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苏厨 > 全文阅读
苏厨txt下载

    第八百六十三章商品交易会

    湾内还有不少小港可供停船,一千六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岛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海湾内,有的一山独立,一柱擎天;有的两山相靠,一水中分;有的峰峦重叠,峥嵘奇特。就像一座座海上盆景,堪称奇观。

    海湾西边,靠近升龙府的那个海角,龙口的下颌和宝珠之间,也有一个小通道连通外海,这个通道如今成了豪华游艇的出入口,而通道边上美丽的内湾海滩的山坡上,修起了一幢幢的别墅,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商业城镇。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岛屿,出产的珍珠特别明亮,圆润,带着美丽的光晕。

    传说在黑夜里,海底的贝壳们会一起打开,让体内蕴含的珍珠吸收月光的精华。

    渔民们经过这片海域,经常看见海底珍珠的光泽形成的玉晕,将整个小岛笼罩起来。

    那个岛屿因此被起名为玉晕岛,而如今这个离它不远美丽城镇,也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蕴州。

    蕴州和冶州,一东一西,占据了下龙湾的两端。

    正月初十,交州的庆祝活动还没过完,苏油便带着石薇,苏辐,张麒,李舜举来到了这里。

    大批的海商在等着他们,其中有不少还是广州,泉州,福州的海商。

    宋人海商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交趾之战还没结束,他们就已经在下龙湾外几个大岛开始了贸易,如今更是心急难耐。

    眼前的一幕给了苏油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第一届眉交会的情形,在今日的蕴州,竟然一模一样的重现了。

    不过好笑的是,自己从幕后走到了幕前。

    此次过来的外国海商也很多,除了临近的占城,真腊,还有大食,丹流眉,蒲甘,三佛齐,阇婆,柯沙里,渤泥,麻逸,吕宋诸国。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苏油选择的殖民地,大宋新开的外海疆域湄洲,正好在南亚和东南亚诸国围成的大圆圆心之处。

    如今那里有了三万多男丁,所以这次苏油不光是招揽生意,还有宣示大宋主权,重建南海新秩序的意思在里头。

    穿上紫袍,戴上幞头,苏油与李舜举并肩而坐,一个个接见诸国来使。

    使节们都有引伴陪同,这些引伴都是早年在南海刀头浪尖喝血的人物,说白了就是宋人海盗水匪。

    苏油让海商们发出告示之后,各路岛主纷纷出动,苏油这才知道,原来宋朝有这么多人在南海里讨生活。

    这些人对南海的水情,风向,岛礁,海路都异常熟悉,也各自有各自的销赃窝点,那就是南海诸国。

    这些人来到市舶司报到后,苏油给他们挂了交趾户口,这就算是大宋人了。

    然后李舜举授予他们三班借职的散官,这些人再次摇身一变,成为大宋武臣。

    虽然是武臣中最低等的官职,但是一样让这帮人感激涕零,回去后就抖了起来,带着自己昔日的销赃伙伴前来进行商务考察,成了大宋的驻外联络员,名为“引伴”。

    苏油也派遣了理工测量小组随他们一道,前往测量南海各个国家的准确经纬度,记录航海日记,海深等高线,完善海图。

    到今天,苏油和王韶手上的南海诸国地图,不再是那种胡乱瞎画的东西,和后世东南亚地图,已经差不多了。

    同时也搜集到了更加全面的情报,对南海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南海中,三佛齐和阇婆是两个较大的国家,国人好勇斗狠,是世仇。

    三佛齐曾经占领过真腊,现在真腊已经独立,两个国家间的关系也不算是太好。

    相对温和的几个国家,在南海的东边,吕宋,麻逸,琉球和渤泥,对大宋比较恭顺。

    这些国家认大宋为宗主,其目的也不过是希求大宋的货物而已。大宋对朝贡物资从来都是从优返给,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了。

    很多国家甚至分别从几个大城出发去大宋朝贡,在宋史里边记录的一些小国,其实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而已。

    王韶对此极度愤慨,倒是苏油让他稍安勿躁,一切自有安排。

    川峡四路,在苏油出生之初,便已经是千人耕万人食之地,土地和人口的矛盾非常突出。

    梯田的开发,缓解了一部分矛盾,倒是到了快三十年后的今天,矛盾再次开始出现。

    两浙路同样如此。

    虽然经过太湖开发和荆湖开发,矛盾再次得到缓解,但是得到最多好处的,是隐户和流民。

    而小有资产的编户,家中耕地反倒越来越少。

    还有理工机械化兴起,让很多小作坊家庭也遇到了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有心人的偷偷引导,在两浙路和川峡四路,悄悄建立起两条人口走私通道。

    陆上通道,沿着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从嶲州入大理,然后从大理沿着茶马古道来到交趾。

    而海上,这是通过明州港,在冬月顺风的时候起航,一路搜检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的人口,来到交趾郡。

    苏油来者不拒,只要上岸抵达交州,就有专门负责移民安置的官员,登记籍贯,特长,充实到各地去。

    手工艺人大多留在了交州,农人大多去了湄洲,真正无家无口的流民无产者,多被安排到了冶州和铁州的工矿。

    而这些人里边,还有四通商号从两浙路和蜀中高薪聘请来的新型技师。

    蜀工,在今日的大宋,已经是技艺领先,精品无数的代名词。

    苏油是想将冶州打造成大型工业基地,而交州,则类似后世曾经出现过的广州十三行,成为手工业加工基地。

    这些工匠的到来,让交州的工艺加工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如今苏油和李舜举坐下的花梨交椅,身后的紫檀镂雕屏风,以及市舶司蕴州分司都厅中的种种华丽陈设,让很多小国使臣以为来到了大宋皇宫。

    蕴州分司衙门周围,是一片新造的“驿馆”,模仿汴京城中现在流行的新式公寓建造,外观如两浙路的那些精美建筑一样,内里却是种种让人方便舒适的新设施,大量陶瓷,铜管的运用,让远道而来的土包子们瞠目结舌。

    在丝竹和钢琴的伴奏下,宴饮开始,精致的彩绘玉瓷器端上来,西米露,糕点,各色美食,清酒,果酒……让嘉宾们如登仙境,神思恍惚。

    都厅中央,陈设着各种此次交易会的代表商品,其中最让各国使节豪商们痴醉的,就是以最新工艺加工出来的各种宝石珍品。

    李舜举选出来的红蓝宝石,被眉山过来的资深艺人打磨之后,带着切面的那种,反射出迷人的色泽和火彩,配合上各种巧妙的金银底座造型构思,构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其中最显眼的一枚大葵花戒指,赤红如鸽血,阳光下反射的光芒如火,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还有一种则采用另一种打磨方式。

    一条项链,由黄金云朵造型成对称图案,正中镶嵌着一枚湛蓝的宝石,宝石被打磨成了光滑的蛋面,在日光下呈靛蓝色,完全透明没有瑕疵,如同一小汪深海。

    最为神奇的是,这枚宝石的中央,弧面的顶部,有一道六芒星。

    六芒星的焦点汇聚于宝石中心位置,星光完美灵活、清晰明亮,还能随着观赏者的欣赏角度和光线的不同,星光会移动变化。

    如今大宋最珍贵的红蓝宝石,被称为“猫儿睛”,中心的星光如同日午时分猫儿的瞳孔,只有一道光芒。

    而星光宝石则是角度均等的三道,构成神奇的六芒星光,远比猫儿睛更加绚丽和珍贵。

    这种宝石对切割和打磨的工艺和角度要求极高,如果设计的时候打磨角度没有定准确,或者为了保留宝石的最大体积,有时候会造成星光偏移。

    但是这枚蓝宝石不存在这个问题,毫无瑕疵,配饰设计得非常的简单,因为在它的身边,任何多余的装饰,都无法再吸引别人的目光。

    蜀工精美的金属加工工艺和镜面宝石加工工艺,以及宋人极具格调的美学修养,让这条项链成了镇馆之宝。



    第八百六十四章蒲珊

    宴会上还有一个装逼的事件发生,等到诸人对珠宝陈列展欣赏完毕之后,苏油将他们召集到一座高逾一人的水晶塔前,然后给仆从们每人发了一柄铁如意,让他们将水晶塔敲得粉碎!

    在所有人痛心的惊呼当中,苏油又笑眯眯地命人将水晶塔的碎片分给众人,作为此次宴会的伴手礼。

    众人都是莫名其妙,在苏油的解释示意之下,使臣们将晶莹的水晶放到嘴里,一股纯纯的甜味在嘴巴里蔓延开来,方才知道原来这不是水晶,而是水晶一样的糖块!

    太神奇了!

    蜀中的制糖工艺已经经过了好几代升级,当年最原始的泥浆吸附法还在用,不过已经变成了整个精糖炼制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而已。

    通过对糖液加入石灰乳和石灰水,然后多阶段通入水洗燃炉气体,利用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生成碳酸钙的过程中,吸附糖浆中的有色物质和残渣并沉淀,一步步得到纯净的清糖浆。

    再经过硫漂,使糖液色泽更清,这才利用结晶法,得到质地异常纯净的糖晶。

    利用离心桶,将糖晶和糖蜜分离,再经过洗糖工艺,便能加工出白如雪,透如冰的白糖和冰糖。

    整个过程中,温度计和石蕊试纸是关键,有了这两样东西,四通的糖工,能对加工过程中的预灰,添灰,一碳,二碳,硫漂等关键步骤的糖浆温度和PH值精准把控,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形成稳定高效的加工工艺。

    以往大宋的高品质糖霜,必须用利州特产的“杜蔗”才能制造出来,制糖工艺成熟之后,除了杜蔗,其余各地的各种甘蔗,就都能做出纯净的白糖和冰糖了。

    于是蜀中产量较低的杜蔗,渐渐被其它亩产更高的甘蔗品种替代,大宋的糖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而制造装逼糖塔的模具,则是蜀中的精准模具制造技术了。

    总之就是先得到一个拼合起来内部是个空塔的模具,然后将糖液倒进去旋转倒出,再倒进去旋转倒出。

    反复数次之后,在模具内部就形成一个糖塔的空壳,然后解开模具固定物,将模具拆解成几片,小心从糖塔上脱下来,一个冰雕似的晶莹糖塔便做好了。

    这次操作带来的震撼性效果是满满的,也给第一届交趾郡物资交易会带来了一个甜蜜的开始。

    接下来就是一场充满了铜臭的拍卖会,拍卖品就是展示会上的那些镶嵌珠宝的精美佛像,印度教神像,还有洁白如玉的玉瓷观音像等等。

    神佛造型大多来自吴哥,交趾,占城等地,符合东南亚诸国的审美情趣。

    此外还有很多首饰,配饰,日用品,更是涵盖了中东,印度,华夏三种文明风格。

    大宋海商们,对玳瑁犀象,宝石香木制品兴趣非凡;而藩国海商们,只恨自己带的商品和钱财太少——这些东西只要搬到国内去,国王们不是加官就是进爵啊!

    钱已经不是钱了!

    三佛齐与阇婆是世仇,两国在一尊象牙金银湿婆神像的争夺上,不仅一路哄抬价格,甚至还差点拔刀相向。

    这尊神像雕刻精美装饰华丽不说了,关键是神像的脖子,手臂,腿部,每个关节都有黄金装饰。

    装饰掩盖着里面的机关,包括手指关节在内,都能活动,让这尊神像能够摆出各种法相,八只手臂能做出各种法印,还有一套专为这尊神像配套制作的法器和动物。

    雕像脚底有孔,有与之配套的黄金莲座,陈列时既可以站立,又可以坐姿。

    其实就是后世玩烂了的球关节娃娃套路,不过别说今天的南海土包子,就连李舜举都差点落入了圈套。

    布置展场的时候,苏油玩了个恶作剧,每日给神像的一支手臂换一个姿势。

    开始李舜举还没有发现,等到几天后才反应过来这神像的动作手势每天都在悄然变化。

    太监都迷信,李舜举以为是外国神灵附体显圣,差点吓了个屁滚尿流。

    同样的招式,苏油能用,别人也能用,对饱读诗书的李都监都能有效,用来放在神庙里糊弄无知外国群众,那更是神器。

    三佛齐如今已经兼并了大岛上的另一个小国,与阇婆成了邻居。

    两国征战不绝,阇婆此次下了血本要讨好大宋,愣是将神像抬到了万两黄金的价格。

    三佛齐本身是南海最强大的国家,而且掐死了麻留甲海峡,海船过往驻舶,都要收取高昂的过境费用,其国民习水陆战,还曾经一度占领过真腊,因此对大宋的态度就有些“平等”,换句话说,就是这次没带够钱。

    结果苏油搞了个拍卖会,公开公平价高者得,象牙湿婆神像最终还是归了阇婆。

    三佛齐使节大怒,拂袖离场。

    除了这一点点小插曲,这是一次充满愉快的盛会。

    珠宝神像只是大宋工艺水准的展示,其实更多的大路货如丝绢茶叶才是贸易大宗。

    宴会之后,苏辐签订单签到了手软。

    ……

    清晨起来,蒲珊开始虔诚地做礼拜。

    他是来自大食的商人,家道中落,此次乃是搭乘同乡的船只,充当书算,这才前来的大宋。

    本来他是要去杭州投奔同族的,结果听说大宋小苏少保已经移节交趾,便在交州下了船。

    昨夜的那场宴会,也是托一个老乡的福,厚着脸皮蹭的,席上诸多的新奇花巧,的确是让蒲珊叹为观止。

    然并卵,没一样自己买得起。

    在万般失望之下,蒲珊只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美食之上。

    作为一个连茶叶都买不起的穷鬼,美食里用到的各种调料,引起了蒲珊的注意。

    其中有一种充满了大海风情的调味品——鱼露。

    最早的鱼露,其实是腌制咸鱼时排出的鱼汁,这些鱼汁的成分除了盐水,主要是鱼类蛋白水解产生的多种氨基酸,富有鲜味。

    渔民觉得倒掉可惜,就留下来充当调味料,这种鱼汁被称为“醢汁”,历史非常悠久。

    湄洲打了好多好多的海鱼,在腌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好多好多的“醢汁”。

    对于苏油这种触类旁通的大吃货来说,这就是利用盐保鲜,然后让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原理,不稀奇,和黄豆酱油的原理差不多一回事儿嘛!

    那就简单了,南海和北部不同,小个体鱼占了围网作业收获的很大一部分,比如巴浪鱼,马友鱼,沙丁鱼。

    这几种小鱼,沙丁做罐头,马友适合做鱼干鱼松,巴浪最容易腐烂,容易浪费。

    为了物尽其用,苏油便指示湄洲海产加工厂,按照做酱油的做法,处理一下巴浪鱼,看看结果如何。

    为了提高产量,湄洲海产加工厂创造性地引入了酱油的磨浆,加酸工艺,以促进鱼肉更完全地分解,再运用加曲,低盐,翻搅等川中制作酱油的工艺,只用了三个月,便搞出来一种“鱼酱油”。

    这是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封装杀菌之后,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最关键的是一道广谱的提鲜剂,几乎所有的肉类和菜蔬,添加一点这个,鲜味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苏油将之命名为“鱼露”,无数的巴浪鱼不用再浪费了,而且沿海的穷苦土著渔民,也能通过给加工厂提供这类小鱼虾,换取物资,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于蒲珊来说,这是一个尚无人察觉的商机。

    老乡正自在忙碌着收拾仪容,熏香,听说今天会有重大内容商议,苏少保召集了各路商贾,使节代表,要求去市舶分司商谈大事。

    苏少保亲自过问的市舶司政策,那是非常开明和体贴的,让蒲珊深刻地体验到了一把什么叫宾至如归。

    皇宋银行,交趾海事保险商会,以及四通商行,为海商们提供了储蓄,融资,赊贷,分期,仓储寄存,运输承揽,商品保险等等等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优惠”措施。

    沿海所有港口商城,没有一个如大宋这般,为往来海商提供这样的帮助,蒲珊觉得,自己跟着老乡混驿馆里每天早上提供的精美早餐,都有些脸红。



    第八百六十五章蒲珊

    真主说过,有些人对于自己做过的事,洋洋得意;对于自己未曾做过的事,爱受赞颂,你绝不要认为他们将脱离刑罚,其实,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蒲珊觉得自己在没有贡献的情况下接受驿站给予的免费早餐,是一种应该惭愧和接受惩罚的行为。

    但是早餐太好吃了,蒲珊还是没有经受住诱惑。

    驿馆的伙计,已经开始在馆外的大黑板上用粉笔书写交趾主要商品的价格。

    这个叫“水牌”,每一种商品,每天都会在水牌之上,用粉笔标注上参考价格。

    即便是第一次来到蕴州港的商贾,也能做到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被欺瞒得太狠。

    如果你在四通建造的驿馆里居住的话,可以享受到无比舒适的贴身服务,从早上睁开眼起,就有精致的免费早餐,熨烫得平平整整的报纸,出门有车马租赁……

    还能够帮你承揽宴会,拍卖会,能够帮客户联系商家……

    要是你办理了年卡,或者是和四通有重要的经济来往,服务还能升级,甚至还能得到送船送车送房子等丧心病狂的返利。

    蒲珊的老乡是大豪商,模样像极了后世大富翁游戏里边的沙隆巴斯,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老乡让蒲珊去打听一下周边那些小白楼的价格,这里气候风景都美丽宜人,他想添置一处房产,作为今后往来南海时落脚的地方。

    两人吃过早饭,蒲珊送自己老乡出门,就见到四通商行考究的马车已经等候在了驿馆的门前,驾车的小厮正殷勤地擦拭着油光锃亮的车厢。

    三佛齐和阇婆使节也出来了,两人愤怒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对方。

    上车的时候两国使节海商们也绝不同车,最后还是自己老乡和阇婆使节上了同一辆车,蒲珊看到那车明显沉了一下。

    老乡还回头,丢了一枚银币和一小袋铜币给蒲珊:“蒲珊,记得去打听一下房子的事情。”

    送走了老乡,蒲珊沿着美丽的小路,向市舶分司走去。

    道路是青石铺就,两侧有水沟,中间是青石条子铺成的美丽席子纹大街。

    据说席子纹的方向也标示着马车的方向,这里规矩大,车马行人都得靠右。

    道路两面都是美丽的小白房子,每个房子前都有一片小花园,房子和房子之间的路边载着棕榈树。

    市舶司分司旁边就是四通商会,商会是纯中式会馆建筑,迎门“宾至如归”的大牌匾下,穿着干净整洁的小厮一见到蒲珊,便对身边长椅上几位书生模样的人喊了一句什么。

    看了蒲珊的穿着,其中一位书生便起身过来,拱手用大食话对蒲珊问道:“这位官人,需要传译吗?”

    蒲珊想说不要,但是语言不通的确是个问题,还是开口问道:“多少钱?”

    书生说道:“两百文一日。”

    老乡给自己才一百文一日,蒲珊觉得自己应该尽快学会大宋话。

    好在今日情况特殊,老乡多给了些打赏,蒲珊咬咬牙,给了书生数了二十枚当五铜币,说道:“还有一半,完事儿后再给。”

    有了书生就是好使,知道蒲珊是来打听房子的事情后,将他领到了一间豪华的接待室里,一个中年宋人接待了他。

    接下来就好办了,经过商谈之后,蒲珊知道这里的房子除了能购买,还可以长租,还包括很多服务。

    比如主人不在的时候的房屋保养,卫生打扫,花园修建维护,甚至还能替主人转租和专卖,真是要多贴心有多贴心。

    据那宋人说,蒲珊是第一个来打听房屋的客商,作为宣传效应,四通商号还能给蒲珊打个折,现在蕴州房产肯定是价值洼地,房价还没有起来,一栋小楼,只需要八百贯。

    当然八百贯只是简装,要想得到如驿站那种热水龙头,陶瓷马桶浴缸盥洗室,实木地板大衣柜,丝绸大窗帘,水晶窗那样的享受,那可就是天价了。

    不过四通商号同样可以承接这样的装修工程。

    蒲珊听得瞠目结舌,只好坦白自己是替老乡来打听的,只能将意见忠实地转达回去。

    宋人也不生气,笑呵呵地将政策跟他讲清楚,还从书桌前的琉璃缸里抓了几颗蜡纸包裹的东西给他。

    蒲珊恭敬地鞠躬出来,偷偷打开一颗,蜡纸里边包裹的,是昨晚少保命人打碎的那种神奇的玻璃一样的糖块,不过颜色鲜艳如同宝石。

    蒲珊放了一颗橙色的到嘴里,一股美妙的橘子气息和甘甜的味道,立刻弥漫在整个口腔里。

    水果糖中的酸味,其实是糖蜜的副产品。

    天师府对发酵菌种的研究提取,如今也有了一个菌群家族,其中一种,叫黑霉。

    将糖蜜和浆糊的混合液加入黑霉发酵,会得到一种酸味极浓的澄清菌液。

    这种菌液的酸味与柑橘类的酸很类似,小天师将它称为橘酸。

    将菌液过滤,往里边加入石灰乳,就能得到一种混合沉淀物质,成分是碳酸钙和橘酸钙,可以再次过滤分离出来。

    往沉淀里加入硫酸,碳酸钙和橘酸钙就变成了硫酸钙,成为石膏沉淀物,二氧化碳溢出,剩下的就是橘酸溶液。

    再次过滤,往橘酸溶液里添加小苏打,通过蒸发结晶提取,就得到了一种保存和使用都非常方便的物资——橘酸盐。

    这个东西被程家拿来鞣制皮革,被石家用来和氨水混合清洗金属,对铜,铁都有效果,凸显花钢的花纹,而且更加细腻。

    苏家织染用来做染料固色剂,而落到苏油这样的吃货手里,就变出了水果糖和橘子酒。

    所以橘子味的水果糖和果酒,和橘子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是苏油找人用蔗糖,清酒,橘酸盐,橘子香精调配出来的,连颜色都是用的是用红曲和栀子黄调成的橘色。

    同样的,还有薄荷糖和薄荷酒。

    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蒲珊当然是不会明白的,他只是觉得东方真神奇,宋人真幸福,他们一定得到了真主来自天堂的恩赐。

    商会的人效率挺高,从商会出来,不过半日时间,书生这么一会儿就挣了一百文,让蒲珊有些羡慕。

    两人正要告别,就见门口停下了一辆大车,车上都是些挂着粗釉的细颈大肚陶罐,一个大概是十斤的容量。

    蒲珊抽了抽鼻子,敏锐地觉察到那就是昨日宴会上闻到的那种调料,便对传译问道:“这种调料叫什么?多少钱一罐?”

    传译正要上前询问,便听招呼下车的两位少年转头,一位文士一样的少年说道:“这是新品,准备运往汴京城的,不是商品,也没有定价格。”

    蒲珊大喜:“你会说大食语?这太好了,我要是想要代售这种货物,不知道郎君可否为我引荐东主?”

    “哦?”另一名武士打扮的少年笑了:“你也喜欢这个?”

    蒲珊说道:“有了它,食物会变得美味很多,就是不知道价格如何,要是太贵我肯定也买不起,不过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倒是愿意试试。”

    那位文士模样的少年点头:“难得还有喜欢这个的大胡子,如此你随我们来吧。”

    ……

    市舶分司都厅内,中堂是一张极长的华丽大方桌。

    各国使臣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围坐在华丽大桌边,身后是各自国家的大商人,在那里吵吵闹闹。

    苏油在中间摊着手,一副无奈的表情,那样子有点像后世著名的油画——《最后的晚餐》。

    李舜举有点受不了这一厅的铜臭,太监多贪鄙,不过李舜举总觉得自己是个例外,不屑与这些大腹便便的商贾同处一室。

    于是这事情交给苏油,明润你挖的坑,只能你自己填。



    第八百六十六章商议

    看各人吵吵了半天,苏油才拿起手里边的小木锤,当当当地敲响了身边的小铜钟,都厅中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苏油说道:“各位,对我交趾的物产可都还满意?”

    哇哇哇的外语和翻译又闹开了,苏油又当当当地敲响小铜钟:“一个个说!从真腊开始!”

    真腊使臣站起身来:“尊敬的少保大人,真腊国感谢您慷慨的接待,我国君臣,对此次贸易会的成果非常高兴,希望大宋能将此设为常制。”

    不少使臣又闹开了,苏油只好再次敲响铜钟:“举手发言,我不点名不准开口!”

    使节们这才将手高高举起。

    苏油说道:“先放下,等我回答完真腊使者的问题。”

    “对于各国通商物贸的要求,市舶司原则上是同意的,今后每月满月大潮之日,市舶司都将在蕴州开设海市。”

    “与此相关的诸多法令,标准,已经印刷成册,一会儿大家各自取一份,下去好生研读就是。那个穿金纱罗的是哪一国的使臣?有什么问题?”

    那位使臣站了起来:“尊敬的郡主大人……”

    苏油赶紧摆手:“你的汉语有问题,叫我学士就行了。”

    那使臣赶紧鞠躬:“学士大人,小臣是注辇国使臣,非常感谢学士此次丰盛的接待。我的问题是替本国商人问的。”

    “听说宋人自己在交趾与广州,杭州之间进行贸易,可以无需携带钱财,只需要带上一张凭证,就能够在千里之外去银行换取到金银。”

    “他们对如此便捷的资金周转方式非常的羡慕,想问这样的政策,能对他们开放吗?”

    苏油笑道:“目前为止,皇宋银行发行的票据有好几种。”

    “一种是大面额的钞票,用于各地银行之间的清算,这种钞票和宝钞类似,不过面额大得多,面值为百贯甚至千贯。”

    “商人也可以申请使用,不过需要用等值的金银向银行购买。”

    “而如今更多的使用方式,是商人们用自己在银行的存款作为抵押,银行冻结商人相应的存款后,向支付商人这类钞票。”

    “商人到异地之后,可以凭票取兑换出相应面额的货币进行交易,异地银行用这种票据与当地银行进行清算后,当地银行在本地扣除商贾的相应冻结存款。”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方式,叫‘四人汇票’,也就是说,这种票据上有四个签字人。”

    “首先是进口商,他必须具备完成交易所需的信用;”

    “其次是进口商银行,它收取费用、承接进口商债务作为自己的债务,对其进行承兑担保。”

    “说得更详细一点,就是说他凭着对进口商的信任,把交付货款这事揽过来,保证到时对出口商付款;”

    “第三个主体是出口商银行,它提供交易中的实际款项——他是真正给出口商钱的人,并持有出口商提供的‘承兑票据’作为资产;与进口商银行进行清算。”

    “最后一个人当然就是出口商,他为进口商提供货物,收取‘承兑汇票’,并得到了按时从银行获得付款的保证。”

    “因为对进口商的资信有充分的掌握和信任,所以进口商银行敢对这样的支付行为提供这种保证。”

    “如此一来,这种汇票,既让进口商手里没有实际资金的时候,也可以进货,又让出口商心里踏实得到支付保证,还让两头的银行,都能赚得手续费。”

    “因为这种票据由银行承兑,所以可靠性很高,如今也比较流行。”

    “我不知道你口中的票据,到底是指大面值清算货币,还是皇宋银行承兑汇票,但是我要声明的是,皇宋银行对使用者的身份,是没有国籍之分的,区别主要在于对使用者的资信的掌握程度。”

    “所谓资信,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银行客户在商务行为中的履约能力。外国人要使用这两种票据,必须具备皇宋银行所认定的履约能力。”

    “获取优良资信等级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皇宋银行存款,只要你在皇宋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沉淀和诚信的商业记录往来,皇宋银行当然就会认为你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可以为你提供这样的金融服务,明白了吗?”

    明白个屁,使节听得两眼冒金星,倒是使节身后的那些商贾,面上都露出惊喜的神色。

    其实皇宋银行在承兑汇票上玩的花活远比这个多,甚至包括了贴现业务和证券交易业务。

    大宋人自己玩盐引都能玩出花儿来,有了防伪力度更高,信用更扎实的票据,大宋汴京,成都,眉山,杭州,扬州,泉州,广州这些地方,无数的外围钞行雨后春笋般地成立了起来。

    最大的证券玩家,就是赵顼的家里人,大宗正叔叔和赵顼自己的两个弟弟。

    当年的赵颢和赵宗谔曾经想争夺皇宋银行的财权,然后被苏油在经济上迎头痛击,差点倾家荡产,接着被赵顼利用御史台在政治上再次敲打,整得痛不欲生。

    好在及时躺下翻过肚皮认输,赵顼才不为己甚,重新恢复了他们的政治地位。

    苏油这才跟赵顼建议,吸收他们参与到银行业务之中,享受红利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资产置于皇宋银行的监控之下,相当于摆到赵顼的眼皮子底下。

    其实这样的方式挺好,大家心里都踏实不少。

    只要不是拿钱去收买官员将领私造铠甲兵器,安分老实,赵顼对宗室里边的这几个金融寡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反正他才是最大的一个寡头,其次是四通商号,剩下的全部股东加起来,都比不上他们。

    苏油一点都不着急,耐心地回答了使节和商贾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大宋的外贸政策的宽松和体贴,让海商们和使节们都非常满意。

    等到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苏油这才说道:“刚刚那些其实都是细枝末节,此次召集各位前来,主要还是想和各国商讨,如何在南海建立一个安定和平的贸易环境。”

    “如前年那种占城抢夺外藩贡物,然后作为自己的贡物,以之朝贡大宋后又被揭穿的行为,我希望不要再发生了。”

    占城使节顿时满面通红。

    “还要爪哇两国,麻留甲海域是藩国往来的重要通道,你们两国发生地区冲突的时候,希望约束一下自身国家的军队和子民,不得劫掠过往海商。”

    三佛齐使节毕佳罗起身说道:“三佛齐处四战之地,与占城,真腊,阇婆都是世仇,海上船只往来,威胁我港口安全,我国多是自卫,偶有误伤,也是有的。”

    诸国顿时纷纷控诉,说三佛齐本就是海盗之国,很多时候就是贪图海商富庶,故意出动水师劫掠,根本就不是如使节所言。

    苏油又敲响了小铜钟,待到都厅安静了下来,说道:“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有公共约束力的法令,来维护秩序,南海,不能再这样乱下去。”

    “我有一个提议,以诸国陆地线,岛礁为起点,人站在海边视线之外的区域,算作公海,任何国家和个人船只,在公海上航行,捕鱼,不得无故受到干扰和侵犯,凡对其无故干扰侵犯者,会被视作强盗行为。”

    “所有国家的船只均悬挂旗帜,表明自己的国籍和船只属性,以我大宋为例,大宋商船,悬挂四方红底宋字旗,大宋水师,悬挂三角红底宋字牙旗。”

    “任何国家,对悬挂宋字旗的船只攻击,即视同对大宋的攻击,如果攻击发生在某个国家的海域内,即视同该国对大宋的攻击,大宋将保留追究的权利。”



    第八百六十七章龙牙港

    “大宋属国的船只,可以向大宋市舶司提交申请,在缴纳一定费用之后,大宋同意其在本国旗帜之下,悬挂大宋国旗。”

    “大宋作为宗主国,为悬挂宋国旗帜的船只,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接受这些船只的投诉,如果遭受侵犯,同样保留为这些船只追究的权利。”

    “交趾路宁海市舶司,将设立海事法庭,专门处理这类纠纷。”

    “各国应当积极行动,共同抵制盗窃,抢劫,销赃,奴隶贸易等不义之行,维护海上公共秩序,维护共同利益,积极提供海盗线索,共同清剿海盗。”

    “所有国家,不得对海盗提供保护,海盗没有国籍,是所有正义国家和船只应当清剿的对象。大宋作为各国宗主,再次做出郑重承诺,宁海水师,将不定期对海盗进行打击和清剿!维护南海航道的安全!”

    此话一出,除了三佛齐使节,所有人都高声欢呼了起来。

    苏油继续说道:“如果各国使节都同意这个意向的话,宁海市舶司将起草一份《南海海事公约》,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增改,确定无误后,由使节代表诸国签署,宁海市舶司刻石为记。”

    “凡是参与者,都将共同遵守这份公约,共享南海贸易的红利。如果不愿意参与的话,大宋将视其为普通贸易伙伴,而不是密切贸易伙伴,在入港,贸易,商人地位上,都会有一定区别。如何?”

    占城和真腊首先表示同意加入,这两个国家与交趾郡和湄洲直接接壤,通过内河都能实现物资运输,签不签公海协议其实都影响不大,首先响应。

    紧跟着就是阇婆,这个国家面对三佛齐的压力,此次来就是需求大宋支持的,而且这个国家的商船,也是被三佛齐打劫得最惨的,当然也要响应。

    然后就是琉球,吕宋,麻逸,渤泥,这些国家在南海的东边,无需通过麻留甲海峡即抵达大宋,而麻留甲海峡外头那些国家,从来也不是他们的贸易往来对象,稍加思索,也同意了。

    而其它如注辇,丹眉流,蒲甘,邈黎,甚至大食这些国家的海商,就有些拿不准了,远洋过来,麻留甲海峡是必经之地,三佛齐的首都巨港,使他们的必然的锚泊之地。

    蒲甘使节权衡利弊之后,站起身来对苏油躬身说道:“三佛齐海口之北,有一个地方叫做蒲罗中,那里是海贼盘踞之地,如果大宋能够清剿那个地方,将之作为港口,为西方诸国提供驻泊地,并保护我们在海峡中的安全的话,我蒲甘国,愿意签署这个伟大的协议。”

    “哦?”苏油的兴趣来了:“海贼?”

    大食国使节也站了起来:“万能真主啊,让那些可恶的盗匪葬身火狱吧,他们就是一些蜿蜒的海蛇,不,龙牙港就是一个恶魔的火狱!”

    “当!”苏油敲响了小铜钟:“那地方在哪里?”

    丹眉流使臣站了起来:“在麻河外的岛上,黄金半岛的最南端,那里有几个海盗港口,城主对过往船只征收重税,一言不合就杀人抢船。”

    苏油皱着眉头:“三佛齐大使,看来那里是法外之地?不是贵国领土?”

    毕佳罗眼里充满了笑意:“三佛齐曾经占领过真腊,那里也的确曾经是三佛齐的领土,不过如今大王的目标在南部,对那一带失去了控制。”

    “那一带聚集着诸国的亡命之徒,对我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少保有意征服的话,三佛齐是乐见其成的。”

    “是吗?使节在这里说话,须知代表的是贵国国王的意志哟?”

    毕佳罗终于笑了出来:“如果少保能征服那里,我三佛齐也愿意签署南海协议!”

    “好!”苏油点头:“那便如此说定,市舶司将剿灭龙牙港海盗作为协议前提,算作是大宋对南海诸从属国履行的第一项义务!”

    别的地方不知道,如果说起中南半岛最南端的话,苏油倒是清楚得很,那里肯定就是后世的新加坡了。

    如今看来那里的海盗势力相当强大,竟然连三佛齐这个南亚第一海洋霸权国都无力与之对抗。

    不过勉强算是谈定了南海协议的大致框架,苏油送走各国使臣和海商翻译,从都厅出来后,招来苏辐和晁补之,还有占城与真腊使节,关起门来开小会。

    范师哲已经收到了真腊使节的回报,匆匆赶来对苏油劝道:“少保不该答应三佛齐的。”

    苏油问道:“为何?”

    范师哲说道:“就怕螳螂在抓捕鸣蝉的时候,忘记了身后对它起意的黄雀。”

    苏油笑道:“先别显摆自己的汉语水平了,好好解说一下局面吧。”

    范师哲合什道:“这话得从百年前说起了,当年的三佛齐,乃是南海最强大的国家。”

    “大唐高僧义净,曾取海道经过三佛齐,前往印度学习佛法,从印度取经回来后,继续留于巨港,从事翻译和著述多年。”

    “百年之前,三佛齐南部崛起了两个国家,伊夏纳和阇婆。”

    “伊夏纳曾派兵攻打三佛齐。三佛齐从真腊调集军队征讨伊夏纳,在七十年前,摧毁了那个国家。”

    “但是战争极大的衰弱了三佛齐的国力,真腊就是从那时候起,摆脱了山王的统治,成立了自己的王国。”

    “除了真腊,大陆之上另一个国家注辇也趁势对三佛齐的大陆领土发动袭击,甚至一度大举渡海,进犯到三佛齐本土及其西部各属邦。”

    “三佛齐的国力再次受到削弱,导致大岛东部的东爪哇,在伊夏纳旧地崛起。”

    “四面受敌之下,三佛齐只好与东爪哇达成协议,大岛西部属三佛齐势力范围,东部则属东爪哇王国势力范围。然后三佛齐集中力量抵抗注辇的入侵。”

    “而大岛东部其后十数年里,东爪哇和阇婆也开始了战争,趁两国实力衰弱之机,三佛齐在驱逐注辇国势力之后,撕毁协议,灭了东爪哇国,重新恢复了基本国土。”

    “为了防范阇婆,三佛齐在巨港囤积重兵,将王室搬迁到占卑城,防范阇婆突击。”

    “百年战乱,扶南,三佛齐,注辇,诸国轮番征战,导致大陆南端成了无主之地,也成了各个国家散兵游勇,流亡叛乱势力躲避国内征诛的乐园。”

    “如今龙牙港的占领者,就是当年三佛齐的水师副帅蒲释马。”

    “注辇国渡海攻击三佛齐的时候,蒲释马发动兵变,斩杀了水师首领,之后首鼠两端,竟然让开海上通道,坐看注辇国攻击自己祖国本土。”

    “在三佛齐奋力将注辇国败退的时候,蒲释马才又发动水师,攻击注辇国败军,大获全胜之后,势力顺利扩张,占领了原三佛齐在大陆半岛的一些领土,控制了海峡北部地区,驻军在海峡东西两个重要关口——麻城和龙牙港,靠收获大量过往船只的赋税,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藩镇。”

    “可以说三佛齐王室对蒲释马的痛恨,甚至还在阇婆,注辇等世仇之上。少保如今答应剿灭蒲释马,那是正中三佛齐使节的下怀!”

    苏油都听傻了,这特么简直就是一部海上五代十国啊!

    谁说蛮人傻来着?!这是驱虎吞狼之计,狗日的南海蕃人,一个个贼精贼灵的!

    苏油大概知道为什么蕴州城的海商越来越多了,先期抵达的各国使臣海商们大概在疯狂招呼本国同道——大宋有个憨憨少保在交趾,人傻!钱多!速来!



    第八百六十八章炮弹

    不过好在交趾灭得太快,各国对大宋水师的力量估计明显不足。

    三佛齐这是摆明了不看好大宋水师具备消灭蒲释马的军事实力,才如此大方地开出了这个药方,想要在之后捡便宜。

    呵呵呵,本来只想拿下一个新加坡,结果还附送一个吉隆坡,这副大补药,不服也得硬着头皮服啊。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是现在就动手,还是等三哥和赵宗佑回来的时候再一起动手。

    苏油坐不住了,飞速跑到宁海军找王韶,这事情你看看怎么搞?

    王韶翻出海图,先说说那两个地方在哪里。

    张散留下的数据很糙,看得出来当时海商们为了挣钱,能少停靠就少停靠,走得都是大长线。

    不过麻留甲两侧的海岸线大致能连接起来。

    苏油凭着记忆,拿铅笔在海图上新加坡和吉隆坡的位置画了两个圈:“大致就在这两处位置了。”

    王韶一看:“嗯,兵家必争之地,有了这两处,南海入口就在我囊中,必须拿下!”

    “怎么拿下?”苏油有些吃不准:“咱一共就八艘船,加上我的飞鱼号,也不过九艘。”

    “够了!只要能将他们堵在港口里边,九艘船已经足够了!”

    “别闹!我要的是全歼,不留后患!”苏油想了想:“让杨从先他们广南水师配合如何?”

    王韶笑了:“别傻了,要动广南水师,你得先请圣旨,时间上都来不及。我们得在诸国使臣回程之前,将蒲释马除掉,宣示大宋在南海的国威。”

    “那这咋弄?”苏油是习惯平推的主,不喜欢打这种无准备的战。

    王韶说道:“军事你就不用管了,召集诸国的引伴,这帮人手底都有势力,要投靠大宋,先得把投名状交上来,就用他们!”

    苏油这才想起来自己手底下同样有一帮子海盗,这才稍微放心:“如此差不多,那我去找李都监,说服他同意出军。”

    王韶说道:“弹药得够,实在不行弩炮也可以,给你的飞鱼号甲板也加上弩炮!还有弩炮的炮弹,给我备足。”

    苏油转身就走:“这个好办,要多少我给你准备多少!”

    王韶瞪眼:“这是军令!起码给我三万枚!”

    苏油摆手:“五万!给你翻个个!”

    “靠!”王韶连苏油的口头禅都出来了:“你怎么做得到?!”

    苏油和王韶一样装逼:“你做得到整合那些引伴,我就做得到给你变出五万弩炮炮弹,这叫术业有专攻!五日之后给你就是了!”

    说服李舜举无需太多语言,他是提举海宁市舶司事,苏油对他提出了南海诸国海商们对南海和平贸易环境的渴求,然后将此次南海物资交流会的财务报表交给他过目,再查看了南海地图之后,李舜举就乖乖按照苏油的想法,去安抚蕃商和使臣们去了。

    按照苏油的说法,待到大宋军事行动准备好,离开港口之后,再让他们出发不迟。

    于是李舜举便顶着官家最亲密战友的身份,给各国使臣和海商们送去亲切的关怀,日日各种名目的大小宴会不断,还搞了如蜀中成都那种“遨游”大会,从岸上玩到海里,从海里玩到岛上,佳肴美酒,丝竹歌吹,还弄来了数十美姬,让海商们乐不思蜀,又给自家老乡发去了急报。

    赶紧的,除了憨憨少保,还有个憨憨太监,真的人傻钱多,速来速来速来啊!

    只用了三日,苏油就给王韶备好了五万枚弩炮炮弹。

    没有别的原因,水泥一天才能干透,然后还要装药。

    冶州的椰子油加工业,丢下的椰壳那是多得不要不要的。

    椰蒂被挖走了,那里是要用来磨珠子的。

    将椰壳粘好外面糊上水泥,拉上横竖的刻痕,就是弹壳。

    稻壳是交趾另一样多得不能再多的东西,稻壳烘干磨成粉,就是硝化甘油的稳定剂,加入部分硝酸钾,这是苏油在之前就已经摸索出来的黄炸药配方,主要用在炸药包和爆破筒上。

    椰蒂孔都是机器挖的,大小完全一样,苏油做了水泥盖,平时盖上水泥盖,用蜡密封,需要使用的时候取下盖子,插入带火绳的火雷管,情况紧急下甚至直接插入火绳都就能用。

    火雷管用的雷汞,交趾水银那是打晋代就出名的特产。

    王韶看着一箱一箱朝船上搬的炮弹:“这戏法……张巡借箭都没这么快吧?”

    苏油很得意:“这还是椰壳经过挑拣,不然还得多,以前那些叫工匠,咱现在这个,叫工业!”

    说完摸摸鼻子:“虽然还是手工业……”

    王韶说道:“已经问清楚了,蒲释马的水军,从大食那边得到了一种厉害火器,据说能喷出大火,落到敌船之后无法熄灭,方能如此嚣张。”

    苏油点头:“那就不能让他们的小船靠近,那种东西我们也有,效果比他们的还要好,不过我们的用法比他们的先进多了。”

    “到时候记得拷问一下,问问他们那东西是哪里来的,那是一种液体矿藏,叫石油,对我们有大用。”

    王韶问道:“就是种家的那种?”

    苏油说道:“大概率是那种东西,否则的话,成本就太高了。”

    如今的西夏,山林和草原经常发生野火,主要原因不是气候变化。

    而是种诂发现石油提取物里边的汽油,不管是保存还是运输都过于危险,囤积起来也没多少用处。

    于是平时就烧掉,利用纯净的黑烟制作碳粉,用于生产弹药和墨锭。

    一到夏季东南风起,干脆都拉到西夏人的草原上,那东西烧起来实在是既壮观又可怕。

    剩下的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才是好东西。

    王韶在陕西待过好多年,当然知道这个东西。

    苏油说道:“剩下的军需,就去沈存中那里补充,他那里跟占城人买了不少的稻米,鱼罐头更是多得不得了。”

    王韶点头:“那我们就出发了,加上韦首安的水师,也算是浩浩荡荡。”

    王韶这次带去的军力,包括泰山号飞鱼号在内的八艘战舰,以及临时改装的飞鱼号,军力还包括宁海新军和韦首安的交趾旧水师,用的是交趾水师投降的海船。

    所有海船上,还加装了小高相爷制作的弩炮,算是废物利用。

    王韶当任都指挥,孙能副都指挥,韦首安殿后。

    刘世恒为先锋,已经先期赶往湄洲,带着海盗,不,大宋派驻各国的引伴使臣们去了。

    装载完炮弹,送走军舰,宁海军码头顿时空了一大半,苏油这才赶去交州城里的慈济院,看望多日不见的老婆大人。

    慈济院现在是交州城的大医院,和后世的中医院类似,前店后院,药房伙计,柜台都是中式。

    进门处就是几科诊脉柜台,几名天师道的师兄师叔们在这里看脉,后边是抓药的柜台,柜台后是各种各样的药材抽屉柜,占了整整一面墙。

    大药房里充满了药香,从药房的侧门进去,是一所大院,大院另有大门出入,这里收治了不少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

    还有不少女护士,是石薇从交州城庞大的寡妇群体中找出来的,很多甚至还是阉党和后党的官员家属。

    这些人很多都会读书写字,属于有文化的一群人,石薇向苏油求请,免了她们的罪责,请她们到慈济院里来学习医学知识。



    第八百六十九章张道长

    应该说妇人们对石薇和苏油的观感是复杂的,但是现在她们面临着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努力生活下去。

    作为犯官家属,如果没有石薇出面,她们命运之凄惨可以想见。

    慈济院能让她们收获一份尊重,一份收入,能够支撑其自己那个残破的家,这就已经是战乱年代里上天的恩赐了。

    何况石薇还养活了他们的孩子,切实减轻了她们的家庭负担,孩子们不但有饭吃,还有书读。

    只要孩子们还能读书,妇人们就有心气儿,十年之后,自家儿子还是会进入交趾的精英阶层,自己如今的家庭,还是会回到交趾的上流社会。

    苏油和石薇从来没有给过她们这样的保证,但是苏油和石薇就是这样做的。

    想不透这些的人,在这场覆国的大动乱中,已经为上一个王朝陪葬了。

    妇人们很匆忙,手里一般都还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见到苏油也只是浅浅屈膝为礼,然后匆匆而去。

    妇人们对苏油的尊敬来自娃子们,娃子们在书院里学的东西,可比以前学的复杂很多,但是学的道理,却比以前简单明了很多。

    书院讲的那些道理,就连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都听得懂,合情合理,浅显明白。

    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大宋、热爱官家、热爱父母。

    学校管饭,还有加餐,孩子们偶尔还会偷偷带一两个小糕点,小糖果回来孝敬自己。

    看着自家野孩子一日日变成懂事的小郎君,妇人们就觉得,自己受再多的委屈磨难都是值得的。对给她们的孩子带来这种转变的苏油,甚至有一种感激之情。

    找了一大圈,发现石薇正在书房里与一名老道研究药材配伍。

    苏油见到道长,连忙躬身施礼:“二十年不见,道长还是一般康健,就是头发见少了。”

    道长起身稽首:“善哉,明润给出的题目,贫道整整花了整整二十年方才解出来,当真是百无一用。”

    苏油赶紧还礼:“道长太谦逊了,你以一人之力,带动起一个学科,后世之人提到有机化学,成都青羊宫张张芷皋院士的名头,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张道长就是当年在青羊宫发现杜仲胶是的守库人,之后被张天师抬了品级,专门研究胶漆一门。

    但是过程非常艰难,直到去年第一批橡胶草出来,张道长方才结合其余几种植物胶,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硫化胶。

    张芷皋取过一根胶皮管子:“明润你看,这便是利用你寻来的胶草制得的弹性硫胶,我们用了挤出成型技术,将之制成了胶管。”

    大兴奋时期已经过去了,张道长现在充满了科学家的风范——淡淡的装逼范儿。

    石薇喜滋滋地摸出一件宝贝:“还有这个,这是根据你的意见,设计出来的水银血压计和听诊器。”

    苏油问道:“试过了吗?”

    石薇说道:“试过了,我们在马和牛的脖子上都试过了,很明显,血液的压力是由心脏的压力提供的,因为汞柱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

    呃,马和牛……

    苏油说道:“这个对医学是有极大贡献的,比如我听说椰子汁可以通过针管直接输入到病人体内,给病人补充养分……”

    “真的?”石薇很感兴趣:“那得试试……”

    苏油赶紧阻止:“先发明注射器吧,拿猪做实验,从小剂量开始。”

    说完取来一张纸,画了个注射器的图稿:“大致就是如此,针头可以用银针,如今你们用的银针硬度不错了吧?”

    张道长点头:“纯银的针都是老辈儿再用了,如今天师府的新手都用掺了银和锑的银针,硬度好很多。”

    苏油笑道:“空心针管的事情让大石头给你们搞定,就和空心面条是一个道理。”

    蜀中利州路有一条河叫中江,江水从一个县城当中穿过,县城因水而名,叫中江县。

    中江西岸有个镇叫谭家镇,川中和陕西的贸易兴起之后,谭家镇成为商贾马夫往来之地。

    镇上一户人家叫谭老六,发现了商机,开起一家汤饼店。

    为了招揽生意,谭老六夫妇挖空心思,发明了一种面条,“允直中通”,细如银丝而中心有孔。

    这种神奇的面条让谭老六生意火爆,于是就有人给谭老六出主意,效仿眉山汤饼晒成干面,这样就能作为商品发售了。

    谭老六觉得这是个发家的门道,制作出空心挂面,大受往来客商好评。

    空心挂面的手艺惊动了中央,赵顼利州路转运司呈送,品尝之后大加赞赏,列为贡品。

    如今就靠制作这种挂面,整个谭家镇都发达起来了,空心挂面因为其空心和成为贡品两个特点,被来往客商称作“藕面”或者“宫面”。

    其实面条空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面条进行“盘条”的时候,有一个拧的过程,会在粗条中间形成一个孔道,在其后“上竹”拉面的过程中,面条和中心孔会同步越来越细,成为最后的空心面条。

    空心针也是同样的道理,延展性好的金属如金银铜,拉伸空心的细柱体便能得到。

    张道长将苏油的想法记录在纸上,加上图纸,准备寄往汴京。

    除了这些,张道长还附加了一大堆的资料,苏油问道:“这些又是什么?”

    张道长比获得硫胶得意多了:“这是仙卿整理的资料,在几处湿热沼泽都能大用的方子。”

    石薇说道:“这是疗蛊验方,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所载蠱毒七门,共收六十一方,共一百零三味药。”

    “我统计了一下,其中用桔梗的有七种,用藜芦的八种,用蘘荷的九种,用雄黄,巴豆的十一种。”

    “消积聚痞块,方用千金恒山丸,鳖甲丸,多异类灵动之物,行气逐血之药,其泄厥阴,破症瘕之功,有非草木所能比者。”

    “疗水肿的,千金疗大腹水肿方,用牛黄,昆布,海藻,牵牛子,桂心,椒目,亭力。”

    “另有麝香丸, 方用麝香,甘遂,芫花,人参。皆以见利小便为效。”

    “其余还有毕澄茄、皂荚、野菊花、防己等,主治蠱毒,咳逆,泄痢,肠澼和杀虫。”

    “此外配伍药物,还需要襄荷。就是莲叶。史游《急就篇》云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赤者堪噉。要用白藕的荷叶”

    “还有巴豆,虽为辛温有毒之品,但本经谓其破症瘕结聚,坚积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除鬼毒蠱疰邪物。”

    “雄黄能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在寒战发热,恶心下痢,腹部膨胀阶段,多用张仲景治伤寒发热方,加己椒苈黄丸,往往有效。”

    “而在痢疾期,即医家所谓‘伤血’的阶段,方可用毕澄茄,广木香。”

    “如肝脾肿大,还可用麝香,血珀,黑白丑,肉桂,沉香,大戟,作为丸药,日服三次,每次饭前服一钱。”

    “这药是我在交趾所制的,在这里不算精贵,也有一些效果,感觉比天师哥哥用鹅血鸭血疗血痞之法治疗该病对症。”

    说到这个,石薇就好像换了个人一样,滔滔不绝,与张道长讨论起辩证病例,直接将苏油抛到了一边。



    第八百七十章老张的有机化学

    两人聊了一阵,话题又转到儿科,说到小儿惊热也是交趾的常见病症,张道长又感谢石薇和苏油给汴京城天师府送去的珍珠粉。

    珍珠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

    石薇笑道:“那药一文钱都没花,乃是小油哥哥见我锤珍珠之后,让人从珠贝内层磨下来的。我试了效果一样,以后我大宋的病患,都用得上珍珠这味药了。”

    张道长再次稽首:“这又是大功德,交趾可真是积累道功的福地……无量天师,贫道又落入窠臼了。”

    苏油这才逮到机会说话,也对着张道士打稽首:“别说地丁硫胶,仅道长在其余胶漆之道上的研究,各种漆料,胶料,粘合剂的发明,就了不得。”

    “就是我大宋第一种塑料薄膜,能让天下农人的秧苗安然度过倒春寒,那都是无量道功。”

    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苏油就算是脑洞大过天,也想不到宋代科学家被自己点开有机材料学的金手指之后,能够走到塑料薄膜这么远的技术上来。

    方法是这样的,干馏炉发明之后,宋人拿它干馏过煤,硫磺,朱砂,各种矾晶。

    而张道长很朴实,用它干馏了木头。

    在制备得木炭的同时,还引出干馏气体,得到了木精、木醋酸等化学物质。

    木精就是甲醇,用石灰中和再经干馏,能够制得另一种超级有机溶剂——木酮。

    木酮就是丙酮,它的发现,直接将蜀中的颜料工业,香料工业,无烟炸药工业,涂料工业,粘胶,赛露络生产等工艺,提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而木精在六百到七百度的情况下,与空气和水蒸汽一起通过银、铜等催化网,能够直接氧化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用水吸收后,成为一种神奇的溶液——木醛。

    木醛就是甲醛,与木醇的特定浓度水溶液想混合,是一种超级防腐剂,天师府发现它对杀灭水中微生物有特殊效果,除了治疗鱼病,还能制作标本。

    就是后世大家非常熟悉东西——福尔马林。

    当张道人用魔芋精粉,木醛溶液,烧碱溶液,甘油,润滑油搅拌糊化之后,发现它们变成了一种很奇特的凝胶。

    张道人将它倒在玻璃板上晃荡延流,再让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干燥,等到从玻璃板上再次揭起来的时候,凝胶变成了一种神奇的东西——塑料薄膜!

    这是大宋自赛露络之后发明的第二种塑料,而且是没有经过苏油指点,由大宋人自己摸索出来的塑料!

    工艺成熟,成本低廉,产量巨大!

    倒春寒什么的那是安慰道士用的胡话,这东西最大的用途,是作为纸壳子弹的弹壳夹层,防潮效果好到逆天!

    还有就是用作隔绝雷汞和铜帽之间的涂层!

    凭硫化地丁胶和魔芋胶这两项伟大发明,张道士成为了皇家理工学院化工院院士。

    苏油笑道:“现下事情还多,我在下龙湾为道长建了一处疗养院,这段时间道长就好好休养,化工很多有毒物质对身体有害,顺便让薇儿给你检查检查身体,等忙过这一段时间,我再陪道长游览。”

    “一会儿我再画几个图纸,给道长送几片玻璃过来,夏日里在下龙湾里潜水抓龙虾捞海参扇贝,想想都美得慌……”

    和道长与石薇告辞,苏油哼着歌就来到了都厅,姚补之上前来:“少保,有个大食人,等你两天了。”

    苏油问道:“大食人?有什么事儿吗?”

    晁补之偷偷笑:“没什么事儿,不是你说的,要是有人对少保你发明的鱼露感兴趣,就让他来找你吗?说是推广什么……饮食文化?”

    苏油手扶脑门:“其实那种低盐快发酵的鱼露口味并不好,真正的好鱼露,跟好酱油一样得两三年时间才成……算了叫进来吧,我看看喜欢鱼露的大食人是什么样子……”

    没一会儿,晁补之将蒲珊带了进来。

    蒲珊这才知道是谁要见他,吓得都结巴了:“尊……尊敬的……”

    不等他说完,苏油问道:“你为何会对鱼露感兴趣?”

    蒲珊很老实:“因为别的货物,小人……小人实在是买不起啊……蜜酒之类,又不够新奇……”

    晁补之就不由得扭头偷笑。

    “这样啊……”苏油感觉自己白开心了一把,犹豫了一下:“你有多少钱?”

    蒲珊说道:“昨日我给老乡看房,老乡给了我一个银币,之后……我跟他说现在买房还有诸多优惠,老乡一高兴,又……给了一个。”

    苏油很同情蒲珊:“就你这俩银币,够回程的路费不?”

    蒲珊说道:“我可以给往来船只充作书办,倒是不需要路费,另外还有几个银币的工钱没有支取。大人,你那鱼露,多少钱一坛?”

    苏油很认真的思索,两枚银币就是两贯,蒲珊的老乡很大方,小海鱼在湄洲就不值钱,剩下的都是腌鱼剩下的盐水,一百文一斤都赚得够黑心了,于是说道:“一枚银币,我可以给你十斤鱼露。这东西能保存一年到一年半,但是你怎么运回去?”

    蒲珊说道:“不敢再劳动大人,大人只要告诉我去哪里取货就好了。”

    苏油提起笔来写了个条子,交给蒲珊:“既然如此,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四通商号支取吧。”

    蒲珊连连施礼,一边施礼一边后退:“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眼看就要退出都厅,苏油喊道:“等等!”

    蒲珊说道:“不知道大人还有何吩咐?”

    苏油一摊手:“钱呢?你还没给定金呐!”

    蒲珊这才反应过来,从怀中摸出两枚银币,恭恭敬敬放回到桌上:“谢谢大人百忙当中的接见。小人这就告辞。”

    蒲珊走了,苏油拿起一枚银币在口沿上吹了一下,一副财迷的样子放到耳朵面前听了听声音:“无咎,两坛鱼露起码就能赚一个银币,大利啊……”

    晁补之笑道:“老师,你真不是在逗弄那蒲珊吗?”

    苏油说道:“没有啊,我是一本正经地跟他做生意,这人不错,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

    晁补之说道:“可我怎么听说老师当年做的全是无本生意?”

    苏油点了点自己的脑门:“我的本钱,都在这里,怎么能说是无本生意呢?”

    有了血压计,说自己思考问题,应该可以指脑门了。

    蒲珊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苏油自己都很快就忘了。

    接下来他要关心的事情还很多,湄洲的三万多移民急需安置,需要的支持也是海量。

    好在这此交易会赚得有些吓人,于是他又大方地给沈括拨了三十万贯的物资过去。

    与此同时,苏油行文湄洲,蕴州,冶州,交州,宁海军。

    各处港口,开始建造炮台。

    而他则将张麒,石薇和平正盛叫上,开始了交趾郡内的巡查。

    大宋制度,各路转运使,均调一道租税以供国用,兼分巡所部,监察官吏。

    一年之中,得有半年在辖区内转悠,否则就是怠政。

    第一处就是冶州工业中心。

    苏油首先参观的,是如今大宋最先进的炼铁高炉。

    冶金工业发展到现在,从当年和石富一起,在可龙里苏家宅子后面搞的“土高炉”算起,将之当做是第一代的话,之后在二林部搞了第二代,渡口搞了第三代,三司胄案搞了第四代,郑州和商州搞了第五代,到了今天,已经是第六代了。

    在苏油参与到大宋钢铁业改造之前,大宋一个冶场,年产精铁四万斤左右,张方平曾在奏章中写道:“利国监总八冶,赋铁三十万斤。”就已经算是大监了。

    根据苏油在三司看到的档案,仁宗朝,大宋一年铁课,也就是各地铁冶上缴国家财政的铁产量,在五百万斤左右,大部分集中在北方。



    第八百七十一章平炉和高炉

    等到了熙宁十年,经过改造的冶炉,产量已经翻倍,平均年产八万斤左右,而且随着焦煤的使用,高炉的扩大,各种先进技术的投入,以及南方二林部,渡口,郑州,徐州,郓州,两浙路梧州诸地铁矿的发现,南方钢铁的产能已经直追北方,三司对元丰元年的预估,全国铁课,将达到一千三百万斤左右。

    不过各地钢铁质量参差不齐,最好的钢铁在二林部和梧州,这两处出产的钢铁,除了用作铸造枪炮,兵器之外,常常被其它铁冶,用作改良自己钢铁品质的“铁母”。

    但是交趾铁,因为铁矿和煤矿的品质关系,比二林部的二林长刀以及两浙路的龙泉宝剑还要更胜一筹,最关键的是,第六代高炉经过前五代二十多年的积累之后,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结构上来说,这已经是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冶铁高炉!

    冶州高炉和后世一样采用了钢板作为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大部分,与后世几乎一模一样。

    高炉生产时,同样是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炉渣从渣口排出。

    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的燃料,同时还是制备硫酸和氨水的生产原料和燃料。

    炽热的煤气,还是炼钢炉的重要燃料。

    而炉渣,又是砖厂和水泥厂的原料。

    高炉的上料和配料系统,也采用了容积配料法和重量配料法。其中铁矿和焦煤用的是容积固定的斗车,而石灰石则采用斗车加弹簧大称平台。

    高炉炉壳内部的耐火砖,底部厚达一米,顶部也厚达四十公分,炼炉底部采用石墨砖,上部为矾土烧制的高铝砖。

    另外还有补充燃烧的吹料系统,这口高炉吹的是煤粉。

    炉外挂着铁质的水箱作为冷却系统,以防止炉壳在高温下软塌。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严格的的操作规范,作业流程,保护措施,全都是一条条人命换来的经验教训。

    这个高炉严格说起来只能算作小炉,一炉只能生产铁水两千斤,别说和后世相比,就连大宋如今的普通铁冶一炉的产量都达不到。

    但是它有个现代高炉的特点,就是一旦点火,昼夜不停,一天能够熔炼四炉,日产就是八千斤。

    一年三百万斤,一个高炉就几乎占了十年前大宋铁课的一大半!而且无需如以前那样炼一炉毁一炉造一炉,一个高炉能够连续使用十年以上!

    这个高炉,是皇家理工学院,眉山理工学院,钟山理工学院,司天监,将作监,三司胄案,商州胄案,石家,四通商号,皇宋银行齐心协力攻关的结果。

    高炉的总设计师是石富,副总设计师是陈昭明,赵宗佑,负责研发。

    总监理是苏油,副监理是石鍮,负责协调资金,人力,物力,从四面八方抽调精英参与设计,计算,讨论……

    方案五年前就已经拿出来了,中间有反复修改,关键部位如耐火砖,吹料系统,渣口,铁口,无数的小设计小改进,都在各地的铁冶进行过实验。

    所以这个高炉,可谓是大宋举国理工人才,能工巧匠,各地铁监,实际管理者们共同的智慧结晶。

    等到所有的设计,计算,实验最后都做完了,高炉却卡在了矿料上。

    大宋各地的煤铁矿标本,经过皇家理工学院的检测,只有渡口的勉强合格,其余含硫均太高,会严重影响高炉寿命和铁料品质。

    倒是听风阁经过千辛万苦,从西夏祁连山脉和辽国大草原上搞到的矿料,检测通过。

    赵顼在敷文阁收到报告后,气得当场就摔了书桌上的碧玉山子。

    苏油在密折中安慰赵顼,冶金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就和理工的学问一样,虽然大高炉一时造不成,但是各处铁冶上使用的小措施小改进,也让大宋的钢铁产量在十年内翻了一番,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可两人心中,其实都难免遗憾。

    交趾的征服和高品位煤铁矿的发现,终于给美梦送来了舒适的枕头。

    钢铁的生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准备过程,在交趾兴建如今大宋最大的钢铁基地,可以说是完全是白手起家。

    勘探,绘图,开路,架桥,试炼,确定品位,修建铁轨,组织人力,搬运机械,炸矿,开采,建造中转仓房,修建港口,组织船运……

    等到第一炉铁水炼出来后,苏油一点兴奋感都没有了,就好像将地丁胶递到自己面前的张道长一样,在丰功伟绩面前,只剩下淡淡的装逼味道……

    不是想装逼,真的是太特么累,连装逼的力气都没有了!

    高炉不但能够产生铁,还能产锰铁,但是真正在应用上有用的,是钢材和锰钢,以及球墨铸铁。

    所以这些都还要要炼钢炉进行精炼。

    大宋理工发展的精炼,一直都是走的平炉的路子。

    从当年最早的带盖儿石墨坩埚,外加焦炭底部强吹热空气熔炼开始,从小到大,一步步慢慢走过来。

    后来有了玻璃,四通又开始用坩埚炉熔炼玻璃。

    平炉,其实质就是一个超级巨大坩埚炉,模样有些像一个巨大的有盖子的平底锅。

    但是之前受加热效率的影响,平炉的体积注定大不了,一锅也炼不了多少钢。

    直到石富将脑筋动到了了煤气上。

    当时的煤气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应用,白白浪费掉不少,等到有了球阀和压力表之后,石富才在坩埚炉侧面多引了一根进气管,添加了炉头,用来走煤气。

    所以现在的炼钢平炉,炉膛是一个熔池,底部带有加热空气和煤气的蓄热室。整体结构由熔炼室、炉头、上升道、沉渣室、蓄热室、换向阀、烟道、烟囱等组成。

    熔炼室是平炉的中心部分,前面有装料炉门、后面底部有出钢口。

    熔炼室有厚厚的防火罩盖子,熔炼过程在密封环境中进行,通过轮番灌入热空气和煤气,进行燃烧加温和还原反应。

    生铁液在这样的环境里,过量的碳被氧化,带走,铁液的含碳量渐渐减少,变成钢水。

    平炉熔炼室使用的是碱性耐火材料,也就是铝矾土砖筑砌,与转炉炼钢不同的是,转炉只需要利用铁水自身提供的热量,就能靠吹入热空气,完成炼钢过程。

    而平炉因为炉体庞大,冶炼时间长,炉墙散热损失和高温废气带走的热量大,因此必须从外部供给燃料和使用预热空气,方能保持炼钢时需要的热量和氧气。

    一炉钢需要二十四个小时才能炼出来。

    但是相比转炉,平炉也有更多的先进之处。这玩意儿温度高,能够将废铁废钢进行重新熔炼,能够精确调控和配比,能够往里边增加其余金属和非金属添加剂,调成合金钢或者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说起来很高大上,就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让铁器中的碳以球状石墨的形式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碳钢强度的铸铁。

    种花家为了对抗本土钢铁中大量存在的硫,提高钢铁性能,其实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球状石墨铸铁。

    而渡口铁的加入,让球墨铸铁工艺更加完善方便,因为那里的铁料,富含稀土和镁,以渡口铁为“铁母”,能够极大的改善铸铁的性能。

    如果往里边添加富锰渣或者镜铁,得到的就是高锰钢。



    第八百七十二章基地

    炼钢基地的总工程师是石鍮,石家第三代工业系统传人。

    大平炉一次能够熔炼钢材万斤,工人们将厚厚的石棉隔热墙盾推到火口,掌火师通过黑色玻璃观察火焰分布和颜色之后,伸出长长的钢勺,先在观察口火焰上烧红,才慢慢伸入炉中舀出试样钢水。

    凡是进入工作状态的密封炉的器材原料,必须经过严格脱水,前年商州胄案一个炉膛,就曾经因为工人加入了被雨水淋湿而未干透的煤,发生了剧烈爆炸,导致了九名工人的死亡。

    之后的设计方案里,就增加了降料槽,物料在降料槽里加热烘干之后,才能进入炉膛内。

    钢水被工人们取出之后不久,就成为半凝固状态,几位技工很快将之取下,锤锻,淬火,检测,确定钢材合格之后,敲响车间的大钟,开始清场,工人们推来接钢桶,准备出钢。

    出钢口也要经过喷火装置喷射,升温除水,钢口一打开,整个车间的温度和明亮程度都顿时暴涨。

    苏油远远地躲在防护盾之后,都感觉自己快要被烤焦了。

    明亮的钢水飞溅着钢花倾泻到接钢桶中,穿着石棉防护服,戴着墨镜的工人们却恍然未觉一般,将一桶桶钢水接住,运走,浇模,再送入巨大的水力辊轧机中辊轧变形,变成板材和钢筋。

    之后还有无数的热处理工序,酸洗工序,最后才能变成合格的钢材。

    从车间中出来,苏油发现自己全身都湿透了,对苏辐和石鍮说道:“熟练的工人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贝,他们的防暑降温补贴怎样?”

    苏辐说道:“小幺叔你就放心吧,他们每月都有防暑降温费,还有药品和白砂糖发放到手,走吧,我们去看下一车间。”

    坐上马车,一行人来到了五金加工厂。

    一个车间正在生产神机铳管。

    炼钢厂送来的钢筋经过模具冲锻,变成标准管状,然后入热处理炉,让钢材变软,硬度降低,变成容易加工的工件。

    之后上车床,车成标准外径的实心铁柱,再上镗床镗孔。

    镗孔完成后,还要上拉线机拉膛线。

    车床和镗床的刀具来自二林,稀土合金钢刀头,全大宋只有那一处地方能够提供。

    每一步工序都有严格标准检测,之后铳管重新热处理和表面渗碳,让其恢复硬度。

    最后还要烤蓝,增强在热带海洋地区的抗腐蚀性能。

    而霹雳炮管和更加威猛的镇国将军炮管,那就难度更大,工期更长了。

    好在除了管件外,神机铳的其它机件可以通过冲压方式制得,算是比较方便快捷。

    比如刺枪,苏油就见到工人们将一根烧红的钢棒放到冲压机下,然后释放锻锤,锻锤缓缓降下,将钢棒挤压,三两下就在带模具槽的砧床上,锻出刺枪的外形。

    徒弟就在一旁候着,师父锻好一根,他就夹过去淬油。

    车间里边热火朝天,没人有时间搭理苏油一行人,身边都有一堆工件等待处理。

    工兵铲和刀具加工反而要简单一些,都是预制好形状的钢片和铁片,加热后锻造到一起就行。

    之后是酸洗车间,热处理车间,精磨车间。

    精磨车间里噪音很大,和酸洗车间一样,这里多是女工。

    女工们戴着口罩,耳朵上戴着耳塞,相互间交流有一套自己的手势。

    磨石都是硅酸盐混合石墨水玻璃刚玉等烧造的标准磨盘,兵器在这里打磨出大型,然后送去砂带机上精磨。

    苏油戴上麻布手套,从一个负责最后一道抛光工序的女工身边拿起一根刀条检查,钢与铁的分界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夹钢刃纹,虽然不如覆土烧刃的花纹那般美丽自然,却同样表达着自己的巧夺天工和强悍。

    “漂亮!”苏油笑道:“这刀在汴京城里,两贯不给吧?”

    “五贯都不给!”石鍮将刀条接过,用手指着刀条栋区上的工匠代号之后的小圆钢印,是一个小小的“交”字:“交趾钢!光这个印,就值两贯!”

    工厂是三班倒,因此会为工人们提供四顿饭,除了早中晚,还有夜宵。

    苏油一行在工厂食堂吃午饭。

    米饭,咖喱菜,烧菜是主打,还有炒空心菜,苋菜,一共七八样。

    汤是酸菜粉丝汤。

    厂里的管理层是眉山人多,口味偏川中口味,连凉拌猪头肉,凉拌兔丁,小泡菜都有。

    石鍮介绍道:“这里有我们自己的三产,种菜,养猪,养牛羊,造酱,这些都有农场负责。”

    苏油尝了下凉拌兔丁,惊喜道:“这个真真是眉山味道,一点点都没变!薇儿,快尝尝!”

    吃过饭,苏油又去厂部大楼,听取冶州建设汇报。

    这是一个以钢铁为依托的大城,外围还涉及炼铜,银,金,锡。

    再外围是为冶金业和军工业提供支持的三酸两碱化工厂,炸药厂。

    再外围是五金加工。

    再外围是选矿,洗煤,炼焦厂,煤气厂。

    再外围,是各种三产。

    这是一个全新的移民城市,如今连职工带家属,以及从地方上吸收的一些三产人员,总人数已经达到三万。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有专门的勘探院,冶金研究所,化工科研所和船舶设计院。

    科室成员骨干,很多都是四通商号在蜀中收养的二代和三代孤儿,这些人对四通和苏油的感激崇拜之心是不言而喻的,听闻苏油和石薇来看望他们了,纷纷拥出院所来迎接。

    设计师经常画图,做实验,宽袍广袖的不方便,苏油给他们设计的内装就是军中的衬衫,外边是修身的长裤,外套是开领长袍,还有保护头发的布帽。

    加上不少研究员鼻梁上还架着眼镜,一群人涌出来,苏油还以为自己又穿越回八十年代国营大厂的研究部门去了。

    然后一群后世科研人员模样的年轻人齐齐跟苏油拱手作揖,苏油这才缓过神来,没回去,还是在大宋。

    设计院是一个大区,除了几栋钢筋水泥的设计大楼,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

    广场外围是一圈跑道,跟后世操场一个样。

    科研人员每天早上也要跑步,做体操,这两样是硬性规定。

    闲暇时他们也玩橄榄球,捶丸,蹴鞠。

    设计楼与后世设计楼也相似,就只差了中央门楼上边的大五星了。

    在管理大楼边上的礼堂里,苏油为研究所今年荣获发现者勋章的几位年轻人颁发了勋章。

    其中有大型板材蒸汽烫弯成型技术的发明者李清源,人字形铁路岔道和扳道器的发明者詹文光,铳管内表面渗碳技术发明者吴春静,还有一个不务正业的,明明是水泥研究院的研究员,却发明了陶瓷注浆成型技术的刘师道。

    发奖给他的时候,苏油还问:“我要的筋囊壶,你爹给我做出来没有?”

    刘师道一脸赧笑:“快了,快了……”

    这娃是读书人,爱好却是制壶,苏油在宜兴丁蜀镇搞出紫砂壶之后,备受文人追捧,当地文化人也投身其中参与设计,到如今已经出现了十八种经典器型。

    装饰手法也出现了很多种,包括堆绘,彩绘,镂雕,铺砂……

    然而最受追捧的,都不是专业人士,反而是文人业余爱好者们拿象牙签子剔雕出来的带书法和绘画的作品。

    苏油也是玩友之一,擅长剔的是兰石,竹叶和菖蒲,也时常和两浙路的高端玩家们交流收藏。

    刘师道的父亲是筋囊器高手,这种器型的特点就是线条复杂,玩的是等分和对称,全手工制作是异常困难的。

    后来举家搬迁到丁蜀镇后,刘父继续做青瓷,偶尔也做做紫砂壶玩。

    刘师道发明了一种方法,用石膏将父亲制作的紫砂器倒模,然后在空腔中注入泥浆,等到石膏吸收完水分后打开模子,加工修整之后就是胎体。

    再安上壶嘴和壶把,手工繁复的筋囊器,被这娃搞得都能够批发制作了。

    市场上出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壶,接着刘父很快就被收藏家们告到了苏油这里。

    苏油从三个壶身上找到了蛛丝马迹,其中两个,有模具接缝处泥翅后修痕迹。

    是仿品,但是泥料又是老刘精制的同一款老泥料,这个做不了假,那必定是刘家出了内贼。

    老头一辈子都是老实匠人,得知真相后便要大义灭亲,是苏油将这小子救了下来,送去了理工学院研究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