多人走在街上穿的破破烂烂的,面黄肌瘦的样子。

    看到这样的人,朱元璋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因为看起来都是他的汉族兄弟们的,他们都过得这么的惨!

    朱元璋知道在元鞑子眼里面,汉族人根本不是人,如果他们打死了一个汉人,只需要赔偿一头驴的价钱。

    所以在他们心目中,一个汉人就是等同一条驴,只是一个牲畜而已!

    每当朱元璋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朱元璋都恨的牙根痒痒的,痒只不过原来他没有办法。

    现在趁着这次起义,一定要凝聚汉人的力量,把这些鞑子全部驱逐出去,这也是朱元璋心里最强大的声音。

    朱元璋是边走边思考,但是他没有说话。

    因为他没有说话,徐达也是在默默的跟着朱元璋,因为这个小城真太小了,没有用多长时间,就从这个小城穿过去了。



    朱元璋和徐达从小城里走出去之后,没过多久,又到了一片小树林的边上。

    这个时候,朱元璋才觉得有点饿了,于是他拿出来他们准备的一些干粮,就在这小树林里开始吃起来了。

    徐达也是随身带的干粮,因为对于出身义军的他来说,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其实对朱元璋来说,这也是不奇怪的,毕竟以前他做游方僧的时候,都是这样做的。

    而且还有一句话说得好,身上有干粮,心里不慌,因为有的时候你走的路上,如果没有干粮的话,你就是有银子也没有用的,对不对呀?

    这个时候,朱元璋在想一件事,以后他要带领着徐达他们出去独自打天下,这个经济来源怎么解决?

    上次朱元璋是想了做生意的事情,那这次他出来了,要看看如何做生意,因为这件事儿,朱元璋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但是现在朱元璋纠结是和谁做生意,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怎么说呢,如果你和元廷的那些当官的,那些军队做生意的话,虽然你可以赚他的银两,但是呢,你事实上也在帮他们。

    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但是你要是不和他们做生意的话,那你和谁做生意?

    这是一个大问题啊,而且是朱元璋一定要解决好的问题。

    毕竟这个前提解决不好的话,那么下面的事情就没有办法做了。

    在朱元璋看来,他想和这些义军做生意,或者说和普通的老百姓做生意,这样可以让宜军得到发展,还有老百姓得到一些实惠的地方。

    毕竟天下现在正在变成兵荒马乱的时代,那么你的银子说实话有可能有银子人也发不出去,那没有银子的哥哥不用说了,所以说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苦的。

    但是呢,如果朱元璋想和义军还有老百姓做生意的话,那么这个生意将会很非常的复杂,而且非常累人,毕竟义军东奔西走的,一旦被元廷大军赶上,有可能随时都会包饺子了。

    那些老百姓更不用说了,一旦是元廷的那些军人,还有那些当官的来了,肯定会欺负他们。

    他们也会四散奔逃的,所以说,朱元璋就在那里想想,他这个想法有可能不太容易实现的。

    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谁来帮他实现这件事。

    现在朱元璋的依靠的对象是徐达和汤和,但是这二位朱元璋看的很清楚啊,他们可是不会做生意的。

    因为做生意说实话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是也是有一定的规矩在里面的方法。

    你不懂这些规矩,这方面知识的话,那么你做十次生意,那你要赔十次,生意就是这样的,那真的是会血本无归的。

    这件事朱元璋一定要解决,要不然的话,到时候带领那兄弟出去,那要带到那边喝西北风吗?那样肯定是不好的,对不对啊?

    本来,朱元璋是不想启用小春儿,达子,二河他们的,毕竟他们现在这寺庙里面还是过得不错的。

    朱元璋暂时不想让他们牵扯进去,毕竟他现在的事情还只是刚开始,如果他们现在也牵连进去的话,如果这边有意外的话,那朱元璋是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但是呢,如果说不让小春,二河,他们知道这件事的话,那么他做生意这件大事需要靠谁来完成呢?那真的是无人可靠呀。

    毕竟你再大的计划也需要人给你进行执行,是不是没有人给你执行,你所有计划只是空想而已,那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想起了一个人,他相信谁呢?就是小宝啊,小宝那现在他不是和尚。

    小宝那么的聪明伶俐,这段时间内一直也是处理这样的事情,小宝不但会查这种事情,也是会做生意的,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是确认过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有点儿恨自己啊,因为自己上次决定的太匆忙了,安排那么多人,根本就没有安排小宝,所以说现在朱元璋他觉得原来自己的想法,是非常的有些仓促了。

    所以说,现在朱元璋觉得当务之急是找到小宝,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但是如果朱元璋再回到那边找小宝的话,那这个需要的时间,就太长了呀!

    毕竟这个元廷军队围困濠州城为最多也就是几个月时间,如果是在外面耗费时间太长了,到时候,他就是想回去的话,估计也是回不去了。

    所以说朱元璋这次不能在外待时间长,他要尽可能尽早返回到濠州城,毕竟那里面还是有好多事情在等着朱元璋来处理的。

    一想到小宝,朱元璋心里就非常激动,因为他想起了原来他和小宝两个人经历的那些共同的艰苦岁月。

    现在朱元璋看来,虽然那个时候的生活是痛苦的,但是呢,现在想来他反而觉得有点非常的享受那种痛苦那种困难。

    因为如果是不用那种痛苦困难的话,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快成长,所以说现在他也是感谢那些痛苦和困难。

    这样的话,朱元璋没有和徐达说什么,然后他们吃完干粮之后,继续向前赶路,这一次,他要好好的看看这周围的民风,民情,如果说能找到小宝的话更好。

    如果真找不到的话,那个朱元璋就想办法找人去找小宝去,毕竟他几个月后就要开始独立的过程了。

    如果他没有什么充分准备的话,那么他以后肯定是会不好受的。

    所以说朱元璋为了让以后他们能够发展的顺利,能够不被这些事情,耽误他们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朱元璋必须想到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那就是说未雨绸缪,这样的话,到跟前的时候,他们才能从容不迫。

    就这样朱元璋和徐达他们就往一个方向走了很远的距离。

    朱元璋他们这次出来已经快五六天了,而且朱元璋也打定主意了,如果再往前走,再也没见到小宝,或者有其他异常的话,那么他和徐达就要打道回府了。

    “小宝!”

    这一天,朱元璋正和徐达一起往前走的时候,他突然看见了几个人,中间一个,那不是小宝是谁啊?



    朱元璋真的是太兴奋了,因为小宝和他的关系,那真的是太不一般了。

    毕竟他和小宝在一起吃过很长时间的苦,虽然比不上他和徐达,汤和他们的关系,但是也是仅次于他们了。

    “大哥,是你吗?朱大哥是你吗?”小宝大声喊起来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向小宝做一个小声说的一个手势,然后他拉着小宝和徐达一起,他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

    “小宝,你怎么在这里啊?你最近过得好吗?”

    朱元璋这会才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的确是把小宝忘记了。

    毕竟自从小宝从皇觉寺还俗之后,那就是一个世俗之人了,原来朱元璋那可是和尚,那么他们的交集也是越来越少了。

    “小宝,你怎么来到这里啊?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朱元璋看着小宝,心里有些担心。

    虽然此刻朱元璋也已经还俗,也不是和尚了。

    但是呢,他对于皇觉寺还是有些感情的,他还不想让皇觉寺出事啊,毕竟那可是朱元璋的心血呀!

    “朱大哥,没有什么事的,一切都非常好,那个黄觉寺里面也是的,现在皇觉寺越来越兴旺发达了,其实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找朱大哥你啊!”

    小宝看着朱元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朱元璋一听小宝说皇觉寺没有任何问题,他提着的那颗心,这才放下来。

    “小宝啊,大哥我是有事儿,临时走的急,没有派人去通知你,这件事,是你朱大哥我做的不对!”

    朱元璋当时走的太急了,他也忘记了是否通知了小宝。

    反正他是没有见到小宝,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他怕见了小宝之后,他走不开或者让小宝担心。

    毕竟他这是走了一条全新的路,没有经验,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朱元璋不想让他的兄弟涉险,于是这才没有告诉他的兄弟,其实朱元璋这样做,那是出于好心。

    “朱大哥,你可能是真的有事儿,你忘记了,你是让人给我说了呀,其实是小春告诉我的!”

    朱元璋一听,哎呀,反正呢,这件事他也是记不清楚了,不过既然小宝说他知道了,那也好。

    要不然的话,朱元璋只要一想起这件事,他就会内疚的。

    这个时候,朱元璋在心里盘算着他现在这种情况,要不要告诉小宝?

    朱元璋现在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如果现在告诉小宝的话,他怕小宝有点儿接受不了!

    而且现在他的打扮已经改变了,他已不是僧人打扮,这点小宝肯定看得出来的。

    这个时候,小宝的肚子竟然咕咕的叫起来了。

    小宝这个时候不好意思的看着朱元璋说道,“朱大哥啊,不好意思!大哥,我太饿了!”

    朱元璋也笑着,笑得非常开心。

    朱元璋又向徐达介绍道,“这是我那三年出去化缘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小兄弟,他叫小宝!”

    “小宝,这个和我从小都在一起玩的好兄弟徐达,你们互相认识一下,我们马上去吃饭!”

    徐达和小宝他们互相认识了一下。

    徐达多聪明啊,他知道朱元璋的眼力,那可是非同小可的。

    只要是朱元璋觉得没错的人,那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对这一点儿,徐达是一点儿怀疑都没有的。

    这也是因为朱元璋过去做了那么多事情,已经给徐达留下一个非常固定的印象。

    那就是说,只要是朱元璋出手的,无论做任何事情,那都是无可挑剔的。

    对于徐达的这些心思,朱元璋倒是没有想过,毕竟在朱元璋的心里,他的兄弟那是百分百信任的。

    因为朱元璋,他可以为兄弟们两肋插刀,那么他同样相信他的兄弟们也可以为他不顾性命的。

    特别是徐达,汤和,他们都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这样的兄弟,那是更是不一样的。

    他们是边走边谈,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朱元璋在听小宝在说他走之后发生的那些事情。

    “朱大哥,我听他们讲你出去游山玩水了,哎呀,我心里这个羡慕啊,但是我想,大哥你出去游玩为啥不带着我呢?其实兄弟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生气的,于是我就自己跑出来了!”

    小宝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元璋还是笑着,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小宝又继续说下去了。

    “哎呀!也许是我当时是太想大哥了,于是呢,我出去的时候,谁也没有告诉,然后呢,我竟然没有带银子,真的大哥不瞒你说,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

    朱元璋听到小宝这样说,他的脸色顿时变了,变得有点儿不好看了,“小宝,你现在怎么样?是不是饿的难受啊?你不要担心啊,我们马上就找个地方去吃饭,不过啊,小宝你要记着啊,等一下你要慢慢吃啊,不要吃那么快!”

    小宝一听朱元璋的话,小宝又觉得有点不太理解啊,然后他又问朱元璋,“大哥我这么饿,你为什么让我吃慢点?为什么呀?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事情要考虑的吗?大哥!”

    朱元璋非常耐心地对小宝儿进行解释,“是这样啊,小宝是因为你饿的时间太久了,如果说你吃的太快的话,对你的肠胃不好!”

    本来朱元璋还想说一个故事呢,就是说,有一个要饭的,因为长久时间忍饥挨饿,肠子早就变小了,然后有一个人让他吃了一顿饱饭,竟然被撑死了。

    但是呢,朱元璋转念一想,小宝的情况和那个乞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小宝只是两天没有吃饭而已,那个乞丐那可是好长时间没有吃饭,所以说他们本身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朱元璋也觉得小宝就是多吃一点也没有关系的,但是呢,他怕小宝因为这件事出了什么事情,所以说,出于关心小宝的目的,他还是这样说的。

    徐达在边上,听着他们说的话,徐达确认一点,那就是说,这个小宝在朱元璋的心里,那还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



    小宝在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笑着对朱元璋说,“多谢大哥关心,我会注意的!”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吃饭的地方,因为他们是在一个不算人多的地方,所以说,找的这家饭店,看起来还是比较简陋的。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那只有先在这边先垫点饥了。

    “小宝儿,你看这样吧,我们就在这家饭店这里先吃一点儿,然后咱们再找一个地方再吃好的,行不行啊!”

    因为朱元璋本来想的是带着小宝吃点好饭的,现在朱元璋身上的钱也不多,但是呢,要想办法吃点好饭,其他事情暂时不考虑了。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他想去找小宝,就是想让小宝来做生意呀,但是这一次呢,小宝没有带银子出来。

    哎呀,看来啊,这件事真的是好事多磨呀,要是让小宝做生意的话,小宝还得回去拿银子才行啊!

    要不然的话,小宝估计是做不起来生意的,但是现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小宝怎么回去啊?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呀。

    毕竟朱元璋他现在身在郭子兴郭大帅手下当兵,但是他的军饷实在不多呀,而且他还有个老婆,那花费更多了!

    朱元璋心说,实在不行的话,他等一下,就向徐达借一点。

    这个时候,朱元璋居然体会了一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感觉。

    但是朱元璋也不能肯定徐达身上也带着很多银子,但有一点儿,朱元璋那是肯定的,就是徐达的银子比他要多,因为徐达可是千夫长啊!

    这家饭店看起来还是比较小的,朱元璋没有办法,就简简单单吃了一顿。

    而且小宝也是非常听朱元璋的话的,然后小宝吃的也非常的少,吃的非常慢。

    朱元璋看见小宝这样的表情,真的就有点儿担心小宝了。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他自己可以饿着,但是他绝对不能让兄弟饿着。

    于是朱元璋站起身来,又去找那个店老板去商量去了,不到一会儿功夫,朱元璋他又让店老板又上了几样菜。

    “我也很饿了,咱们这次就好好吃啊,吃饱之后咱们再上路啊,来!徐达,小宝,来来咱们好好吃点啊!”

    说实话,这次朱元璋和徐达两个人出来,他们是没有带多少银子的。

    本来按照朱元璋的打算,他们就是来看看外面的形势的,那么对于吃穿呢,他们就不讲究了,只要饿不着就行了。

    这样讲吧,他给小宝点了这一桌菜,就已经把他所身上所带银子全部花光了。

    你可见朱元璋身上带的银子是多么少了,这家饭店这么便宜,他竟然花完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银子。

    如果找一家非常贵的饭店,他的银子肯定是不够的,或许加上徐达他们两个人的加一起都是不够的。

    通过这件事,你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兄弟,那真的是非常热忱,宁愿不顾自己以后怎么样,他也要解决兄弟面临的困难。

    不过朱元璋还是在情绪当中表现出来一点点不舒服的表情。

    因为小宝跟着朱元璋的时间太长了,那他对于朱元璋想什么,他虽然搞不清楚,但是他能看出来朱元璋有不高兴的地方的。

    小宝就想着朱元璋,本来很高兴的,但是为什么这会儿不高兴呢?

    小宝觉得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朱元璋现在也许也没有多少银子,所以说他在为银子而发愁呢!

    “朱大哥是这样的,虽然我出来没有带银子,但是我朋友他那里有银子呀,而且我朋友他家离这边没有多远,我可以去那边拿点银子出来,那这样的话,那个银子的事情,你都不用担心啦?”

    朱元璋一听小宝的话,等了半天,朱元璋才把心思放下来。

    是的呀,只要能把这件事解决了,那么他就不用担心了,毕竟原来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下步怎么办?

    其实呢,这件事也给朱元璋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说,以后他身上要随时备着一些银子,以备急用。

    你看现在的情况,真是太不好意思了,要是再次出现这样的事情,那真是太尴尬了,对不对啊?

    其实这件事也不怨朱元璋了,毕竟朱元璋,原来其实是一个不差钱的人。

    怎么说呢,说明朱元璋以前过的日子用钱的地方太少了!

    所以说,朱元璋没有带银子的习惯,要不然的话,朱元璋肯定会带银子出来的。

    而且在那以前,朱元璋出来的时候,身边都是跟着很多人的,一般情况下,朱元璋会把银票放在其他人身上,但他自己却没有带银票的习惯。

    所以说这些老的习惯,搞的现在的朱元璋,居然没有了钱,所以说这一件事情,也挺搞笑的!

    不过这个时候,小宝又说了一句话,让朱元璋顿时精神大战起来。

    “对了,朱大哥,这附近还有一个皇觉寺分院的!”

    听了小宝的话之后,朱元璋顿时有了一个主意,他不知道这个分院是谁来负责,但是他可以去看一下。

    去看看,这里有没有他熟悉的人,然后呢,他可以首先从分院这里面拿出来一些银子。

    一次想到自己囊中羞涩,朱元璋马上给小宝说,“那个皇觉寺分院是在哪个地方啊?到时候,我可以去看看!”

    小宝对朱元璋说道,“就离这边没有多远啊,应该是很快就会到达到那边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然后就说,“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发,去这个皇觉寺分院去看看!”

    朱元璋他可是皇觉寺分院的创始人呢,而且他上次还对这些好多的分院弟子进行了很多的教育。

    也就是说,他现在他的思想,他的画像在这些皇觉寺分院的弟子心目中,那是非常清楚的。

    怎么说呢?朱元璋现在可是这些弟子心目中的神呢,那比佛祖还要高呢!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朱元璋倒是没有好好考虑过,因为他来到这里,最主要的用意就是想拿些银子应急。

    朱元璋心想啊,他要是去皇觉寺分院的话,他最好还是恢复原来的打扮,就是原来的僧人打扮,这样才好办事。

    手机站:



    朱元璋本来打算带着小宝和徐达一起去那座皇觉寺分院,好好参观一下的。

    但是朱元璋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要换做僧人打扮,去皇觉寺这个分院,那么让徐达看到他这个僧人打扮的话,似乎有些不太好!

    虽然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的,但是朱元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他不想让徐达看到!

    于是朱元璋笑着对徐达说道,“徐达,你带着小宝兄弟,就在此地等我,我去去就来!”

    朱元璋说话向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也就是说,他从来不和人说废话,特别是和兄弟们在一起也是这样。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性格,徐达汤和,甚至小春儿,小宝,他们都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了。

    本来小宝还想问问朱元璋这是要到哪里去?

    徐达向小宝使了一个眼色,小宝多聪明啊,他瞬间就明白了徐达的意思。

    于是徐达和小宝两人就在原地旁边找了个僻静之地,就在那里等待朱元璋的返回。

    其实呢,朱元璋在这个时候,他正在去皇觉寺分院的路上,他本来打算是穿着一身僧衣去这个分院的。

    但是现在朱元璋可没有僧衣在身上带着呀,他本来想在外面买一身僧衣,然后穿着去黄觉寺分院。

    但是朱元璋一摸自己的口袋,那真的是囊中羞涩呀,你说这件事,该如何是好呢?

    毕竟此刻他是真的需要银子,因为徐达和小宝都跟着他。

    朱元璋肯定不会让小宝去借那个,所谓什么朋友的银子的。

    在朱元璋看来,小宝这句话只是个托词而已,或许小宝也想来皇觉寺分院这里借银子也说不定啊!因为朱元璋知道,小宝哪有什么朋友啊?至少朱元璋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

    朱元璋只是在走的时候,把这件事稍微想了一下,然后就做出了决定。

    那就是,他就穿着这身打扮去皇觉寺分院。

    为什么朱元璋会做出这样决定的,其实是很简单了,因为朱元璋想起了另外一个细节,那就是他现在的头上已经长满了头发了。

    就是他穿上僧衣也是不济于事的,那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觉得他还是要想办法,从这个皇觉寺分院拿出来一点银子出来。

    他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他是没有到那里,他觉得可能是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朱元璋相信只要他到达黄觉寺这个分院,他肯定会有办法的。

    因为有一点朱元璋非常肯定,这里是肯定有一个受过他培训的一个弟子,在这里主持寺务。

    还有就是朱元璋,虽然现在已经还俗了,但是呢,他手上还拿着一个印信的,就是当初他给皇觉寺分院所做的那个印信。

    当时朱元璋对小春们交代清楚,这个印信是他规定的样式,然后说,每一个分院都有一个大印,但是总印信是在朱元璋手里的。

    当时朱元璋当时那样想,只是偶然的一个想法,朱元璋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过今天的这种事情。

    现在他现在没有办法,那只好用他的这个印信来试一下了。

    朱元璋现在心里还是挺矛盾的,怎么说呢,他一方面是想见到那些当初他培训的那些弟子们。

    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见到他们,因为总觉得他们会泄露一些风声的。

    不过朱元璋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释当前他这种打扮的。

    就这样,朱元璋走进了此地的皇觉寺分院。

    真的,这是朱元璋所没有想到的地方,皇觉寺分院竟然开得这么快,竟然开到这样一个地方。

    虽然朱元璋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他觉得小春他们既然选择在此地开皇觉寺分院,肯定是有他们非常重要的用意的。

    在朱元璋想来,这些分院只能开到那些名山大川,人数众多之处。

    像眼前这个地方在朱元璋看来,那就是人烟稀少之处,似乎不适合开皇觉寺分院的。

    其实呢,朱元璋忘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说,真正的皇觉寺,那也是在山中僻静之中啊!

    但是呢,只要你这个寺院的名气很大,那么你就在深山之中,那些香客也会络绎不绝的。

    而且正因为你开在这群山之中,更增添了你寺庙的一股神秘感觉。

    其实呢,对于有些香客来说,他们在寺庙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点神秘感!

    也许啊,因为是朱元璋的注意力转移了,所以说他对于这些事情再也没有关心过。

    朱元璋既然来到这里,他肯定不会空手而归的。

    虽然他也不敢肯定这个皇觉寺分院是不是有很多银子的,但是呢,既然来了,那朱元璋肯定要带走一点银子的,毕竟他可是皇觉寺分院的创始人啊。

    带走一些银子,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而且朱元璋相信,这个皇觉寺分院,是不会缺少银子的。

    因为朱元璋看到这个皇觉寺分院的设计,竟然和他大都那个设计的非常相似。

    怎么说呢?皇觉寺分院不但是有僧人在内出家,或许也是皇觉寺生意的一个中转之地。

    因为这个时候,朱元璋在回想了他走了这么多路,还有这个皇觉寺分院所在的地形,他突然明白了一点。

    在朱元璋看来,这小春真的是太厉害了,真的是对自己的意图,那领会的太深刻了。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所谓的皇觉寺,不单是一个所谓的出家人的场所,更是一个生意的中转站。

    因为无论是你做什么,没有银子是玩不动的,对于这一点,朱元璋是非常清晰的,所以说,他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做生意这件事。

    之所以来这边拿银子,也是为了让小宝尽快做上生意,这就是朱元璋现在的打算。

    因为朱元璋对原来的皇觉寺大都分院的设计非常的熟悉。

    朱元璋直接就进入了方丈所在的地方,再看看那边是不是也是老样子。

    等到朱元璋进入原来是方丈的房间之后,他一看有一个小和尚在这里。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朱元璋并不认识这个小孩,所以朱元璋就问道,“你是这里的主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