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世富贵 > 全文阅读
一世富贵txt下载

    徐平很生气。

    看着手下送上来的文牍,越看越生气。

    前几天太平军新招的第一指挥厢军已经到了,因为原先说好是由蔗糖务出钱,徐平用飞票已经把所需款项全额拨到福建路,等军队到了太平才知道,福建那里扣下了新兵入军时的衣装费、安家费等款项未付。这就是明了坑蔗糖务的钱,人到了太平军蔗糖务必须补发,找也没地方找去。

    宋朝是募兵制,新兵招募,都要以衣装、鞋钱等名目发一笔钱,大致是禁军十五贯左右,作战厢军六贯左右,随时间地点的不同略微有些浮动,相差不大。一指挥编制五百人,新招两指挥兵士,福建路这一项上就坑了蔗糖务六千贯钱。这些年蔗糖务的人员大多都是来自福建,徐平在与那里打交道的过程中,被他们的这些小动作搞得不厌其烦。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原广南西路转运使王惟中因祖母重病,辞去官职回乡奉养,转运使由原福州知州章频接任。有了这位老同僚撑腰,福建路那边各州越发放肆了。这次徐平无论如何也不能忍下去,等另一指挥的人到了,一定要上奏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虽然钱要不回来,好歹恶心一下福建路的官员。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的蔗糖务太有钱,今年的白糖产量已经到了三千万斤,虽然出去的价钱已经降到了三百足文,每年收入还是过了千万贯,相当于数路赋税总和,谁都想从这块大肥肉上咬一口。

    蔗糖务的大头当然是被三司收走,但随便留一点也是以百万计的,徐平做事情可以漫天撒钱。

    托了蔗糖务收入的福,寇瑊终于从丁谓倒台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虽然没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宰执行列,外放了河北路转运使。但他本官升了两阶,过两年再入京城就很可能进入枢密院或政事堂,身登两府。

    现在的三司使是翰林学士宴殊,徐平以前在开封的时候两人见过一面,给宴殊留下的印象一般。现在宴殊主管三司,因为蔗糖务每年收入巨大,他有意以郎中以上朝官专门提举,而徐平官职太低,有意换掉。宰相吕夷简以蔗糖务是徐平一手建起来,换人怕出意外为由拒绝了。

    不过提举蔗糖务的任职资格也由此定下,徐平离任之后,下一届的提举官要郎中以上朝官,任过知州或通判,任职资格已与转运使看齐。而同提举韩综也就没了希望,要到地方上任过知州通判才行。

    在心里骂了几句,徐平才压下这股怒气,继续考虑新招厢军的事。

    宋朝的军队以指挥为单位,都是有番号的。这些番号名目繁多,初看杂乱无章,但对熟悉的内部人士来说,一看番号就大致知道军队的性质,甚至驻扎的地方,都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新招的两指挥厢军,徐平申请的番号分别是忠锐和安远。忠锐是长江以南极罕见的骑兵番号,此时只有广州驻军在用。安远是步兵番号,顾名思义,是沿边或驻蛮夷地区的军队。

    福建路最早报上的番号是保节和新招保节,是那里常见的步兵番号,徐平跟他们在枢密院那里争了很多次,费了无数笔墨才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坚持的意义一是保证了一指挥厢军为骑兵,再一个就是明确了这两指挥军队虽然是在福建路招募,但却是邕州地方军队,而不是福建的军队调到这里。

    这些小节看起来无关紧要,关键的时候却可能要人命。

    最后的问题,还是落在钱上。

    厢军省钱,这已经是这个时代人们的共识,尤其是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苗头,正常训练教阅的厢军战斗力不弱于甚至强于禁军的时候,无论地方还是枢密院都对教阅厢军保持了极大的兴趣。

    邕州禁军极少,也就是够人数守住官衙,再就是一些小军官被派出来任知寨或是监当官之类,徐平接触不多。而邕州的厢军除了杂役,全部都是教阅厢军,至于作为养老院的不教阅厢军是如何不堪,徐平也没印象。

    宋朝的厢军杂而且乱,无所不包,禁军系统比较封闭,以徐平目前的地位,对此时的军制也只是管中窥豹,谈不上总体的认识。

    厢军省钱也就是跟禁军相比,招募军队实际上都是吞钱怪兽。厢军除了新招时的六贯鞋服钱,每月还有俸钱,一年下来拿到手的钱就要十贯朝上。再加上杂七杂八,军队平时管理训练,人均二十贯钱是跑不掉的,禁军则要到五十贯往上。也就是蔗糖务财大气粗,敢一千两千地招军,没有蔗糖务,仅一千厢军就能把邕州的财政收入吃得一干二净。

    徐平初建蔗糖务,招的福建移民一月工钱不过六百足文,所有的人都心满意足,对徐平感恩戴德。后来让福建来的更戍厢军留在蔗糖务,工钱立即涨到一贯足,还要给他们留出自己种粮种菜的私田,才算安抚住人心。

    军队是这个年代最贵的劳动力,满足他们可着实不容易。留在军队里终身领钱粮,要到六十岁或六十一岁才退休,退休之后朝廷还发半俸,待遇稍微差一点,哪个会理你。

    徐平在自己衙门里精打细算,由福建新来的这一指挥新兵却正在狂欢。

    这几年来,福建各地来邕州蔗糖务里做工的都发家了,从这里每年进入福建路的钱款,甚至引起了当地小规模的通货膨胀,地价涨了,房价涨了,就是到酒楼里找个姐儿唱曲价钱都涨了。地狭人稠的福建不知有多少闲汉,一个个眼巴巴地找机会来邕州,干上几年就能盖房买地娶媳妇,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蔡福庆是个幸运儿,县里招兵的吏人与他家是亲戚,好说歹说,总算是拿到了这个到邕州当兵的名额。朝廷出路费,一切都有保障,在军队里干上几年,听说就可以转到蔗糖务去,天下间还有这种好事?

    一轮红日西斜,映着满天霞光,照得整个世界都缤纷多彩。

    终于一切忙完,今天可以出来独自闲逛,蔡福庆收拾整齐,出了营门迎着那红日长出了一口气。都说这里是偏远边疆,瘴疠之乡,可在蔡福庆眼里,这里一切都是好的,就连泥土里也透着异样的芳香。

    “蔡三郎,这里,我们在这里,快来!”

    顺着声音,蔡福庆看见林业和李二郎两人站在路边的柳树下,不住地向自己招着手,忙快步跑过去。

    “林大哥,李二哥,没想到你们会来找我!”

    蔡福庆连连行礼,兴奋异常。

    林业道:“你家里早有信来,我们都是同乡,岂能不互相帮扶?我们两个早来了几年,这里一切都熟,正好带你逛逛。”

    李二郎上来拉住蔡福庆的手臂,口中道:“走,我们去吃酒,正好为你接风!这里有家里没有的好酒,有异样的菜肴,正好让你见识一下!”

    蔡福庆满脸欣喜,任由李二郎拉着,向前走去。

    三人不是同村,但住处相离不远,年龄又近,自小就有交情,如今到了这离家万里之遥的地方,自然是格外亲近。

    走不多远,到了左江岸边,就见到柳树后面挑出一个招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美酒透瓶香”,招子后面是一座二层小楼,甚是雅致。

    “就是这里了,主人家烧得好鱼、好牛肉,酒也猛烈!”

    李二郎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蔡福庆进了酒楼。

    进门先是一个花木遮着的凉棚,里面分两边坐着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妓,李二郎左右看看,问蔡福庆:“三郎,成亲生子了没有?”

    蔡福庆摇摇头:“还没有,娶过两房嫂嫂,家里也拿不出钱来。”

    “没有什么,大丈夫何患无妻!在这里干上两年,就娶妻成家立业。邕州这里比我们家里热闹,不但有我们汉人女子,还有山里的蛮女,甚至还有大理交趾的小娘子嫁到这里,到时候让你挑花了眼!”

    李二郎说着,看过了两边,低声又道:“要不要找位小娘子过来陪酒?唱个曲听听也好。”

    蔡福庆道:“罢了,二位哥哥都是有家室的人。”

    林业也道:“我们兄弟叙旧,外人坐着说话不方便,二郎算了。”

    李二郎摇头:“那就算了,不给林大哥找麻烦。要说林大嫂平时看起来端庄文静,怎么管得哥哥这么严?你看我家里的那位,泼辣样子,可只要我不出来赌钱,一切都由我,多么自在!”

    三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上了酒楼。

    找个临窗的阁子坐了,李二郎叫过小厮来,吩咐道:“河里新打的鱼挑大的做个酸菜鱼上来,再来一个水煮牛肉,其他下酒菜蔬你尽管看着上来。最烈的好酒来一瓶,只管取好的,少不了主人家钱!我这位兄弟新从福建来,加意做得好点,吃得高兴了少不了你家生意!”

    小厮高声应诺,转身去了。

    蔡福庆好奇地问:“这里酒楼有牛肉卖?新鲜吗?”

    “放一百个心,都是当天宰的黄牛,上好的雪花牛肉!不比家乡,邕州这里不禁宰耕牛,尽管吃得开心!”

    这里很多菜肴是徐平带来的后世口味,传出来之后被当地厨师改良,既适合此时的当地人,又有别一种风情,徐平自己都爱吃。至于牛肉,不仅仅是徐平前世的观念,还因为自己家里养着,不能卖钱苦恼得很,到了这个原来不禁牛肉的地方,他是不会闲着立禁宰耕牛的规矩。

    蔡福建看着窗外,左江上白帆点点,岸边杨柳依依,路上行人如织,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

    (晚上还有两更,时间不定。自己做的三更承诺,含着泪也得完成。)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徐徐的凉风中,就连天上的星星也显得格外明亮。

    提举司衙门外的后院,高大的榕树下,摆开了两桌筵席,谭虎指着几个徐平的随身军士上酒上菜。

    桌上摆的都是大碗,军士上来一一倒满了酒,徐平端起了来道:“诸位路上劳苦,这一杯酒为你们接风!”

    桌上坐着的几人一起站起身来,端起碗谢道:“谢上官酒!”

    众人喝罢,徐平道:“大家不必拘礼,今夜只管畅饮开怀!”

    喝过三巡,暂停下来,徐平又道:“我这里没什么歌舞,诸位担待。不过也没什么拘束,你们只管依着平时的性子,要拼酒也随你们。”

    这话说完,却没有人起身。第一次与上官见面,这些武将再没脑子,也不会由着性子乱来,给上官留个不好印象。

    徐平也没说什么,只是闲聊两句,继续喝酒。

    今晚请的都是新来的一指挥安远厢军的军官,正副都头十人,还有他们的指挥官正副指挥使。

    指挥是宋朝军队最基本的编制单位,很少会打散。上面的军一级则变幻莫定,下辖指挥经常变动。指挥的下一级编制是都,都的步兵长官为都头和副都头,马军长官为军使和副军使。

    虽然名字相同,都的这个军使跟徐平带着的太平军军使却天差地远,一个是最底层的低级小武官,另一个则是京朝官序列的文官,虽然比不上知州通判,但比普通的知县地位还是要高的。

    又喝过两巡,徐平起身道:“我衙门里还有些事,去去就来,让谭虎陪着你们饮几杯。他的酒量好,你们尽管放开了!”

    众人都站起身来,高声道:“送上官!”

    目送徐平离去,谭虎搬个凳子在下首坐了,高众人高声呼喝,喝将起来。

    月光透过后院中的竹林,洒在地上班班驳驳,徐平低着头,徐徐前行。

    叫这一班军官来,徐平本来想跟他们拉拉关系,大家熟悉了以后才好共事。可酒前闲谈几句,加上酒桌上的气氛,他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这个年代文臣驾驭武将,大多离不开两个办法,一是施以恩赏,让属下感恩相报。再一个就是严明军纪,对违纪者施以重罚,期待部下敬重惧怕。

    这两种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法子,既然传下来就定然是有效的。但徐平有着前世的记忆,很难俯下身子像古人那样做。

    施以恩赏,几个人能够做到像吴起那样,与士卒同甘共苦,甚至为士卒**脓液。后世的人都聪明,这样做不但不会让人敬重,还会被人看成虚伪。而怎样的同甘共苦是合适的,最能被属下人接受,这可是门高深的学问,徐平在这方面实在是没什么特长,学也学不来。

    严刑峻法,杀一儆百,徐平又没有那么狠的心肠。慈不掌兵,说的不是带兵的人要狠毒,而要有当断则断的勇气,流着眼泪也得把马谡斩了。这之间的分寸拿捏,让官兵又敬又怕,徐平自认自己前世没那根骨,这世没那天分。

    徐平要带兵,想来想去前世的情况才适合自己,坦诚直言,用证据说话,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对了就是对了。电影上军队作战之前开会,大家讨论得多么热烈,骂爹骂娘也好,终究还是拿出个像样的方案打下去。经过了两世的风风雨雨,徐平早已不再天真,知道那种场面不是靠主将性格,不是找来共事的都是一帮好人才做出来的,那种场面出现惟一能够依靠的是严格的制度。

    恰恰是制度徐平没办法。

    大宋从五代乱世走来,那是一个武人主导的年代,一切以武力说话,他们所遵循的制度严酷而不严格。瞪起眼来亲爹都能杀,好起来了能把属下当亲爹供着,所谓的制度就是没有制度。

    骄兵悍将,钱多的说话,没钱了把主将一刀剁掉换个能发钱的来,这才是大宋传承下来的五代传统。皇帝对军队又把得紧,立一个枢密院分宰相的权还不够,又有三衙把统兵权牢牢把住,水泼不进。文官瞧不起武将,甚至武将的生死有时都能随便处置,但话说回来,文官对军队的统兵也无权过问,没有皇帝发话,禁军的编制、招人、拣汰宰相也无权过问。

    军队要钱好说,哪个还能比皇帝的钱多?朝廷开支六成以上供给军队,有战事这个比例甚至能达到**成,这是一支没了钱就玩不转的军队。

    作为文臣统兵官,徐平对属下的指挥使严刑酷法没问题,但却不能把手插到指挥使下面去,直接管理军队日常事务,那是犯忌讳的。

    制度是徐平没办法的事,他可以用这一指挥厢军,但不能管理他们。既然是这样,徐平得有多闲来跟他们聊家常。

    日子看看进入十月,北方已经飘雪,岭南却依旧炎热,但持续几个月雨水不断的日子却结束了,旱季来了。

    自邕州地区行括丁法,地方羁縻土官人心浮动,周边地区看到了机会,一进入旱季,便开始了行动。

    首先是广源州,再次向大宋纳土称臣,愿意取消帝号,把属下地方归入大宋版图。付出这么多这么大方,侬存福的胃口也比上一次更大,这次他要的是广源州节度使,名正言顺地做土皇帝,同时得到大宋朝廷的保护。额外因为田州阻断了广源州与大宋接触的道路,顺便也要求把田州纳入他治下。

    大宋得到一个广源州的虚名,帮他抵挡交趾和大理的压力,还要赠送一个田州做礼物,侬存福的算盘打得很响。可惜他还没碰到傻子,广南西路转运使章频连朝廷都没请示,直接就拒绝了。

    虽然被拒绝,侬存福的这一动作却不是白做,最少在后世会有人给他翻案。我明明要归顺朝廷,给大宋带来这么大一片国土,你怎么能够拒绝我?你说这样的朝廷是不是昏庸?我起兵,是不是代表正义来攻打你?哪怕是烧杀掳掠,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口一下剧减,你敢拒绝,我就是正义的。

    就像男人对女人说,我喜欢你,你敢拒绝我,我就代表正义那个你。

    在徐平的那个世界,侬存福的儿子侬智高就是这样做的,后世有人坚持认为侬智高的叛宋是正义的,理由就是他曾提出归宋,宋朝拒绝了。

    不是战争打下来的地方,真正要拿到手里,所花的代价会比战争中花的钱财和鲜血昂贵无数倍。所以宋朝明白侬家献土那里不会纳入中原王朝统治,狄青的兵马才让这里之后与中原王朝不可分割。当然拒绝的直接原因是侬家的要价太高,要是侬家的胃口小一点,或许朝廷里有人就不明白了。

    自章频拒绝侬家,与广源州接界的地方,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冯伸己带两千兵马进驻横山寨,一是防广源州突袭,二是看紧田州。

    徐平加派了一指挥人马入驻太平县北面,一向犷悍不法的几个村峒,在那里建立了军寨,一防广源突破波州奔袭太平,二防波州反复。

    这几个村峒民风尤其彪悍,连土官都设置不了。所谓缺什么补什么,那里新设立的军寨便被命名为崇善寨,作为太平县的外围防线。

    随着与广源州的关系变紧张,交趾李佛玛提兵北上,威胁广源州,同时鼓动与宋交界的土州蛮族,联络宋境内土官,寻机暴乱。

    李佛玛的打算是先灭广源州,解决侧翼威胁,再看能不能从宋朝得到好处。侵宋的胆子他还没有,但趁机吞并几个土州还是有机会的。

    天圣九年的冬天,徐平面临到了到邕州来最严峻的境况。

    “看到了吧,黄知州,你再不早下决心,祖宗传下来这数百年的基业,可就彻底毁在你手里了!这片地方,以后就不是我们蛮人做主了!”

    江州韦知州看着窗外,声音有些阴冷。

    思明州知州黄安明站在自己寨里的最高处,韦知州的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的耳朵里,甚至一直扎到心里,搅得他心乱如麻。

    思明州也是大州,但与其他州不同,这里同时也是永平寨驻地,知寨衙门与他的知州衙门相距不到三里路。

    数年之前,交趾作乱,权知寨李绪战殁,手下军队折损极多。这几年虽然一直补充,徐平和曹克明总是照顾不到这里,新任的知寨又是个只知收钱的小官,给了黄安明千载难寻的发展良机,甚至都动了与上思州和忠州抢夺迁隆峒的心思,可谓是意气风发。

    到了今年风云突变,徐平把基业搬到了太平寨后,缓和下来立即把这里的知寨换掉了,并把驻军补到两都还多,加上知寨亲兵有二百六十多人。

    身边这么多如狼似虎的战兵睡着,黄安明手下不过三百田子甲,人家随便一伸手就把自己摁死了,从此死了争雄的心思,安心守自己的基业。

    然而到了现在,眼看着基业也保不住了。

    从太平过来的路一直在修,年前就到了两地之间的山上,本以为到了雨季会停下来,没想到不但没停,还加快了进度。

    官家的事情这些蛮人哪里知道?敢去问不定还要挨训斥,就只见着蔗糖务的人一直在那里忙忙碌碌,去看的人还都被赶跑了。等黄安明明白过来,路已经修到思明州的寨外了。

    知寨手下二百多厢军就把他压得死死的,现在又有大路直通太平,那里的驻军沿着大路可是两天就到,黄安明连心里的最后一点火花也灭了。

    如果没有“括丁法”的话,黄安明或许就认命了,守着这点基业,平平安安过上一辈子何尝不是一种活法。

    可“括丁法”一来,黄安明连守住基业的希望也破灭了。没了家丁,再没有人去给他耕种田地,去给他打猎捕鱼,在家里打扫伺候,供他使唤,即使守着那些田地,又有什么用?

    要想继续拥有这些,就要给使唤的人发钱。给奴仆发钱?外面这些汉人是怎么想的?难不成他这知州家里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

    右江道一带“括丁法”实行的情况已经传了过来,凭良心说,徐平和冯伸己没有把事情做绝,只是规定不得再强迫人为奴而已。至于收入,也只是把土官向治下普通提陀百姓收的赋税改为朝廷直接征收,他们那些原来由家丁耕种的田地还是在他们名下,可以佃出去收租子。而且他们现在可以领朝廷的俸禄,这是额外多出来的收入。

    这种规模,这种力度,与徐平前世印象里的翻天覆差得太远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心里对刘小妹甚至有些愧疚。

    可土官却不这么想,多出来的俸禄数目是死的,以前他们征收赋税可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想让治下哪个人到自己家里服役多久就服役多久,这之间的差别岂可以道理计!

    更何况留给自己那么多田有什么用?邕州这里本来就是地多人少,刀耕火种,看天吃饭,收成微薄。收租子佃出去哪个会要?租田的人不会自己找块空地放把火种种子下去?那点收成,种田的人就是一年忙到头,把租子一交也就不剩什么了。

    想想就是心塞,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黄安明这几天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觉得自己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徐平倒是给出了另一个选择,土官可以直接领一笔补偿,全家搬到太平县或者邕州去,彻底离开自己原来的地盘。当然地方不能随便选,右江道的搬到太平县,左江道的搬到邕州,防止土官领了钱还插手地方。

    有黄天彪和申承荣这两家蛮人中腰缠万贯让人眼馋的员外,也有土官选择了这条路,最近太平县和邕州随着这些人的到来也热闹了不少。

    可那些是什么人?大多都是一些小县小峒,甚至就是小村落,很多连土官的身份都没有,不过一个官典在里面滥竽充数罢了。

    思明州怎么能比?这可是从前唐时候就存在的大州,他怎么能带着一家人与那些以前瞧不起眼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混生活?

    外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常,黄安明可以清晰地看见蔗糖务的修路人员正在忙碌,那条路已经修到了明江码头。水陆相连,从这里沿明江溯流而上可以直到迁隆峒上思州,躲在深山中的这两个地方将再无天险可以凭借。

    上思州**性最强,多少年来都不理朝廷,但是如果思明州到太平县的路通了,被泰山压顶的上思州还敢这么强硬吗?

    黄安明心里叹气,自己是不敢的。不足两百人的田子甲,敢与庞然大物的中央朝廷作对,一个太平县就捏死了它。

    没了上思州这杆旗,还有哪里的蛮人来对付“括丁法”这种断他们根的规制?广源州?侬家与左江地区的黄家一向不和睦,相信他们不如相信朝廷。

    长叹了一口气,黄安明对韦知州道:“韦知州,你到我这里也两天了,我知道你冒了天大的风险跑来,必然是要商量大事。可你总得给我透个底,不然我怎么做决定?未得官府允许,我们这些土官出境就是违制,再聚到一起商量事情可就有谋反的嫌疑,这是灭族的罪名啊!”

    “别说的那么吓人,大宋朝廷就这一点好,不管多大罪,什么时候灭过别人的族了?就算出天大篓子,也不过是自己一条命,和这个知州的位子家里保不住而已。可一行‘括丁法’,这位子坐着还有什么意思?”

    见韦知州轻描淡写,就是不提正事,黄安明道:“不管你怎么说,不给我交个底,我是不会随你去的!”

    “我告诉你,你可要把消息牢牢守住,漏出一点风声我们可就完了!”

    “我们相识多年,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尽管说好了!”

    韦知州压低声音,凑到黄安明耳边道:“好,我便告诉你,我们有人与南边搭上了线!只要我们一动,那边就动,吓一吓朝廷,把现在的这位徐平通判弄走,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黄安明听在耳里,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看着从太平来的路伸到了他的地盘,看着兵马从这条路上过来,看着自己的家业被吞噬。

    “好,就这么定了!我随你去!”

    黄安明猛一拍栏杆,沉声说道。

    (完成了,然而却打了折扣,好惭愧。)

    雕花床,湘罗帐,香炉里点着的琼崖上好沉香吐着淡淡烟雾,醉人的香味在室中弥漫。这旖旎的气氛,惹人遐思。

    可惜屋中的人煞风景。

    黄从贵坐在桌旁,一只脚踩在另一只凳子上,双手抱住一个柚子,没头没脸地边掰边吃,脸上星星点点都是柚子的汁水和丝络。

    门“吱呀”一声开了,黄知县小心地闪进身来,随手把门关紧。

    转身就看见黄从贵这副不堪的样子,不由埋怨道:“小衙内,你也是富贵中长大的人,怎么现在这副样子?唉呀,你还把柚子皮到处乱扔!这要是让新妇回来看见,我如何解释?我这张老脸向哪里放?”

    黄从贵满不在乎地把手中柚子向前推了推,随便在身上擦了擦手,对黄知县道:“你倒是说得轻巧,可曾吃过我这么多苦?自从我阿爹被那个徐平使计谋害了,夺了我忠州的产业,这里跑那里跑,可不就成了这副样子?黄知县,不是我说你,你到了我这步田地,还比不上我呢!”

    黄知县一个劲摇头:“随你怎么说吧,可这是小儿的卧房,我儿虽然不会说什么,可新妇是富贵人家长大,哪里容得这么邋遢!若是让她知道我留你在这里住,你还这个样子,那还了得!”

    “不就是驮卢峒陆家的女孩儿?充什么大户!那驮卢峒无非是在左江边上,码头热闹,陆家随手捞几个钱罢了!真要在周围州峒比起来,除了钱,陆家还有什么?我忠州比他那里强多了!”

    黄从贵扬着脸,一副不屑的表情。

    黄知县无耐地摇头:“随你怎么说,只是好坏检点一点!”

    “我还不检点?你安排了这样一间屋子给我住,又不去找个姐儿来好好陪着我,我没做出什么事来已是看你十二分面子!”黄从贵一边说着,一边把脚下的凳子蹬得远一点,一只手拄在桌子上,“昨夜来送饭的小丫头我看着就有几分伶俐,若早知道你对我如此不满,晚上就该把她留下来!”

    黄知县如何说得过黄从贵?这小子从小跋扈凶戾,这两年走南闯北更是积了一身戾气,嘴也练得如刀似枪。

    摇头叹了回气,黄知县揭过这节,不再提起,转过话题问道:“衙内,人我可是已经招集到了,今天就会到我罗白县里。这是提脑袋做的事,你实话对我说,成事到底有几分把握?”

    黄从贵道:“你们但凡还有一点骨气,这事就成了七八分。如果全都被徐平吓破了胆子,那自然是羊肉虎口,你们自己掂量。”

    “大家都是提着脑袋做事,你怎么还在说风凉话?衙内,你可不要坑了我们!这次只要出了意外,你在邕州这里也就混不下去了!”

    “你个老儿,废话恁多!我脑袋别在腰上都好几年了,至今不死,命比你们金贵!交趾那边我早已经跟人讲好,只要你们这边闹出动静,那边就点起兵马,在边境晃上一圈。只管号称十万兵马要打进我大宋来,只为徐平这个妖人在邕州搞什么‘括丁法’,闹得民不聊生。他们要替天行道,为王先驱,进境平乱。交趾人说了,十万兵马足以找到长江边,大宋哪有兵马来抵挡?必然砍了徐平的脑袋来平息众怒!徐平一死,我们的好日子不又来了?”

    黄从贵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黄知县却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交趾人这么帮我们,他们图什么?”

    黄从贵一怔:“他们非要图什么吗?徐平这个妖人闹得天怒人怨,他们也看不下去了呗!这个就叫做人憎鬼厌,交趾人也要宰了他!”

    听到这里,黄知县看黄知贵的目光已经多了几分警惕,明显疏远起来。

    开什么玩笑,黄从贵脑子缺根筋,交趾也是一个大国,怎么可能也少根筋?因为一个地方官闹出这么点小事就兴兵,当念戏文吗?

    黄从贵见了黄知县的表情,才明白过来自己刚才可能是说得高兴,话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个事情上他不敢马虎,黄知县这些人顺着他,由着他胡说八道,甚至尽情胡闹,全靠他与交趾搭上了的这条线。

    仔细想了一会,黄从贵“啊“的一声:“对了,我想起来,交趾人要从我们大宋割几个州过去,就到永平寨那里,顺便在永平寨设个博易场。”

    听了这话,黄知县的脸色才又缓和下来。

    此时交趾对宋朝的贸易都是通过海路,钦州城外江东驿那里有朝廷准许的博易场,两国商人在那里贸易,官方抽税。

    由于海路不便,且受天气影太大,再者交趾和大宋交界处有甲峒这一大势力,为了方便也想在陆上有贸易的地方。

    甲峒势力不亚于广源州,在宋和交趾之间地位重要,为了笼络住这一势力作为自己的助力,李公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甲峒首领甲承贵,李佛玛上台后又把女儿嫁给甲承贵的儿子,两家关系极为亲密。

    有这一层关系,满嘴胡言乱语的黄从贵的话才算有了点可信度。就算交趾不出兵,只要甲峒造出点声势来,这计划就有了几分的可能性。反正他们又不付出什么,一旦成功不但有了贸易地方,划过去的地盘也在甲峒治下。

    见黄知县态度缓和,黄从贵就觉得刚才自己失了面子,又装腔作势起来:“对了,这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来找我干什么?”

    对黄从贵的话黄知县一直半信半疑,这家伙说的云里雾里,一会儿天一会儿地,怎么听怎么不靠谱。要不是现在实在没办法,而且黄从贵实实在在地与交趾那边有联系,黄知县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今天到了关键时候,黄知县生怕黄从贵在同僚面前说不出个所以然,失了大家的信任,连累自己。

    听了黄从贵的一番话,黄知县心里仔细思量了一下,以交趾的国力,灭广源州并不需要多大的力气。与大宋不同,交趾到广源州的路便利得多,又有一大堆地方势力跟从,对付广源州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大军出动,灭了广源州之后再顺便从大宋捞点利益也是平常,这种偏僻地方,朝廷也不会为了几个土州与交趾开战。甲峒就更不用说,他那里得利最大,自然会积极。

    心里盘算过了,黄知县觉得这事情说得通,才对黄从贵道:“几个要紧地方的主官都到了,现在等在外面,我带你去见他们。”

    “早就该如此了!你们这些人磨磨蹭蹭,我忠州的例子就摆在那里,现在黄从富那个废物空带着个知州名头,可有一件事他能说了算?想当年我阿爹在位,让谁生就生,让谁死就死,哪是这个窝囊样子!忠州有今天,还不就是那个徐平的毒计,让黄家的废物故意陷害我父子,他以为能瞒一辈子呢!这个妖人如此行事,你们竟然还会幻想他会给你们留一条生路!”

    黄从贵把面前的柚子一推骨碌到地上,站起身来,口中兀自喋喋不休。

    他是把徐平恨到骨子里了,第一次见面就被徐平折磨得生不如死,还没等自己缓过神来,连祖传基业都毁在这人手里。

    此仇不共戴天,岂能不报!

    罗白县衙的后院,韦知州和黄安明脸色阴沉,看着对面唾沫横飞的黄从贵,不时瞪一眼坐在旁边的黄知县。

    怪不得罗知县一直藏着黄从贵不让自己见面,这要是先见过了,自己肯定不会巴巴地跑去找黄安明。黄从贵韦知州从小就认识,他们土官不好随便出境,全靠这些小辈到处走动,取系感情。以前的黄从贵不过是暴戾无行,几年没见怎么学会了胡天胡地地说大话?

    这酒都已经喝过了数巡,黄从贵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具体的事情经过韦知州还是没弄明白。惟一确定的就是黄从贵去过甲峒,把他招待得很不错,不然他不会说一会就提一提在甲峒吃过什么,玩过什么,晚上陪着睡觉的女人长什么样都说好几遍了。然后甲峒峒主甲承贵给了他承诺,只要在邕州属下蛮地闹出事情来,那里就会配合,大家一起捞好处。

    可要闹出什么事情?怎么配合?参加的人能得到什么好处?黄从贵却吱吱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家伙的话能不能信?韦知州和黄安明对视一眼,暗暗摇头。

    倒是另一边坐着的上思州知州黄祥宗万事不管,只管埋头海吃海喝,一句话也不问。他治下地方藏在大山里,反正“括丁法”他是反定了,能拉一个人一起当然是好的,管他黄从贵说的是真是假。

    韦知州和黄安明怎么敢这样?

    好不容易等黄从贵说完,黄安明阴着脸沉声道:“黄知县,这事情你到底怎么看?就凭这样一番话就让我们反朝廷?你是让大家陪你一起死!”

    “黄知州何必着急,黄衙内说的事情虽然不是多么靠谱,但我们也要仔细想想能不能为我所用。听黄衙内的话,我最怕的就是甲承贵随口一说,让我们闹起来,他从中得利。但话说回来,他能这样做,我们能不能顺势而为呢?”

    黄安明听了黄知县的话,想了一会道:“你有什么主意?”

    黄从贵看看在座的几个人,见没人理自己,才明白过味来,腾地站起来叫道:“原来你们并不信我的话,那还叫我来!消遣我吗?”

    韦知州回头瞪他一眼:“闭上你的嘴!”

    骂完,韦知州向前探出身子,看着黄知县,沉声说道:“来的时候我们都看到了,从太平来的路已经修到你县里。这且不说,外面开土动工的据说是新建的军营,过不久要有一指挥兵马驻到你县里,是也不是?”

    黄知县的脸一下黑了下来:“那个徐平恼我上次放走了黄衙内几个人,一心要对付我,兵马驻到这里来,明摆着是要把罗白撤了!”

    “既然是这样,这件事就着落在你身上,我们都出人帮你!你罗白已经是砧板上的肉,我们几个可不是,现在抽身一走,依然还有太平日子过!”

    黄知县咬着牙道:“怎么说?”

    “既然太平军把兵马驻在你这里,我们就在这上面动心思!只要做得小心,哪怕出了纰漏也赖不到我们身上。甲峒那边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我们且暗中把事情做出来,看他们怎么应对!”

    韦知州面黑如铁,一双眼睛却明亮异常。

    (晚上还有一更,时间可能会晚。)

    “秀香住桃**。+◆頂+◆点+◆小+◆说,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

    客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

    十五六岁的少女声若黄莺,腰似若柳,清脆的声音伴着阵阵琴声,和在浓郁的桂花香里,直欲让人沉醉。

    听曲的人却没有兴致,坐在凳子上,两眼望天,面上毫无表情。

    柳三变自天圣八年进士登第,到两浙去任个知县,官当得怎么样没人知道,填的词却是传遍天下,太平县这样偏僻的地方,随便哪个唱曲的,都能随口唱上两首。听的人不管听懂没听懂,听完了都要赞上两声好。

    这些词人写的是风花雪月,爱恋情浓,随着唱曲的女妓,词中的那些京师风景、江南烟雨也传遍天下。哪怕像是李道这种蛮人小衙内,对京师、江南一些景物也能如数家珍,心中向往不已,只觉得人一生去过那里一趟才值了。

    可今天柳三变的这首《昼夜乐》,听进耳朵里,却怎么也进不了心里。

    “哥哥好雅兴,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情听人唱曲!”

    听见声音,李道睁眼看见田州小衙内黄楷快步走过来,随手从身上摸出一副银镯子,扔给唱曲的两人,把两人打发走。

    看两人离去,李道对黄楷道:“过来坐,我等你这么半天,怎么才来?”

    黄楷没有回答,一直看着刚才唱曲的少女,口中道:“这个小娘子也有几分姿色,哥哥没问问她家在哪里,晚上也有个歇脚的地方。”

    “江边码头进去的巷子里,全是这种人家,又不是什么稀罕宝贝,哪个管她!”李道皱着眉头,有点不耐烦,“我找你来不是嫖娘们的,还是过来坐下,我们说正事要紧!”

    “俗语有云远嫖近赌,好不容易来一趟太平县,怎能不尽情地耍一耍!”

    黄楷一边说着,一边施施然在李道对面坐下,一副悠闲样子。

    李道叹了口气:“我们多少年的兄弟,你要何必逗我!我问你,田州这次向蔗糖务交了多少马匹?”

    见李道真地急了,黄楷收起笑容,正色道:“不多,六百匹而已。”

    “我们波州才八十匹,这样下去,这生意我们家就做不成了!”李道的脸色非常看,话一说完,眉头紧紧地皱到一起。

    黄楷道:“你知足吧,要不是照顾波州,这次一千匹我也带得过来。我们蛮人不好互相抢生意,要不然我们田州价钱一降,你那里哪还有钱赚!”

    “我明白,你们黄家的这份恩情波州记在心里!唉,广源州与交趾的战事一起,哪里还有人从那里贩马?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打完。”

    “你还有心情担心这个?这场仗广源州赢了也就罢了,以后你家的生意照做。要是交趾赢了,你家的这条财路就彻底断了。”

    李道摇头:“不会,广源州那个地方,交趾人打下来也占不住,不过是换另一家,我们家的生意还是照常。交趾人贪财,不过是想抢些金银,掳掠人口罢了,哪里能够占住不走。”

    黄楷知道李道说的是实话,交趾又不是没占过广源州,侬存福在那里坐大就是钻了交趾人打下来占不住的空子,侬家倒了自然会有另一家在那里称王。

    “喝酒,今天不说这个。”李道显得心烦意乱,不想多谈战事。

    两人喝过一巡,李道才道:“今天喊哥哥来,不谈交趾,是问问邕州的‘括丁法’,你们黄州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又不在我们田州和波州施行,管它做什么?”

    李道听了黄楷的话,哼了一声:“你们真这么想?别的地方都施行开了,凭什么就让我们逍遥?”

    “凭的广源州还在!只要广源州不倒,我们两家就稳如泰山!”

    李道叹气:“我就怕有一天广源州不在了呢?”

    “你想什么?就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们两个也活不到那个年纪!来喝酒,烦心的事不去管他!”

    李道向前探着身子,盯着黄楷道:“可你有没有想过,徐平通刚找我们的时候,说是一年五百匹,刚过没两个月就翻了一番!为了什么?我可是早就听说蔗糖务里原来用马的地方,大多都替换成了黄牛!”

    “就算有马,朝廷也奈何不了广源州。就算知道是要对付广源州,有钱我们也不能不赚。今朝有酒今朝醉,哥哥,你想多了,自寻烦恼!”

    左江道地区“括丁法”未行,却已经搅动了所有势力,暗潮涌动。徐平心知肚明,各方得来的消息每天他都有留意。几个月的时间酝酿,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不能再等了,不然会适得其反。

    消息一出来,大家都热情高涨,到处都在讨论,都在想这事情是个什么样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结果时间一长,只听楼梯响就是不见人下来,耐心便会渐渐被磨光,很难再提起兴趣来。

    天圣九年十一月,右江道地区“括丁法”的施行已到尾声,交趾与广源州战事正酣,徐平正式知会下属各土官,布告各地,自十二月一日起,左江道全面施行“括丁法”。

    为了施行新法的过程中不发生混乱,徐平以提举左江道溪峒事的名义,命各州、县、峒主官在十一月二十五日齐聚迁隆峒,徐平将到那里与众人商议。

    十一月初二,提举司衙门的后院。

    徐平坐在交椅上,看着面前左江地区的地图沉思。他身前的桌子围坐着七八人,对着地图,整理着各种文件。

    这就是徐平战事指挥部的幕僚团,从福建移民和退役厢军中读书识字的那人中选拔,徐平一一亲自考察过。

    从前世带过来的知识,徐平不相信这个年代的战争指挥方式,靠主将和几个幕僚主观判断,脑子一热就可能决定了大军的军事行动。

    命令死板,前方将领拿着一道可能他完全不清楚也不同意的军令,顺风顺水还好,一遇挫折就束手无策。死按命令军事行动就进行不下去,临时变更行动主帅就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前方主将承担无数风险。

    更不要说有的文臣主帅对军事完全没有概念,好学前代那种儒帅的高人风范,纸上谈兵自以为高明,闭门拟出一道命令来,还要执行将领立下军令状。

    下令的时候风范十足,战事不利屁滚尿流。

    参谋制度的完善对人类战争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把军事行动从玄学变成了科学。虽然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参谋制度与幕僚有根本性的差别,幕僚只是主帅的补充,是主帅多出来的手和脚,参谋则是主帅大脑的一部分。战前充分收集敌我各方的情报并进行分析,拟出多种行动方案,供主帅选择。主帅决定行动方案后,把方案详细分解成行动计划,并针对各种情况定出预案,不让参战人员在战场上面对突发情况手足无措。

    徐平对这一套参谋制度并不了解,但他不相信什么高人风范,而是信奉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做事情前要有计划,做事情的时候要按计划认真执行,事情完成后要认真总结,这几个步骤他在工作中熟之又熟,顺便就搬到了战事指挥中来,他这里便有了参谋部的雏形。

    不远处,高大全和张荣带着十几个人蹲在地上围成一个圈子,圈子里地上摆着各种石块,大家讨论得热烈非常。

    参谋制定计划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让指挥人员充分参与,这种互动越充分,制定出的作战计划越有可行性。

    与新成立的厢军接触过几次之后,徐平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在这些人中行不通,厢军指挥人员已经习惯了单方向接受命令。

    说白了,此时的军事系统就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对此时的军队来说,打胜仗并不是朝廷的第一要求,不威胁到帝王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全天下无论官员百姓都知道老弱兵员留在军队中危害巨大,帝王却绝不允许把他们提前淘汰掉,宁可花费巨大代价把这些人养到六十岁,再退到厢军中发半俸养到老死。即使这样做让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也在所不惜。

    对于皇帝来说,军队战力下降可以多招,但让军队人员退出军队到地方则可能引起叛乱。外辱可以忍,内乱不能忍。

    好在徐平还要到了两指挥乡兵的编制。

    乡兵是地方民兵,不归枢密院管辖,完全由地方官掌控,徐平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他们中贯彻下去。

    蔗糖务所属乡兵两指挥,第一指挥的主官是指挥使高大全,第二指挥主管是指挥使张荣,全是随着徐平多年的老人,可以如臂使指。

    天圣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提举左江道溪峒事徐平将在迁隆峒招见属下各土官,所有人都知道自这一天起迁隆峒的**地位将不复存在,睁大了眼睛看着徐平能不能成功,是以和平的手段还是流血的手段成功。

    而十一初,徐平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各种预案也制定完毕。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qu 】

    黄安明叹了口气:“不是我们心狠,平白要取黄从贵的性命,实在是不得不这么做。开弓没有回头的箭,你以为我们把人撤回去就能万事大吉?没在邕州闹出事来,甲峒不会放过他,好吃好喝好玩的白招待他了?他不回甲峒,早晚落入官府的手里,‘括丁法’施行,我们再也护不住他。而他只要到了徐平手里,黄知县,你觉得他能不能守口如瓶,不把我们供出来?”

    “可——可他死了,我们不就得罪了交趾?”黄知县还是犹豫。

    “我都不怕,你罗白县离交趾远着呢,操什么心!”

    话说出口,黄安明见黄知县还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深深叹了口气:“唉,说起来我也是与他父亲自小相识,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哪里下得了这个狠心。黄知县啊,现在提举司里兵强马壮,我们的脑袋都在人家刀底下,不敢有丝毫马虎啊!”

    听到这里,黄知县已经明白黄从贵这次必须死了。从忠州逃出来,黄从贵逍遥这么久全是因为土官们觉得他有用,现在成了累赘,那是再无退路了。

    黄知县跟黄从贵没什么交情,看着也不顺眼,之所以犹豫不决,是被黄安明和黄宗祥吓着了。需要合作的时候就称兄道弟,转头就亮刀杀人。本来守着一县之地,黄知县觉得自己怎么也算是一方之雄,今天与这两比起来,才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多么可笑。

    上思州和思明州在明江上下游,一头一尾各自坐大,把夹在中间的迁隆峒压得死死的。要不是两州成二龙夺珠之势,迁隆峒早就被吞并了。这样两州的主官,岂是罗白黄知县这种窝里横的货色能比的。

    韦知州也觉得心凉,与这两尊神混到一起,后悔得要死。自己还巴巴地跑到思明州去劝黄安明,想想就觉得可笑。

    “咦,他们怎么又要走?不是驻扎这里吗?”

    一直不说话的黄宗祥突然出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向外看去,只见吃罢饭的忠锐军已经全体上马,继续前行。

    “他们去哪里?再向前走没有大道,全都是山间小路了啊?”黄知县迷惑不解,看着韦知州说道。

    黄宗祥猛地一跺脚:“直娘贼,他们这是要去迁隆峒啊!我们还在这里想着算计徐平,那个恶贼却要直捣我们老巢!”

    说完,转身看着黄安明,沉声问道:“怎么说?”

    黄安明看着寨外正在前行的忠锐军,不但马匹配备整齐,还有不少马跟着驮运物资,粗略一算,竟是大约两人三马。要知大宋缺马,就是禁军里面有的骑兵都达不到一人一马,空占编制而已。却没想到太平军如此阔绰,对手下的厢军也下这么大的本钱。

    黄安明只觉得头一阵发晕,用手扶住额头,缓缓开口:“迁隆峒一失,提举司就控扼住了要害,我们两州成了砧板上的肉,只有乖乖听话了——”

    说到这里,黄安明猛地手一挥:“不行!我思明州数代传承,才有了今天的基业,怎么能够如此葬送!天可怜见,让我们在这里看到,不然的话这些骑兵一到,什么都来不及了。天意如此,那就——”

    说到这里,黄安明抬头与黄宗祥对视一眼,两人都重重点了点头。

    深吸一口气,黄安明转身对韦知州和黄知县道:“两位看见了,提举司的大军已经出动,必然是直击迁隆峒。徐平口口声声二十五日招见各州主官,还布告全境,告示在白壁上贴得到处都是。搞得跟真的一样,却在今天出兵!所谓兵不厌诈,他才多大年纪,就学得如此狡猾!”

    韦知州和黄知县异口同声问道:“那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既然被我们看见,他这条计也就破了!我们蛮人跟官府周旋了多少年,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见过,不用怕。不过我和黄知州不能在这里呆了,必须马上回去布置。”

    黄安明说到这里,缓和了一下语气,又道:“我们离去之后,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两位,小心应付。”

    听见两人要走,黄知县又是庆幸,又是有些心慌,现在他真觉得自己做不来这种大事。

    想了一下,黄知县问道:“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黄安明道:“我提个建议,两位斟酌。黄从贵先不急着杀,忠锐军既然已经开拔去往迁隆峒,这里的军营想必还是静江军驻扎。等他们来了,如果迁隆峒没被占住,或者忠锐军还在行军,两位可以按先前计策行事。如果迁隆峒已经在提举司手里,那么——”

    说到这里,黄安明看着两人,加重了语气:“你们一定要留下黄从贵的性命,让他永远开不了口。这是关系我们身家性命的事,半点意外也不能出!”

    (晚上还有一章,可能比较晚。)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官人,前方就是罗白县,有新建的军营,可以好好歇一歇了。这样大热的天,您何必跟我们一样全副披挂。”

    听了谭虎的话,徐平笑着道:“好不容易做一回领军统帅,怎么可以不像个样子?你不必担心,我不是自小娇生惯养的,上阵也舞得动刀枪。”

    徐平虽然说得轻松,谭虎还是一脸紧张的样子。自随在徐平身边,谭虎从一个没品级的小军官做到小使臣,命运从自改变,全靠徐平一手提拔。这种机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碰上的,跟着前几任通判的,不都是通判谢任自己仍旧回到厢军里混日子。官职到了小使臣,就是不跟在徐平身边了,也能谋个知寨甚至兵马巡检的职事,哪里是兵营里大头厢军能比的。

    西天的太阳斜到半空,大队人马终于到了罗白县军营。

    徐平下了马,径直到了军营的官厅里。

    谭虎伺候着下了披挂,对徐平道:“官人先坐着歇一歇,我去叫人打盆凉水来,您洗一洗风尘。”

    “也好。对了,顺便把高大全和张荣给我叫过来。”

    谭虎答应,转身走出门去。

    徐平在位子上坐下,擦了擦汗。当兵打仗果然是个苦差事,这骑在马上还把自己热出一身汗来,从出门开始身上就没干过。倒是盔甲穿在身上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难受,自己也应付得来,感觉提把刀也能砍人。

    在中牟的田园里,徐平也随着桑怿练过刀枪,虽然算不上武功高强,比一般的普通人还是要强上不少。不过这次出来,想来没什么上战阵的机会。

    他全身披挂一是确实小心,有盔甲在身最少蛮人的弓箭伤不了自己,再者也是给手下官兵做个榜样,让他们打起精神,不要懈怠。

    迁隆峒是左江道的关键所在,沿着左江的支流明江上控上思州,下制思明州,占住了这里,这两州就再翻不起风浪。

    左江道的三大强州,忠州已经被徐平完全控制,再制住了这两州,那就大功告成,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了。

    徐平手下兵力早就已经足够,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手,忌讳的就是十天的山间小路,一旦在路上被蛮人袭击骚扰,再强的兵力也是没用。历次朝廷对蛮人地区用兵,吃亏都不是在战阵上,死亡兵士大多都是倒在路上。

    山路难行,如果在路上再遇到神出鬼没的本地人,不断从山林里面钻来骚扰,耽搁了行军,这种地理环境下疫病和饥饿会让军队大量减员,还没与敌人接战自己就先垮了。

    而之所以把进军时间选在十一月,除了等待右江道冯伸己那边先完成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候雨季彻底结束,天气晴朗。岭南这里,甚至包括交趾,雨季的时候在山地采取军事行动是噩梦,所遇到的困难,在这个年代远远超过出了人力所能解决的程度。雨季战争就是看人品,赌命运。

    徐平从不心存侥幸,他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来裁决,但凡有可能,就要把不可控的因素减少到最低。

    谭虎打过水来,徐平洗了脸,才觉得凉爽了一些。

    高大全和张荣换了便服,来到大厅见徐平。

    这几年里张荣已经把父母妻小迁到了邕州,生活不再像在军里时那样紧张,减少了锋芒,多了些雍容。

    高大全自经了刘小妹的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人也削瘦许多,脸上出现了棱角。只有那副高大的骨架与生俱来,不曾改变。如果说高大全以前壮得像一头牛,现在则更像一只老虎,令人望而生畏。

    见两人进来,徐平问道:“这一天行军,你们手下的人状况如何?”

    张荣道:“今天都是大路,再说军里的人大多以前都当过厢军,在蔗糖务里也是天天劳作,这点路哪里会有什么意外。”

    高大全点头:“我这里一样,没事。”

    “没事就好。从明天起就进山了,山路崎岖,大队人马行走不便,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们早一天出了山,这次行动就多一分把握!”

    两人听了徐平的话,点头称是。

    高大全沉默了一会,对徐平道:“官人,这一路上我们大张旗鼓,就怕被迁隆峒的蛮人先得了消息。这罗白县一向繁华,客商不少,只怕有山那边蛮人的探子混在里面,不可不防。”

    “怎么防?难不成一个一个去查去?”徐平笑着摇摇头,“防也防不住的,要我说,我们到了这里,今夜就会有人去报告消息。行军打仗这种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不知道上,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才好。”

    “官人说得是。”高大全和张荣一起道。

    徐平说得对不对不好说,不过这两个人随在徐平身边多年,深知他的性格就是绝不冒险,能准备到九成绝不会在八成把握的时候冒险。这种事情无所谓对错,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情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让两人坐下,随身兵士过来上了茶水,徐平叹口气道:“我不担心消息走漏,这本来就在意料之中,我最担心的是先锋的那一指挥骑兵。虽然临行前我一再吩咐,路上要广布哨探,不要中了埋伏,可还是怕他们大意。”

    忠锐军指挥使韩道成虽然答应得坚决,徐平还是放心不下。不是自己有把握的军队用起来就是这样,担心他们太听话行事死板,担心他们不听话任性乱来,反正就是各种不放心。

    说了一会闲话,徐平道:“吃过晚饭,你们两个亲自去各军察看一下,该准备的东西今夜一定要准备好。不但你们属下的两军,新招的安远军也要去。自罗白出发,我们三指挥兵马,正常来说要十天时间,蛮人必然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要在四天内走完这段路,就不能发生任何意外!”

    高大全和张荣起身应诺,转身离去。

    徐平坐着把茶喝完,起身走到厅门外,看了看天空。

    此时红日已经低垂,洒下满天霞光,入目都是红彤彤的颜色。

    太平县至罗白县五十里路,罗白至迁隆峒接近一百里山路,在到罗白的大路修通之前,太平县到这里也要三天时间。现在省了两天,关键就是剩下的山路要花多少时间。如果四天之内走完,蛮人得到了消息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怎么走这段路徐平考虑很久了,修到罗白的大路解决三分之一的路程,建好军营免了军队到这里安营扎寨,明天可以半夜起程。而在这里驻扎静江军的消息本来就是为了掩护这次行动,不过也不是瞎说,解决迁隆峒后他们确实要驻扎在这里。前些日子要出发的军队经过演练和仔细推算,如果在山路上昼夜兼程,可以达到日行五十里以上的速度,两天就能把剩下的路走完。两天的时间,军队努力一下还是能够克服的,强度再大就面临减员了。

    为免各种意外发生,以这个速度留出了两天的余量,怎么算都够了。

    大部队行军比不了一般行人的速度,在平原地区也不过是一天三十里,急行军也不过能达到五十里,但不能持久。山区这个速度最多能达到平地的一半,一天十里到二十里之间,要想日行五十里,是很考验组织能力和保障的。

    这次进军徐平还耍了一个花招,让骑兵忠锐军先行。大量马匹沿着大路走过罗白县,很多人都会以为徐平要用骑兵偷袭迁隆峒,如果真地有人到那里通报消息,他们多半会针对这五百骑兵进行准备。

    而实际上,下半段都是崎岖的山路,骑兵速度还比不上步兵,忠锐军不过是徐平这次行军的先锋,出山的时候就会被后续部队追上合兵一处。

    之所以让忠锐军先行,就是怕他们在路上拖累其他军的速度,而如果让他们断后,又要拉开距离,不符合行军的基本原则。

    这些手段已经是徐平尽其所能了,他也希望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不过战事胜负终究不会寄托在这些小把戏上,马步结合的两千大军远超山那边所有土官合起来的力量,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击迁隆峒,才是徐平真正的倚仗。

    太阳落下山去,天还没有黑,晚霞已消失了。酷热消退,凉风起来,罗白县到了最热闹的时候。而新建的军营里却已经灭了灯,兵士们吃过了晚饭,早早安歇,明天三更一过他们就要起身,踏上前往迁隆峒的路。

    徐平不知道的是,实际上他过于小心了,自进入大宋,各土官已经过了数十年的安稳日子,哪里会小心翼翼地到处派眼线。罗白县里这里自然有其他州县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是探子。

    不过他的小心歪打正着,虽然没有探子,却没想到上思州和思明州的两位知州都在这里,把前面骑兵的行动看在眼里,心急火燎地赶回去准备。只是不知道当他们准备妥当,最后却发现涌出山来的是两千马步结合的大军,那个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起了风,感冒了,有点难受,今天就这么多了。)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qu 】现在那里整整三个指挥,加上徐平的随身卫队,都快两千人了!你不要命,我还要呢!”

    韦知州忍不住破口大骂,黄知县平时看起来也人模狗样的,怎么一遇上大事就这么不堪?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

    一阵凉风吹来,黄知县打了个寒战。十一月,说起来已经进入冬天了,虽然今年一直没冷下来,到了晚上还是凉气袭人。

    黄知县缩了缩身子,又问韦知州:“那黄从贵呢,我们还杀不杀?”

    “杀,当然得杀!到了这个时候,再让他跑出去不是要我们的命吗?”韦知州脸色阴沉得可怕,就在几天前他还劲头十足地跑来跑去到处找人,万万没想到最后竟是这种结果,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

    外面徐平近两千大军,原来的计划肯定行不通了。但问题是即使不做,自己已经沾在身上的污点是怎么也洗不清了。等到徐平把迁隆峒占住,韦知州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面对。

    黄知县更害怕,路一修通,大军到这里一日来去,罗白县他已经说了不算了,现在只要稍微有点势力的人他见了都害怕。

    见韦知州说得坚决,黄知县道:“那下去安排人手,今天就结果了黄从贵的性命,免得夜长梦多。”

    “慢着!”韦知州把黄知县叫住,“再等一等。看看明天大军怎么行动,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再者,现在动手一闹出动静来,可是自己找死!”

    黄知县不知道韦知州说的机会是什么,不过他已经没了主意,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刚过三更,军营里就号角长鸣,把整个罗白县从睡梦中惊醒。

    半个时辰之后,张荣带着先头部队就已经出发,在黑暗中径直奔向南边的莽莽群山。而其他的部队整理行装,收拾用具,打扫军营。

    山间小路只能一人通过,连并排两人都不可能,一个人在路上占三尺长度,再加上驮运补给的马匹,平均下来就到了五尺。两千人的部队听起来不多,在前方的山路却要绵延成近十里的一条长线。这样细长队形的队伍,连主帅的命令都无法有效传达,非常考验基层军官应府突发事件的能力。

    张荣带队先行,次之是新招的安远军,徐平带着高大全押在最后面。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军队,徐平终究还是不放心,把他们放在了中间。

    等到徐平动身,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月亮消失,太阳还没升起,就连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变得稀疏了。

    由谭虎帮着穿好盔甲,徐平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出了房门。

    外面人喊马嘶,正在忙碌,一盏盏煤油灯点了起来,持在马脖子上,所有一切看起来都朦胧不清。

    迎着清晨的凉风,踏着草地上露水,徐平带人踏上了征程。

    当太阳升起,霞光洒满大地,徐平的队伍终于到了山口。前面安远的队伍已经拉成了一条长线,在青山之间如蛇一样蜿蜒前行。

    高大全一抖马缰,策马顺着行军队列向后奔去,口中大喊:“原地停住,卸甲,换轻装!”

    这是早就定好了的,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过山的时候全部都换成轻装前进,不然那一身盔甲就能把人累死。脱下的盔甲由跟随的马匹驮运,等到出山的时候再武装起来,这也是徐平定下的昼夜行军的措施。

    至于在路上被蛮人袭击倒不用考虑了,一是时间紧凑蛮人也集中不起来,再一个他们来的同样是轻装,没什么人能够顶盔戴甲在山林里飞奔。

    徐平下了甲,由谭虎绑在了马上,迎着朝阳吸了口气,对谭虎道:“但愿这几天都是好天气!”

    “只要不起风,就没有雨下来。通判安心,这个季节邕州的雨水很少。”

    听了谭虎的话,徐平点头。雨水是来自海上的季风,季风住了,雨也该停了。要不然不管交趾还是广源州,都选在这个时候开战呢,就眼前的这条山路,如果雨季行军赶上一场山洪,不用打仗就全完了。

    高大全巡视过队伍,才赶了回来,向徐平高声禀报。

    徐平点点头:“高大全,你要保证队伍任何时候不要断了联系。出发!”

    身边兵士手中的帅旗轻轻前指,徐平随身的一百多卫兵当先动身,高大全带着的亲兵紧随其后,路上了去迁隆峒的小路。

    大山深处,半山腰一座茅屋前,大贵牵着岑大郎的手,看着山谷里如一条长蛇般缓缓前行的队伍,抬头问道:“阿爹,那些是什么人?”

    “是朝廷的兵马,我们蛮人,主家的田子甲可没有这个样子。”

    “哦,什么是朝廷的兵马?他们到山里来干什么?”

    岑大郎摸摸大贵的头,低声道:“朝廷的兵马就是京城里皇帝的兵马,他们不到山里来,那个‘括丁法’那个主家会理睬?”

    岑大郎的手微微有些颤抖,难道自己真有活着走出大的那一天?他以前在韦家因为一手医术备住重视,见识也非一般山民可比,知道凭着一纸榜文政令是到不了大山里面的,对于到处传得沸沸扬扬的“括丁法”,他反而并没往心里去。没有刀架在主家的脖子上,他们怎么可能给奴仆发钱呢?更不要说打了奴仆主家还要受罚,天地间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想起自己被活活打死的妻子,岑大郎的眼睛有些湿润。妻子被主家打死了,他还要逃亡,如果早有这“括丁法”,官府真地会抓主家去偿命?

    岑大郎想不明白,只是心里充满了一种渴望。

    他当然并不知道即使括丁之后,主仆还是有别的,即使在内地,报到官府里主人也是在活与不活之间,全看地方官的心思。主杀仆比平常人的犯罪要减一等,不是必死,地方官可以杀,也可以按“折杖法”判流刑。这既取决于地方官的性情,也看主人家的财势,势力到了一点事没有也可能。毕竟不管什么时代,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

    夜幕悄悄降临,黑暗中周围的群山就像一头头猛兽,随时要择人而噬。

    徐平在路边的大石上坐下,喘了口气。谭虎取过热水来,让徐平喝了。

    收了水壶,谭虎道:“官人,明天你还是骑马吧,在这样的路上走上整整一天,我们都觉得辛苦,更何况是你呢!”

    “没必要,再怎么着也不过是两天而己,忍一忍就过去了。对了,你招呼大家感紧吃饭,一个时辰后我们接着走。”

    谭虎答应,去吩咐正在休息的徐平随身军士。

    徐平揉着又酸又痛的小腿,叹了口气。真心说,徐平下马步行不仅仅是为了给手下做个榜样,他还怕自己骑在马上格外显眼,路边要是真有那么个把蛮人躲着就成了靶子,这后一个理由不好说出口就罢了。

    自天不亮起程,太阳高升的时候吃过了一餐饭,下午花半个时辰吃过第二餐,现在快到半夜里吃第三餐,稍作消息还要接着行军,这个强度还是挺折磨人的。原来想着自己前世也曾经连续几天加班,到了这个世界熬上两夜也没什么问题,可不但不睡觉,还要连续走路这个就折磨人了。

    没办法,自己做的决定,苦也得把眼泪吞到肚子里。

    吩咐过了众人,谭虎取了饭过来,让徐平填肚子。

    连续行军就不要想热饭热汤了,就一个面饼,两个凉了的煮鸡蛋,一块咸肉,两根腌黄瓜,就着热水咽下肚去。

    也就是蔗糖务财大气粗,行军也弄得伙食有肉有蛋,虽然凉了味道不好,总是能够填饱肚子。尤其是那两指挥新招的厢军,以前在福建多是穷人家出身,一年到头没多少油腥到嘴里,凉的也吃得心满意足。

    一盏盏煤油灯点缀着这条蜿蜒的长龙,在黑夜里格外显眼,路边山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探头探脑,小心地看着这从来没见过的景象。

    吃过了晚饭,稍事休息,再次出发的时候天上明月已经西斜,把连绵在大山罩上了一层银灰色。

    山路一直上升,虽然并不陡,却崎岖不平,脚下深深浅浅,高高低低,走起来格外费力。徐平感觉到自己脚上起了水泡,踩到石头上钻心地痛,不过看看一直前行的队伍,只好咬着牙强行忍住。

    脚上的水泡旧的破了,新的又起,折磨得徐平痛苦不堪。前行的脚步慢慢机械起来,仿佛那两条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只是一点一点向前挪。而麻木了的又腿,终于再感觉不到水泡带来的痛感了。

    当红日升起,整片大山都抹上了红晕,徐平一行终于到了这连绵大山的最高处,罗白县与迁隆峒最重要的隘口。

    从这里往前,就一路下山,直踏入明江边的迁隆峒。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qu 】

    韩道成走出山谷,抬起头来,向着朝阳贪婪地呼吸着。

    两天两夜,终于走完了这暗无天日的一百里山路,看见火红的太阳,觉得自己就像获得了新的生命一样。

    军使曹洋牵马走到韩道成身边,小声道:“指挥,谷口一个人都没有,蛮人还没觉察到我们呢!”

    韩道成看看四周,朗声道:“我们日夜兼程,比报信的蛮人走得都快,他们知道个屁!吩咐上马,列阵,守住谷口等军使!”

    一声号角声响起,出了谷口的兵士纷纷上马,在离谷口一里远的地方排开阵势。韩道成一马当先在前面,旁边站着执忠锐军旗的亲兵。

    只用了一顿饭多一点的功夫,忠锐军就已经全部出了山谷,纷纷上马摆开战阵,正对着前方不到十里远明江边上的迁隆峒寨。

    曹洋打马到韩道成身边,叉手行礼:“禀指挥使,列阵完毕!”

    韩道成点点头:“令众军士不得喧哗,等候号令!”

    曹洋高声应诺,回去传了军令又跑了过来,小声道:“指挥,后边的队伍离我们还远,要不要我们休息一下吃个饭?”

    “住口!军使和其他指挥兵马还在行军,我们作为前锋,自当为他们警戒,怎么可以懈怠?回去守住你的手下!”

    韩道成说完,向曹洋使了个眼色。

    曹洋会意,悻悻回归本队。

    韩道成心里暗骂,曹洋这厮平时看着挺机灵的,怎么这种关键时候犯糊涂?晚吃一会饭能饿死你?两天两夜都忍下来了。

    平平安安出了山路,正是表现领功的时候,你却要吃饭,没事找事吗!徐平还带着人辛苦在路上爬,你这里却开饭了,让他出来一头撞上,那还有个好?十分功劳连三分都剩不下!

    太阳出来了,勤劳的农人纷纷出来上工。此时稻谷刚刚收获不久,借着好天气在空地晾晒,有的已经开始打谷。

    有人注意到了谷口列阵的忠锐军,议论纷纷。这些山里人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在那里干什么。山里人的世界就是这一小片天,寨里住着的那位峒主就是这些人的一切,至于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就是另一个天地。

    在以前,这里的人并不与大宋处于同一片天空下。他们也偶尔听人讲起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皇帝,住在金銮殿里,天天吃着大米,顿顿有油又有肉,穿着绫罗绸缎,走路都穿着鞋,那鞋穿一个月都磨不破。

    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故事,遥远得好像在天边,好像千古流传的神话。

    从韩道成的骑兵踏出山谷,进入这片明江边的小平原,一切都改变了。

    迁隆峒知寨厅,迁隆峒知峒黄平安吃过早饭,正坐在桌边喝茶。

    一个家丁跌跌撞撞跑进来,都忘了行礼,高声喊道:“主家,大事不好了,外面来了兵马,都有座骑,还拿着刀枪!”

    黄平安一惊,腾地站了起来,手里的茶杯差点就掉到地上,慌慌张张地问进来的家丁:“兵马从哪里来的?上思州还是思明州?”

    “都不是,是从西北边的山谷里出来的,那里有到罗白县的路。那些人不但有刀有马,还穿着铠甲呢!阴森森的好吓人!”

    “从罗白方向来的?黄知县也想染指我迁隆峒?他有那个本事!”黄平安听了家丁的话愤愤然。真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迁隆峒虽然被上思州和思明州欺负得惨,但怎么也有百八十个家丁兵,罗白县也想来凑热闹。

    “去招集人!把能动的都叫过来!我倒要看看罗白的本事!”

    一边说着,黄平安一边去取墙上挂着的大刀和弓箭。

    家丁只是远远看见,哪里知道来的是什么人,听了黄平安的吩咐,就转身奔向门口。

    “回来!”

    家丁听见黄平安喊叫,又跑了回来,莫名其妙地看着黄平安。

    黄平安站在墙边,手伸出去还没收回来,歪着头看着回来的家丁,沉声问道:“你刚才说,来的人不但有刀有马,还穿着铠甲,你没有看错?”

    “小的怎么会看错?那些人身上穿的明明白白不是衣服,有点黑呼呼的,还映着日光一闪一闪的呢!不是铠甲是什么?主家不是说过有铁打的甲?”

    “铁甲?”黄平安深深吸了口气,收回了伸出去的手,后退几步,“我的天,把罗白县卖了能买几副铁甲?这怎么可能是罗白县的人?”

    在原地怔了一会,黄平安才叹了口气:“不用问了,刀甲齐备,还都是骑兵,必然是朝廷的兵马来了!提举不是说二十五日才招见各地官员,今天不过才十一日,怎么兵马就到了?”

    心中疑惑归疑惑,黄平安还是吩咐家丁:“去给我备马,再把寨里有点身份的人都叫来,随我去迎接朝廷兵马。哦对了,在门口再摆一副香案。”

    家丁一头雾水,不知道主家是个什么意思,不过他就一个下人,也管不了这么多,只能听了吩咐照做。

    黄平安平复一下心情,急忙转回后衙去换官服。

    与其他土官相比,黄平安对“括丁法”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这不是因为他多么大度,而是因为这几年实在是被上思州和思明州欺负得惨了。

    想当年,迁隆峒也是大地方,太宗时候对交趾用兵,进军不利返回的时候在左江地区设了四寨,其中之一就是迁隆寨,上思州还在迁隆寨属下呢。

    可惜这里交通实在不便,其他三寨,古万寨和太平寨在左江边上,永平寨在明江边上,而且离明江与左江的交汇处不远,水路都方便。迁隆寨虽然也在明江岸边,可明江水浅滩险,只能通小船,到了旱季更是只能行小舢板。

    朝廷在迁隆寨只有一个不入品的小武官带五十兵士,每年所需钱粮就把邕州官府坑得无法忍受,怎么算都划不来,到了真宗的时候干脆把朝廷兵马撤掉了,让迁隆峒知峒兼任知寨。

    刚开始的时候,迁隆峒借着朝廷的大义日子过得舒舒服服,上思州也得老实上供钱粮。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随着朝廷对左江地区控制力的减弱,上思州迅速崛起,与迁隆峒争夺明江中上游的主导权。

    祸不单行,永平寨的朝廷兵马也减到最少,不但压服不了思明州,还得借助他们的实力压服其他土官。空出手来的思明州也沿着明江拓展势力,与上思州一起逼得迁隆峒节节后退。

    到了这个时候,迁隆峒实际管辖的地方沿着明江分别向上下游延伸出去十几里路,其他的都被上思州和思明州两家瓜分了。要不是两州互不相让,现在迁隆峒就不知被哪一家一口吞进肚子里去了。

    反正这地方早晚也不是自己的了,与其被上思州和思明州分了,还不如归到朝廷下面呢,自己最少能保住知峒的位子,还能领一份俸禄。那点钱粮大的土官不看在眼里,黄平安这小户人家还眼热呢。

    换了官府,黄平安来到寨厅,属下的几个头面人物都已经等在厅里。

    看着身穿皂袍白袍的七八个所谓的官典小官,黄平安心里叹气,这就是现在迁隆峒所有的体面人物了。其队的一些村里的主户,甚至自己连双鞋都混不上,也就没法带着他们上台面。

    黄平安整整官袍,上前对众人说了家丁报告的情况,而后朗声道:“朝廷来人,我们峒里多少年都没有过了,这等盛事,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尤其是见官的时候要仔细,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上官问起什么你们仔细想清楚了再回答,万不可坏了上官对我们迁隆峒的印象。”

    黄平安好歹还去过太平寨和邕州,是见过世面的人,这些人却一辈子都生活在迁隆峒。去思明州或者罗白县赶过草市的都算见多识广,上官对他们来说看不见摸不着,根本就不知道是个什么事物,只是乖乖听知峒吩咐。

    吩咐罢了,黄平安仔细想想自己没什么遗漏,这才带着人出了寨厅。

    到了知寨衙门门口,看见几个家丁正在手忙脚地摆香案,黄平安忙仔细指点他们。难得提举溪峒事的大人物来一趟,不摆香案迎接,怎么显出隆重。

    一行人离了知寨衙门,行不多远就出了寨子,抬头向西北方向一看,只见几里外的地方已经摆开了黑压压的兵马。

    就这一会耽搁,张荣带着乡兵第一指挥也已经出了山谷,在韩道成的左边摆开阵势。

    黄平安吸了一口冷气,迁隆峒这个小地方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成千的兵马摆起来,把人吓也吓死了。而且这还不算,后面还有兵士源源不断地从山谷里走出来,就像无穷无尽一样。

    跟在后面的官典小官更是惊得呆了,在他们的世界里,完全无法想象什么样的大人物能带出这样多的军队,而且还是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军队。

    韩道成远远看见了迎出来的人群,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高声喊道:“蛮人过来了,都给我打起十分精神,听号令行事!”

    一声号角,全军整肃,成千人站在谷口鸦雀无声。

    厢军而已,这些人不可能像报信的家丁说的那么夸张都穿铁甲,实际上着铁甲的只是几个军官,其他的人还是皮甲。

    但就是这样,对山里的蛮人来说,也不啻于天兵天将了。

    (备注一下:宋朝的永平寨有两个地方,前期设在思明州,后来这处寨子因为战事毁掉。神宗时候重设永平寨,位置改到了交趾边境,与交趾通商的博易场在后边的永平寨,位于思明州的时候宋与交趾陆上不通商。)

    天才壹秒記住『xiazaimao qu 】叵耐黄宗祥那厮豺狼行径,把上官的手令撕个粉碎,还把送信的人杀了,人头才送回来!可怜送信的人自小随在我身边长大,我看他如儿子一般!”

    听见这消息,徐平腾地站了起来。这还了得,早听说黄宗祥跋扈,徐平却没想到竟无法无天到了这种地步。撕手令,杀信使,这还真是要造反了,这厮是真以为自己带兵过来只是吓人?就自信他的上思州是铁打的?

    “什么人送人头回来?把人带来见我!”

    见徐平面色如铁,黄平安竟觉得有些心慌,忙道:“上思州的人只是把人头送过界来,他们没靠近这里,早就回去了,是小的属下回来禀报的。”

    徐平深吸一口气:“好,事情我知道了,自会有安排,你下去吧。”

    黄平安心中疑虑,难不成这种事情上官就硬忍下去?那带来这么多兵马有什么用?不过不敢问出来,只好告退出厅。

    看着黄平安出去,徐平没有说话。

    上思州原名瀼州,最早是隋朝大将刘芳开路去交趾,通了那里的路。到了唐朝时候,贞观年间清平公李弘节为开拓左江地区,派遣钦州镇守宁师京重开刘芳故道,在那里设置瀼州。入宋以后,设上思州,撤并瀼州,管辖周围两三百里的地域。境内群山连绵,地广人稀,土人犷悍,最是难治。

    在邕州向南的道路开拓以前,中原王朝进入左江一带多是由钦州海路,上思州正当要冲,关隘重重,是左江要地。如今刘芳故道早已废弃,但那里留下的守御设施着实不少,地方也凭借天险不理朝廷。

    回过神来,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徐平苦笑:“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上思州,连杀鸡儆猴的机会都没有,一下就要啃硬骨头。”

    说完,连连摇头。

    张荣道:“官人也不必烦恼,该来的总是躲不掉。这些土州当中上思州最是桀骜不驯,打掉了那里,其他地方也就老实了。”

    “说得也是。”徐平点点头,看着高大全,“高大全,你带着手下人马今天就出发,一路轻装急行,直击上思州。这里离上思州七十里路,我限你明天赶到,后天破了他的寨子,取了黄宗祥的人头回来!”

    高大全起身高声应诺。

    徐平又道:“你打下那里,记得把他们州里的存粮都运到迁隆峒来,如果你人手不够,只管抓他们州里的土丁!“

    “小的明白!“高大全点头,转出了知寨厅。

    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各种预案,先打上思州是徐平最不希望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预案做得最充分。没办法,老天爷喜欢耍人玩,越是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越是要安到你头上,事前计划就要硬着头皮在这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上多花力气。

    上思州在明江对岸,高大全到了之后被安排在江那边,就是因为预案里上思州是归他打的。同样的道理,思明州作乱则归忠锐军和安远军,那里还有永平寨的兵马,里应外合最是轻松。谁知道黄安明虽然没有回信,却把送信的人老老实实放了回来,出手第一拳打不到他身上去,让徐平觉得惋惜。

    左江道四寨中,迁隆寨设置最晚,管辖得土州也最少,仅有忠州、上思州、迁隆峒三个地方。忠州徐平早就攥在手里,迁隆峒现在也在掌握之中,惟也这剩下的上思州山高皇帝远,现在也到了解决的时候。

    这边高大全兵马一动,就有上思州的眼线回去报告黄宗祥。不过徐平这里看得严,韩道成散出去一百多骑兵,周围十里的范围只要看到骑马的,不管是什么人都先抓起来,眼线也只能跑路。

    当地土人都善于走山路,不过七十里路也不能飞奔回去,等眼线回到了上思州,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

    黄宗祥一早起来,正在寨厅里啃一只煮熟的肥鸡,一个家丁飞跑进来,高声叫道:“主家,迁隆峒那边大军过来了!”

    黄宗祥把鸡一推,腾地站了起来,喝问道:“来了多少人?什么时候动身的?什么时候到我们这里?”

    那家丁喘着气道:“听说是一指挥,也不知道多少人。昨天上午动身,按说得后天才能到我们这里,不过听几个回来报信的人的讲法,来的兵马走得很快,搞不好明天下午就到了!”

    “直娘贼,他们来得好!下去传我的军令,寨里的兵马都准备好。还有外面的各村峒,让他们的男丁限在明天晚上前都来寨里,我们与提举司的兵马好好较量较量!”

    见黄宗祥两眼发光,家丁道:“主家,朝廷兵马刀甲齐备,我们——”

    黄宗祥一拍桌子:“怕什么!他们的人马来我们这里,吃没得吃,喝没得喝,只要我们守住寨子几天,饿也饿把他们饿回去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出寨追杀,让他们有来无回!”

    (感冒了,头痛得厉害,一下就写不动了。今天就到这里,到了周末我尽力补偿吧,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