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 > 全文阅读
寒门崛起txt下载

    “可是你能处理干净猪下水吗?要是猪下水能处理干净,早就被处理干净,也不至于等到今天……”

    “是啊,小掌柜的,这猪下水跟牛羊下水可不一样,是处理不干净的。有一次家里图便宜弄过一次,在河边洗了一上午,洗的不能再干净了,可是猪下水还是一股子味儿,煮了一锅,最后全都倒了,实在是吃不下去啊。糟蹋了不少柴火不说,一口锅洗了三天都还是一股子味儿。”

    “处理干净?呵呵,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贴地---小掌柜的好大的口啊。”

    众人愣了片刻后,又纷纷摇头,如果说猪下水能处理干净,他们自然会吃。可是,问题是他们根本不相信朱平安所说的,能够处理干净猪下水。

    在他们看来,这猪肉都吃了几百年了,要是猪下水像牛羊下水那样能处理干净,早就处理干净,想牛杂羊杂那样被人抢着端上餐桌了,至于现在被人嫌弃的说扔就扔吗。

    众人的反应在朱平安意料之中。

    几百年的观念不是你说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朱平安想要的情况。

    欲扬先抑。

    现在人们越是怀疑越是不相信,将来等到喷香的猪杂、卤煮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越轰动。

    这种反差效果将会是朱记快餐最好的广告。

    这种机会怎么可以不把握呢。

    至于处理不干净猪下水,做不好吃猪下水,这种担忧,朱平安完全是没有的。

    在现代,很多个小区门口都会有卖熟猪下水的流动摊贩,很多学校附近都会有卖杂肝汤的饭店,基本上都是食客不断,好评如潮,百吃不厌。

    更不用说北京有名的卤煮了。

    熟猪下水、卤煮、杂肝汤等等,这些自清朝中后期流行起来的,在现代经又受住考验的好做又好吃的美食,就是朱平安自信的依仗。

    现在,人们越怀疑越好呢。

    朱平安微微勾了勾唇角,拱手面向众人,信誓旦旦的说道,“我们店可以处理干净猪下水,如果没有这金刚钻,也就不敢揽这瓷器活了。实不相瞒,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

    “真的假的?”

    “不可能吧,没听说过有谁处理干净猪下水的啊。”

    “猪下水是不可能处理干净的,多少年了,都没人能做到,别听小掌柜的忽悠。”

    “祖传秘方的话,有可能吧,一般祖传秘方效果都挺好的。说不定小掌柜的真的能处理干净猪下水呢。”

    听了朱平安的话,众人半信半疑。

    一提到祖传的手艺,众人就会联想到秘方,因为祖传手艺一般都是保密的,没有流传开来,也是说得通的。

    可是,猪下水能处理干净吗?!

    几百年来,就没听说谁能处理干净猪下水过。这是颠破不灭的事实啊。

    所以,总体上众人还是怀疑的居多,不怎么相信朱平安所说的秘方。

    “正好,小店今日装修,也要给做活的师傅们准备午饭,兼着今天买的食材也足够多,如果诸位父老乡亲不嫌弃的话,等到中午的时候可以过来尝尝。当然,今日肯定是免费的。到时候,猪下水能不能处理干净,味道好不好吃,诸位父老乡亲一试不就知道了吗。如果好吃,诸位父老乡亲就多吃点,如果不好吃,诸位父老乡亲也没有什么损失,不是吗?”

    朱平安拱手向众人发出了邀请,微微勾着唇角,嘴角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一双不大但却漆黑有神的眸子宛若燃了火焰一样,洋溢着满满的热诚目光。

    免费?

    试吃?

    我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这种事凭什么拒绝,为什么拒绝,没理由拒绝啊。

    “我还是不信猪下水能处理干净,所以,这次午饭算我一个,我倒要看看小掌柜的究竟能不能处理干净猪下水。”

    “也算我一个,我想要见识一下小掌柜的祖传手艺。”

    “我答应不是为了面饭,而是为了一个真相。”

    “也算我一个,不过,真的全都是免费吗?不会吃完了,再告诉我们菜免费,馒头、茶水什么收费的吧?”

    听到朱平安说中午做猪下水,邀请大家免费试吃,众人纷纷争先恐后的表示盛情难却,既然你朱平安这么诚恳的邀请大家,那我们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吧。

    即便是坚信猪下水不可能处理干净的人们,此时也都纷纷表示盛情难却。

    路过的人们,还有附近的人们,听说朱家快餐中午免费供应午饭后,也都纷至沓来。

    一时间,朱记快餐外人头攒动。

    这种场景,让朱记快餐对面美味居的女主人——宁安公主气的肺都快炸了。

    “一群没出息的贱民!”

    “不就一顿午饭吗,至于吗,你们不是不相信猪下水能处理干净吗,你们不是嫌弃猪下水骚臭吗,怎么这会一听说免费,连自己说过的话都能忘了。”

    “没出息,吃去吧,都吃去吧,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吃不死你们也恶心死你们......”

    宁安公主气呼呼的生了一通闷气,又远远的瞥见了朱平安憨厚的笑脸,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心里面腹诽诋毁不已,朱平安你得意什么啊,哼,等到了中午,看你怎么收场。

    心里面不时的勾勒一个场景:中午,朱平安给众人煮了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贪图便宜的众人吃了一口,便吐了一地,然后众人一气之下砸了朱平安的店。

    咯咯

    才装修了一半,就被人给砸了,白装修了。

    店还没开就黄了。

    嗯嗯

    一定是这样的。

    于是,宁安公主的心情不由的好了几分。

    听着对面朱平安模糊的声音传来:“诸位父老乡亲放心吧,中午提供的一切都是免费的,不过数量有限,大家先到先得。如果吃完,大家还想吃的话,那就只能等到小店数日后开业了。当然,那个时候就收费了,不过肯定如牌子上所言,六文吃饱,十文吃好。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推出......”

    宁安公主翻了一个白眼,嗤笑不已,这暴露狂还想着数日后开业呢,咯咯,恐怕你是想多了,今天中午,估计你这没开业的店就要黄了。

    什么祖传秘方,忽悠谁呢,也就只能现在忽悠忽悠那些个眼皮子浅的贱民吧。

    等中午做出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看你怎么收场......



    盛夏时分,阳光倾泻,整个京城都如烧透的砖窑,热的人喘不过气来。

    朱平安与店外的众人拱了拱手,再次邀请他们中午过来尝尝后,便转身走进了朱记快餐。刘大刀、刘大锤两人拎着猪下水,紧随朱平安走进店里。

    盛夏时分,猪下水的味道很重。

    刘大刀、刘大锤都拎着猪下水走进店里了,店外的众人鼻息间还有一股猪下水味在缭绕。

    “真的能处理干净吗?”

    嗅着空气中缭绕的骚臭味,众人不仅疑问满满。

    “呵呵,是骡子是马,等到中午就知道了。反正是免费,咱也吃不了亏。”有人笑着说道。

    “嗯,有道理。反正是免费,好吃的话,那咱们以后就有了一个省钱吃好饭的地,要是不好吃,那咱以后不来他这店就是了。左右,咱们也吃不了亏。”

    人们纷纷点头称是。

    朱记快餐是前店后院的格局,后院可以住人,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

    “牧小子,再给我搬一筐子砖过来,大枪,你那泥和好了没,别忘了往里面掺点稻草。咱靠着灶房先支个简易灶出来,灶房那边让他们接着弄着。”

    朱平安才走进后院,就听到了刘老伯中气十足的声音,接着就看到了换了一身衣服的刘老伯,正挽着袖子在院子里垒灶台,手下灶台已经初具雏形了。

    刘牧正在往箩筐里放转,刘大枪跟刘大斧正在和泥,刘大钢正在水井边洗漱锅碗瓢盆等炊具。

    怪不得刚刚没看到刘牧他们,原来都被刘老伯在后院使着呢。

    “刘老,您老怎么不在府里多歇会,这边交给我们就行了。”朱平安快步来到刘老伯跟前,关心的说道。

    “公子来了。”

    刘老伯见朱平安回来,便要起身行礼。

    “公子回来了。”

    刘牧、刘大枪他们也纷纷上前。

    “可别,您老坐着就行了。”朱平安赶紧上前,扶着刘老伯坐下,然后又对刘牧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忙他们的。

    扶着刘老伯坐下后,朱平安苦笑着说道,“这一路奔波劳累,您老怎么不在府上多歇几天,这边由我们盯着就可以,等到店里开业的时候,您老再出山也不迟。”

    “呵呵,公子放心吧。咱这身体好着呢,年轻的时候老夫还跟着去山里猎过熊呢,在山里转了三天三夜都没事,这点路算不得什么。再躺,老夫这身体就生锈了,咳咳......”刘老伯说着还逞强的拍了拍胸脯,想证明自己老当益壮,结果拍的自己咳嗽了起来,闹了一个红脸。

    刘牧他们见状,哭笑不得。

    “咦?什么味。”

    刘大枪嗅到了一股比较浓的味儿,不由动了动鼻子,诧异的问道。

    “是啊,感觉像是猪下水.......”刘大钢也吸了吸鼻子。

    “咳咳,就是猪下水。”刘大刀咳嗽了一声,举了举手里的猪下水,刘大锤也跟着晃了晃手里的猪下水。

    “买猪下水做什么,还买了这么多,这玩意儿弄不干净。”刘大枪摇头。

    “公子不知道,你们还不知道吗,怎么买回来这么多猪下水。”刘牧上前责问刘大锤、刘大刀两人。

    “就是啊,这猪下水你们又不是没吃过。”刘大枪他们也跟着附和。

    “咳咳,这个是我要买的。”朱平安摸了摸鼻子,替刘大刀、刘大锤两人解了围。

    “啊?那个......公子可能有所不知,这猪下水虽然便宜,可是处理不干净,做出来也不好吃。”刘大枪解释道。

    “大枪说的是,以前闹饥荒的时候,我也试着收拾过一次,就跟收拾羊下水似的,还多处理了好几遍,可是最后做出来,那股子骚臭味还是大的很。要不是实在饿的没辄,村里人也硬塞不下去。”刘老伯说着摇了摇头。

    “呵呵,刘老你们放心吧,如果处理不干净,我也不会买这猪下水。”

    朱平安笑着说道。

    “猪下水能处理干净?”刘大枪他们闻言诧异不已。

    “能。”朱平安用力的点了点头,“我们家有一个祖传秘方,可以处理干净猪下水。”

    为了增加说服力,朱平安只要再次借用祖传秘方的噱头了。

    在祖传秘方的幌子下,朱平安指挥着刘大刀他们开始处理起了猪下水。

    其实朱平安本来是准备下手的,不过刘老伯、刘牧、刘大刀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没办法,朱平安只好动嘴,指挥着刘大刀他们处理猪下水了。

    刘老伯也好奇怎么处理猪下水,于是让刘大锤、刘牧他们两个继续类灶台,他自己也过来下手帮忙处理猪下水。

    “猪下水的部位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猪心比较简单,一般人都会,剪开猪心,清洗干净猪血,去掉白筋就可以了。”

    “猪肺味也比较小,一般人都是洗几遍直接煮的,不过口感和味道不是很好,这是因为猪肺是猪排毒的器官之一,里面含有不少脏东西,一定要处理干净才好。在处理猪肺的时候,注意几个步骤,口感和味道就会好很多。先把猪肺上连着的猪油剪掉,然后往猪肺的喉管里多灌清水,灌的鼓鼓的,再用手拍打和挤压猪肺,把里面的血水挤出来,就这样重复三四次就差不多了。然后就可以下锅了,下锅的时候要多放水,然后在锅一边再放个盆子,将猪肺放到锅里,把喉管的锅中放入较多的水一端放到盆里,等到大火煮开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泡沫从后喉管里溢出来,等到没有泡沫的时候,就把喉管放到锅里。等到猪肺完全变色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了。”

    朱平安一边指导刘大刀他们清洗猪肺,一边给刘老和刘大枪详细介绍煮猪肺的注意事项。

    “捞出来猪肺后,再把猪肺切片,冷水下锅,放入生姜、花椒和料酒。等水沸腾后,就会有很多泡沫产生,然后关小火继续煮一会再关火。把猪肺捞出来,用清水多洗几遍,直到猪肺上的泡沫全都洗干净了,这猪肺就算是处理干净了。”



    “猪肝处理起来也简单,洗净血水也能吃,不过想要食用更健康美味,那就得用淡盐水浸泡清洗,反复换水,等水变清后,加入白醋,差不多一斤猪肝加这么一勺白醋就可以,浸泡两刻钟功夫,捞出来切片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朱平安坐在一旁一边看刘老伯、刘大枪他们处理猪下水,一边继续指导他们处理猪肝和猪大肠。

    “其实猪下水里面,猪大肠是最难处理的,也是味最大的,一般人都处理不干净。”朱平安指了指猪大肠说道。

    “公子说的是,这猪大肠是味最大,最难处理的。猪心猪肝还有人吃,可是这猪大肠就基本没人吃了,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干净。”刘大枪从盆子里掂起猪大肠,皱着眉头说道。

    “跟羊肠一样,这猪大肠处理干净了,味道也是下水里最好吃的。”朱平安微微笑了笑。

    “这猪大肠要怎么处理,我们以前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刘大枪问道。

    “猪大肠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这个先找几把剪刀来。”朱平安解释道。

    “剪刀有,我们刚买了五把剪刀。”刘大枪说着,就从水井边取来了五把剪刀。

    “先用剪刀剪去肥肠外面的肥油和污秽,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如果肥油去不掉,那肥肠永远也处理不干净。去掉肥油后,先用清水灌一次大肠。然后再把肥肠向卷袖子一样,把肥肠内部翻到外面,然后控控水,放到盆里。”

    朱平安一边说一边示范的翻了一下,才翻了一下就被刘老他们拦住了。

    刘牧还搬出了君子远庖厨的典故。

    “呵呵,其实君子远庖厨,最初说的是梁惠王不忍心杀生,孟子趁机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说道,不过看刘牧他们意思坚决,朱平安也就只好从善如流的动口不动手了,继续在一边指导:“控水后,往盆子里加入面粉和盐,可以适当多加一些,加盐和面粉不是为了入味,而是为了洗净肥肠。就着面粉和盐巴,使劲的反复搓洗猪大肠,一直搓到产生了大量肠液为止,也就是手上油腻腻的,再揉搓一会就可以了,这时候就可以用清水洗干净了。洗干净后,再加入白醋和少许水,嗯,再加点料酒最好,然后再揉搓一边,最后再洗干净就可以了。”

    讲完怎么清洗猪下水后,朱平安就坐在一边看着刘大枪他们清洗猪大肠,偶尔出声说一句。

    刘老伯一直都是老厨子,很快就掌握了精髓,刘大枪他们上手也很快。

    用了多半个小时吧,两副猪大肠就已经清洗处理干净了。

    “咦,真的呢,咱这按公子的方法处理这猪下水,还真就没啥味了。”

    刘大枪在清洗处理干净猪下水后,拎着一截肥肠放在鼻下用力的嗅了一下,发现除了猪肉本身的味儿外,之前那浓浓的骚臭味,现在一点也闻不到了,不由惊喜的说道。

    “嗯,没想到公子家祖传的这法子还真行。”

    刘老伯嗅了嗅猪大肠,又嗅了嗅猪肺,额头上的皱纹不由的都舒展开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像是老树开花了一样,从额头到嘴角,渐渐绽开了朴素笑容。

    对于老人来说,能了解并亲手实践一种处理猪下水的方法,比获得了宝藏还要高兴。

    刘老伯说着又转头看向刘大枪、刘大刀等人,满是笑容的脸也严肃了起来,“大刀,你们可都记住了,这可是公子家的祖传秘方,你们可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往外面胡咧咧,不然可别怪老叔我不认你们这几个侄儿。”

    “叔,你就放心吧,我们知道轻重。”刘牧他们纷纷保证,一定会收口如冰。

    “其实也没什么,清洗猪下水的方法传出去也没什么。猪下水多的是,要是大家都学会的话,那也省的浪费了。另外,这猪下水处理起来也费功夫,一般人家也懒得处理。而且,处理干净是一回事,料理猪下水又是一回事。”

    朱平安不在意的笑了笑,在现代这处理猪下水的方法几乎人尽皆知,不过一般家庭也都是在外面买现成的猪下水熟食,基本上很少有家庭买生猪下水,回家自己处理料理的。

    处理猪下水很麻烦的,又用清水洗好几遍,又是用面粉、盐搓洗好几遍,还要用醋浸泡半个多小时......

    一般人都没有这个功夫和毅力,更多的宁愿吃熟食,或者干脆不吃,也不愿意这么费工夫。

    “公子是好心,可是也要提防小人,须知害人之心不可有,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附近食肆不少呢,现在这猪下水又便宜,难保到时候他们眼红。最起码,在店开业这一两年一定不要外传。”

    刘牧极力的劝阻道。

    刘牧这几天一直在调查观察附近行情了,打听到了不少内情,别看这附近简单几条街,可是食肆就不下十家,而且不少食肆背后势力都不简单。

    听说有一家食肆的幕后主子,是宫里的一个太监,听说在宫里地位还不低呢。

    还有几家也都有官字背景。

    另外还有好几家没打听出来,不过能在街上开店的,背景肯定都不简单。

    “就是公子,你是好心,就怕有小人呢。等过个几年,咱这店在这街上站稳了,公子再发善心也不迟。”刘大刀他们也赶紧上前劝住朱平安。

    直到看着朱平安点头应下了,刘大刀他们才放下心来。

    这边猪下水处理干净后,刘大锤他们那边的灶台也垒好了,是一个二连灶。两个灶垒在了一起,一个是大灶,一个是小灶。

    刚刚处理猪肺的时候都是在院子里简单支了几块砖,架了一个小锅烧的开水,咕嘟的猪肺。

    这会灶台垒好后,刘大刀、刘大锤往大灶上架了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往小灶上放了一个小两号的铁锅。

    能蒸能煮能炒。

    等到厨房装修收拾妥当了,加上厨房的两口锅,这样就有四口锅了,保证能满足营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中的烈日越来越向头顶偏转,阳光炽热,热浪腾腾,街上宛若蒸笼一样,大地也被蒸的滚烫了,唯有树荫下方有丝丝的凉意。

    朱记快餐前有两棵古木,枝叶繁茂,宛若伞盖,拢起了一片片树荫,数十人在树荫下或蹲或站,一边闲聊,一边注意着朱记快餐的动静。

    话题提及最多的朱记快餐中午免费请大家试吃了。

    一位卸货的力夫途经此处,听说了后,迫不及待的回去跟工友分享了此事,很快,树荫下便有多了七八位短衫汉子。

    “公主,他朱平安真的能处理干净那臭乎乎的猪下水吗?他说有祖传秘方的。”

    门可罗雀的美味居糕点铺内,宫女喜儿一边为宁安公主打扇子,一边好奇的瞅着在朱记快餐前等着的人们。

    “听他忽悠......宫里的御厨都做不到,他怎么可能做的到。还祖传秘方,哼,也就骗骗外面那些个眼皮子浅的人。看着吧,外面那些人现在有多期待,到时候就有多失望,咯咯,待会就有好戏看了,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

    宁安公主翻了一个白眼,对对面的一切都不屑的很,想到对面到中午的时候端出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的时候,宁安公主忍不住捂着小嘴咯咯笑个不停。

    至于朱平安说的什么祖传秘方之类的话,宁安公主压根一点也不信的。

    什么祖传秘方?!

    乡下的土法子吧。

    哼,乡下的土法子能信吗,听说乡下人饿的时候还吃树叶子、啃观音土呢,他们的口味,呵呵......

    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中午也越来越近。

    宁安公主看向对面的目光,也就越来越玩味了,仿佛在等着一场好戏上场一样。

    其实不仅是宁安公主,这条街上也有很多人在关注着朱记快餐,等着中午朱家快餐的好戏上场。

    当然,关注最早、最上心的都是同行,比如说不远的“四海食肆”,比如再远一点的“十里香”,再比如“仙客来”......

    当听说这条街上有一家食肆在装修的时候,这些规模、等级不一的食肆就开始关注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还比较担心,毕竟是同行是冤家嘛,这街上多开一家食肆,就会多分走他们的一点客流量,分走原本属于他们的一杯羹。

    不过,当听说朱记快餐的掌柜的领着两副猪下水回来,并且扬言主打猪下水的时候,他们的担心就一扫而空了。

    呵呵

    朱记快餐竟然主打猪下水,猪下水,这谁不知道啊,又骚又臭,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干净,用猪下水做菜,那味道可想而知,呵呵,朱记这不是自己作死嘛。

    原本以为自己够心黑的了,没想到朱记快餐掌柜的心更黑,竟然想用白送一样的猪下水做菜赚钱......

    嗯。

    是了。

    听说朱记快餐的掌柜的是个小官的,呵呵,果然还是这当官的心更黑啊。

    呵呵,你以为能当官就会做生意吗?这生意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这经商比做官难多了。

    不信你看,那春秋时期的大商人吕不韦奇货可居,轻易的就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丞相;可是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丞相,却不一定能做一个出色的商人。

    呵呵

    用猪下水做菜......也就只有书呆子才能想出这等“叹为观止”的主意来。

    在四海食肆、十里香、仙客来这些同行看来,朱记快餐就是一个笑话。

    “嘿,老钱,听说了吗,那边朱记快餐中午要做猪下水给人吃呢......”

    “呵呵呵,我也是刚听说,原本还以为多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对手,没想到,竟然自己作死......”

    “说不定人家还真能把猪下水做成好吃的菜呢,嗯,有这个可能呢,哈哈哈......”

    “还好吃的菜?!他要是把猪下水做的能让大家都下口,我今儿中午就把这泔水当饭吃。”

    “呵呵,这可是你说的。”

    “是我说的,话就撂这了......”

    所以他们现在不仅不担心了,心情也莫名的变好了,搬个凳子坐在店门口,倒一杯茶水,抓一把花生瓜子,一边跟临近的同行掌柜的打趣着朱记快餐,一边优哉游哉的等着中午的“好戏”上场。

    早在在他们等着看“好戏”的时候,朱记快餐后院就在有条不紊的忙活着。

    朱平安在一旁指导,刘老伯、刘大枪负责简单分切猪下水,刘大刀、刘大锤他们负责烧火。

    “公子,你看这骨头汤熬的可以了吗?”刘大刀问道。

    “嗯,可以了。”朱平安看着锅里翻滚的骨头汤,点了点头。

    没有老卤水,就只有先用猪大骨熬出骨头汤了,这样卤出来的猪下水才会更香。

    以后就像现代北京的那些百年卤煮店一样,保留老汤,这样卤煮也就越来越香,越来越好吃,即便是后来也有人做猪下水,也保证没朱记做的好吃。

    下猪下水,下佐料,开始煮了起来。

    值得一说的是,这作料是朱平安按照现代一家很有名的卤煮店配方配的,当年朱平安知道这配方也属于机缘巧合。

    柴火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汤咕噜咕噜的翻滚着......

    “这都快中午了,怎么这朱记快餐还没动静?”

    “是啊,刚刚小掌柜的不是说朱记快餐以快出名吗,这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好。”

    “该不会小掌柜的哄咱们的吧?”

    “那不行,咱又岂是好糊弄的,他要是言而无信,咱就砸了他的店也在理......”

    “再等等吧,人家才装店,保不齐锅都要先支起来,再等等看吧......”

    朱记快餐外的等待的人们,等着等着,等了好久也没见动静,都等的不耐烦了起来。

    “咦?”

    说着说着,忽然有人咦了一声,然后闭着眼睛,逆着风向陶醉的嗅了嗅鼻子.

    “哎,什么味道怎么这么香啊,你们闻到了没有,这是打哪飘来的香味啊?”

    这人嗅了一口后,更加确认无误,不由用带着口水的声音,赞叹了一声。

    “哎?你还别说,还真是有一股特别香的香味,光闻着,这口水就忍不住想要流下来。”

    紧接着也有一人同样闻见了香味,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咕咚......他娘的,不行,受不了了,闻着这香味,我这肚里的馋虫就忍不住要钻出来似的,我想吃肉......”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嗅到了这股越来越浓的香味。

    有人嗅着嗅着,忍不住的干咽了一口口水,用力的拍了一下肚子,骂了一声。



    朱记快餐后院靠着灶房支了一口连灶,大灶上有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灶下小火舔舐着锅底,锅内咕噜咕噜,干净鲜亮的猪下水随着肉汤浮浮沉沉。

    肉尚未熟透,阵阵肉香却已经开始四溢,缕缕肉香,顺着风飘院外......

    “呀,不行,真是受不了了,这味道也太香了吧,这是从哪飘过来的?”

    “真香啊,这是哪家在做菜,怎么这么像,怕不是得在煮龙肝凤髓吧?不然咋会这么香啊。”

    “这得是有御厨在附近做龙肉吧,老汉我这辈子都没闻过这么香的肉味啊......”

    随着肉香飘到院外,朱记快餐外树荫下等待的人们,越来越多的闻到了这股肉香。

    咕咚......

    啧啊......

    一个个忍不住吞口水的声音,像是传染了似的,此起彼伏的在树荫下响起......

    “这是打哪飘来的香味啊,咦......我怎么觉得这香味是从朱记飘来的啊?”

    有人顺着香味嗅去,望着香味传来的方向,不由惊讶的出声。

    “嗯,还别说,我也觉得这香味是朱记快餐食肆里传来,而且越来越香了。”

    很快就有人附和。

    “嗯,咱这附近就只有朱记后院有烟冒出来,不是朱记还能是哪家。”

    “朱记这是在煮什么啊,这么香?”

    “还能煮什么,猪下水呗,咱一早就在这看了,除了锅碗瓢本,就只有小东家带着人拎着一块猪肉两副猪下水进去了......”

    “猪下水?咋会能这么香?小掌柜的不会是偷偷的提前藏了山珍海味在后院煮的吧......”

    “就是啊,猪下水咋会这么香......”

    “这有什么好疑问的,朱记就在跟前,咱去问问、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急什么,小掌柜的说请咱吃中午饭的,这都马上中午了,到时候小掌柜的端出来,咱不就知道了吗?”

    朱记快餐外,在阵阵肉香的刺激下,树荫下的等着的人们像是磕了药似的,越来越激动了,你吞一口口水,我咽一口唾沫,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意见不住碰撞,有的像是火烧屁股了似的忍不住起身走来走去,还有的早就忍不住起身冒着烈日凑到朱记快餐店门口往里看......

    “公主,你看,对面那些人是咋了?”

    朱记快餐对面的美味居糕点铺,正在给宁安公主打扇子的小宫女忽然发现对面树荫下等着的人们,不知咋的好像一下子躁动起来了,不由好奇给宁安公主说道。

    “嗯?我看看......”

    宁安公主闻言,很是感兴趣的起身,往外看去,然后就看到了朱记外面火烧屁股似的走来走去的人们以及在朱记快餐门口外往里张望的人,似乎还在激动的争论着什么。

    看着他们脸红脖子粗、一副激动的不能再激动的样子,宁安公主眼前一亮,然后一双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形,接着伸出粉白小手捂着小嘴咯咯娇笑了起来。

    “你看,这些人眼红的跟兔子似的,一准是等急了,咯咯,现在眼瞅着就中午了,那姓朱的还没有什么动静,这些人能不等急吗......咯咯,待会等姓朱的端出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来,这些人还会更激动呢,咯咯......”

    宁安公主说着说着,忍不住咯咯娇笑了起来,已经可以看到朱平安被愤怒的人们按到臭乎乎的猪下水里了......

    宁安公主高兴了,两个小宫女自然也高兴,捧着小脸跟着自家主子一起咯咯笑了起来。

    顿时,美味居糕点铺内满是欢乐的气氛,咯咯笑声像是银铃一样,不绝于缕。

    “咦,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正在跟着自家主子没心没肺傻笑的小宫女,忽然闻到了一股香味,还不是一般的香,是那种闻着就让人想流口水的香味,一下子没忍住,惊讶出声。

    “嗯,是啊,好香啊,让我想起了上次御膳房金刀刘炖熊掌的香味......不对,好像这次要更香......”另一个小宫女也闻到了,动了动小鼻子,用带着口水的声音赞叹道。

    在两个小宫女的提醒下,宁安公主也闻到了这股香味,一缕缕肉香缭绕在宁安公主鼻间,真是是很香,而且这股香味很勾人,它像是长了小手一样,从你鼻息入喉,从喉入腹,然后就开始撩拨你的肠胃,让你忍不住想要与它更亲近一番......

    宁安公主受嘉靖帝影响,虽然也食荤,但更倾向于食素,不是很爱吃肉的,可是现在闻到这股香味,宁安公主忽然有一种今天午饭不如吃一次肉好了的冲动......

    “嗯,是哦,蛮香的呢。”

    宁安公主点了点头,然后努了努下巴,对小宫女喜儿吩咐道,“你去看看是哪家食肆研究了新菜,竟然这么香,待会带一份过来咱们尝尝,若是味道如闻着这般的话,等回了宫,多带几份给父皇、母妃、杜妃娘娘她们尝尝.....”

    “遵命,公主。你就放心吧,奴婢一定办的好好的。”

    听公主说要带一份回来尝尝,宫女喜儿小圆脸心里面高兴的不行,用力的点了点小脑袋,然后就颠颠儿的跑出了门外。

    小宫女喜儿比一般女生要胖乎一些,因为她是一个小吃货呢,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都揭不开锅了,刚好那年宫里遴选宫女,父母就托人把她送到了宫里,没出一年,就从一个豆芽菜,吃成了一个肉肉的小宫女。

    想着待会就能吃到那香味的本尊呢,喜儿一张小脸满是幸福的笑容,因为公主胃口不大,而且每次公主吃不完的膳食,都会赏给她们吃呢......

    出了门后,来到街上,那股子香味更浓了,小宫女喜儿动了动小鼻子,就确定了香味飘来的方向,然后便顺着香味先前走去,这是她吃货潜质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向前才走了几步,小宫女喜儿遍忽地一下子顿住了脚,因为前面出现了一群人,就是刚才被她和公主各种鄙视的在朱记快餐外等着吃免费猪下水的眼皮子浅的人们。

    动动小鼻子

    确定

    香味的源头,就在他们前面......

    于是,小宫女喜儿忍不住伸出小胖手捂住了嘴。

    呃

    这个方向好像是朱记快餐?!



    “刚刚那香味竟然是从朱记传来的?”

    发现这个真相后,小宫女喜儿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脑袋一下子被掏空了,木头一样站在原地,一双眼睛怔怔的看着朱记快餐后院的方向……

    这个真相太具有冲击力了,她表示接受不了……

    一上午了,公主都在期待着到中午的时候,朱记端出一锅臭乎乎的猪下水,然后被愤怒的人们砸了店铺呢,可是,万万没想到刚刚吸引公主的诱人香味,竟然就是朱记原本该“臭乎乎”的猪下水所散发出来的味道?!

    这该怎么给公主说啊?!

    小宫女喜儿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聋拉着脑袋,小声自言自语着,一步一步的挪回了美味居糕点铺。

    美味居门口一个人影挡住了阳光。

    宁安公主还以为是有客人上门了,心中一喜,正要开口,可是抬头却发现是小宫女喜儿回来了。

    “咦?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打包的食盒呢?”宁安公主上下扫了喜儿一眼,语气明显不满的问道。

    肯定不满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客人登门呢,可是没想到是你回来了,害我白高兴了一场;另外,刚刚交代你去带一份这香味四溢的菜回来,可是你竟然空着手回来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公......公主......”

    本来都纠结怎么跟公主说呢,现在被宁安公主这么一问,小宫女喜儿说话更是结结巴巴了,脸都紧张的白了。

    “把舌头捋直了说话。”

    宁安公主不高兴的瞪了喜儿一眼,事儿办不好,怎么连话都不会说了!

    “喜儿,你不是去买菜了吗,怎么空着手回来了?”一旁的另一个小宫女欢儿也忍不住问道。

    听到宁安公主和欢儿发问,喜儿的脸色更白了,一张小圆脸都挤成苦瓜了,张了张小嘴,努力了几次,可是愣是没说出话来。

    “嗯?!”

    宁安公主见状,脸色更是不虞,连个话都说不出来了,真是笨死算了,这个喜儿除了吃,什么事都干不好。

    “公......主,刚刚我出去,那香味,那香味......”

    喜儿抬头看了宁安公主一眼,呃,公主在等瞪我呢……吓的又迅速低下了头,心“扑冬,扑冬’跳的厉害。

    “那香味怎么了,说话啊。”宁安公主很铁不成钢的,伸出小手掐了喜儿一下。

    整个糕点铺都是风雨欲来的气氛!

    “公主…….”

    喜儿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咬了咬牙,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将重点讲了出来,“公主,我刚刚出去买菜,可是,可是我发现那股香味竟然是从对面朱记快餐传出来的。”

    呼呼

    ……

    喜儿说出香味来源于朱记快餐后,整个美味居糕点铺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末世幸存末世一样,万籁俱静,落针可闻,只能听到自己呼呼的呼吸声。

    一秒

    两秒

    足足过了三秒,美味居才有了一点生气。

    宁安公主被喜儿的话给震惊的目瞪口呆,一双大眼睛都没有焦距了,樱桃小嘴吃惊的张成了O形,半天都说不出一个字来,过了好一会,才摇了摇头,一副斩钉截铁的语气颤声道:“不可能,那香味怎么可能是从对面传来的,一定是你弄错了。”

    宁安公主怎么也不相信香味是从对面朱记快餐传来的,怎么能相信呢,这香味闻着都要流口水了,怎么可能是那臭乎乎的猪下水做出来的呢。

    一旁的欢儿也是一脸的不相信,可是她心里知道,这香味应该就是对面朱记快餐传来的了。

    原因很简单。

    因为喜儿是万万不敢对公主撒谎的,尤其是这种公主不爱听的消息,就是给喜儿一百个雄心豹子胆,她也不敢在这种问题上对公主撒谎。

    现在欢儿理解喜儿刚刚为什么吞吞吐吐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喜儿知道公主不爱听这个消息,所以刚刚才会那么为难的。

    “可能是喜儿弄错了也说不定。”

    面对宁安公主的质问,喜儿跟只鸵鸟似的,低着脑袋,唯唯诺诺道。

    “哼!”

    宁安公主哼了一声,转身往外走去,她不相信,或者说不愿相信,所以要亲自去确认一下。

    这一会香味比刚才更浓了……

    宁安公主刚走出门就感受到了,香味比刚才更香也更诱人了,五脏六腑仿佛都要被勾出来了。

    以往的时候宁安公主一露面,尽管有时候带着帷帽,可是依然会有很多讨厌的目光聚集过来,没办法,人太漂亮,身材太好了……

    可是今天,宁安公主都走出来一会了,也没有一个人人注意到。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朱记快餐那了,几乎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朱记快餐,朱记快餐的门口都人满为患了,一个个争着往里面张望,比前一段时间某个店铺开业请西域妖女跳舞时,还要起劲。

    尽管不愿意相信,可是现在,宁安公主也不得不接受了一个现实,那就是香味,大约,好像,应该,就是对面那该死的朱记快餐传出来的。

    鼻子是不会骗人的。

    越靠近朱记快餐,那股香味越浓郁,越诱人。

    不是打朱记快餐传来的,又是哪儿呢。

    这个有味道的事实,让宁安公主简直要抓狂,恨不得仰天大喊两声。

    怎么会这样,明明是又臭又骚的猪下水,怎么会这么香?!

    不会的。

    一定是诡计多端的朱平安偷偷煮了其他东西,想要用味道压住猪下水的味道,嗯,一定是这样……

    虽然宁安公主自己今天一直在店里,也只看到朱平安他们拎着猪下水和一小块猪肉进去了,可是宁安公主认为,一定是诡计多端的朱平安在昨天就偷偷的把能发出这种香味的食材藏到店里了。

    宁安公主心里面还是不能接受朱记能把猪下水做的会这么香,于是自己给自己强行找了一个理由。

    尽管她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是有一个理由麻痹一下千疮百孔、万念俱灰的心灵,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吧。

    “刚刚我进去看了一眼,朱记后院砌了一口大锅,里面煮了一锅的猪心、猪肝儿、猪肺、猪肥肠,你们是没看到,那猪下水又干净,又鲜亮,在锅里浮浮沉沉的,看的我这口水哗哗的……”

    一个声音传到了宁安公主耳朵里。

    “我没听到,我没听到……”

    宁安公主身体一晃,伸出小手捂着耳朵,一边自言自语着,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烈日当头,碧空如洗。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飘在街上的肉香味也越来越浓了,飘散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一开始,香味还只是飘在朱记快餐店外,店外树荫下的等着的人们陆续的闻到这股香味。

    慢慢的,香味飘到了十余米,朱记周围方圆十余米范围内的人们都闻到了这股香味,比如对面的美味居店铺内的宁安公主和两个小宫女。

    酒香不怕巷子深。

    肉香也一样。

    再慢慢的,等到烈日当空,时间到了中午的时候,朱记炖猪下水所散发的肉香味几乎飘满了整条街的空气了,几乎整条街上的人们都闻到了这股香味。

    香。

    实在是太香了。

    别说吃了,光闻着味都馋。

    这香味像是长了小手似的,勾人肠胃,没多长时间整条街上的人都被这香味给勾的人心惶惶。

    “这都快到中午了,咱几个要不要过去看看戏?”四海食肆的掌柜老钱捏了一颗油炸花生放入嘴中,然后又嘬了一口茶,优哉游哉的跟不远处仙客来的掌柜说道。

    “干吗不去,人家戏台都支起来了,怎么也得捧捧场啊。”仙客来的掌柜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起身笑着打趣了一句,晃了晃脖子。

    “走,瞧瞧咱这位同行的美味猪下水去,呵呵……”远处仙客来的掌柜的见状,也跟着笑着起身。

    三位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的三个掌柜的,此刻准备联袂起身去朱记快餐那,就近看一场好戏。

    “咦,什么东西这么香?”

    四海食肆掌柜老钱,鼻子不太好,不过起身这一会还是闻到了一股很诱人的肉香味。

    “呵呵,你才闻到啊,我早就闻到了。刚才看你老神在在,还以为是你们店里研发了新菜,正琢磨让我们店里厨子来你们这取取经呢。”仙客来的掌柜目光灼灼的看着四海食肆的掌柜老钱。

    在地图上看,这条街从里至外,依次是朱记快餐,四海食肆,仙客来,十里香。

    香味是从街里传来的,仙客来的掌柜还以为是四海食肆研发了一种新菜品呢。

    “哦,原来是四海食肆研发新菜呢,我刚刚就琢磨着不是你们仙客来就是四海食肆。”最靠外的十里香掌柜同样目光灼灼的看了眼四海食肆的掌柜老钱。

    “什么新菜?”四海食肆的掌柜老钱一脸懵比。

    “啊?不是你们店吗,难道是里面的八珍居?不会吧,八珍居连一个拿得出手的大厨都没有,难道说八珍居不声不响的从外地请了个名厨?”十里香、仙客来掌柜的见四海食肆的掌柜不像作伪,不由诧异了起来。

    “走,正好顺路,咱们看看不就知道了。”四海食肆掌柜的提议道。

    三人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没一会。

    三人的队伍就壮大了,八珍居的掌柜也跟他们一同踏上了寻找新菜研发食肆及看戏的旅程。

    又过了一会。

    他们这一行人的队伍又扩大了,又有两个食肆的掌柜跟他们一同启程。

    越往里走,他们的对外也就越大,肉香味也就越浓郁。

    再往里,可就是朱记了。

    几位掌柜越往里走,越能确定肉香的源头,他们的心跳也就越厉害。

    其实很明显,像他们这样往朱记去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远远的就看到朱记那热闹的很,里一层,外一层的人,一个个跟好几天没吃饭的叫花子似的,手里一个空碗,一个馒头,激动地跟啥似的往里挤......

    “怎么了,这是?”钱掌柜在外面拉住了一个人问道。

    “你要干啥?”

    那人本来挤在前面,现在被钱掌柜拉着,一下子被后面的人超了过去,不由红着眼睛瞪了钱掌柜一眼,仿佛钱掌柜跟他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似的。

    “咳咳,这位小哥,这是怎么了?”钱掌柜呵呵笑着问道。

    “朱记的掌柜免费请大家吃美味猪下水,快点去占个位置,晚了就没了。”那人不耐烦的将袖子从钱掌柜的手里拽出来,然后化身急先锋,挤进了朱记快餐店内。

    “还美味猪下水?!”

    钱掌柜等人闻言,不由摇头扯了扯嘴角,嘲笑了起来。

    又骚又臭的猪下水还能美味得起来?!

    别逗了好吧。

    对,没错,这香味是从朱记传出来的,但绝对不会是做猪下水的味道。

    朱记拿出这一道珍馐,造猪下水的势,呵呵,不知道朱记掌柜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这珍馐再香也是珍馐香,等猪下水端上来,该是臭的还是臭的,到时候看你如何收场。

    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几位掌柜的携手跟着人们,一同挤进了朱记快餐。

    朱记快餐刚开始装修,木工还没做出几张桌子来,前面进去的人还能捞着桌子坐,后面进去的人,只能简单的找个地方站着或是蹲着了。

    来得晚的钱掌柜他们只在角落里找了个容脚之地。

    “来了,来了。”

    “快看,他们把锅都端来了。”

    伴随着一阵勾人的肉香味,人群一阵沸腾,接着闪开了一条道路。

    刘大枪、刘牧几人走了进来,搬了几块砖在餐馆正中垒了一个简易的灶台,然后刘大锤、刘大刀两人垫着麻布,抬着一口大铁锅走了进来,将大铁锅夹在了灶台上。

    刘大钢拿着两个没有燃尽的木头,放到了灶台底下,缕缕文火舔着锅底。

    满满一锅都是又干净、又鲜亮的猪下水,汤汁在咕嘟咕嘟的亲吻着猪下水。

    诱人的肉香味扑面而来。

    这肉香味,简直让人恨不得一头扎进锅里。

    一阵阵咽口水声,一阵阵赞叹声不绝于耳。

    钱掌柜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锅前,目瞪口呆的看着满满的一锅猪下水,傻了眼。

    怎么回事?

    怎么锅里面只有猪下水?

    怎么煮猪下水的味道这么香?!

    这跟他们预想中完全不一样,说好的珍馐呢,怎么只有猪下水啊,而且勾人的肉香味也正是这一锅猪下水散发的。

    朱记这么无遮拦的将一锅猪下水全都端进了餐馆,

    记住手机版网址:m.



    “实在抱歉,今日累诸位父老乡亲久等了,请大家再稍等片刻,就可以尝到我们朱记即将推出的卤煮了。”朱平安从后院来到餐馆,微笑着拱手向屋里的众人致歉。

    “小掌柜客气了。”

    “都等一上午了,不差这一会。”

    “小掌柜大气啊,店还没开就请我们吃饭,到时候等朱记开业了,我们一定过来捧场。”

    在一大锅肉香四溢的猪下水压阵下,人们纷纷对朱平安回以善意的笑声。

    当然也有人说风凉话,比如:

    “闻着是很香,就是不知道吃着味道怎么样,可别是中看不中用......”

    “小掌柜的,我们久等倒没没什么,就怕这猪下水闻着香,吃着臭啊,那可就呵呵了......”

    “是啊,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就是不知这闻着香的猪下水,吃着怎么样了。”

    有人举出了臭豆腐的例子,来映射这猪下水闻着是香,可是吃起来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在场的人都知道臭豆腐,这是明朝很有代表性的小吃,经典的反转美食,闻着臭可是吃着香。传说臭豆腐是太祖朱元璋发明的,早年的时候太祖出身贫寒,为了生存当过乞丐做过和尚,有一天饿的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就捡起了一户人家扔到屋后的过期豆腐,用庙里供着的油灯里的油煎炸后,迫不及待的塞到嘴里,没想到味道竟然异常美妙,一吃就难以忘记,比叫花鸡还要刻骨铭心。后来太祖当了大帅,领着军队打到安徽的时候,又回想起了油炸过期豆腐,便令全军搜集过期豆腐,用油炸了犒赏全军。从此之后,臭豆腐开始在安徽流传,很快就流传了全国。

    听到有人举出臭豆腐的例子后,有些被香味吸引来的人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这人说的不是没道理。既然存在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那就有可能存在闻着香吃着臭的食物,比如这猪下水就有可能闻着香吃着臭,这不是没可能。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期待,以前人们做出来的猪下水,闻着都是又骚又臭,可是朱记的猪下水,只有诱人的香味,一点不良异味都没有,而且又干净又鲜亮还免费,惹人心动不已。

    意见不同,没关系。

    反正猪下水已经煮熟了,马上就可以品尝了,是骡子是马,片刻后就知道了。

    “出锅了。”

    刘大刀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拉开了美食盛宴的序幕。

    接着,刘大枪将又干净、又鲜亮、又诱人的猪下水,用长筷子从锅里捞出来,放在了案板上。

    猪下水带着鲜香扑鼻的卤汤,在案板上颤动,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勾动着人们的食欲。

    刘老负责分切猪下水,一动刀就展现了老厨子的水准,尽管才从朱平安那得知切法,可是下刀泰然,又快又稳又熟练。

    肥肠花样切断,肺头剁烂筋脑,猪肝推刀切片,猪心对开片成薄片......

    一阵眼花缭乱之后,一副猪下水都已经化作各种卤肉分门别类的陈列在案板上了。

    接着刘老开始盛碗,各种卤肉各夹一些,井然有序的放入碗中,然后再浇上一勺浓郁的卤汤。这浇汤也是很有讲究,刘老这一勺汤不多不少,既让卤肉更入味,又不淹没碗里的风景,还能让人有汤汁就馍。

    再配上切好的蒜蓉、香菜和辣椒油,眨眼间,一碗脂香满溢的卤煮就好了。

    “我的,我的......”

    “我先来的......”

    为了一碗卤煮,人们竞相争抢,差点抢破了头。

    “来来来,别挤,一个一个来......”刘大锤、刘大刀在一旁维持着秩序,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呵呵呵,不好意思,是我的。”

    第一个领到卤煮的人,端着碗,笑的向众人显摆。

    “味道怎么样?”

    人们好奇不已,不断的催促。

    “呵呵,呵呵,别急,别急,让我尝尝看。”

    第一个领到卤煮的人故意慢吞吞的举起了筷子,在众人又急又气的催促下不急不缓落入碗中,夹起了一块酥软的肥肠,闭着眼睛,缓缓的放入口中。

    “这是......”

    肥肠入口后,这人才嚼了一下,便猛地睁大了眼睛,仿佛睡着时被狗咬了一样。

    一嚼之下,浓浓的肉香味在口腔中猛然炸开,深深刺激着他的味蕾。

    香而不腻,刻骨铭心。

    酥软的肥肠包裹着浓郁的卤汤,淡淡的香菜,还有一股以前从来没有品尝过的微辣,宛若催化剂一样,使这些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升华成人间美味,一口下去,简直要把舌头都要吞到肚子里。

    次奥,猪下水怎么会这么好吃?!

    什么前腿肉、后腿肉、五花肉,在这美味的猪下水面前,简直是毫无味道的馒头。

    震惊了!

    原来猪下水竟然这么好吃,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肉!

    一时间,这人被惊得目瞪口呆,只嚼了一口,便愣住了,保持着咀嚼的姿势,眼睛瞪得大大的。

    “这是怎么了?”

    “太难吃了吗?”

    “有这么难吃吗?”

    “不是吧,难吃成这样了?!嚼了一下,就嚼不了第二下了?!”

    周围的人们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猪下水太难吃,让这人吃了一口就再也不想吃第二口了。

    “呵呵,果然,猪下水还是猪下水,汤里放再多的香料,能遮住鼻子,可是真吃起来的时候,骚臭味就出来了。”

    “呵呵,预料之中,预料之中。”

    钱掌柜等人在后面见了后,相视一眼,笑了起来。

    女扮男装的宁安公主和喜儿、欢儿也混在了人群中,看到了这一幕,宁安公主激动的攥着粉拳挥了一下,提了半天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咯咯,没想到这猪下水真的难吃耶,刚刚闻到香味时,吓坏我了......”

    然而下一秒,钱掌柜、宁安公主等人便呆住了。

    只见愣了半天的那人,跟十几天没吃过饭了一样喊了一声“太好吃了”,便埋头于卤煮之中,不理众人了。

    哪有功夫理你们,我现在眼里、心里、嘴里只有肥肠、肺片......

    下筷如飞,腮帮鼓鼓;吧唧吧唧,越嚼越香。

    吃。

    继续吃。

    完全停不下来。

    很快,第二个领到卤煮的人也尝到了猪下水,吃了一口之后,他完全理理解第一个人刚才为什么呆住了,原来猪下水竟然可以这么好吃。

    第三个

    第四个

    越来越多的人领到了一碗香喷喷的卤煮。

    “好吃,好吃。”

    “嗯嗯,太好吃了。”

    “小掌柜的,快点开业吧。”

    “是啊,快点开业吧,以后我们天天来捧场。”

    吃到的人都说好,吧唧声不绝于耳,完全停不下来。

    “有那么好吃吗?都是姓朱的请来的托吧!!!”宁安公主愤愤不平的腹诽。

    不过当喜儿、欢儿领了免费卤煮,端到宁安公主面前,宁安公主用挑剔的小嘴尝了一口后,就不说话了,脸色拉的老长,气呼呼的说了一个字,“走!”

    然后便扭着小屁股,头也不回的走了,眼不见,心不烦。

    “啊?”

    吃货喜儿小嘴里塞得满满的,听到宁安公主说走之后,啊了一声,一点也不舍得挪开。

    “要死啊。”

    欢儿掐了喜儿一下,拉着她去追公主,喜儿被欢儿拉着走的时候,还想端着卤煮,被欢儿瞪了一眼后,才依依不舍的放下,走时一步一回头。

    钱老板等人也混到了一碗卤煮,尝了一口之后,几人便鸭梨山大了起来。

    好可怕,原来猪下水真的可以这么好吃!



    从这一天起,有一个传说就在京城野蛮的生长了起来:

    传说兴化门有一家朱记快餐,店里有一道祖传的拿手好菜——卤猪下水。据说朱记烹饪卤猪下水时,十里之外都能闻到熟猪下水的肉香味,闻着都馋的流口水。

    虽然这家朱记快餐还没有正式开业,但却已经扬名京城了。

    “灶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与这道菜一同野蛮生长的还有这一句诗,据说当日有一位不知挂单何处禅庙的云游野和尚也进店讨了一碗熟猪下水,朱记的小掌柜见状,触发了诗性,脱口而出的一句诗。现在这首诗已经被刻在木板上,挂在了店里面。

    卤猪下水,也因朱记小掌柜的这一句诗有了一个雅名——佛跳墙。

    朱记快餐的卤猪下水凭借“佛跳墙”的雅名,还有云游僧人进店讨熟猪下水的典故,极大的刺激了它大名的传播速度和深度,就跟明星的绯闻一样,加料的消息传播的更快,不过一日时间,这朱记名吃“佛跳墙”——熟猪下水,就传遍了兴化门一带,没出三日,便是半个京城都在传朱记佛跳墙了。

    当然,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云游野和尚,其实是朱平安花了一两银子,让刘大刀找人假扮的。

    一开始的时候,刘大刀还有些不舍的这一两银子。

    “这是广告费。”

    朱平安微微勾了勾唇角,与现代动辄上亿元的天价节目冠名广告费相比,这一两银子的广告费,简直不要太便宜。

    广告?广告是什么?刘大刀一脸懵逼。

    “等着吧,这一两银子,会带来成千上万倍的回报。”朱平安拍了拍刘大刀的肩膀,一脸自信的笑了笑。

    在朱平安的坚持下,才有了云游野和尚进店讨猪下水的一幕。

    一两银子的广告,效果远超朱平安预期。

    首先这个广告使得朱记的知名度大涨,短短数日时间,兴化门一带无人不识朱记;其次便是促销,佛跳墙的典故,以及第一批免费吃到猪下水的人口口相传,使得朱记的熟猪下水名声大噪,一下子打开了市场;最后便是熟猪下水的雅称——“佛跳墙”,不要小看这个雅称,“去朱记吃猪下水”和“去朱记吃佛跳墙”,无论说起来还是做起来,都两种截然不同的fell,逼格瞬间高大上了不知多少倍,由此产生的间接效益更是不知几何。

    总之,效果很喜人就是了。

    当然,唯二对不起的就是佛跳墙与以及未来几百年后福州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了,朱平安只能在心里说一声抱歉了。

    抱歉了佛跳墙。原本你应该冠在福建名菜福寿全上,与高大上的鲍鱼、海参、鱼唇、牦牛皮胶、杏鲍菇、蹄筋、花菇、墨鱼、瑶柱、鹌鹑蛋等等为伍,招待外国元首的。现在只能委屈你冠名在猪下水身上,以后再也与肥肠、猪肺、猪心、猪肝脱不了干系了。不过,深入群众什么的最光荣不是嘛,相信也不会委屈了你的。

    抱歉了郑老板,抢了你的冠名权。话说,返璞归真的“满坛香”,或者您老起的“福寿全“也是极好的。相信,一个名字不会影响这道名菜的未来的。

    在朱记装修完的前一天,朱平安的假期生活就结束了,跟往常上班一样,一大早天不亮,朱平安就依依不舍的从温柔乡里起床,用过早饭,骑着杀马特黑马去西苑无逸殿上班去了。

    今日上班,朱平安在无逸殿再也不是当初刚入职时那般无足轻重了。

    现在朱平安可谓是无逸殿的风云人物,一进门就引得众人行注目礼。

    太仓一案的揭幕者?

    大明最年轻的五品官?

    不。

    真正让朱平安成为无逸殿“风云人物”的事件是猪下水事件。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

    比如说,如果单位里某某女同志被评选了双文明或者优秀工作者,可能单位里关注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如果说某某女同志在下班后被人看到与单位领导共处一室,吹拉弹奏摩擦摩擦,玩了大球玩小球,为单位蒸蒸日上情不自禁的鼓掌了一番,相信第二天整个单位都会人尽皆知,包括打扫卫生的阿姨和食堂打饭的阿姨聊天时,对昨晚某女同志与领导为工作鼓掌的细节,用的姿势,都能说的绘声绘色、如数家珍。

    朱平安开朱记快餐卖猪下水,这件事在无逸殿的众人看来,比某某女同志与领导鼓掌还要有料的多。

    要知道在思想开放的现代,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都能轰动全国,更不要说封建社会的大明了,另外朱平安这个状元郎的头衔,可是要比北大毕业生的含金量和光环璀璨一百倍不止,另外猪下水也比猪肉要低贱数倍不止。所以说,状元郎朱平安鼓捣猪下水生意,这个消息所引起的轰动要比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大得多得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你一个状元郎去做猪下水生意,这简直比大家闺秀去青楼创业更有爆点。

    无逸殿第一个人知道这个消息后,没多久,整个无逸殿包括在无逸殿值守的小太监都知道朱平安卖猪下水的事了。

    “大明第一个卖猪下水的状元郎”这个头衔,当之无愧的落在了朱平安的头上,让朱平安在无逸殿一下子出了名,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揭开太仓案盖子”

    “大明最年轻的正五品”......

    这些个光环在“大明第一个卖猪下水的状元郎”面前,全都黯然失色,瑟瑟发抖。

    “呵呵,猪下水来了,咳咳咳,朱子厚来了。”有位官员在无逸殿看到朱平安后,推了推身旁同僚的胳膊,努了努嘴小声说道。

    “嘘,慎言……”同僚开始还一本正经的劝诫,可是下一秒他自己就笑场了,小声打趣道,“小心被他听到了,拉你去照顾他生意。”

    “可别……无福享受,无福享受……”

    听闻照顾朱平安猪下水生意,那官员脸色大变,一副文虎色变的样子。

    开玩笑,什么佛跳墙、猪下水,那是人吃的东西吗,屠户都是拿来喂狗的,要我去捧场?!别,无福享受……



    “呵呵,子厚你若是手头紧张,可以与我们说嘛。我们同僚一场,肯定是能帮就帮的。你何必去沾染那等铜臭味,平白让人看了笑话。”

    朱平安才进无逸殿,一位平时没怎么打过交道的中年官员,此刻很是热情的走上前来,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呵呵了一声,一脸笑眯眯的对朱平安说道。

    貌似热情与好心。

    对,只能用“貌似”这个词了。

    演技不在线,全程不走心。

    话说,你脸上的轻视就不能掩饰点,还有刚刚的呵呵声,嘲笑意味也太足了吧……

    此时此情此景,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平安抬头看了这人一眼,扯了扯嘴角,心里面腹诽了一句,面上却是微微一笑,“多谢这位大人关心,不知大人说的可是朱记快餐之事?”

    “嗯,正是此事。”中年官员点了点头。

    “我倒觉得没什么。”朱平安毫不在意的耸了耸肩,一脸坦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没什么?子厚不知义利之辨乎?”中年官员闻言,忍不住摇头失声笑了,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似的。

    义利之辨,朱平安当然知道。

    义利之辨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论点,是说人们应该追求义还是利的问题。

    孔圣人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奠定了基本论调;孟子的“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更进一步阐述了唯义论;荀子的“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更是彻底把商打入了地底。

    以上这些就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重义而贱商,也就是“所谓末者,工商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士农工商,商在最末。”中年官员侃侃而谈。

    “非也。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日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稽;工勤于技艺,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不分贵贱先后。”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提出了与这个时代主流观念不同的观点。

    这就是时代的差别了。

    虽然在明朝,商人的地位已经好多了,不过跟现代还是没法比。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几百年后有个商人会被全民称为“爸爸”,他们更想不到几百年后西方强国的财团政治......

    “可笑,焉能不分贵贱先后。荀子有言: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又有一位官员起身反驳朱平安,一脸少年郎你的思想很危险呢的表情。

    “就是啊子厚。商人重利无义,为人所不齿。《礼记·王制》曰:工商‘出乡不与士齿’,就是明证。”紧接着就有官员附和。

    这些官员骨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大文人思想,满脑子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然,之所以有这么多官员站出来奚落朱平安,还有站队的原因。

    朱平安是太仓一案的揭幕者。

    太仓一案牵连众多,很多官员都被罚银罚俸,严党中就有数十位官员被罚银,李默一党也有多人被罚银。在场众人就有不少人被罚了银子,或者亲友有人因此被罚了不少银子。

    如果不是朱平安这个丧门星,我也不会被罚银......这是很多被罚银官员的心声。

    可以说,朱平安以一己之力几乎得罪了小半个官场。

    当然,当听说朱平安自己也被罚银时,众多官员稍稍出了心里的一口恶气,活该,自作自受了吧。后面听到朱平安被罚破产被迫去经商时,心里面更是一阵舒爽。

    当得知,朱平安经商做的还是臊臭的猪下水生意时,更是忍不住嘲笑不已。

    状元郎乃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千军万马之中一马当先过了科举的独木桥,好比是鲤鱼跃了龙门,结果你跃了龙门后去折腾猪下水去了。

    这不是笑话吗!

    “非也,不可以偏概全。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朱平安拱手,淡淡的回道。

    虽然商人和士人的谋生的方法不同,但是内心都是一样的。善于经商的人,虽然在商海里泛舟,但是道德修养一样是高尚的,就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样,虽然商人求利,但是一样可以高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云: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荀子言: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子厚汝所言之四民不分贵贱是何人所言?”

    又有官员起身加入到驳斥朱平安的行列,直言朱平安所言无理无据,乃是个人狡辩。

    “阳明先生所言。”朱平安回道。

    “阳明先生?”众人一怔。

    王阳明在明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传奇的人生,传奇的能力,以及不下予朱熹的影响力。

    “是的。阳明先生的‘格物致良知’学问宗旨,相信诸位大人都知道。所谓‘格物致良知’,说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也就是说不论你做什么,不论你是士还是农工商,心中都有良知,通过格物就可致良知。也是因此,阳明先生言‘满街都是圣人’,且还强调了商人亦可为圣为贤,其言‘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既然,士农工商皆可为圣,又何来高低贵贱之分。”

    朱平安环视了众人一眼,不急不缓将王阳明的格物致良知一论搬了出来。

    拉大旗作虎皮,效果还是有的。

    众人在朱平安搬出王阳明的格物致良知后,短时间内没想出怎么反驳朱平安。

    等他们想出如何反驳朱平安的时候,却发现朱平安早已拱手离去了。

    看到的只有朱平安的背影,等朱平安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后,众人不由低声嘲讽了起来。

    “哼,一派胡言,曲解阳明先生本意。”

    “就是。”

    “鼓吹什么士农工商平等,你一个做猪下水的,就是商人也不齿吧。”

    “呵呵,我看他是读书读傻了,经商就经商,去做什么猪下水生意。猪下水这等低贱之物,那个会吃。看吧,等他朱记开张后,有他哭的时候。”

    “哈哈哈,怕是开张没多久就要关张了......”

    “哈哈哈,言之有理。”